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何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8 18:42:21
【专家告诉你 春夏这么吃才健康】①少吃苦寒物。②春季饮食应平补,口味上减酸增甘,蔬菜可选白萝卜、韭菜等;水果可选草莓、樱桃、菠萝、香蕉等;③夏季应省苦增辛,时令菜蔬常用西红柿、洋葱、苦瓜等,水果可选西瓜、桃、乌梅等。http://peopleurl.cn/r1wG21

【收藏!炎夏心血管病多发,送你养心的作息表[推荐]】中医强调“春夏养阳”。炎夏,往往是心血管疾病高发期,要合理安排作息,养护心脏:①早起晨练养阳养心;②午时养心宜小睡;③下午喝杯养心茶,例如荷叶和莲子芯泡水;④傍晚适当运动;⑤夜间泡脚、按摩涌泉穴。为健康,转发收藏!@生命时报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何也?
春夏如何养生呢?大家都知道:春夏养阳。春夏养阳如何养呢?秋冬养阴乃注意营养,多食滋补,春夏养阳当吃些什么?
其实,食物不能完全解决养生问题。阴阳的含义是多重的:寒为阴,热为阳;气入肺为阳,水谷饮食入胃为阴;宣发为阳,收敛为阴;忙为阳,闲为阴……所以,养阴、养阳都须全面考虑,落实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春夏养阳,首要的就是春夏不要贪凉。因为热为阳,凉为阴嘛。春天暖、夏天热,都是有其道理的。人在秋冬养阴时,毛孔闭合,身体在积聚能量的同时,也积聚了一些污垢、毒素,到了春天和夏天,毛孔张开,人体的能量要向外宣发,因此体内的污垢和毒素要借助这个宣发之势而排出。春三月,天地间万物发动,欣欣向荣,自然界的阳气于此时皆向外舒发,充满了生机,故此时的特点是万物“发陈”。人收敛了一冬的身体尚有余寒,寒则温之,而后方利于宣发,所以,春天需要多穿点衣服,捂一捂,把汗捂出来,这就是“春捂秋冻”中的“春捂”。夏天就不用捂也能出汗了。我们可能注意过,夏天出的汗,又黏又腻,这就是体内存积的湿浊邪气。因为夏三月,天气下降,地气上升,产生了云雨的变化,天地之气相交,万物繁荣秀丽,此时的特点是“蕃秀”。南方农人夏天有“双抢”,割完早稻有得马上把晚稻秧插下去,抢割抢插,挥汗如雨,忙得不亦乐乎。别看这么累,其实也是在养生。双抢后,天气转凉,秋风劲急,地气清肃,万物大都由秀丽而结实,到了收成的季节,此时的特点是“容平”。人们身清气爽,因为他们通身的邪毒湿气都排尽了。如果我们夏天一天到晚都贪凉,天天吹空调,毛孔闭塞,很少出汗,那就无异于闭门留寇了。
《黄帝内经》说,夏天的三个月,是万物繁盛壮美的季节。在这一季节里,天地之气已经完全交会,万物开始开花结实。人应当晚睡早起,不要对天长炎热感到厌倦,要使情绪平和不躁,使气色焕发光彩,使体内的阳气自然得到宣散,就像把愉快的心情表现在外一样。这乃是顺应夏气、保护身体机能旺盛滋长的法则。违背了这一法则,就会伤害心气,到了秋天又会由生疟疾。究其原因,则是由于身体在夏天未能得到充分长养、以致供给秋天的收敛之力少而不足的缘故。到了冬天,还会再导致别的疾病发生。在夏季的三个月里人们当“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夏日绵长,晚上可以睡晚一点,早晨要尽量早起,切勿生倦怠之感,连午睡都要尽量避免。春天、秋天和冬天都可以午睡,夏天最好别午睡,因为夏季属火,心旺于夏季,午睡又是补心的,所以,很多人夏季午睡起来后,发现眼睛红了,这就是补心补过了的缘故。这么老长的一天,我们用来干吗呢?用来充分把自己的内在能量发挥出来,使其成气候。这段时间,我们可以努力工作,多多加班,可以去追求功名利禄,可以去追求异性……总之,要把精力放在外面。春天和夏天你就使劲折腾吧!
总之,不要贪凉,不要犯困,努力工作,使劲折腾,这就是春夏养阳。到了秋天,你事业上会有累累硕果,身体上也会有清爽通透之感,到那时候,就得收敛起来,安心养阴了。
