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阳明先生四句偈引起的联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22:24:49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此四句为阳明先生著名四句偈。影响中国文化数百年。成之为"心学"的核心。有大师言:"阳明先生悟到了清净面,并非彻悟"。对此言我怀疑过。首先"清净面"属禅宗术语。这位大师也是学禅的。而阳明先生公认为儒学大师,虽不能断言不会受禅宗思想影响。但在其著作中未曾见佛门精典理论"缘起性空"的论证。更没从"是诸法空相"去论证这四句偈。当然不会以"禅"解。
问题是如何才能解此四句,如何依儒门特色悟到此四句。特别是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乍一看与儒门所言"人之初,性本善"相背。与苟子的"人性非善非恶"却似为相近。与"止于至善"相去太远。我曾卡在这里百思不得其解。若按"缘起性空"之说解之,并不难。"万法因缘生,万法因缘灭"。当然"善恶相"也如此。当然园"无善无恶"之说。可惜阳明先生不是佛门。用佛门语去套大不合时益。
但要放弃佛门语另辟一意去解,又何等难。一日,我在一次郊游中,经过一片竹林,忽惊得林内锦鸡突飞。偶然有感"这不是么"!如此疑问迎刃而解。不甚悦之!
想那世上万物。哪一样不是天盖地载。离天地安有万物的存在?天地之道无非就是一个"生"字。此一"生"字何來善恶相对?故大哉乾元,万物之始!如此浩浩之造化。何来善恶。故"生生谓易"(周易.系辞)故中庸曰:"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物不贰,则生物也不测。"由此一个"生"字大概能极尽幽玄。正合刘戢山云:心与理一,则心无形,理与事一,则理无形,事与境一,则境无形,无形之道,至也乎!吾强名曰太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