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2:48:56
一、词的本义
(一)怎样理解“本义”
所谓本义就是一个词的本来意义,与引申义相对。
说明:本义应该是最早的原始意义。但是汉语历史非常悠久,早在汉字出现以前,汉语就已存在,可那时汉语的许多词的意义我们已无法考知。因此较合适的说法是:
本义大都是指有文字形体可考、有文献资料可资参证的初始意义。或:由汉字和汉字记录的古代书面语体现出来的词的本来意义。
 
(二)怎样寻求本义
具体方法是:根据字形探求,辅以文献证据。在字形上难以看出本义时,更需要文献证据的帮助。根据字形分析和用文献证据证明,这两种手段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
“元”、“本”、“牢”、“秉”的本义是什么?先看字形:
元 □ 象一个人的脑袋
本 □ 表示树根
牢 □ 表示牲畜的圈
秉 □ 表示手里拿着的一把禾
再求诸文献:
1)狄人归其元。(《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其元:晋将军先轸的头)
2)禽之而乘其车,系桑本焉,以徇齐垒。(《左传·成公二年》)
(系:拴、绑;系桑木焉,以徇齐垒:把桑树根拖在车后面,在齐军的营垒前面驱车示威。)
3)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
4)彼有遗秉,此有滞穗。(《诗经·小雅·大田》)
(遗秉:收割后剩在田里的禾把)
“斯”的本义是什么?先看字形,这是个形声字,义符是“斤”,“斤”乃斧子一类的工具,至此,我们仍然难以确知“斯”的本义。于是求诸文献:
墓门有棘,斧以斯之。(《诗·陈·墓门》)
通过文献的语境,我们知道了“斯”的意义是“用斧子砍”,这便是文献资料中显示出的“斯”的本义。从这里可以看出,文献资料在探求词的本义的过程中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又如:“廉”,观其义符是“广(yan)”,知与房屋有关。再看贾谊《陈政事疏》“故陛九级上,廉远地,则堂高;陛亡级,廉近地,则堂卑”,其意义就更加具体了:“陛”指台阶,“廉”则指厅堂的边缘。
根据汉字的形体探求,辅以文献证明,这种综合的方法是探求词的本义时最常用的。再举几个例子。
綱:提网的总绳。义符:糸
若网在纲,有条不紊。(《尚书·盘庚上》)
譬若丝缕之有纪,网罟之有纲。(《墨子·尚同上》)
(纪:丝的头绪>束丝的绳;网罟:网的总称。)
監:照看面影。 □ :对着盆里的水照看面影。
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尚书·酒诰》)
(人:人君)
后来在青铜器中字形讹变为“鑒”、“鑑”,近代又变成“鏡”。
再如,“鄙”的本义的探求,只能通过该字在古书中的用例来考察。试看以下例句:
①四鄙之萌人。——萌(氓)人:草野之民。“鄙”的意思是边邑。
②焚符破玺,而民朴鄙。——“鄙”的意思是质朴,厚道。
③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的意思是浅陋,庸俗。
④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鄙”的意思是贪吝。
⑤我皆有礼,夫犹鄙我。——“鄙”的意思是鄙夷,看不起。
以上②③④⑤诸义,都是从①的边邑义引申而来。因此,可以确定“鄙”的本义是边邑。
(三)根据字形分析本义应注意的问题
由以上的说明可知,词的本义和字形密切相关,因此如果发现某个词的意义与字形无关,这个意义就不太可能是本义,因而还要求得文献资料的验证,如果没有文献资料的印证,这个“本义”就不可靠,因为这很容易流于主观臆测。当一个字的形体显示的意义与文献显示的实际语言中的词义相符时,这才是造字时的本义。
可是,古汉语里字和词并非完全一对一的关系,同样,字的本义和词的本义也不都是一致的,这就要求我们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六书中的假借字记录的词。
六书假借中有一种“本无其字的假借”。对那些本无其字、借用别的字来表达的词,不能根据字形来探求本义。例如:
来:有往来的“来”、“招徕”、“将来”等义。“来”是汉语中的基本词汇,这些意义是“来”的常用义,其中来往的“来”是最基本的意义,应该说这个意义很早就产生了。但“来”这个汉字,却不是为这个意义造的。在甲骨文中,来作□,象小麦的样子。“小麦”是这个字的本义:《诗·周颂·思文》“贻我来牟大麦”。来往的“来”是其假借义。
权:有“黄华木”、“秤砣”、“权力”、“权衡”、“权术”、“权且”等意义。“黄华木”这个意义在汉语中已消失了,于是借“权”来表示“秤砣”等一系列意义,这个词的本义是“秤砣”,也就是说,“权”字纪录了两个不同的词。
2.不能根据为词的引申义造的字推求本义。
贯 《说文》:“钱贝之贯。从毌贝。”可见,许慎认为“穿钱的绳子”是本义,这是从“贯”的字形分析出来的。实际上,“穿钱的绳子”只是一个引申义。《说文》中有“毌”,义为“穿物持之”。其实“贯”“毌”本为一词。“毌”在甲骨文中作 。这些字的意义本来是“干戈”的“干”,被借用来表示“贯穿”的“贯”,作“毌”。由此引申出了“穿钱的绳子”的意义,“贯”就是为“毌”的这个引申义所造的字,所以从“贝”。后来“贯”行而“毌”废,先秦文献资料中已不见用“毌”的例证了。
贯鱼。(易·剥》)
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史记·平准书》)
例中“贯鱼”的“贯”才是本义,但已不写作“毌”了,“贯朽”说的是“穿钱的绳子朽烂了”,用的是引申义。许慎正是通过为引申义造的字“贯”寻求本义的,所以不准确。以上说解可以图示为:
 
