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书店|期货书店|外汇书店|期货书|股票书|外汇书 彼得.林奇的故事(页 1) - 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1:10:41
巴菲特给林奇打来电话——最富传奇色彩的基金经理之一
彼得•林奇,人称"最富传奇色彩的基金经理"。他广为流传的传奇故事之一,就是他的高换手率。他在出任富达基金公司麦哲伦基金经理的最初4年里,头一年的换手率是343%,随后3年则是300%------麦哲伦基金就像在林奇手里旋转的万花筒千变万化,令旁观者眼花缭乱。
麦哲伦基金创立于1963年,原名富达国际基金(Fidelity International Fund),1965年3月更名为麦哲伦基金。当时,彼得•林奇还是波士顿大学的一个学生,周末当高尔夫球童勤工俭学。1972年他加入富达公司成为证券分析师,关注纺织业、金属行业、化工业等公司的股票,正碰上1972-1974年美国股市的大崩盘。这次大崩盘是美国自1929年股灾以来最大的一次,麦哲伦基金深受其害,1966年其基金额是2000万,到了1976年减少到600万。因此,公司不得不在1976年将其与旗下的另一个基金埃塞克斯基金(Essex,基金额1200万)合二为一。当然,合并也给了彼得•林奇一次机会。他1974年升任富达公司研究部经理,投资委员会成员。1977年更被任命为麦哲伦基金经理。
上任伊始,彼得•林奇就忙于换股------他不仅要将自己选择的股票替换前任的股票,还要将股票变现偿付投资者的赎回要求。这就是他的高换手率的由来。在熊市里共同基金被人们所抛弃,麦哲伦基金被迫自1977年到1981年连续4年对新客户封闭,同时基金单位被严重赎回,约缩水三分之一。彼得•林奇临危受命,高换手率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当然,这还取决于彼得•林奇的"进攻性策略",用他的话来说:要"不断地寻找更好的股票来换掉我已经选中的股票"。
在1978年的基金年报里,彼得•林奇主张:减少持有汽车工业、飞机制造业、铁路、公用事业、化学工业、电子工业和能源工业的股票,增加金融机构、广播公司、娱乐业、保险业、银行金融业、消费品工业、宾馆行业和租赁业的股票。在1979年的基金年报里,彼得•林奇则提到了他所特别关注的5大类别公司:中小成长型公司;前景正在改善的公司;处于低谷的周期性的公司;高收益和红利不断增长的公司;那些被市场所忽视或资产价值被低估的公司。好在麦哲伦基金是资本增值基金,有权购买任何资产,让彼德•林奇有了充分施展的余地。
高换手率也给他留下许多遗憾,不少股票在他卖出后走势强劲,取而代之的新股票却不尽如人意,以至他经常自嘲"拔掉鲜花,浇灌杂草"。不料他的这句话竟成了名言,以至有天晚上居然接到巴菲特的电话,请求允许他在给股东的年报中引用这句话。可见,巴菲特对此也深有同感。像电影一样,买卖股票也是一种"遗憾的艺术"。
这4年的封闭期对于彼得•林奇不啻一种严格的训练,他被迫熟悉各行各业,了解导致每一个公司或行业盛衰的种种因素。在人称共同基金之都的波士顿,他每年访问几十家公司总部,在地区性投资会上了解几十家公司,邀请200家公司来富达共进午餐,举行各种座谈,形成了每月至少和每一个主要行业集团的代表人物交谈一次的惯例。而他自认最重要的收获,是懂得了自己做研究的价值。
功夫不负有心人,彼得•林奇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尽管基金被赎回了三分之一,基金额却跃升到5000万。1981年,麦哲伦基金与塞拉姆基金(Salem Fund,原道氏理论基金------DowTheory Fund)重新开始向公众公开发行。
2005-6-19 01:47 sos
成为公众人物——最富传奇色彩的基金经理之二    1981年麦哲伦基金对公众开放,当时的基金规模超过1亿元,投资了200多只股票。经过4年的封闭期,彼得•林奇不但挺过了赎回高潮,还取得了骄人的业绩。由于投资者不再大量赎回,基金换手率从300%下降到了110%。    对于麦哲伦基金,这一切才刚刚开始,我们可以看看有关的记录:1982年年底,基金规模达到4.5亿元;到了1983年4月,基金规模就突破了10亿;1984年基金规模新增10亿,1985年则新增了17亿;到了1987年5月,基金规模更是跃升到100亿。如此神奇的发展速度,追根溯源,却是始于一场特殊的电视节目。    路易斯•鲁凯瑟(Louis Rukeyser),有"华尔街第一股评家"之称,他所主持的财经评论节目"与鲁凯瑟讨论华尔街一周",从1970年起长达32年间每周五晚上八点半开讲,吸引着数百万观众。在美国,财经专业的大学新生的第一堂课,就被告知每天必读《华尔街日报》,每周必看"华尔街一周"。1982年9月,林奇作为"过去5年中最成功的共同基金管理者",应邀在这个节目上亮相。    虽然鲁凯瑟直到节目开播前一分钟才露面,却对林奇十分友好,小声叮嘱他不要紧张:"有800万人在看着你"。鲁凯瑟以在沉闷枯燥的财经节目中引入诙谐幽默为特色。他一上来就让林奇吐露"成功的秘密"。林奇把自己的投资业绩归之于勤奋------一年中走访200家上市公司,阅读700份年度报告。林奇称之为"爱迪生理论":"投资是99%的汗水加1%的天才"。鲁凯瑟马上敏捷地辩证:"那是爱迪生关于天才的理论,而不是关于投资的理论。"    说到投资技巧,在鲁凯瑟的引导下林奇侃侃而谈:我把麦哲伦基金的投资组合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成长型和周期型的股票,另一部分是保守型的股票。"当股市处于下降通道时,我卖出保守的股票而购入其他类型的股票,当股市回升时,我就卖出成长型和周期型的股票中已经盈利的股票,再把资金投向保守的股票上。"    至于推荐股票,林奇更是如数家珍,其中特别谈到了克莱斯勒公司。当年7月,林奇特地走访了公司总部,与公司高管面谈。林奇自称这是他"投资生涯最重要的一天"。当年秋天,克莱斯勒股票成为麦哲伦基金最大的投资头寸。    问及高科技公司,林奇坦承自己不懂技术,甚至"从来都没有真正弄明白电这玩意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鲁凯瑟禁不住提问林奇:是不是曾经想过自己是一个"非常保守的人"?    节目的播出给基金带来了令人咋舌的效果,销售电话立刻爆满,订单蜂拥而至,新资金大量涌入:10月流入4000万,11月是7100万,12月5500万。1983年2月是7600万,3月更达到1亿。与此同时,股票也在迅速升值,克莱斯勒股票8个月增加了2倍。到了1983年4月,基金规模就突破了10亿。    其实在美国这个大众媒体掌握主导权的社会里,麦哲伦基金如此神速的增长,离开大众传媒的传播效应是难以想象的,林奇在"华尔街一周"的亮相使他成为公众人物,而他与媒体的这份缘,则使麦哲伦基金大受裨益。    1986年起,林奇应邀参加道琼斯公司的杂志《巴伦》专刊的荐股年会。这是华尔街精英荟萃的时刻。在媒体的闪光灯下,这些投资公司与基金公司的大腕们向公众推荐股票。我们可以看看林奇的荐股记录:1986年荐股100多种,1987年是226种,1988年122种,1989年91种,1990年73种。最初几年,《巴伦》的编辑总是觉得数量太多,甚至问林奇"哪些是你不选的股票"?因此林奇的荐股数量也逐年递减,直到1991退休后,他还被邀请参加荐股,不过他只推荐了21种。    1992年,彼得•林奇金盆洗手。同年9月,林奇在他首次亮相后的10周年,再次露面鲁凯瑟的"华尔街一周"节目,也可以算作他的基金经理职业生涯的圆满句号。
