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论电子教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3:39:49
电子教案第1章第2章第3章第4章第5章第6章第7章第8章第9章第10章第11章第12章
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教 案
目的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正确认识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特殊重要性,提高学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贯彻实施发展战略的自觉性。
主要内容 :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战略部署
二、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
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教学重点: “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
授课时间: 4 课时
第一节 “三步走”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事业。它肩负着既要完成传统的工业化,又要同时迎头赶上世界新的技术和产业革命的双重任务。这需要在解决大量复杂的具体问题的基础上,制定出有步骤的发展战略。邓小平立足现实,面向未来,为我国设计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规划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
一、“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步骤
所谓经济发展战略,就是指一个国家根据本国实际,根据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全局出发,对较长时期内国家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步骤、重点、指导原则和根本措施等所作的谋划,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总体部署。
经济发展战略有三个主要特征:一是根本性,即它所决定的是经济发展中的根本性而非次要性或细小的问题;二是全局性,即它所要解决的是全局性而不是个别性、局部性问题;三是长期性,即它所要实现的是长时期而不是短时期内的任务。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总体目标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国民经济现代化的目标,是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贯彻实施“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一)“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提出与发展
第一,“三步走”发展战略是在总结我国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我国在探索和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过程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我党自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就注意从全局和发展远景来考虑经济问题。早在 60 年代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就提出了“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奋斗目标,在实践中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但由于我们党缺乏建设的经验,在指导思想上出现了“左”的错误,造成了在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选择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和道路上,有过多次失误。如 50 年代末,我们有过毛泽东提出的“ 15 年超英赶美”的战略,搞“大跃进”, 70 年代末华国锋搞的“洋跃进”等等,这些脱离国情、不切实际的设想,既破坏了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延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也挫伤了干部群众的积极性。邓小平作为我党第二代集体领导的核心,在领导和筹划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中,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科学地构思和设计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宏伟蓝图,提出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为中国消灭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和富强指明了方向。
第二,“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我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构想,是邓小平依据国情,参照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实现现代化的经验,经过科学分析和精心设计,于 1979 年首先提出的。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与发展大体上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1979 — 1982 年 ) ,第一、二步战略目标的提出。 1979 年 12 月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提出了中国到本世纪末实现现代化的蓝图问题。 1980 年 12 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正式明确提出经济发展中国家战略构想:“经过二十年的时间,使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发展达到小康水平,然后继续前进,逐步达到更高程度的现代化。”(《邓小平文选》第 2 卷第 356 页)第二阶段 (1982 — 1987 年 ) ,第三步战略目标提出阶段。 1984 年邓小平又提出了更长远的战略构想:“我们确定了一个政治目标:到本世纪末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达到八百美元。……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再发展三十年到五十年,力争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77 页)第三阶段 (1987--) ,发展战略思想进一步完善阶段。 1987 年 4 月,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客人时全面阐述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以 1980 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 250 美元,翻一番,达到 500 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 1000 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那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一万亿美元,虽然人均数还很低,但是国家的力量有很大增加。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人均 4000 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226 页) 1987 年 10 月,党的十大正式将其作为我们党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
(二)经济发展战略的具体步骤
为了实现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邓小平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作了具体规划,设计了我国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步骤。
第一,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是分“三步走”的。其具体内容是:第一步,从 1981 年到 1990 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 1991 年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三步走”战略将基本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相应区分为三个彼此衔接的大的战略步骤。经过全党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第一步发展战略早已顺利实现, 1995 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 57600 亿元,提前五年完成了翻两番的任务,实现了第二步发展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1997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了 74772 亿元,正朝着第三步发展目标奋勇前进,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第二,实现第三步战略步骤的具体规划。在新世纪来临之际,我们党根据邓小平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这一理论,制定了跨世纪的发展战略。在 1997 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大上,江泽民总书记又对“三步走”的第三步战略的实施作了具体规划,将发展战略中的“第三步”又分为三个小阶段。他指出:“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2000 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社会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快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下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到那时,我们的国家将以现代化的姿态屹立于世界。这就使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和步骤更加具体化、规范化。
( 三 ) “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邓小平同志制定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具体化为切实可行的步骤,展现了美好的前景,统一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意志,是激励全国人民为一个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的行动纲领。它具有鲜明的特点及重要的意义。