贯穿(毌)→穿钱的绳子(贯)——引申义
→贯穿      (贯)——本义
 
3.要避免就讹变的字形来分析词的本义。
汉字在长期演变过程中,字形常会产生不少变化,有些字发生了讹变,这些都会给分析字形以探求本义的工作造成障碍,因此不可根据讹变后的字形来分析词的本义。如:
爲 《说文》:“□ 母猴也。其为禽也好爪,爪,母猴象也,下腹为母猴形。”
“母猴”就是马猴(猕猴),亦即大猴子,这是一种臆测,因为没有古文献资料可以印证。在甲骨文中,“爲”作□ ,象一只手牵一只象在劳动,即用手牵大象帮助人劳动,本义应是“做”,此义有大量文献可证明。
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诗·小雅·北山》)
见义不为,不为勇也。(《论语·为政》)
臣 《说文》:“牵也。事君也。象屈服之形。” 意思是:“臣”,受牵制者,奉事君王者。(字形)模仿屈服的样子。(《说文》中“牵”是“引前(牵引向前)”的意思。)
许慎的这个解释有问题,这里用的应该是声训。根据这个解释,有人就联想到“牵”有捆绑的意义,于是认为“臣”象一个人被捆起来的样子。杨树达的解释也明显受到许慎的影响。杨氏《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臣牵解》:“臣之所以受义于牵者,盖臣本俘虏之称。”“囚俘人数不一,引之者必以绳索牵之,名其事则曰牵,名其所牵之人则曰臣矣。”
实际上,臣,甲骨文作□□□,金文作□□。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臣民均古之奴隶也。”“(甲文‘臣’)象一竖目之形。人首俯则目竖。所以‘象屈服之形’者,殆以此也。”可见,“臣”之所以能为民、奴隶之称,都是因为“臣”形象地摹绘了这些人屈服的状貌:目竖。
我们可以从多方面证明“臣”为竖目之形。甲文、金文、篆文中的“望”都从“臣”,作□,或作□;“臨”“卧”都从“臣”。这些字中的“臣”都是“竖目”。“望”象一个人站在地面上远望或望月,“临”的本义是从高处往下看;“卧”的本义是休息,《说文》“休也。从人臣,取其伏也。”我们认为不需要这样解释,只要明白“臣”是竖目,休息当然与张目闭目这些眼睛的动作紧密相关了。有人不明白“臣”是竖目之形,反而怀疑“卧”的字形弄错了,认为“当从几从□,卧则□隐于几也。”
谁也没想到,把“目”竖过来,改曲线为直线,这些不算太大的变化会给探求本义带来这么大的麻烦。
 
二、词的引申义
 
词的引申义是在本义的基础上发展、派生出来的意义。这种派生和发展,笼统地说,就叫做引申。我们说某词义是某词的引申义,这个词一定是个多义词。如:解 (1)分割动物肢体;(2)把系着的东西解开;(3)分解,融化;(4)和解,调解,排解;(5)消除;(6)解释;7)理解,懂得;8)懈怠,松弛。这些意义除(1)是本义外,其余的意义都是引申义。词义的引申则是词义发展变化的根本途径,也是多义词产生的重要原因。无论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多义词在词汇系统中占大多数,因此有必要弄清楚古汉语词义的引申方式、词义引申的一般规律和其他要注意的问题。
 
