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1:40:08
1、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A、B公司同为甲公司控制的企业,A公司收购B公司后B公司法人地位存在。A公司享受B公司已宣告尚未发放的股利10万,从资产负债表可知,B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1000万。A已有B公司股份20%,现出资1000万收购剩余80%,A公司为合并支付中介之类的费用30万。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   800 0000   (1000 0000*80%)
应收股利   10 0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或资本溢价)  190 0000   (平账)
贷:银行存款(或股本或资产)1000 0000
借:管理费用   30 0000
贷:银行存款   30 0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或资本溢价)也可能出现在贷方,如果在借方,如果A公司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或资本溢价)不足冲减,不足部分冲减“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如果B公司先改制评估原账面资产、负债,并调整了账面价值后进行合并的,A公司按其调整后账面价值做账。
在合并日,合并和被合并方都会编制当时时刻的报表。假设在合并日,被合并方报表上显示盈余公积50万,未分配利润为60万(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留存收益),那么在合并日编制合并报表时,先将两个公司的报表简单相加,然后要做抵消分录,把做好的抵消分录录入合并报表即可:(对多次投资的,要先调整原先的长期股权投资,下面假设已经调整好)
借:B公司报表上的各项所有者权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       (现在应该是100%的金额)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或资本溢价)   110 0000
贷:盈余公积   50 000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0 0000
假设合并方编制合并报表时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不够110 0000 ,只将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结转到0为止,不够转的部分在合并报表附注里说明。那个应股利息不管了,从报表上看,其实就是将B公司报表上属于A公司的应付股利转入合并报表后,在合并报表资产部分增加应收股利,在所有者权益部分增加资本公积,实质就是将B公司应付股利转入了所有者权益。(应收和应付抵消了,增加了资本公积)
最后得到的合并报表,其实就是以A公司资产负债表为基础,将B公司的资产负债合并入,然后将B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中,非留存收益变成股本和资本公积,留存收益视情况全部或部分转为资本公积后转入。如果有A公司享有的已宣告未发放的股利,那么在合并报表上增加应收股利,同时增加资本公积。
如果合并后B公司法人地位不存在,那就不存在合并报表,在合并时:
借:B公司各项资产
贷:B公司各项负债
股本(或银行存款或资产)           (买价)
资本公积      (B公司所有者权益- 买价)(可能留存收益要拆出来)
如果存在A公司享有的已宣告发放还未发放的股利,应该也是同时增加应收股利和资本公积。
发行债券或权益性证券进行合并(即向市场发行而非向B公司发行)时,发行费用做账时按普通发行(不是为了合并发行)债券或权益性证券处理。
2、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
A公司2009年对B公司用现金6000万投资B公司,占B公司30%的股份,未形成控制但形成重大影响,采用权益法核算。2009年末B公司实现净利润1500万,就此B公司未宣告发放股利。A公司按10%提取盈余公积。该项投资未计提减值准备。
A公司2010年3月31日以以下资产换取B公司70%股份。
2010年3月31日
项目
账面价值
公允价值
土地使用权(自用)
6000
9600
专利技术
2400
3000
银行存款
2400
2400
合计
10800
15000
假设AB公司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甲公司用土地使用权和专利技术账面原值10000万,已摊销1200万。
B公司含有属于A公司的已宣告未发放的现金股利50万。
2009年投资时: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6000万
贷:银行存款   6000万
1、将原30%的长期股权投资调整到最初投资额:

如果1500万利润里有30%是A公司的投资收益,如果B公司宣告了发放股利,长期股权投资就会被应收股利冲减,就和那50万股利一样做账。未宣告发放的话,权益法下只要B公司实现了利润,A公司就要确认投资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450万  (1500万*30%)
贷:投资收益   450万
这部分投资收益在2009年末,A公司会转入本年利润后最终10%转入盈余公积,90%转入未分配利润。
所以,最后相当于: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450万
贷:盈余公积    45万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05万
因此要将30%的长期股权投资调整到最初投资额就是做上面分录的反账:

借:盈余公积   45万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05万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450万
如果是采用成本法的话,就不用调整了。但已宣告未发放的股利还是一样出理的。
2、2010年3月31日投资做账: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15000万     (A公司资产公允价值)
应收股利   50万
累计摊销   1200万
贷:无形资产   10000万     (土地使用权账面余额)
银行存款   2400万
营业外收入   4650万   (平账得,如果在借方就是营业外支出)
A公司2009年经调整后的投资成本6000万+购买日(2010年3月31日)新支付的15000万作为购买日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即6450-450+15000=21000万。
以上为购买方在购买时做的账,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先将AB公司资产负债表数字简单相加,然后编制抵消分录:
3、编制合并报表:
第一步:根据B公司资产负债表里的所有资产的(公允价值-帐面价值)=C。账面价值就是净资产。
借:各类资产   C
贷:资本公积   C
上面分录就是把B公司资产从账面价值改成公允价值,同时增加或减少了B公司的资本公积。
第二步:将B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按增加或减少资本公积后的金额和A公司购买日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抵消,借方差额记入商誉,贷方差额记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方差额记入损益,因非同一控制下不用编制合并利润表,在资产负债表上记入未分配利润,即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借:股本     (B公司股本)
资本公积    (B公司增加C金额后的资本公积)
留存收益    (即B公司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商誉        (平账得,如果在贷方,就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长期股权投资   (购买日对B公司的投资成本,在本题里是21000万)
少数股东权益
少数股东权益=(B公司资产公允价值-负债公允价值)*(100%-A公司占B公司的股份比例)
此题A公司取得B公司100%股份,所以不存在少数股东权益。
4、吸收合并,即B公司法人地位不存在的非同一控制合并:
。。。。。。
股权激励
分几种类型:结算指最后算账的时候,如果用股票结算,就是权益结算,否则就是现金结算(如虚拟股票)。
1、  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授予日至可行权日前即等待期内的会计处理:
A公司为激励管理层,2005年1月1日授予10位经理每人1万股该公司股票,协议规定,
3年后经理可以以现在股票市价40元/股购买。公司预计3年后公司股票市价60元/股(授予日对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确认)。授予日,公司预计3年内最终会有3名经理离职。而实际上第一年有1位经理离职,第二年又有2位离职,估计3年最终会有4名离职,第三年末又有2位离职。每年,经理们都没有满足协议规定的市场条件,但没离职的经理都满足了非市场条件。
假设2005年6月,A公司从二级市场以每股45元的价格回购10万股:
借:库存股   450万
贷:银行存款   450万
如果没有回购,上面分录取消就行。
2005年1月1日不做账。
2005年12月31日:当期费用=(10-3)*10000*60*1/3=140万
借:管理费用  140万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40万
2006年12月31日:当期费用=(10-4)*10000*60*2/3-1400000=100万      (1)
借:管理费用  100万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00万
如果企业在06年将授权日公允价值修改为63元/股(对职工有利修改),那么06年的费用就是把(1)里的60改成63,(如果修改了期权股数为15000,那么那么(1)里的10000同时改成15000)其他不变(05年账不变,07年也按63和15000算)