第一,明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标准,使综合国力的增强有了定性定量的指标。邓小平把小康水平和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两个阶段性标志,使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有了明确的内容。实现我国现代化的主张由来已久,但究竟什么是现代化,在以前缺乏一个明确的标准,更缺乏一个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相联系的定性定量标准。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本世纪末实现小康和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并加以合理地量化,第二步战略目标的量化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达到 1000-11000 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 800-1000 美元;第三步战略目标的相应指标分别为 60000 亿美元、 4000 美元。这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有了明确的具体的目标,从而化为亿万人民实现现代化的具体行动。当然,发展战略中的具体数量标准,是为了便于比较鲜明具体地表达变化的程度,而不是拘泥于具体数字,因为美元数字要受到汇率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通过比较来说明问题,这使现代化的目标标准更加明晰了。通过“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可以使我国人民摆脱贫穷,逐步走向富裕;使我们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影响大大增强。中华民族就可以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对于世界和平和国际局势的稳定就会起到更加显著的作用,就可以对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丰富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内容,使社会主义优越性得以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把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当作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标志,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了具体的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最终要体现在生产力的发展上。如果我们能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需要几百年才走完的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不但能给第三世界走出一条新路,更重要的是向世人展示:社会主义制度可以更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可以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二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整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整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但是,正如报告所说,我们现在的小康还是水平不高的不够全面的小康,只能说是一种初步的现代化。这就是说,我国经济总量已经 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底;我国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只处于满足生存性消费的阶段,发展性消费有待提高,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诸多问题;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农村还有几千万人口是底水平、不巩固的温饱,城镇还有一些人生活在低保线以下。巩固和提高目前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二)全面小康社会的内涵
深刻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要牢牢把握以下几点:
首先,我们要建设的小康社会必须是更高水平的。也就是说,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 2020 年力争比 2000 年翻两翻,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其次 , 我们要建设的小康社会必须是更全面的 . 也就是说 , 不仅在经济指标方面提高人民的小康水平 , 而且在社会指标方面 , 在精神生活的充实方面 , 摘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方面 , 提高人民的小康水平 ; 不仅要是人民安居乐业 , 接受良好教育 , 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 提高人的素质和发挥人的潜能 , 创造更多、更有价值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而且要是人民享有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和良好的社会秩序;不仅要在生态环境方面改善环保设施,强化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而且要在整个社会发展方面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再次,我们要建设的小康社会必须是发展比较均衡的。也就是说,要消除局部贫困、少数贫困,要使贫困人口首先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进而使他们达到小康生活水平,使全国人民走向共同富裕。要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化水平低和服务业比重底的状况,扭转牺牲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利益,片面发展城市经济,工业经济的局面,使各省市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平衡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小康社会的覆盖面。总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讲的是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讲的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讲的是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发展,讲的是不同地区、不同城市、不同农村、不同群体的全面发展。
三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
邓小平为我们制定的经济发展战略,有着严密的科学性,有着鲜明的特点。 第一,注重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全方位的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不仅要实现经济现代化,而且要使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更加完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 . 生活富裕 . 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第二,发展目的的人民性。同毛泽东一样,邓小平总是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判断和评价各项方针、政策的依据。邓小平提在经济发展目标问题上,也是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作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战略目标中的所谓“温饱型”、“小康型”、“比较富裕型”等经典性的表述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这纠正了过去那种在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中只谈各种产品产量达到什么指标,而忽视人民生活水平的相应提高的做法。
第三,既坚持实事求是 , 又有雄心壮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三步走”战略目标把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期限调整到 21 世纪中叶,把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含义确定为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三步走”战略的每一步都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而且前两不都提前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目标是对“小康水平”的提升在我国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上,再用 20 年时间达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 3000 美元,是完全能够实现的。这是个符合中国国情和现代化实际的目标。然而这又是一个雄心壮志。我国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社会主义建设的起点比较低。如果到 21 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实现中华民族的腾飞,对中国来说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是一个雄心壮志。
第四,战略实现过程的不平衡性。过去,我国实行的是向重工业倾斜的发展战略。这种优先发展重工作的战略,在一定时期内曾使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这种发展战略与我国国情之间存在的难以克服的一系列矛盾就暴露无疑,各部门增长速度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国民经济重大比例严重失调。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提出要把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作为战略重点。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这个战略重点是完全正确的、科学的。
第二节 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为了更好地实施经济发展战略,党中央提出了以重点带动全局、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的思想。
这一节涉及四个问题:
一、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三、推动西部大开发 , 促进地区协调发展
四、实现经济增长放式的根本转变
一、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1982 年邓小平从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的角度考虑,提出了以重点带动全局的思想。他提出的战略重点有三个: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重点中居于首位。
