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间看透身边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8 23:45:30
第1节:前言
前言
一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甚至一个眼神,都在向他人传递着一些微妙的信息,这些信息反映着你当时的真实心情以及你真正的性格。我们都知道,很多时候,我们想要真正去了解一个人,了解他心中的真实想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或是出于防卫,或是出于欺骗,人们通常会把自己隐藏在一张无形的面具后面,不让他人轻易地知道自己的心理和想法。
但是,没有人能完完全全地把自己藏在面具后面,他的眼神、他的举动,甚至他服装的颜色,都会暴露出他的心理和性格。对于细心的人来说,要识别一个人心里真正的想法,并非不能做到。现在,世界各地的政治家都在进行对身体语言的研究,并将之运用到实践中。比如,人们会借助于自己的肢体语言向大众传递一些虚假的信息--假装相信一些他们并不相信的事情,或是给大众或媒体一些错误的暗示,从而掩盖自己的真实心理和想法。不仅是政治家,其他领域的从业者也在积极地研究这些身体信息--一个销售员会根据客户的只言片语来确定客户的购买或拒绝心理;一个老师会根据学生的表情来推测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或许,通过一些外在的身体信息,无法百分之百地判断一个人的想法,但起码可以当做一个参考。
与人打交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能在多大程度上把握对方的心理,便能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你想要的目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在人际交往中,攻心为上--掌握了对方的心理和性格,在说话和处世上,做得恰到好处,在人际交往中左右逢源。
识人观心,乃是为人处世的基础。
本书为大家提供了百余例识人观心的方法。学习这些东西,并不需要你有多高的学历,也不要求你的工作经验,更无须考察你的外语水平,这些方法是每个人都可以掌握的--你只需认真观察、认真揣摩,就会发现,你为人处世的技巧正在不知不觉中提高,那些想在你面前玩点儿花样的人,会被你一眼看透;那些原本跟你观点相悖但心肠很好的人,说不定会成为你的良师诤友;那些与你坐在谈判桌上的对手,可能会被你的肢体表演所征服……
如果你相信这本书并认真读它,它必会提高你的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涯的质量。
让观察改变思路,让方法改变生活!
第2节:"眉来眼去",意味深长(1)
第一章 "眉来眼去",意味深长
眼是一道关
我们在欣赏一幅人物画像的时候,往往会先被他的眼睛所吸引。眼睛是心灵之窗,是最传神的器官,人的七情六欲尽可在眼中表露出来。在现实中也是一样,我们要想知道一个人的想法,看看他的眼睛,即可了解七八分。
研究表明,眼睛是大脑在眼眶里的延伸,眼球底部有三级神经元,就像大脑皮质细胞一样,具有分析综合能力;而瞳孔的变化、眼球的活动等,又直接受脑神经的支配,所以人的感情自然就能从眼睛中反映出来。
另外,瞳孔的变化也是人不能自主控制的。瞳孔的放大或收缩,真实地反映着复杂多变的心理活动。一个人在兴奋、喜爱、感到愉悦时,他的瞳孔就会比平时扩大四倍;相反,遇到生气、讨厌、消极的心情时,他的瞳孔会收缩得很小;瞳孔不起变化,表示他对看到的人或事物漠不关心或者感到无聊。
因此,眼球的转动、眼皮的张合、视线的转移速度和方向、眼与头部动作的配合,都在传递着一些信息,传递着一个人内心的秘密。正如文豪爱默生所说:"人的眼睛和舌头所说的话一样多,不需要字典,却能从眼睛的语言中了解整个世界。"通过眼睛,你便可知道面前的这个人是和善还是凶恶、诚实还是油滑、喜欢你还是厌恶你。或许他整体上掩饰得很好,但总有那么一瞬间,眼神就可出卖他。
所以,通过观察一个人丰富的眼睛语言,即可在某种程度上对一个人的性格和当时的想法,有个大致的了解。
眼神闪烁,
计从心来
我们身边时常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四处张望,目光像流水般游移不定。这种眼神背后,一般都是在算计,是小算盘在心中打响。往往是工于心计、城府较深的人,才有这样的眼神。
游移的眼神传达的信息可能有两种:一种是聪明而不行正道,一种是深谋内藏、又怕别人窥探。前一种眼神多是品德欠高尚、行为欠端正的表现,后一种眼神多是奸心内萌、深藏不露的表现。
说话时,眼神闪烁不定者,一般表示精神的不稳定。据一些法律资料显示,犯罪者在坦承罪状之前一般都会有这样的状态。他们眼神游移,目光闪烁,总是回避询问者的视线,这大抵是因心中藏有某事或有所愧疚所导致。
当我们跟某个人说话时,看到他眼神游移,就需提防一下了--很可能他心里隐瞒了什么事,也可能他正打什么坏主意。跟这样的人打交道,我们应格外细心,以免上当。
当然,如果是关系比较亲密的异性,眼神的游移可能还代表着其他含义,或许是他(她)在犹豫,亦或许是他(她)心中慌张。此时,你不妨制造一点小幽默,或者自我解嘲一番,以缓解两人之间的谈话气氛,让双方心理上放松,这样更有利于感情的交流。
眼睛上扬,
吸引力强
眼睛上扬,也就是眼睛向上看的意思,这种表情多伴随着下巴微微内收的动作。这是个有趣的表情,它经常出现在开玩笑时或恋人之间。有时,它的含义是假装无辜;有时,它传达着一种羞怯腼腆的信息,好似在说:"我很紧张,不敢正视你,但又忍不住想看你。"有时,它还表示一种顺从谦恭的姿态。
第3节:"眉来眼去",意味深长(2)
女性眼睛上扬对异性有着极强的吸引力。我们很容易想起这样一个画面:下巴微微内收,抬起眼睛向上看,露出纤细的脖颈。没错,这就是大美女戴安娜王妃惯用的姿态。她的这种孩子般的姿势触发了成千上万人的怜爱之情。这样一种表示顺从的姿势,人们平时并不会有意识地去模仿、练习,但是大家心里都清楚,做出这样的姿势,往往会收到料想不到的奇妙效果。
喜欢眼睛上扬的人,一般都是可爱型的人--性格活泼开朗,人缘极佳。如果是女孩的话,更是人见人爱,很容易得到异性爱慕的目光。因此眼睛上扬的这种表情,是一种吸引力很强的表情,它会瞬间抓住对方的眼睛和情绪,让对方不自觉地流露出怜爱之情。而同性之间若做出这样一种表情,也会让同伴乐得哈哈大笑,使双方之间的气氛变得更好。
所以,当有谁向你做出这样一种姿态的话,你就可知道,眼前的这个人,多半是个有点孩子气的、活泼开朗的人,他的这种姿态可能在向你表示友好,也可能在向你传递着一些暧昧的信息。跟这样的人在一起,就应该放下日常社交活动中的"面具",诚心诚意地与之交流,这样的话,相信你们很快就会成为朋友。
眼神炯然,
代表主见
眼神迥然是一种有魄力的象征。眼神迥然的人,往往精明强干,对什么事情或问题都很有主见,遇到问题能自己拿主意。
一般来说,眼神炯然的人性格都比较刚毅果断,他们对待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不会人云亦云或随声附和,遇到问题或麻烦时,不会像有些人一样惊慌失措地去找别人帮忙出主意,他们会自己思考,然后独立作出决定。不过有时他们会显得有点刚愎自用,一旦对某件事拿定了主意,往往会不管别人怎么想、怎么看,他人的建议或意见一概听不进,这必然会导致一些时候会错过更有价值的意见。
眼神迥然的人,通常比较自信甚至自负,他们从不担心自己的判断会出现失误,也不需要向别人征求什么意见。当然,这样的人往往敢作敢当,敢于承担责任,不过他们有时的决定会显得有些草率,而且往往不计后果,甚至有时做错之后还会固执己见。
所以,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谁的眼神炯然明亮,便大致推断:此人多半是比较自信、有主见、遇事能自己拿主意的人。跟这样的人打交道时,如果你想让他听从你的建议,就必须多花点儿心思,因为他可不会随便接受他人的意见,你必须有充分的证据或说服技巧,才能让他改变自己自负的决定。
冷眼看人,
疑神疑鬼
你有这样的感觉吗?有时候,被某种眼光打量后,有种浑身发冷的感觉。而看你的人不见得一定是坏人,也不见得对你怀有恶意,只是他们的猜疑心比较重而已。他们看待陌生人或不熟识的人时,都是这样一副冷冰冰的眼光,貌似要一眼把人看穿一样,看得人心里发寒发慌,甚至不敢与他对视。习惯于冷眼看人的人一般都比较多疑,他们的疑心较重,不会轻信他人,对什么都疑神疑鬼的。
第4节:"眉来眼去",意味深长(3)
冷眼看人的人,一般比较谨慎多疑,他们考虑事情时常常想得十分周到,能把各种各样的细节都考虑进去。所以他们办事时往往力求完美,堪称滴水不漏。这种人在生活中是非常严谨的,他们一般不苟言笑,不会与同事或家人朋友开一些过火的玩笑,为人处世一般都显得小心翼翼,不会轻易去得罪别人。当然,谁要是得罪了他,那他也不是好惹的,他会采取一系列的报复措施来报复得罪自己的人,好让自己的心理平衡。
冷眼看人的人,性格往往也比较冷,容易给人一种不友好、不和善的感觉。实际上可能他心中并没有恶意,也并不是不善良的人,只是因为他已经养成了"怀疑"的习惯,养成了"怀疑"的姿态,所以无论对谁,他都会将自己内心深处的热情保留三分。你很难见到他会很热情地去跟对方打招呼、说笑等。他们脸上很多时候都会保持着相同的表情--不冷不热,让人猜不透他心里在想什么。
有时他们会故意做出一种高深莫测的姿态,就是不想让人看到他的内心。由于他们疑神疑鬼的性格,导致他们很少会完全相信一个人。当别人跟他说什么话的时候,他往往只会信一半。这令他很难敞开心扉去跟别人交流。所以,他的人缘也不是很好,真正知心的朋友也很少,甚至没有。
我们在跟这样的人打交道的时候,可能会对他的冷眼有所反感。其实没必要反感,因为他或许对你并无恶意,也不是看不起你。冷眼看你,只是本性使然。所以,遇到这样的人时,不必躲避他的目光,也不必害怕他的目光,更不必反感他的目光,大大方方地与他交往即可--只要你自己是坦诚的,别人信与不信并不重要。
两眼无神,
斗志稀缺
有的人总是一天到晚病恹恹的,眼中混沌无神,整天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给人一种软弱无力的感觉。两眼无神,实际上是一种斗志的缺失。在一些失去斗志、失去希望的人的眼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种神情。
两眼无神的人在性格上大都表现得比较软弱,他们做事常常不够坚毅果断,没有毅力,缺乏恒心,一旦受到打击就容易一蹶不振。之后,无论做什么事情,他们都会看上去没有劲头、没有兴趣,身体也随着意志一起柔弱起来,似乎弱不禁风。一遇到棘手的问题,还没去做便先显出一副没有信心没有斗志的样子。面对问题,他们通常的表情就是两眼无神、一筹莫展,不积极地去想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更没有解决问题的斗志和决心。所以,在许多事情上他们常常半途而废,遇到困难就放弃。
两眼无神的人,往往感情上也很脆弱,容易受伤。一旦感情受到伤害,他们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走出阴影。
第5节:"眉来眼去",意味深长(4)
当我们遇到这样的人时,需要在言语上有所注意,尽量多给他一些鼓励,不要刺激他,不要去揭他的伤疤,更不要幸灾乐祸地嘲笑他。因为你这样做的话,可能会令他一辈子都消沉下去。而当你多给他一些鼓励的时候,则可能会重新唤起他的斗志。挽救一个人总比打击一个人有意义得多。
眼睛眨动,
学问无穷
一个小小的眨眼的动作,这里面其实包含着很多细微的学问。通常情况下,人们的眼睛每分钟会眨6~8次,每次眨眼时眼睛闭合的时间只有十分之一秒。但是,如果在非正常的情况下,比如,压力较大或是撒谎时,眨眼的频率就很可能有显著的提升。
有的人眨眼的时候,眨眼间隔会不自觉地有所延长。也就是说,每次眨眼时,眼睛闭上的时间远远长于正常情况的十分之一秒。这种动作属于下意识的行为,是人们的大脑企图阻止眼前的物进入自己的视线,因为他对眼前的一切已经感到了厌倦、无趣或认为自己高人一等。
因此,当你跟他人谈话的时候,对方若流露出这样的神情,很显然是在说:"你的话太无趣了,我太不爱听了,你赶紧说完就走人吧!"他已经完全没法忍受与你无趣的谈话了,你的话在他听来,没有一点吸引力和用处。所以他每次眨眼时都会闭上两到三秒钟甚至更长的时间,那意思是让你从他的视线中消失。如果他的眼睛一直闭着,那就表示他的头脑中已经完全没有你的存在了。这时你就应该考虑,自己是不是有什么话说错了,或者是不是应该换一种说话方式等。
