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10) 慧律法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09:25:25
第十集
所以惟有过量人,就是诸佛菩萨。所以惟有过量人,过量,就是不落入观念里面,叫做过量,所有的观念,都是量的一种执着,所有的都是量的执着。为什么?意识形态,总是离不开一种分别,总是离不开一种执着,所以非常人所能度量叫做过量,以过量超数量。我们人惟有空性的东西,才是没有数量观,有数量观的永远是凡夫,你看基督教的谈到一个天堂、一个地狱,对不对?行善就上天堂,作恶就下地狱,一个天,一个地,一个天堂,一个地狱。佛在经典就不是这样讲了,佛在经典是说无量无边,不可说不可说,不可书、不可数、不可讲,佛说的那个话,真的是言语达不到的,已过量超数量的东西,你要怎么说呢?到底宇宙当中的众生有多少,你是无法讲说的。所以惟有领悟空性,绝对的人,才是真正的快乐。世界上也只有保持如如不动的人,不落入观念的人,才是最快乐的人,不落入观念。落入观念,美、丑,认为那个比较漂亮,要是我,在我看起来都一样,我都一样,对不对?为什么?譬如说去百货公司,百货公司里有很多貂皮大衣或是牛皮蛇衣,琳琅满目陈列了一整排,售货小姐,也化妆得漂亮,你若是不落入这个观念里面,美跟丑都是观念的问题。譬如说这个美人,叶子媚、叶子媚,叶子媚,性感的女星,叶子媚,那算是很漂亮了,要是鱼看到她,全都沉入水底了,麻雀看到她,也会全部飞走,鸟见之则飞,鱼见之则入,没有一个敢停留,你以为你想要害死她呀,但是你说她很漂亮啊,那是人类看她觉得很漂亮,对不对!人看到她是觉得不错,我们看母猪拉屎很肮脏,那公猪就很喜欢啊!那根本是不分身体肮脏或干净。人也是一样,我们人认为男众追女众,感觉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女孩子就打扮得很漂亮,穿上新娘礼服,戴上这个白纱,前途茫茫,认为她很漂亮。在诸佛、菩萨看来,此身不净啊,淫欲是束缚法啊,结婚时接受大家的祝福,你看看!结婚的人,有多少都离婚了,影歌星就有许多人在为我们现身说法了。结婚的人,有哪几个是能够很幸福的?所以你不要落入这个观念里面,也不是说,不结婚一定快乐,你不结婚你又不学佛,也同样是死路一条。所以,不是不结婚一定快乐,也不是说,结婚就一定痛苦,就看我们是什么想法,怎么做,抱持何种观念。也不是说,出家就一定解脱,也不是说不出家就一定不能解脱,看你怎么运用这个本性的问题。所以惟有过量人,不落入观念的人,简单说,不落入印象,不落印象,不强加分别,不要逼迫自己的观念,强去接受某一种观念,或者是,或者是排斥某一种观念,无取无舍,使你的心境保持一种很冷静,很冷静,但是那需要时间培养。你说世间令你很痛苦,你应该很感谢它,大慈大悲。有一个人来告诉我:师父!那个人的心地很坏,他敢造业,你愿意造业来磨练你,这也是个很不简单的人,他也是一位菩萨,对不对?他是来示现的。像提婆多达多,五百世都做释迦牟尼佛的老师,生生世世都要害死佛陀,所以佛过量,他没有这个量,没有这个数量观,没有说仇敌,善恶,对立的东西,他就是进入这个绝对的本体,进入绝对的本体。通达无取舍,你看!世间不值得你这样追求,叫做取,也没有所谓的痛苦的施舍,你施舍的东西,也没有所谓的真正的施舍。有一次有人要建道场,要建道场,我拿了二十万供养他,他很欢喜:法师感谢你!你大慈大悲拿二十万给我建道场。我告诉他:这本来就是你的,我所布施的东西,这本来就是你的人,因为你今天有福气,你才能得到这二十万,今天你若是没有福气,我布施给你,你这二十万也马上就遗失了,所以二十万给你,是本来就是你的东西。他吓了一大跳!这种观念,我也没有感觉这叫做布施,本来就是你的东西,本来就是你的。我的师父,信徒说:师父你生病,抱病上课很辛苦。你错了!本来就是我的责任,你想想看,我们一个人若是恢复这种意识,这种心态,还有哪一件事不快乐?要是说:菩萨你生了五个,我本来就要生五个。你可不要答错了,不要答错了,你要答应得恰倒好处。这通达无取舍,没有所谓的取,也没有所谓的舍,因为一切法,本来就没有自性,一切法本来就不是实在的东西,不是实在的东西。所以我常常在想:有些人迷那些歌星、影星,我就想不通,到底迷哪一点?迷什么小虎队,或是当什么老虎,那到底是在迷什么?去现场拿张签名照片,崇拜这个歌星、影星,崇拜什么东西?你倒是说来听听看,你是崇拜他的大肠还是小肠,还是他的大便?你冷静,你冷静,你崇拜什么?你要是说崇拜释迦牟尼佛的真理,那还讲得通,那是可以究竟的解脱,以法可以究竟的解脱,你去崇拜一个世间的凡夫?茫茫然,对不对?只不过是长得英俊或是漂亮一些,他不会死吗?有一次我去为人加持,去为人加持,去荣民总医院为人加持,荣民总医院本来是不让人加持的,不让师父加持,不让师父加持,家属就用钱打点好,打点好之后,才进到太平间,亡者才刚被推进去而已,我告诉家属:你要赶紧把他推出来,死后十六个小时内都不能动的。家属就赶紧要去推遗体出来,进去之后一看,一整排的尸体,一整排的尸体,停放在荣总的尸体都还没有收起来,因为整间都客满了,客满了,那时侯刚好快过年了,客满了,尸体排了一整排,排了一整排,没有地方安置,只好先摆在地上,也没有时间盖上白布,没时间盖上白布。当中有一个男众非常英俊,非常的英俊,穿着西装,穿着西装,穿好西装躺在那里,躺在那里,死因为何,我是不知道,那个男众非常英俊。还有一个是已经放进冰库里面了,已经放进冰库了,我走过去时,那个土公仔(棺木杠夫)刚好把遗体拉出来,那个女孩子真是漂亮?我就对着那个尸体讲国语:你遇到我算是有福气,嗡啊嘛骼,怀看志拿,嘛哈,古的肭吗尼趴德嘛及乏拉 钵拉伐雨打牙 么 马赫…… 我说:你遇到我算是很有福气,因为你很漂亮,我也为你加持一下。死在医院,死在医院,我说:你遇到我算是你的福气。她也对我一笑。没有啦!这一句是我自己加的啦,真对我笑,我就要赶紧溜了!所以长得漂亮,又很有福气遇到师父,去时也顺便为她加持,又加持那个漂亮女孩。我看那个女孩差不多二十几岁而已,二十几岁。刚好有一个医生进来。我好奇的问:医生!那位小姐是怎么死的?医生说:难产死的,难产而死。太晚送医院了,太晚送医院了,血崩,一命呜呼,才二十几岁而已。所以我说这世间没有什么看不开的,有什么好执着的?或是说崇拜什么偶像、歌星,什么影星,笑死人!或是政治家。所以我才说,所有的政治家;所有的事业家;所有的哲学家;所有的科学家;所有的艺术家,到最后你若是没有我宗教家,OUT,一定无路可走,绝对是死路一条,你一定要找宗教家,宗教家才是世间最终的归依,不管你事业有多么大,业死!医生有多出名,医死!也是一样。或者你是出名的画家,画死!都一样,你没办法,一定要死的啦,你想解脱去死,你一定要找到宗教家,而且找宗教家还要找到佛教,buddha佛教。我今天有拿一张单子给蔡淑芬,里面都是贤人讲的话,等打好了字,一人分一张给你们看,看看图文怎么说,章太炎怎么说:那个罗素怎么说,对佛教的评语,那张分下去,就是一剂强心剂,快点把字打好,赶紧拿出来分给大家,不得了!佛教到最后还是可以独树一帜的。下面,你通达取舍,对这个世间。【以知五蕴法,】了解五蕴之法,【及以蕴中我,】【我】就是每一个众生误认为有一个主宰的我,以知五蕴法,及以蕴中我。因为我们对五蕴不了解,认为有主宰的一个我,错觉! 【外现众生相,】因为我们影现这个五蕴,其实本性皆空。 【一一音声相。】外在,下面那一句要划起来, 【平等如梦幻,】你这一句若是看得懂,你就大彻大悟了!平等如梦幻,既然你知道五蕴也是虚妄的东西,外在都是如梦幻泡影的东西,你有哪一点不能平等?你摆不平哪一点啊?谁在伤害你?如梦幻泡影;谁在成就你?如梦幻泡影;谁在施舍金钱?如梦幻泡影。富贵如梦幻泡影;贫穷如梦幻泡影;说法者如梦幻泡影;一切的伤害如梦幻泡影;赞颂,赞颂,诽谤,批评,伤害,统统是如梦幻泡影,你还有哪一样看不开:你有哪一样看不开?有些人边唱歌还暗自哭泣,不知道哭什么?平生如梦幻。 【不起凡圣见,】也没有所谓的凡夫,也没有所谓的圣人,自己觉得圣人,自己就是凡夫,没有所谓的圣凡见。 【不做涅槃解,】也没有涅槃解。涅槃不可解,傻瓜!涅槃怎么解呢?涅槃是无形无相的东西,你想解什么东西呢? 【二边三际断。】二边就是有边跟无边,常跟无常,三际断,就是过去、现在、未来,根本就没有这一些,你有所谓过去、现在、未来,是一种假设,时间是一种假设,时间既然是一种假设,它就是一种错觉。比如说,你晚上在睡觉的时候,你没有意识状态在作用的时候,时间根本不存在,你怎么知道你几点睡觉呢?既然时间是你睡醒之后,看表那一刹那你才知道几点,那么表示时间只是一种虚妄的东西。因为有太阳,有地球的运转、公转、自转之后,有黑、白,白天跟晚上,那么南北两极,就没有所谓的白天跟晚上了,白天、晚上,长的就是很长拉,短的就是很短啦。那么因为我们在赤道的台湾,接近北回归线,通过这个嘉义,所以,我们有强烈的黑暗跟白天的感觉,所以因为地球有公转、自转的问题,所以产生时间。时间是人定的东西,我们中国人定十二个时辰,子丑寅。。。。。那么西洋人定二十四个小时,定二十四个小时,对不对?你也可以定四十八个小时啊,以后我当国王的时候,定四十八小时,那是任意我们计定的,那是任意我们计定的,那也没有关系啊。以后我们若是当皇帝,就是一天有一百零八个小时,是随我们喜好订定的,难道不是这样吗:滴、答,这样一秒,我要定:滴,不要答,很久才答,这样一秒可不可以呀,也可以啊,怎么不可以?是任意我们订定的东西,时间的计数都是一种错觉的东西,都是一种错解的东西,你说时间,时间是什么,你拿出来给我看看?你说:那是表,那是表啊,不是时间,那是一些零件所制成,由一些螺丝组合起来而已,你不要误会那是什么,这是有形象的东西,等一下踩破它,就损坏不存在了。你不知道,时间是一个观念吗?对不对?所以你在等什么?时间是一个错觉,愈痛苦就愈难过,愈痛苦就愈难过。一个贫穷人,生命就感觉愈长,为什么?苦不定,苦不尽。