(一)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第一,农业是关系到我国 12 亿多人口吃饭的大问题。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认为,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马克思说过:“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农业劳动是一切其他劳动得以独立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毛泽东也鲜明地强调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全党一定要重视农业。农业关系国计民生极大。”我国人口多,耕地少,占世界 7% 的耕地要养活占世界 22% 的人口。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吃饭问题是头等重要的大事,而吃饭问题只能靠中国人自己发展农业来解决。邓小平强调:“农业,主要是粮食问题。……要避免过几年又出现大量进口粮食的局面,如果那样,将会影响我们经济发展的速度。”(《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159 页)
第二,农业是关系到工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大问题。农业的产生和发展,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稳定的食物来源,为工业源源不断地提供原材料和广阔市场。邓小平指出:“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邓小平文选》第 1 卷第 322 页)“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23 页)江泽民也强调:“如果农业出了问题,多少年缓不过来,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就要受到严重影响。”越是经济发展,越是改革开放,越要重视农业,保护农业,加强农业。大力发展农业不仅是保障人民生活的要求,也是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的需要。农业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巨大支持:一是为奠定工业化基础提供资金的“原始积累”;二是为轻工业提供相当份额的工业原料,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值占轻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 60% 以上;三是为工业生产的扩大补充新的劳动力;四是为工业生产提供巨大的市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的比重要降下来,但这并不因此而改变农业的基础地位。对此,江泽民同志有针对性地指出:“沿海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二、三产业比较发达,农业的比重相对小一些,但农业的基础地位没有变,也不能变。越是二、三产业发展快,越需要牢固的农业基础提供有力的支持。”(《经济日报》 98.10.8 )
第三,农业是关系到社会全局的稳定和发展的大问题。无农不稳,无粮则乱,是经过历史检验的真理。邓小平明确指出,“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77-78 页)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农业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农村富裕繁荣是整个社会富裕繁荣的基础。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因为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 80% ,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237 页)农业没有现代化,就是中国没有现代化;农民没有富裕,就是中国没有富裕。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占第一位的问题,决不能掉以轻心。正如党的“十五”《建议》讲到的:“加强农业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也是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我们要始终把加强农业放在各项经济工作的首位,使农业能够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
邓小平指出:“工业越发展,越要把农业放在第一位”。( 《邓小平文选》第 2 卷第 29 页)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强调,“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实现我国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目标必须坚持的十条方针,其中第一条就是“始终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
第一,按照党中央确立的新目标全面推进农村工作。 1998 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必须始终把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作为整个农村工作的中心,一切政策都要有利于增强农村经济省略,放手依靠农民改变落后面貌,不断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水平”。并在这次会议上确定了到 2010 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这个目标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三大方面内容。在经济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具体包括;基本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为支撑,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农业科技、装备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有显著提高,农产品更好地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生活改善的需求;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城镇化水平有较大提高;农民收不断增加,农村全面实现小康,并逐步向更高的水平前进。在政治上,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加强农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保证农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具体包括;全面推进村民自治,完善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乡镇机构精干,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健全,干群关系密切;加强法治,保持农村良好的社会秩序和治安环境。在文化上,坚持全面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四有”的新型农民。具体包括: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事业,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发展农村卫生、体育事业,建设农村文化设施等。
第二,制定计划要突出农业的首要地位。一是,要在思想上引起对农业问题的足够重视。我国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之一,就是高度重视农业,并从政策、科技、投入等方面大大支持农业。对农业问题我们要始终如一地加以重视。在农业连年丰收、农产品相对过剩的情况下,尤其要防止忽视、放松农业的倾向。二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要把农业放在第一位。要坚持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排序,并在各产业之间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在制定计划和配置资源的时候,必须首先考虑农业发展的需要,要在项目安排、财政预算、投资方向和数量、发展规模、工业产品结构、技术支持诸方面体现出农业的重要地位。要多渠道才加对农业的投入较大幅度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三是,要保证农业的优先发展,确立为农业服务的思想。
第三,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要实行科教兴农战略。我国人多地少,扩大耕地面积的余地不大,但农业发展潜力巨大。邓小平指出:农业文章很多,我们还没有破题。“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17 、 275 页)江泽民也明确强调:“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大幅度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把农业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必须要求农业科技有一个大的发展,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我国是农业大国,要把农业科技作为整个科技工作的一个重点,努力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全面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促进农科教的结合,抓好农业高新技术的开发,组织好农业科技重大项目攻关。在农业科研上要坚持“四个结合”和“三个面向”。“四个结合”,即基础研究同应用研究相结合,高新技术同常规技术相结合,自主研究同技术引进相结合,科学研究同成果推广相结合。“三个面向”,即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民。同时,要积极推广农业科技新成果和先进适用技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争取在 2010 年,使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由现在的 35% 达到 55-60% ,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 60% 以上,全面提高农民的文化和科技素质。
(三)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要靠深化改革,落实党的政策
邓小平为中国农业的发展制定了长远战略,他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这“两个飞跃”指明了中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中,首先,要坚持和稳定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深化农村经济体制和经营机制的改革。要把广大农民创造的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一项基本制度长期稳定下来,并不断充实完善。当前,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三大体系”,即在发展农业内部社会分工和转变基层政府职能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粮棉购销体制的改革,建立国家、集体和农民及其合作组织相结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深化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和价格形成机制的基础上,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快建立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改革农村投融资制度;建立农业保险制度)。这“三大体系”的根本目的是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实行按保护价收购粮食的政策,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减轻农民的负担,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其次,从长远看,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化分工和科学种田水平的提高,逐步发展集约经营,壮大集体经济,这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大方向。对条件确实成熟的地方,农民自愿要求适度规模经济、发展集体经济的,要积极支持,加强指导。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集体经济的具体形式,应该尊重农民的意愿,发挥农民的创造力,通过在实践中探索,寻找有效的形式。