有时候,一些自命不凡的家伙,也喜欢用延长眨眼的间隔来显示自己高人一等的姿态,有时候还会脑袋后仰给你一个长时间的凝视。这样的人都是些自视甚高的人,他们很傲慢,通常用这种姿势来表达自己藐视别人的态度。但是,当人们认为自己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时,也会做出这个动作。
延长眨眼的间隔还是西方文化的肢体语言,特别是英语国家里自认为是上流社会的人们,经常做出这个动作。当你遇到这样的人时,最好首先想想是不是因为自己的言语不够精彩,不够恰如其分,引起了对方的厌烦如果真是这样,你就需要采取新的策略来激发对方的兴趣。
如果你认为对方这样做仅仅是出于高傲,那么你不妨给予这样的回敬:当对方第三次或者第四次长时间闭着眼睛时,快速地向左边或者右边移动一步。这样,当他再度睁开眼睛时就会产生错觉以为你消失不见了,继而又在旁边突然看到你,这一定会把他吓一激灵。如果跟你谈话的人一边不紧不慢地眨眼,一边渐渐打起了呼噜,那只能说明你们之间的沟通失败了。
第6节:"眉来眼去",意味深长(5)
向人眨眼,
展示魅力
如果你是一个女性的话,那么你一定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你的男同事在走廊里与你擦肩而过的时候,可能会微笑着向你眨眨眼。这样的人一般都是比较自信的人,他们相信自身有魅力,并且愿意向别人展示自己的魅力。
这些喜欢向别人眨眼的男人,一般都对自己的外在形象比较自信--他们在潜意识中早已把自己当成了帅哥,相信自己的一举一动能打动别人。因此,他们也敢于在他人面前展现自己。即便他们没有姣好的面貌,但由于他们的自信,令他们的举动具有一股强烈的感染力,所以他们的举手投足在别人眼里没有一丝矫揉造作之感,反而看上去十分亲切、可爱。他们还会经常培养自己的魅力,通常很在乎自己的形象,在别人面前总是希望表露出自己最有风度的一面,愿意给人一个"绅士"形象。一旦别人对他的形象给予肯定或认可时,他通常会喜形于色,更加显得神采飞扬。
喜欢向别人眨眼的人,一般都是性格开朗、前卫的人,他们自信大方、追逐时尚,喜欢自己受到别人的追捧,愿意成为一群人中的焦点。他们还很喜欢模仿,对于电视电影中主人公的一些比较花哨比较前卫的动作和语言,他们都会悄悄地记在心里,在可以用到的时候便会拿出来"表演"一番。在他们看来,这是增强自身魅力的一条很好的途径。
当然,喜欢向别人眨眼的人最大的缺点便是,他们有些过于注重外表的魅力,认为一个人的魅力大多来自于外表。在这样的思想下,他们会很容易忽视内在的修养。实际上,一个人真正的魅力正是从内在散发出来的,而不是单凭外表塑造的,外表体现出的魅力是禁不住考验的。
当你的同事从你身边经过时没有向你问好,而是以眨眼代替,你便可推知此人十有八九是个比较注重外在形象、相信自身魅力的人。在与这样的人交往的时候,你可以以热情洋溢的笑脸去回报他的举动,他会因你的热情回应而变得更加自信。
挤眉弄眼,
传递秘密
我们小时候一定有过欺骗同学的经历。比如,三个人在一起时,只有两个知道事情的真相,其中一个知道真相的人要骗另一个不明真相的人时,他必定会向另外一个知道真相的人挤挤眼睛,示意先不要说破,先开开这个傻小子的玩笑,大家乐过再说。这种挤眉弄眼是表示两人之间有一种不必言语的秘密,两人都知道这个秘密,并且还要向第三个人保守这个秘密。
还有一种情况是我们常在电影中见到的,经常出现在对立的两派人之间。比如,两个帮派谈判时,一方感觉快要谈崩了,双方估计会动起手,不如先下手为强,于是就会给手下的小弟们使个眼色,小弟们看到大哥的眼色就像收到命令一样,立刻开始行动。在这里,挤眉弄眼表示的就是一种传递秘密的行为。
第7节:"眉来眼去",意味深长(6)
挤眉弄眼还表示两人间的某种默契。它所传达的信息是,你和我此刻所拥有的秘密,其他任何人无从得知。在社交场合中,两个朋友之间挤眼睛,是表示他们对某项主题有共同的感受或看法。两个陌生人之间若挤眼睛,则有强烈的挑逗意味。由于挤眼睛含有人们之间的、不足为外人道的默契,自然会使第三者产生被疏远的感觉。因此,不管是偷偷地还是公然地,这种举动都被一些重礼貌的人视为失态。在社交场合,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
生活中,当你遇到有谁在跟你挤眉弄眼的时候,可能是他在向你示意什么东西,或是示意你不要动,或是示意你不要说话等。通常,挤眉弄眼都是在关系比较好的人之间私下里进行,如果在社交场合也这样做的话,则会给人一种猥琐小人的印象,不利于你自身的形象。
自上而下,
高调看人
有的人为人很高傲自负,看别人的时候也常带着一种高傲的态度。比如,他见到陌生人时,必定要先自上而下地打量一番,从别人头发的颜色看到皮鞋的品牌等。这对别人实际上是一种很不礼貌的行为。因为一个人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去看别人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在心理上将自己置于一种高人一等的位置上,这是对人很不尊重的。
自上而下看人的眼光,一般都源于高傲自负的情绪。有些人自认是最有才华最有本事的人,全然不会把别人当回事,总觉着自己什么都强过别人,于是在看人的时候,也会抱着一种高傲自负的心态去审视别人。有时候,他还会常常做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总想支配别人去做事。比如,如果跟朋友在一起游玩,如果大家坐在了某处,突然发现还缺少什么东西而需要一个人去买的话,他一定会指派别人去买。脾气好的人可能就去了,脾气坏的人则可能会生气地反问:"你干吗不去呢?"这时他便会找种种借口,来说明自己为什么不能去。
在现实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人,高傲自负也就算了,偏偏还喜欢对别人指手画脚、支使别人做事情。所以,如果我们遇到这种初次见面就由上而下地打量我们的人的话,我们就可推知,此人八成是那种高傲自负的人,跟这样的人打交道时,我们要不卑不亢,坚持自己的原则,该拒绝的时候就要大胆地拒绝,该说"不"的时候就要勇敢地说"不",不要怕得罪他们,因为即便你顺着他们,他们也不会领你的情,甚至更加地藐视你。当然,最好的反击方法就是,展现出你高人一等的才华,亮出你的真本事,方可真正打击他们的嚣张气焰。
死盯他人,
另有所思
当一个人死死地盯着另一个人的时候,要么就是跟对方有深仇大恨,要么就是心中另有一番想法,但是暂时又不好当着别人说,所以只好盯着对方,希望对方会意。
第8节:"眉来眼去",意味深长(7)
如果你在和他人进行语言交流的时候,对方盯着你不放,嘴里却不由自主地说:"哎,这事就到此为止吧,人不可跟命相争。"这时,对方的这种态度表示他的谎言或罪过即将被你揭穿,是不由自主地显示出来的一种故作镇定的姿态。当某人内心正担忧某事而无法坦言说出的时候,也会有这样的眼神。这种眼神可理解为他有强烈的自卑感,或是他正想法欺骗你。
不敢注视对方眼睛,可能内心十分自卑
在交谈过程中,视线位置移动情况不同,反映出的个人心态也不一样。一旦被别人注视就立刻将视线转移的人,大多自卑心理很强,这类人也不敢正视对方。一般而言,当一个人心有愧疚或有不好的隐私时,才会产生这种现象。无法将视线集中在对方身上,并很快收回视线的人,大都属于性格内向、不善交际。
如果你的视线和对方的视线相撞,对方迅速地把自己的视线从你的身上移开,说明对方性格比较内向、自卑,或者是他做了什么对不起你的事情,对你有所隐瞒。这个结论是由美国的科学家理查·科斯经过实验验证过的。
在男性和女性的交往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幕:男性在看到自己心仪的女性之后,并没有睁大眼睛盯着人家不放,相反是匆匆瞥一眼,就把视线移到一边,装作不在意的样子。其实这种男性有很强的欲望,只是自己的理智战胜了感情,由理智而产生了自制行为。这是一种理智的表现,当然其中也夹杂着一些自大和傲气。
另外,行为学家亚宾·高曼通过研究认为:对异性瞥了一眼之后,闭上眼睛,即"我相信你,不怕你"的体态语。所以,当看异性时,并不是把视线移开,而是闭上眼后,再翻眼望一望,如此反复,就是尊敬与信赖的表现。尤其当女性这样看男性的时候,便可认为有交往的可能。
总而言之,不敢注视对方的人,很可能是内心十分自卑、不够自信。与这样的人进行交谈时,我们要尽量消除对方的自卑感,以使谈话顺利进行。
初次见面先移开视线,多想处于优势地位
当你第一次与对方交谈,如果对方不集中视线,那说明他的性格应该是比较主动的。
如果你认为是人家不想理会你并因此有了成见,那你就错了,并且你的情绪也会完全被对方给左右。所以,对于初次见面就不集中视线跟你谈话的挑战型对象,应特别小心应付。
如果你想在第一次谈话中就给对方留下好印象,那么就应该在对方说话的时候,让你的视线专注一点,以表示你的自信和尊重。当然,也不要一直盯着人家不放,那就适得其反了。
你在和对方讨论问题的时候,眼神一定要专注,并且最好不要移动。这说明你的立场很坚定,不会轻易被人家说服,从而可以提升你在对方心里的威信。
第9节:"眉来眼去",意味深长(8)
性格内向的人,大都无法一直注视对方。当上级与下级讨论工作时,上级的视线肯定会由高处出发,而且会很自然地直接投射下来;反之,作为下级,虽然并未做错什么事,但视线却常常由下而上,而且往往显得软弱无力。这是由于职位高的人总是希望在下级面前保持其威严,而下级则对上级隐隐有种畏惧心理。
当你和对方第一次见面,对方的视线就上上下下地在你身上打量,这并不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而是一种本能的动作。你大可以从容一些,从而给对方留下好的印象。
斜眼看人,
拒绝神态
人的视线方向象征着心理状态。斜视的目光,到底是拒绝还是猜疑、轻蔑对方的一种表现呢?其实,这只不过是利用视线来表达想将身体也转过去的一种心理在起作用。
在交谈过程中,如果你的朋友斜视你,那就意味着他没有重视你,或者是想离开你,起码是对你的话题不感兴趣了。
如果人家对你扫视一番,然后发出笑声,这说明人家在讥讽你。回避视线的行为,就心理学而言,可视为自己不愿被对方看见的心理投射,亦即遮掩某事不想被对方知道。
如果对方是斜视,这往往是对你不屑一顾,是对你的鄙视。
另外,我们可以积极运用这种"回避视线"的身体语言,也可以不必开口而将自己的意向传递给对方。在酒席等场合,想尽早结束无谓的胡扯、满腹牢骚以及欲拒绝对方要求时,上述手段很奏效表面上是在随声附和、似乎在专心听话,实际上却利用眼神的游移不定,在心理上阻止对方继续说下去。
总而言之,喜欢斜眼看人的人,大多不愿被人知晓心意。我们也可以利用这样的方法,间接地处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似睡非睡,
老谋深算
有些人无论什么时候都喜欢眯着两眼,看上去像是没睡醒一样。实际上,常常两眼似睡非睡的人,往往都是老谋深算的人。他们在表面上给人一种笨拙、反应迟钝的样子,实际上他们的脑子比谁转得都快,只是他们不会轻易让人觉察到。
两眼似睡非睡的人,多是比较圆滑世故而为人处世比较低调的人。平日里,他们总显出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对人也很亲切、友善,让人感觉他是一个厚道、值得交朋友的人。而一旦遇到与他们的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时,他们会马上显露出老谋深算的一面。他们能操控事情朝着有利于他们的方向发展。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他们通常掩饰得很好,表面上他们所做的这些都是为他人着想的,都是牺牲自己顾全别人的,但实际上仔细一分析就会发现,每一句话都是有目的的。每一个想法都是有目的的。他们的每一句话每个想法都是下一句话下一个想法的铺垫。他们一次次地做好铺垫,然后引诱你钻进他们设下的圈套里。
第10节:"眉来眼去",意味深长(9)
就像赵本山的小品《卖拐》里的那样,不仅忽悠了你的钱,还让你忙不迭地说"谢谢"。最后冷静下来想想--唉,原来吃亏的是自己。此刻再明白也什么也晚了,事情都过去了,再去吵闹不仅无济于事,闹不好还会惹事上身,最后只能吃哑巴亏。可能这时候才会发现,平时看起来最老实的人,原来是最厉害、最狡猾的人!