秋天的三个月,是万物果实饱满、已经成熟的季节。在这一季节里,天气清肃,其风颈急,草木凋零,大地明净。人应当早睡早起,跟群鸡同时作息。使情志安定平静,用以缓冲深秋的肃杀之气对人的影响;收敛此前向外宣散的神气,以使人体能适应秋气并达到相互平衡;不要让情志向外越泄,用以使肺气保持清肃。这乃是顺应秋气、养护人体收敛机能的法则。违背了这一法则,就会伤害肺气,因为中医学认为秋气与肺气相通,秋天是气血往里走的季节,中医讲肺主治节,可以帮助人的气血从外往里收。到秋天的时候,我劝大家方便的时候就吃点秋梨膏,它有什么作用呢?大家都知道,梨的金气最重,梨的秋气也是最重的,你看梨花开出是白的,中医讲“白色入肺”。梨有润肺、止渴的作用,可以入肺经,有助于气血速降,帮助人们的气血从外面向里面走了。冬天还会由生完谷不化的飧泄。究其原因,是由于身体的收敛机能在秋天未能得到应有的养护、以致供给冬天的闭藏之力少而不足的缘故。
到冬天的时候,大雪封山,气血都到里面去了,这时正好是补养的好时节,好比树要冬灌,就是因为营养都在里面,给点水就可以迅速吸收。中医说冬天重在补肾,男同志以精气为主,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吃点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对于女同志来说,特别是在更年期以前的女同志,则重在补血,我建议这些女同志吃一点阿胶、大枣、核桃仁、冰糖,把它们做成膏状服用;过了更年期的女同志,就可以用点六味地黄丸来补肾,因为这时候气血都到里面去了,吃完这些有营养的东西,它就能够充分的运化,补充气血,为来年的春天做准备。
因为冬天的三个月,是万物生机闭藏的季节。在这一季节里,水面结冰,大地冻裂,所以人不要扰动阳气,要早睡晚起,一定需等到日光出现再起床;使情志就像军队埋伏、就像鱼鸟深藏、就像人有隐私、就像心有所获等等一样;还要远离严寒之地,靠近温暖之所,不要让肤腠开启出汗而使阳气大量丧失。这乃是顺应冬气、养护人体闭藏机能的法则。违背这一法则,就会伤害肾气,到了春天还会导致四肢痿弱逆冷的病症。究其原因,是由于身体的闭藏机能在冬天未能得到应有的养护、以致供给春天时焕发生机的能量少而不足的缘故。
天气能够总是清爽洁净、一片光明,是由于上天所具的化生万物之道藏而不露并健运不息、永不衰减的缘故。如果天上阴霾笼罩、晦暗不清,日月就不能放射光明。在这样的时候,邪气就会侵入人的孔窍而造成疾病。如果天上的阳气闭塞不通,地上的阴气不能萌发上腾,云雾不能消散而使天空放晴,那么天上下应地气的甘露就不会降下,天地阴阳的交感就不会发生,万物的生机也就因此而不能延续下去了。万物的生机不能延续,即使高大的树木也会大量枯死。有害于万物生长的恶劣气候不能终止,风雨不能按时到来,甘露不能降下,草木就会凋零枯萎而不能繁茂。邪风频频刮来,暴雨屡屡突降,天地阴阳、四季之气不能相互保持协调,同时又大大背离正常规律,那么万物将活不到各自寿命的半数就会完全死亡。只有懂得养生之道的圣人能够适应四季阴阳的变化,所以他们的身体从无大病。要是万物都能像圣人一样不去背离养生之道,能够适应四季阴阳的变化,它们的生气就不会枯竭。
违背了春天的时令规律,人体的少阳之气就不能焕发生机,肝气就会因此内郁而引起病变;违背了夏天的时令规律,人体的太阳之气就不能旺盛滋长,心气就会因此内空而出现虚寒;违背了秋天的时令规律,人体的少阴之气就不能起到收敛的作用,肺气就会因此枯萎而导致肺部胀满;违背了冬天的时令规律,人体的太阴之气就不能起到闭藏的作用,肾气就会因此失常而发生泻泄。
四季的阴阳变化,是万物生发、滋长、收敛、闭藏的根本。懂得养生的圣人在春夏二季摄养阳气、在秋冬二季保养阴精的原因,就是为了适应养生的根本规律,所以能同万物在生发、滋长、收敛、闭藏这些方面保持一致。违背了养生之道的根本规律,就会摧残人体的本元、毁坏人的身体。所以四季的阴阳变化,是万物的起点与终点,是生死的根本。违背了它,灾祸就会产生;而适应它,重病就不会患上。懂得了这些,就可以说是掌握了养生之道。养生之道,圣人遵行它,愚蠢的人们违背它。顺应四季的阴阳变化人就能生存,违背四季的阴阳变化人就会死亡;顺应四季的阴阳变化人体就能功能正常,违背四季的阴阳变化人体就会功能紊乱。把顺应四季的阴阳变化颠倒过来变成违背它而产生的病变,这叫“内格”。
人应根据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季不同特点,适当调节个人生活起居。春夏季节,就要顺从生长的特点,使体内阳气不断的生长;而秋冬季节,就要顺从季节的收藏特点,注意回避秋季肃杀和冬季严寒的气候,不要使体内的阳气发散,即便是取暖,也应注意不要让腠理过分开泄,以免潜藏的阳气外散。
