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艺平与《南方周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22:08:32

简介
“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
“总有一种力量让你泪流满面”
《南方周末》上的这两句话
打动过多少人的心
没错
她最鼎盛时期的主编就是江艺平经历
1956年生,1982年中大中文系毕业,现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南方都市报总编辑。
1995年秋,江艺平被任命为社委,由于社委会分工的缘故,与任南周主编的左方先生等人一起为《南方周末》工作。
1996年,左方先生退休后,江艺平接任《南方周末》主编。
2000年1月,卸任南周主编一职。
2006年11月,担任南方日报社副总编辑。
2008年12月3日被调离南方都市报,现在主管南方农村报和南方新闻研究所。
2008年底,江艺平开始在南方周末上开设不定期专栏《故人如故》。媒体报道
早在2000年1月,据称来自北京上面的压力,广东省委宣传部遂下令,时任《南方周末》主编的江艺平被调离。当时的《南方周末》以敢于批评社会腐败现象,经常发表一些很有深度的调查报道而在业内声誉雀起,被中宣部视为"自由主义思潮阵地",其稿件时常遭中宣部审查媒体内容的"阅评小组"点名批评。在江艺平调离4个月后,《南方周末》再遭整顿,代理总编钱钢调离,副主编陈明洋撤职,记者部正副主任撤职,鄢烈山隐姓埋名,几位主要骨干记者长平、翟明磊、曹西弘等也在压力下先后离开。
第二次遭权力整肃是在2003年,也是来自北京高层的压力。江艺平时任南方报业集团分管《21世纪环球报道》的社委。2003年3月13日,正常出版的《21世纪环球报道》突遭停刊,据称报纸遭中宣部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停刊,缘于该报发表的敏感文章《李锐访谈》,谈及政治体制改革禁区。
2008年12月3日,江艺平突遭剥夺权力,是第三次被整肃,据称与今年四月底发生的南都周刊副总编长平(本名张平)言论事件和南方报业集团因此受到的压力不无关系。4月上旬,长平在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版新闻网以"特约撰稿人"名义发表《西藏:真相与民族主义情绪》一文,呼吁信息透明和舆论开放,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遭到部分网民和媒体的围剿和恐吓,被指责为"不折不扣的反华之音",长平还被指责为"反华媒体里的汉奸"、"西奴"。4月11日,《北京晚报》发表北京日报社长、全国人大代表梅宁华署名文峰的攻击性评论,对长平进行了猛烈抨击,一时引起许多读者的关注。其后,因为奥运会举办在即,长平事件被低调处理,南都报系有关负责人接受《南华早报》采访时,亦否认了长平因其写的时评文章被撤职的传闻。但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可能会秋后算账的传言已在坊间流传。奥运过后,长平遭遇不幸:南方报业集团进行集团以及各报系此时进行四年一次的竞聘,长平被要求不得参加竞聘,《南都周刊》副总编辑一职也相应取消,这在事实上撤销了他的副总编辑职务(仍保留总主笔职务,但当时《南都周刊》版权页上对长平的职务未做改动)。长平不再负责的《南都周刊》与其在任时的风格迥异。
10月,广东省委宣传部对南方报业集团进行调研,找了集团上层领导杨兴锋等去谈话,明确指出江艺平不适合分管《南方都市报》,对长平也做出了新的决定,正式撤去其《南都周刊》副总编辑兼总主笔职务。11月28日出版的《南都周刊》版权页上,已经悄悄抹去了长平的名字,但这个消息并没有在全报社公布,知情记者称没有看到书面通知。此外,江艺平支持准备成立的南都传媒研究院也有可能被此次突然变故而受到影响。
江艺平 南方周末 人性关怀
《中国人物周刊报道》
文/张劼
提起《南方周末》,我们更多想到的是江艺平时代。是时,《南方周末》的影响达到顶峰。
江艺平不喜欢张扬。但在她负责《南方周末》期间,却极度地张扬着关爱和平等,张>扬着正义和尊严,挖掘着一个民族的良知。