所以,当我们在处世的过程中,遇到这种总是两眼似睡非睡的人,千万不要大意,要当心--我们面前的人,极有可能是那种头脑聪明、老谋深算的人。
眼帘低垂,
有轻蔑意
我们可能遇到过这样的人--
当我们兴致勃勃地谈论某事的时候,突然看到对方眼帘低垂。这可能会让我们的兴致也随着对方低垂的眼帘而低落下来。其实,眼帘总是低垂的人,他们对身外的事物缺乏兴趣,认为周围的事物都是索然无味的。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帘总是低垂的人,就好像把这扇窗户也关上了一样--看不到外边的风景,自然也就对身外的事物缺乏兴趣了。他们总会觉得所有话题或者事物都无法激起他们的兴趣,都无法让他们兴奋起来。
很多时候,这是一个很不友好的举动,有轻蔑对方之意,再不就是不关心对方的情形。这种动作的发出者一般个性冷静,极少有情绪冲动的时候,但本质上只为自己设想,是个极其任性的人,不易改变有着观点。
要是你见到对方眼神下垂,连头都下垂了,便可明白他是心有重忧,有着万分苦痛。此刻你不要向他说讲一些意事,那反而会加重他的苦痛;也不要向他讲一些苦痛事,因为同病相怜常使人越发难忍。最好好说些安慰的话,并从速告退。多说无趣。
第11节:手的动作暗藏深意(1)
第二章
手的动作暗藏深意
拳头紧握,内心可能缺乏安全感
一般情况下,在庄重、严肃的场合宣誓时,必须要右手握拳,举至右侧齐眉高度。有时在演讲或说话时,捏紧拳头,则是向听众表示:"我是有力量的。"但如果是在有矛盾的人面前攥紧拳头,则表示:"我不会怕你--要不要尝尝我拳头的滋味?"由此看来,握紧拳头能给人带来力量和安全感。从另一方面来说,总是拳头紧握的人,也可能是内心缺乏安全感。
总是紧握着拳头的人,可能是缺乏安全感,所以防御意识比较强。他们并不是要去攻击别人,可能只是提防别人的攻击。他们做人的信条很可能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除了缺乏安全感以外,经常握着拳头的人,是能够关心体贴别人、富有同情心而又善解人意的,冲动起来便伴有咬指甲的行为。这无疑是一种紧张、恐惧的症状,说明这一类人是缺乏安全感的。
演讲者如果讲话时攥紧拳头,证明这个人很自信、很有感召力;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与人发生不愉快时,请把你的拳头藏起来,而不要攥起拳头在对方面前晃动。那样做的结果,势必会引起一场打斗,这是不可取的。同时,总握着拳头,也会很容易让人发现你内心缺乏安全感的弱点。
十指交叉,
掩饰内心真
实想法
把手合在一起,是我们常见的一种手部动作。这种人常见的姿势是十指交叉举在面前,面带微笑地看着对方;或者十指交叉平放在桌面上,这种动作,常见于发言人正处于心平气和或娓娓叙谈的时候。乍一看,似乎采用十指交叉的动作表明很自信,但有时并非如此。心理学家尼伦伯格和卡莱罗对十指交叉手势研究后得出结论:这是一种表示心理不安的手势,表明在掩饰消极态度。
千万不要误认为十指交叉是很自满的意思。事实恰恰相反,将十指交叉,遮住一半面部,一般都是在隐藏自己的感觉。当然,这种动作也有表示对抗情绪的意思,表示对你所说的东西不感兴趣。而如果他忽然把手松开,配合着上身前倾,这说明他想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者想离开,却又碍于面子,不好表达。十指交叉有时还表示焦虑、紧张不安的情绪。
一般来说,做出十指交叉手势,手的位置的高低似乎与消极情绪的强弱有关。有的将十指交叉放在膝上,也有的站立时将十指交叉放在腹前。就交往的经验而言,高位十指交叉比中位十指交叉更显得高深莫测。正像所有表示消极情绪的姿势一样,要想让使用这个姿势的人打开紧紧交叉的十指,都需要用某种努力来完成。否则,对方的不安和消极是无法改变的。
双手交叉抱于胸前,一种挑战姿势
人与人站立的姿势大都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喜欢双手交叉抱于胸前,两脚平行站立。这种人的叛逆性很强,易忽视对方的存在,大多自负、自大,也因此具有强烈的挑战和攻击意识。
他们很会保护自己,不管遇上何种情况,他们让人欢喜让人忧的性格是好打抱不平,因为他们的身体里流淌着好斗的血液。站立时有这种举动的人,对于他们来说几乎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儿,即便遭受很大打击,也能迅速振作起来。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强,会不时地与非常熟的朋友保持距离,给人一种难以接近的印象。他们也过分重视自己的利益,往往因此而伤害到集体的利益,因此集体感不强。
双手交叉于胸前也是不少女性的习惯动作,可能出于自我保护意识,这个动作可能会令她们感觉"安全"一些,但同时也会令她们在与人沟通时产生隔阂,并由此阻碍了她们传达自信的信息,给对方留下消极和间接侵犯的印象。它可能使对方认为对他或谈话内容根本没有兴趣,或者根本不同意对方的观点。
第12节:手的动作暗藏深意(2)
在工作中,他们不会因传统的束缚而畏首畏尾,而且创造力比其他类型的人发挥得更淋漓尽致。这例不是因为他们比其他人聪明,而是因为他们比其他人更敢于发挥自己。
总的来说,这类人是不易接近的。如果他们在谈话时身体微微往一边倾斜,则表明他不喜欢你,你最好找个理由赶紧离开。
说话时双掌摊开,表示诚实可靠
当人们开始说心里话或说实话时,总是喜欢双掌摊开显示给对方。像大多数体态语言一样,这一举止有时是无意识的,有时是有意识的,它都使人感到对方是在讲真话。相反,小孩子在撒谎或隐瞒事实时总喜欢将其手藏在背后;彻夜未归的丈夫不愿对妻子说出他的去处和实情时,常常将手插在衣兜里或两臂相抱将手掌藏起来,而妻子则可从丈夫的这一举动感觉到丈夫在欺瞒她。
由此可见,在与人交谈时你不时地摊开双手,能使你显得诚实可靠。有趣的是,大多数人发现摊开手掌时不仅不易说谎,而且还有助于制止对方说谎,并且鼓励对方坦诚相待。
西方有心理学家断言:"判断一个人是否坦率与真诚,最有效的、最直观的方法就是观察其手姿是否双手摊开。"当人们愿意表示完全坦率或真诚时,就摊开双手,说:"没有什么值得隐瞒的,我来坦率地告诉你吧。"
因此,在我们与人交谈时,若对方总喜欢摊开双掌,则可判断此人应是一个诚实可靠的人。
十指尖相触呈尖塔状,表示自信
这种姿态就是将双手的指尖架在一起,形成"教堂塔尖"的样子,明确地表示自信,也是表示沾沾自喜、有权威、自负或自豪的姿态。
自信的人与人交谈时很爱摆出这种姿态。它明确显示出一个人对自己所说的话很有把握。一个著名领袖对他的传记作者或专栏作家解释一个结论,或讲述一个问题时,常常做出双手指尖架在一起的姿态,表明了对他自己所说的绝对自信的态度。有时神情自信,若伴以身体后仰,则更显高傲。这种动作多见于西方。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在特别法庭上露面时,尽管只有短短三十分钟,却足以让肢体语言专家通过萨达姆的一举一动对他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美国亚特兰大心理学专家帕蒂·沃德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记者采访时称,老萨的肢体语言证实他内心已被击溃,尽管表面上他仍在挑衅和反抗。其中便有萨达姆两手指尖架在一起呈尖塔状的动作。这是他最初自信时的表现,并且这是一个拥有权力或曾经拥有权力的男人希望获得主动权和自我控制时的表现。
另外,十指相触呈尖塔状的这个动作,常用于较正式的场合,特别是会议主持人、领导者、教师在主持会议或上课时,用这个动作以示独断或高傲,以起到震慑学生或与会者的作用。
第13节:手的动作暗藏深意(3)
两手相扭且十指交叉,表示无助
手势常常能表现出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两手相扭、十指交叉的人,往往很无助。
人在无助的时候往往会做出一些很焦急很焦虑的表情和动作。两手相扭、十指交叉便是其中一种。两手相扭、十指交叉有"手无处可放、有力使不上"的含义。自己空有一身力气,却无法派上用场,或不对路,所以就会做出一种想使劲却使不上的动作来,就会把力气作用于自身--两手相扭、十指交叉,想找出发挥力量的空间。
在无助的时候做这种两手相扭、十指交叉动作的人,往往是性子比较急的人,遇到无助的时候,他们不能冷静地坐下来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表现得十分急躁,不停地踱来踱去,扭扭手,挥挥拳等。他们急于求成,想亲自上阵,所以手往往闲不下来,会不停地动来动去。当然最常做的动作就是两手相扭、十指交叉。他们的急躁如果在脸上看不出来的话,那么通过手一眼就能看出来。
喜欢两手相扭、十指交叉的人,通常心态也不是很好,特别是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到了关键时刻,他们就会不自觉地紧张起来,而他们紧张的表现也往往是两手相扭、十指交叉。他们非常希望有个人能站出来帮他们一把。当没有人站出来帮他们时,他们则会越发显得焦躁,双手的动作也会随之愈演愈烈,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当我们看到有人两手相扭、十指交叉,我们便可推知此人肯定是需要帮助了。如果我们能够帮上忙的话,不妨去帮他一把。
喜欢拉扯自己头发的人,大都个性鲜明
如果有人与你面对面坐着或站着,时不时地摸一摸头发,你可能会以为这是他在引起你对他的发型的注意,其实不然,这种人就是一个人独自在家看电视,他也会每隔三五分钟"检查"头发上是否沾上了什么不好的东西。
喜欢拉扯自己头发的人,大都性格鲜明、个性突出、爱憎分明,尤其疾恶如仇。倘若公共汽车上有小偷,而乘客都是这种人的话,那个小偷一定会被当场打个半死。
他们一般很善于思考,做事细致,但大多缺乏一种对家庭的责任感。他们对生活的喜悦来源于追求事业的过程。这句话听起来有点玄乎,不过仔细想来你就会明白,喜欢拼搏和冒险的人,他们是不在乎事情的结局的,他们在事情失败后总是说:"我问心无愧,因为我努力了。"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小动作常常会引起别人的注意。而这个拉扯头发的动作,虽然细小,但却能在危难的时候,让你迅速找到你想求助的人。
坐时常双手抱头者,是领导型的人
这种悠闲的坐姿是半躺而坐,双手抱于脑后,一副怡然自得、处之泰然的样子,通常是领导者的表现。
第14节:手的动作暗藏深意(4)
虽然他们往往充当领导者的角色,却性格随和,与任何人都相处得来,也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因此能得到大家的信赖。他们的适应能力很强,对生活也充满朝气,从事任何职业好像都能得心应手,加之他们的毅力也通常较强,往往都能达到某种程度的成功。这种人喜欢学习但通常不求甚解,可能他们要求的仅是"学习"而已。
这类人的另一个性格特点就是热情、出手大方。如果让他们去买东西,很多时候他们是凭直觉的喜欢与否。对于钱财,他们从来都是将其看做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以至于他们时常得承受因处理钱财的鲁莽和不慎所带来的苦果,尽管他们挣的钱不少。他们的爱情生活总的来说是较愉快的,虽然时不时地会点缀一些小小的烦恼。这种人的雄辩能力也很强,但他们并不是在任何一个场合都会表现自己,这完全取决于他们当时面对的对象。
总而言之,坐着时双手抱头的人,凭借其性情随和、适应能力强的特质,往往能充当领导人物。
用指尖拨弄嘴
唇、咬指甲,
代表内心不安
我们在与人交谈时会不难发现,有的人喜欢用指尖拨弄嘴唇或者咬指甲,这些都是内心不安的表现。
用食指及拇指的指尖来触摸嘴唇,一面想克服不安,一面可以得到安定。
当不安增加时,光用指头碰嘴唇是不够的,于是就开始咬指甲及手指关节,甚至会把指甲咬成锯齿状。
因此,如果某些人在谈话间频频咬手指、指甲,或用指尖拨弄嘴唇,那就表明此人性格焦躁、易紧张,性格还非常不成熟,极其幼稚。
握手时对方手心出汗,说明其比较兴奋或紧张
握手,作为交际的一个重要部分,从塑造自身形象的角度而言,是我们必须注重的细节。我们常说"握手能知人情冷暖",握手能传递重要信息。握手的力量、姿势与时间的长短,往往能够表达出握手对对方的不同礼遇与态度,显露自己的个性,给人留下不同印象,也可通过握手了解对方的个性,从而赢得交际的主动。那些握手时目光和他人直接接触、手掌干燥、坚定有力的人,不仅能让他人对你感觉良好,还将确立对你的初步信任。
一般来说,握手的时候手掌心冒汗的人,大多属于神经质类型,这部分人情绪容易激动,内心不易维持平衡,比较敏感。
握手时,大概没有人愿意去握湿冷的手,因为握这种手会感到很不舒服。手的温度代表一定的心活动力。在人体内,每当发生恐怖或惊吓的事情时,跟自己无关的自律神经意识,会突然活动起来,引起呼吸的紧张、血压与脉搏的变化或汗腺兴奋等状况。
第15节:手的动作暗藏深意(5)
有些女性看起来冷若冰霜,当有男性在握她的手时,发现她的手心在出汗,这是握住她手的男性引起了她的某种兴奋。
另外,有位心理学家曾向警员们建议,采用握手法询问嫌疑犯,也就是在询问嫌疑者的时候,一边握住对方的手,一边提问,如果嫌疑犯的手掌开始很干燥,中途忽然冒出汗来,那么就必定心中有鬼,说不定就是犯人。
所以,如果握手时发现对方的手心有汗,这表明对方的情绪高涨,也可能是内心失衡的象征。
先凝视对方再握手的人,想在心理上占优势
一面同对方握手、一面注视对方面孔的人,在心理上有着较强的优势,是一种不大容易妥协的人。
自信,是这种交际方式的深层心理结构。如果是女性,这种一边握手、一边注视的风格,则表明她有意引起对方注意,以获取对方对自己的好感。对于公关小姐或其他长期从事接待、交际工作的女性来说,这种握手方式则表示自己能力强、有自主意识。
无力握住对方手的人,性格较脆弱,依赖感强;握手时绵软无力,则表示缺乏坚强的个性,遇事优柔寡断。绵软地与人握手,则表现为一种标准的中国风格--后发制人,遇事让三分;先静后动,以退为进。当然,也可以作出这样的判断: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有一种较为明确的自我规范。
当外在的人或事物冲击了这种自我规范的界限,他们更认为这是一种冒犯行为,就会产生强烈的反应,进行猛烈的反攻,甚至恶狠狠地报复。但是,不能认为他们的主动意识是弱的,只要看到,他们的进攻性的主动行为是弱的,而和平性的主动行为并不弱。这种和平性并不一定表现为热情,因为外化出来的热情,往往是一种主动性的进攻行为。
如果我们用自信和不自信来简单地进行区分的话,则可能将上述情况理解为缺乏自信。过分殷勤地同对方握手,表现出这个人目的性很强,会奉承巴结人。如果用谦卑的神情一再同对方握手,表明这个人怀有某种目的,因为握手不过是一种礼节性的接触,过分看重这种接触,就是弦外有音了。
握手的时候,如果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对方,其目的是要使对方在心理上居于下风。
用力回握对方
的手,乃好动、热情的表现
握手要有一定的力度,它表示你坚定有力的性格和热切的态度,也是一种显示力量的表现。见面时用力握住对方手的人,一般表示主动性较强,性格外向、爽快,办事讲究效率。他们往往是好动而热情的人。
如果你一直敬仰某个人,又偶然与之相识,那么,你一定会十分高兴,在同他握手时也会不知不觉地用力。这种冲动的力量,表明你对同对方的相识感到很兴奋,希望能继续同他交往。所以,从对方握手的力量感上,也能判断交往诚意的深浅程度。
第16节:手的动作暗藏深意(6)
西方有位叫彼得·弗克的刑警,这位刑警只要一握犯人的手,犯人立即会陷入一种不利的境地。因为这位刑警的手劲儿很大,目光炯炯直逼犯人,犯人只要一接触他,内心马上会感到不安。握手时,有意和对方保持距离的人,一般善于自我保护,对陌生人保持着一定的警戒心。
