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大银行的基因,野蛮扩张和内讧械斗! - 金融G点 - 中国金融G点 - 和讯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9:35:18
中国光大银行与中信银行一样,都是中国改革开放中诞生的金融集团公司下的银行。一个是中信,起源于帅哥荣家;一个是光大,起源王家。荣家是历史悠久的中国民族资本家,历史上没有过多的红色概念,只是小平同志与荣哥一席谈话,树立了一个改革开放先锋或是旗帜,于是中信集团诞生了。
而光大,人说是王光英效颦荣哥之产物,也许与王光美(中国前国家主席刘少奇夫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红色资本的帽子,可能是合适解释。
从1981年算起,改革10多年过去,中信和光大玩命扩张,最后几乎死在野蛮的扩展中。由于,两家是改革的先驱,于是,国家出钱,收回国有。中信一直还好保留着荣家的成份。而光大的王家血统早已被清算,成为中国中央银行的后花园。
邱晴,中央银行老一代副行长,曾是光大的首脑。结果是一地不良资产。光大信托倒闭。
朱小华,还是中央银行副行长,新一代上海里弄阿哥,也曾是光大的老大。结果,海外弄潮湿鞋,双规。其中,野蛮扩张,鲸吞了中国投资银行,还是一地不良资产。
刘明康,还是中央银行副行长,接任朱小华,成为光大第一个职业领导,镀金数日,飞身他行,至今运气尚好,坐在银监会太师椅上,坐而论道谈风险。而光大并没有因此而运气倒转。
汪明荃,好像不是央行出身,是吗?但是,交行出身,也摆脱不掉央行首席戴相龙的影子。也许,曲线救国吧!但是,央行的烙印永恒其中。也许,半真半假的身份,使光大开始有起色。而其主要帮办行长,则是央行外管局人物。
到了今天,峰回路转,唐双宁,唐大人,一个中央银行的局长,再次出任光大银行的一哥,老的不良没有减少多少,新的不良依然在爆发!传说上任不久,发现南方光大银行数十亿不良资产,立斩广州行长,以示军威。
我们历数15家中国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唯有中国光大银行是接受中央银行高级干部最多的银行。中国光大银行是中央银行的后花园,历史上和业内都这样称呼。
什么是中央银行的后花园呢?
如果你可以翻开光大高级领导的档案,中央银行痕迹遍布其中,而裙带之多,多如牛毛!就连性格都是类出同门。
当光大银行召集全国会议时,我们可以看到主席台上:
一个董事长,一个正行长,十一个副行长。就像一幅十三不靠的麻将牌。147,258,369。其中,十三不靠的内容,只有光大内部员工才可以感受到。那就是内讧和械斗,你说的,我反对,我说的,他否定,他说的,她抵触,孔雀东南飞,桌上笑脸,桌下踹脚。而且十分明显。
不仅仅如此。中国光大银行还是秘书满天下的银行。由于,中央银行高级干部轮流上岗,遗留了很多秘书,神有神路,鬼有鬼道。历史的和现任的十三不靠,留下的种子都在开花结果。于是,秘书繁殖的嫡系多如牛毛。
于是,在中国光大银行,最主要的是:要知道自己是谁的人,要站什么队伍。十三条线,错综复杂,盘根错节。一不小心,就会翻船的。特别是高管,不能乱说话,要看自己的主子的眼色行事。
当我们知道中央银行,一个官僚机构什么风气,就会知道光大银行什么风头,只有过之而已。但是,作为后花园,也有很多好处,渠道畅通,监管宽松,创新受宠。其中短融业务大方光彩,另业内和业外无不羡慕嫉妒。
上面说的是光大银行人脉的历史沿革。绝无半点夸张。
