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原,大风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16:17:26
不知是天意还是巧合,当我们拿到一张标准的风水模型图对着中国地形图寻找风水宝地时,找来找去竟发现中原大地是中国最大的风水宝地。理想风水模型中的各个要素似乎都能在中原地区 ...

中原——中国最大的风水宝地
我对着一张中国的地形图反复端详,越来越觉得中国的中原大地是一处绝妙的风水宝地。她在结构上、空间布局上和必备要素上与中国传统的风水宝地的格局极其相似。所不同的,是她的空间尺度巨大。
中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中原大致指的是现在河南省的范围,古时又称中州,有九州之中的意思;广义的中原指的是华北大平原,也就是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形成的大平原,河南在这里也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风水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化。在西方的所谓城市规划景观设计传入中国之前,几千年来中国人小到住宅,大到城市、国都的选址、设计、建造无一不是在风水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
要掌握风水的精髓,“围合”和“盆地”是两个关键词。风水的理想模式就是一个由山和水围合起来有出口的地方,其实就是一个盆地。为什么中国人有这样的偏好呢?据北大的俞孔坚教授研究,中国的早期文明萌发和成熟于盆地之中,比如关中盆地;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不喜交换和贸易,因此围合起来的盆地既有安全感又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这也能解释为何从中国人喜欢 “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四合院,喜欢在城市四周修建城墙。这与欧洲濒海的海洋民族重视贸易与交换的文化是不同的。
好风水也有简洁模式,可概括为: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这四种神话中的神物其实就是对山的指代。理想的风水宝地是这样的:背依绵延的群山,这山是靠山、主山、祖山,是龙脉,也就是所谓的“玄武”;面临开阔的平原,称“明堂”,明堂也不是一览无余,前面还有像屏风一样的山。叫“案山”、“朝山”,案山如在案前,朝山拱揖相迎,这就是风水中的“朱雀”;河水蜿蜒曲折在前面环绕流过,两侧有重重山脉遮掩拱卫,这两侧的山就是“青龙”、“白虎”。

.
风水和科学:两种语言,一个道理
中国的风水理论是中国人的城市规划学与景观设计学,理论基础是东方的关于“道”、“气”、“五行”的哲学。风水的前提和结论之间好像一个玄妙的“黑箱”,中间的过程难以清晰解释。风水理论使用的是一种诗化的语言,多用比喻和象征。西方使用的是一种科学的语言,由前提到结论,每一步都要清楚可见。这两种语言差异很大,但中国人依风水学的指导建造的城市丝毫不比西方的差,甚至更美。我现在尝试以中国的风水和西方的科学两种语言来说明中原为什么是中国最大的风水宝地。
风水语言:从地图上可以看出,中原大地山环水抱,符合“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这样的模式,甚至可以找到“明堂”前面的“案山”和“朝山”。
中原在多重山脉的围护中。大致可分成三大系列。
一列是主山,是中原大地背依的龙脉之山——天山-昆仑-秦岭山系。这样规模庞大、高峻绵长的山系全世界屈指可数,这就是中原的玄武。
过去人们只见秦岭不见昆仑,称秦岭是中国的南北分界线,这种看法很不全面。地质学者已经考察证明了秦岭的地下岩石系统与昆仑是统一的,是同一山系。秦岭分南北,只分了中国中部一小段,只有把昆仑与秦岭联系起来看,包括东昆仑、中昆仑、西昆仑,喀喇昆仑和天山山脉,你才会看到一条气势磅礴的把中国一分为二的中央山脉,这是中国真正的龙脉。它从帕米尔高原腾空而起,天山是高昂的龙首,巨龙回首,回顾中华,西昆仑、中昆仑、东昆仑、巴颜喀拉山、秦岭是辗转腾挪、跌宕起伏、蜿蜒飞舞的龙身,洛阳、郑州等城市依附的伏牛山已是龙尾,龙尾低垂处,正是中原大地的起始处,华北大平原这个扇形冲积平原的顶点就在郑州附近的桃花峪。
第二列山脉要从河北北部的燕山山脉算起,接下来是绵延千里的太行山、中条山;这一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按照风水理论的说法,应是“左青龙”系列;
