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三难" 推进"城中村"党风廉政建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6:00:09
http://www.ctlzw.gov.cn  来源:楚天风纪  点击量: 1403次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纠错】
近年来,洪山区“城中村”党风廉政建设面临“三难”问题:村级经济“块头”大,维护集体利益难;村级干部权力大,全面监督难;村民群众意见大,风正气顺难。为破解“三难”问题,我们以“三个三”为切入点,即抓好“三资”(资产、资源、资金)监管,拓展“三务”(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坚持“三气”(讲廉气、树正气、顺民气)思路,进一步创新举措,在加强“城中村”党风廉政建设方面进行不懈的探索。
一、抓好“资产、资金、资源”监管,破解维护集体经济利益难问题
(1)完善监管制度,看紧村民的“钱袋子”。
“城中村”土地补偿金是村民的“钱袋子”,是为安置失地农民、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补偿,关系到本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对补偿金使用也最易出现问题。我区及时研究出台了村级土地征用补偿金管理制度。
一是明确村级土地征用补偿金的使用范围。规定土地征用补偿金必须应用于发展生产、增加积累、村公益事业等方面,即使是2004年以前的土地征用补偿金,没有分配的,不得用于村民个人分配。
二是建立村级土地征用补偿金专户管理制度和实行审查报批制度。财政所对土地征用补偿金设立专户,做到专户存储、专帐管理、专款专用。规定明确如需启动专户资金,1~5万元由村两委会讨论、5万元以上的由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后,报上级政府审核。村级运转资金实行年度预算制度,年初由村民代表大会通过,报乡财政所备案。
三是建立村级土地征用补偿金使用监督制度。各村对土地征用补偿金的收支按季度实行财务公开;财政所每月实行村帐所审,进行跟踪审计;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对资金使用造成失误的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2)规范监管程序,严防决策“捅娄子”。
一是限制财务审批权。我区各“城中村”制定执行《村财务管理办法》,一般的规定是:0.1万元以下的开支,由村委会主任直接审批;0.1~1万元的开支,实行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双签”制;1~2万元的支出,经村两委联席会议讨论决定后,再实行“双签”制;2万元以上的大额开支须经村民理财小组和村两委会联席会议讨论审批,报村民代表大会通过。
二是制约资产处置权。村集体资金对外投资经营,集体资产拍卖、转让或租赁、承包等,严禁村干部个人“说了算”,须由村“两委”联席会议研究提出方案,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并依法办理和完善相关手续。村委会不得为外单位和个人提供经济担保。不得以集体名义在外打白条,或者欠财物。
三是行使公开招标权。各“城中村”集体或公益性工程项目的建设,以及较大工程项目的维修,均实行公开招标。
(3)坚持惩防并举,实践监管“新路子”。
加大对违纪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如加强对城中村“三违”问题、集体资产流失等社会影响大、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的查处力度。近3年来,给予19名基层干部党纪政纪处分,其中村干部17人,廉政谈话60余人次。
加大教育力度。以本地曾经发生的“村官”违法乱纪案件为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请有关领导为村干部宣讲《刑法》、《土地法》等法规知识;在村干部中普及有关社会治安、城市规划、环境卫生、出租屋及流动人员管理等法律法规知识,一年来上法制专题课20场,不断增强“城中村”干部政策、法制、纪律观念,引导村级经济正常发展。
二、拓展“党务、村务、财务”公开,破解全面监督难问题
(1)在内容上,由单一公开向全面公开拓展。
由只对办事结果公开,向办事标准、办事程序、办事结果全方位公开延伸。如某村公开“44万元大病、急病、重病和因病返贫救助基金”项目,既公开最终报销数额,也公开每笔开支的报销审核过程、报销明细项目。
由对一般性问题的公开,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等实质性问题的公开延伸。通过深化、延伸,让群众了解全过程,真正做个“明白人”。例如,在村民的要求下,白马洲村向村民公开一宗土地的租赁情况,通过公开村民发现:村长与人签合同的时间在前,村民对该事项的表决时间在后,村民的监督权被“架空”,经查属实后,上级组织对该村负责人进行了严肃的处理。
(2)在方式上,由单向公开向多元公开拓展。
面对面向村民群众公开。在张榜上墙公示的同时,还定期召开村民大会,面对面直接向群众公开党务、村务、财务,并当面接受群众的“质询”。
积极向组织公开。“城中村”主动向有关财政、审计部门公开村财务,接受审计或检查,去年的换届审计活动为村集体挽回经济损失300余万元。把“三公开”列入村干部工作目标考核,并把考核的结果同工资报酬挂钩。对不按时公开村务的村干部,实行谈话诫勉、公开检讨、建议村民会议进行组织处理等措施,确保村务按时公开。
(3)在过程上,由事后公开向全程公开拓展。
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公开,事前由村委会及有关人员列出清单,交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审核;事后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反映,保证公开的内容准确可靠。如有个村班子有引进一个项目的意向,党支部一班人2次分头到各小组深入村民家走访,得到的群众意见是对该项目的市场效益不看好,后此项目即被提前否决。
三、坚持“讲廉气、树正气、顺民气”思路,破解风正气顺难问题
(1)讲廉气,除俗气,加强作风建设。
抓改革,从源头上防治腐败。2003年以来,我区“城中村”探索新办法,对公务招待费、公务用车、通讯费、差旅费、学习培训费等五项职务消费管理方式进行改革,对职务消费实行总额控制,统一管理,包干使用,记帐核销,年底结算,节余滚存,超支不补,强化了村干部廉洁意识。
重服务,贴近发展需要转变作风。近年来,“城中村”涌现一批勤政廉洁的典型,有12名村干部在今年“七一”期间受到表彰。现在的“城中村”干部,比享受的少了,比服务的多了;比待遇的少了,比奉献的多了;比“阔气”的少了,讲“廉气”的多了。
(2)树正气,祛邪气,解决信访难题。
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制度。建立信访协调机制,通过纪检、司法、行政监督等部门协调配合,解决信访难题。建立信访举报办事公开制度,针对有些信访难题,采取“公开专班工作人员和职责、公开有关调查、公开听证、公开回告”等“四步”公开办信法。
搭建信访工作平台,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加强接待室软、硬件建设,55个“城中村”建立信访举报接待室,落实“八有”:有办公场所、有部门标牌、有组织人员、有接待设施、有制度、有资料、有意见箱、有经费;建立村级信访举报工作网络。
(3)顺民气,平怨气,营建和谐家园。
解难排忧,确保村民安居乐业,心平气顺。我区“城中村”注重解决村民出行难、看病难、用气难、环境差、治安差等村民反映的问题,在村里实现“四通、二化、八项福利”:通自来水、通闭路电视、通有线电话、通网络系统;实现村组道路硬化、水利沟渠硬化;落实“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就业技能培训、学生教育奖励机制”等多项村级福利。
努力满足村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提倡培养高尚的生活情趣。各“城中村”大力开展廉政文化活动,对村民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组织群众参加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城中村(社区)艺术团队有14个,今年编排廉政文化节目20余个。(执笔人:杨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