(四)农业现代化是整个现代化中最艰巨的任务
四个现代化包含着农业的现代化,而农业的现代化,不仅仅是农业生产本身的现代化,而且也是整个农民的现代化、整个农村的现代化。这个现代化任务相当艰巨。
第一,农业现代化内容丰富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必须与农村、农民问题联系起来,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增加、农村社会稳定,当作统一的任务来部署和强调。农业的现代化包含着非常广泛的内容:一是,直接依托于土地的第一产业及其生产过程、生产技术、生产设施、生产要素都要现代化,要极大地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不仅使粮食和其他农产品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能充分满足整个社会的需要,而且使为此而投入的劳动力资源在社会人力配置中所占的比例大大减少;二是农民收入要随着农村的发展而不断增加,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无论在生活资料、居住环境还是健康水平、受教育程度方面都要实现现代化;三是农村经济和社会要全面发展。包括农、林、牧、副、渔、加工业、第三产业,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全面发展。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的缩小,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等等。因此说,所以,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包含整个农村各个领域和方面的全面的现代化。
第二,现代化任务最艰巨的是农业现代化。四个现代化,关键的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但最困难和最艰巨的,则是农业现代化。江泽民同志说:“实现跨世纪发展的目标,难度最大而又非完成不可的一项任务,就是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十五大所列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在农村表现得尤为突出。目前农村的状况与现代化的水准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一是,农业的技术构成和资本的有机构成很低,主要依靠手工劳动;城市化程度低;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比重过大,到 1997 年底,我国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仍然高达 70% ;城镇化水平为 30% 。其可谓任重而道远。二是,农业的增长率大大低于工业的增长率。 90-95 年,我国工农业增长速度之比为 4.2 倍, 97 年,我国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是农业的 5.5 倍。农业发展严重滞后。三是,农民生活水平比较低,教育科技文化落后。截止 97 年农村仍有 5000 万人没有摆脱贫困,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四是,城乡居民收入以及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差距较大。 96 年在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中,城镇储蓄占 80.1% ,农村只占 19.9% ,城镇人均储蓄能力是农村的 9.4 倍,形成反差。 97 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的 2.5 倍。五是,农村商品化、市场化程度低下,自给半自给经济占相当比重。因此说,农业实现现代化,农民生活实现小康进而达到比较富裕,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最艰巨的任务。
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经济效益的提高、实现社会供求关系的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第一,产业结构含义。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通常经济结构就是指国民经济活动各个类别的比例组合,它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市场结构、供求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等等。对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质是对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的调整。按国民经济各部门来划分经济结构,它可以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从这个意义上讲,产业结构与经济结构所表述的内容就基本一致了,它就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比例关系。即物质资料生产部门之间、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之间的组合与构成以及它们在社会生产总体中所占的比重。邓小平高度关注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的调整和优化:“我们过去长期搞计划,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没有安排好各种比例关系。”(《邓小平文选》第 2 卷第 250 页)“在经济比例失调的条件下,下决心进行必要的正确的调整,是我们的经济走向正常的、稳定的发展的前提。”(《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161 页)
第二,合理的产业结构的条件。保持经济结构的优化,是我们现代化建设的一项经常性的任务。合理的产业结构,就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及各部门内部,建立起最佳或最优的比例关系。它需要具备四个条件:一是,能充分有效利用一国或一个地区的生产资料,使其在各部门间得到合理的分配和使用,以取得较高的社会经济效益;二是,与社会需求结构相适应,以实现供给与需求结构的均衡;三是,各产业部门之间在生产上相互衔接、紧密配合,以实现国民经济的顺利运行;四是,要有利于产业结构向高级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第三,我国传统产业结构中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国经济的结构已有很大变化,原来的一些比例失调已经基本得到了纠正,如能源、交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不适应情况已大大缓解,但同时,又暴露出了另外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在产业结构方面仍存在着四个突出的问题:一是,农业基础薄弱,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业结构升级缓慢。二是,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行业间发展不平衡:基础工业落后于加工工业的发展,一些企业因原材料缺乏而开工不足;加工工业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其产业结构的变动严重滞后于需求结构的变化。三是,第三产业发展不足,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偏低,且仍以传统产业为主,新兴行业和要素市场的发展不足,金融、信息咨询和保险业落后,交通运输紧张。四是,产业素质低下和产业结构升级缓慢。我国产品的生产与服务,同发达国家相比,明显具有档次低、质量差、品种少、消耗大、成本高的特点,这些问题亟待改进。
(二)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方向和重点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加速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再造为特征的国际经济结构加速重组,我国经济也进入了结构变革和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新成长阶段,现阶段我国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方向是:“高度重视农业,加快发展基础工业、基础设施和第三产业”。确定了各项产业发展的重点:“应当着力提高第一产业即农业的质量,稳步增加产量;继续发展第二产业,积极调整工业结构;大力促进第三产业的兴起。”这是遵循产业结构变化的客观规律,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的重大决策。党的“十五”《建议》明确指出了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任务:“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水平和效益;合理提高生产力布局,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逐步推进城镇化,努力实现城乡经济良性互动;着力改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一,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要积极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畜牧业、林业和水产业,发展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深加工。大力加强和发展农业的目标是以着力提高农业的质量,保证粮棉油稳定增长为重点,继续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努力开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促进农业生产全面发展。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必须树立大农业观念,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处理好种植业内部的粮食生产和经济作物之间的关系。确保粮食、棉花、油料等经济作物的稳定增产,提高品质,提高商品率。二是处理好农业内部的农、林、牧、副、渔等业之间的关系。积极开展农村的多种经营,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开发。三是处理好农村内部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关系。农业的发展要与农村的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并重,把多余的劳动力、资金、物资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要引导和支持乡镇企业面向市场调整结构,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四是处理好区域间农业发展不平衡关系。发挥资源优势和区域比较优势,调整农业区域生产结构。五是处理好发展小城镇与保护耕地的关系。统筹规划,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要在切实保护好耕地的基础上,加快小城镇发展。