2007年12月31日:当期费用=(10-5)*10000*60*-1400000-1000000=60万    (2)
借:管理费用   60万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60万
2007年末,等待期结束,可行权日到来。虽然在等待期里,经理没有满足市场条件(股权激励失败),但企业在等待期里还是要确认费用。即在股份支付的会计等待期里确认费用时,不考虑经理们满足不满足市场条件,但考虑非市场条件。对权益结算的针对职工的股份支付,授予日对股票期权公允价值的确认保持到最后。(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指期权的价值=行权时股票市价-授予的购买价格)
如果企业在2008年末把原60的公允价值改为了63(有利修改),那么企业把(2)中的60改为63=(10-5)*10000*63-1400000-1000000=75万,那么企业因为修改增加确认服务费用75-60=15万,计入08年的费用:借:管理费用   15万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5万。(如果修改的是期权股数,和修改金额做法一样,将10000改为15000即可)
假设没有将公允价值修改为63,且5人都满足市场条件和非市场条件,都在2009年12月31日行权,假设股票面值10元,市价80元:(股票市价用不到)
假设企业期初没有回购股票:
借:银行存款   200 0000     (5人*1万股*40元/股)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00 0000 (以前确认费用时提起来的)
贷:股本   50 0000     (5人*1万*股票面值1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450 0000  (平账)
假设企业期初以450元/股回购了10万股票:
借:银行存款   200 0000     (5人*1万股*40元/股)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00 0000 (以前确认费用时提起来的)
贷:库存股   225 0000    (原库存股450万*5/10在的人占原总人数比)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275 0000  (平账)
如果企业有把公允价值修改为63的话,也是如此做账,不过“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数额会不同。(如果期权股数有修改的话,行权时按修改后股数计算,库存股不够的部分按没回购来做账)
总的来说,修改了公允价值还是修改了股数,都是在修改当年直接按修改后的公允价值和股数算出到当年止应确认费用的总额,然后减以前已经确认的部分,以后年份都按修改后算。不过只有修改使职工获利才能如此。
2、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按每年末重新估计的公允价值计算)
2008年初,A公司为200名管理人员每人授予100份现金股票增值权,要求连续服务期3年。该增值权应在2012年12月31日之前行使,过期作废。A公司第一年末有20名员工离开,估计后两年还有15名离开。第二年又有10名离开,估计最后一年还有10名离开。第三年又有15名离开。第三年末,有70人行使股份增值权。第四年末,有50人行使。第五年末,全部行使。
A公司估计,该增值权在负债结算之前的每一资产负债表日以及结算日的公允价值和可行权后的每份增值权现金支出额如下表:单位元:
年份
公允价值
支付现金
2008
28
2009
30
2010
36
34
2011
42
40
2012
45
表格“支付现金”栏表示当年支付现金结算的金额,即实际结算金额。公允价值只是估计,用来计算没有结算时的费用,如果结算了,就按实际结算时确认费用。比如公允价值36,但有部分人以34元结算了,那没结算的人按36元确认费用,结算的人按34元确认费用。以后年度算费用时也是如此,可行权日后股票公允价值变动引起的费用也是如此。总的来说,确认费用时,行权的按实际支付价格算,没行权的按公允价值算,具体见下面分录。
1、计算各年度的当期费用
2、分录
授予日不做账
2008年末:确认服务费用=(200-35)*100*28*1/3=154000元
借:管理费用   154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154000
2009年末:确认服务费用=(200-40)*100*30*2/3-154000=166000
借:管理费用   166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66000
2010年末,确认服务费用=(200-45-70)*100*36+70*100*34-154000-166000=224000
上面在确认费用时,未结算的人按公允价值36计算,结算的人按实际结算金额34计算
借:管理费用   224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224000
2010年末70人行权:支付现金=70*100*34=238000
借: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238000