2005-6-19 01:48 sos
大鲸鱼与小虾米——最富传奇色彩的基金经理之三    随着彼得•林奇亮相"华尔街一周",富达基金开始日长夜大。对于基金规模的迅速膨胀,除了同行的震惊,媒体自然十分关注。舆论断言规模太大不利于基金保持良好的业绩。在富达基金资产规模突破10亿、20亿、40亿、80亿时,许多人一再预言,富达将走下坡路。林奇却不信这个邪。    对于大型基金管理人的困境,林奇当然是深有体会,他的应对之道,是规模越大越关注成千上万的小公司,所谓小基金买大公司,大基金买小公司。林奇手里的股票群因此也日益庞大:1983年4月基金资产额突破10亿后,基金持有的股票个数膨胀到了450只,到了秋季就又翻了1倍,达到900只,后来更达到1400只。    其实,林奇大量买进的同时也在大量卖出。用他自己的说法,那900只股票中有700只的资产总和不到基金总资产的10%,而且有许多股票还是列在"考虑卖出"的名单里。他每个工作日早晨的必修课,就是把所持股票列表按字母顺序浏览一遍,决定买什么卖什么。有一次林奇休假在外,在国家公园的电话亭里,交易员用了两小时还只报到首字母L的股票。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林奇的富达就像是海洋生物中个头最大的须鲸,靠大量吞食南极磷虾为生。    即便如此,他还是发现不能够买到足够多的优秀小公司的股票。购买大公司股票要花几个月的时间建仓,要卖掉老股票则需要更大的耐心。然而,林奇的业绩却依然辉煌,他自称其成功的秘诀,是"高明的管理",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那就是发挥团队的作用。    最直白的例子,是富达的"首席交易员"体制:1983年基金在交易员拜伦•莱登之外,配备了第二位交易员卡莱尼•德卢卡。此举果然大大提高了交易这个重要环节的工作效率,使林奇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究股票上。其中的奥妙是两人作了分工,莱登只管买进,德卢卡则专管卖出。许多年后那位德卢卡小姐嫁人,离职前一天公司允许她做一次买盘,体会一下买入的心情。她看到卖主24元的报价后居然马上以24.5元价格挂出。    最有意思的,则是一帮相继担任林奇的助手的小伙子。所谓助手,就是给上市公司、分析师打电话,好让林奇更有效地利用他宝贵的时间。这些小伙子却因为林奇的言传身教,先后成了富达公司新设立的基金的基金经理:里奇•范亭成了富达成长基金、富达清教徒基金的基金经理;丹尼•弗兰克经营特殊事件股票基金;乔治•努伯经营海外基金;鲍勃•斯坦斯基接收成长基金;威尔•丹尼夫负责反向基金;杰夫•维尼卡负责麦哲伦基金。让林奇感到格外高兴的是,每任命一位新经理,就多了一条寻找好股票的信息源。同时,新基金还让新的分析师崭露头角。富达形成了基金经理与分析师组成的强大阵容。    这些经理与分析师每天集聚会议室交流寻找好股票的资讯,这很快成为公司制度化的正式日程。在林奇主持的交流会上,每个人只有3分钟时间推介他的好股票。后来林奇更进一步把报时器设定在1分半钟。林奇认为,只有三言两语就能讲清楚的股票才是好股票。    按照林奇本人的总结,富达公司的辉煌业绩源于公司的一项基本制度,那就是基金经理亲自负责选股。分析师的职责也是选股,但他却是独立工作而不受基金经理的影响。这是一种1+1>2的制度安排,确保了富达选出好股票。    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林奇。1991年当他决定金盆洗手时,富达基金的资产达到140亿,其中14亿是现金。要知道,虽然当时美国整个基金业资产规模随着市场格局的转型高速成长,但能在盈利上战胜大盘的基金却是凤毛麟角。由于林奇,富达基金可谓出类拔萃。
2005-6-19 01:48 sos
像基辛格一样繁忙——最富传奇色彩的基金经理之四  可以一点也不过分地说,彼得•林奇高超的选股本领是富达基金出类拔萃的秘密所在。那么林奇又是如何选股的呢?  说到如何选股,这可是个见仁见智、众说纷纭的话题。有人说选股是"科学",需要理性,美其名曰"投资";有人说选股凭直觉,需要灵感,美其名曰"艺术",或者被人贬斥为"投机"。林奇的回答是,选股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科学,过分强调其中一个方面都很危险。他认为"迷信计量方法",就会像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Thales),热衷于天上的星象而看不到脚下的坑,以至走路都会跌跟斗。至于把选股当作一门纯粹的艺术则同样有危险。"我这里所指的艺术,是指直觉、感性以及艺术家擅长的右脑活动。"有人认为进行成功的投资首先要找到诀窍,其次要有灵感,选股就是"玩"股票,这种人最终只能慨叹,"股票就像女人,永远是个谜"。林奇声称:"我的选股方法是艺术、科学加上腿脚勤快。"  虽然把"艺术"当作第一要义,林奇的选股理念却是基于一个基本信念:"长期而言,公司的经营与股价形成完全的相关性,这个差别是赚钱的关键,而这就需要耐心而且要选好股票。"  当然,林奇还指出:"每个人都有头脑在股市赚钱。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胆魄。"尽管20世纪80、90年代美国基金业发展迅猛,但能够战胜大盘的基金却不到10%。因此林奇的话就更加掷地有声。在充满动荡与陷阱的股市,林奇特别强调一种"大局观",也就是对股市基本走势的把握与信心。他认为坚持信念和选择股票,后者的成功有赖于前者。作为成功的基金经理人,林奇所管理的资产日趋庞大,面临强大的压力,舆论对其能否保持优异业绩的质疑更是刺激了林奇的挑战欲望,林奇回应的策略是进攻性的------"不断地寻找更好的股票来换掉我已经选中的股票"。  对林奇的选股,他自己有形象的概括:"我的选股完全是凭经验,像受到训练的警犬一样,从一家公司嗅到另一家公司。"他认为,他在职业生涯中养成的最重要的职业习惯,是关注已经卖掉的股票。在接掌麦哲伦基金后,因为高换手率,也因为好股票太少,他被迫关注买卖过的股票。