人能顺应自然的变化,则生气不竭,苛疾不起。若违反了前面所述的四时养生方法,不注意形体活动和精神的调摄,就会损伤人体的真气,导致阴阳失衡,因而出现阴阳的偏盛偏衰,而发生疾病,如“肝气内变”、“心气内洞”、“肺气焦满”、“肾气独沉”等,此即“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之意。
随着人们的认识深化,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已经不仅作为养生的法则,而是更多的被作为治则运用于临床。如秦伯未就曾提出,对阳气不足的哮喘病人,不用化痰镇咳药,主张在春夏季用补阳药,以温养体力,促使机体自然好转,可防止秋冬发作,其理由是借助夏天阳旺来培植秋冬之不足。
我们中医学把这个养生方法叫做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是在我们身体机能正常情况下的滋养方法。如果你说夏天我感冒了,或者是冬天我感冒了,这时候这样的调养药物就要少用了,因为人体发热的时候,肌体能量都起来和疾病作斗争,这时候如果你吃进去很多营养以后,在体内不好运化。中医讲的忌口主要是在这两季节,在忌口的时候,就不要吃那么多滋补药了,等感冒过去了,咳嗽过去了,你再接着吃。如果我们按照中医说的这种法则来进行养生的话,我想恐怕得病的几率就小得多了。
老百姓常说:“冬天不冷,夏天不热,早晚要坐病。”冬天由于气血闭藏,储存营养,为明年的生发做好准备。“冬不藏精,春必病瘟”,冬天不很好地储存阴精,春天的时候容易得热性疾病。冬天冷的时候毛孔处于闭塞状态,有助于气血内收,夏天热的时候毛孔开放,有助于气血往外走。人们现在夏天惟恐不冷,冬天惟恐不热,这是违反规律的,树一年开两次花可能就活不成了。
总督诸阳 中医解读春季养阳四大方法
冬季人体的阳气进入“藏”的状态,到春天则会和万物一样开始生发,而中医理论认为春、夏是养阳的时节,那么春天养阳有什么方法呢?人体阳气不足如何调理呢? 中医解读 春季养阳四大方法
春天气候逐渐转暖,万物复苏,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然而,春天也是“百草发芽,百病发作”的季节,因此应注意保健养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我国古代医学家根据自然界四季变化对人体脏腑气血功能的影响而提出的养生原则。
春日养阳重在养肝
五行学说中,肝属木,与春相应,主升发,喜畅达疏泄而恶抑郁。所以,养肝首要一条是调理情态。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不良的情绪易导致肝气郁滞不畅,使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发精神病、肝病、心脑血管病、感染性疾病。因此,春天应注意情志养生,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以使肝气顺达,起到防病保健(保健食品)的作用。
春日养阳宜甘减酸
《千金方》载,春季饮食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人体气血化生之源,脾胃之气健壮,人可延年益寿。而春天是肝旺之时,多食酸性食物会使肝火偏亢,损伤脾胃。应多吃一些性味甘平,且富含蛋白质(蛋白质食品)、糖类、维生素(维生素食品)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禽蛋、牛奶、蜂蜜(蜂蜜食品)、豆制品、新鲜蔬菜(蔬菜食品)、水果(水果食品)等,有利于发寒散邪,扶助阳气。
春日养阳顺应气候
春季乍暖还寒,气候多变,所以要顺应气候来保暖防寒,不使阳气受遏。“春捂秋冻”就是顺应气候的养生保健经验。因为春季气候变化无常,忽冷忽热,加上人们穿着冬衣捂了一冬,代谢功能较弱,不能迅速调节体温。如果衣着单薄,稍有疏忽就易感染疾病,危及健康(健康食品)。患有高血压(血压食品)、心脏病的中老年(老年食品)人,更应注意防寒保暖,以预防中风、心肌梗塞等病的发生。
春日养阳贵在锻炼
春天,万木吐翠,空气清新,正是采纳自然之气养阳的好时机,而“动”为养阳最重要一环。人们应根据自身体质,选择适宜的锻炼项目,如散步、慢跑、做操、放风筝、打球等,或到近郊、风景区去春游。这样不仅能畅达心胸、怡情养性,而且还能使气血通畅、郁滞疏散,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身体素质,减少疾病的发生。