一个很快乐的人,就感觉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所以我们人,是一种麻醉自我的动物,编织成一个美梦,然后自己去追求,又明明知道那是虚幻的网,奇怪的东西,奇怪!你去KTV,去MTV,去那里唱歌,你明明知道它是无常的东西,那一定要毁灭的东西啊,而我们就是编织一个美丽的网,落入那个美丽的网,而变成一个苦恼的,苦恼的生死,我们人就是这样。人是一群迷惑的演员,只有佛是导演,就是这样,迷。所以三际,没有所谓的过去,没有所谓的现在,也没有所谓的未来。 【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所以我们随缘,运用这个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那么也不要随时说起心动念:我在做什么。我了解,我很清楚我在做什么,但是不要执着我在做什么。常应诸根用,随缘来随缘用,而不起用想。 【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本性自有分别,分别也是无相的东西。所以证悟到空性的东西,本性自有分别,分别也是本性,要记得师父的话。一切法可以分别,分别就是本来的面目。叫你不起分别心,是不要落入执著,分别没有罪过。 【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 【真常寂灭乐,涅槃相如是。】这就是说,这二句: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就是表示说天摇地动的千变万化,你都不要理它。这句话就是说,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劫火烧海底,无论一切劫害,因为劫末就是火烧海底,就是表示翻天覆地的意思,这句话就表示说这个大劫难,风鼓山相击,风鼓山相击表示地震,风然后撞这个山,【鼓】就是震动,风鼓山相击就是震动, 【鼓】可以当作打嘛,风鼓山,就是风打击这个山,然后互相天摇地动。无论外境如何变化,你悟道的人,真常寄灭乐,永远都是这样,不值得你去执着,因为我们的色身有一天一定要死亡,一定要死。涅槃相如是,你若是证语涅槃,就是这种东西,不生不灭,不来不去的东西。【吾今强言说,】我现在勉强来解释,【令汝舍邪且,】所以我现在令你舍去邪见。令汝舍邪见。【汝勿随言解,】你不要跟随我的语言,那么要用你的本性,汝勿随言解,你不要落入这个语言,要随我的语言悟入本性。 【许汝知少分。】这样离言说相,才有与本性少分的相应。许汝,这样你才能够与本性有少分的相应。所以才有少分的相应。所以在座诸位,这样我们就了解,这个世间的高兴,快乐,贫穷,或是说其他一切外相,你今天所遇到的,不值得你这样痛苦,也不值得你这样执着,执着到最后逼迫自己走上神经病院,逼迫自己走上神经病院,就是一种强烈的执着,强烈的执着。有一个四十几岁的中年人,有一天来看我,四十几岁还是很漂亮,但是我并不晓得,我还问:妹妹你几岁:她说:师父!我已经四十几岁了。我说:那么你怎么这么漂亮:她说:也没有什么用啊,我的命运很坎坷,日子很痛苦!我问:怎么回事,说给我听听看?她说:我没有生下一男半女,我先生十几年前就在外面有女人了,自从他有女人之后,就对我不理不睬的,把我打入冷宫,我很痛苦,我一直想自杀,有这个念头,一直想自杀,曾经想轻生,但是又没有勇气,想说再碰碰运气,说不定还能怀孕,可是医生说,我没有希望了,什么试管婴儿啦,我都试过了,什么试管婴儿啦、通输卵管我都试过了,什么求神啦,拜遍大大小小寺庙,什么方法尝试过了,什么求神啦,拜佛啦,拜遍大大小小寺庙,什么办法都尝试过了,还是没办法,就是不能怀孕,我问:那个女人有生小孩吗?有?那个女人生了两个。我先生要求跟我离婚,我就是不肯,我现在无法决定,实在很痛苦,我问:现在怎么了:现在离婚了吗:最近才离婚,我真想一死了之,已经拖很久了。师父!我听说你有大智慧,你为我开导几句,看我能不能看的开?我说:你注意听!这样你应该感谢他,第一,你没有小孩,第二,我请问你他有留金钱给你吗?她说有啊!留一间店面跟一间住家。我说:这样你要感谢他,他没有留下孩子给你,又留了一份财产给你,这样你最容易修行了,你听师父的话,你把这些录音带拿回去听。我就拿了二套录音带让她回去听,听了之后,现在她悟到了。我说:你要转一个念头,你要感谢你的先生,你要感谢你今天刚好没有小孩,要欢喜你没有小孩,你现在才四十几岁,正好修行,现在她完全改变成了另一个人,你看录音带的力量有多大,我是不敢讲:也不看看是谁说的。只是说力量很大,力量真的很大,这样你就最容易修行了,你听师父的话,你把这些录音带拿回去听。我就拿了二套录音带让她回去听,听了之后,现在她悟到了。我说:你要转一个念头,你要感谢你的先生,你要感谢你今天刚好没有小孩,要欢喜你没有小孩,你现在才四十几岁,正好修行。现在她完全变成另一个人了,你看录音带的力量有多大,我是不敢讲:也不看看是谁说的。只是说力量很大,力量真的很大,这样就救了一个人。不然她本来要去自杀了,想一死了之,你想想看!所以说 我们人对生死就是一个观念而已,痛苦跟快乐也是一个观念而已,她从前很恨她先生,一直想报仇,一直希望他去死,自己承受不了,一直想自杀,很气不过。现在反而很感恩,我说先生大慈大悲,我说:留一间店面给你,又留了一间住家,这样就不得了了,有没有生小孩都无所谓了 ,转变了她的观念。因此学佛的人,我告诉她:就是世间最幸福的人,知道什么是最快乐的,因此你要做你现在的立场,你的职责是什么,不管你有什么遭遇,你今天听到佛法了,你就是世间最幸福的人,不管你的痛苦有多么重;不论你的逆境有多大;不论别人如何狠心的抛弃你;不论你的婚姻有多大的波折;或是说你学业如何的差;或是说你今天有多大的委屈,你都很欢喜来化消,以很欢喜的心来化消。所以我们要发一个愿说:业障要让我们痛苦,我有权利要让自己欢喜,佛菩萨就是认命,欢喜心来接受命运的安排,一切随缘,随缘消旧业,莫再造新殃,那么今天你就能欢喜踊跃,当然你是不可能说:我阿娇言下大悟!没有啦!你还没有那种机会,你还没有言下大悟,你是小悟,这样就不错了,小悟啦,这样你就很快乐了。不然像我,我整天这样的呕吐,呕吐五年,加上又医治了二年,呕吐了七年,就算生个小孩子,也只不过呕吐五个月而已,我吐了七年,七年,要是我,岂不是早就跳楼自杀了?呕吐七年,你看足以生几个小孩子了?生十几个小孩子,也没像我吐得这么严重,到今天也还没有痊愈,那我岂不是要去自杀,要是撞墙自杀?我也没有啊,它若是在呕吐时,我就说:再来、再来、再来,没关系,再来啊!欢喜! 【志道闻偈大悟】你看看!每一个都大悟,我们也是 【大雾】,我们是雾峰的 【雾】,听到大雾就晕头转向,看不清前方了。人家是大悟,我们也是大雾,开车摸不清方向。要是一贯道也是 【大误】,只不过他是误人子弟的 【误】,有人说:师父!那个讲师也是大彻大悟。我说:对啦!马上就会很凄惨了!不要变成误人子弟的 【误】那就很麻烦了! 【踊跃做礼而退。】欢喜,非常的欢喜,作礼而退。行思禅师,下面要继续请来参请的人:因为这段很难了解,所以师父重复的解释。下面 【行思禅师。姓刘氏、】刘氏、刘氏,对啊!刘氏没有错啊,流血而死,流死(刘氏台语谐音)吉州人,【吉州安城人也。】把笔拿起来,吉州是江西省,江西省安城人。【闻曹溪】曹溪就是六祖所在之处,【法席盛化,】法席盛化,度了很多众生,【径来参礼。】他就来顶礼六祖。【遂问曰:】【当何所务,即不落阶级。】意思就是说,【务】就是说,我要以什么为根本来修行法,当何所务,我要如何来抓住这个根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个【务】就当作动词,我应该如何修行,才不落入阶级。阶级就是对立啦,才不会落入对立的观念。【师曰:汝曾作甚么来:】【曰:圣谛亦不为。】圣谛就是说苦 、集、灭、道这个四圣谛,也没有所谓的四圣谛。【师曰:落何阶级?】【曰:圣谛尚不为,】六祖说:这样那有落什么阶级呢?他说:圣谛尚不为,【何阶级之有?】六祖很看得起他,说:这样你很了解。圣谛也不为嘛,连苦集灭道也没有,意思就是假名,立这个假相的东西。【师深器之。】非常的对他器重,令这个行思禅师,【令思首众。】首众就是在上座的意思,令思首众,也就是领众的上座。【一日师谓曰:】【汝当分化一方,无令断绝。】你是已经开悟的圣者,那么你要度化众生,无令断绝。【思既得法,】受到六祖的印证,【逐回吉州青原山,】吉州的青原山,【弘法绍化。】绍化就是继承啦,广度众生叫做绍化啦。谥就是对有道德有功业的人,死后为他立号,叫做谥。 【谥号弘济禅师。】谥就是人死后,对于有功业有道德的人的一个追封,叫做弘济禅师,弘济禅师。下面,【怀让禅师。】【金州】人,金州在陕西省,【杜氏子也。】杜氏子也,姓杜,杜氏,度死(台语谐音)不知道从前为什么会取这种名字,杜氏;林氏;姓冷的话就叫冷氏(冷氏谐音),有啊,有姓冷的,有些姓氏很奇怪, 【初谒嵩山安国师。】一开始去参礼,【谒】就是参礼。嵩山,我们都知道吧,嵩山是高峻的山,有名的嵩山嘛。安国是惠安,恩惠的 【惠】,惠安国师,所以叫安国师。皇帝拜他做师父,称为国师。【安发之曹溪参扣。】这个惠安国师说:你来参访我没有用,你去参曹溪的六祖吧。所以【安】就是惠安国师, 【发】就是遣。你去,你不要在我这里参,你去参六祖,发之曹溪,你去六祖那里参学、扣问。怀让禅师本来是来参访惠安国师,惠安国师就为他介绍,介绍他去参访六祖。【让至,】怀让禅师来到六祖之处 【礼拜。】礼拜,也就是顶礼。【师曰:】六祖就问:这些对话都是有禅机的,【甚处来?】你从哪里来啊?我每次跟弟子见面,我第一句话一定问:你从哪里来?再问:要往哪里去?对方就楞住了。 【曰:嵩山。】我从嵩山来,六祖就说:【师曰】就是六祖说:【甚么物怎么来。】六祖这句话你要注意听哦:甚么物怎么来,意思就是说,虚灵之本性无所指陈,你指不出来的,你从哪里来呢?甚么物怎么来,是什么东西,你又是怎么来的呢?六祖这句话就是说,我们虚虚灵灵的本心,不是你可以指出来的东西,没有所谓的来。