但用力回握别人手的人,有时容易急躁。这种人虽然自我意识很强,但办事急于求成。
总而言之,使劲儿握对方手的人,具有主动的性格和自信心。但又不要握得太紧,以致好像要把对方的骨头捏碎。
握手时大力者,多为独断专行
有的人握手常常是象征性地轻轻握一下,这多是没有什么交情的握手;有的人握手握很长的时间,这说明双方感情比较深厚,或者一方恋恋不舍,这种人往往是比较重感情的人;有的人握手时则喜欢大力握对方的手,这种人多是独断专行的人。
握手时使大力主要体现在:紧抓对方手掌,大力挤握,令对方痛楚难当。采用这种握手方式的人一般精力充沛、自信心强,但为人比较专断、独裁。他们往往有一定的组织力及领导才能,有组织团队、带领团队的能力,是那种天生的领袖人物。但他们常常独断专行,不愿接受他人的意见或建议,也不愿按照别人的想法实施即将开始的工作。他们只想遵照自己的意愿去行动,也希望别人遵照他们的意愿去行动,否则他们会很不高兴。
所以,当我们在与人握手遭遇这样的情形时,我们便可知道对方肯定是个有领导才能但做事比较独断专行的人。碰到这样的人,我们应不卑不亢地对待,既不能让他平白无故地凌驾于我们之上,也不要无故地冲撞他们。
握手时力度适中并注视对方者值得信赖
握手时眼睛直视对方,将会搭起积极交流的平台。而漫不经心的一握,不仅会给人不礼貌的感觉,也会让人心情不悦,甚至影响今后的关系。
握手时力度适中,双目注视对方的方式属于沉稳专注的握手方式,采用这种握手方式的人,往往个性坚毅、坦率,有责任感而且可靠,所以值得信赖。
握手时双目注视对方的人,一般都是稳重或憨厚的人,他们为人处世很真诚,不会虚情假意,不会曲意逢迎,在朋友有难的时候总会尽全力去帮助、施以援手,所以深得朋友和亲人的信赖。
这类人还是那种思想缜密、善于推理的人,他们经常能为他人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每当困难出现,总能迅速地提出可行的应对方法。所以在工作中,他的同事与上司也会对他十分信赖。
所以,当我们与别人握手时,我们可注意一下他的力度和眼神--如果对方与我们握手时力度适中、举止沉稳并且双眼注视我们,那么他们往往是值得信赖的人,可与这样的人深交。
第17节:坐立行姿传递信息(1)
第三章
坐立行姿传递信息
走路双手叉腰,一种自信、果断的姿势
有的人喜欢双手叉腰,无论是坐久了办公椅起来活动,还是跟朋友说话,都习惯于将两手叉在腰间。有的人甚至连走路时也不忘叉着腰,他们走起路来上体前倾,两手叉腰就像一个短跑运动员。这些人往往是做事情有很强爆发力的人。
走路时喜欢双手叉腰的人,一般都是急性子,他们总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完自己的工作。这种人有很强的爆发力,在决定实施下一步计划的时候,常有叉腰的动作。有时从表面上看,他们往往很沉默、很低调,好像没有什么大的举动,其实,这叫"此时无声胜有声",他们的这种下意识的叉腰动作,实际是一个大大的"V"形--他们是要告诉别人,胜利正在向自己走来,你们就等着我的好消息吧。
走路时双手叉腰的人也是自信果敢的人,他们只要下定了决心去做某事,就有信心把它做好,并会立即展开行动。他们的效率一般都比较高,这是由他们的性格决定的。他们受不了慢腾腾地工作,遇到事情时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一气呵成、一口气把事情搞定。当然,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这样的态度固然显得很有爆发力也会动作很快,但往往会忽视微小的细节问题,无法做到精益求精。
所以,如果有谁在路上走路叉着腰的话,那他必定是个急性子、做事很有爆发力但容易忽视细节的人。
走路抬头挺
胸,往往自
视甚高
走路时抬头挺胸,大踏步地向前,充分显示自己的气魄和力量。当然,也会给旁人一种高傲的感觉。
这种人爱以自我为中心,淡于人际交往,不轻易投靠和求助于他人,哪怕他碰到自己根本无法解决的事情也是一样。他们思维敏捷,做事条理性强,考虑问题比较全面。也许不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但是他们也会时常为自己拟订一份计划。他们习惯于修整仪容,衣履整洁,时刻使自己保持着完美的形象。无论是在逛街时还是走亲访友,出门前他们总喜欢在镜子前端详一下自己--"头发凌乱吗?""发型完整吗?""衣服整洁吗?""皮鞋光亮吗?"……
这种人的最大弱点是羞怯和缺乏坚强的毅力。他们极富组织力和判断力,可惜他们说得多做得少。经常看到他们有很多宏伟的计划,却很难发现他们有成功的事业,加之个性羞涩,难以主动与人交往,时常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于是他们时常有一种"黄金埋土"的感觉。
总而言之,走路昂首挺胸的人,大多比较自信,其自尊心也较强,有时则过于自负,好妄自尊大,还可能有清高、孤傲的成分;凡事只相信自己,处处主观臆断,对于人际交往较为淡漠,经常是孤军奋战;但思维敏捷,做事有条不紊,富有组织能力,能够成就财富事业和完成既定目标,自始至终都能保持完美形象。
第18节:坐立行姿传递信息(2)
走路文气十足
者,遇事沉着
冷静
走路文质彬彬的人双足平放,双手自然摆动,不会忸怩作态,步态很斯文。而这些人通常性格温顺,胆小、保守而近乎顽固,他们缺乏远大理想,对未来不抱什么美好希望。但遇事沉着冷静,不易发怒。
他们认为面对任何困难事情时,最重要的是保持头脑的清醒,不希望被任何带有感情色彩的东西左右自己的判断力和分析力。在别人面前因有理性和自控能力而受到别人的尊重,他们对此欣然接受,但不露声色。他们平时做事非常小心,言谈举止都尽量保持温文尔雅,绝对不愿让别人觉得他粗俗不堪。
文质彬彬的人走起路来不疾不缓,喜欢平静和一成不变,所以总是原地踏步和维持现状。以这种姿态走路的女人多属于贤妻良母型。而走路文质彬彬的男人非常稳重,有时也觉得累。为了保持自己的尊严,他们很难在人前笑口常开,这是他们的准则。他们对自己的身体形态进行严格的控制,虽然别人敬畏他们,可一人独处时却感到压抑。因为这种人涉世极深,了解人情冷暖。
这样的人还非常注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他们为了保持尊严,赢得尊重才去做事情,因此这样的人适合主持行政工作。有地位,有身份,这往往是他们全心的追求目标。
走路缓慢踌躇,
代表软弱
这类人走路总是一副慢腾腾的样子,他们若有所思,又好像前面有陷阱似的。就如人们常说的"生怕踩坏蚂蚁"的东郭先生一样,你无论说得如何急他都不在乎似的,属于典型的现实主义者。他们为人软弱,逢事顾虑重重,简直有点杞人忧天。
走路时仿佛身处沼泽地的他们,大多性格较软弱,遇事容易知难而退,不喜欢张扬和出风头;思考再三,否则决不冒险迈出第一步,结果往往错失良机。但是,也正是因为他们的性格特点,所以走路举步缓慢的人交友谨慎,但憨直无诡,胸无城府,重感情,只要他认定你是他朋友,对你一定会推心置腹。
另外,他们凡事讲求稳重,"三思而后行",绝少好高骛远,"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情况绝对不会发生在这种人身上。
如果他们在事业上得到提拔和重视的话,也许并不是他们有什么"后台",而是他们那种务实的精神给自己创造了条件。
这类人的观点是"眼见为实",因此他们一般不轻易相信别人。不知道这对他们来说算是优点还是缺点,但把他们作为朋友定会相当不错,因为他们特别重信义、守承诺。不过要是你属于经常撒谎的人的话,最好别和他们来往,否则有朝一日,他发誓一辈子都会记恨你。
走路优哉游哉
第19节:坐立行姿传递信息(3)
者,缺乏进取心
走路慢悠悠的人,一般时间观念不强,缺乏进取心。他们不仅在走路时表现得慢慢悠悠,在做其他事情时也是这样,总是一副不慌不忙的样子,让旁人看在眼里时总想催促他快点,再快点。
他们不懂得去争取时间,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上进心。他们总是想:反正不管怎样,完成任务就行了,并不去想什么时候能升职,什么时候能加薪之类的问题。他们十分知足。他们的信条就是:知足者常乐。他们不喜欢忙忙碌碌的生活。看别人奔忙于生活,他们甚至还会不理解,会反问:干吗把自己搞得那么辛苦那么累呢?实际上这是因为他根本就不明白别人心中的目标与追求。正所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走路慢悠悠的人,做事虽然看上去比较稳,但并不一定做得好。他们只是动作慢,相对于动作快的人可能会少犯点错误,但他们并不喜欢动脑子,所以尽管他们做得慢,但一些细节上的问题他们也常常考虑不到。他们通常没有什么崇高的理想,没有什么远大的目标,每天得过且过,总之吃饱不饿就行了。
所以,当我们碰到这种经常走路慢悠悠的人时,基本上可以断定此人为缺乏进取心的人。
走路蹦蹦跳跳者,性格多天真活泼
走路连蹦带跳的人,一般都是非常纯真、小孩子脾气的人。他们无论年纪多大,总会保留着一些小孩子的特征。他们时而任性,时而率真,时而疯狂,时而忧伤,通常有什么心事都会流露于外表,不会隐藏自己的心思。
走路连蹦带跳的人,通常都是开朗热情的人,他们对待他人热情诚恳,做事磊落坦荡,即使是女性也有一股侠义之气。跟他们做朋友,可以感受到他们的真性情,在交流与沟通上不会感到有障碍。所以,很多人都喜欢与他们这种性格的人在一起谈心、聊天,因此他们的人缘也通常不错。
他们也很喜欢表现自己,常常希望别人对自己有更多的关注,希望自己成为朋友圈子里明星式的人物。他们对能在电视台"露脸"之类的活动会情有独钟,比如一些歌唱比赛啊、舞蹈比赛啊,他们都会积极地去参与,而且在参与过程中,他们也能很好地放开自己,不会扭扭捏捏的。知道如何取悦观众和评委,往往能成为最后站在领奖台上的人。
不过当他们耍小孩子脾气时,也不好伺候,他们可能会任性地大哭大闹,不分场合,也不会想太多的应该或不应该、可以或不可以之类的问题,而是什么都随着性子来,情绪来了谁也挡不住。
所以,当我们看到有谁走路连蹦带跳时,便可知道这有可能是个有着小孩子脾气、比较任性、不会隐藏心思的人。
第20节:坐立行姿传递信息(4)
常摇头晃脑
者,内心充
满自信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人以"摇头"或"点头"来表示自己对某件事情看法的肯定或否定。如果你看到一个人经常摇头晃脑,你或许会猜测他不是得了"摇头病"就是精神病了。
单从体态学的角度来看的话,这种人特别自信,以至于经常唯我独尊。他们也会请你帮他办事情,但很多时候你做得再好他都不会很满意。因为他有自己的一套,他只是想从你做事的过程中获取某种启发而已。
在会议场中也有这样的摇头晃脑者,只不过这些人的头部语言特征具有独特的含义。尤其是摇头时紧抿嘴唇的女人,在会议出席者的眼中被认为是过分自信的表现,甚至有点唯我独尊的专断。这种人,一般在社交场合中也会表现自己,却时常会遭到别人的厌恶。他们对事业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倒是被许多人欣赏。
边说边笑者,内心和善、有人情味
日常生活中,有人用摇头、点头表示对事物的看法,这种人往往自信过度,以至于发展成唯我独尊的心态。而边说边笑的人,则有着很好的亲和力,有人情味,人缘也好。
这种人与你交谈时你会觉得非常轻松、愉快。不管自己或别人的讲话是否值得笑,有时候连话都还没讲完就笑起来了。并非不在意与别人的交谈,我们只能说这种人"笑神经"特别发达。他们大都性格开朗,对生活要求不苛刻,懂得"知足常乐",而且特别富有人情味,无论在什么地方,他们总有着极好的人缘,这为他们开拓自己的事业创造了极好的条件。
可惜这类人大多喜爱平静的生活,缺乏积极向上的精神,否则这个世界很多东西都该属于他们的。他们的另一特点是感情专一,对爱情和婚姻特别专一。如果你是他(她)最心爱的人,他(她)可以为你牺牲一切;但如果你让他(她)伤心透顶,他们则可能对你恨之入骨,因为他们大都对感情太过投入。
总之,喜欢边说边笑的人大多性格开朗,对生活要求不苛刻,知足常乐,富有人情味,感情专一,特别珍惜亲情、友情,人缘好,喜爱平静的生活。
坐时两腿张开、姿态随意者,一般语言多于行动
从某种程度上说,坐姿本身就是一种身体语言,可以向对方传递信息。坐姿是否优美,是影响印象的重要因素。在生活和工作中,就座习惯能体现出落座者有无教养。
通常坐着时姿势要端正。总的要求是舒适自然、大方端庄。在日常交往中,对入座和落座都有一定要求。入座时,动作要轻盈和缓、自然从容;落座要轻,不能猛地坐下,以免发出响声;起座要端庄稳重。
第21节:坐立行姿传递信息(5)
有很多男人在坐着的时候,会很自然地两腿张开。你可千万别忽视了这个动作,这里面可是大有名堂的。从某种角度来说,一个不分场合、总喜欢张开两腿坐着的男人,很可能是从小被娇宠惯了。自以为比他人优越、自高自大的性格,迟早会给他带来麻烦。
不同体态的人,坐姿也不尽相同。有一些人坐稳后两腿张开、姿态懒散。一般来说,这些人通常都是比较胖的人,由于腿部的肉过多,行走不便,所以采取这种慵懒的坐姿。
也正是因为他们的体态特征,使得这种坐姿的人通常说得多而做得相对较少。这类人属于豪言壮语型,头脑中想的事情经常是被夸大了的。他们平常都是笑容可掬,最喜欢和人接触,而他们的人缘也确实颇佳。他们不太在意别人对他们的批评,这也是很难得的。从这方面来说,他们适合做社会活动家之类的工作,不适合做一些实际性质的劳动。
坐时双腿并拢、双手交叉于大腿两侧者,通常比较古板
有些人坐着的时候双腿并拢,双手交叉于大腿两侧。这类人通常比较古板,性情自我、固执,不愿轻易接受别人的意见,即便知道别人说的是对的,也愿意固执地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肯低下自己的脑袋。
古板型坐姿的人,都有完美主义倾向,凡事都想做得尽善尽美,因此做的都是一些对他们而言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他们爱夸夸其谈,而缺乏求实的精神,做事缺乏耐心,哪怕只是短短十分钟的会议,他们也会显得极度厌烦。所以,在现实中,他们经常遭遇挫折和失败。
他们对于爱情和婚姻也持完美主义态度,因此都比较挑剔,自己辩解为考虑慎重,但事实不然。应该说是他们的性格决定了一切,在他们心中已经有了一个"模型",如果和这个事先想好的"模型"有半点差距,他们都不会去争取。这肯定是不现实的做法。然而一旦恋爱成功,则表现出"封建式的霸道",喜欢"速战速决",他们的理念是中国传统型的"早结婚,早生子,早享福"。
这种人性情比较内向,易害羞、胆怯、忸怩。如果是女性,表明她们缺乏信心,在公共场合,多说一两句话就会脸红。因此,在社交场合,一般很难见到这种人的身影。但他们感情细腻,虽不温柔,常常会给人一种美好感觉。
他们是保守型的代表,对时尚有一种莫名的排斥,更不用说观念会受到时尚的冲击了,对许多问题的看法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的状态。在工作中他们习惯于用过去成功的经验作依据,因循守旧,常常有惊慌失措的感觉。不过他们对朋友相当真诚,别人有求于他们时,只需一个电话他们就肯定会效劳。
猛然坐下者,内心大多隐藏不安
第22节:坐立行姿传递信息(6)
坐在椅子上的行为,因人不同而产生各式各样的坐法--有的是把全身猛然扔出似的坐下,有的则慢慢坐下,也有的则小心翼翼地坐在椅子前部,还有的将身体深深沉下似的坐下……此等行为分别表明了各人的心理状态。而其中猛然坐下的人,大多是在隐藏内心的不安。
不管面对的是初识者还是熟人,猛然摔坐在椅子上的人表面上似乎是一副不拘小节的样子,其实他的心理状态和表面上的情况恰恰相反。
这种看上去极端随意的态度后面,深深地隐藏着他内心的极度不安。这种坐态,出自不愿被对方识破自己真正心情的抑制心理。尤其是面对初次相识的人,这一心理更加强烈。采用此种坐姿的人,在他坐下来以后,往往会表现出心绪不安、不时地移动屁股或心不在焉的神态。由此便可看出他的真正心绪。当然,如果是知心朋友或者亲属之间,则不能一概而论,可视为与其态度一致的心情表现。