从梦境也暗示你身体阳气状况
通过辨析梦境,经常可以发现一些虚寒征象。阳气虚不虚,梦境是可以透露玄机的!
梦见自己站在雪地中,却总找不到暖和的地方,找不到添加的衣物。这往往是体内有寒气的典型梦境。
梦见自己身处水中,这是阳气亏虚、水寒之气泛滥的表现。
梦到被人追逐,拼命想跑怎么也跑不动,这往往是过度紧张、心气不足的表现。如果平时手凉怕冷,那就是心阳虚。
梦见从高空坠落,久久不能落地,落地时有心中发虚、惶恐不安的感觉,在小孩,往往是长高的征兆,在成人则往往有失落之心情,或者是上热下寒、心肾不交的征象。
中老年男子,常梦见欲解小便,到处寻找厕所而不得,找到厕所又因种种原因不能顺利解下,这是憋尿的刺激,也提示肾气亏虚。有人经常梦见光脚走路,致使足部疼痛,灼热,非常难受,这是阳虚、虚阳外越的表现。
梦中与人争吵,感到特别生气,提示压力过大,肝郁气滞,也有阳气不足的可能。
有人经常睡不着,一睡着就做梦,这往往是肾阳亏于下、心火亢于上的表现。凡遇上述梦境,可通过温补阳气的方法解决。常用的食疗方有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取桂枝30克,炙甘草30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烹煮。
总督诸阳 巧用大椎穴养阳护阳
古人把阳气比作天空与太阳的关系,如果天空没有太阳,那么大地就将黑暗无边,万物不生。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之本。中医专家指出,大椎穴是养护人体阳气的穴位。对大椎穴进行适当按摩刺激,就达到一穴通诸经,振奋一身之阳气,快速解决阳气不足的问题,让你恢复体力,意气风发!
大椎穴为督脉之穴,督脉具有统率和督促全身阳经的作用,故有“总督诸阳”和“阳脉之海”的说法,而手足三阳经,都会汇聚到督脉的大椎穴上,故大椎被称为“阳中之阳”,只要给大椎适当的刺激,就可以增强阳气,赶走疾病,精神抖擞!
大椎穴位置:你可以坐着,然后低下头,大椎穴位于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低头的时候我们用手顺着脖子向下摸,在脖子和背部交接的地方,有一个非常明显的骨性突起,那就是第七颈椎的棘突,在它的下面凹陷内就是大椎穴。
大椎巧治风湿病
利用大椎穴可以治疗令人非常头疼的风湿病,其效果比吃药还强。
方法:热水冲刷大椎穴
烧一大锅热水,用热水冲刷大椎穴10分钟左右,直到穴位处皮肤泛红,整个头颈后背乃至全身皆觉得发热冒汗时再停歇,沐浴后注意保暖,好好睡上一觉。
这一招看似简单,其实是通过热水对大椎进行温热刺激,在野外缺少药物的条件下,代替了热灸的作用,温补了大椎之阳,也就温补了一身之阳,阳气充足,则可祛寒外出,自然缓解症状。
大椎妙治颈椎病
热水冲大椎的方法,由于振奋了一身之阳,所以还能温经通络,缓解颈肩部不适。
方法:热敷大椎穴
烧一锅热水,把毛巾浸润其中,再反复以热毛巾敷大椎穴,可迅速缓解颈椎不适的症状。
大椎降血压
高血压是我国老百姓的一个心病,很多人都像带护身符一样,随身携带降血压药,每天都要服用,以此来保护自己的血压保持在警戒线以下。其实想要降血压大可不必这样拘谨,大椎穴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方法:大椎刺血拔罐
首先,在脖子后面找到大椎穴的位置。然后,对大椎穴局部的皮肤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然后用三棱针在大椎穴的位置上横着画一条约1厘米长的血痕,要划破皮肤,并有血液渗出。再用玻璃火罐拔在穴上,留罐5~15分钟,其间,要观察出血量,以免出血过多。起罐后,用消毒干棉球擦净血迹,再覆盖消毒纱布,用胶布固定,以防感染。隔5天后,在原痕迹稍上或者稍下处再操作。这个方法有很好的降压作用,也不用担心对肝肾的伤害。
大椎穴治感冒
常见的感冒种类有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以及因为体质虚弱、风邪内侵所致的体虚感冒。不同类型的感冒,我们在治疗的时候就像是跟不同的敌人作战一样,要根据它们各自不同的特征采取不同的斗争策略。
风寒感冒:取鲜生姜,捣烂成泥,摊在布上,放于微波炉中加热,温度以皮肤能够承受为宜。敷于大椎穴上,再卧床、发汗,可以用于治疗风寒感冒的轻症。