第三列山脉要从伏牛山算起,然后是桐柏山、大别山。这一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则是中原的“右白虎”。
而“前朱雀”中的“案山”可由泰山充当,“朝山”正是朝鲜半岛。
风水宝地需依山面水。中原的水呢?那就是壮阔的黄河与长江。更宏观地来看,中原大地面对的更大的水是大海。但大海并不是赤裸裸地出现在中原面前,正如风水理论主张的“藏”,在中原前面的大海更像是内海和海湾,山东和辽东半岛的构成第一层拱卫和围合,朝鲜半岛和舟山群岛则是第二层围合,而第三层围合圈则是更远的太平洋岛链。也就是日本列岛、台湾岛、印度尼西亚群岛。
风水宝地就是这样一幅意象: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俯。按照这种风水理论选址建成的村落、城市,背山面水,山环水抱;山顾盼有情,水曲折有致;这里面的对称构成均衡,开敞亦有遮蔽,直露和含蓄相得益彰。据说早期来中国的西方传教士虽将风水说视为巫术邪说,但看到中国村落、城市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美丽——他们不得不惊叹“中国人的内心一定充满了诗意。”
科学语言:
我在想,风水中为什么主张理想的城池应该依山而建呢?中国的大多数古城都坐落在山麓,沿着太行山脚下有一个城市带。北京、涿州、保定、石家庄、邯郸、安阳、鹤壁、焦作在黄河以南的崤山、伏牛山、大别山脚下,城市就更多了:洛阳、巩义、荥阳、郑州、登封、新密、禹州、汝州、平顶山、南阳、驻马店、信阳
依照经济的原则,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应该是交通距离大致相等,再按照面积比例均衡地分布,按此中原大地的平原地带应该拥有更多的城市,但现在看来,中原分布在山脚下的城市却明显比平原上的多。
这固然符合风水说,但是用科学的语言也可以解释。
城市依山而建,可以有如下的益处:
一是在热量缺乏的地区,在山脚下建城可得增温之利。从山上下来的风,是一个增温的下沉过程,这可以提高平均温度。据统计在太行山山麓地带有一个热量的高值区,石家庄等沿山麓城市比平原中部的城市冬季平均温度要高出1—2度。
二是山地有增加降水的功效。气流沿山地上升,会冷凝增加降水,因此建在山麓地带的城市可得降水之利。而且山麓也是地下水丰富、泉水上涌的地带。
三是建在山脚下的城市可以建在河流从山口流出形成的冲积扇顶部,既可以得到水利,又可避免水害。
我们再用科学的语言来分析风水中的理想模式。
“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地理布局,实际上也是一个流域的环境和生态。风水说中把山比喻为龙,这意味着风水中的山不是独立的山峰而是蜿蜒起伏的山脉。风水宝地所背依的山脉在风水中最重要,被称为“龙脉”。按照风水学的说法,这条山脉越长风水越好。为什么?从科学的角度看,一条山脉实际上就是两个流域的分水岭,风水宝地背靠的山脉越漫长,越高大,越跌宕起伏,意味着这条大山两侧的两条大河的集水区越广阔,河流的流程越长,水量越大。风水宝地就处于这条大山低下来的余脉处,也是龙尾所在的地方。这里正是山两边的大河相汇形成的冲积平原处。山脉越长,越高,也就意味着这个冲积平原面积越大。中原大地背依中国的中央山脉——天山—昆仑—秦岭,是中国境内最大的山脉,也只有这条最长最雄伟的大山系才能造就中国最大的两条大河——黄河、长江。这两条大河在中原大地两边流淌,在中原大地前面的大海汇合。中原大地拥有如此磅礴的“山环水抱”,也因此可称为是是中国最大的风水宝地。
把天山、昆仑、秦岭看作是中原大地的龙脉,是可以用科学语言来解释的,因为这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关系。我们都说是黄河带来的泥沙造就了中原,试问:黄河的泥沙从何而来?答:来自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的黄土哪里来?答曰:是风从沙漠中吹来的。至此,问题很清楚了。风将西北荒漠中的黄土吹起来,堆积在黄土高原,然后溪水河流将黄土侵蚀剥离输送到黄河中,黄河再将黄土带到东部堆积成华北大平原。这个伟大过程的最终产品——中原大地,就这样在流水线的终端产生了。但这个流水线的起点却是昆仑山、天山、祁连山所环绕西北荒漠区,从这个意义讲,中原的龙脉祖山更应该从天山、昆仑算起了。
战争与灾害:中原文明传播的动力
说中原大地是中国最大的风水宝地,这种观点立刻会遭到反驳。因为谁都知道,从历史上看,中原大地是中国战争最多、自然灾害最频繁的地方。从成语“逐鹿中原”、“问鼎中原”就可以看出,中原的另一个同义词就是战场。而“赤地千里”、“饿殍遍地”似乎说的也是中原的旱涝灾害。
这样的地方能说是风水宝地吗?这的确是个问题。
然而即使真的如此,我仍然认为中原是中国的风水宝地。虽然战争频仍,灾害不断,但是为什么中原的核心处河南历来都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地方之一呢?
