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2:04:49
[8360] (2009-12-26)
近日,看到一则信息:在美国高中校园,尤其是华人学生集中的地方流行的“中国妈妈(Chinese Mom),成了贬义词。华裔学生对这个词的理解和感受是,“中国妈妈”特别爱攀比,望子成龙心切。白人学生则认为中国妈妈就像一只老母鸡,华裔同学就如同小鸡,总要靠老母鸡的翅膀来保护。结果 Chinese Mom 就变成了一句讽刺性的调侃语。
中国人历来重视子女的早期教育,俗话说,“三岁看小,八岁看老”。由于中国社会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和近代的应试教育体制,造成迫切“望子成龙”的中国家长们对子女的智力教育是舍得花血本的,对子女的成长也爱护有加。但是这种母鸡护小鸡般的过分呵护,却容易造成子女情商教育方面的缺失。这种负面效应是许多中国家长并没有认识到,或者认识不足的。
成才 智商 情商
教育最终目的还是要造就人才;如果不能成才,再高的教育又有何用呢?实践证明,一个高智商、低情商的人是很难为社会所用的;而一个高情商、低智商的人,他总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为社会作出一定的贡献。所以在未成年人成才这条道路上,情商教育比智商教育更重要。家长肯定欣赏孩子刻苦、勤奋,因为这是学而有成的基本因素。常言道,天道酬勤,这个勤就是一种情商。
下面运用唯物辨证法探讨一个“智慧函数”概念,探讨一下智商与情商的辨证关系。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这是由“先天”的遗传因素决定的。承认每个人有“先天”的遗传差别,是唯物主义的看法,认为“后天”的环境和历练会改变一个人,是辨证法的观点。
智商是什么?比较好解释,就是人的聪明程度,是人的记忆力、理解力、思维速度等的集合。情商说起来要复杂一点,可以定义为:是用理性控制感性的能力;是一种悟性,是感悟人的社会属性以及人际关系的能力;是一种个人的主观世界去能动地应变客观环境的适应能力。
人的智慧是智商与情商的函数,可以称之为“智慧函数”。如果用数学公式来表示,即:智慧=智商*情商。其中“*”是乘法符号。人的智慧函数值的高低,是由“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的历练共同决定的。在智商中“先天”比“后天”重要,在情商中“后天”比“先天”重要。
智慧函数相对于不同的人,或者同一个人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状况,它是一个变数;对于同一个人的某一个年龄段或相对稳定的状况下,它又是个“常数”。既然智慧函数值在一定的条件下是个“常数”;那么智商高的人,情商相对就要低一些;情商高的人,智商相对就要低一点,男女皆同。例如,现在有些“啃老族”,其中不乏智商较高的聪明人,但是其情商却很低,低得近乎于零。这种人,智商与情商相乘得到的“智慧函数”值也很低,低到不能用理性来控制自己去好好学习和做任何事情,就只好去“啃老”了。当然也有智商和情商都很高,而且发展均衡的人,那属于超常人才了。
上面所说的这种函数关系,前人早就观察到了。前人看重女德,把女子的情商——女德,视为心细温柔而宽容大度,誉之为贤惠。贤惠的女子一般不会表现为“猴精、猴精”的“高智商”。俗话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即从某种意义上表述了女子智商与情商的辩证关系,从这个角度讲,也并非完全是重男轻女之言。
正确理解“智慧函数”的概念,可以帮助家长协调好孩子的智商与情商教育;可以帮助老板选人、用人;可以帮助年轻人提升自我;可以帮助小伙子选好媳妇;可以帮助“靓女”选好“靓仔”;总之要把握好“度”,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杰出人才 情商道德教育
在未成年人的教育中,环境影响、兴趣培养既是智力教育的关键,也是情商教育的关键。溺爱和娇生惯养会毁了孩子的情商素质,会毁了孩子的一生。对未成年人要进行绿色引导、阳光教育;不但要拒绝色情、暴力,更要远离媚俗、追星;要从小培养崇尚知识、崇尚科学的情趣。
情商教育与道德教育是分不开的。如果一个人没有树立为社会认同的正确道德观念,他怎么可能在社会上正常发展呢?道德教育不仅要教育孩子们明辨什么是美丑、善恶;更要教育孩子们懂得如何去求美善,拒丑恶;既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情商很高,但是方向不对,最终很可能为黑恶、贪腐势力所用,成为文强一类的恶才。