【曰:就似一物即不中。】把笔拿起来,表示无物可比拟,本性是什么,你讲什么东西都不对,不中就是不对,你说什么东西都不对,就似一物即不中,你讲什么东西都不对,为什么?本性不可说,智慧心即是:菩提心即是,清净心即是,所以:说似一物即不中,你说本性是什么东西都不对,也说不出来。【师曰:】六祖问:【还可修证否?】能够修吗?要怎么修呢?【曰:修证即不无,】不可以修证,即不无就是不可以修证,这是倒装句,不无修证就是不可以修证,本来的面目哪里可以修呢?趋向涅槃亦是邪,那有修?有修有证即是外道,佛无修无证,【污染即不得,】只要你放不下,你就无法见性,不得就是无法见性。污染即不得,你有放不下的东西,污染就是烦恼,你有烦恼,你放不下,你就不得见性。【师曰:只此不污染,】你是要保持放得下,不要被这个烦恼所污染,更无圣道可为,【诸佛之所以动念。】因为诸佛菩萨都不染一尘,清净的本性自然就现前,涅槃不可追求,道不可修,也不可证,不可证,但保持清净心,莫让它污染,于一切境界欢喜来接受它,然后妙有自然现前。诸佛之所以护念,诸佛所护念的,就是这个清净心,不要让它污染了,你也是这样,我也是这样。【汝既如是,吾亦如是。】 【西天般若多罗谶】,【谶】就是预言,这是第二十七祖,你们翻开六十五页,六十五页,你看到二十七,般若多罗尊者,有没有看到。西天般若多罗尊者。【谶】就是预言,他预言:【汝足下出一马驹,】一马驹,就是你门下会出一个人, 【马驹】就是指马祖道一禅师,【马】开头啦,马驹。【踏杀天下人,】这个马祖道一是个大彻大悟的人,受法于怀让禅师,怀让禅师为他印心,九人击学道,那么这九个人,连马祖道一禅师,总共九个人去亲近怀让禅师,只有这个马祖大彻大悟。这个马祖可不是北港朝王宫的妈祖,你可要搞清楚啊,那个妈祖,是多一个 【女】部,叫做妈祖,这个是念作:马祖,你可要念对。所以不要听完经之后,等一下,电视上那个人又说:妈祖是一个大彻大悟的人,这是慧律法师说的,哦?完了!牛头不对马嘴,把这个马祖说成北港那个妈祖,乱凑一通!马驹就是说骏马叫做驹,就是说不得了的千里马叫做驹。所以说这个马驹,就是指一匹很厉害的马,其实就是指马祖道一禅师。意思就是说你怀让禅师门下会出一个高徒,马驹就是高徒,马祖道一禅师,踏杀天下人,表示弘法利生,拯救天下的众生。所以说禅宗的语言跟一般不同,踏杀天下人,这要是世间人看了,就变成杀人不计其数了!要是世间人就会说;吓死人了!一匹马踏杀天下人。所以,禅宗祖师在说话,有时候,会让你摸不着头绪,有时侯,禅宗根本不靠言语的,都不需要开口。有一次有一个禅师住在茅棚。就去参访一个祖师,他的徒弟负责煮饭的。他就去参访,那个禅师看到他远远的走过来,就睁开了眼睛,来参访的那个人在门外很远的地方,他看到禅师在那里就大笑:哇哈哈!然后跟他比个一 ,就比这样(师父伸出一个指头)。这个禅师也:哇哈哈,也比个一,二个人也没有说话,然后他就回去了。旁边煮饭的徒弟看乐说,这么简单?这还不简单。那个徒弟去煮饭,在厨房煮饭,另外一个没看见师父在比什么,这个有看见,他就说:哇哈哈!他正在煮菜,他就说:哇哈哈!也学师父这样,他师父正好站在后面,就往他头上敲了下去了:你这样是在做什么?他说:他要煮菜,他叫我放三块豆腐,我说太多了,放一块就行了啦。搞不清楚,反正人家在比什么他也不知道,把这个当作在比要放几块豆腐。比这个一,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这个 【一】就是说佛法就是即心即佛,绝对的道理,不用再多说了,【一】就是表示绝对,师父就印证他,正确!这就是真正的本来面目,不用再多说了,所以人家就回去了,而那个徒弟,是在比豆腐要放几块,差别就很大了,差别很大,那种观念就不同了。所以说有没有开悟,是天壤之别。下面,踏杀天下人,【应在汝心,不须速说。】那么本性就是在我们的心,不用说太多。【让豁然契会。】怀让禅师就了解六祖对他的启发,默契之,【遂执待左右一十五载,】他就在六祖身旁十五年,【日益玄奥,】一日一日增加这个本性的工夫,深得这个本性的这个深奥的道理。【后往南岳】南岳就是衡山,岳就是山之大叫做 【岳】,南岳衡山嘛。【大阐禅宗。】大阐禅宗,后来我们叫做大慧禅师,就是这个大慧禅师就是怀让禅师,后来尊号,往生以后叫做大慧禅师。下面四十五页,倒数第三行,【永嘉】著有证道歌, 【玄觉禅师。】【少习经纶,】很小的时候,他就学习经纶, 【精天台止观法门。】 【因看维摩经,发明心地。】发明心地就是说对本性的东西有所了解。【偶师弟子玄策相访,】偶尔有一个六祖的弟子,叫做玄策来拜访,就是说玄策禅师: 【偶师】就是偶尔有六祖慧能大师的弟子叫做玄策来拜访,vist.invitation,邀请啦,可能有互相邀请来拜访。【与其剧谈,】二人剧谈,出言暗合,剧谈就等同于相聚,在一起谈佛理。【出言暗合诸祖。】说话很契合祖师的道理。【策云:仁者得法师谁?】你是跟那位老师学呢?【曰:我听方等经纶,】方等就是大乘经典,比如说《法华经》、《华严经》、《涅槃经》、《大宝积经》,这都是方等经论。【各有师承。】都有师承,有一代一代传一代。 【后于维摩经悟佛心宗,】悟入不二法门, 【未有证明者。】就是说还没有经过证明,印证他是不是有开悟了。【策云:威音王已前即得。】【威音王已后,无师自悟,】【尽是天然外道。】这句话的意思是借着经典,威音王是一尊佛的名字。意思就是说,若是有佛出世,威音王已前就是说,这是借着一种比喻,有佛出世即得,即得就是有佛出世来应证这个心宗,这个本性,明心见性的禅宗,那么这个就可以得到他的宗旨了。意思就是古佛没有出前那么可以印证,那么古佛已经入灭了,那么没有人印证的话,就会变成天然外道了。所以说:威音王佛已前即得,有佛印证,威音王已后,就是说无佛,那么无师自悟的话,尽是天然外道,没有人印证。四十六页, 【曰:原仁者为我证据。】希望仁者你慈悲,请你为我印证。【策云:我言轻。】我说话没有力量,【曹溪有六祖大师。】【四方云集,并是受法者。】 【若去,】你若是要前往,【则与偕行。】我也跟你一道前去。【觉遂同策来参,】玄觉禅师因此,【遂】就是因此,因此同这个玄策禅师来参六祖。【绕师三匝,】绕师三匝,旋绕三圈,【振锡而立。】 振锡而立。振锡,就是持锡杖站立。 【师曰:夫沙门者,】 【具三千威仪,八万细行。】 【大德自何方而来,生大我慢。】生大我慢,就是故意要考验他的,说:你这个人竟然这么我慢? 【觉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师曰:】【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你为什么;把笔划起来, 【曰:体既无生,了本无速。】划到这个地方,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体既无生,了本无速。师父等一下再为你们解释。六祖说:你既然了解生死事大,无常很快就到来,很快就到来,何不体取无生?你为什么不体悟这个无生法,当下你就是佛,你为什么不体取这个一法不可得,无一法可得的无生法呢?何不体悟这个无生法,了无速乎?这样不是很快吗?了无速乎就是:这样不是很快吗?曰,这个玄觉禅师就这样说:体既无生,了本无速,体即,我们的本性本来就无生,若是彻彻底底的了解这个本心,没有所谓的快慢的问题,快慢是对立的东西,了本无速,你若是彻彻底底的了解我们本性的东西,那就没有所谓的快跟慢,了本无速,彻底的了解那里有所谓的快呢?所以不能讲快,这就是大彻大悟,真的!这就是大彻大悟。【师曰:如是如是。】所以你看禅师所说的话,我们是说不出来的,我们见面时只会说:你吃午饭了吗?如是如是,还没有!顶多都是问吃饱了没有,不会问这个,我们不曾在问这种问题。来参访师父的人也从来没问过,不曾问过,不曾问过这种问题,不会跟我说这些禅宗的话语,只有来赞叹的人:法师!听说你精通佛法。我说:佛法我不会。他听不懂,还说:师父真谦虚!我说:不然你问六祖,看他会不会佛法?佛法本来就是不会的东西,佛法不是会不会的问题,他听不懂,反正他也听不懂,这种东西还得看根机说话,所以答的都是牛头不对马尾。他若是会答;譬如他说:师父!听说你很精通佛法。我说:佛法我不会啦。他要是答:不会既得本心,你不会就是真正得到本来面目。这才是真的,但是都不会答,老是答那些,接下来,就是问你吃饱了没有,都是答这些。师曰:如是如是。六祖就说:是、是!就是这样。【玄觉方具威仪礼拜。】【须臾告辞。】就要告辞了。【师曰:返太速乎?】这样是不是回去得太快了呢?【曰:本自非动,岂有速耶。】它本来就是不动的东西,怎能说快慢呢?!厉害!这个玄觉禅师太厉害了, 【永嘉禅宗证道歌】玄觉禅师! 【师曰:谁知非动?】什么人知道它不动呢? 【曰:仁者自生分别。】是你自己产生分别。【师曰:汝甚得无生之意。】确实就是这样。 【曰:无生岂有意耶?】他说:无生岂有意?【师曰:】六祖就说: 【无意,谁当分别?】【曰:分别亦非意。】虽分别也不是意,虽分别也是无生。 【师曰:善哉!少留一宿。】【时谓一宿觉。】所以就住了一晚,让六祖印证看看他是不是开悟了,只有几句话而已,前后差不多二分钟而已,要是我们去就会绕一大圈搞了二、三个小时,还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消息,最后还问一句:师父!我这样到底有没有开悟?我说:凭你这一点就没有。搞了二、三个小时,那有印证开悟,要搞二、三个小时的?不用那么久,几句话就知道了。【后著证道歌,盛行于世。】下面,【禅者智隍。】有修禅的人叫做智隍禅师。【初参五祖。】自谓已得正受。】正受就是纳法在心,缴纳的【纳】纳法在心名正受,就是一切依法,心领受正法,正受就是以正知正见控制整个心、整个情绪,使他正确的感受这个正法,叫做正受。这个正受很重要,正受的先决条件必须正知正见,一定要先正知正见。智隍自己认为是这样,是不是如此,就要继续看下去了。 【庵居长坐,积二十年。】 【庵】就是奉佛的小精舍,自己盖一座精舍,【庵】就是盖一座小精舍,庵居长坐,经常在静坐,算是练不倒单,经过二十年。 