平等心态
江艺平无疑是最优秀的中国市民之一。《南方周末》的同事们对传媒说,江艺平从不隔着障碍物跟人说话,她总是与对方并排坐在同一张沙发上,平等地进行交谈,哪怕这个人是她的下级或者明显有求于她。在她看来,平等不仅仅体现在那些所谓的大事上,它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一个曾是IT界的自称无名小辈的作者对媒体讲了一个故事:他的一篇立意“太高端”的关于IT的文章被《南方周末》“下掉”。他写了信,后来还通过总机直接找到江艺平。他说不发可以,但他想说明,拒绝可能造成重要影响的文章,即使对一份名报,也是损失。他认为《南方周末》对IT的中高端市场有所忽略。“你不要着急,我们正在商量,你的信和你的文章我已经认真读过了。”电话里,江艺平的话让这位作者感到很亲切。她一句也没有问作者的背景和身份以及作者是否有名? 1999年10月15日,简版“IT媒体还有明天吗?”发表在《南方周末》的“业界”版,全文版则有幸成为Chinabyte的封面。这位作者最后对传媒说:“江艺平是我最景仰的一位报人,从她的身上我可以感受到作为报人纯粹的精神的力量。”
知识女性
“江老师的形象,就像30年代知识女性那种,气质独特。”一个媒体的同行这样评价江艺平。
江艺平回忆自己的大学生活说,自己那时“说得少,听得多”,但和同学一样,读书“特别疯狂”。有一点值得回忆,她有时还看看禁片……
其实她后来一直是“说得少,听得多”,不同的是做的也多。当初她是带着好奇去看禁片,后来她做报纸时试着去闯新的路子,则决不是因为好奇。但二者都需要勇气,一个弱女子的勇气。有人对江艺平这代人进行分析:这些人,跟他们的前几代人不一样,也跟中国后来的几代人迥然有别。在他们身上,你总是毫不费力就可发现一种非常特异的标志,让人一眼看去就能够感觉到。他们最爱使用“我们”而很少说到“我怎样怎样”。
在中国,没有任何一份周报的影响力能与《南方周末》比肩,《南方周末》创办之初发行量只有7000份,但他后来却成为中国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周报,有数字说它单周发行曾达到130万份。
《南方周末》以50人的采、编队伍带来了超过1亿元的广告收入。各地《南方周末》的报商俨然都是当地的主流渠道把持者……江艺平被她的下属称为“市场时代传媒的另类”。 她的同事说:“我常常想起江艺平,她用了自己一生中最睿智的中年时光,撑起了一份100多万份的报纸,其间,她经受了多少次艰难的思索,承受了多少次来自各方的压力,但是她尝试着尽最大的能力去做,这是一种多么不易的勇气。”
对于《南方周末》的成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说它有敢于说真话的勇气;有人说它是惟一坚持下来的周报;有人说它的市场化步伐走得比较早……
不管怎么说,《南方周末》用比较体面的待遇和清晰的新闻理想来吸引着成熟的新闻人,然后给大家比较宽松的空间,使记者和编辑能够自由地发挥,这是《南方周末》成为一个上品的关键。
普通女人
有人说,强势的女人表现在能真正做自己的主人,能坚持、能担当自己,不依赖外在的东西,能自我把握。经济独立当然是一个前提;但如果经济上不宽裕甚至比较贫苦的时候,还能做到精神自主,那就是强中之强了,说明她不会被经济捆住,不在其中迷失,在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之间能够保持平衡,这很不容易。《南方周末》原主编江艺平无疑就是一个强势女人。她当任的时候,是《南方周末》最强的时候,当时江艺平有非常多应酬的机会。有很多应酬,在大家眼中看来是非去不可的,不是因为她有这样的机会抛头露面,哪怕是为了报社,似乎也是应该去的。但是她除了出差,几乎所有的晚饭都是在家里吃的。她确实是出于对自己的把握,很自然,很原则。她把理念、工作、生活这三个方面安排得很和谐,这让人非常欣赏。
在南方报业大楼12楼那间比较隐蔽的房间里,江艺平以她清晰的新闻理想,开创了一个读报时代。江艺平的同事说:“《南方周末》引领读报潮流的一个时代即将终结了,这没有什么可以值得庆幸和悲哀的,但是我们成熟了,这才是最重要的。无论如何,我尊重江艺平和那个属于她的读报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