第二,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力度。调整和优化工业结构,就要围绕着提高质量和效益、增强国际竞争力。这应着重抓好五个环节:一是,继续加强基础设施与基础工业的建设。要加快交通、能源、通信、重要原材料和水利等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开发与建设,要选择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电子信息产业和建筑业粮作为主导产业,以带动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二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综合运用多种手段,限制没有市场销路的产品生产。三是,采取有力措施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并向老工业基地倾斜。努力开发有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鼓励增产适销对路产品、名优产品。四是,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特别是发展信息、生物工程、原子能工业、电子工业、航天工业、合成材料工业和环保等产业。五是,继续推进行业改组,促进重点行业提高规模效益,优化布局。努力提高重大装备工业和基础材料工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第三,积极促进第三产业的兴起和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生产社会化程度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必然趋势,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一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具有极端重要性。目前,我国的第三产业还相当落后,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行业之间不协调,专业化和社会人水平低,制约了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影响了经济建设的加快进行。我国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1978 年为 23.7% , 1985 年 28.4% , 1990 年 31.3% , 1996 年为 31.2% 。这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而且还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 1980 年这项比重就达到 36.8% 。今后我们在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上,要争取用十年左右或更长一点的时间,逐步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统一市场体系、城乡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正如党的“十五”《建议》中讲到的:“对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必须加快发展服务业,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要发展现货服务业,改组改造传统服务业,明显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从业人员的比重。”这为我们拓宽了第三产业发展的思路。
三、推动西部大开发 , 促进地区协调发展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条件差异很大,加之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已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要正确认识、处理、解决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就要从大局出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
(一)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事关国家经济发展全局和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中国自古以来就存在着地区差距,“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春风不度玉门关”,就是地区差距的真实写照。古代的地区发展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自然条件和区位差异决定的。现在,随着从沿海沿江地区和内地一些城市开始的近代机器工业的发展,我国地区发展差距从总体上呈扩大之势。新中国成立半个世纪以来,地区政策几经变化:开始强调均衡发展,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重视沿海地区,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搞大规模的工厂内迁和“三线”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实行了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强调了沿海省份的发展。总体上,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纵向比较都有明显进步。但东部地区由于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和有利的地理环境,加上国家实行向沿海倾斜的政策支持,横向比较,其发展比中西部地区更快一些,地区发展差距有扩大趋势,经济发展出现了极大的不平衡状况:东部经济发展迅猛,比较富裕;中西部发展缓慢,相对落后。富裕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差距出现加大的趋势。
第一,中西部在经济发展的资源条件上有优势。东部、中西部在自然条件上存在差异:我国土地总面积为 960 万平方公里,东部、中西部面积分别占 10.7 %、 89.3 %,东部、中西部人口分别占 36.7 %、 63.3 %,而中西部地区的草原资源、森林资源、煤炭资源分别占全国 94 %、 51 %、 50 %,各种有色金属矿藏量占 90 %;而东部上述资源奇缺,仅占全国的 3-8 %左右。也就是说:西部地区在发展经济的资源条件上,有相对的优势。
第二,东、中西部之间经济发展出现差距增大的趋势。从国民生产总值的状况来看,东、中西部差距在日益增大。
东、中、西部国民生产总值状况:( 1979 — 1994 年的 15 年间)
一、东、中、西部国民生产总值年递增速度分别为 19.88 %、 16.2 %、 15.78 %;
二、东、中、西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 1:0.67:0.55 变为 1:0.54:0.43 。
东、中、西部地区的差距日益加大,农村的显现更是如此。
(二)在保持东部经济优势前提下,大力发展中西部经济
江泽民指出,解决地区发展差距,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今后改革和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调控地区差距、协调地区经济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关系,在保持东部地区发展势头的前提下,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第一,继续保持东部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邓小平强调,沿海地区千万不要贻误时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使这个拥有 2 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事关大局的问题。东部地区要继续发挥优势,不断提高经济素质和竞争力,更好地发展和壮大自己,有条件的地方要率先实现现代化。一是,东部仍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多利用国外的资金、资源和市场,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动力,在更高更深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和经济循环;二是,进一步提高产业素质、经济增长质量和整体经济效益,率先实现内涵型、资源节约型、科技先导型的发展模式;三是,促进地区内不同类型开放区和北、中、南三个各具特色的开放区域协调发展;四是,继续发挥“窗口”和“辐射”作用,为内陆经济开辟对外开放的通道,为中西部地区“借船、借港、借路出海”提供便利条件;五是,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鼓励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产品,高耗能、高耗原材料、大运量产业和产品,以及各种适用技术向中西部有关省区转移,进一步带动支援中西部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邓小平强调:“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到那个时候,发达地区要继续发展,并通过多交利税和技术转让等方式大力支持不发达地区。”( 3 卷 374 )正是在邓小平这一思想指导下,九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制定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第二,充分发挥中西部市场潜力巨大和自然资源丰富这两大优势。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和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产业。”中西部地区要抓住机遇,加快改革步伐,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要发挥资源、人力上的优势,并以此为资本,去换取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国外的资金和技术,从而达到以有换无、取长补短,变经济潜能为现实优势。在加强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改制、改组、改造,并充分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与骨干作用的同时,积极开辟第二战场,大力鼓励和引导各类非国有经济的快速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从政策法规、社会舆论、政治待遇及治安管理等多方面给予不同所有制企业以平等待遇;采用重点突破的非均衡模式,合理安排中西部产业与地区的开发时序,努力提高经济增长效益及质量。在地区发展方面,要对中心城市、能源矿产资源密集区和特殊贫困地区实施分类指导,培育出西部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以带动组织更大地域的进一步开发与振兴,使西部的资源优势逐步变为经济优势。