【师弟子玄策】师就是六祖,有一个弟子叫玄策,也就是刚才那个,跟玄觉禅师一起来参访六祖的玄策。【游方至河塑,】河塑就是黄河的北岸叫做河塑,黄河之北叫做河塑。【闻隍之名,】【造庵问云:】造庵就是自己坐在一间小茅棚里面修行。【汝在此作什么?】你在做什么呢?【隍云:入定。】修二十年了,他就说:我在入定 啊。因为玄策是经过六祖的调配,调教出来的。【策云:汝云入定,】你说在入定,【为有心人入耶无心入耶?】你是有心入定,或是无心入定?【若无心入者,】【一切无情草木瓦石应合得定。】 【若有心入者,】 【一切有情含识之流亦应得定。】你是用那一种心呢?【隍曰:】这个智隍禅师就说:【我正入定时,不见有有无之心。】没有看到有一些有无之心。这个要这样子念:不见有,有无之心,不见有,有无之心,没有见到有无之心,所以上面那个【有】是连接 【不见】不见到有有无之心。我没有见到那种有跟无的心。这句话说实在的,那个有是多余的,第一个 【有】是多余的,不见得有无之心,这样就更清楚了。我正在入定之时,不见有无之心,有也不见,无也不见。【策云:不见有有无之心,】你没有见到有无之心,【即是常定。】你常常在定中,既然常在定中,【何有出入?】你既然不见有无,那么就是应该常定啊,那为什么你讲你是出定、入定呢?何有什么入定、出定呢?常定就是没有出入嘛,那伽常在定,无一不定时。所以没有出入定,才叫做常定,你既然有入定、有出定,那里是常定呢?何有出入?【若有出入,既非大定。】因为你是生灭法嘛,有出有入,这是生灭法嘛,即非大定,大定,是没有生灭的东西嘛,你有入定、有出定,那当然就不是大定了。【隍无对。】你看!哑口无言,住茅棚二十年,这样有什么用?要是照常这样修下去,是不是到死也枉然?住茅棚二十年。所以我才告诉这些徒弟:你到底在急什么?你一直要跑到山上去,急什么东西?去住茅棚二十年,这样有什么用,也没有师父开导,也不懂得心地法门,你看住茅棚二十年,那二十年是不是多余的?你看六祖门下的玄策大师,他亲近六祖只不过是短暂的时间,就大彻大悟了,只问智隍一句话,就让他哑口无言了,这是不是说明亲近善知识是非常重要,能让你节省无量的生命、时间、错误的东西。若有出入即非大定,隍无对,被问得哑口无言,二十几年的修行,竟然被六祖的一个徒弟问得哑口无言。 【良久问曰:师嗣谁耶?】 【嗣】就是你到底亲近谁啊?嗣,后代叫做嗣。你是哪一个师父的后代啊?也就是谁的徒弟啊?你的师父是谁啊?【策云:我师曹溪六祖。】【隍云:六祖以何为禅定?】【策云:我师所说,】【妙湛圆寂,体用如如。】这个要划起来,要划,这段要划起来,划到我喊停为止。我们清净不可思议的清洁本性,本来圆满寂静,体用都是如如, 用如如就是一切作用也是无相、也是无生,一切作用也是无生,也是如如不动。【五阴本空,】彻彻底底打破五阴,【六尘非有。】所以禅宗说了一句话:六尘不恶,还同正觉。六尘,我们这个五欲六尘,这个外面的六尘,不恶,它没有坏啦,坏是你自己觉得的啦,六尘不恶,还同正觉。还是我们本来的面目。所以本性称为不垢不净,我们若是看到一些事就说:那个不雅观、那个不太好看。我问你:不太好看,你整个意识形态老是在想这件事,那一个工夫比较差?眼虽见色,你若是功夫到家,你看到什么都一样。当然儒家是说非礼勿视,不洁净的东西不要看,禅宗就不一样了,【六尘不恶,还同正觉。】没有好与坏的东西,垢净由你的心,如果因为垢而开悟了,那就是变成净了,对不对?那因为净而执著,那变成垢了,垢净那有定论可谈呢?对不对?尘或者是非尘,都是你的心的问题,当然凡夫是无法做到这样,当然就远离恶缘,当然你是无法做到,什么境界都是如如不动,当然你就要远离恶缘,只有这样子而已,不然你还能怎么办?所以我才说:有时候,菩萨在做什么事情,凡夫根本就看不懂。你若是了解的人:譬如我今天要是像济公一样,拿把扇子,左手又拿著一瓶XO,跑去那里呢?跑去夜巴黎舞厅,这是假设来说,当然我是不可能去那种地方啦,拿把扇子大摇大摆的就走进去了。若是你们在舞厅碰见师父,你就明白:我太了解师父了,这是不可能的事。对不对?因为你了解,这不可能执著这种东西,可是里面的人就会称我是现代济公了,这不得了了,里面要是刚好有记者,那就不得了了,不得了了!记者明天就会报导,Tomorrow morning open the newspaper . Is vevy famous monk 很出名的和尚,很出名的出家人,来舞厅、咖啡厅。这种东西其实怎么会束缚师父,那有可能的事?别说能束缚得了我,就算你们也不会有什么兴趣,别说是我了,你们也没有什么兴趣,对不对?那里会有什么值得追求的东西?所以说:【六尘不恶,还同正觉。】六尘非有,这本来就没有的东西,本来就不是真实性的东西。【不出不入。】因为执著你才有出入。【不定不乱。】继续划哦,【禅性】我们的本性,禅性,若是要修禅,禅的本性是什么?它是 【无住。】它是离一切执著,无住就是无一切执著,【离住】离一切执著, 【禅寂。】进入空性的定力,【禅性无生,】当下无一切法,一丝不挂,一尘不染,【离生禅想。】离开那个我有禅定的想,不可以生一说:我在修禅。不能有这种念头。离生禅想,离开生出一个我在修禅的这个观念,这个是错误的。【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划到这个地方。你看!看六祖所说的话,那一个博士能说出这种话?博士再上去是超博士。【妙湛圆寂,体用如如,五阴本空,六尘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禅性无住,离住禅寂,禅性无生,离生禅想。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你那一个超博士讲得出来,我马上下跪跟他顶礼,马上下跪顶礼,真的!他要是照本宣科,念出这一段,我就告诉他:六祖早就讲过了,我是顶礼六祖,又不是顶礼你。对不对?【隍闻是说,】听到这样,【径来谒师。】赶紧来拜访六祖。【师问云:】六祖就这样说:【仁者何来?】你为什么来呢? 【隍具述前缘。】就说到之前的事,就像演电影在回忆时不用再演一次了,用快动作比较省时间,当当当,交代过去的情形,就是如何如何……这样就交代完了,歌仔戏都是这么演的。不然就是用比的,用比的较快。【师云:】六祖说:【诚如所言。】就是像你所说的,【汝但心如虚空,不著空见,】你不要执著有一个空性的东西,空必须要 【应用无碍,动静无心,】这句话很重要,把它划起来,【心如虚空,不著空见,应用无碍,动静无心。】动态、静态完全无罣碍,【凡圣情忘,】也没有凡夫的念头,也没有圣人的念头,【能所俱泯,】没有修禅的一个人,也没有所定的一个心境,能所全部没有,【性相如如,无不定时也。】划到这里。 【如虚空不著空见,应用无碍,动静无心,凡圣情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无不定时也。】【隍于是大悟。】这句大悟在《坛经》里,不知道念过几遍了,不知道念过几遍大悟了,可是都是别人,都不是我们,奇怪!我听这么久了,听到这么多遍大悟,到现在都还没有机会亲口说。 【二十年所得,心都无形响。】无形响,都没有听到半点消息。【其夜河北士庶】也就是河北的民众,河北的民众 【闻空中有声云:】【隍禅师今日得道。】智隍禅师今日得道。【隍后礼辞,】隍就是后来;智隍禅师后来礼六祖告假,告假,【复归河北,】又回到河北, 【开化四众。】【一僧问师云:】【黄梅意旨,甚么人得?】五祖的宗旨是什么人得呢? 【师云:会佛法人得。】了解佛法的人才能得。 【僧云:】这个出家人说:【和尚还得否?】 【师云:我不得。】我不得才叫做真得,要是得就完蛋了! 【僧云:和尚为什么不得?】 【师云:我不会佛法。】我不会佛法,佛法如果会的话,就不得了了,会变成一种执著了,我会佛法,我有佛法嘛,心中有一个我嘛,我不会佛法,心中连那个法都没有,无挂无碍。所以古人说了一句话,说:尽他叶落花开,不问春寒秋热。这句诗句就是大彻大悟之人的心境。任他叶落花开,不管他树叶飘落,不管他花怎么开,尽他,别人的 【他】、他人的 【他】,尽他叶落花开,不问。另外一句诗句:不问春寒秋热,不管它是春天或是冬天的寒冷,或者是秋天,或者是夏天的热,春寒秋热就是春夏秋冬的名词。所以:尽他叶落花开,不问春寒秋热,一切保持如如不动。所以我们大门口要贴个: 【尽他凡圣贤人,不问阿猫阿狗。】把它贴上去、贴上去,不管他是什么人,一律平等,完全平等。来参访师父的人,差不多都是问一些饭后、茶饭泡茶聊天的话,我都不喜欢跟他们说话,有些人就写信来骂我,说我很不慈悲。其实他问那个…都实在真的是…….譬如说今天有人来,还是问这些问题,说有人附在他身上,或是说有僵尸附身,还听到僵尸在讲话,附在他身上,他弟弟又刚往生就开始联想,他是认为这不是弟弟在讲话。有些人则说有两个鬼缠在他身上,问师父该怎么办?我说:是不是真有鬼缠身都不管他,第一、你要是身体强壮,阳气旺盛,阴的东西就无法接近你。第二、就算假设说,真的有鬼缠身,你就买录音带,回去播放念佛号,一直拼命,一直念佛就好了,一直念佛嘛,对不对?我说:就算我今天一直跟你讲讲到明天,都是同样的答案,我说:你要是有佛法的问题,你来问我,那么师父还能回答你。像上次,有一个台大的同学来问:顶礼恩师!我说:有什么问题?敢问恩师,什么叫做狮子奋迅如来?狮子奋迅三昧是什么意思?这就真的是佛法了。我说:狮子就是百兽之王, 奋迅就是很快,定慧均等,一切法都可以自在。顶礼恩师!感谢恩师开示。再顶礼就出去了,只有二分钟而已。他不会一问就是一个多小时。所以我每次要下楼来,我就得像顽皮豹一样,探头探脑的,先看看有没有人再溜下来,没有人,还好没有人,赶紧下来。有时还是会被撞见:师父啊!师父啊!不要叫我!师父我是要供养啦。若是要供养,还可以勉强一下,来来来!不然怎么办?下楼来收红包,不然能怎么办?没办法、没办法!教这些徒弟也真没用,回答不了的到最后就丢给我,像早上那个人,法观搞不定他,就把他丢给我慧律,像那种人很简单的就把他解决掉,这种事情就不用劳驾我,杀牛焉用鸡刀?