三个臭皮匠顶不上诸葛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2:04:19
中国有句古话“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意思是说集体出智慧。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社会心理学实验也证明,多人的智慧胜过一人。就常理而言,群体应该发挥出超越个体的智慧。然而,绝大多数时候,臭皮匠就是臭皮匠,三个臭皮匠是臭皮匠,五个臭皮匠还是臭皮匠,多少臭皮匠也顶不上诸葛亮——就像两杯甚至再多杯五十摄氏度的水,混合在一起还是五十摄氏度,永远也不可能达到沸点。
诚然,我们必须承认皮匠与诸葛亮在人格上的平等(人人生而平等),当皮匠和治国平天下不过是社会分工不同而已;我们也必须承认人多主意多,所以三个皮匠的力量一定大于一个皮匠,但我们断不能把皮匠和诸葛亮不加区别地相提并论,因为能人的价值绝不仅是皮匠简单意义上的相加或重叠。单凭人多势众,是不能把诸葛亮比下去的——别说三五个皮匠,就是再多的皮匠也顶不上诸葛亮:数量再多的皮匠,也不可能质变为诸葛亮。
皮匠有与卧龙先生“试比高”的雄心壮志,固然令人钦佩,但比较的方法和结果却须令人信服。试问诸葛亮一生的所作所为中,有哪些是皮匠们能抵得上的?他“躬耕陇亩”而定“三分天下之策”,这是一百个普通农夫所能做到的吗?他发明“损益连弩”和“木牛流马”,这是一百个普通木匠所能做到的吗?他说服孙权共抗曹操,这是一百个普通说客所能做到的吗?他“立法施度,整理戎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一百个混迹于官场的普通政客所能做到的吗?如此等等,足以说明诸葛亮之能,绝非皮匠可比,不管是三个、三十个,还是三百个、三千个甚至三万个。
不顾质量,而只看数量,这是非常糊涂、非常可笑的比法。要是三个皮匠真能抵上诸葛亮,那以街头路口皮匠之多,岂不到处都是诸葛亮了?刘玄德先生又何苦委屈自己“三顾茅庐”,胡乱拉三个皮匠(或者更多)不就得了?
中国有“三个和尚”的故事: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也从一个侧面证伪了“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美国人把“三个和尚”的故事变成了美国版的“华盛顿合作定律”:—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
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上任后不久,有一次将六个幕僚召集在一起开会。林肯提出一个很重要的法案,而幕僚们的看法并不统一,于是七个人热烈地争论起来。仔细听完其他六人的意见后,林肯仍感到自己是正确的。最后决策的时候,六个幕僚一致反对林肯的意见,但林肯仍然说:“虽然只有我一个人赞成,但我仍要宣布这个法案通过了。”
表面看来,林肯断然否决多数人意见的做法似乎有些过于独断专行了,但所谓讨论无非就是从各种不同的意见中选择一个最合理的,既然自己是对的,又怎么能因为六个“臭皮匠”的不同意见而放弃原则呢?朱德元帅有句名言:“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这句话所蕴涵的道理为众多有建树的有识之士所接受,也已经被无数事实所证明。
如果是一件创造性不占主导地位的工作,比如重体力劳动,一个人确实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胜过一大群人;但如果是以创造性劳动为主的事情,人们就不应该相信,依靠某种手段将一小群(或一大群)能力平平的人组织起来就可以胜过一个天才,更不应该相信一个团队应该围绕那群平庸之辈去建造。刘玄德不愧有识人之慧眼,假如他也相信“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样的鬼话,不仅会毫无悬念地葬送他本人的大好前程,还会埋没诸葛孔明这位中国古代史上以智慧著称的传奇式人物了。
人们之所以笃信“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句古话,不过是因为它恭维了平庸、无能的大多数,符合不争气群体的“阿Q精神”胜利法。在此,谨向新老皮匠们发出呼吁:请多花点心思好好琢磨琢磨怎样把皮货做得更好或把皮鞋擦得更亮,这肯定比自吹抵上一个诸葛亮现实得多、有意义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