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图看地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5:51:04
董国政
2003年10月15日,在343公里的高度上,中国人第一次在自己的航天器上看到了人类美丽的地球家园;2008年9月27日16点34分,“太空之门”——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轨道舱舱门被打开,蔚蓝色的地球出现在航天员翟志刚的眼前,他跃出舱门,迈出了中国人首次太空行走的第一步……
这样的际遇,除了航天员,一般人是很难得到的。不过,我们尚有弥补之策——通过地图看地球。
零散的陆地挺立于浩瀚的海洋之中,这大概是我们看地图时的第一闪念。由此,我们联想到大陆漂移说。这一假说始于对“地球僵硬”及“大陆和海洋固定不变”说的怀疑和批判,而世界地图则是激发这一假说的触媒。真正令世人担心的,并不是大陆漂移说能否成立,而是人类对地球环境的破坏能控制在什么程度。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最近警告说,由于人类对地球掠夺日盛,资源正在一点点耗尽,地球将在200年内毁灭。霍金的警世之言可能不久就被世人忘掉,但在地球人向其他星球转移之前,他提出的问题将永远是悬在人类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历史如烟,可能被人遗忘,但刻在地图上的印记却是无法抹掉的。打开今天的世界地图,沿着地图上标出的国界线,一些刻意为之的痕迹便会跳入你的眼帘,最典型的莫过于非洲的版图。那一条条直通通的国界线,是欧洲殖民主义者留下的爪印。在上世纪70年代之前,非洲的版图上尽是些欧洲王公贵族的名字。非洲人民不得不开展一场殖民主义地名大扫除运动,这才使地名非洲化。细看地图,人们还会发现,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上的诸多岛屿,都留有欧洲国家的印记。在这些印记中,“发现”往往是扩张的代名词。它提醒人们,欧美的占有欲曾经何等强烈。<解放军报2010。8。31>
一个叫杰文斯的大英帝国经济学家1865年这样标榜:“北美和俄国的平原是我们的玉米田;芝加哥和敖德萨是我们的粮仓;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是我们的林场……秘鲁送来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源源流进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我们的咖啡、糖和调料的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西班牙和法国是我们的葡萄园,地中海沿岸是我们的果园……”
难怪欧美政治学者坦言,整个世界地图都以欧洲的色彩标识过:红的表示英国;蓝的表示法国;绿的标识葡萄牙,等等。
西方列强是这样走过来的,所以,有些人们习惯以这种传统的思维和“谱系学”来看待今天的新兴大国,而不愿认同今天的新兴大国可能走另一条与之不同的和平发展道路。这种“以己之心,度人之腹”式的思维,导致偏激和无端猜疑。从这个角度上说,一些人对中国“威胁”、“傲慢”、“扩张”之类的妄议,根本不值一驳。
如果忽略陆地海洋,再去掉疆界,世界地图还剩下什么?结论可能只有一个字:网。
今天的世界地图上标明了打破时空阻隔的各类交通网,但它没有标明含互联网在内的信息网,以及遍布全球的金融网、物流网等。甚至于,它无法标明全球化时代的地缘线——一位俄罗斯学者最近撰文指出,在前几个世纪,一些国家通过发动战争占有土地,现在,全球土地流转在以更加“文明”的方式进行。据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统计,老挝、柬埔寨、阿根廷、乌拉圭等国已出售或出租了约2000万公顷耕地。该学者说,如果土地重新划分继续下去,那么过不了多久,地球上的实际地区分布将与世界地图大相径庭。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在互联网时代,“小小寰球”任你游,乐,亦在其中矣。但每一个地球人都不应忘记身上的职责,那就是:维护自己的利益,莫损坏他人的家园,恪守共赢的游戏规则,尊重多样化、多元化,如此等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愿夫子之言,成为人类的共同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