根本就不用师父出面。所以我每次要下楼来,我就很害怕,每一天要下楼到这个地方来,就是心惊胆跳,怕被围住了,被围住就问得没完没了。很奇怪,一些信徒也很奇怪,问其他法师他就不肯相信,就一定要问慧律法师,其他师父说的他就不相信,都不肯相信,一定要求师父印证一下。我就告诉你,对!对!刚才法师说得很正确,刚才法师说得很正确。所以说这些徒弟要稍微帮我挡一下,看不行的私下就把他解决掉,到101那里就把他解决掉,不用再推给师父了。不过说真的,有些不是徒弟的问题,实在是因为问题问不完。所以说佛法上的问题,要问就要问有助益的,每天遇到的问题,都是家庭的问题、离婚的问题,不然就是她能不能生的问题。师父啊!我预产期超过十一天了啦,怎么办啦?这实在是,我要是听到这个,全身实在是……不会形容,连不会生的也要来找我?奇怪!预产期十一天,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哎哟!人家说妇产婆,我岂不是变成妇产公?这个众生哦!他已经将法师神格化了,将法师当作是万能的,什么都行,以为我帮她念些咒,她就生得出来了。错误!所以希望我们这里听经闻法的人,没有问题就不要来问师父,多听录音带,拜托、拜托!不要老是问那些问题。下面,【师一日欲濯所授之衣,】六祖有一天想要洗这件祖师衣,所授就是五祖所传授下来的。【而无美泉。】那么没有甘泉,【因至寺后五里许,】 【许】就是左右,【见山林繁茂,】瑞气千条,瑞气千条。从前演布袋戏剧都会营造这种背景,布袋戏,瑞气千条,盘旋,【瑞气盘旋。】 【师振锡卓地,】卓地就是着地,振锡,往地上一振, 【泉应声而出。】往地上一击,泉水就冒出来了!啧啧!我也有这种功夫,我去厨房打开水龙头水就应手而出,虽然是自来水,也是出、也是出,只不过那是装好管线的。【积以为池。】往地上一击之后,水冒出来就变成池水。 【乃跪膝浣衣石上。】浣就是洗衣,在石头上洗衣服。 【忽有一僧来礼拜云:】叫做方辩,云:【方辩是西蜀人。】蜀是四川省的西边叫做西蜀,就是三国时代的西蜀,四川省的这个西蜀,四川省之西叫做西蜀。昨天,【昨于南天竺国】天竺就是印度,南印度叫做南天竺国。【见达磨大师,】可能还没有入涅磐吧。【嘱方辩速往唐土。】交代,交代这个方辩来中国。 【吾传大迦叶正法眼藏】正法眼藏就是涅槃的妙心,实相无相,微妙的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这叫做正法眼藏。
六祖坛经(11)    慧律法师
第十一集
有音声的叫做语言,无音声的叫做文字啊,它都可以让你了解嘛。所以你一直说人家执著,你本身就是一个破佛的知见,这就是谤,诽谤的说法。所以见人所说,即便谤他言著文字,说人家:你执著文字,文字何罪之有啊?安排一个罪过的名。所以【汝等须知,自迷犹可。】自己迷还没关系,【又谤佛经,不要谤经,罪障无数。若著相于外而作法求真,】著相,执著外相来求这个真,【或广立道场,说有无之过患,如是之人累劫不可见性。】意思就是说执著自己的观念,没有通达有跟无的道理,开口闭口都是诽谤别人,如是之人累劫不可见性,所以下面说:【但听,】你只要好好的,【依法修行,】下面再告诉各位错误的修行方法,【又莫百物不思,】枯坐着像死人一样,什么事都不去想,【而于道性窒碍,】道性是有神通妙用的东西,不是死板板的啦,而于道性的东西挂碍,产生障碍,若听说不修,【若听说不修令人反生邪念,意思就是说,有人会讲:不用修,本来就是佛。修反而吃力,所做的变成违背因果,所以令人产生邪念,有的人说:本性不用修。他就真的都不修了,整天就是跑出去玩,无修的意思不是说叫你不要修行,而是说修到最后是我们本来就有的,不是由修而来的,也没有得到是本来就举足的东西,令人反生邪念。所以【但依法修行无住相法施。】不要执著一切相,行法的布施。【汝等若悟,依此说,依此用,依此行,依此作,即不失本宗,】六祖顿悟之宗,【若有人问汝义问有将无对,】问有,譬如说:慧律法师你很有修行!没有,我没有修行。慧律法师你没有修行。有!我有修行。慧律法师你有了解佛法吗?你注意听哦!我不了解,也对啊!慧律法师你不了解佛法吗?我有了解佛法。他就愣住了!你想想看!这样是不是句句都正确?法师你有了解佛法吗?我不会佛法。对不对?对!佛法不能让你会的啦,对不对?它本来就具足,师父你不会佛法吗?你弄错了,我会佛法。为什么?不离开语言文字嘛,我当然会佛法。所以凡夫讲不赢修行的人,不可能辩不赢他的,遇到他大家都无言以对,讲不赢他,所以说有就以无来答问,【问无将有对,问凡以圣对,问圣以凡对。二道相因。】互相做为他的因果,叫做二道相因,譬如圣道、凡夫,圣是凡的因,那么凡是圣的因,所以你要怎么谈,这就是指讲话的对立的因果,如果你讲圣,那么我讲凡,你讲凡,我就讲圣,所以【生中道义。】中道,【汝一问一对,余问一依此作,】按照这样去做,【即不失理也,设有人问:何名为暗?【什么叫做暗?答云:明是因,暗是缘。】明才是因,暗就是缘,【明没即暗。】所以每句话都不会有障碍,缘起法嘛,缘起法它就是说你有法有破,你有立有破,你不立一切法,一切法都不可破,立一切法,一切法都可以破。【以明显暗,以暗显明,来去相因,】你为什么不来?因为我不去,为什么不去?因为它不来啊,这是老太婆常说的。不来亦不去,不来不去。【成中道义。余问悉皆如此。】其他的问题都是一样。【汝等于后传法,依此迭相教授,】【迭相】就是互相,互相教来教去,【勿失宗旨。】下面,就是【付嘱流通第十】也就是知道六祖要入涅槃了,要开始交代了,高僧答德要离开世间时都会交代清楚,付嘱流通第十,【师于太极元年,】西元七百一十年,有时候要查这个年代也很麻烦。西元七百一十年,距离今天,一九九二快到了,还剩一天,明天就三十一了,一九九二来减,就是一二八二,距离今天一二八二年,今年快结束了,再过一天就一九九二了,【壬子七月命门人】门人就是他的徒弟,【往新州国恩寺建塔,仍命促工,】加快速度赶工,希望【次年夏末落成,七月一日集徒众曰:吾至八月欲离世间。【要离开世间。这才是真正得道了,你看得道的高僧,他下个月要离开,他就提前告诉你了,所以不是相一贯道说的:先得而后修,说这样叫做得道,说得道结果临死的时候都不自在,卧床不省人事。人家真正得道的高僧,就是还没走时,就对你说得很清楚了,下个月他就要走了。不是像一贯道所说的,他先得而后修,说他已经得道了,结果临死前什么事都不知道,只有身体柔软而已,若是只求死后身体柔软,也不一定要信一贯道啦,我阿嬷往生时,我阿嬷没有信一贯道,我阿嬷往生时身体也很柔软啊,为什么?她到过年时都布施米、物资给穷人,我听我父亲说过,师爷曾经告诉我,说我阿嬷心地很慈悲,所以有个地理师去看了风水后说:你们家族几十年以后,会出一个很了不起的人,现在我开始在怀疑这不知道是谁?这不知道是不是我?不过我实在没有什么了不起,所以说不需要信一贯道 ,死后身体才会柔软,我阿嬷也没信任何宗教,人慈悲,死后身体就很柔软了,听说是坐在藤椅上往生的,坐在藤椅上往生的全身也是非常柔软。用这样来硬说他的道理是解脱的东西,这是很牵强的说法,很勉强的事,身体柔软,我的身体也很柔软啊,对不对?所以这种东西,得道的人就是说生死自如,他何时要回去,都对你说得很清楚,那才真正是得道的高僧,像广钦老和尚那种得道的高僧,他何时要回去都交代得很清楚,说一声要走了,脉搏就一直衰弱……他说声要回去之后,脉搏就渐渐渐渐一直减少了。而布施嘴上说:我要回去了,脉搏跳动依然很强,对不对?众生就没办法,想死也死不了,就这样拖拖拖,我也很担心,以后我要拖多久也不知道,我真的很担心,因为我也没有得道,也布施高僧答德,我实在好可怜,我好可怜!还是要赶紧念佛,不然真的可怜!下面,说八月就要离开世间了,【汝等有疑。】若是有什么怀疑,【早须相问:】要赶紧来问,【为汝破疑,令汝迷尽,】使你的迷惑赶紧除尽,【吾若去后,无人教汝。法海等闻,悉皆涕泣。】就开始硬咽了。【惟有神会不动神情 ,】神会不动神情,神会在前面就介绍过了,神会大师。不动神情,那就是大彻大悟,本来就是这样。【亦无涕泣。】也没有哭泣。【师曰:】六祖说:【神会小师却得善不善等,毁誉不动,】神会小师,当然做师父的人,不能称自己徒弟为大师,不可能称他神会大师,做师父的人称他神会小师,算是谦虚,替他徒弟谦虚。他能够善不善毁誉不动,【哀乐不生。余者不得,数年在山,】修如如不动,大彻大悟的境界,【竟修何道,汝今悲泣,为忧阿谁?】你是在担心什么人呢?六祖说得很有道理,下面那一句说:【若忧吾不知去处,你现在是在哭什么,你倒是说来听听看,这就像我常说的口气:你在哭什么,你倒是说来听听看?你若是哭我不制定去处,【吾自知去处。】那么你替我哭什么?我往生只会,我自己知道要去哪里。你们若是不知道我的去处,【吾若不知去处,】我也不可能先告诉你啊,意思就是说,我自己知道要去哪里,那么你在哭什么呢?【终不预报于汝,】所以说有一次广化法师很危急(假装生病),病得很严重,把大家都叫来,那时在南普陀,叫来只会大家开始助念,很多人就哭了,老和尚忽然就起身,非常生气:这是演习!惨了!不让徒弟有心理淮备,今天老和尚演习,徒弟会信以为真,要是我也想来个演习,徒弟会说:师父那么年轻,每次都喜欢说笑,那不可能!真的死在房里时,尸体发臭了都没人发现,没有人发现。因为我平时喜欢说笑,现在师父说声:我要往生了。结果没有一个徒弟来为我助念,在我身上挠个痒,我马上就爬起来了。不可能,了解这么年轻,不可能这样就马上往生了。终不预报于汝,【汝等悲泣,盖为不知吾去处,】这意思就是说,我不知道去处,为不知去处,【若知吾去处,即不合悲泣。】所以【法性本无生灭去来。汝等尽坐,吾与汝等一偈,名曰真假动静偈,汝等诵取此偈,与吾意同,以此修行,不失宗旨。众生作礼,请师说偈。偈曰:一切无有真,】这个世间没有一法是真实的。【不以见于真,】你不能把眼睛所见的东西,当作是真实的东西,眼睛所见的都是假相。【若见于真者,】你若是见到,认为说有真实的东西,【是见尽非真,】那么这就不是本性,你若见到认为说:若见于真者,你若是看到一切,认为这就是真的,那么你所见到的就不是真正真实的。