第三,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历史上,我们国家支持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主要有三次:五十年代“ 156 项”重点建设中有若干项摆在西部,六十年代的“三线建设”,以及最近提出的西部开发战略。 1999 年 6 月 18 日,江泽民同志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2000 年在九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朱鎔基总理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做了具体部署。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关系着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关系着地区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国内的体制和过去不同,加入世贸组织后外部经济环境也将发生重大变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西部大开发主要就是通过改革和完善经济体制,扩大对内和对外开放,来促使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资源和境外的资源在市场力量的驱动下更多地流向西部来实现。实施西部开发战略和五十年代在西部建设若干大项目不同,和六十年代“三线建设”工厂搬家也不同,经济体制不同,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也不同。西部大开发的重点要放在深化改革,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改善投资环境上。为此,党的“十五”《建议》明确指出:西部开发要“依托亚欧大陆桥、长江水道、西南出海通道等交通干线,发挥中心城市作用,以线串点,以点带面,有重点地推进开发。”并进一步强调:“国家实行重点支持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措施,增加建设资金投入。”我们要力争用五到十年的时间,使西部基础设施和生态平衡建设有突破性进展。
第四,把西部开发与中部地区发展结合起来。我国的东部、中部、西部的归属,不是严格从地理位置来划分的。如吉林省被划在中部,实际地理位置在东部;内蒙古自治区划在中部,实际地理位置却是横跨东、中、西部的划分。从经济发展水平说,中部地区也有经济落后的地方。我们的这种东部、中部、西部的划分,可以解为是综合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和经济发展水平为标准来考虑的,这样划分的实质在于承认差距和促进全国经济协调发展,特别是促进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加快发展。中部地区有承东启西、纵贯南北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综合优势,在国家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因而应重视中部地区的发展。党的“十五”《建议》明确指出:中部要“以沿重要水陆交通干线地区为重点,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经济带。加大农村产业化经营,加大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有竞争力的产业。”中部地区的发展要发挥自身特色,要把开发西部与中部地区发展结合起来,提高其发展水平。
四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为转变增长方式提供了内在动力,高素质的科技队伍是推动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力量,我国经济发展已具备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条件,党中央果断作出了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的重要决定。
所谓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在生产要素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单纯依靠大量生产要素投入的积聚,通过扩大生产场地、添加机器设备、增多劳动力等方式 , 来实现提高产出的增长方式。其特征主要是重速度轻效益,重数量轻质量,重外延扩张轻内涵发展,重总量单纯增加轻资源合理配置,重短期增长轻可持续发展。它也被称作“速度型增长方式”。
所谓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提高以及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增加资金、设备、原材料的利用率等来提高产出水平的增长方式。其特征主要是重速度更重效益 , 重数量更重质量 , 重近期发展更重可持续发展。它也被称作“效益型增长方式”。
当前,我国亟待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第一,它是解决我国经济生活中深层次矛盾的关键所在。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着思路上的问题 , 注重粗放经营。主要依靠投入的增加而忽视产出率的提高,走的是一条高积累、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的路子,经济效益低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的痼疾。据测算, 1953-1990 年,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经济效益提高的贡献率只有 5.46% ,而生产要素投入的贡献率却高达 94.54% 。这种状况,虽然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速度,但也给国民经济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为其 2-9 倍,原材料消耗为其 5-10 倍,工业劳动生产率仅为其 1/17-1/14 。从消耗与代价的角度看,这样的经济增长方式事实上已难以为继。
具体讲,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投入高、消耗大、产出低、效益差。二是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很低,产品附加值小。三是相当一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因粗放经营而严重亏损。四是重视工业而挤压农业,使农业投入不足,国民经济基础不稳固。五是高投入、低产出,造成过量的货币发行,导致通货膨胀。
第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参与国际竞争、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的需要。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我国经济运行和世界经济运行的交融密度不断增强,特别是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中国市场已成为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国际间经济、科技的竞争,实质上就是质量效率、效益的竞争。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就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在有限资源的基础上节约原材料和能源,必须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的质量,加大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
第三,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的基本要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要求是, “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追求数量,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转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实现这个要求,要按照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建议》中部署的:抓住“一个关键”,形成“三个机制”,做好“四项工作”。“一个关键”,就是紧紧抓住经济体制改革。因为尽管造成粗放型经济增长广大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的问题。”抓住经济体制改革,把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结合起来,就是抓住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要害、核心。形成“三个机制”,就是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降低消耗、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形成有利于市场公平竞争和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运行机制。这三个机制都要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来确立。我们要用市场经济的体制关系,来合理确定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责权利,让其自立、自主、自负其责,由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来约束、引导和评价投资行为和经济活动的成效,从根本上改变“投资饥渴症”和数量扩张嗜好,通过公平有效的竞争来促进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最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做好“四项工作”,就是向结构优化要效益,向规模经济要效益,向科技进步要效益,向科学管理要效益。
第三节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邓小平反复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为我们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必然的战略选择。
这一节涉及三个问题: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二、依靠科技和教育振兴我国经济
三、努力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的特点,将中国经济的繁荣、国力的强盛、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败,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创造性地作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解
生产力是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生产力是一个系统,它不仅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实体要素,包括分工与协作、管理与信息的组合因素,还包括科学与技术、教育与训练的渗透性因素。在社会生产力大系统及诸因素中,居战略地位、起着关键和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科学技术这一知识形态的要素。所谓“第一生产力”并不是还有“第二生产力”、“第三生产力”,而是“首要”、“关键”的意思。
用公式表示就是:生产力 = 科学技术 *[ 生产管理 * (劳动者 + 劳动工具 + 劳动对象) ]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依据
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论的重大发展,反映了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