请看下面一段话。“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09年9月4日,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调研时说:“这句话他(钱学森)给我讲过五六遍。……我理解,他讲的杰出人才不是我们说的一般人才,而是像他那样有重大成就的人才。如果拿这个标准来衡量,我们这些年甚至建国以来培养的人才尤其是杰出人才,确实不能满足国家的需要,还不能说在世界上占到应有的地位。”
这些年来我们的体制已经把智力教育推到了极致,在国内外的各种应试竞赛中,我们的孩子总能名列前茅。为什么还“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应该在情商道德教育方面找原因。今天熙熙攘攘的莘莘学子中,在道德情操方面可与邓稼先、钱学森等比肩者能有几人?!可见培养人才,情商道德教育比智力教育更重要,一个锱铢必较,心胸狭窄,目光短浅,急功近利的人是很难成为杰出人才的。钱老他们不是一两个,而是在国家民族处于危难年代,在极强的忧患意识中激励出来的一批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今天是“盛世凯歌”了,可以忘掉忧患吗?屈原不酷了,狼牙山五壮士过时了,鲁迅老套了;还给孩子们留下什么?让孩子们“追星、拜模”,让女生们崇尚“冠希门”,苦读3、5年,不如夜总会里转一圈?教育应该引领“眼球”,而不是跟屁“眼球”,教育应该“与时俱进”,但是绝不能“媚俗”!我们中华民族21世纪的强国梦总不能坚决依靠“星光大道”吧?
再看另一段话,摘自美国新兰德公司《中国现状分析报告》。并非完全赞同,但是它有“旁观者清”的某些道理:“中国可以培养出大批的高级人才,但却很少可以培养出合格的可以独立主持的管理级专家。服务于一个公司或者社会,光有技术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勇气、胆量、正直和诚实的领导才能,这恰恰是大多数中国人所缺少的品性。正如亚瑟.史密斯,一位着名的西方传教士一个世纪前所指出的,中国人最缺乏的不是智慧,而是勇气和正直的纯正品性。这个评价,虽然历经百年,如今依旧准确诊断出中国综合症的病因。”这些话,可能要使国人汗颜。应该说我们老一代革命家们不缺少智慧、勇气、胆量、正直和诚实的领导才能,否则也不可能引领这样一个古老的、多灾多难的东方大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但是我们这些后来人呢?
钱老和美国新兰德公司的两段话从正反两个方面,为我们的社会和教育界敲响了警钟。为什么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不单是教育界,全社会都有责任:形势紧迫,责任重大,使命如山啊!要在全社会改变国人重智力教育、轻情商道德教育的风气,就要有长远眼光;形成政府重视、社会鼓励、家长支持的氛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为了子孙后代的健康成长,为了中华民族21世纪的强国梦;我们全社会都要共同努力,让杰出人才不断涌现,就像60周年阅兵式那样,排山倒海,继往开来!
山东 唐阜宾《联合早报网》
中国为什么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原创]为什么你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文化散论-凯迪社区 中国为什么培养不出大师级人才 李侠:为什么中国培养不出大师级人才 温家宝:大学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令人非常焦虑 时代追问:我们为什么培养不出创新型杰出人才 //谢和平:以大爱情怀养育深厚人文底蕴的人才 [转贴]中国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顶尖人才?-猫眼看人-凯迪社区 [转贴]中国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顶尖人才?-猫眼看人-凯迪社区 中山大学校长:大学如何才能培养出杰出人才? 模式创新:李政道试解“钱学森之问”(为什么现在的教育总是不出人才) 中国的大学为什么“冒”不出大师级人才 中国能培养出创新人才吗? 朱清时:为什么中国教育培养不出大师 我国为何培养不出科学技术发明创造型人才 中科院院士杨玉良:学科壁垒培养不出未来人才 复旦大学校长:学科壁垒培养不出未来人才 “研而优则仕”难出杰出人才 南方周末 - “为什么中国的教育培养不出大师” 中科院院士朱清时解读“钱学森之问” 朱清时解读“钱学森之问”:为什么中国的教育培养不出大师? 为什么教师子女很少成为杰出人才 为什么教师子女很少成为杰出人才 怎样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 我也在反思,为什么培养不出大师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