贷:银行存款   238000
2010年末,负债额就是应付职工薪酬余额=154000+166000+224000-238000=306000
2011年末:确认股票上涨的费用=(42-36)*(200-45-70-50)*100+(40-36)*50*100=41000
未行权的35人按42算      行权的50人按40算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1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41000
2011年末50人行权:支付现金=50*100*40=200000
借: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20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0
2012年末:确认股票上涨的费用=(45-42)*35*100=10500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500
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10500
2012年末剩余35人行权:支付现金=35*100*45=157500
借: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157500
贷:银行存款   157500
套期保值
例题中没说明采用什么方法评价套期有效性,都是采用比率分析法。
衍生工具由另一种证券( 股票, 债券, 货币或者商品) 构成或衍生而来的交易。 衍生工具包括远期合同、期货合同、互换和期权,以及具有远期合同、期货合同、互换和期权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特征的工具。期权是一最典型的衍生工具。非衍生工具,是金融工具中的母类工具,也就是一般金融市场中的基本金融工具,包括货币、债券、可转换债券等等。
在公允价值套期下,套期工具为衍生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应当计算方入当期损益,为非衍生工具的,账面价值因汇率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1、2007年1月1日,A公司现有账面价值和成本均为100万公允价值为110万的存货X打算半年后销售,为规避一年后价格下跌的风险,A公司与某金融机构签订了一项远期合同Y,A公司将该合同作为存货X的套期工具,并预期该套期完全有效。2007年1月1日,Y的公允价值为0。2007年6月30日,衍生工具Y的公允价值上涨了25000元,存货X的公允价值下降了25000元。(不考虑衍生工具的时间价值、商品销售相关的增值税及其他因素)
采用公允价值套期进行会计处理。
2007年1月1日将远期合同作为套期工具时:
借:被套期项目---库存商品X     100万
贷:库存商品---X  100万
2007年6月30日:
借:套期工具---衍生工具Y   25000
贷:套期损益   25000
借:套期损益   25000
贷:被套期项目---库存商品X   25000
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   1075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75000           (6月30的市场价)
借:主营业务成本   975000                (被套期项目的余额结转成本)
贷:被套期项目---库存商品X   975000
借:银行存款   25000
贷:套期工具---衍生工具Y   25000      (在期货市场出售套期工具)
上面这题里,A公司在2007年1月1日将毛利额定在了(110万-100万),2007年6月30日,A公司最终实现了毛利额也是(110万-100万)。该套期完全有效。如果不是完全有效,那么“套期损益”有余额,账的做法和上面一摸一样。以(套期工具公允价值变动额/被套期项目公允价值变动额)得到的比率来判断套期的有效性。80%-125%之间为高度有效。100%为完全有效果。
2、期权时间价值+内在价值=期权的公允价值。时间价值由市场决定。
时间价值就是保险价格,内在价值就是差价。如某公司所有A股票总市价10万,买入看跌期权,支付1万,并锁定行权价为10万(就是将价格锁定在现在,跌就行权)。这1万就是期权的时间价值(就是保险单价格)。而这时期权的内在价值没有,因为现在马上行权,行权价是10万,而市价也是10万。如果这时你去买这个看跌期权,价格就是1万。假设一年后,市价变为8万,时间价值变为7000(因为后面保险的时间缩短了一年,保险价格当然也要下降一些,时间价值由市场决定),那么你去买这个期权时,买后如果马上行权(行权价10万),就会马上获得2万的好处,所以这个期权的公允价值为2万+7000。7000为对后期的保险价。总之,内在价值就是立马行权会获得的收益,时间价值就是对后期保险的价格。因此,在刚买期权时,由于行权价和股票市价一样,所以内在价值为0,在期权到期时,由于没有后期需要保险了,所以,时间价值必为0。 采用公允价值套期核算。
A公司2010年1月1日购入X股票20000股,50元/股(占表决权3%)。A公司将该股票划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准备2012年12月31日出售。为规避股价下降风险,A公司于2010年12月31日支付期权费12万购入看跌期权。该期权的行权价格为每股65元,行权日为2012年12月31日。