深坐椅内者,自大自负
对于那种舒适地深陷在座位中的人,他的坐态在向他人表示着自己的心理优势。
坐的姿势,是人类活动中的不自然状态,坐着的人必然在潜意识中存在着可以立即站起来的心理。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觉醒水准"的高度状态。随着紧张情绪的解除,该"觉醒水准"也会随之降低。于是,人的腰部逐渐向后挪动,变成身体靠在椅背、两脚向前伸出的姿态。采用这种坐姿的人,很难一下子就从座位上站起来,这说明,他认为面对他人不必过分紧张,也不必担忧对方会侵犯自己。他有充分的信心来统御对方。所以深陷在座位中的坐态,即向人发出了"优越"的信号。
相反,那些浅坐在椅子上的人,即只坐半个屁股的人,乃无意识地表现出自己居于心理劣势,而且缺乏精神上的安全感。在对方面前,他处于从属的地位。但也有这种情况,他的屁股浅浅地坐在椅子的边缘,手肘搁在大腿上,双手松弛地悬垂着。采用这种坐姿的人,表现出一种好奇心,对正在谈的问题很有兴趣。
总之,深坐的人潜意识中希望自己居高临下,有一种强烈的控制欲;而浅坐的人,潜意识中会表现出一种服从对方的心理来。
佝偻状站立,一种缺乏责任心的姿态
一般来说,在一个人的形象中,站姿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当你面对别人的时候,首先映入别人眼帘的就是你的站姿。有的人的站姿是抬头,挺胸,收腹,两腿分开直立,两脚呈正步,像一棵松树般挺拔。这种人是健康自信的人,因为自信,所以这种人做事雷厉风行,很有魄力。这种男人有正直感、责任感,是大多数女孩子追求的对象。而有的人站立时弯弯曲曲,头部下垂,胸不挺,眼不平。他们缺乏自信,做事畏缩不前,不敢承担风险和责任。
第23节:坐立行姿传递信息(7)
一个人如果站立时弯腰曲背,或略呈佝偻状,则属于封闭型立姿,表现出自我防卫、封闭、消沉的心理倾向。与上述站姿的人相比,精神气质上总处于劣势,同时还反映了他惶惑不安或自我抑制的心情。
除此之外,这种人很可能就是那种专干偷鸡摸狗之事的人,因为做贼心虚,生怕他人透过眼睛发现自己的所作所为,所以,他的头抬不起,胸也不敢挺起来。还有一类人,那就是一辈子与药罐子为伴的人,当然,这类人大家都可以理解,不是他们不想挺直腰杆子做人,而是因为恶疾缠身。
站立时喜欢双手插兜者,心思多缜密
如果你正在跟上司谈话,当上司听得不耐烦时,他常常会把手插在口袋里站立,甚至还会在屋里踱来踱去;而如果他是一个在自然站立状态下喜欢双手插兜的人,那么他在做事的时候则喜欢三思而后行。
将发出各种语言的手隐藏起来的行为是为了不让对方看破自己内心警戒心理的表现,也是不信任对方的证据。也许他们是一边面露微笑地倾听,一边却将插入口袋中的手握紧,一副准备攻击的架势。当然,此种动作也可视为企图扩大势力范围的职业性姿态。不论是何意,手插入口袋而倾听对方说话的人的确可说是不仅不同意对方,并且有不想与对方确立亲密关系的意思。
自然站立时喜欢双手插兜的人,性格通常谨小慎微,凡事三思而后行。如果让他们决定一件事,不如你先给他们一份计划。在工作中他们最缺乏灵活性,往往用呆板的办法去解决很多问题。他们对突如其来的失败或打击的心理承受能力差,在逆境中更多的是垂头丧气、怨天尤人。他们城府较深,不肯轻易向人表露心迹,而且性格偏于保守、内向,凡事步步为营,警觉性极高,不肯轻信别人。
站立时双臂交叉,代表挑战和攻击意识
一般情况下,当父母想对孩子表示亲昵的时候,都会对孩子说"到这儿来",然后张开双臂把孩子搂在怀中。但如果父母换一个姿势,双臂交叉抱于胸前,然后对孩子说"到这儿来",孩子决不会认为父母要拥抱他,而是怯生生地走过来,以为自己又犯了什么错误要遭受责骂。所以,习惯双臂交叉站立的人,往往给人很强的挑战和攻击意识。
双臂交叉抱于胸前,也是一种防御性的姿势,保护自己免受眼前的威胁。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防护,也表示对眼前人的排斥。习惯于保持这种姿势的人,大都叛逆性很强,有很强的排斥感。也有一些人在思考事情时,习惯将双臂交叉抱于胸前。不过喜欢这么做的人,基本上警戒心都很强。
他们习惯在自己和他人之间画下一道防线,不喜欢跟人太亲密。他们永远和对方保持适度的距离,冷漠地观察对方,而且有些特立独行,不考虑他人的意见,很容易与他人形成对立。年轻女性如果经常摆出这种姿势,则会给人一种冷漠的感觉,不易获得爱情。
第24节:坐立行姿传递信息(8)
另外,把双臂抱在胸前还非常明显地说明了此人想要掩饰什么。伴随这种姿势的还有紧张和不安的情绪。他们可能拒绝你提供的任何方案。所以当我们看到某人把双臂交叉放在胸前的话,则意味着此人想撤退。不过,胸部很丰满的女性或者感到不舒服的人常常也会采取这种姿势。
在工作中,这种人的创造力比其他类型的人更丰沛、发挥得更淋漓尽致,并不是因为他们比其他人更聪明,而是他们比其他人更敢于发挥自己。在生活中如果遇到不平的事,最先站出来反对的也一定是他们,因为他们身体里流淌的就是好斗的血。
所以,我们在识人的时候,如果看到某人常常摆出双臂交叉抱于胸前的姿势,我们就要注意尽量不要与其发生冲突,以免因为他们的好斗和攻击性,弄得两败俱伤。
走路快者,目标坚定
走路如同上军操,步伐齐整,双手有规则地摆动,在我们看来非常做作,但他们却感觉这样协调。这类人好似军人一般,有着坚强的意志,组织性也很强,是说一不二的人。但在决断事情时偏重主观,甚至有点武断独裁,对生命及信念固执专注,认定的事情不易为他人所动。有时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与理想,会不惜一切代价。他们对自己的信念非常专注,选定的目标一般不会因外在环境和事物的变化而受影响。
这种男人往往最让女人欢心也最让女人讨厌,因为他们一旦看上某个女人,就非追到手不可。只要你答应了他,他愿意每天拉着人力车来接送你。
这类人如果能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一定收效颇丰,因为他们对事业的执著是其他类型的人所不可比拟的。但如果你的上司有这种人的话,日子可就不好过了,很多时候你会"吃不了兜着走",因为他们一般都比较"独裁",而且有时候甚至会不惜牺牲任何东西去达到他个人的目的。
他们不管有事还是无事,不管离办事的地点远还是近,即使他有的是时间,走路仍是急匆匆的,像生怕误了"高考"一样。这类人是典型的行动主义者,大多精力充沛,精明能干,敢于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如果你的下属职工里有这样的人,对他说"你再怎样我会开除你"的话,他会若无其事地继续干下去,一定让你气愤不已。
此外,这种人对自己非常严格,不允许有半点的差错和放松,属于"严以律己"的那种,希望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可以成为他人的榜样;具有相当坚强的意志力和高度的组织能力,但容易偏向武断独裁,让周围人畏惧;对生命及信念固执专注,不易为别人和外部环境所动,为实现目的会不惜一切代价。
双手半插于口袋
第25节:坐立行姿传递信息(9)
者,怀有激情
习惯双手半插于口袋中的人,一般都是比较有激情、有朝气的年轻人,有激情的人做什么都带着一股激情带着一股干劲,他们往往不满足于死板教条的工作,不满足于恪守陈规,不满足于机械式的工作,他们大多喜欢挑战,喜欢难度越来越高的工作。
越是有难度的,有挑战性的工作,越能激发他们的热情与干劲。而每次他们完成了这个更高难度的任务时,心中都会升起一股强烈的自豪感和荣誉感,这种感觉会激励他们去追求更高的难度、更大的挑战。
习惯双手半插于口袋的人还比较有强烈的进取精神,他们不喜欢自己没有进步,不喜欢原地踏步的生活,所以他们常常会主动寻求能让自己不断提高的工作,会喜欢迎接新的挑战。对于他们来说,有挑战的生活才是有乐趣的,如果没有了挑战,他们在工作的时候则会显得意兴阑珊,没有精神,即使很好地完成了工作,在他们的心里也没有丝毫的愉快和欣慰可言。
在为人处世上,这种人也喜欢结交那些比自己能力高的朋友,倒不是为人势利,而是希望从这些比他们能力高的人身上学到东西,从而提高自己。
所以,当我们看到有人常常将双手半插于口袋时,我们便可大致断定此人十有八九是个很有进取心、喜欢迎接挑战的人。
第26节:谈吐之间显露心迹(1)
第四章
谈吐之间显露心迹
说话时常清喉咙者,可能在掩饰情绪
曾国藩认为,每个人的声音,跟天地之间的阴阳五行之气一样,也有清浊之分,清者轻而上扬,浊者重而下坠。声音起始于丹田,在喉头发出声响,至舌头那里发生转化,在牙齿那里发生清浊之变,最后经由嘴唇发出去,这一切都与宫、商、角、徵、羽五音密切配合。识人时,听其声音,要去辨识其独具一格之处,不一定完全与五音相符,但只要听到声音就会想到这个人,这样就会闻其声而知其人,所以不一定要见到他的庐山真面目才能看出他究竟是个英才还是庸才。
在比较正式的场合,说话伊始就清喉咙的人,多是紧张和不安的情绪所致。
在说话的过程中不断清喉咙的人,可能是为了变换说话的语气和声调,还有可能是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某种焦虑和不安。
还有的人在说话过程中并不是不断地清喉咙,而只是偶尔一两次,这多半是表明他对某一个问题并不是特别认同,还需要仔细认真地考虑。
故意清喉咙还是一种警告的表示,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某种不满情绪,同时也包含着向对方示威的意思,告诉对方自己可能会不客气。
总而言之,如果一个人说话的时候,不断地清喉咙,那说明此人对自己的话根本就没有把握,他只是在发表自己的观点,况且这种人具有杞人忧天的倾向。再则,如果男性出现咬住烟头、用唾液加以润湿的动作,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现。
说话像放连珠炮者,多缺乏心计
我们经常会遇到说话像放连珠炮的人,他们一开口,别人就没有机会启齿了。这种人通常会自以为自己热诚、能说会道。其实,这往往显示了他们思想单纯,没有心计。
说话像放连珠炮的人不仅说话语速快,而且音量高。这对于说话者自己来说,因为说话的速度太快,肯定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自己的言语,顾虑别人的反应和感觉。这样,说话者自己泄露的东西太多,而且招致对方的误解也会很多。此外,说话像放连珠炮的这种人将交谈变为个人脱口秀专场,说话的时候"唯我独尊",会招人厌烦。这些都表现出这类人说得多想得少或先说后想的单纯性和直接性。
通常,小孩子发现一件事情或玩得兴趣盎然时,会不假思索、语无伦次地对家长或他人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一股脑儿地说出来,就像放连珠炮。而小孩就是我们身边思想最单纯、也没什么心计的人群。
我们说话的目的就是要让对方领会自己的意思,但说话像放连珠炮的人由于说话太快,会使听众疲于追赶他的思维节奏,感觉会很累很累。而如果对方不能确切地把握其听到的内容,会使得双方造成不必要的尴尬,甚至是误会。
在工作以及生活中,这种人都会因为雷厉风行和心直口快的性格,而容易获得他人的好感。但同时,他们也会因为说话时没有顾及别人的感受而得罪人,或表述不清、话语太多而遭人反感--言多必失!到头来也使得自己自讨没趣。
因此,我们在与说话像放连珠炮的人交往时,不要因为他们的话语伤着了自己就误解甚至记恨对方,也不要因为厌恶这种说话方式而回避他们。殊不知,这类人是最没有心计的,且他们思想单纯,值得交往和信赖。
说话慢条斯理者,心中多有主见
语言是人际沟通的载体,人们借助语言进行思想和情感交流以达到相互了解。通常,单位的领导者或一个团队的主管,讲话的时候总是逻辑严密、不慌不忙,这可不单是因为他们有卓越的管理能力,更主要的是因为这些人说话的时候有自己的主见。
从我们的实际接触来看,一方面,讲话慢容易让人理解话本身的含义,也就是让人有更多的思考时间去理解真正的含义,这样也有利于自己和对方进行有效的沟通;而讲话快的人,基本上只顾着自己表达,无暇在意别人需要去理解他的意思。另一方面,讲话慢的人,在讲话的时候会考虑好自己的言语或表达方式后再说出来,即"三思而后行"。这样更容易表述自己的意思,就可以提高和对方沟通的效率。
说话慢条斯理的人还说明他们的心理很成熟,面对问题的时候不会鲁莽和急躁,有自己的主张和见解,不会事事都询问他人。当然,也决不是从不听取别人的建议。这是因为这种人通常头脑极为冷静,能看清事态的发展和变化,关键的时候能拿主意,但决不是逞能。
第27节:谈吐之间显露心迹(2)
说话慢条斯理的人,工作起来效率不一定是最高的,但他们会兼顾质量与效率,能做到随机应变。他们在生活中也比较沉稳,做事有计划、有条理,不至于活在忙碌和烦躁当中。
因此,与说话慢条斯理的人交往的时候,你不要妄想轻易说服这样的人,因为他们很有自己的主见,不会随意改变自己的主意。当然,也千万不要急于亮出自己的底牌。否则,对方会将事情策划得更加周密,好像什么事他都可以胸有成竹,会使你难以回旋并徒增心理压力。
说话音量高
者,性情多
粗犷
有些人天生一副大嗓门,说起话来高声大气。高声大气是人们用来召唤、鼓动、说理、强调和表达自己激动心情的声和气,可以表现说话者的激情、粗犷、豪放的性格。
他们脾气暴躁、易怒,容易激动,但为人耿直、真诚、热情,说话直截了当,从不拐弯抹角绕圈子。这一类人多容不得自己受一点点委屈,他们会据理力争,直到弄个水落石出为止。他们有时会充当急先锋,起召唤、鼓动的作用,但有时也会在不知不觉当中被人利用,而自己却浑然不知。
张飞是《三国演义》中群众最喜爱的人物之一。他以粗豪、勇猛、爽直和坚贞的品质深深地吸引着历代的读者。这个人物说话声如洪钟,具有浓烈的草莽英雄气质。从其外表便可看到这一点--他"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在长坂坡一役,曹操率众军追赶张飞。张飞立马桥头,圆睁环眼,厉声大喝:"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吼声如雷,将曹军部将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跌于马下。曹操回马而走。这段有声有色的传奇故事,凸现了张飞粗犷的草莽英雄气质。
很多人一听说要与强敌对阵,大都会心生恐慌,或想临阵脱逃。其实,这种做法等于认输。如果你能先发制人,以声气夺人,就可减轻这种心理压迫。
另外,说话声音高昂、洪亮的人大都有比较充沛和旺盛的精力,自信心充足,有一定的欣赏品位和鉴赏能力,待人热情、诚恳,气质优雅,能够吸引一定人的目光,并且有荣誉感。
常唉声叹气,是心理脆弱的体现
常唉声叹气者,多有较强的自卑心理,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一旦遭遇到挫折、失败时,就会丧失信心,显得沮丧、颓废,甚至一蹶不振,丧失"东山再起"的勇气。
这种人总是哀叹"人难做,难做人,做人难",却不知道,失败和成功是人们的心理体验和感觉,是人们意志的判断和界定。只是一味地躺在床上唉声叹气,又谈何成功?不怕失败,重新振作起来,才会有成功的希望。
第28节:谈吐之间显露心迹(3)
这类人从不善于在自己身上寻找失败的原因,却总是不断地寻找种种理由和借口为自己开脱,然后自我安慰。他们时常哀叹自己的不幸,却以他人更大的不幸来平衡自己。
喋喋不休者,多爱听奉承
有人说起话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有人则喜欢喋喋不休地倾诉。对这样的人,不妨做个最佳所众--不打断他、不责怪他,与他保持亲密但适度的距离,显得专注一些,并刻意营造美妙的谈话氛围……他们是喜欢听别人奉承的典型。
这种人的性格特征是说起话来像连珠炮似的滔滔不绝。这种类型的女性性格非常灵巧,有顺应任何环境的能力。
