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章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7:01:36
发表时间:2008-4-3 16:08:47
十二章纹,是中国帝制时代的服饰等级标志,指中国古代帝王及高级官员礼服上绘绣的十二种纹饰,它们是:日、月、星辰、群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通称“十二章”,绘绣有章纹的礼服称为“章服”。
“日”即太阳,太阳当中常绘有乌鸦,这是汉代以后太阳纹的一般图案,取材于“日中有乌”、“后羿射日”(《淮南子·精神训》等)等一系列神话传说。
“月”即月亮,月亮当中常绘有蟾蜍或白兔,这是汉代以后月亮纹的一般图案,取材于“嫦娥奔月”(《归藏》、《淮南子》古本、张衡《灵宪》)等优美的神话传说。
“星”即天上的星宿,常以几个小圆圈表示星星,各星星间以线相连,组成一个星宿。
“山”即群山,其图案即为群山形。
“龙”为龙形。
“华虫”,按孔颖达的解释,即是“雉”,“华虫者,谓雉也。……雉是鸟类,其颈毛及尾似蛇,兼有细毛似兽”。(《礼记·王制》孔颖达疏)。
“宗彝”,即宗庙彝器,作尊形。
“藻”即水藻,为水草形。
“火”即火焰,为火焰形。
“粉米”即白米,为米粒形。
“黼”是黑白相次的斧形,刃白身黑。
“黻”是黑青相次的“亚”形。
明代洪武十六年明文规定了章服之制,皇帝衮冕“玄衣黄裳,十二章,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章织于衣,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六章绣于裳”(《明史·舆服二》)。
清代皇帝朝服仍为十二章,“列十二章,日、月、星辰、山、龙、华虫、黼、黻在衣,宗彝、藻、火、粉米在裳,间以五色云”。皇帝的龙袍也“列十二章”(《清史稿·舆服》)。
 日
 月       代表三光照耀,象征着帝王皇恩浩荡,普照四方。
 星辰
 山    代表着稳重性格,象征帝王能治理四方水土。
 龙   是一种神兽,变化多端,象征帝王们善于审时度势地处理国家大事和对人民的教诲。
 华虫   通常为一只雉鸡,象征王者要“文采昭著”。
 宗彝    是古代祭祀的一种器物,通常是一对.
 藻     则象征皇帝的品行冰清玉洁。
 火     象征帝王处理政务光明磊落,火炎向上也有率士群黎向归上命之意。
 粉米  就是白米,象征着皇帝给养着人民,安邦治国,重视农桑。
 黼   为斧头形状,象征皇帝做事干练果敢。
 黻  为两个己字相背,代表着帝王能明辨是非,知错就改的美德。
中国古代十二章纹之制前后绵延近两千年,文献记载很多,但流传下来的实物却很少。明定陵出土的数件缂丝衮服为我们了解古代十二章纹之制提供了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