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操守从哪里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15:59:07
廉洁操守是不是随着艰苦的生活经历自然而来的?不是。穷困的环境确实是一种磨炼,对增强人忍受艰苦、节制物欲的能力肯定会有所补益。但是有一利就有一弊,艰苦条件也同样没有绝对效果,有些穷孩子出身的领导干部,在考验面前也栽了跟头,陷入腐败泥淖不能自拔的事实说明,吃过苦的经历也未必能给一个人带来廉洁操守
廉洁操守是不是靠政治教育强化培养起来的?不是。固然,政治教育可以使人明确大目标,懂得大道理,但是,政治认知和廉洁操守毕竟不能划等号。有些受过长期教育的领导干部蜕变为腐败分子,乃至还产生了“59岁现象”,特别是一些地方直接抓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工作的宣传部长,也不能廉洁自律。可见,政治教育,特别是流于概念化、公式化的教育与廉洁操守不存在必然的决定与被决定关系。
廉洁操守是不是制度硬性约束出来的?不是。制度固然可以规制人的行为,遏制人的随心所欲,但是,制度虽然可以管束人的行为,却对人的内心意识无能为力。世间最有活力和办法的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这样的人完全具有与制度博弈的能力,会根据理性需要千方百计地趋利避害,制定有利于自己的制度,规避甚至破坏于己不利的制度。再严密的制度下,仍然不乏缺乏操守者“前腐后继”,国内外都如此。这种种事实说明,制度的作用并非是无限度的,不是具有廉洁操守的充分条件。
那么人的廉洁操守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
操守是指人自觉坚守的良好志行品德,属于道德范畴。操守的养成,实际上是道德的认同和巩固,是一种漫长、广泛而深刻的熏陶。许多人程度不同地都会具有的理想、信仰、道德意识、人格尊严等等,是操守的基础,也是一个人培养廉洁操守的原初动力和可能条件。我们选人用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确定这样的原则,既说明了“德”的重要性,也保证了廉洁操守修养所应该具备的内心动力和思想条件。
立足原初的内心良知,通过与社会接触的多种途径学习、认知、体察、感悟道德内容,加深对真善美和假恶丑的理解,持之以恒地积极投身知行统一、心口如一的道德实践,即不断进行自警、自省、自律的自我约束,不廉洁的事不做,保持干干净净做人做事的良好状态,是改造思想,培养、巩固廉洁操守的必经途径。正如亚里士多德曾说过的:德性是“由于先做一个一个简单行为,而后形成的。这和技艺的获得一样。当我们学习过了一种技艺时,我们愿意去做这种技艺,于是去做。就由于这样去做,而学成了一种技艺。我们由于从事建筑而变成建筑师,由于演奏竖琴而变成竖琴演奏者。同样,由于实行公正,而变为公正的人,由于实行节制和勇敢而变为节制、勇敢的人。”
一个人在思想基础不够牢固、精神境界不够高尚时,实践廉洁要求,会一时有处于受制于他律和自我强迫的被动状态,可能不适应,不自如,还可能会产生吃亏的不平衡心理,内心会有紧张和冲突。此时尤其需要努力坚持下去,以政治责任、人格自尊激励自己,不动摇不放弃。这样来逐渐强化对廉洁行为的价值肯定,逐渐积累实现廉洁行为的愉悦感和满足感,并以此为指导选择行为,同时通过持久反复实施的良好行为来巩固主观意识。在主观意识和客观行为相辅相成的互相作用下,就能逐渐由被动到自觉地把对廉洁的认同感,转化为自觉行为准则和生活习惯。习惯成自然,习惯之下,廉洁意识就能自然地内融于心,外践于行。这时内心世界就会转化为淡泊、宁静与和谐,与此同时,痛苦、紧张和冲突的感觉会减弱而至消失,精神进入高度的自觉、自由、自在境界,从而形成稳定的廉洁操守。
形象地说,培养廉洁操守如同进行身体锻炼,锻炼身体要长期坚持,不能指望靠朝夕之功速成。锻炼初始肯定浑身疲累,乃至腰酸腿疼,会产生痛苦感觉,但是因为强身健体的目标追求明确,所以咬牙坚持下来,于是逐渐由痛苦感觉变为乐趣体验。此时锻炼一旦停顿,反而不舒服,在持续进行的锻炼过程中,获得了身体健康的有益效果。培养廉洁操守的道理也是一样,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提升道德水平,有利思想健康的效果。
当然,在廉洁操守的培养过程中,自律和他律缺一不可。政治教育、制度约束和监督措施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帮助和督促自律的必要条件。所以必须防止单打一,克服片面强调某一方面作用而忽视整体作用的倾向,应该强化手段的多位一体,多管齐下,为培养廉洁操守尽力创造一切有利条件,运用一切有益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