不过,她们也有疏忽的一面,可能做出违背本意的事。一般而言,她们属于乐天派,不会闷闷不乐或钻牛角尖。这种类型的女性多半具备语言、绘画的才能,个性善良,不会拒绝他人的请求。若是口若悬河的男人,有时因不会接纳他人的意见、过于主张自我而惹来麻烦。他们自认为好的事却常常是旁人厌恶的。
这类人给人的第一印象虽不佳,却能在交往一段时间后慢慢化解彼此间的误解,而让人发现其个性品位。当然,也很容易引起异性的误解。
口齿不清、言语迟钝者,意志往往坚定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人口齿不清、反应迟钝,最初你也许会有厌烦的情绪,但等到彼此熟悉或你了解他们后,会发现这类人往往不仅意志坚定,而且才华出众,甚至会一鸣惊人。
口齿不清、反应较迟钝的人,通常有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他们仅仅是语言表达不够精彩,但往往能一鸣惊人,这说明他们在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有比较出众的才能,只要努力,都能很快成功;另一种人则是说话方面确实不够出色,而且也不太经常表现自己,但他们注重少说多做,以免去自己词不达意的形象缺憾,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能力。可见,这种人的意志往往是十分坚定的。
爱因斯坦三岁多了还不会说话,中学时代的他连许多测试都不及格,有时候人家问他叫什么名字,他都好长时间答不上来。然而,他后来却成了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首相邱吉尔上学时作业做得很差,说话结结巴巴,口齿不清,最后却成了二战期间最伟大的领袖、演说家、文学家。
口齿不清、反应迟钝的人通常会给他人留下天生木讷的印象,但他们大多数却是笃志坚行,见解非凡,往往终成大事。这说明口齿不清、反应迟钝并不是他们智商有问题,而是这些人耐性较好,且内心活动丰富、善于思考。
由此可见,我们在与口齿不清、反应迟钝的人交往的时候,不能单从这一方面就判断对方,而要学习他们做事的劲头和能力,平等对待并尊重对方。
第29节:谈吐之间显露心迹(4)
善用幽默应对僵局者,脑筋转得快
僵局是无法预料的,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也是无处不在的,如约会的时候、面试的时候、主持会议的时候、和陌生人一同进餐的时候……因为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事件,人们常常会陷入僵局。这种时候,有些人会为此尴尬万分、大为失态;有些人却能悄然化解、轻松摆脱;而有些人则能适时地用幽默化解僵局,让大家都松一口气。这些善用幽默打破僵局的人,大多数反应能力都比较强。
善用幽默打破僵局的人,总能在第一时间感觉到某种不和谐的气氛,并且想到用合适的话语来打破僵局。这不仅能使当时的气氛得到缓和,还可使尴尬或气恼的双方都有台阶可下。这种人,不仅观察事物的能力强,而且具备机智、敏捷的判断力。
二战期间,艾森豪威尔前去视察一支陷入困境的部队。当时,他还是欧洲战场的盟军总司令。对于他的到来,美国士兵报以了热烈掌声。他讲完话准备下台时,一不小心摔倒在了泥浆里,滚了一身的泥巴,士兵们见状面面相觑,但艾森豪威尔站起身后竟风趣地说:"泥浆告诉我,我对你们的巡视是极其成功的!"士兵们哄然大笑。
艾森豪威尔用幽默瞬间打破了僵局。通过他的幽默语言,人们也看到了他的聪明机智,以及面对突然而至的僵局处变不惊的大将风范。幽默是一种智慧的表现,它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还要善于体谅他人。而用幽默打破僵局则更需要审时度势的能力,以及能敏捷地捕捉事物本质的能力。
说话绝对者,有自恋倾向
生活中我们常遇到一些人,他们总爱把"绝对"这个词挂在嘴上。在与人交谈的时候,经常语气强烈地提到"绝对"这个词。而通常性格较温和、考虑别人想法的人是不会经常说到"绝对"这个词的。喜欢说"绝对"的人,往往不顾及他人的想法。
"绝对"这个词在词典里表示的是极端程度的意思。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这个词的时候,表达的意义远没有词典中那样极端。但研究表明,喜欢说"绝对"的人大多有自恋的倾向。这种人比较主观,而且常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的很多想法其实是不合乎实际的。
但是,这一点却常被他们用来作为自我防卫的借口和被证明错了时候的挡箭牌。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常常会不断用"绝对"来进行保证,如"绝对不会再犯","绝对不会再这样做了"等。有时他们的"绝对"被人驳倒后,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不安,总要找一些理由加以解释,总想让自己的东西被人接受。其实,别人不相信他们的绝对,他们自己也不相信这样的绝对,只不过是为了维护自己所谓的尊严而已。
第30节:谈吐之间显露心迹(5)
在同异性的交往中,用不了多久,他们会说出很多的"绝对"。虽然恋爱到了一定程度,偶尔说"绝对"也是表达情感的很正常的方式,但是,满口"绝对"的人,他们的甜言蜜语就值得怀疑了。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果遇到喜欢说"绝对"的人,可以尽量多强调自己的观点。这样,在与不常考虑他人想法的他们交往时,才能让我们自己也融入到话题中去。
喜用第一人称者,
表现欲强烈
在人际交往中,有些人在谈话中喜欢使用"我"字,他们张口闭口都离不开"我"、"我的"等口头禅。仔细观察一下,我们不难发现有这样习惯的儿童也非常多,这也是不足为奇的,因为这是一种儿童心理的表现。但是,有些成年人也这样说话,就算不常用"我"字,而爱用"我们"或者"我辈"等字眼,这也表明他们具有相同的性格,具有很强的表现欲。
心理研究表明,有些成人之所以养成这样的说话习惯,其原因可以追溯到他们的婴幼儿时期。在哺乳期,婴幼儿与母亲有一种身心合一的亲密关系;而到了断奶期,婴幼儿的这种感觉就受到了威胁。为了避免这样的威胁,婴幼儿学会了说"妈妈"、"我"这些单词。"妈妈"和"我"这些词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孩子的不安全感。
在孩子的心目中,"妈妈"和"我"是密不可分的。没有妈妈,他们很难生存下去,所以他们对妈妈有着难以割舍的心理依恋。孩子不断地强调"我",可以从母亲那里得到一种安全感。经过这样的不断强化,孩子就频繁地使用"我",从而获得更多的安慰。等孩子慢慢长大以后,就逐渐被社会同化了,由一个小家的孩子变成了社会的孩子,他们通过不断地说"我"、"我们"来获得安全感的要求逐渐变淡,取而代之的是强烈的表现欲。他们并非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而是企图强化自己的存在、表现自己。
与这样的人交往,一般来说是比较安全的。如果自己有这种习惯就应该及时修正自己的个性,使自己的人格很快成熟、健全起来。
常说"所以说"的人,通常爱独揽功劳
我们经常遇到一些人,喜欢把"所以说"挂在嘴边。他们认为自己在开始的时候就已经了解所有的事情,颇有先见之明。当别人说出事情的结果的时候,他们总会说:"我之前不是说过了吗?我早就知道结果会是如此。" 特别强调自己对事情的发展早已了如指掌。
他们绝对不会说:"是啊,你说得对,我也这么想。"而总是说:"所以说,事情就是这样,我之前不就说过了吗?"乍听起来是他们善于总结,但深究起来却远不是这么回事。常说"所以说"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以聪明自居、自以为是,态度也表现得很强硬、傲慢,并且更喜欢将功劳揽在自己身上。
第31节:谈吐之间显露心迹(6)
常把"所以说……"挂在嘴边的人,总认为自己所说的话具有绝对的权威性,说话完全不顾及对方,似乎有逼迫他人的感觉,因此对方常会因这种被践踏的态度而受到伤害。所以,他们很惹人讨厌,但自己却浑然不觉。事实上他们并不觉得自己是个傲慢、令人厌恶的人,反而认为自己相当值得同情。因为他们得不到众人的认同和理解,周围的人都不愿意去倾听、了解他们的心声。
我们一定要留心"所以说"这样的口头禅,尤其是在自己并不是最高职位的时候。
常说"所以说"的人,一般来说很难相处,如果想和他们好好相处,只要多忍耐、多担待一些就行了。因为他们只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渴望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是"见多识广,什么都懂"。
常说"对啊"者,多圆滑世故
"对啊!"这个词语用来肯定对方说的话,表示毋庸置疑。日常生活中,没有人喜欢别人拂逆自己的意愿行事。而这些喜欢说"对啊"的人,通常都有好人缘。他们嘴边挂着"对啊",表面上是一团和气,人际关系不错,但这并不一定就是他们的心里话。其实,他们是以"对啊"来迎合别人,暗地里却常常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精打细算,为人处世比较圆滑。
"嗯,对啊,就像你所说的那样。"
"对啊,确实是这样,我也有同感……"
类似这些用来赞同或认同对方的话,会让对方听起来显得格外舒服,非常高兴地认为原来你的看法和他一样。其实,讲这种话的人并非发自内心、谦虚地认为你的话都是正确的。他们之所以常常将"对啊"这句话挂在嘴边,是因为这样比较容易与你相处,使自己的人际关系更加融洽、顺利而已。他们一心为自己着想,希望借此得到更多的利益。
另外,常说这句话的人通常不属于那种自我意识特别强烈的类型,他们比较善解人意,不会勉强别人按照自己的步调走,不会强人所难,不会斤斤计较。因此,他们一般可以营造和谐的气氛,自己也可以成为受欢迎的人。
可是如果碰到这种类型的主管,就别高兴得太早。对你的意见他可能会回答:"对啊,你说得很有道理。"不过当事情进入最后决策阶段的时候,他会要求你按照他们的意思去做,而且相当固执,无论你再提出什么样的意见和建议,也都是徒劳。寸步不让的做法令他一反常态,与往日判若两人。
"对啊"一方面是肯定对方,另一方面却是敷衍对方的一种手段,他们对于对方的意见不屑一顾,甚至连反驳都懒得反驳。这种人是算计他人、处世圆滑、不得不提防的危险人物。
常说"这个……"者,处世谨慎
我们周围不乏一些这样的人,在与之交谈时,他们经常会停下来,放慢语速说:"这个……"仔细分析一下,我们不难发现,这类人说话办事都比较谨慎。
第32节:谈吐之间显露心迹(7)
经常使用"这个……"、"那个……"的人,可能是由于自身掌握的词汇少,或是思维慢而导致的,是他们在说话时利用它作为间歇的方法形成的口头语。
他们一般较和蔼亲切,待人接物时也能做到客观理智,冷静地思考,认真地分析,然后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而且,他们不独断专行,能够给予他人足够的尊重,反过来也会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爱戴。
可以说,那些带有"这个……"口头语的人,反应比较迟钝或比较有城府。也会有公务员爱用这种口头语,因怕说错话,需要间歇来思考。
常说"其实"者,
多倔犟任性
如果你是一个心细的人,你就会发现,在与你交流的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经常说"其实"这个词。一般来说,性格随和的人在与人沟通的时候,往往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因而对别人的看法通常持赞成的态度;相反,那些喜欢说"其实"的人,性格大多任性而倔犟,往往不易改变自己的想法。
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其实"这个词表达的意义通常是对别人提出的观点持有反对的成分。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喜欢说"其实"的人大多有一种自我欣赏的倾向,这种人往往比较主观,而且常以自我为中心。
事实上,经常说"其实"的人,由于对自己的才能往往估计过高而导致事情的发展出乎意料,而且,即便在失败的情况下,他们依然会用"其实"来为自己开脱罪责。
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经常说"其实"的人,最好用不容置疑的口气加强自己的观点。然后,当对方开始为自己的错误寻找借口时,可以采用大量的事实指出他的错误,最终让其心服口服。
常挖苦他人
者,乃嫉妒
心在作祟
我们周围一定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总给我们"泼冷水",说起话来也很刺耳,好像是以挖苦人为乐。通常这样的人,都是有较强嫉妒心的人。
总喜欢挖苦别人的人,多心胸比较狭窄,有强烈的嫉妒心理,有时甚至做一些落井下石的事。他们有较强的自卑心理,生活态度较消极,常常进行自我否定。他们最善于挑剔和嘲讽他人,整天盘算他人,自己却从未真正开心过。
一些人会用幽默的方式嘲笑、讽刺他人,这类人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相当机智、风趣的,对任何事物都有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够关心和体谅他人,但实际上这种人是相当自私的,他们在乎的可能只是自己。他们在为人处世各个方面总是非常小心谨慎,凡事总是赶着要比别人快一步。他们睚眦必报,有谁伤害过自己,一定会想方设法让对方付出代价。当他人取得成就时,会故意进行贬低。
第33节:谈吐之间显露心迹(8)
善于自嘲者,心胸宽阔
幽默一直被人们奉为只有聪明人才能驾驭的语言艺术,而自嘲又被称为幽默的最高境界。由此可见,能自嘲的人必是智者中的智者、高手中的高手。自嘲是缺乏自信者不敢使用的技术,因为它是要你自己骂自己,也就是要拿自身的失误、不足甚至生理缺陷来"开涮",对丑处、羞处不予遮掩、躲避,反而把它放大、夸张、剖析,然后巧妙地引申发挥、自圆其说,博得一笑。没有豁达、乐观、超脱、调侃的心态和胸怀,是无法做到的。
用一个幽默来打破僵局,这样的人多随机应变能力强、反应快。因自己出色的表现,他们可能会成为受人关注的对象,这正好迎合了他们的心理。他们多有比较强烈的表现欲,希望得到他人的注意与认可。
豁达是幽默中蕴涵的一种重要品质。这类人凡事乐观,即使身陷囹圄也会看到希望,而不是整天悲悲戚戚、愁眉不展,其宝贵的思维模式是"大不了就怎样怎样",而不是斤斤计较、过分认真;多想想自己的缺点和无能,经常自我嘲笑,而不是"老子天下第一",盲目逞能好胜。这就是豁达。豁达往往意味着超脱,但又没发展到虚无,所以它仍是一种积极因素,是一种美好的人性的表现。
善于自嘲式幽默的人,首先应具有一定的勇气,敢于进行自我嘲讽。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他们心胸宽阔,能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而且能够经常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寻找自身的错误,并加以改正。这种气质,别人看在眼里,很容易产生一股敬佩之情,从而为其带来良好的人际关系。
总而言之,凡是能操纵最高语言艺术--幽默的人,已是"智力超群者",那么能用最高境界的幽默--自嘲作为武器者,堪称人情操纵场上的"无冕之王",又怎能不令人肃然起敬?