风热感冒:可以采取以三棱针点刺大椎穴位出血,再加以拔罐的方法,以起到泻热解表的作用。
暑湿感冒:可以在大椎穴按摩或温灸大椎穴,以补充阳气,散寒解表,再配合阴陵泉、委中等穴位以祛湿清暑。
体虚感冒:可以在大椎穴上面用艾绒进行艾灸治疗,以达到温补阳气,散寒祛邪的目的。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内的阳气是人生命的动力,是决定人健康与否的关键因素,因此在这个春光明媚的季节里,大家养阳气的工作可一定要做好哦!
这是一个养生的季节
秋季是养生最好的季节,注意滋补会对身体状态起到很大的改善作用
秋季,人们易口干、唇干、鼻干、咽干、皮肤干燥、大便干燥,这个时候的人体呈现虚火的一种状态。
辽宁中国传统养生康复研究院院长刘景春提醒,秋季是养生最好的季节,注意滋补会对身体状态起到很大的改善作用。
以饱阴为主
刘景春说:“按照时令节气的变化规律,秋季是最好的养生季节。从性质来讲,暑热伤气,'气随汗出’,会导致人体气阴两虚。刚刚入秋的时候,人体的微量元素、脂肪、蛋白质,都会消耗过多。因此需要进补。”
秋季又该如何进补呢?“因时养生是有原则的,《黄帝内经》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天的气候逐渐变凉,人体阳气逐渐收敛,这个时候应该是以饱阴为主的。”刘景春说。
《周易》有这样一句话“变通莫大乎四时”,就是说四时的季节变化的规律直接影响人体的身体健康。人们应该顺应季节的变化保全生气、延年益寿。
“秋天对五脏来讲是内应于肺的,悲伤容易伤肺脏,所以肺气虚。人体对不良刺激耐受性下降,就容易产生悲观的情绪。”刘景春说。
这个时候气候从炎热逐渐转为干燥,日照减少、气温下降、叶子枯黄凋零,人们的心情容易产生低落、凄凉、垂暮之感,产生烦躁情绪。因此,我们建议秋季要培养乐观的情绪,保持神情安宁。尽量心情愉快,避免一些忧郁、惆怅不良的情绪,防止伤及脾脏。
秋天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散趋于收敛,起居作息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刘景春表示,这个时候早晚凉、中午热,《黄帝内经》里有“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就是早睡早起顺应阳气收敛,早起使肺气得以舒展。可以到外面散散步、活动一下筋骨。
老百姓讲“春捂秋冻”。这种说法也是有依据的。
刘景春说,虽然已经立秋了,但这个时候还是有些热。
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人体的阳气也在慢慢收敛,为冬季阴气潜藏创造了一个条件。因此不要过多地添衣服,妨碍阳气的收敛。
饮食调养
以滋阴润燥为主
关于秋季饮食调养,“应以滋阴润燥为主,多食用一些补养气血的食品,这是主要原则。”刘景春表示。
《黄帝内经》讲,“肺主收,肺欲收,其食酸也收之,用酸补之,心泄之。”意思是酸味能够收敛补肺,辛味能够发散泄肺。
秋天易收不易散,就是秋天尽量少吃辣的食品,如葱、姜、蒜、酒。
秋天要多吃的食品,如芝麻、糯米、雪梨、甘蔗、蜂蜜、枇杷、山药、菠萝、山楂、木耳、藕、乳制品这一类的食品。
刘景春说,秋季是锻炼的好时期,要适当地做些运动。但是要根据个人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方法,如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太极拳、瑜伽等。
秋冬养阴 秋季进补五忌三宜
立秋以后天气虽然早晚凉爽,但白天仍有“秋老虎”肆虐,所以,人体极易出现倦怠、乏力等情况。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秋天进补是非常必要的,但切不可乱来,须做到“五忌三宜”。
进补要五忌
1、无病乱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如过量服用鱼肝油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以及血中胆固醇增多,诱发心血管疾病。同时,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