单位:元
项目
2010年12月31日
2011年12月31日
2012年12月31日
X股票
每股价格
65
60
57
总价
130 0000
120 0000
114 0000
卖出期权
时间价值
12 0000
7 0000
内在价值
10 0000
16 0000
总价
12 0000
17 0000
16 0000
A公司将该卖出期权指定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X股票)的套期工具。
1、进行套期有效性评价:评价套期有效性时不考虑期权的时间价值。期权锁定时点就是其被购入时。购入时(2010年12月31日),X股票价格65元/股,该期权行权价格也是65元/股。这种锁定价格的套期必定完全有效,因为X股票跌10万,期权内在价值就会涨10万,必定完全抵消,因为价格已被锁定,因此该讨期保值完全有效。
2、账务处理:
借:可拱出售金融资产    100 万
贷:银行存款   100万                  (2010年1月1日购买X股票时)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30万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0万   (2010年12月31日X股票价格上涨到65元)
借:被套期项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30 00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30 0000           (2010年12月31日进行套期)
借:套期工具---卖出期权   12 0000
贷:银行存款   12 0000                  (2010年12月31日购入期权)
借:套期工具---卖出期权   10 0000
贷:套期损益   10 0000                          (2011年末X股价下跌到60元)
借:套期损益    10 0000
贷:被套期项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0 0000      (2011年末X股价下跌到60元)
借:套期损益   5 0000
贷:套期工具---卖出期权   5 0000    (2011年末套期工具时间价值变动)
借:套期工具---卖出期权   6 0000
贷:套期损益   6 0000            (2012年末X股价下跌到57即内在价值变动)
借:套期损益   6 0000
贷:被套期工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6 0000   (2012年末X股票价格下跌确认损益)
借:套期损益   7000
贷:套期工具---卖出期权   7000          (2012年末确认套期工具时间价值变动损益)
2012年末出售X股票,X股票的套期完全有效,其价格被锁定在130 0000,出售114 0000元,套期保值16 0000。
借:银行存款   130 0000
贷:套期工具---卖出期权   16 0000
被套期项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14 0000
从上面的账可以看出,时间价值在期初产生,在接下来的时间被慢慢减去,到最后被减光,内在价值期初没有,但在后期,内在价值是16 0000 ,等于股票价格下跌的部分,即为保值部分。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0 0000
贷:套期损益   30 0000
3、A公司07年2月3日和境外B公司签订购买设备合同(确定承诺),设备价格为外币X 27万,交货日期为07年5月1日。为避免X外币汇率变动风险,A公司买入Y外币进行套期保值。07年2月3日,A公司签订了购买Y外币24万的远期合同。合同规定,A公司于07年5月1日支付人民币147000元购入Y 24万,汇率为1Y=0.6125人民币(即07年5月1日的现行远期汇率)。
日期
07年5月1日Y/人民币的远期汇率
07年5月1日X/人民币的远期汇率
07年2月3日
1Y=0.6125人民币元
1X=0.5454
07年3月31日
1Y=0.5983人民币元
1X=0.5317人民币元
07年5月1日
1Y=0.5777人民币元
1X=0.5137人民币元
上面表首行的“07年5月1日Y/人民币的远期汇率”07年5月1日Y/人民币的远期合同在2月3日市场上认为到5月1日时,汇率估计为0.6125,3月31日市场估计汇率为0.5983,这时汇率走低,则2月3日签的合同价值降低(签时把汇率定为0.6125)。如果走高,就会产生公允价值(差额部分)。到了5月1日,远期汇率0.5777就是5月1日的即期汇率。(假定折现率为6%)采用公允价值套期核算。
1、该套期不是完全有效的,因为5月1日支付X27万的人民变动额(锁定在2月3日)与购买Y的变动额不能完全抵消(锁定在购买日即2月3日)。(考虑评价套期有效性时,只考虑远期汇率,即5月1日汇率,即期汇率无用)。
2、07年2月3日不做账。因为远期合同和确定承诺当日公允价值均为0 。
3、07年3月31日:
被套期项目(确定承诺)的远期利率0.5317,与2月3日的0.5454降了0.0137,也就是说企业购买设备时支付的外币还是27万,而转换成人民币时少支付270000*0.0137=3699元(确认承诺产生了公允价值),不过此公允价值不是3699,因为好处3699在一个月后的5月1日才得到,所以要折现一个月。即公允价值=3699/(1+6%*1/12)=3681
借:被套期项目---确定承诺   3681
贷:套期损益   3681
同样,套期工具Y的远期合同市场利率为0.5983,与2月3日签订合同上的利率0.6125降了0.0142。A公司因此签订合同损失240000*0.0142=3408,但这3408在一个月后的5月1日才支出,所以要折现一个月。即套期工具Y的损失=3408/(1+6*1/12)=3391
借:套期损益   3391
贷:套期工具---远期合同   3391
07年5月1日:
先根据5月1日的即期汇率同时也是套期工具在5月1日的远期汇率确定各方损益。
被套期项目---确定承诺的损益=原人民币-5月1日需支付的人民币-之前已确认损益=270000*0.5454-270000*0.5137-3681=4878   (此时不用折现了,负值非损失,正的为收益)
借:被套期项目---确定承诺   4878
贷:套期损益   4878
套期工具损益=原人民币-5月1日需支付的人民币-已确认损益=240000*0.6125-240000*0.5777-3391=4961
套期工具为买入,正值为损失,负值为收益。
借:套期损益   4961
贷:套期工具---远期合同   4961
出售套期工具:
借:套期工具---远期合同   8352    (套期工具由于利率变化共损失8352元)
够买设备:(虽然买价是138699,但其价格因套期被定在按2月3日汇率计算的价格)
借:固定资产---设备   147258
贷:银行存款   138699
被套期项目---确定承诺   8559
公允价值套期主要适用于对现有资产、负债和现有资产、负债可辨认部分公允价值变动风险进行套期,同时,确定承诺的套期也适用于公允价值套期。例如:美国A公司与英国B公司签订购货合同,于6个月后从英国B公司购人专用设备一台,购价£8 000,美国A公司将受汇率变动影响。因此,在交易完成以前,其未来的英镑价格可能会升高或降低,于是美国A公司购买了6个月后交割的等值英镑对此确定承诺套期保值,对此外币确定承诺的套期可用公允价值套期会计进行核算。而现金流量套期主要适用于对预期交易的套期。例如:某A公司预期将在4个月后购买现价为100000美元的固定资产,同时为了避免固定资产未来价格的上升,与某B公司签订了出售等值的固定资产的4个月远期合同。假设此远期合同在签订时未发生成本,年末该固定资产涨价5000美元,远期合同升值6000美元,那么,年末A公司便可采用现金流量套期的会计处理进行核算。公允价值套期和现金流量套期的界限不是绝对的,二者有时可以转化。对于确定承诺外汇风险套期作为何种套期处理国际上存在争议。
4、A 公司2007年1月1日预期在2007年6月30日将销售一批商品X,数量为10 0000吨,2007年1月1日价格为110万,成本100万。为规避该预期销售有关的现金流量变动风险,A公司于2007年1月1日购买一项衍生工具合同Y,且将其指定为对该预期商品销售的套期工具Y。衍生工具Y的标的资产与被套期预期商品销售在数量、质次、价格变动和产地等方面相同,并且衍生工具的结算日和预期商品销售日均为2007年6月30日。2007年,衍生工具Y的公允价值为0(意思就是到期买价是110万)。2007年6月30日,衍生工具公允价值上涨了25000元,预期销售价格下降了25000元(其实不用说也是25000元)。当日出售商品X,并平仓了衍生工具Y。采用现金流量套期会计处理。
1、2007年1月1日不做账
2、2007年6月30日:
借:套期工具---衍生工具Y   25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套期工具价值变动)   25000
以上分录就是将衍生工具公允价值变动记入资本公积。
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   1075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75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100万
贷:库存商品   100万
借:银行存款   25000
贷:套期工具---衍生工具Y   25000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套期工具价值变动)   25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5000
现金流量套期会计处理比按公允价值套期会计处理简单。只存在套期工具公允价值变动记入资本公积,不存在被套期项目了。
5、A公司2006年11月1日与境外B 公司签订合同,约定于2007年1月30日以外币F每吨60元的价格购入100万橄榄油。A公司为规避外汇风险,于当日于某金融机构签订一项3个月到期的远期外汇合同,约定汇率为1F=45人民币元,合同金额F6000元。2007年1月30日,A公司以净额方式结算该远期外回合同,并购入橄榄油。假定2006年12月31日,F对人民币远期汇率为44.8元,人民币市场利率6%。2007年1月30日,F对人民币即期汇率为1F=44。6人民币。不考虑增值税等相关费用。(对外汇确定承诺的套期我国可以用公允和现金两种套期会计)
采用公允价值法下:
1、2006年11月1日远期合同公允价值