要回答这样的问题,我想我们应该用到“周期性”这个概念。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可以说是战争周期性出现的规律;而研究洪水的学者则将洪水分为“5年一遇,10年一遇,50年一遇,100年一遇,500年一遇,1000年一遇”的灾害级别,可见洪水也是周期性出现的。中原大地碰到的最大的灾害是黄河的决堤泛滥,但这也是周期性出现的。有史以来,有记载的黄河大的改道有5次,小的决口和泛滥次数很多,但也是周期性的。
正因为无论是战争还是天灾,都是周期性出现的,都有间隔,因此在不发生战争和灾害的年代里,中原就是最适合居住的地方。这里气候温暖,雨量适中,而由黄河泛滥造就的大平原,土地是富含有机物和矿物质的沃土。四面八方的人会向这里聚集,人口日益稠密。
当战争或灾害来临时,这个聚集的过程就暂时停止,人们开始逃离这个地方,从中原向四面八方流散。
仅仅从个人、家庭、家族、民族等角度看,或仅仅从较短的时间尺度看,战争带来了创伤,灾害毁灭了家园。从这样的角度和尺度看,中原就不是风水宝地。
但是当我们转换空间和时间的尺度,以文明为空间单位,以文明的发展史为时间的尺度看中原,我们就会看到每一次战争只不过是改朝换代,中华文明并没有湮灭。而每一次灾难,则把中原的人连同他们的文明推向四方。
在中原产生的中华文明为什么会传向四方?传播的动力又是什么?
可以说逐鹿中原的战争,是中原文明传播的动力。和平时期中原文明传播的速度远远不如战争期间快。每一次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都像风箱的活塞一样被推下去了,像海绵一样被挤压了,这时中原的中华文明就会从风箱中,从海绵中涌出来,传向四周。
西晋被异族所灭,南北朝的对峙,还有北宋的灭亡,南宋偏安江南,这两次中原王朝覆灭的结果,都使中原文明大规模南下。
表面上看,战争的结果是北方民族胜利了,皇城被攻破了,甚至皇帝都被掳走了。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很有意味了。入主中原的北方少数民族开始学起中原的文化来,他们的服装变了,他们的文字变了,他们的语言也变了。他们越来越不是原来的他们,他们变成中原文明的一分子了。
为什么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都学习起被征服者的文化来?为什么他们都没有避免被同化的命运?这与中原的地理位置紧密相关。中原是一块农耕的沃土,而其北方则是草地或者寒冷的林地,中原的文明相对于北方草地上的民族,早已“抢先成熟了”,因此北方游牧半游牧生产方式的少数民族即使征服了中原,在文化上也无法取得优势,只有学习。
这就是中原大地的神奇之处。这块土地所诞生的文明与这块土地形成了一种神奇的关系,无论这块土地上的统治者怎样更换,但文明不灭,各种统治者、各式王朝都是工具,都是承载中华文明的工具。这真有些“汝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的意思。
自然灾害也是中原文明传播的动力,每一次黄河的泛滥,都把中原的文明驱向四方。中国人的许多姓氏都能在河南——中原的核心地带找到起源,中国的许多移民的故乡都可以追溯到河南。
中原土地膏腴,沃野千里;她温暖湿润,物产丰富;她南北兼具,东西并存;她文明渊薮,礼仪之邦;她是中心地,是文化魅力的圆心。一个很明显的例证是,古都都有一个向着中原大地聚集的过程,且不说汉民族王朝的首都有一个从西向东向着中原聚集的过程,比如咸阳—西安—洛阳—开封—北京,就是北方少数民族所建王朝,比如金、元、清等王朝的首都等也都有这个趋势,可见中原对周边的吸引力。
但是另一方面,中原又是刀光剑影的战场,是洪水滔天的灾区。
福地和战场轮转,沃土和灾区互换。吸引—分离,会集—迁徙,中原既是文明的摇篮,又是文明的播种机,中原的神奇之处,在于它不仅仅通过正常的途径传播文明,更通过周期性的战争和灾害作为动力机制,把中原地区的文明像波浪一样推送到远方。
中华文明为何能够延续几千年而绵绵不绝,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原地区的周边不是大海,就是沙漠、草原,还有就是高寒的青藏高原。这就决定了在中原的周边很难诞生和成长起超越中原的文明来。中原文明抢先成熟了,而其他的文化和民族最经济最方便的选择就是学习中原的文明。
这就是中原大地对中华文明的意义。它虽然不能阻止战争和灾害,但是它利用战争和灾害作为动力,传播了文明。对中华文明而言,还有比中原更好的风水宝地吗?