用他的话来说,投资"像一部情节连贯的小说",只要企业没有破产,故事就没有结束。当然,林奇关注的,更多的是"故事"的具体细节------"我会核实所有的细节问题"。  林奇曾估计,大型基金的基金经理每周的工作时间长达60-80小时。林奇每天清晨6:05离家;6:45到办公室,看"隔夜文件"(前日买卖活动的总结报告)、本公司分析师上市公司访谈的内部汇报与《华尔街日报》;8:00开出新的买卖清单,发出交易指令;然后进行公司研究:从公开信息中获得线索,从分析师、上市公司投资事务代表寻找进一步的线索,直接到公司去了解情况等等。  与上市公司的直接接触包括打电话或上门访谈。林奇把结果记录在活页上,然后装订成册。按照林奇的描述,这就像一本"很大的用线装订的学生用的笔记本,记录我以前买股票的情况,包括从季报和年报里摘录的重要细节和最近一次买进或卖出的原因"。从1981开始,林奇就在周六加班,任务是清理办公桌上一周来堆积起来的文件、信件(有时一天能堆3英尺高)、年报,与其他公司的交流笔记。公司的午餐会也很少去参加,午餐往往是在电话的间隙中吞食三明治。  80年代中期,麦哲伦总资产的10%投资于外国股票,这也离不开林奇的辛勤劳动。仅举1985年9月的一次海外调研为例,林奇3周调研了23家上市公司:一个周五在波士顿参观3家公司,当天下午登机飞往瑞典;周一开始在斯德哥尔摩拜访公司,两天之内参观完7家公司;接着驱车到奥斯陆,参观挪威数码与挪威水电;再乘火车去伯尔根,从那里飞往法兰克福,考察德意志银行、德累斯顿银行等;赶到杜塞尔多夫,参观拜尔等2家公司;顺莱茵河到科隆,参观了许多公司;再上德国的高速公路(每小时120英里),到瑞士的巴塞尔,考察瑞士的企业;接着穿过阿尔卑斯山到意大利的米兰拜访公司,再到罗马考察企业;然后坐飞机回波士顿,在那里又参观了4家公司。看看他排得满满的日程,实在也不逊于基辛格那名闻遐迩的"穿梭外交"。  在全球化的今天,海外投资成为一种时髦,自然也免不了有亏损,有人便振振有词地提出所谓的跨国投资的"文化性价差",似乎由于新兴股市的风气不同,在新兴市场的投资的结果也会不同。林奇却认为世界上根本不会存在所谓的"文化性价差",而他之所以这么有把握,正如同他对股票的信心一样,是因为付出了勤劳的汗水。
2005-6-19 01:49 sos
林奇选股的原则——最富传奇色彩的基金经理之五  进攻性策略:追踪三种股   麦哲伦基金的脱颖而出,得益于彼得•林奇的"进攻性策略",而这种进攻性策略的背后,则是对三种股票的严密追踪,那就是成长性股票、周期型股票与起死回生的股票。  说起成长性股票,人们自然会联想起高科技公司的股票,20世纪90年代美国科技股曾经辉煌,有的美国公司甚至创下了市盈率500倍的纪录,可见其股价的高企。林奇对高科技股票却退避三舍,因为按他的体验,"我所持有的高科技类股票是最持久的输家",难怪他在"华尔街一周"的节目上被鲁凯瑟称为"非常保守的人"。  当然,保守的人也能分享高科技的福利。林奇就提出,虽然网络热潮使网络股股价高得离奇,但你可以通过买进三种公司的股票参与网络投资热:一是遵循淘金热时代的"铁镐和铁锨"理论买进网络公司供货商的股票。正如当年卷入淘金热的淘金者大多血本无归,而向淘金者出售铁镐、铁锨、帐篷和牛仔服的人却发了大财,如今网络在烧钱,但为网络提供设备、线路、服务的供应商却实实在在赚到了钱。林奇建议买进的另两类公司是"开拓网络业务的传统公司"和通过使用因特网而消减成本、简化作业且更加赚钱的公司,所谓"附带受益的公司"。  其实在美国走向后工业化时代的转型中,成长股比比皆是,服务业表现尤其出色。在林奇看来,餐饮连锁公司和零售公司通过全国扩张,能在10-15年内保持20%的年增长速度,也就是3年可以翻1倍。他们不仅和高科技公司一样有高收益、快速增长,而且风险较小。为此他还发现了"72原则",那就是年投资回报率除以72,等于资产翻1倍需要的年数。比如25%的投资回报率3年翻倍,15%则是5年。林奇认为,抓住这些成长股的关键是,要确定该公司的扩张期是否走到头了,能否抓住"最后的机会"。
2005-6-19 01:49 sos
投资于多种行业——最富传奇色彩的基金经理之六    此外,林奇对金融业股票情有独钟。他曾经在80年代初大量收购美国地方银行的股票,"寻找那些有着雄厚的储蓄基础,管理有效率,贷款谨慎的商业银行"。由于这些股票股价偏低,麦哲伦基金赚得盆满钵满。在80年代中期,林奇买过每一只储贷协会股票。这些小型金融机构盘子太小,他只能成批地买,1983年底个数竟达100只。林奇和他的团队甚至为这些小公司起了绰号:比如美国联邦国民抵押协会叫"法尼梅",学生贷款抵押协会叫"赛莉梅",等等。   从做长借短贷倒利差,到把按揭贷款证券化,法尼梅介入了"按揭支持证券"的市场,这个市场在美国发展到每年交易额3000亿美元的规模。这个法尼梅,在林奇任麦哲伦基金经理的最后3年里,占据了基金最大的头寸,市值达5亿,整个80年代富达公司及其客户在这个股票上足足赚取了10亿美元的利润。在1987年股市经历大调整后,林奇还是努力挖掘金融服务类股票,包括被市场打击得喘不过气来的共同基金。   同时,林奇的仓位还包括如通用电气、菲利普·莫里斯、柯达、默克制药等增长型企业的股票。通用电器,一般认为属于带有周期性特征的蓝筹股,事实上其80年代的走势曲线完全可以媲美强生公司这样的稳定增长股票。   林奇还选择了健伍制片这样的娱乐业公司,公司制作的电视节目,包括闻名全美的欧普瑞的脱口秀节目,为公司带来滚滚财源。   选择成长股,当然离不开行业背景。林奇就认为,"理论上讲,股票市场上的每一个行业都有轮到它表现的时候",大型基金的基金经理,不得不去"赌行业"。比如,预感到汽车行业会有好的表现,决定把8%的资金投入汽车股,但究竟是用投飞镖的方式确定买入的汽车股,抑或对每家汽车公司逐一进行分析?林奇用美国汽车巨头为例子,指出在1982-1987年,通用汽车上涨了3倍,福特汽车上涨17倍,克莱斯勒则将近50倍。林奇选择了克莱斯勒,他1982年3月买入克莱斯勒,7月访问公司总部,与高管会面,同李·艾柯卡谈了2小时。当时,艾柯卡力荐公司的新车型T-115型微型旅行车。果然新车型9年销了300万辆。   林奇还发现,企业的业绩表现通常有7-10年的周期。比如克莱斯勒,1988年每股盈利是4.66元,1989年只有1元,1990年跌到了30美分,1991年更出现了亏损。有的行业更表现为周期性的波动,比如造纸、化工、钢铁等。   伴君如伴虎,周期性股票可以带来丰厚的盈利,也能让你血本无归。用林奇的话来说,"周期性股票就像21点纸牌游戏,如果赌得太久,那么最终会把赢来的钱全赔光。"及时剔除周期性行业股票,就成了林奇的功课。1986年,林奇安排了关键的战略转移,这是5年里的第一次,由于市场的阶段性饱和,他不再看好汽车股,转而买入金融股。   所有这些当然都离不开美国股市的基本面。林奇在90年代曾作过统计,把20-30年代之交的股灾也计算在内,美国股市的股票的年平均回报为11%,超过国库券、债券、定期存单的回报的一倍。这个基本事实支持了林奇的大局观,相信股票的成长得到经济成长的支持,相信只要选对了股票终将得到回报。这种大局观使林奇的"进攻性策略"挥洒自如,左右逢源,取得辉煌的业绩。