2、2006年12月31日:远期外汇合同的公允价值=[(45-44.8)*6000/(1+6%*1/23)]=1194元人民币
借:套期损益   1194
贷:套期工具---远期外汇合同   1194
借:被套期项目---确定承诺   1194
贷:套期损益   1994         2006年11月1日即期汇率没说就认为1F=45人民币元。
3、2007年1月30日:远期外汇合同的公允价值=(45-44.6)*6000=2400(元人民币)确认损益为2400-1194=1206
借:套期损益   1206
贷:套期工具---远期外汇合同   1206
借:被套期项目---确定承诺   1206
贷:套期损益   1206
结算远期合同:
借:套期工具---远期外汇合同   2400
贷:银行存款   2400
按即期汇率买入橄榄油:
借:库存商品---橄榄油   267600
贷:银行存款   267600           (6000*44.6=267600)
结转被套期项目---确定承诺(使价格锁定在2006年11月1日外汇汇率计算的价格)
借:库存商品---橄榄油   2400
贷:被套期项目---橄榄油   2400
如果此题采用现金流量法进行会计处理:
1、2006年11月1日不做账。
2、2006年12月31日:远期外汇合同的公允价值=1194(元人民币)。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套期工具价值变动)   1194
贷:套期工具---远期外汇合同   1194       (资本公积在贷方表示套期工具损失)
3、2007年1月30日:远期外汇合同的公允价值=2400(元人民币)(已确认损益1194,未确认1206)
确认1月30日套期工具损益: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套期工具价值变动)   1206
贷:套期工具---远期外汇合同   1206
和金融机构结算套期工具:
借:套期工具---远期外汇合同   2400
贷:银行存款   2400
以即期汇率购买橄榄油:
借:库存商品---橄榄油   267600
贷:银行存款   267600
资本公积里含有2400元因套期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净损失,按现金流量进行处理时,暂不转入库存商品成本,等到企业处置橄榄油影响企业损益时转入当期损益。如果橄榄油发放职工福利等去了,那2400转入当期损益。也就是说,公允价值处理和现金流量处理,最后商品成本很可能不一样。公允价值处理把成本锁定在期初,而现金流量处理时成本按期末即期汇率计算,和按期初汇率计算的差额放在资本公积里等以后转入。
6、A公司2006年3月1日投资外币F5000万到其境外子公司,10月1日对其进行套期。为规避收回时转成人民币时的汇率风险,在当日A公司与某境外金融机构签订一项外汇远期合同。约定2007年4月1日卖出F5000万。A公司每季度对境外净投资余额进行检查,且依据检查结果调整对净投资价值的套期。
日期
即期汇率(F/人民币)
远期汇率(F/人民币)
远期合同的公允价值
2006年10月1日
1.71
1.70
0
2006年12月31日
1.64
1.63
3430000
2007年3月31日
1.60
不适用
5000000
A公司在评价套期有效性时,将远期合同的时间价值排除在外。
1、从表格可以看出,签订日的远期汇率为1.70(有利率差,为什么远期合同的公允价值是0????)
1、  2006年进行套期时:
借:被套期项目---境外经营净投资   8550 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8550 0000          (5000*1.71)
外汇远期合同公允价值是0,不作账。
2、2006年12月31日:确认各方损益:
借:套期工具---外汇远期合同   343 0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43 0000   (表格中取得,此套期工具公允价值由市场定)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套期)   350 0000
贷:被套期项目---境外经营净投资   350 0000   (1.71-1.64=0.07*5000=350万)
3、2007年3月31日:确认损益:
借:套期工具---外汇远期合同  157 0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套期)   157 0000  (500万-343万=157万,表格中取数)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套期)   200 0000
贷:被套期项目---境外经营净投资   200 0000   (1.71-1.60=0.11*5000-350=200万)
结算套期工具:
借: 银行存款   500 0000
贷:套期工具---外汇远期合同  500 0000
当投资被处置上,资本公积转入当期损益。资本公积余额为借方50万(损失)。企业套期工具---外汇远期合同作为资产有500万,已换成了银行存款。企业被套期项目---境外经营净投资,其实就是长期股权投资,这个资产少了550万。其实就是长期股权投资(资产)550万,其中500万转入套期工具---外汇远期合同(被卖成500万),另50万转入资本公积借方(表示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