【若能自有真,】你若是有本性这种光明的智慧,真正的东西,【离假即心真,】你就离开这个假相,不要去执著这个假相,不要落入两边,活在性相如如不动,不取于相那个地方,离假就是真,就是离开这个对于假相的分别心、执著心,你不必追求本性,本性不可造作、不可追求,放下就是!再简单来说,离假就是放下就是你本来的面目。简单来说这句话就是这样。离假即心真,你放下就是你本来的面目,不要追求本性,【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我们的心是运用在一切,不离假,就是说超越的本性,它不能离开这个假相的现实,这句话就是这样。自心不离假,超越的这个适口的本性,清净心的智慧性的本性,不能离开这个现实的社会这个假相,不能离开,这样本性才是可贵。无真何处真,这个本性的东西若不真,那么你又要去那里找一个真正的东西?这就叫做:无真何处真。【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有情的众生,他能够了解、他会起心动念,若是无情,它就是不动。草木=一切无情的东西、石头,它是不动,这个‘不动’不是本性的不动哦,要注意哦!这个不动是无情的东西,没有感情,属于一种植物,身外的无情物,所以无情即不动。所以有情就是有感情的众生,他当然会了解一些事情,他会起心动念,但是若像草木、石头者,这是没有什么感情的东西,这是不动,而不是本性的不动。【若修不动行,】你若是要修清净本性,所谓定慧均等,就是本性不动之行。【同无情不动。】那么就是说跟无情不动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个不动,如果修不动行,就是说,这一句有二种情形,如果你修不动行,就是说跟草木一样的不动的,那么就跟无情一样的不动,没有作用。所以如果你修这个不动的真如本性,换一个角度来说,你若是修真如不动的本性,那么就跟无情的不动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知见二个角度都可以讲。【若觅真不动,】注意!如果你要找到真正的本性,那个如如不动的本性,【动上有不动,】把笔拿起来,动上就是一切外在的假相,有不动,就是本性当下就是不动的东西。所以动上有不动就是说,若觅真不动,如果你要找你真正的清净心,本性的东西,你在一切外相现实的社会当中,你当下就是有空性的本性在其中,不动就是我们的本性,这句就是要这样解释,所以要解释清楚,要搞清楚。所以动上有不动,表示说,一切动态的东西,当下解释有如如不动的本性。【不动是不动,完全无佛种。】那么现在这二个字‘不动’是指无情的东西,不动这是不能成佛,不能成佛,当然这是禅宗的讲法啦,唯识解释不一样了,唯识: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唯识转识成智,那么一切物质现象都是由心转变而成的,所以无情也可以成佛,所以禅宗跟唯识宗不一样,不可以混淆。【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你若是能用清净心,能够好好的去分别,而不作分别想,第一义的中道道理,你就不动。【但作如此见,即是真如用。报诸学道人,努力须用意,】努力,认真,要好好的用这个意。【莫于大乘门,】你不要于大乘顿悟法门,【却执生死智。若言下相应,】也就是大悟,言下大悟,【即共论佛义,】即共论佛义。【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这四句要划线,这是最了不起的修养,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在座诸位!你今天若是要学佛,这句话你要好好的记起来,那么你就没有敌人。若实在不相应,就是说那个人他就表示佛教徒,你硬要把他塞进这个佛教的观念,那么他就会叛逆、他会抗拒,这样对我对他都不好,所以这句话我觉得很好、很有修养,若言下相应,好好的跟他讨论佛的道理,若实在不相应呢?合掌令欢喜,不要给他漏气,就是这样子。【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意,】我们这个顿悟入道要门,这种东西,六祖所说的道理,本来就是无诤,为什么无诤?因为不值得诤,一切法无相的东西,不值得这样诤,你诤,你谁赢也是一样,不赢。诤即失道意。所以【执逆诤法门,】‘执’就是固执,【逆】就是违逆,【诤】就是争论,固执自己的意见,违背了真理,又在那边争论这个法门。【自性入生死。】【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意,执逆诤法门,自性入生死。】对六祖实在是五体投地,实在是佛,真的是佛,佛来!【时徒众闻说偈已,普皆作礼。】【并体师意,各各摄心,依法修行,更不敢诤。】【乃知大师不久住世,】【法海上座】上座,法海听到后还是会哭,可怜!法海,我们这里也有一位,六祖门人有的法号,我们这里也有。【再拜问曰:】【和尚入灭之后,衣法当付何人?】【师曰:】六祖说:【吾于大梵寺说法,以至于今,抄录流行,】把我过去到今天所说的抄起来,流行称为:【目曰法实坛经。】<法宝坛经>【汝等守护,处相传授,度诸群生。】【但依此说,是名正法。】【今为汝等说法,不付其衣。】现在不再传祖师衣了,等一下因为传衣下来,为了那件衣服门争,又有人要被杀了,命在悬丝,命如悬丝,对不对,像现在,想要祖师衣,人家若是告诉我:慧律法是由你得到祖师衣。有谁要我就马上给他,我就买一件给他。现在要衣很简单,一件几百元而已,买给你!【盖为汝等信根淳熟,】这个淳就是我们纯纯的【纯】,纯熟。【决定无疑,堪任大事。】【然掳先祖达磨大师付授偈意,】【衣不合传】,不能再传下去,不需要传,传下去为衣钵门争。付授偈意,【偈曰:吾本来兹土,】我来到中土,也就是说他来降生,当然他是佛再来的。【传法救迷情,】我来传法救众生。【一花开五叶,】就是六祖一人,开五叶就是将来分五大宗派,禅宗的五大宗派,叫做五叶。什么曹洞宗啊、云门宗、为仰宗等等,临济宗啊,那么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自然就成。【师复曰:诸善知识!】【汝等各各净心,听吾说法。】【汝等诸人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意思就是说:六根、六尘、六识,都是无一物,【皆是本心生万种法。】看你的心怎么作用。【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意思就是说,看你的念头怎么想啦。所以我才一直告诉诸位,什么事情要往好的一方面去想,早就对你说得很清楚了,任何事情你都要往好的一方面的角度去想,你的烦恼都会减少,【若欲成就种智,】你若想成就一切种智,种智就是佛智,你想要成就一切种智,就是佛智,【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利益成坏,就是说一切都用平淡去处理,你的心境就慢慢一直升华,因为你不会被这个外境所束缚嘛,你就【安闲恬静,】安闲就是无事,所以就像广钦老和尚说的:不来亦不去,没有事。完全没事,安闲恬静,你就能清净无为,完全没有事。【虚融澹泊,】虚融的意思就是融一切法,虚就像虚空,虚空就可以融,就是混合的意思,融就是混合,虚空不必去破坏一切相,可以容一切的相,容天容地,容天容地,容这个光,容这个暗,明暗、男女、老幼,虚融,虚可以融一切。澹泊,为什么澹泊?一切法不可得,不无原则要去追求,放下就有无量无边的智慧,澹泊名利,所以我才告诉诸位,我们今天学佛人的伟大,就是说会赶紧利用时间做功德,像师父现在成立这个录音带基金会,绝对能救很多人,救度无量无边的众生,无量无边!譬如说有一些团体当中经费缺乏,来!一次送四箱、五箱一百套放在那里,你看能度多少众生?不计其数!我这一生能来出家,我非常安慰,能够使佛教兴盛,包括牺牲我的生命都在所不辞,百年之后也得死啊,我常常问我自己:你慧律法师你不替佛教做一些事,也是替自己做事,那你来做什么?所以有些人讲钦师父:师父你发大心!我也觉得很好笑,那本来就是我要做的工作,那有什么发不发大心?不然我问你:我要做什么?我问你:宗教家你要做什么?整天去买录音带,一百,一百这样赚钱吗?不然要做什么,我赚那么多钱做什么?三餐也已经能温饱了。我也常常告诉徒弟,你若是从现在开始都不讲经不化缘,一生也不愁吃穿,你相不相信?不愁吃穿,我只管自己修行,你会让我饿死吗?你也不可能让我饿死啊,对不对?何必每天这么辛苦,肠炎、腹泻、呕吐,就是一定要讲经说法,对不对,虽然一切都是假相,如梦幻泡影,但是要如梦幻泡影里面做佛事,你就是要做佛事啊,佛事就是弘法利生,这样才有意义。所以我告诉你,人到临命终值得留恋的地方,等到你人临命终的时候,这一生你用十分钟,你就可以回想你今生今世的一切,你留下能够怀念的没有两件事情,没有一件事情,唯有留德,尽心尽力,我将死时我也能说:我很安慰了,我影响整个佛教对不对?我尽心尽力。不过也不要有这种观念,只是说以世间法的语言来说就是说:我已经很安慰了。人的一生当中,能够遇上有机会来做有德行的东西,这也要有因缘,也要有因缘。所以你摸摸我们自己的良心,你三餐温饱,好好的过日子,那么剩下这么多钱,你要做什么?你冷静,你要做什么?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德,德行,德行,这样才有意义,到我们百年之后,我们也能说:我这一生做了很多有意义的工作。这样才有一个怀念,不然这个身体要做什么?做骨头标本吗?所以【此名一相三昧。】所到之处都没有爱恨、取舍,这叫做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一直心就是通达本性。这个直心不是说别人无知的时候我与他,而自认为有直心,我为人很直心啊。把脾气坏叫做直心,你错了!那个叫做行动,不叫做直心,那叫无知,不叫直心。