(一)词义引申的方式
1.直接引申和间接引申
引申义是由本义发展衍化而来的,但是,古代汉语中一个词往往有许多引申义,这众多的引申义并不一定都与本义直接发生联系,从本义直接引申叫做直接引申,由引申义再引申就叫做间接引申。
“月”的本义是“月亮”,由月亮的明晦圆缺的特点引申为计时单位,如“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诗经·王风·采葛》),这是直接引申;由“计时单位”引申为“每月,月月”的意义,如“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孟子·滕文公下》)对本义来说,这就是间接引申。
有些直接引申义,不仔细考察就不容易发现,如“朝代”的“朝chao2”是“朝zhao1”引申来的,语音也变了,这不容易发现。“朝zhao1”本义是早晨,古人把在早上拜见君主称“朝chao2”,晚上拜见君主叫“夕”。《左传·成公十二年》:“百官承事,朝而不夕”(百官努力做事,早朝把事情做完,晚上无事就不拜见君主了)。后“朝见 → 朝庭(上朝) → 朝代(宋朝)”,这样间接引申下去,意义越走越远,不仔细清理,其引申线索就不容易弄明白。
 
2.辐射式引申和连锁式引申
(1)辐射式引申
直接从本义出发,向不同方向引申出新的意义,这种引申方式就是辐射式引申。这种方式由本义引申出甲义,又由本义引申出乙义、丙义,各种引申义环绕着本义这个中心词义向四周辐射,这些引申义与本义之间的关系都是直接的。每一个引申义的产生方式都是直接引申。
節:本义是竹节,《说文》节,竹约也。《史记·龟策列传》“竹,外有节理,中直空虚”。由这个本义引申出下列引申义:
①木节(用于树木):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后汉书·虞诩传》)
②关节(用于动物):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庄子·养生主》)
③节气、节令、季节(用于时日):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列子·汤问》)
④节奏、节拍(用于音乐):展诗兮会舞,应律兮合节。(《楚辞·九歌·东君》)
⑤法度(用于社会制度):礼不踰节。(《礼记·曲礼》)
⑥节操(用于道德方面):上壮其节,为流涕(《汉书·高帝纪下》)
⑦节约(用于行为):节用而爱人。(《论语·学而》)
 
再如:
比 从形体看,象两人排列在一起。本义应是“排列、并列”。如:“比翼鸟”“比目鱼”“比肩接踵”“比翼齐飞”中的“比”即用本义。从这个本义可以引申出:
①比较(把人或事物排列在一起,就可以看出差别)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三国志·诸葛亮传》)
②紧密(两人排列在一起,一个紧挨着一个)
其崇如墉,其比如栉(粮垛的高象城墙,其密象木梳齿)。(《诗·周颂·良耜》)
③相近(两人排列在一起,距离近)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近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④勾结(两人挨在一起,靠得很紧,关系密切)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周:团结;朋比为奸)(《论语·为政》)
⑤接连(两人排在一起,一个跟着一个)
孝惠崩,高后用事,春秋高,听诸吕,擅废帝更立,又比杀三赵王。(《史记·吕太后本纪》)
这种引申的方式是很灵活的,同一本义,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联想,因而就有各种不同角度的引申。如“曲”的本义是弯曲,从一个角度看,曲与隅同义,偏于一隅就是局部、不全,如《商君书·更法》“曲学多辩巧辩”。而从另一个角度看,曲有曲折义,曲折而无不到之处,因此就引申为全部、周全:《荀·非十二子》“宗源应适应变,曲得其宜”。于是同一个词,就引申出了两个很不相同的意义。
左:象手形,手是帮助我们工作的重要器官,引申出“帮助”义:《易·泰卦》“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古人崇右贱左,认为左不好,官职下降叫左迁。古代居民区大门叫闾门,住在闾门右边的是富人,闾左是穷人,左右显示贫富的不同:《史记·陈涉世家》“发闾左”。引申为差的、卑下的,做动词,指不帮助、反对:《战国策·魏策》“右韩而左魏”;《左传·襄公十年》“天子所右,寡君亦右之;所左,亦左之”。又指凭证,古代的券契分左右两半,双方各拿一片,左边一片叫左券,是债权人拿的,作为凭据,因此“左”发展出“证据、证人”义。《汉书·张汤传》“使吏捕案汤左田信等。”
(2)链锁式引申
指以本义为起点,向纵深发展,即由本义引申出甲义,又由甲义引申出乙义,再由乙义引申出丙义,这样一环套一环,形成一个词义系列。这些引申义从跟本义的关系看,除了甲义是直接引申而来外,其他都是间接引申而来。
要 是“腰”的古字,本义“腰”:
昔楚灵王好士细要。(《墨子·兼爱》)
引申义:
①中间:是王之地一经两海,要绝天下也。(《战国策·秦策四》)
②半路拦截:吴人要而击之。(《左传·襄公三年》
③要挟: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论语·宪问》)
④求得: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孟子·公孙丑上》)
⑤需要:地不知寒人要暖,莫取人衣作地衣。(白居易《红线毯》)
用图表示就是:
腰 → 中间 → 半路拦截 → 要挟 → 求得 → 需要
 