第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马克思明确指出: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下册) 211 页、第 23 卷第 664 页)马克思的这一论断已经为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所证实。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其中的生产资料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劳动者也同样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改变了生产力中的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管理水平。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提高了生产劳动能力。当代科学技术,使劳动者高度智能化,科技型人员成为社会主体劳动者,科学技术和生产资料相结合。以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智能型机器体系日益成为最重要的劳动工具,使劳动资料高度自动化,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使劳动对象高度自动化,扩大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范围,提高了工具的效能,以及使用这些工具的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对社会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在生产力系统中,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和主导性的要素。
第二,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过去,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的投入,现代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智力资源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更是如此(见下表)。当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的实践,也证明了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完全正确的。它为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了理论基础,是我们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强大思想武器。
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年限 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1900-1910 5 % -10 %
1950-1970 50 %
1980- 60 % -80 %
统计资料表明: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上升到首要地位。
第三,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 19 世纪末发生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是科学、技术、生产三者关系发生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生产、科学、技术三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生产的发展推动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科学的发展。例如,蒸汽机技术革命主要是从工匠传统发展而来,在生产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摸索出技术发明,然后才总结出热力学理论。以电力技术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以来,这种生产带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发生改变,现在是科学推动技术进步,再推动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越来越走在社会生产的前面,开辟着生产发展的新领域,引导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如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它先主要是通过科学实验探索出电磁学理论,通过促进电力技术的革命,并最终引发电力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本世纪以来,这种理论超前于技术发明,技术发明超前于生产应用,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邓小平在总结科学技术这一发展趋势时深刻指出:“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大量的历史事实已经证明了: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实在,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邓小平文选》第 2 卷第 87 页)高科技及其产业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龙头,其又相应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深刻改变了传统产业的面貌,带动了一大批新兴产业的崛起,它对生产力发展起到了先导性的作用。
二、依靠科技和教育振兴我国经济
科教兴国战略,就是指贯彻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从而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的战略。
(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客观依据
第一,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邓小平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化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邓小平文选》第 2 卷第 86 页)为了推动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我国的科学技术尽快改变后进状态,邓小平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思想。他认为,发展战略第一位就是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并提出了中国必须参与高科技领域的发展、要以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从基础教育入手、真正搞好教育改革等等思想。这些思想,为我们重视和掌握科学技术,跟上时代发展,迎接 21 世纪的挑战,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第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迎接新挑战、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迫切要求。新技术革命的日新月异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国都在致力于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经济发展越来越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这对我国既是难得的机遇,又是严峻的挑战。邓小平指出:“当代的自然科学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面貌一新。”“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邓小平文选》第 2 卷第 87 页)我国的现实与国际发展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如我国的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十多年前仅为 19% ,目前也只有 30.1% ,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 60-80% 的水平。面对这些,我们要建设现代化,就必须抓科学技术,学习世界上的一切先进技术、先进成果,把科教兴国摆到重要的战略地位。同时,国际间的综合国力竞争实际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和掌握高技术的人才竞争。邓小平说;“搞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是知识和人才。我们最大的弱点恰恰在这里,知识不足,人才不足。”(《邓小平思想年谱》第 319 页)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有限,若要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唯有不断以科教兴国、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这是我们现代化建设必然的战略选择。
第三,科教兴国是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是顺利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必然抉择。实现三步走目标,我们必须走一条既有较快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发展路子,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重视科技和教育,认真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要求
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第一位变革作用,但并不意味着有了先进的科学技术,经济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发展。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教兴国战略能否有效实施,关键在于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程度。