直心叫做通达本性,没有扭曲、错觉、误会的东西,意识型态会扭曲跟错觉跟误会啊,本性不会啊,本性有大智慧啊,所以没有扭曲叫做直心,那么没有扭曲,那就是本性才没有扭曲,对不对?只有本性才不会扭曲一切事相。不动道场,【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所以【此名一行三昧。】【若人具二三昧,】这都是由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而来。所以说如果有人具二三昧,就如地有种。【如地有种,含藏长养,】因为一行三昧、一相三昧,可以开展无量的三昧。所以说不管二种三昧、三种三昧,那个就象地有种子一样,有无量无边的三昧就可以产生,叫含藏长养。【成熟其宝。】意思就是说你若是修一相三昧、一行三昧,所以三昧统统具足,这句话就是这样的意思。就象地有种子,一切都能生长。【一相一行,】也就是一相三昧跟一行三昧,这叫做一相一行。【亦复如是。】【我今说法,犹如时雨普润大地。】普润大地,就象下雨一样滋润大地。【汝等佛性,譬诸种子,遇兹沾洽,】那个【洽】也是跟【沾】的意思一样,滋润,滋润的意思,大地滋润,种子就可以开花结果。【悉得发生。承吾旨者,决获菩提。依吾行者,定证妙果。】【听吾偈曰:】所以我才一直鼓励诸位,你要诵《六祖坛经》一千遍,那就不得了了,然后认真念佛。【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顿悟花情已,菩提果自成。】解释一下,我们的本性含种种得法,种种的智慧。普雨悉皆萌,萌就是发芽,下雨后普受滋润,它现在就会发芽。你若是顿悟花情已,顿悟花情就是说这个无情的东西,花情,春观百花间,秋睹黄叶落。悟到什么?悟到生灭,当体就是空,没有所谓的生灭,所以说顿悟花情已,那叫声色无边,般若无边的意思,你眼睛所看到的一切花,或者是一切众生,一切的有情,或者是无情,花是无情嘛,情是有情嘛,你若是悟到有情、无情的当下一切的真正的情形,这句话也能解释成,如果你看到一朵花,对花的真相当下悟到了,那么这个色法就无边,就会产生无量无边的般若。简单来说,顿悟到花的真相,你的般若就具足。菩提果自成,就是说,你自然就可以信受奉行,菩提果自成的后面加四个字:也就是【信受奉行】的意思,你就可以信受奉行,自自然然的成就菩提果,就是信受奉行,菩提果自成。【师说偈已,曰:其法无二,其心亦然。其道清静,亦无诸相。汝等慎勿观静及空其心。】你们不要观察一切静静……再来将这个心空掉一切法,【此心本净,】我们这个心是本净,【无可取舍。各自努力,随缘好去。尔时徒众作礼而退。】【大师七月八日忽谓门人曰:吾欲归新州,】新州是广东新兴县,【汝等速理舟楫。】舟楫就是这个桨,楫就是桨,那么这个桨就是用来划船的,也就是要门人淮备船只。所以【大众哀留甚坚。】一直要请六祖住世。【师曰:诸佛出现,犹示涅磐。有来必去,理亦常然。吾此形骸,归必有所。】一定要归于一个地方。【众曰:师从此去,早晚可回。】众人说:你去那边没有关系啊,但是你有时间:早晚就是有时间可以回来啊,不是早上去晚上回来,有空可以回来,就是早晚可回。【师曰:叶落归根,来时无口。】无口就是说,当初我来到这里时,我无所说法,也是这样沉默,来时无口就是无所说法的意思。落叶归根,我也没有所谓的说法,意思就是无生的意思。【又问曰:正法眼藏传付何人?师曰:有道者得,无心者通。】你若是有道的人,你就得到,无心就是你若是无妄想的人,有智慧心的人你就通达。【又问后莫有难否?】有难否?是不是有什么灾难?【师曰:吾灭后五六年,当有一人来取吾首。】要来拿我的头,所以【听吾记曰:还没有发生的事他就先预言了,听吾记曰,这【记】就是预言。我先为你们预言,五、六年之后会发生什么事。【头上养亲,口里须餐。遇满之难,杨柳为官。】这段要注意听!韩国有一个出家人叫做金大悲,这个名字你一定要记起来哦!他羡慕六祖的伟大,他想要迎请六祖的头回去韩国供养,那么他就请了一个会舞刀弄枪的人,为了钱、需要钱的人。请了一个劫贼叫做张净满,因为他要吃饭啊,为了三餐所以就受雇于他。在开元十年八月初三的半夜,这个张净满就来了,来了就要取六祖的头,那么因为六祖早就有预言了,所以六祖入涅磐之后,颈部就被安装了铁片,所以张净满来时,刀子一砍发出锵一声,刚好被负责大殿的人,被看管六祖金身的人听到声响、发现了,所以他就知道事迹败露了,就赶紧逃走,逃走之后经过一番追捕,后来被抓到了,遇到这个县令叫做杨侃,刺史叫做柳无忝,就是说【杨】就是县长、县令,那么【柳】就是刺史。后来就要审判张净满,结果给他判了重刑,有人就出来说话了:六祖早就预言了,在他死后五、六年会发生这件事,所以不要判他的罪。那么这句话我来向诸位解释,这个故事听完之后,现在你就看得懂这句话了。注意看!头上养亲,【头上】就是六祖的头会被砍去,【养亲】就是当做自己的父母亲礼拜,叫做头上养亲。他的意思就是说,韩国的这个出家人要来砍六祖的头,砍六祖的头做什么呢?要拿去韩国要供养,韩国人的心地也是很坏,把我们中国人的头砍去供养,心地真坏,幸好没有被砍走,不然六祖的真身就没有头了。口里须餐,就是张净满他需要吃饭,他为了三餐,为了三餐而接受指使,被派来砍六祖的头,遇满之难,遇到张净满。这就是我的灾难。杨柳为官,这个时候的判官,一个姓杨,一个姓柳,六祖真了不起,连将来谁会当官都说得很清楚,太厉害乐!【又云:】又这样说:【吾去七十年,】六祖实在太厉害乐了,连死后六、七十年的事情他都知道,很惊人,很惊人!【有二菩萨从东方来。,一出家,一在家】就是马祖道一禅师和庞蕴居士。这两个都是大彻大悟之人,一个出家,就是马祖道一禅师,一个在家,那就是庞蕴居士。【同时兴化,建立吾宗,】也就是顿悟的宗旨。所以马祖建丛林,百丈建清规,这个马祖禅师是不得了的。【缔缉伽蓝,】缔就是建造,缉就是补修,修补为工作。缔缉伽蓝简单来说,就是建造、修补的意思,就是建筑这个寺庙,伽蓝就是清修的道场。【昌隆法嗣。】嗣就是后代,一代传一代。所以佛教最重要的就是栽培下一代,要做僧伽的教育,佛教最重要的,一定要栽培这些下一代的徒弟。师父总有一天要回去,他若是回去之后,看到徒弟一个一个这样子成熟,他就会很安慰。像我这些徒弟,有几个也能说法了,有的甚至讲得比师父更好。所以说这个栽培僧材还是列为最重要的,要有后代嘛。【问曰:未知从上佛祖应现以来,传授几代。愿垂开示。师云:古佛应世已无数量,不可计也。今以七佛为始。过去庄严劫,毘婆尸佛,】所以我们过年礼三千佛就会唱到这些佛名了。【尸弃佛,毗舍浮佛。今贤劫,拘留孙佛,】第一尊佛是也,【拘那含牟尼佛,】
第二尊,【迦叶佛】第三,【释迦文佛。】就是释迦牟尼佛,是第四尊。上一劫三尊,这一劫四尊佛,加起来【是为七佛。】所以【释迦文佛首传摩诃迦叶尊者。】在灵山会上拈花微笑。【第二阿难尊者,第三商那和修尊者,】这些祖师名不能用台语来念,因为这是印度梵文所翻译过来的东西,所以你读国语比较好听,【第四优波鞠多尊者,第五提多迦尊者,第六弥遮迦尊者,第七婆须蜜多尊者,第八佛驼难提尊者,第九伏驼蜜多尊者,第十胁尊者,十一富那夜奢尊者,十二马鸣大士】 这不得了,马鸣大士,作《起信论》的马鸣大士。【十三迦毗摩罗尊者,十四龙树大士】八宗共祖,不得了的!【十五迦那提婆尊者,十六罗侯罗多尊者,十七僧伽难提尊者,十八伽耶舍多尊者,十九鸠摩罗多尊者,二十阇耶多尊者,二十一婆修盘头尊者,二十二摩挪罗尊者,二十三鹤勒那尊者,二十四狮子尊者,二十五婆舍斯多尊者,二十六不如蜜多尊者,二十七般若多罗尊者,二十八菩提达磨尊者,此土是为初祖。】也就是从印度一代一代……一直传下来,传到我们中国,所以是由达磨尊者传来到中国,正是在梁武帝的时候。【二十九慧可大师,三十僧璨大师,三十一道信大师,三十二弘忍大师】弘忍大师是六祖的师父,三十三就是六祖惠能大师,三十四就没有了,到三十四就中止了。没有,谁要接也不知道,到现在也没有听到第几代祖师了。【惠能是为三十三祖。从上诸祖各有秉承。汝等向后远处流传,毋令乖悟。】不要违背或者是有悟。【大师开元元年】西元七一三年,【葵丑岁八月三日,于国恩寺斋罢,】供养,吃饱饭之后,【谓诸徒众曰:汝等各依位坐,】也就是坐好。【吾与汝别。法海白言:和尚留何教法,令后代迷人得见佛性。师言:汝等谛听。】你们好好的听,【后代迷人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你要成佛,必须要在众生身上下功夫,意思就是不能离开众生而有佛。众生就是一切烦恼,你离开烦恼,你就不能找到菩提,意思就是说不能离开众生。你若是了解众生那么这个就是佛,你就找到佛性了。你若是不了解众生,众生就是当下你就是,当下你就是。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你不能离开你自己的意思啦。你就是众生啊!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也难逢。【吾今教汝,识自心众生,】我让你了解你自心的众生,【见自心佛性。欲求见佛,但识众生】你若是求见佛,你要先了解众生,【只为众生迷佛,非是佛迷众生。】众生是迷佛,迷了的佛叫做迷佛,不是佛迷众生,佛不是迷众生,是我们众生不了解佛,那么而不是佛对众生不了解。【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汝等心若险曲,】也就是不正,【即佛在众生中。】佛变成被盖覆在众生中。【一念平直,即是众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心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下面这句在《六祖坛经》里讲过很多遍,【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外无一物,简单来说,都是以心为主,皆是我们的本心生万种法。