2005-6-19 01:50 sos
猎犬一样的经理人——最富传奇色彩的基金经理之七   漫步销品贸:在日常生活中选股   彼得•林奇在13年基金经理的职业生涯中承受的巨大压力,从一个统计数据中可见一斑------他一共先后投资过15000多种股票!而你不能不佩服的是,林奇在谈起这些股票时如数家珍。他是如何发现并追踪这些股票的呢?   林奇曾接待过简•贝尔营销公司(一家珠宝供应商)的高管,他们在描述公司业务时,谈到了他们的客户------许多折扣店旺盛的销售。林奇由此指令公司的分析师对这些折扣店作专题研究。研究表明,这些公司IPO后备受冷遇,可谓物美价廉,林奇果然在这些股票上赚了钱,有的翻了3倍。这就是"林奇选股法"的经典做法------从同行或上下游关系中由此及彼发现好股票。   但林奇最有特色的选股方法是他自称的"投资策略"------漫步销品贸(shopingmall)。具体说,就是在距林奇所住的麻本海德镇25英里的柏林顿购物中心漫步。   这个柏林顿购物中心在林奇看来像是一个美国的老式的城镇中心,有池塘、公园、大树。池塘的对面是一字排开的4家商场,池塘边的两层商业大厦分布着160多家独立的商店。这样大而全的销品贸全美有450座,在林奇看来是发掘好股票的金矿。我们不妨看看林奇在逛销品贸时一路看到的:家居超市、雷米特、盖普、沃尔玛等零售企业,其股票从1986年到1991年涨了50倍;"电器小屋"1970-1982年涨了100倍;连锁店"我们是玩具"的股价则从25美分涨至36美元;莱维兹家具涨了100倍;林奇的女儿们喜欢的"碧加"饮料,其股票1991年在加拿大挂牌,股价1年内从3美元涨到26.75美元……   在林奇看来,这些各有特色的零售企业适应了美国后工业时代的生活潮流而夺得市场先机,寻找这些企业最好的线索,就是它们麇集的销品贸,在这里你可以就近观察它们的产品与顾客,可以感受它们的市场脉动。   发现美容小店(Body Shop)的过程就是一个范例。那是圣诞节前,林奇带着女儿去柏林顿购物中心采购礼品,一进门孩子们就直奔这家小店。这家小店卖的产品很独特,比如香蕉和草莓制成的浴液、蜂蜡染眉毛油、水果味唇膏、胡萝卜保湿膏、兰花油洗面奶、麦粥摩擦膏、海底泥香波等等。虽然林奇并不欣赏这些产品,却被顾客盈门的景象所感染,他发现这家小店的销售额接近于大商场的1/3。于是他想到了公司分析师曾推荐过这家公司的股票,还想到了公司有位女同事斯蒂芬森放弃了高薪职位自己出钱开了一家美容小店,并发现她就是这家门店的老板。   林奇从经纪公司的分析报告以及与斯蒂芬森的交流中了解到,这家英国公司由一位家庭主妇发起,1984年发行股票并在伦敦挂牌,很快发展成专营水果护肤品的国际特许连锁企业。公司产品成功的秘诀在于采用天然原料,卖点是健康而不是美丽,产品价格比折扣店贵,却比专卖店便宜,因此其每平方英尺营业面积销售额在加拿大是零售店里最高的。斯蒂芬森的经验是经营这样的连锁店当年就可盈利,因此她打算再开一家新店,为此公司董事长特地从英国赶来考察,说明公司对业务扩张的审慎态度。林奇的结论是,这家公司的统一经营模式、扩展计划、资产负债等情况良好,年增长率25%~30%,是一家质地优良的好公司。   当然林奇也有他的烦恼,那就是其股票的42倍市盈率太高。林奇知道,任何成长型股票只要市盈率超过40倍就很危险,但是林奇还是作了一番研究:当时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市盈率是23倍,增长率为15%的可口可乐市盈率是30倍。两相比较,问题的关键是美容小店能否保持其增长率。林奇对此充满信心,他认为随着公司的全球扩张,会有数千家美容小店连锁店,股价会再升70倍。林奇为此在《巴伦》杂志上推荐这支股票,他建议投资者先买进一部分,等其股价下跌时再补仓。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林奇对股票的搜寻已经养成了一种职业的本能,用他自己的话说就像是只"猎犬",而生活中的开门七件事都会唤起他的职业嗅觉。
2005-6-19 01:51 sos
激流勇退,金盆洗手——最富传奇色彩的基金经理之八        1990年5月31日,在担任麦哲伦基金经理13周年之际,彼得·林奇金盆洗手,正式提出退休请求。事后谈起他的离职,林奇的解释是,当时他困惑于一个哈姆雷特式的问题:"是你当财富的奴隶,耗尽余生使之增值呢,还是让你积累的财富为你服务?"   理解这个问题的钥匙,是林奇面临的职业压力:在他的13年职业生涯中,麦哲伦基金的规模飞速膨胀以及舆论对此提出的基金规模太大不利于其业绩的质疑,这些都始终激励他挑战极限,不断创造出基金业绩与规模同步增长的新纪录。他也为自己的辉煌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在麦哲伦基金4年封闭期满后,他常年保持持股1400多只,先后投资过15000多只股票。为此他每周六加班,每天工作超过16小时,甚至休假都要安排在便于下达买卖指令的地方,这些都严重侵蚀了他的私人生活。这就是林奇年富力强之际突然金盆洗手的背景。   最早让他想到急流勇退的,是1987年股市的大调整。尽管林奇当时已认识到股市行情高估,但乐观的大局观使林奇忽视了可能出现的大调整。虽然在8月他卖掉了几十只储贷协会股票,他却随后买了其他股票而没有留足现金,结果在10月里他不得不卖出6.89亿美元股票,履行13亿美元的赎回要求(当时向基金提出申购与赎回要求的人数之比为2:1),基金总资产从8月的110亿锐减到10月的72亿。   按照林奇的统计,美国股市从1978年9月后到90年代初经历了9次调整,每次调整,麦哲伦基金持有的股票,其跌幅都比大盘指数跌幅更大,反弹时的涨幅也比市场平均涨幅要大。作为一支"资本增值型基金",麦哲伦像其他高回报股票一样,也表现出宽幅震荡的特征。但是,1987年的调整不同于以往,这是麦哲伦基金飞速增长的势头首次受挫。尽管年终的结算表明,麦哲伦当年的表现超过大盘,但林奇还是因日夜操劳感到筋疲力尽。只是,大调整使他没有机会脱身。   到了1989年,1987年开始的大调整已经过去,林奇年届46岁。在自己的生日晚会上,他忽然想到父亲就是在46岁时去世的。这是林奇第一次面对死亡,想到自己生命的终点。他强烈地意识到,由于工作,自己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太少了。   1990年,他又想到了与基金同名的那个航海家麦哲伦,他退休后隐居太平洋上的小岛,被愤怒的土著撕成碎片。林奇又一次想到了自己的归宿。他"终于醒悟到这份工作不能再干下去了"。为了避免与麦哲伦相同的命运--被愤怒的股民撕成碎片,林奇决定退休。   有趣的是,林奇的决定引来许多人为他作了种种退休后的安排:富达基金公司的老板建议,让林奇以一个荣誉性的头衔作为公司所有基金的团队领袖,还可以负责一个规模在1亿美元左右的小基金。在公司外,原来请林奇帮着操作的养老基金也邀请他去担任高管。有人还提议由林奇挂帅组建一个20亿规模的封闭式基金--"林奇基金",按相当于净资产的75个基点的行业惯例,林奇可以确保1500万元的年薪,等等。   所有这些,都被林奇拒绝。按林奇的解释,只要那些安排还需要他对所管理的资产负责,就违背了他打算退休的初衷。   富达公司的老板为了赚取更多的管理费,当麦哲伦基金膨胀到太大的规模以至有负面影响后,仍没有按惯例停止基金申购而让其保持开放状态。实际上那些为林奇设计的种种安排和他的做法如出一辙,都是把林奇的声誉资本化。对于林奇来说,他已经用辉煌的业绩挑战了基金的规模与业绩的极限,实现了一个职业基金经理的人生价值。他想到退休,是为了改变生活方式,而不是因为麦哲伦基金规模太大而怯阵。