能主动道歉
者,多理性
大度
生活中,恋人、夫妻、亲友、同事之间难免会有误会发生,而人与人之间有了矛盾后,往往因为顾及面子或者怕道歉被对方拒绝,而不愿意捅破那层窗户纸主动去道歉或讲和,于是小矛盾就越积越深。相反,一些人意识到自己不对或对方不高兴了,即使不是自己的错误,也会主动道歉。这正显示出了他们的理性和大度。
道歉并非耻辱,而是真挚和诚恳的表现。"解铃还须系铃人",化被动为主动道歉的效果更好一些。做错了事主动道歉,远比那些千方百计找理由给自己辩护的人更能得到谅解,甚至是尊敬。而且这类人通常拥有宽阔大度的胸怀,比较理性,能认识到矛盾对双方关系的不利影响。因此,主动道歉不仅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品质、一种胆识。
第34节:谈吐之间显露心迹(9)
"道歉"一词在中国文化中的倾向,往往是与"错"联系在一起的。主动道歉更被一些人认为是有失尊严的事。其实,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谁也避免不了在人际交往时伤害别人或者被别人伤害,而大多数伤害是无意的。因此,主动道歉才是打开通向原谅和恢复关系大门的最有效的钥匙。
所以,当我们在工作或生活中,与亲朋好友、同事或陌生人有了误解和摩擦的时候,都应该主动道歉。当对方主动道歉的时候,更应当积极谦和地接受道歉,原谅对方。要知道,这正是一个人理性和大度的最好体现。
打电话时声音很大者,渴望表现自我
有的人打电话时声音总是很小,好像生怕被别人听到一样;而有的人讲电话则声音非常大,似乎生怕别人听不到。后者通常表现欲比较强烈。
对于那些表现欲强烈的人,无论到哪里他们都试图表现一番。他们很自信,只要有机会,他们就愿意大胆地"秀"出自己,即便打电话也是一样。他们往往故意提高音量,以引起别人的注意,甚至有时还故意让别人听到他谈话的内容,因为谈话中可能涉及一些令他觉得很有面子的事,所以他很希望别人听到。
敢于自我表现的人通常是自信心极强的人,他们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场合、面对什么样的人,都能保持强烈自信。有的人越是在正式的场合就越紧张,越不敢放开手脚施展自己的能力;而他们这类人则最喜欢在这样的场合,正好可以表现自己,发挥自己的才能。他们迫不及待地想得到这样表现自己的机会,属于那种"给点阳光就灿烂"的人。
敢于自我表现的人,往往在工作中能引起领导的注意,因为他们常常有意无意地展现自己,别人想不注意都难。在团队中,不论什么活动,他们都能出尽风头,即便在他不擅长的活动中,为了表现自己,他也要不断地插科打诨,抢夺别人的眼球。
这种性格可能会受到领导的赏识,但常常阻碍了他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因为他太爱表现,太出风头,所以可能常常抢了别人的风头,这就难免引起同事们的妒忌和不满。"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一个团队里如果有一个人太出色,再加上他太喜欢表现自己,那就相当于把自己与其他同事的距离拉远,你的出色总是衬托得其他人平庸,其他人必定会对你有看法。渐渐地,其他人就会形成一股反抗的力量来与你对抗,即便你不会被排挤出去,那你也不会在团队中有好的人缘。
所以,打电话时常常声音很大的人,通常有较强的自我表现欲,但这种欲望通常会触犯他人,以致他失去良好的人际关系。
不愿谈论自己者,大多有自卑心理
第35节:谈吐之间显露心迹(10)
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在谈话中,通常人都不会非常直观地谈论自己,但在不知不觉、有意无意当中总有透露自己的时候,在此过程中,注意谈论内容是什么,谈论者的神态和动作怎样,细心一点,一定会获得一些有益的东西。
有人常常谈论自己,包括曾有的经历,自我的个性,对外界一些事物的看法、态度和意见等,一般来说,这样的人性格多比较外向,感情色彩鲜明而且强烈,主观意识较浓厚,爱表现和公开自己,多少有点虚荣。
与此相反,如果一个人不经常谈论自己,包括曾有的经历,自我的性格,对外界一些事物的看法、态度和意见等,则表明此人的性格比较内向,感情色彩不鲜明也不强烈,主观意识比较淡薄,不太爱表现和公开自己,比较保守,多少有些自卑心理。另外,这类人可能有很深的城府。
如果一个人在叙述某件事情的时候,只是在单纯地叙述,不加入过多的自我感情色彩,而是将自己置于事外,则表明这个人比较客观、理智,情感比较沉着和稳定,鲜有过激行为。
相反,一个人在叙述某件事的时候,自我感情非常丰富,特别注意细节,则说明这个人感情比较细腻,易一触即发。
总的来说,从不谈论自己的人,往往有很深的城府,并且大多有自卑心理。
善说恭维话
者,多比较
圆滑
一个人为了拥有圆满而顺利的社会生活,其言语里必定少不了敬辞。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候很难碰到妥当的敬辞。与其说这是由于普通人对于敬辞的掌握不够,不如说是有人故意使用尴尬的敬辞。那些善于恭维、善用敬辞的人,通常都比较圆滑世故。
在说话中善于使用敬辞的人,对他人有很好的洞察力,往往能够体会到他人的心情,然后投其所好。这类人随机应变的能力很强,性格弹性比较大,与绝大多数人都能够保持良好的关系,在为人处世方面多能如鱼得水、左右逢源,在处理各种事情时都显得相当老练。他们相当精明,很少有吃亏上当的时候。虽然表面上看来他们很容易向他人妥协,实际上他们有自己的主张,而且往往有一张非常广大、实用的关系网。
常用礼貌语
者,内心多
谦恭
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不能独处、孤立。孤立就有危险,不孤立就要有交往。父子之间、夫妇之间、长幼之间、朋友之间都有交往,要交往就必须以"礼"来维持。史措臣说:"对待富贵的人,不难有礼,而难于有恩。对待贫贱的人,不难有恩,而难于有礼。"而平时善用礼貌用语的人,一般都能尊重和体谅他人。
第36节:谈吐之间显露心迹(11)
与人相见时,会互问一声"好",表面看这是再容易不过的事,可别小瞧这声问候,传达的信息却十分丰富。它表示尊重、亲切和友情,又显示出你懂礼貌、有教养、有风度。
英国人说话少不了"对不起",凡是请人帮助之事,他们总先说声"对不起"--对不起,我要下车了;对不起,请给我一杯水;对不起,占用了您的时间……英国警察对违章司机就地处理时,也会先说:"对不起,先生,您的车超速了。"两车相撞,大家先彼此说声"对不起"。在这样的气氛下,双方自尊心同时获得满足,争吵自然不会发生。因为,善于使用礼貌用语的人,都是能尊重和体谅他人的人。
总而言之,在说话中善于使用礼貌用语的人,多有一定的学识和文化修养,能给予他人足够的尊重和体谅,心胸比较开阔,有一定的包容力。
喜讲方言者,多重感情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固然利于交际,但在适当的场合来点儿语言宝库中的"土特产"--方言,也有其独特的魅力。当你身在异国他乡听到有人用母语交谈,你会感到如临故土;当你异地出差听到有人讲家乡话,你将备感亲切,也许你还会情不自禁地上前询问对方是不是家乡人,并用家乡话热情地交谈。
说话喜欢讲方言的人,往往感情丰富,特别重感情。他们的适应能力也许不强,与其他环境的融合或许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但这类人的自信心较强,有一定的胆量和魄力,做事很容易成功。
台湾交际专家方树生在谈到方言的作用时说:"喜欢人家说他的方言,这是人之常情。如果你对广东人说广东话,对福建人说福建话,对宁波人说宁波话,对上海人说上海话--如果你是他的同乡,当然产生同乡的好感,彼此易于接近;如果你不是他的同乡,而能说很纯熟流利的对方方言,他一定会觉得你特别聪明,虽然初次相见,印象却可能会很好。对于你的请求,本来不想答应,或许可以因此而通融。你的交际,本来不为人注意的,或许因此而使人乐于与你接近。"
如果能够在言谈中保留故乡话的人情味,同时又能用理性的普通话来和人交谈,撷取两种语言的优点,是最理想的方法。另外,在生意往来、各地区的洽谈会、招待外来宾客等场合中,如能巧妙地活用故乡的语言,也会增加彼此的亲切感。
说话简练者,性情多豪爽
一般来说,在人际交往中,简洁精练的语言常常比繁杂冗长的话题更吸引人。它体现出说话人分析问题的快捷和深刻,是其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高超表现,同时,它也是说话人豪爽、开朗、大方性格的体现。因此,人们都喜欢说话言简意赅的人。
第37节:谈吐之间显露心迹(12)
如果一个人说话简洁,经常以最简单明了的词句来表达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就可以充分展现出他的品格来。
另外,说话简洁也会给人一种生气勃勃的现代感。事实上,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时间观念越来越强,人们更愿意与那些说话简洁的人打交道,一来在较短的时间就能获得较多的信息,二来说话简洁的人往往性格豪放、开朗,易博得对方好感,易于接近。
说话没逻辑
者,办事缺
乏条理
在一些场合,尤其是开会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有些人唠唠叨叨讲了很长的话,听众却如坠云里雾里,正当他们极力想弄清楚发言者什么意思时,他却结束了自己的讲话:"以上很简单地发表个人的一点点看法,请各位多多指教。"这个时候,相信听众席上会传来窃窃私语:
"说了那么长时间的话,还说是'简单'?"
"这人是不是脑子有病,忘记自己讲了多久?"
"哼!简直是浪费别人的时间,说话没有条理性,想到哪儿说到哪儿!"
为什么那个人说话会这么令人生厌呢? 原因之一就是说话缺乏逻辑,没有归纳出所讲内容的重点,让人实在搞不懂他到底在说什么。其实,说话缺乏逻辑的人,做事往往也缺乏条理,而且往往会把事情搞砸。
那些说话缺乏逻辑的人身上存在着共同的特性,那就是缺乏理性逻辑思考能力,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完全听不懂也听不进别人的想法和看法,自己又拿不出适当的逻辑理论。另外,这种人说话办事完全不懂得为别人着想,他们只是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根本不为自己的言行负责,更别说顾及别人的感受了。
爱发牢骚者,多好逸恶劳
"唉,今天又接到加班的命令,真是的。现在是决算期,说来也无可奈何,但是眼看别的单位的人,下班铃声一响,就走得一个不剩了。干会计这一行,实在是划不来,真想调到别的部去。"
"哼,他说营业日报表必须按日提交才算营业报表。这种话有必要提出来吗?小孩都懂的道理!"
这样的牢骚话,想必我们都听到过。有些发牢骚的人,往往是喜欢坐享其成的人。
坐享其成、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种人怎会有大好前途?不平、不满的对象有公司、家庭等环境,也有上司、部属、同事、顾客、丈夫、太太、孩子……
那些牢骚满腹的人,往往都是对自己要求松,对别人要求严,要求给予的回报多。这种类型的人都有个共同的缺点:从不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他们自私自利、气度狭小,不断发牢骚,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他们虽然想改变自己的处境,但却只是安于现状,没有实际行动。一旦遇到挫折和困难,就逃避、退缩,把原因都归罪于外界因素。
第38节:谈吐之间显露心迹(13)
因此,如果遇到经常发牢骚的人,我们最好与他保持距离。
爱打听别人秘密者,心藏控制欲望
有位哲人曾经说过:"距离产生美。"在人际交往中,保持适度的距离既是礼貌的象征,又是美感产生的前提。而在恋爱及婚姻中,保持一定的距离更是非常有必要。所以,对于那些热恋中的年轻男女来说,如果对方喜欢打听你的秘密,那你就要小心了,因为这种人的控制欲一般都很强。他(她)是想借助于获得对方秘密的手段来达到控制你的目的。
一般来讲,在男女相恋的初期阶段,男女双方都会很矜持,出于礼貌不会很冒失地盘问对方什么。然而,当恋爱的关系初步确定,双方的心理设防撤除后,问题就来了。最典型的表现是,他(她)经常会有意无意地打听你的过去,甚至是没有必要让对方知晓的一些小秘密。其实,你根本不必过于重视对方的问话,姑且听之。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一个人知道了他人的秘密,要想长期隐藏在自己的心中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一般都有一种企图控制他人的冲动。因为,如果一个人知道了别人的一些秘密,常常会觉得是一种值得炫耀的骄傲,进而就会把它当做一个很好的控制别人的手段。
看不起领导
者,多自视
甚高
一个人的处世态度,往往决定着他的生存质量。生活中,我们都讨厌那些无端指责别人的人,因为他的所作所为在不知不觉中伤害了别人的尊严与面子,同时也显示了他的狂妄与无知。
关兵是某名牌大学的研究生,毕业后被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录用。由于自恃才高,常常看不起他的顶头上司。但他的上司却宽容为怀,不和他一般见识。一次,关兵出差回到单位,拉上最好的朋友小张到公司附近的饭馆大撮一顿。席间,随着酒量的增多,他开始历数顶头上司的若干"罪状",并把心中的怨恨一股脑儿地发泄了出来,最后他禁不住骂了一句:"他妈的,碰上这种没本事的上司我算是倒了大霉。如果哪天栽到我手上,我非整得他抬不起头!"
像关兵这样经常谴责领导无能的人,内心其实很渴望出人头地,只是囿于上下级关系,他的这种愿望不可能很快实现,于是一旦抓住上司的弱点就严厉反击,不给对方回旋的机会。
事实上,我们怎样对待周围的人,周围的人也会同样对待我们。若要他人尊重自己,自己首先要尊重他人。
另外,经常谴责别人的人,大多心胸比较狭窄,有着强烈的支配别人的欲望。同时,这种人有着较强的自卑心理,生活态度也比较消极。他们最善于挑剔和嘲讽他人,自己却从未真正地开心过。
第39节:谈吐之间显露心迹(14)
常在下属面前吹嘘者,大多不能适应职位
有这样一类人,无论在何种场合,与别人交谈时,他们都爱把话题引到自己身上,吹嘘自己当年如何奋斗的经历,唯恐别人不知道他的光荣历史。而结果却并非他想象得那样。其实,从某个方面来分析这种人,可以发现他们大多数不能很好地适应职位。
事实上,喜欢自吹自擂的人大概还不知道,这种自我吹嘘的言谈,很难适应时代的变化。或许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失败者,完全靠怀旧来过生活。不过可以看出他确实陷入某种欲求不满的环境中,可能他的升职途径遭受阻碍,或者无法适应目前所处的环境,所以他希望忘却现实,喜欢追寻往事来弥补现在的境遇。这是一种消极倒退的现象,因为眼前的情况如此残酷,所以他依旧沉迷于往昔。从他的话题里,别人不难发现他的内心深处正潜伏着一股无可救药的欲求不满的情结。
常在别人背后说三道四者,为人大都很挑剔
生活中有一些人喜欢在人背后说三道四,总以为当事人不知道。心理学家经调查研究发现,这些人其实为人大都很挑剔。
张影和范冰是同事,在一个办公室工作。有一次,在去吃午饭的路上,范冰对张影说:
"你知道吗?小王被辞退了。"
"你说清楚,哪个小王?"