第一,科技进步要围绕经济发展目标展开。也就是说,必须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努力攀登科学技术高峰,使经济建设依靠科学技术,科技工作面向经济建设。邓小平明确指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邓小平文选》第 2 卷第 87 页)“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我们自己这几年,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这么快吗?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377-378 页)经济发展要以科技进步作为主要推动力;科技发展要围绕经济发展目标,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科技工作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要在开发研究、高技术及其产业、基础性研究这三个方面合理配置力量,确定各自的研究目标。基础性研究和高技术研究要突出重点,加快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应用开发研究要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集中力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和关键技术问题。有重点有选择地引进先进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重视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为了达到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必须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技术开发和推广,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进程。集中力量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坚持自主研究开发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的方针,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加快重大装备的国产化步伐。二是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加快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开发电信、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海洋等方面的高新技术,在一些重要领域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积极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三是加强基础性科学研究,瞄准世界科学前沿,重点攻关,有所为,有所不为,力争在我国具有优势的领域中有重大突破。要有重点、有选择地引进先进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第二,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发展科学技术离不开教育,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也离不开教育。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人才的培养,这就要求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教育为本,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这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成败的百年大计。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相适应,全面落实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指导思想;必须兼顾普及与提高,既注重普及,又注重提高,要在普及的基础上有重点的提高;必须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努力创造有利于振兴教育的社会条件和环境,提供能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环境。
第三,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在于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一是,●要加大科技体制改革力度。加快改革和建立科研、开发、生产、营销紧密结合的机制;优化科研组织结构,合理分流人才;加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之间的联合与合作;努力使企业成为技术研究开发的主体。二是,要加大教育体制改革的力度。落实科教兴国,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始终把教育作为关系全局的问题切实抓好。我国今后的教育发展重点是普及义务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适度发展高等教育,优化教育结构。要从五个方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探索与我国改革和发展相适应的办学机制和办学模式;逐步形成政府办学为主与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相结合的新体制;提倡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教育资源;高等教育实行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体制;非义务教育阶段逐步实行缴费上学、择业自主,同时推行奖学金、贷学金和特困生补助等制度,从而形成良好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三、努力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指从人类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通过这种良性循环,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从而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推动和建立新的社会文明。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构成,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人口战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开发人力资源。二是,资源战略。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三是,环境战略。遵循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建立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环保体制。四是,经济发展战略。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尽快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以提高经济效益。
(一)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第一,我国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情决定了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正处在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重要时期。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我们所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在迅速增长。我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多灾害国家。而我国的人均资源又相对短缺,如淡水、耕地、森林和草地资源分别只占世界人均水平的 28% 、 32% 、 14% 和 32% 。同时,我们还面临着发展经济的艰巨任务。因此,必须按照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的那样:“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二,社会的长期发展要求保护好资源和环境。发展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如果不解决环境问题,环境将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所以,必须切实保护资源和环境,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社会的良性发展、长期发展做充分的准备。我国国力有限,既缺资金,又缺技术,短期内在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等方面增加大量的投入十分困难;我们也存在经济体制转换中的许多困难问题,如重数量、轻质量的发展观念还较顽固,在管理体制上,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还彼此分离等,因此,必须走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也就是走一条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必须处理好几个主要的关系
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第一,处理好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关系。我们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使人民有更好的生存环境,过上好日子。因此,在发展经济过程中,既要注重当前利益,又要充分考虑人类的长远利益。不能为了局部的、暂时的、眼前的利益,而忽视全局的、长远的利益,甚至以破坏人类的生存空间为代价,来谋求所谓的经济发展,要做到宏观目标与微观目标相统一。否则,只能是本末倒置,损害整个人类的整体利益。
第二,处理好经济核算与自然资源存量的关系。在传统经济学中,国民经济增长指标既不反映经济增长导致的生态破坏、环境恶化和资源代价,也不反映自然资源存量下降及其缺乏的程度。人们只能通过它看到财政赤字的影响,而看不到“森林赤字”对经济和社会的危害,这样的经济显然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必须处理好经济核算与自然存量的关系,采取各种措施,纠正自然资源价格扭曲和造成环境恶化的政策,将自然资源及其“折旧”纳入经济核算中,用于指导人们的经济活动,以消除人们对自然的无知或因疏忽而造成的对自然的破坏,使经济的活动与自然生态运动协调起来,使经济的再生产与自然资源的再生产有机统一起来。只有这样,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第三,处理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在加强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不能忽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我们要大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从而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文化氛围和舆论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第四,处理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实现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现代社会中,科技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环境治理也离不开科技的应用,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也是以一定的科技水平为前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也需要一个有较高的人员素质作基础。可见,科教兴国战略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所以,要想实现经济和社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抓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同步实施。
总之,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自然资源总量的需求不断增加,环境保护的难度也会越来越大,要想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就必须抓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同步实施,这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
第7章
九江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