2、虚实不分。中医认为,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症又有阴、阳、气、血之分,对症服用才能有所补益,否则,适得其反,有害身体。
3、进补必肉。动物性食物无疑是滋补佳品,不仅有较高的营养,而且味美可口。但肉类食品不易消化吸收,若多吃,对胃肠功能已减退的老人常常是不堪重负。而肉类消化过程中的某些“副产品”,如过多的脂类、糖类等物又往往是导致心脑血管病及癌症等常见病、多发病的因素。
另外,不少人日日有荤腥,餐餐油腻,这些食物代谢后产生的酸性有毒物质需及时排出,而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排便无规律甚至便秘。因此,在进补的同时,亦应重视大便的通畅。
4、恒“补”不变。有些人喜欢按个人口味,专好某一种补品,又从多年不变发展成偏食、嗜食,这对健康是不利的。因为药物和食品既有保健治疗作用,也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会影响体内的营养平衡。尤其是老人,不但各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需要全面地系统地加以调理,而且不同的季节也有不同的需求。
5、越贵越补。凡进补均有一定的对象和适应症,应根据需要来确定药膳,“缺什么,补什么”,不要凭补品价格贵贱来分高低,尤其是老年群体,更应以实用和价廉为滋补原则。要防止以药代食。重药轻食不科学。
秋季长达3个月,每个时段的天气、环境与人体生理都不一样,进补的方式与内容也应随机作些微调。
故而进补有三宜。
初秋调理脾胃
调理脾胃功能,力争将炎夏留下的倦怠乏力、胃口不佳等症状尽快消除,为进补打好基础,谓之“底补”。现代医学认为,在秋季的调整适应阶段,应防止骤用补品导致难以消化吸收,从而引发腹泻等疾病。遵循的法则一是益气养阴、气阴双补,二是防止燥邪入侵。食补应以润肺生津、易消化的食品为主,如奶制品、鱼、瘦肉、禽蛋、豆类、新鲜蔬菜、莲藕,辅以萝卜、番茄、银耳、梨、柿子等。其中,莲藕为上品。莲藕含大量淀粉、蛋白质、维生素B、C和脂肪、碳水化合物及钙、磷、铁等矿物质,肉质肥嫩,白净浑圆,口感甜脆。生食能凉血散淤,熟食能补心益肾,男女老幼皆宜。食法很多,简单的有炒藕丝、炸藕夹等。
中秋滋阴润肺
随着秋意的加深空气日渐干燥,对肺的侵害也渐趋严重。故进入仲秋后,应当滋阴润肺。食物有芝麻、百合、梨、木耳、蜂蜜、萝卜、甘蔗、莲藕、菱角及大部分蔬菜。凉爽的气候使人胃口大开,鸭肉、海参、鸡肉便成为餐中佳肴,牛肉、鸽肉等平和之品也可适当开禁。不过,对于羊肉、狗肉等温热食物,除非阳虚体质者,还是要尽量少吃。菱角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具有健脾养胃、补肾养血之功。菱角中的碳水化合物高达34.6%,而脂肪仅占0.2% ,并含有丰富的钙、铁、磷和维生素,不易使人发胖。将菱角和瘦肉或牛肉共煮,味道既鲜美,又能缓解神经痛、头痛、关节痛和腰腿痛等症。也可用菱角200克,红枣10克,花生30克,加入红糖适量,做成“大补汤”,适宜体虚老人、脾胃虚寒的产妇、贫血以及气管炎患者。
晚秋垫底冬补
晚秋进补有两大意义:一是深化秋补,二是为冬补打基础。此时,人体精气开始收藏,进食补养之品易吸收储存,有助于增强体质。除上述素食外,可适度增加荤食量,如鸡肉、牛肉、猪肝和鱼肉等。素食中菊花值得推荐。简单的用法有菊花茶、菊花酒(干菊适量泡于低度白酒中,24小时后饮用)、菊花粥(粳米100克,加水煮粥,将熟时,加入菊花煮开);稍复杂一点的有菊花肉丝、鸡丝、猪肝汤等。从为冬补垫底的角度看,中药芡实为最佳选择。芡实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钙、磷、铁、核黄素和维生素C,具有滋养强壮、补中益气、开胃止渴、固肾养精等多种功能。做法也可不拘一格,如将之与瘦肉或牛肉共煮,或芡实60克,红枣10克,花生30克,加红糖适量炖汤。
一位百岁老中医教你20招,保证秋冬不会得病!
秋冬季节天寒地冻,一不小心被寒气入侵,小毛病容易上身,老中医教你20招,保证秋冬不得病。
第1招:早起一碗热姜汤
秋冬季节到了,早晨起来洗漱完毕,取姜切成薄片,3-5片放入碗中加红糖或者蜂蜜1-2勺,热水冲开,喝上一杯,一整天身体热乎乎,御寒保暖,特别适合容易感冒手脚冰凉的朋友,小朋友们也可以喝。
第2招:闹肚子用大蒜