再看看光大银行的业务路程,几乎就是中国银行业野蛮扩张的缩影。中国光大银行有着中国第一个集团公司输光资本的控股股东。中国光大集团公司在香港的野蛮经营中,几乎输光了注入中国光大银行的资本金。当汇金注入新资本时,光大集团出资几乎输光。中央银行曾经有过玩笑的话:从法律的角度讲光大集团已经没有权力管理光大银行,因此资本出资几乎输光为零。
倒霉的是其他股东,陪着光大集团大股东玩来玩去,还不知道这个大股东囊空如洗,居然还占着控股的地位,拿着话语权。如果光大上市,我们从其披露的资料中应当看到光大银行利用存款资金给集团融资当做资本的资料,那就是虚假资本金哟!(历史文件会证明这些。)。这种事情也就是中央银行的后花园才有权办到的事情。
集团公司的资本金输到哪里去了?只有问被双规的前任朱小华董事长,才可知道。其中,炒股票搞地产都是可以想象的。
从光大银行及集团解释自己的不良贷款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那是因为收购中国投资银行而产生的。历史的事实是如何?根据历史资料,当年中国光大银行从国家开发银行收购中国投资银行时,一分未出,全部资产尽情揽入怀中,(而其他银行还在商议与国家开发银行讨价还价的内容)。此事充分体现了朱小华野蛮扩张的心态,更体现了一个银行首领的风格。当时中国投资银行不良资产不到75亿,中国投资银行历史不良资产在32%(主要是转贷款的长期信贷),远远低于当时的国家开发银行和光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2000年不到4000亿信贷,一把核销了1100亿,加上其他不良资产远远超过35%)。而光大银行从2000年开始,历史累计的不良资产不小于300亿。从1981年诞生的中国投资银行的世界银行转贷的历史角色和长期信贷的任务而言,其历史过程中的信贷质量要好于很多当时的银行,尤其好于光大银行和中信银行。我们今天回想才可以想象当年中国的银行资产质量有多差。四大行两次核销几乎是3万亿贷款。
历史就是历史,中国银行业今天管理好了起来(包括光大),但是不能否认历史。看历史,光大信托倒闭,光大银行案件频发(中轴路支行大案),光大集团海外军团输光资本,朱小华双规,都是不久前的历史事实。为什么全国性商业银行,光大银行几乎是最后上市,其中历史和内在的道理,一想可知。
自从光大银行收购了中国投资银行后,当时在股份制全国性商行中,光大资产和网点,几乎位列当时第三。但是,10年过去,光大银行,资产质量、效益和规模的综合地位倒数第二,其中的辛酸只有光大人才可以感受到!大多不良资产都是央行高级干部来到光大所为,东北地区就是典型之一。
作为中央银行的后花园,进步最慢是可以理解的。首先,一把手被央行指定而轮番换人,邱晴、朱小华、刘明康、汪明荃、唐双宁,各种经营路线轮番轰炸。各任行长上突下破,左打右击,最后几乎原地画圈。时光流逝,资产沉淀,青春白发,不良日多,教训累累,双规无数。到了2010年刚刚熬出头,来勉强上市。3元的股价,也就是二两大蒜的价钱。呜呼哉!
央行的后花园,可以‘蒜你狠’,‘豆你玩’,‘姜一军’,就是不起价。
我们承认从2005年以来,光大银行成绩不小,真金白银,血汗累累,资产逐好,利润日高,管理改善。但是,经营风格:军阀作风,上媚下压,雷厉风行,认人唯亲,裙带遍地,指鹿为马,在内讧条件下监督机制建立起来。营销风格:笑脸相迎,上买下卖,连哄带诱,真假呼应,理财为首;业务创新,不惧风险,唯利是图,客户或为敌友。初步形成了一个商业银行的中等形象。
我们希望中国光大银行上市后,其他股东多多表达自己的发言权,强化监督权,改变央行后花园的形象,减少央行干部在高管中的比重。使之前途有望,不要沦落为中国商业银行的末流。
愿光大银行一路走好,规范经营,稳健发展,领导谦和,员工工作幸福快乐!
可能吗?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