2005-6-19 01:51 sos
散户一样具有竞争力——最富传奇色彩的基金经理之九  金盆洗手之后,彼得·林奇不再对共同基金的巨额资产负责,但仍是证券界的公众人物,《巴林》杂志选股年会仍邀请他参加;鲁凯瑟的电视节目"华尔街一周"再次请他亮相;林奇还继承了1989年出版《华尔街制胜术》(OneUpon Wall Street)的传统,继续为投资者写作,先后出版了《战胜华尔街》(BeatingtheStreet)以及《学以致富》(LearntoEarn)等证券投资专著。他扮演了一个证券市场不可多得的角色,向美国的个人投资者(所谓散户)提供职业经理人的忠告。   要理解这些忠告,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个历史背景:在美国,由于散户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业余选股是一门日渐衰亡的艺术"。20世纪80年代的大牛市加速了这个趋势。其原因之一正是林奇本人所曾经经历的财经媒体使得华尔街一族成为明星。大部分投资者因此转而投资于共同基金。同时,美国还是债券持有者的国度,大部分资本选择国库券与债券。对此,林奇的回答是,一方面指出75%的共同基金其表现落后于大盘,另一方面用20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70年平均回报率的数据说明,专心持股有6:1的机会超过持有债券的收益,而股票投资年平均收益率为11%,债券之类的收益率则不到其一半。   至于说到散户能否与机构同台竞争,林奇则认为,普通投资者与华尔街的基金经理们其实根本就不是在一个场地上比赛。专业投资者得遵守许多规矩,在林奇看来这些规矩足以致命,比如限制股权比重的建仓比例、应对赎回可能的流动性比例等等。更重要的是基金之间相互的竞争与排名。在林奇看来,个人投资者则自由得多:可以重仓持有少数几个股票;可以用空闲的时间作点研究;可以在目标不明时干脆空仓等待时机;更不必与大势或邻居比投资收益。因此,散户完全可以与基金一较高低。   林奇到底提出了哪些忠告?你一定不会想到,他"首先想告诉读者的一条投资规则就是:再也不要相信投资专家的任何建议"!这对媒体大肆鼓吹"林奇投资法"也许是个讽刺,但我相信林奇本人是真诚的。他因为做高尔夫球童而与证券业结缘,获得了第一次买股票的资金以及在富达基金公司实习的机会,结果发现当时流行的有效市场假说与随机漫步假说互相矛盾、难以令人信服。虽然他像大多数华尔街的专家一样接受了商学院的教育,但他偏爱文科,学习了历史、心理学和政治,也学习了玄学、认识论、逻辑学、宗教学和古希腊哲学。他的结论是,股票投资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门科学,一个受过严格量化教育的人在投资时往往会有更大的不利。买股票靠的是"人情练达、世事洞明",华尔街的专家在这方面并不比别人高明,尤其不能相信他们热衷的对股票、股市乃至宏观经济走势的预测。   在林奇的"25条金科玉律"中,他按美国人喜欢的方式提出了格言式的忠告,这些忠告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关于"识",即投资者的智商,比如每只股票背后都是一家公司;公司的经营与股价长期而言呈完全的相关性;永远不要投资于一个你不了解其财务状况的公司;不要投资于热门行业里的热门公司;对于小公司,最好等到它开始盈利的时候再去投资;想要投资问题行业,就去买那些该行业中有能力维持经营的公司,等待行业出现转机,等等、等等。   另一类则与"胆"有关,亦即投资者的情商,比如林奇认为炒股票赚钱的能力是:耐心、独立精神、基本常识、对痛苦的忍耐力、坦率、超然、坚持不懈、头脑灵活,主动承认错误的精神以及不受别人慌乱的影响;有能力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作出决定;能够抵抗得了你人性的弱点。   有胆有识,才是一个合格的散户。因此,林奇认为并不是人人都适合做股票,那些对公司调查毫无兴趣的人,那些看到资产负债表就头晕的人,那些拿到年报只看图片的人不适合做股票。每个人都有头脑在股市赚钱,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胆魄。林奇强调,出售股票只能因为这个公司的基本面发生了恶化;股市大跌其实是买入股票的大好时机。他告诫投资者,没有人能预测未来的利率、经济趋势和股票市场的走向。
2005-6-19 01:52 sos
撬动华尔街的人(上)——死多头  一千多年前,盛唐诗人高适把酒当歌,为行将分别、略带惆怅的友人董大打气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是谁都会慷慨激昂的时刻,可以想见,董大一仰脖子,杯中之物一饮而尽,随手甩出的酒樽“咣当、咣当”地在地上翻滚着,满脸通红的董大拽紧袖子一抹嘴角,跨马背刀、扬鞭绝尘而去……放眼西望,残阳如血、大漠孤烟……   这首古诗让我想起了一个外国人———彼得•林奇(PeterLynch);但前半句并不适合于他,因为在他的生涯中,似乎并无踯躅不前的怯意,作为华尔街“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基金经理”,彼得•林奇早已是国内投资人心中有口皆碑的人物。如果说伯克夏•哈萨维公司的巴菲特,以及《漫步华尔街》的作者伯顿•麦基尔的投资理念对于国人来说,多少还显得有那么一些阳春白雪的话,那么,彼得•林奇的投资策略,至少从对于股票的激进投资来看,无疑非常合乎中国人的胃口。   彼得•林奇出生于1944年,1968年毕业于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1969年进入富达 Fidelity 管理研究公司成为研究员,1977年成为麦哲伦 Magellan 基金的基金经理人;1990年5月主动辞去基金经理人的职务。