秋冬季节,寒气入侵腹部或吃坏了东西,常会出现腹泻,教你一招,用茶叶一包10克左右(铁观音就可以),大蒜一头(是一大头,不是一小瓣哦),煮水,一次性喝下去,一天连喝2-3次,保准好。才是硬道理
第3招:红血丝皮肤敏感用香蕉

有些朋友皮肤比较敏感,容易出现红血丝,取香蕉一根捣烂然后敷在脸上,10分钟后清洗干净,提高皮肤免疫力的作用,这种方法又方便,简单,并且效果非常好。
第4招:增强记忆力吃鹅蛋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记不住事儿,教你一招记忆力增一倍。记忆力差:鹅蛋一只,打入碗内加适量白糖搅匀,蒸熟早晨空服,连吃5天,有清脑益智功能,对增强记忆有特效,忌吃海带、花椒、动物血、酒、绿豆.
第5招:皮肤瘙痒用香菜

用新鲜的香菜和白酒混合,然后浸泡两个小时,最后用这种液体来清洗瘙痒的位置,能够很快的起到止痒的作用。
第6招:咳嗽小妙方

鸭梨一个,洗净,挖去中间核后放入鲜贝母2克、干贝母1克和一点冰糖;然后放碗里,加上多半碗水,水里再放点冰糖,上锅蒸半小时左右即成。每天早晚两次一天吃完,七天一个疗程,连续五个疗程即痊愈。注意要坚持用药,切忌中断。
第7招:脸上有痘用土豆