"就是财务部的王小丽呀。"
张影想起财务部是有这么一个女孩子,就问:"她为什么被辞退了?是不是在账务上出什么问题了?"
范冰说:"你还不知道,她哪有做财务的本事呀。我听人说她是走后门进来的,仗着自己有几分姿色,最后还不是……"
说到这里,她诡秘地一笑。
其实,那些背后议人是非者,都有其共同的特性,那就是--妒忌心强,对于那些比自己能力强的人恨得咬牙切齿。于是,就想方设法搞臭别人的名声,并以此来抬高自己。他们是不折不扣的自私自利、气度狭小的小人。他们对别人的要求总是相当严格,但却从不同样要求自己。虽然他们也很想改变对自己不利的处境,但却懒于下工夫提高本领,只是一味地安于现状、坐享其成,而不付诸实际行动。
另外,对于那些喜欢背后说人是非者来说,一定要切记"言多必失,祸从口出"的古训。特别是在一些不为人注意的场合,你一不小心说出的话就可能在伤害别人的同时,也为自己招惹祸端。
惯于赞美别人
者,不会轻易
得罪人
有人说:"赞美是畅销全球的通行证。"喜欢听到赞美的话,这是人类的共性,这一点尤以女性更甚。
每个人都有虚荣心,让人满足虚荣心的最好方法就是赞美对方。那些总是赞美别人的人,大多深谙此道。所以,他们在与人打交道时,总会时不时地赞美对方,并借此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双方的好感也随之增进不少。
第40节:谈吐之间显露心迹(15)
赞美的话会暖化对方的心,从而赢得对方的信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当然,赞美对方并不是美言相送或随便夸上两句就能奏效的。因此,在赞美对方时要恰如其分,切忌虚情假意、无端夸大。
过分谦虚者,常常掩饰内心的真实想法
适当的心理距离是成功的人际交往的一个必要条件。谦虚可以拉近彼此间的心理距离。要想拥有圆满而顺利的社会生活,有分寸的自我谦虚是很重要的。俗话说得好,"过犹不及",如果一个人过于谦虚反而会让人觉得他是在掩饰内心的真实想法,故意装出一副样子而已。
适度的礼貌,是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之一。人与人之间的礼貌,有一定的形式、程式和措辞等,人人都必须遵循。"谦虚过度,反而无礼。"法国作家拉伯雷说:"外表态度上的礼节,只要稍具有知识即能充分做到;而若是想表现出内在的道德品行,则必须具备更多的气质。"那么从言辞到行动总是毕恭毕敬的人,也许可以说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
生活中,我们发现一些人在与人交往的时候,一般总是低声下气,始终用一种非常谦虚的态度、赞美的口气说话。初识之时,对方也许会有不好意思之感,但决不会对这些人产生厌恶;然而随着交往的日益深入,别人便会逐渐察觉这种人的真实态度,而且会气恼不已。这时对他的评价,大多变为:"那家伙原来是个口是心非、表面谦虚的人!"
事实上,这种过分自谦的人往往错误地认为,自己内心的想法不可轻易让他人知晓。于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他们总是以一种非常低调的姿态做人,将种种欲望、冲动和情绪完全压抑在内心深处,死死禁锢着。但是,被压抑的欲望、冲动和情绪越积越多,总有一天会形成强大的冲击力发泄出来。他们直觉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为求掩饰,便启动反作用的心理防卫机制--对人更加谦恭。这等于说,这类以令人难以忍受的过分谦恭的态度对待他人的人,内心往往积聚着对他人的强烈攻击欲。
在毫无隔阂的人际关系中,我们并不需要过分谦虚。如果你在与人交流的时候,对方突然用过分谦虚的言辞谈话时,可能在表示强烈的嫉妒心、敌意、轻蔑、警戒心等。
总喜欢提问
者,可能是
想占据主动
我们知道,在与人谈话的时候,如果要使谈话顺利进行下去,有必要尽可能地多了解对方,对所获的种种细微信息进行分析、探究,由小到大,由微见著,作为交谈的基础。要务必看清交谈的对象,从他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文化水平、心情处境等入手。而要做到这一点,就有必要通过提问的途径达到目的。当然,提问的形式也是灵活多变的,可事先询问,也可在当时;可侧面问他人,也可正面问本人。最后对通过提问所取得的信息作一番思索,由表及里,由此及彼。
第41节:谈吐之间显露心迹(16)
那些谙于此道的人在与一个不太熟悉的人聊天,甚至面对一个陌生人时,常常通过提问的方式获取对方的一些信息,然后在谈话中占据主动。
小张不久前出差住在一家旅店,一个先他而住的陌生客人已悠闲地躺在床上看电视节目。他放下旅行包,稍拭风尘,冲了一杯浓茶,边品边同这位陌生人聊了起来:
"师傅来了好久?"
"比你先来半天。"
"听口音不是苏北人啊。"
"噢,山东枣庄人!"
"啊,枣庄是个好地方啊!我读小学时就在《铁道游击队》连环画上知道了。三年前去了一趟枣庄,还颇有兴致地玩了一遭呢。"听了这话,那位枣庄客人马上来了兴趣,两人从枣庄和《铁道游击队》谈开了,那亲热劲,不知底细的人恐怕以为他们是一道儿来的呢。接着就是互赠名片、一起进餐。
另外,许多难忘的谈话也都是由一个问题开始的。比如,"您每天的工作情况怎么样?"通常人们都会热心地回答。对于较内向、看来羞怯的人来说,不妨多发问,帮助他把话题延续下去。
嘴角上扬者,往往能说会道
平常喜欢嘴角上扬的人,一般都是些能说会道的人。他们通常话比较多,个性率直,很愿意和别人一起聊天,善于交际。
一般情况下,嘴角稍稍上扬的人,往往头脑灵活,性格活泼外向,心胸也比较豁达,能与人很好地相处,很随和,如果是男性,则是一个标准的绅士。嘴角微微上扬、看上去似笑非笑者,通常乐观、大度,对周围环境的变迁,能保持开朗,能做到泰然处之。
嘴角上扬、唇薄但形色皆美,且嘴动作敏捷的人,是能言善道的"说话家",有较强的说服力,令人没有反驳的余地。
在工作中,嘴角上扬的人多拥有秘书能力,善于处理繁杂的事务,往往越繁杂越感觉有趣。与此同时,他们具有很好的口才,如果充实其智能学识、发挥言语才能、强化其反应能力,可为民喉舌,为民争取公益;也可为律师、法官,为民仲裁辩护;或是为第一线的行销主力,拓展业务,成为优秀的公关人员……这类人需要口才与学识一致的专长,这不是信手拈来的,纵有擅长言语的天赋,也要有真才实学。
因此,当我们碰到喜欢嘴角上扬的人时,我们便可知道,这可能是个喜欢说话、能言善道的人。
爱用手捂嘴巴者,多性格内向
我们周围一定有这样的女孩子,她们笑起来总喜欢用手捂住嘴巴。这样的女孩性格大多较内向,属于比较安静的人。
如果笑的时候用双手遮住嘴巴,表明这是一个相当害羞的人,性格大多内向,而且很温柔。但是他们一般不会轻易向他人吐露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包括亲朋好友。
第42节:谈吐之间显露心迹(17)
平时喜欢用手捂嘴的这种行为,女性比较常见,此类人性格较内向、保守,甚至有点自闭,不敢过多暴露自己。如果对方是个陌生人,还表示对对方存有戒心,或者在做某种自我掩饰。
另外,捂嘴笑的人在恋爱的时候不够大方,他(她)不会很明白地表示出来人家约他(她)好还是不好,就是连笑也要掩饰住。至于他(她)到底答不答应或者要不要主动约人家,在态度方面也表现得不够大方,因为他(她)天生就不够自信。他(她)会顺从对方,尤其双方争执,他(她)喜欢对方而对方又比较强势的时候,甚至对方吼他(她),他(她)还是会选择顺从对方。长期捂嘴笑的人,一旦结了婚的话,男的会惧内,女的会怕老公。
生活中,我们在与他们交往的时候,要以温和的态度来对待。
不及时接电话者,多较自我
从接电话的方式中,我们也可以分析出一个人的个性特征。
有些人总不愿及时接电话,每次都是电话响了好一阵子,他还是该干什么干什么,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这种不及时接电话的人,往往是那种不慌不忙、总是很悠闲自在、凡事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的人。
这些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表现得比较刚愎自用,不愿受别人的约束。别人如果以命令的口吻要他去做某事,他很可能理都不会理对方,更不要说去做了。即便是他的顶头上司,他也敢于反抗、敢于拒绝,所以他在公司里也常常是个麻烦的制造者。
不及时接电话的人往往比较松散,他们总是表现出一副懒懒散散、自由自在的样子,无论是谁都很难把他们约束起来。他们的生活也很散漫,几乎没有什么规律,处处随着自己的性子,不会轻易接受别人的意见或看法。他们通常会选择那些自由度比较高的职业,那些规则很多条例很多的公司他们是不会去的,即便去了他们也在里面待不久,不是自己跳槽就是被开除。因为每一个上规模的大公司都是规矩十分严格的,决不会容忍自己的员工如此散漫。
不及时接电话的人还不善于与人交际,他们不喜欢交际,他们尽可能少的参与社交活动,他们不愿认识些乱七八糟的朋友,他们满足于自己现在的感情生活。所以他们也很不喜欢接电话。
总之,不愿及时接电话的人,一般都是些比较懒散、不喜欢交际、只喜欢按自己意愿生活的人。
不分钟点打电话者,通常比较自私
有时我们正在工作时会接到电话,而打电话的人只不过是因为个人的私事来找;有时我们会在睡梦中被电话吵醒,而打电话的人只不过是因为有点儿烦心事想找人聊聊……许多人打电话时都没有看表的习惯,他们总是不分钟点地给别人打电话,这实际上是一种很不礼貌的行为。
第43节:谈吐之间显露心迹(18)
不分钟点地给别人打电话的人,往往是些非常自我并且自私的人,他们很少顾及别人的感受。一旦有了什么事情想打电话时,他们就会直接拨通对方的电话,完全不考虑对方现在在干什么、能不能接听你的电话、是否适合接听你的电话,他们只是自己有了高兴事或者烦心事就想起了别人,就想跟别人通电话,却不管别人此刻的心情怎样。这是一种很自私的做法。
自我而又自私的人,通常心里只有自己没有别人,他们的生活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别人都要围着他转。他总是希望从别人那里获得自己需要的物质或精神的东西,却从不肯轻易去为别人舍弃自己的东西。
当他们向别人提出请求时别人如果不答应,他们便会很生气甚至怒火万丈,骂对方不够意思不仗义;而当别人向他提出请求他不答应时,他则不会觉得是自己不够意思不仗义,而是会抱怨对方的要求太苛刻,抱怨对方太自私、不懂得为别人着想,并不断地埋怨对方。在他们心里,他们没有错,自己永远是对的,他们的利益、他们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别人的利益或事情通通没有他们的重要。
所以,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这种常常不分钟点打电话的人,我们可以知道,他们必定是些比较自私比较自我的、从不为别人着想、从不顾及别人感受的人。对于这类人,我们还是与他们保持点儿距离比较好。
接电话时会动笔者,多心思细密、重感情
有的人接电话时总是喜欢一边记谈话要点一边说话,这样的人一般心思比较细密,比较重感情。
接电话时边记要点边说话的人,往往考虑事情比较周到--首先他们为记要点准备好了纸和笔;其次,他们记要点是为了防止忘记谈话的内容。一旦忘记了其中一些关键性的东西,他们还可以通过看记下的要点来回忆。
这样的人一般来说心思特别细密。做事情特别注重细节的人,他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能考虑得十分周到,对任何的细节他们都能多加注意,力求不在细节上出现差错。他们对自己往往有很高的要求,对自己的工作也有很严谨的规范,做起工作来一丝不苟,决不会敷衍了事、偷工减料。他们对待任何工作都精益求精、力求最好,所以他们的工作也常常会受到上司的肯定与赞扬。
接电话时边记要点边说话的人,也可能是重感情的人。常常见到一些情侣间通电话就是这样,为了回味对方说过的话,情侣们有时打电话时会边说话边记一些要点,这样即使挂了电话,但只要看看手中记的要点,还能感觉自己爱人的声音犹在耳边。只要看看手中记下的只言片语,心中便能泛起丝丝甜蜜。所以,接电话时边记要点边说话,这常常是重感情的人才会有的做法。
这类人虽然思维缜密、考虑事情很周到,但也有缺点,那就是随机应变的能力稍显不足,遇到突发情况时,往往会手足无措。
所以,接电话时边记要点边说话,这是一种好习惯。如果我们在办公室发现有人接电话时边记要点边说话,我们就要提醒自己应该向这位心思细密的同事学习了。
电话讲到一半才开始找便条的人,多能随机应变
打电话时能事先准备好便条的人,通常是思维缜密、考虑周到的人;而电话讲到一半才开始找便条,这些人往往反应比较快,能够随机应变。
电话讲到一半才开始找便条的人是那种做到哪儿想到哪儿的人--事先并无计划,往往走一步看一步,但他们随机应变的能力很强,他们的脑子转得很快,遇到什么问题或困难的时候,尽管事前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但通常能灵机一动,便能想到好的主意或办法,以解决面前的难题。所以在别人眼里,他们总是有着化险为夷的运气。殊不知是因为他们动了足够的脑筋。
做事时随机应变的人,一般都是些喜欢动脑子、平常比较活跃的人。这样的人平时总是办公室里的"活宝",办公室的热闹气氛总是由他来引爆。他们喜欢脑力劳动,喜欢动脑筋,越是需要动脑筋的难题对他们来说越有吸引力。他们在家庭中也扮演着活跃分子的角色,常常会做出些出人意料的举动,给家人带来惊喜。他的家庭大多数时候都能保持其乐融融的氛围。
这类人不仅脑筋转得快,情绪往往也转变得很快,有时莫名其妙地就不高兴了,有时又不知为什么会一个人傻笑起来。尽管常有化险为夷的神奇,但在别人看来,他们的一些行动都十分草率,而且很多时候都不够沉着冷静,不够稳重,所以难当重任。
所以,电话讲到一半才开始找便条的人,通常反应较快、随机应变的能力较强,但因为不够稳重,又常常无法获得足够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