期间,麦哲伦基金管理的资产由2,000万美元成长至140亿美元,基金投资人超过100万人,成为富达的旗舰基金,并且是当时全球资产管理金额最大的基金,其投资绩效也名列第一。在彼得•林奇出任麦哲伦基金的基金经理人的13年间,基金的年平均复利报酬率达29%,1977年投资人若投资1万美元在麦哲伦基金,到1990年可得到28万美元!彼得•林奇的独行侠的作风从他著述———《独步华尔街》(OneUponWallStreet)和《战胜华尔街》(BeatingtheStreet)———中可见一斑。   华尔街是英文“墙街”(WallStreet)的音义译,它长度不超过一英里,宽仅11米。作为世界金融重镇,华尔街两旁摩天大楼林立,街道犹如峡谷,抬头只能望见一线天。而彼得•林奇就在这一线天中,撬动了整个华尔街。作为一名成功的基金经理,彼得•林奇在其代表作《战胜华尔街》一书中确立的价值投资哲学,无疑值得国内投资者借鉴。   在对股市的长期判断上,彼得•林奇是一个没有“周末焦虑症”的“死多头”,股市调整对他而言只意味着廉价建仓的机会到了,根据他的建议,投资者根本就别去碰债券,所有的钱都要拿出来买股票,因为从长期看,股票是具有最高收益而风险其实并不大的投资工具。他坚持认为:“……持有股票的回报率要比买债券或者存款单高得多。……历史证明,从长期看,如果资金100%投向股票的话,收益会高得多。而养老金账户是最适合做股票投资的,因为这笔钱通常可以放上10至30年。”   彼得•林奇的上述判断是基于他20余年的投资实战经历的。在彼得•林奇的投资哲学中,强调的是“投资与自己熟悉的公司”,注重的是公司未来营运的成长和盈利,崇尚价值投资的理念。而投资前的研究则是投资成功与否的关键。彼得•林奇发现很多人买卖股票只凭借小道消息或者预感,而不做任何研究。这一类型的投资者通常都会将大量时间耗费在电视的财经证券频道上,或者是推荐股票的摊头小报上,却不肯花时间和精力研究公司的基本面。   作为华尔街骄子的彼得•林奇的投资思想、实战经验,以及其特立独行的投资风格,对于现时中国的投资者而言,具有普遍的启示作用。彼得•林奇认为,可以通过公司的年度财务报告,从中关注若干关键的数字,譬如现金流量、存货、增长率、市盈率、债务结构、股息以及股息的支付、账面价值、税后利润、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每股税后盈利等。了解基本面情况,可以帮助确信公司是否有发展前途。但是,林奇提醒人们,不关注这些数字是愚蠢的;但是,过分拘泥于数字分析,则有掉进数字陷阱且不能自拔的风险,而后者的危险性甚至更大。彼得•林奇在《战胜华尔街》中还介绍了他成功的奥妙更多地来自于调查研究,尤其是实地访谈。
2005-6-19 01:52 sos
撬动华尔街的人(下)——财富的主人  彼得•林奇常说:“要投资于企业,而不要投机于股市。”在他看来,任何一个产业或板块,哪怕是所谓“夕阳产业”,都可以从中找出潜在的投资目标,甚至“女士的丝袜好过通讯卫星,汽车旅馆好过光纤光学”,只要公司潜质好,股票价格合理,就可以买。这类似于国内投资者常挂在嘴边的那一句话:“没有好的股票,只有好的价位。”1982年彼得•林奇大举建仓艾科卡领导下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股票、80年代末重仓持有储贷行业股票都是成功的例子。   找到一个好的公司,只是投资成功的一半;如何以合理的价格买进,是成功的另一半。彼得•林奇在评价股票的价值时,对资产评估和公司盈利能力评估两方面都很关注。资产评估在一个公司资产重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盈利能力评估主要度量企业未来获取收益的能力。期望收益愈高,公司价值就愈大,盈利能力的增强,即意味着公司股票价格具备在未来上扬的可能性。   事实上,关注基本面,并不意味着彼得•林奇在证券投资中的顽冥不化。彼得•林奇经常根据市场的变动改变他投资的方向,就像在帆船比赛中借风使舵、因势利导一般。彼得•林奇通常选择下列四种类型的股票进行投资:(l)成长股,彼得•林奇在此类股票中,谋求能够获得200% 300%的收益;(2)股票价格明显低于实际价值的价值股,他希望从中迅速赚取30%左右的收益,然后立即调整仓位;(3)绩优股,此类股票带有防御性质,如公用事业、电讯、食品、广告公司的股票,经得起经济不景气的打击;(4)处于萧条周期性中的股票。从1977 1990年的13年中,彼得•林奇为麦哲伦基金的投资者买过15,000多只股票———其中很多股票还买过多次,平均每年买入1154只股票———这几乎是沪深上市公司的总数,从而赢得了“不管什么股票都喜欢”的名声。麦哲伦基金的许多公司只是在彼得•林奇的投资组合中保留一两个月而已,而整个组合里的股票,一年之内至少要被彼得•林奇翻拣一次。他自称其购买的股票中如果在3个月以后仍有四分之一值得保留的话,那就很满意了。   从彼得•林奇总结出的价值归宿来看,我们也可以看出其超人的一面。俄罗斯的文学巨匠托尔斯泰在其小说中提到过这样一个贪心的农夫。魔鬼答应这农夫,可以把他一天内所能圈下的土地都给他。疲于奔命几个小时之后,农夫获得了好几平方英里的良田,足以使他和他的家庭世代富裕。对于财富的贪婪却使得他无法控制自己,他继续向前跑,希望最大限度地利用这次机会,直到他精疲力竭而死。   彼得•林奇非常理智地说:“这是我希望能够避免的结局。”这也是他选择在事业的巅峰时期离开的惟一理由:“尽管我乐于从事这份工作,但是我同时也失去了呆在家里,看着孩子们成长的机会。我们为孩子们做了成长记录簿,结果积了一大堆有纪念意义的记录,却没时间剪贴。”“以人为本”,许多人仅仅是说着,彼得•林奇却做到了。   这就是彼得•林奇。他没有做财富的奴隶,一直是财富的主人。
2005-6-19 01:55 sos
麦哲伦基金(一)——能恢复元气吗?     过去十年,麦哲伦基金的表现很令人失望,投资者们都开始担心,这时候该赎回吗?    富达•麦哲伦是美国共同基金业中的龙头,长期以来,它依靠良好的知名度和庞大的规模受到了广大投资者的青睐。这只基金建立于1963年,最初由富达的总裁奈德•约翰逊管理,后来由彼得•林奇来操作。在林奇管理麦哲伦的13年中,年均收益率达29%,使业界极为震惊。    但这些已经成为历史。自从1996年6月鲍勃•斯坦斯基接管麦哲伦以来,麦哲伦基金每年的平均收益率只有7.8%,根据Morningstar的统计数据,标准普尔500股票指数每年的平均收益率是8.9%,高于麦哲伦。去年麦哲伦基金比标准普尔落后4个百分点,虽说这也并不是很严重,却有负投资者们对它的期望。    其实,从林奇1990年离任到现在,麦哲伦只是一直依靠自身显赫的声望来维持惨淡的经营。过去十年的收益积累了200多亿的资产,所以,虽然经营不怎么样,却依然在美国15只平衡型基金中列第14位。    麦哲伦基金到底怎么了?只是因为处于困难时期,还是存在什么更为根本性的问题?如果你是500万股民中的一个,在麦哲伦基金上投资了很多,你现在会考虑赎回吗?    鲍勃•斯坦斯基在接受《钱》杂志记者采访时曾很潇洒地说,他仍然相信自己能战胜市场,他的目标没有变,和《钱》杂志两年前采访他时所说的一样:每年超过标准普尔500股票指数3到5个百分点,同时,他也承认自己过去一两年中业绩并不怎么好。