不仅是最大最好,中原还是不断增长的风水宝地
中原的神奇还在于它是一块不断增长的土地,甚至是世界上增长速度最快的土地。
中原的增长有赖于伟大的黄河。黄河是世界上泥沙含量最大的一条河,下游的泥沙含量可达50%左右,可以说是一半水,一半沙。有一年我在郑州,坐着水陆两用的气垫船来到了黄河中的一个沙洲上,掬起一捧黄河水,我看到河水是稠的,这哪里是河水,分明是泥浆呀。就是这满是泥浆的黄河在汇入大海时,把带来的泥沙沉降下来,填海造陆,华北平原因此得以不断地向大海伸展。
仅从1578到1855年的277年间,黄河就新造土地5490平方公里,这接近于上海市的总面积。即使在今天,在黄河三角洲每年都有2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生长出来。
说到这里,我又想到了我们的主题:中原是中国最大的风水宝地。其实至此已经十分清楚了,面对这样一块直到今天还在不断增长的土地,谁还会怀疑它不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风水宝地呢?  文/单之蔷
原文见:《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5月
后记:
《中国国家地理》总编:中原是中国最大的风水宝地
“酷爱思考,观点新颖,嗜书如命,行路万里。”这是某媒体对单之蔷的评价。昨日在《中国国家地理》河南专辑首发式上,单之蔷西装革履,笑容可掬,听旁人发表演讲神情专注。不了解他的人很难想到,这位外表儒雅的男士还是一位躬身实践者:他曾率队深入可可西里、珠峰绒布冰川、塔克拉玛干沙漠、昆仑山、长江源,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等地,制作一系列深受读者欢迎的专辑和报道,他的文章总有新鲜独特的观点。
而这次,单之蔷选择做河南专辑,从而走进河南,最终发现了一个“不一样”的河南;同时,《中国国家地理》以月平均发行70余万册的实力,把读者的眼光集中到中原大地……
改变对河南印象
多次来过河南,单之蔷对这个中国大省自然有着职业性的关注,但之前他对河南的印象还仅仅停留在全国普通大众所拥有的认识阶段。做河南专辑,首先从几个方面改变了他对河南的态度。
“过去印象里河南农民多,自然山水少,现代化资料少,工业不发达,名牌产品少,对现代文化影响不大——综合起来,是对河南不利的印象。”单之蔷坦诚地说,但通过走进河南,他才发现自己的看法有失偏颇。“其实,传统印象里‘土里土气’的河南,竟然是中国市民最早萌芽、形成和发展的地方,当河南出现市民的时候,国内其他地方还是蛮荒之地,河南人才是中国最早的城市市民!”单之蔷表示,河南文化骨子里不是“土”的问题,从开封、洛阳等地展示出的,更是一种市民文化,是美的,讲究欣赏的精致的文化,是中国真正的市民文化,“开封斗鸡和国外的赛马有什么区别?在我看来,开封的菊花、洛阳的牡丹比西方流行的玫瑰强多了!”单之蔷开心地告诉记者,河南专辑上辑《洛阳牡丹,华贵与历史共舞》的文章中,有一张新人结婚怀抱牡丹的照片,“那是酒店大堂经理提供的。中国人结婚完全可以用牡丹,为什么一定要用玫瑰?”
单之蔷还说,自己过去误认为河南是平原大省,但真正看到河南地图,惊讶地看到太行山在河南的雄姿,他发出了“太行山把最美的部分留在了河南境内,那是上帝的惠顾”的感慨;伏牛山在单之蔷眼中,也有着超出想象的雄浑壮美。在河南农业方面,单之蔷也认为农业大省并不意味着落后,“河南的确是个宝地,它是‘中国的大厨房’,对全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文化资源太丰富了
捧出精心制作的河南专辑,单之蔷内心也不无遗憾:“河南大地文化资源太丰富了,没办法一一特写,只能用概括性的镜头。”
为了弥补遗憾,单之蔷透露在河南专辑下辑中特意制作了一张地图。“地图上标出了与河南有关的成语、历史典故、文化遗址、姓氏起源、古战场分布等,读者一定想不到这么多文化元素与河南有关。”单之蔷为能给读者提供这样一份文化解析大地图而高兴,他深有体会地感叹:“对河南历史文化研究得越深,对河南的误解就会越少。”
让中国人认识中原
“被山水环抱的中原大地,正好符合‘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风水宝地模式,按照这种风水理论选址和建造的中原村落和城市,在山的顾盼多情和水的曲折有致之间,构成了‘开敞亦有遮蔽,直露和含蓄相得益彰’的均衡。”在《大中原——大风水》的文章里,单之蔷对河南有了新发现。
“我们做《中国国家地理》这样一本杂志,就是用地理学的眼光,对一个地区进行研究,在传播知识的同时给读者带来新的信息。总的来说,是为了让中国人认识中国。”从单之蔷说到的办刊理念来看,河南专辑的问世也是为了让河南人、中国人乃至世界认识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