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路和生路,究竟是谁看不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3:01:13
死路和生路,究竟是谁看不清? [ 新糊涂虫 ] 于2010-08-30 10:33:21 上帖 [ 发短信 ] [ 表状 ]

 

死路和生路,究竟是谁看不清?

黎明


8月20日至21日,温家宝考察深圳,他强调要建设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使人们在生活中有安全感,对国家的发展有信心,并指出只有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国家才有光明前途,停滞和倒退最终只会是死路一条。

跟帖开放,网上一片欢呼,这是主流之声。“‘不仅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温总理这句话真的让我看到了希望”。某位网友说的这话具有代表性。即便有些不欢呼的言论因不便浏览而无从考证,我也能断定那均属于“非主流说法”——国民热切盼望政治体制改革,这一点毋庸置疑。

希望,于今已成为我们社会的“紧缺必需品”,因而“看到希望”之语,言之切切,一语千钧。这里的“希望”,积极、正面又相当“可怕”。它并非仅是孤立的个人生活、人生历程中的希望与祈求——将社会文明进程和社会政治状况,与维系个人人生与精神的“希望” 捆绑打包,这种连普通国民都具备的“超级私心”,其犀利可断金石,其威力无坚不摧。

面对如是之“希望宣泄”,任何明智的政治家都不可盲目乐观。乐观不是不可以,但有条件、有前提才行。这里的条件或前提,即说了不白说。

以话语让大家感到有希望,前几次和短期内比较容易,而经过较长时期、说了多次之后,国民的希望则越来越少,甚至由希望化作绝望,这就变得非常危险。强烈的希望、早有的承诺长期不经实证,历史上曾有过的强烈希望,最终将制造出某阶段现时的极度绝望。希望越强,失望越烈,抗力和危险也就越大。并且,那些具有强烈失落感和极度失望情绪的人,大部分是曾经对体制自我改造能力满怀信心的“忠诚人士”。

对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蓝图”或“路线图”,党内是作为邓小平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看待的。邓小平大声疾呼过“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指出 “改革一提出的时候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启动政治体制改革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就连“死路一条”这个词,也被邓小平使用过。在中共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谈到改革开放时,也明确提出过“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依据这等历史事实或“领导讲话”资料,实事求是地说,温家宝总理此番讲话的“原创性”并不强。他所说的,可谓“我国政府的一贯主张”。
政改主张,符合国人的根本利益(也符合“特殊利益集团”的长远利益)。政改是福民安邦的“根本一招”,普通人早就看出来了,其觉悟高度或认识深度,并不比高层人士差。对不进行体制改革则“死路一条”这个道理,一般国民恐怕比政治家的认识还要深刻,因为他们是些被动的“体制体验者”,不良体制和恶劣政治环境的受害人。

“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会得而复失…要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要从制度上解决权力过分集中又得不到制约的问题…特别是要保障司法公正…”看着温总理这些句子,感觉非常熟悉,我和许多论者、网友平时就说这些意思,说过无数次了。让人费解的是,政治高层和民间就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认识似乎高度一致,按说执政方顺从民意而力推政改进程应无强劲阻力,然而据实而论情况并非如此。

有位网友说:“我感觉温家宝和一些领导是有政治改革的愿望的,但阻力太大,他们有些事也不是想办就能办成的,我们要多支持他们”。此话好是好,可是怎么支持呢?要知道,正是眼下的政治体制,决定了公民权缺失的普通国民,即无法支持也无力反对出自权力的政治主张、政治行为,决定了政治改革无法“由下而上”地启动。

我不会擅自推测温总理发言的具体背景,但可以负责地做出这样的推定:较强的阻力来自体制内;至今仍然掂不清生路和死路的人,绝非普通老百姓,而那些立马横刀挡在中国人生路出口上的人,之所以掂不清生死,原因只能是特殊利益导致了“理智蒙蔽”。

这些人也高喊改革口号,并且一直不间断地改革着,但他们的“改革”均为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进行。他们毁了“改革”这个词,在一时挫败了公平正义势力,还产出了生态环境危机和普遍的不安全感……怎样验明这种人?体制内害怕并阻扰政治体制改革的,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