麦哲伦基金(二)——680亿美元的疑虑    其实,过去一两年中斯坦斯基的失误还是很明显的,由于担心科技股定价过高,收入不会像预计的那么好,所以他一直在科技股投资上有所保留。2003年末,麦哲伦基金中科技股占总资产的15%,相当于标准普尔500的18%的科技股比例。而斯坦斯基只买了一些大公司(比如英特尔和思科)的少量股票,这些股票在2003年大部分时间内跑赢了大势。更糟的是,斯坦斯基在一些大的医药公司(比如2003年股价下跌14%的默克公司)上大举投资,以致一些保持盈利的投资,包括投资在花旗集团、泰科、摩根斯坦利和百思买上的,都不能弥补他的损失。    斯坦斯基的失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麦哲伦基金最近处于弱势的原因,但不能解释麦哲伦相当长时期内的萎靡不振。自从1990年以来,在三个不同基金经理的管理下,麦哲伦基金基本上跟随着标准普尔500指数走势,每当基金经理更替,主动式的投资风格也给予投资者不亚于指数走势的回报,这自然提升了基金的规模,但也不可避免地加大了问题的严重程度。1990年彼得•林奇离任的时候,麦哲伦基金有140亿美元的资产,1999年泡沫高峰期,该基金旗下资产超过1000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共同基金。
麦哲伦基金(三)——掌舵战舰    如今,麦哲伦基金的规模甚至减少到680亿美元,不只落后于先锋500指数,而且落后于两只美国基金,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拥有巨额的资金,如果斯坦斯基把1000万美元投资一只有前途的小股票,那无论这只股票怎么样,基本上都不会影响到基金整体的盈利。但斯坦斯基集中投资了一些巨型公司,平均算来,他向挑选出的每家公司投资了2.9亿美元,最多的超过20亿美元,结果,他的资金都被大公司套牢了。他拥有的最多的股票包括花旗集团、美国国际集团、维亚康姆、通用、微软等蓝筹巨头。    斯坦斯基认为,巨大的基金规模决定了他应该主要购买相匹配的标准普尔 200(标准普尔500中最大的两百家公司)中的公司股票,也就是说,基金的规模要和所要购买股票的公司规模相适应。    林奇却不同,他往往会买一些亲自调研之后确信会升值的品种,像小型的、前景模糊的公司的以及外国股票和债券等,这些都有助于他的基金获得比较好的收益。正如他所说过的,不要担心错过所谓的最佳投资时机,因为真正的好机会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尽管外界长期评论说,麦哲伦不过是只指数型基金,但斯坦斯基包括富达都表示否认,比如,富达指出,去年底麦哲伦持有的233只股票中只有175只选择了标准普尔500,标准普尔500中另外325家公司不在基金的投资范围内。不过自从1990年以来,麦哲伦基金的走势几乎与标准普尔500指数相同步。
2005-6-19 01:56 sos
麦哲伦基金(四)——关于鲍勃    鲍勃•斯坦斯基是一个在小地方成长起来的成功男孩,父亲是一个火炉和空调维修人员,斯坦斯基从小就生活在伍斯特的工人阶层中,后来获得达德利尼可斯大学的会计学学位和纽约大学的工商硕士学位。他说他的第一份收入来自曾经买的一支叫Valtec工业的光纤股票,当时这只股票从每股9美元一下飙升到了60美元,令他大赚了一笔。1983年斯坦斯基进入富达不久后便被安排作麦哲伦基金经理彼得•林奇的助手,当时他并没有希望将来有一天能管理麦哲伦基金,只是考虑什么可以帮助他得到一些股权,以便可以留在富达。    1987年斯坦斯基接手富达成长公司基金,管理2060万美元的基金,主要投资于小型IPO公司。在他接手的9年中,成长公司的基金平均每年的收益率达到16%,并积累了85亿美元的资产。1990年购买思科IPO股票也许是他整个事业生涯中最完美的投资,那时几便士就能买进一股,低廉的股价使其不断盈利。1996年斯坦斯基被分派管理麦哲伦基金,事实证明,这比管理成长型公司基金有着更艰巨的挑战,不光巨大的基金规模束缚着斯坦斯基的管理,他还必须让麦哲伦在富达的方针指引下进行运作。一定程度上,这要归结于他的前任、在1992年中期到1996年中期掌管基金的杰斐•维尼克,他管理麦哲伦基金时随心所欲,无所拘束,后来因为在债券上投了一笔明显失误的赌注后辞职而去,此后,富达便对麦哲伦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制度约束。    为了从401(k)投资者那儿拉到更多的新生意,富达对它旗下的许多大基金开始强行加大控制,由彼得•林奇创造出的牛仔式的企业文化似乎不再受人欣赏。基金经理们鼓足干劲去寻求固定的收益,不再为了追求排名表上的名次而承担很大的风险。作为规模最大、地位最重要的富达旗下子基金,麦哲伦必须保持稳步前进。
麦哲伦基金(五)——付出代价    现在一些麦哲伦投资者已经开始变得坐立不安了。根据一家金融调查公司的数据,在斯坦斯基任期内,麦哲伦基金的净赎回额达203亿美元,甚至在去年投资者们纷纷撤回到平衡型基金的时候净赎回额也达24亿美元。    从1997年起,麦哲伦不再对新的投资者发售,但不断下降的资产回报率让富达损失严重。在2001年3月31日财政年结束的时候,麦哲伦为富达赚了7.1亿美元,去年这个数字下降到3.44亿美元。对于基金持有者和受到麦哲伦基金衰退影响的公司来说,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富达将会作出什么改变吗?对此,斯坦斯基的上司、富达管理和调查部门的负责人阿比• 约翰逊表示,斯坦斯基和她都认为基金的规模是合适的,目前他们没有改变其结构的打算。    一些旁观者认为,富达或许正给斯坦斯基和一些大基金的经理更大的回旋余地以承受寻求高回报所产生的风险。对于斯坦斯基,正如他自己所说,他的相当一部分财产已经投入了麦哲伦,他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麦哲伦基金(六)——买进,持有还是抛售?    大致来说,每10个平衡基金的持有者中就有一个投资了麦哲伦基金。新泽西普罗维登斯的退休者赛斯勒夫妇持有麦哲伦基金有20多年了——投资到个人养老帐户(IRA)的8000美元如今已经升值到65000美元。现年73岁的鲍勃•赛斯勒认为,或许现在麦哲伦基金不如彼得•林奇管理时那样好,但也不错了。而“FundAlsrm.com”的创始人罗伊•维茨则认为,是彼得•林奇造就了麦哲伦基金的旗舰地位,如今它的衰退却不能不让人们有些伤感。    当然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对于麦哲伦目前的情况,大致来说,投资者有两种选择:    如果你持有的麦哲伦基金的数量达到征税的程度。如果你是在1997年麦哲伦基金对新的投资者停止发售之前买的基金,所持有的数量已经达到征税程度,要是转移投资的话,你得缴数量巨大的所得税。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把钱继续保留在基金里,同时寻找其他地方的新投资。    如果你持有的麦哲伦基金的数量已经无利可图。如果像超过四分之三的麦哲伦投资者一样,你所持有的基金已经无利可图,那么不需要担心缴税,在这种情况下,你就应该把所持有的基金转移到其他基金中去。