这种引申方式的特点是:其中一个意义只和它邻近的两个意义有直接联系,而与其他意义差得较远。以“要”为例,“需要”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意义,它和“腰”的意义,初看起来是毫无关系的,但只要我们找到它们之间的中间环节,就能清楚地看到其间词义引申发展的脉落,反过来说,有些词或字古今意义之间看不出任何联系,也可能是我们还没有找到中间环节的缘故。
再如:
责 “债”的本字,本义是债务。如:
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战国策·齐策》)
引申义:
①索取:宋多责赂于郑。(《左·桓公三十年》)
②要求:不教而责成功,虐也。(《荀子·宥坐》)
③责备、指摘: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④责罚:数加笞用鞭打责。(《新五代史·梁家人传》)
用图表示就是:
 
责(债)→ 索取 → 要求 → 责备、指摘 → 责罚
 
当然,词义引申过程中,这两种方式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常常纠结在一起的。一个词的词义引申系列中,既可以有辐射式引申,也可以有连锁式引申。
 
问 本义是问、询问
晏子怪而问之。(《史记·管晏列传》)
引申义:
1、询问 → ① 追究 → ②干预
①追究: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僖公四年》)
②干预、过问: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史记·陈丞相世家》)
2、询问 → ③ 打听、寻访 → ④考察
③打听、寻访: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礼记·曲礼》)
④考察:欲审知其德,问以行。(要想了解他的品德,就要考察他的行为)(王安石《上皇帝书》)
3、询问 → ⑤音讯 → ⑥告诉
⑤音讯:入据晋阳,始知坚死问。(《晋书·苻丕载记》)
⑥告诉:或以问孟尝君。(《战国策·齐策》)
4、询问 → ⑦审问 → ⑧判决
⑦审问:凡犯罪被问之官,虽遇赦,不得复职。(《金史·世宗纪中》)
⑧判决:事发问斩。(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5、询问 → ⑨问候 → ⑩聘问
⑨问候:周游城中,家家致问。(《三国志·吕蒙传》)
⑩聘问:小聘曰问。(《仪礼·聘礼》)(聘:周诸侯国间互相访问的一种礼节)
6、询问 → ⑾问候 → ⑿赠送 → ⒀赠礼(名词)
⑾问候:杂佩以问之,左右佩玉。(《诗·郑·女曰鸡鸣》)
⑿赠送:王使工尹襄问之以弓。(《国语·晋语六》)
⒀赠礼:若重问以召之,臣出晋君,君纳重耳,蔑不济矣。(《左传·僖公十年》) 图示(略)
(二)词义引申的一般规律
词义的引申变化是一种有规律的运动,在古代汉语中,词义引申通常是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由实词到虚词。
1、由具体到抽象
業:本义是一种悬挂钟鼓的架子上作装饰用的木板,又指书册的夹板。古人学习时把学到的东西写在上面。从老师那里接过知识叫“受业”,老师给学生知识叫“授业”,从事学习叫“肄学习、练习业”,学习完成了叫“结业、毕业”,这些“业”是“学业”义← 学习用的大板子。
道:本义是“道路”,如:《战国策·齐策》“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引申为“途径、方法”,如:《孟子·梁惠王上》“交邻国有道乎?”又引申为“学说、道理”,如:《论语·学而》“先王之道,斯为美。”
网(網):本义是用绳编织成的捕鱼和鸟兽的工具,字形□初形、□形声。如:《周易·系辞》“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鱼”。引申广泛地搜求,如:《史记·太史公自序》“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2、由个别到一般
莫(暮):本义是指日落草中,日暮的意思。这个具体的时段专用词,可引申到适应其他时间的“晚”义,于是,年底可以说“岁暮”;季节结束时也可以用“暮”,如“暮春”;一个人的晚年叫“暮年”。
雌、雄:本来都是专就鸟类而言的,《诗·小雅·正月》“谁知鸟之雌雄?”兽类一般称“牝、牡”而不称“雌、雄”。后来,凡是动物都可以称雌雄,《木兰诗》“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匠:原指木匠,《庄子·徐无鬼》:“匠石运斤成风”(名叫石的木匠),其它工匠另有称呼:陶匠叫“陶”,铁匠叫“冶”,玉石匠叫“工”,后来所有手工业工人即可叫“匠”,《论衡·量知》:“能穿凿穴坎谓之土匠。”
裁:本指剪裁衣服,如杜甫《白丝行》:“裁缝灭尽针线迹。”《孔雀东南飞》:“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后引申为裁剪、删减一切东西,如《文心雕龙·镕裁》:“剪截浮词谓之裁”。
3、从实词到虚词
古汉语的连词和介词,有不少是从实词虚化而来的,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词义的引申,如:
被,本义是被子。《楚辞·招魂》:“翡翠珠被”。引申为“覆盖”,《招魂》:“皋兰被径兮”;阮籍《咏怀诗》“凝霜被野草”。又引申为“蒙受”,屈原《哀郢》:“被以不慈之伪名。”《汉书·赵充国传》:“身被二十余创”。又引申为介词,表示被动,《韩·五蠹》:“兄弟被侵而随仇。”这里的“被”还有一点“蒙受”意义,这正是由实词到虚词的痕迹,《史记·屈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则已经虚化了。
和:常见的意义是“和谐”(应和),《老子》:“音声相和”。引申为“搀和”,杜甫《岁晏行》:“今许铅铁和青铜”。引申为“连带”,杜荀鹤《山中寡妇》:“时挑野菜和根煮”成语有“和盘托出”、“和衣而睡”等;由“连带”引申为连词“同、与”,如岳飞《满江红》:“八千里路云和月”;再引申为“连……都”:秦观《阮郎归·湘天风雨破寒初》:“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
再如,动词“会(会合、会见)”虚化为介词“会(适逢)”。《陈涉世家》:“会天大雨,道不通”;动词“以”(任用、使用)虚化为介词“以”(用、凭借):《韩非子·难一》:“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汉书·张骞传》:“骞以郎应募使月氏。”
以上三点,只是词义引申发展的常见规律,在古代汉语中例外的现象也是存在的,如从抽象到具体、由一般到个别,但这种情况较少,只是一些变例,不能算作规律。如金,本义指一切金属,后引申用来专指黄金。
 