既然是我们的心生万种法,那么我们的观念都用好的一面去看,都用好的一面去看,这样心就能清净了。使人快乐的人,他没有时间烦恼自己,所以自古以来所说的话完全一样,使人快乐的人他没有时间烦恼自己。这也是对自己有好处。【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吾今留一偈,与汝等别。名自性真佛偈。后代之人,识此偈意,自见成佛,自成佛性。偈曰:真如自性是真佛,】那就是真正的佛,【邪见三毒是魔王,】邪见又加上贪嗔痴这是魔王。【邪迷之时魔在舍,】你若时邪迷时,众生的邪迷就是无明的时候,你就是著魔,魔在舍,【正见之时佛在堂】你若是正知正见时,佛就是在你的心中,把这个心当做是一个殿堂。【性中邪见三毒生,】你的本性当中若是转变,被邪见污染了,三毒就产生了,【即是魔王来住舍,】侵入我们这间房子(心)。【正见自除三毒心,魔变成佛真无假。】魔就变成佛,这就是真,就不是假的了。因为这些文字很简单。【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本来是一身,若向性中能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就是说,三身本来就是一身,要向我们的本性,自己能见到我们本来的面目,这才是真正成佛的菩提因,若是不了解,千百万劫修行也绝不能成就。【本从化身生净性,】本,就是说我们本来的清净,就是说我们的这个本性,从这个化身当中生清净的法性。所以本从化身生净性,这个【本】就是我们本来的面目,我们本来的面目从哪里来的呢?从我们化身当中去产生清净的法性,清净法身性,所以生清净的法身性,就是我们本来的面目,化身。所以【净性常在化身中,】我们清净的本性,常常在我们这个变化的身体当中,所以【性使化身行正道,当来圆满真无穷。】我们的本性,能使我们这个化身,这个身体行正道,当来你就能圆满来完成你的佛道,真无穷,佛道是福慧无边嘛,所以圆满真无穷。【淫性本是净性因,】这就是说,为什么特别提出来呢?因为一般人一直想断这一关,可是断不了,这一关断不了他就烦恼,所以就一直痛苦、一直自责,他虽然知道要修行,但是断不了,所以他很苦恼,变成欲望根本性在交战,理性根感性在交战。所以他一方面感到很罪恶感,一方面又觉得自己是修行人,又一方面又没有它的办法。所以六祖了解众生的根器,就是说,淫性虽然是烦恼的东西,但是你若是能观照,当下就是空,这就是我们的佛性,所以特别举出:淫性本是净性因,也就是说,你不必为了这种事而感到很烦恼,你若是透得出此关,你就是出尘罗汉。所以凡夫用离开得办法,当然这也是一种办法啦,若是大彻大悟的人,离跟不离完全一样。譬如庞蕴居士娶妻生子,维摩居士也娶妻生子,他照常是佛,没有他的办法,对不对?为什么?这对他没有作用。简单来说,你若是有大智慧,这一关对你没什么差别,你若是不会运用,那么这就是生死法。所以说:淫性本是净性因,因为这一关特别难断,六祖也了解,众生大家也了解,这一关特别难断,所以说:【除淫即是净性身,】你若是放下这个念头,你当下就是清静的本性。因此修行的人应该在修行好好下功夫,尽量减少,是不是?本性中应各自离五欲六尘,【性中各自离五欲。】本性当中应该渐渐渐渐马上离开这个五欲,也就是说渐渐淡薄。【见性刹那即是真。】与我们的本性相应,刹那间这就是真。【今生若遇顿教门,忽悟自性见世尊,】‘世尊’就是指我们本来的面目,今生若是遇到顿教法,忽然间悟入了,见到自己的世尊,就是我们的如来,就是我们的本性。【若欲修行觅作佛,】想要寻觅作佛,【不知何处拟求真。】拟不知道要从哪里找,我告诉你,【若能心中自见真,】你若是了解,心中就是有佛,【有真即是成佛因,】若是有真实的智慧,找到悟性,那么明心见性,这就是成佛的因。【不见自性外觅佛,】你若是不了解你的本性,想要找佛,【起心总是大痴人,】起心动念要找,总是大愚痴的人,佛不能找,放下就是本来面目。【顿教法门今已留,】现在已经留下来了。【救度世人须自修,】救度世人就是要利用他,想要利他,要须先自利,自修就是自利。所以救度世人先自修,你若是想救度世间,要利益众生,一定要先自修自利,叫做要须自修自利。【报汝当来学道者,】也就是很诚垦的告诉大家,想要学道的人,【不作此见大悠悠。】不作此见,把笔拿起来,此见就是顿教法门,你若是不用这个顿教法门,那么大悠悠,就是悠忽的度日,想要成佛了无止期,了无期,就是没有精进的功夫,悠悠就是懒散懈怠的意思,散兵部队,懒散懈怠。你说我是有在听,我却不去行持。所以说:大悠悠,不作此见大悠悠,没有精进的功夫。【师说偈已,告曰:汝等好住。吾灭度后,】我灭度之后,【莫作世情】像世间的人情世故,【悲泣雨泪受人 间】做一些仪式让人 间,【身着孝服,】孝服就是像孝男所穿的,【非吾弟子,亦非正法。但识自本心,】你若是了解你的本来面目,【见自本性,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恐汝等心迷,不会吾意。今再嘱汝,】你看六祖的慈悲,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遍,就像师父在讲经一样,怕你们听不懂,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遍,来解释常、无常的东西。【令汝见性。吾灭度后,依此修行,】【如吾在日。】就像我在的日子一样。所以【若违吾教,纵吾在世,亦无有益。】【复说偈曰:兀兀不修善,】兀兀把笔拿起来,兀兀,就是真如本性是不动的,也不必去修什么善,它本来就是清静的东西。兀兀就是不动,不动不修善,也不必去修什么善。【腾腾不造恶,】腾腾就是自在无所为,自在无挂碍叫做腾腾,他也不会去造这个恶。意思就是说,本性本来就不动,也不必修什么善,本性本来就自在,也不会去造什么恶。【寂寂】就是安静,以在这个寂静当中【断见间,】断见就是说,一切见间都是烦恼的来源嘛,你在清静心的当中,定慧均等的当中,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当中,寂寂就是安静。你内心只要拥有一颗如如不动的安静的心,那么这些见闻觉知就对你没有什么作用,断这些见闻,你就没什么烦恼。【荡荡心无着。】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这不用再解释了。师说这首偈之后,【师说偈已,端坐至三更,】端坐就是正坐三更。【忽谓门人曰:吾行矣。】吾行矣,我要去了。【奄然 化,】奄然就是忽然、忽然,忽然间就往生了,也就是断气了。【于时异香满室,】【白虹属地,】属就是连,天空的这个白虹连在这个地上,属地就是白色的光连在地上,【林木变白,】因为一代祖师入涅磐了。【禽兽哀鸣。】十一月广,在十一月的时候,也就是开元元年十一月的时候,这个法性寺、国恩寺。【十一月广韶新】把笔拿起来,广州有法性寺,我们法性师的这个‘法性’法性寺。韶州有宝林寺,新州呢有国恩寺,这三间寺庙在争夺,现在要争夺六祖的真身。【三郡官僚咱门人】也就是弟子,【缁白】缁就是出家人,黑色衣服叫做缁,所以就是指出家人。‘白’就是指俗家人,出家、在家【争迎真身,】都抢着要迎接六祖,【莫决所之。】不知道该怎么解决,因此就点香,【乃焚香祷曰:】也就是求指示要归于何处。【香烟指处,师所归焉。时香烟直贯曹溪。】很灵验!一燃香,就知道欲归于何处,【十一月十三日,迁神龛并所传衣钵而回。】神龛就是在从前的时候,现代人是没有了,从前在修禅时,都钉一个小小的这个龛,人就坐在里面,六祖往生了,就将这个龛,那么他所坐的小小的龛、所传的衣钵,把他迁回来。【次年】经过一年,【七月二十五日出龛。】【弟子方辩以香泥上之。】也就是为他塑造金身,【门人忆念取首之记,】取首,就是六祖的头回被砍走,张净满回来砍头。【逐先以铁叶】铁也就是铁片、铁片,把铁片放在里面,再用【漆布】安在这个六祖的颈部,【固护师头】固定保护六祖的颈子,【入塔】再安放于塔中。【忽于塔内白光出现,直上冲天,三日始散。】所以韶州奏闻,【韶州奏闻。奉敕立碑纪师道行。】所以皇帝就立这个石碑,纪这个师,六祖得道,他的一生一世的经过。【师】就是六祖,【春秋七十有六。】也就是七十六岁。春秋,一个春秋就是一年嘛,所以就是七十六岁。印光大师活到八十岁,那么六祖活到七十六岁,我已经四十了,若是像六祖的年纪,只剩三十六年可活了。【年二十四传衣,】也就是得到衣钵,经过十几年之后,【三十九祝发。】祝发就是剃度、剃度。【说法利生,三十七载。】所以他也是很认真的说法。得旨,得到顿悟入道要门的宗旨,传法者,嗣法就是传法,后代接衣钵的叫做嗣法,【得旨嗣法者,四十三人。悟道超凡者,莫知其数。】六祖太厉害了!【达磨所传信衣,中宗赐磨衲宝钵,】磨衲宝钵,‘衲’就是所谓的袈裟,宝钵就是这个水晶钵,所以说磨衲宝钵就是袈裟跟钵,【及方辩塑师真相,】就像六祖生前一样端坐着,【并道具等,】以及其他六祖修行所用的叫做道具。【主塔侍者尸之,】‘尸之’就是负责的人,就是负责,要他来负责、组织。交代这些人负责,看谁负责,叫他好好的来看管。【永镇宝林道场。】所以他是回到这个韶州的宝林寺,【流传坛经,以显宗旨,】来显示这个宗旨。兴隆三宝,【兴隆三宝,普利群生者。】这个道场现在还在,他们去大陆的人有去看,还在、还在。那么讲这个《六祖坛经》,是要让大家了解本性的东西,悟到本性要用功就易如反掌,很简单的就能完成我们的道业。我们若是没有悟到本性,我们每天拼死拼活的,以分别心来修行,是非善恶都放不下,那么我们就没办法修行,所以最基本的修养也是要做到的。因此讲《六祖法宝坛经》也就是说能够悟道这是很好,若是不能悟道,最基本的修养,放下,那么泥的日子也比较好过,所以最重要的,还是要念佛求生极乐世界。所以《六祖法宝坛经》就讲到今天,总共讲了十六卷录音带,所以想买的人要预约的,去孙太太那里预约,或是玉清师姑那里预约,今天就到此结束。祝大家早日开悟,大彻大悟成佛道,以后大大的普度众生,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