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中德建交内幕:人民大会堂突然奏响贝多芬(王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3:19:51
1972年中德建交内幕:人民大会堂突然奏响贝多芬
2007年07月06日 09:26文摘周报
1969年12月,新华社记者王殊被派到联邦德国首都波恩担任常驻记者。本文讲述他在德国期间,亲身经历中德建交的谈判过程。
■施罗德单独约见
1971年下半年,中国对外关系出现了很大的变化,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10月联大决议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因此,中国问题更成了西德执政党和反对党争论的焦点之一。
1972年1月底,我在罗马尼亚驻联邦德国的招待会上遇到了基民盟副主席、联邦议会外交委员会主席施罗德(编者注:与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同姓,并非同一人),问到他曾两次对记者表示愿到北京去同中国领导人就两国关系交换意见有何想法。他想了一下后说,这里谈话不太方便,过些天他将打电话约我到他的办公室去谈。过了十多天,他的秘书就来了电话,约我在2月21日下午到他的办公室去。
施罗德是老一代外交家,态度严肃,说话谨慎,我不得不提了一大堆有关德国和欧洲局势的问题。可是谈了两个多小时,还没谈到正题,我只能直截了当地问到他访华的问题,他这才表示愿在方便的时候前去访问,但仍不愿说具体时间,只表示听从我方的安排。回到办公室后我才知道,就在当天,基民盟主席团已正式作出了决议,要求政府迅速采取措施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我很快把这件事报告了外交部和新华社。
过了一些天,外交部电报通知以外交学会的名义邀请施罗德在7月14日到28日访问中国两周。周总理同外交部同志进行了多次研究,认为勃兰特政府对同我国建交顾虑重重,我国先邀请反对党领导人来华访问,这对推动两国的关系有利。施罗德当过外交部长和国防部长,首先邀请他以议会外委会主席的身份来华访问比较妥当。
回到波恩后我立刻约见了施罗德。当晚,他就即将访华一事对报界作了宣布,在德国国内外立即引起了很大震动。很多报刊认为这将是“一个重要的事件”,“两国关系正在揭开新的篇章”。可是,也有一些媒体冷言冷语地说,施罗德“并不能代表政府”。苏联、东欧报刊更是攻击施罗德进行“反苏”活动,企图“建立北京-波恩轴心”。
■谈判进行了四十天
施罗德夫妇访华取得了很大成功。他回国后向谢尔外长报告了访华之行,并建议我尽快同谢尔直接商谈。
8月10日,谢尔外长在外交部接见了我。我说受中国政府的委托向他表示中方有早日和联邦德国谈判建交的愿望,并且愿邀请他访华正式签署建交公报。谢尔表示希望尽快确定具体谈判的时间和地点。
几天后,我外交部很快建议在波恩进行建交谈判,可是没有想到会任命我为谈判全权代表。德方任命了政治司长史塔登为谈判代表。
8月18日上午,建交谈判在西德外交部会议室里开始。原来我设想谈判可能较快达成协议,但德方仍力图就西柏林问题同我方达成书面文件,要我方承认西柏林是西德的一部分。我方一再说明西柏林情况特殊,与两国建交无关,一直拖了四十天,到9月25日才取得一致意见。9月29日我同史塔登草签了两国建交联合公报,并且在同一天发表了共同的消息,宣布建交谈判已顺利结束,谢尔外长将应姬鹏飞外长的邀请在10月11日到15日访问北京。
谢尔外长率领庞大的代表团在纽约参加了联合国大会后于10月10日下午乘军机到达北京。第二天,他同姬鹏飞外长在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了建交联合公报。中德两国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翻开了两国关系的崭新一页。
■宴会上演奏贝多芬
1972年10月11日上午,人民大会堂东大厅里灯火辉煌,众多的联邦德国客人都是第一次来到人民大会堂。九时许,建交联合公报正式签署。
当晚,李先念副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盛大欢迎酒会,让德国客人和参加宴会的各国驻华使节与记者感到意外的是,宴会上乐队演奏了贝多芬和其他德国音乐家的乐曲。因为从“文革”开始以来,乐队早已不再演奏西方乐曲,这次忽然恢复演奏西方乐曲,使客人们感到非常惊讶。中外记者对此作了大量报道,成了第二天各国报刊的头条消息。
原来,在预先检查接待准备工作时,周总理提出,在欢迎晚会上可否演奏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欢乐颂》,并且要礼宾司打电话问中央乐团的李德伦能否演奏。李德伦表示,乐团自“文革”以来已不再练习西方乐曲,在很短几天内不可能演奏交响乐。但可以在宴会上演奏贝多芬和其他德国音乐家的短曲子。周总理同意了这个建议。(摘自《五洲风云记》王殊/著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