(三)掌握词的引申义应注意的问题
 
要注意词义引申与修辞手段的区别。
文学作品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常常影响词义的变化,如王安石《本末诗》“繰成白雪桑重绿,割尽黄云稻正青”,这里的“黄云”、“白雪”是一种修辞手法,它们的意义也相对有了变化,具有了临时的意义,“白雪”不再专门指雪,而是指象雪一样白的丝,“黄云”也不再专门指云,而是指象云一样多的金黄色的麦子,由于白雪、黄云离开了原诗,也就失去了它们的临时意义,不再有“丝”、“麦”的含义,所以它们还仅仅是修辞用法。如果一个词,由于修辞而产生的临时意义用得很普遍,约定俗成而形成了固定性的词义,这时就应该把这个固定性的意义看作是引申义了,虽然这个引申义的产生是来源于修辞。
比喻和借代是两种常见的修辞手段,它们在运用的过程中也最容易产生新的词义。
1.比喻
崩:本义是山倒塌,古代的统治者把天子的死说成是犹如大山倒塌一样,所以后来“崩”就产生出“死(专指黄帝)”这个比喻义,如《战国策·赵策》“周烈王崩,诸侯皆吊”。
股肱:股:大腿;肱:手臂,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比喻得力的大臣。如《左传·昭公九年》:“卿佐是谓股肱”。
另如:“鼎沸”比喻人心浮动或形势动荡;“干戈”比喻战争;“风”比喻节操、品质、作风,等等。
2.借代
秋:《诗经·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秋”指年。这是以局部代全体。
坚、锐:《史记·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坚,铠甲;锐,兵器。这是以性状代事物;
丝竹:刘禹锡《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丝竹”指音乐。这是以具体代抽象。
但是,这些借代义不能都算词义引申,“坚”“锐”,因为它们都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产生的,并没有形成固定的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