2005-6-19 01:57 sos
从麦哲伦基金成长的故事看中国新兴基金业      话说三十几年前,二十郎当岁的彼得·林奇刚就任基金经理人不久,那个基金规模很小,摇摇欲坠,可能被撤销或与别的命运同样坎坷的小基金合并。彼时正是美军败走中南半岛,世界经济在能源危机扫荡下奄奄一息的悲惨岁月。     林奇的上司富达先生,隔三差五地走到他身边想给小老弟一些秘诀:"怎么不买些XX股呢?你看,上周涨这么多!"或者:"听说,那个某某,要大干一场,赶快让基金买上些吧!"行情低迷十几年已经让人很不爽了,老板还像苍蝇一样飞来飞去,实在烦人。     某日,彼得终于开窍了,告诉长官:这几个月搭地铁上下班让我有个心得,车要走了,等下一班就是,不用追赶。有些人珍惜时光,为了两三分钟,跑步赶火车,不信纸有没有赶上,摔倒、被门夹到、脚扭到的机会都比别人高很多,真是不划算啊!反正下班车一会儿就来。接着他又说:股票也不用追,这个涨了,还有没涨该涨的;也有涨了会跌回来的,追股票的下场跟追地铁一样,得不偿失。后来,他的基金真的因为太小而跟另一档合并,经过二十年之后,这个基金成长为全世界管理资产最多的基金,他留下长期稳定的操作纪录,为投资创造的收益至今无人能及。猜到了吧,这个基金就麦哲伦基金。     就算在共同基金最为发达的市场--美国,基金投资人和基金公司的股东对于基金报酬的预期、基金管理独立性的尊重都经过相当长时间学习的过程。国内的基金还在初期发展的阶段,对于投资基金的信心并不坚定。这一点没有速成的方法,惟有耐心地观察及等待,我估计在国内至少还要有一轮多空循环,方可看出高下。在国外,也是经过多个多空循环后,一些坚守基本面分析专业、坚守纪律性操作的基金公司以及基金经理人,以杰出的绩效向投资者证明买基金比自己做股票要好多了。     所谓杰出的绩效包括几个元素,首要的是稳定性,再就是比市场好,一个好的基金在每一次市场上涨时基金净值要能比上一次上涨更上层楼、在每一次下跌时可以比上一次下跌时净值垫高一些。在中国,只要经济发展向上的趋势不改变,资本市场作为经济成长的橱窗,速度或许有快有缓,基金都有长足发展空间。     中国基金业发展所倚赖的资本市场一般被归类为新兴市场,过去国际上对于新兴市场的印象大致可归类为两点:第一是市场波动性较大;第二点则是公司治理结构不佳。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投资新兴市场似乎是风险极高的事情,因此要承受较高的风险溢价。不可否认,这两点的确曾是新兴市场的特征,不过经过近几年的调整与融合,新兴市场本质上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投资入应该修正对于新兴市场的认知。     首先,随着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资本在国际间移动十分迅速,因此波动性大已不再‘‘。是新兴市场的特色。从市场波动值(Volatility)来看,美国那斯达克指数过去两年的波动值已经比MSCI亚洲新兴市场指数波动值要高,中国A股市场的波动值在今年甚至比亚洲邻近市场要小。     其次,在金融市场国际化的浪潮下,许多新兴市场逐渐解除原有的限制,对外开放市场,例如台湾最近即废止QFII的制度。事实显示,在国际资金的进驻后,新兴市场的企业管理水平也有迎头赶上的趋势。在台湾地区、新加坡等市场,一些占大盘权值高的蓝筹股,外资持有股权的比例已经过半,就股东结构而言,这些公司已算是国际级的企业,因此在管理上须同步提升至国际级的水平,决策时亦须考虑外资股东的想法。国内的企业在迈向国际舞台的过程中,遇到如股权结构改变、购并的情况时,也必须尊重国外媒体的看法,这也是升级为国际企业所必经的过程。     综合以上两点,投资新兴市场的策略也须加以调整。过去国际投资人习惯将市场按新兴市场和成熟市场来划分,但随着新兴市场国际化的脚步,不同国家间的股市渐趋同步,反而是不同产业间的景气周期差异更加明显。因此,以国别作为资产分散的依据,已远不如以不同产业来分散风险的效果。特别是对于新兴市场而言,产业的优势更为明显,例如一向采取价
|证券书店|期货书店|外汇书店|期货书|股票书|外汇书 彼得.林奇的故事(页 1) - 期... |证券书店|期货书店|外汇书店|期货书|股票书|外汇书 彼得.林奇的故事(页 1) - 期... |证券书店|期货书店|外汇书店|期货书|股票书|外汇书 彼得.林奇的故事(页 1) |证券书店|期货书店|外汇书店|期货书|股票书|外汇书 彼得.林奇的故事2(页 1) |证券书店|期货书店|外汇书店|期货书|股票书|外汇书 彼得.林奇的故事(页 1) |证券书店|期货书店|外汇书店|期货书|股票书|外汇书 彼得.林奇的故事2(页 1) - 期... 开一张基础分析的读物 - 读书交流 - 长阳读书俱乐部 |证券书店|期货书店|外汇书店|期... 疯子的2008总结 - 国内期货与股指期货 - 长阳读书俱乐部 |证券书店|期货书店|外汇... 小量资金的可靠盈利方式 - 读书交流 - 长阳读书俱乐部 |证券书店|期货书店|外汇书店|... 芒格推荐书之中文版 - 读书交流 - 长阳读书俱乐部 |证券书店|期货书店|外汇书店|期货... 价值投资道路怎么走 - 读书交流 - 长阳读书俱乐部 |证券书店|期货书店|外汇书店|期货... 孤独者生存-小小辛巴投资手记 - 读书交流 - 长阳读书俱乐部 |证券书店|期货书店|外汇... 孤独者生存-小小辛巴投资手记 - 读书交流 - 长阳读书俱乐部 |证券书店|期货书店|外汇... 一个老驾驶员的开车感悟 - 老人与海 - 个人专栏 - 长阳读书俱乐部 |证券书店|期货书... 书店里的书 征求意见,新手的路这样走如何? - 新手学苑 - 长阳读书俱乐部 |证券书店|期货书店|外... 哪位帮我推荐本股市心理方面的好书 - 读书交流 - 长阳读书俱乐部 |证券书店|期货书店|... 书店里好的书 书店这么好的书 书店 - 书店 - 书店 - 书店 - 书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