脸上有痘的朋友尤其是青春期的朋友,脸上的痘痘更是一茬接一茬,用土豆切片敷在脸上,10-15分钟取下,对痘痘缓解会不错哦。
第8招:脸上黑头多用花椒水

才用花椒熬水,去除花椒,用得到的水洗脸,花椒水可以很好的杀灭螨虫及其他细菌,对预防和减少黑头有很好帮助。艾林卡君子皂早晚各洗脸一次,不仅把去黑头去的干干净净,还能保湿控油补水,秋冬天气干特别合适用。
第9招:失眠小妙方

核桃仁、黑芝麻、桑叶各50克。捣烂如泥,做成丸,每丸3克。每次服9克,每日2次。适用于失眠较久的人。
第10招:灰指甲用米醋

用米醋泡病甲20分钟左右,会有效抑制甲下真菌的存活,降低细菌、真菌和微生物的存活和扩散。
第11招:有冻疮用茶水泡

以前每到冬天冻疮就来了,发痒肿痛苦不堪言,可难受了,后来学了一招,将剩茶水兑血热水泡洗手脚约10分钟,坚持一周,皮肤就可以恢复原样了,以后冬天也不会再犯了,有冻疮的小伙伴去试试。
第12招:头屑多出油用鲜姜

把鲜姜切片倒入锅中煮,水温后洗头,用手轻轻按摩头皮,然后再用清水冲干净,毛巾擦干,很有效的减少头屑。
第13招:眼睛发干

常喝绿茶、乌龙茶或铁观音.茶叶含丰富胡萝卜素,能在人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维生素A对经常接触电脑的人有保健作用,不但能减少电脑辐射对人体伤害,还能够预防干眼症。
第14招:脸上有斑用鲜奶

鲜奶敷脸:准备一小杯鲜奶,用蒸气蒸脸,将化妆棉吸满鲜奶,敷在脸上十五分钟左右,取下,用清水将脸上的牛奶洗净。可以治疗各种色斑、黄褐斑、雀斑。无副作用,适合各类人群,有各种斑点亲们建议试试这个。
第15招:痔疮用盐水坐浴

用淡盐水+温水晚上坐浴一次,10分钟左右,一般1-2个周期就可以轻松消除了,且后期不容易复发,几个朋友已经好了。另外平时多吃水果和蔬菜,少饮酒和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后期就不会再犯了。
第16招:经常熬夜用枸杞

枸杞一小把、红枣3-4粒。放入玻璃杯中,以开水冲泡服用,或者用水煮沸后服用。注意:如果熬夜后口干舌燥很严重,或者火气很大的话,可另加白菊花1-2朵一起冲服。红枣可先剪开,然后再进行冲泡。
第17招:有脚气用白醋

用温水加白醋,用10:1的配比泡脚,每天一次能够有效缓解脚气的症状。杀灭脚气真菌,并且能防止后期反复。另外平时注意鞋子的透气性。
第18招:脖子后面长痘喝蜂蜜

有些朋友脖子后面,背上容易长痘,可以喝蜂蜜,蜂蜜本身具有排毒的功能,对痘痘恢复有帮助。小编之前就因为熬夜不断,痘痘也不断,用后痘痘很快就瘪下去了,也不泛红了,最早在医院花了几千块冤枉钱也不如它好使。
第19招:牙齿迅速变白

使牙迅速变白土方:用食盐,小苏打等量,加水调匀,每日刷牙一次,4天可除牙齿表面色斑,使牙齿洁白。
第20招:脸上有皱纹用橘子敷脸

将橘子洗净,连皮一起捣烂放入碗中,加入蜂蜜及少许医用酒精,搅拌均匀后,放入冰箱2-3小时,取出即可使用。每天早晨和晚上涂抹在皱纹处就很好用,直接涂抹在皱纹上,早晚各一次,10天左右就会发现年轻很多,还能紧致皮肤,提升下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