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草根天使投资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06:12:52

蔡文胜:出身草根的天使投资家
袁莉 在中国的互联网世界中,蔡文胜的成功是出人意料的。  蔡文胜主要投资于面向中国的大众市场的初创公司。蔡文胜出生在福建农村,高中时辍学,十几岁时开始经商,卖些廉价化妆品。他的背景与留美计算机科学工程师出身的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和曾是大学英语教师的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等相比,有着天壤之别。  不过,在中国互联网服务市场向更低端用户,特别是农村地区扩张之际,蔡文胜平凡的背景反而使他获得了成功所需的远见。他在离中央电视台新总部大楼不远的办公室接受采访时说:“因为我没有上过大学,所以知道老百姓更想要什么样的互联网服务。”他一边说,一边熟练地泡着功夫茶。在刚接触互联网时,由于他不懂英语,打字又慢(他现在打字已经快多了,但英语还是比较初级),而上网时又总是要输入英文域名,这让他感到很沮丧。于是,他在2003年创立了265.com。这是一个域名导航网站,罗列出热门中文网站并进行分类,这样他只要点击链接就可以了。事实证明,这个网站在像他一样的人群中间备受欢迎,也成为推动很多网站访问量的推手。一年后,网站获得了来自国际数据集团(IDG)的风险投资,2007年网站卖给了谷歌(Google)。这笔交易的具体条款没有披露。蔡文胜的普通话带着浓重的福建闽南口音。他现在是互联网业的一个顶尖天使投资家。他还是一个颇有影响的博主,他的新浪微博粉丝逾85万,他也是行业大会争相邀请的演讲嘉宾。蔡文胜的经历彰显了中国互联网业的转型。直到现在,主导中国互联网业的仍是旨在为较高收入用户提供服务的受过高等教育的精英和海归。十年来爆炸性的增长帮助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互联网市场──截至2009年底,中国的互联网用户有四亿,比美国总人口还要多。为了保持增长速度,互联网公司需要挖掘未来的网络用户,而这些用户越来越有可能来自农村地区。  现年40岁的蔡文胜在若干个初创网站中拥有股权。这些网站迎合那些不愿花钱购买网络服务或注册软件的网络用户,包括休闲游戏平台4399.com,多媒体播放软件暴风影音,网络下载加速器网际快车,图片处理软件美图秀秀,分类地方信息和论坛网站58同城。 诚然,这些软件大部分只是试图模仿更高端,高价产品的简化应用程序,而且它们最终能否让蔡文胜获利而退仍是未知数。不过,由于这些程序是为大众市场量身定制的,其中的一些程序很受欢迎。据蔡文胜说,4399.com每天平均约有1500万独立访问用户,美图秀秀的照片编辑软件已经被下载了一亿次以上。 草根天使投资人蔡文胜
蔡文胜出生在福建农村,高中时辍学,经商卖些廉价化妆品。中国互联网浪潮澎湃给了他机会,卖起了中国最火的域名,赚得上亿身家,转身做了“天使投资人”。蔡文胜16岁从高中辍学,因为当时他已经是家里念书最多的人了,他的很多朋友也早在他之前就辍学了。他开始在家乡福建石狮卖口红、化妆品盒等日用品。上世纪80年代,石狮因为生产仿冒服装,鞋类和小家电而闻名。他的生意发展得很快,上世纪90年代初,他就买了一辆汽车并结了婚。当时,汽车对中国家庭来说还是很稀罕的奢侈品(现在他开的是保时捷)。 1995年,他去了外祖父所在的菲律宾并创立了一家进口公司。1999年,从菲律宾回国的路上,他在香港第一次听说了“互联网”这个词。他买了一家最热门的香港互联网公司的股票,三个月后转手卖出,赚了400%。蔡文胜对互联网的前景兴奋不已,他在2000年买了自己的第一部计算机。很快,他就发现可以通过注册并销售域名赚钱,域名或许是互联网上唯一实实在在的产品。他的想法是,其他人可能希望花钱买他注册的域名。由于对市场的运作一窍不通,他把上一年买卖互联网股票赚的钱几乎赔得一干二净。 蔡文胜有很强的竞争意识,做事专注到偏执的程度。他借助一本英汉辞典开发出一个全面的域名数据库,数据库中都是有赚钱潜力的域名,并花尽心机设计出能在别人之前抢注域名的战略。这一博弈的胜负往往取决于,那的微弱优势。他注册的有价值的域名包括:romantic.com、bharat.com(梵语中印度的意思)、t.cn以及2007年卖给谷歌的g.cn。2005年至2007年,蔡文胜主办了三场草根站长大会,并邀请了风险投资家参加。他说,他希望那些缺乏专业背景或支持的站长能够互相认识,并结识风险投资家。这些活动让他赢得了“站长之王”的绰号。有了出售域名和265.com赚的钱,加上他广泛的行业关系网,蔡文胜转身做了天使投资家。他认为经营互联网企业与经营传统企业有很多相似之处。他说,归根结底都是生产老百姓想要的东西。对他来说,一家互联网公司的用户越多,价值就越高,因为更容易用广告,电子商务和增值服务和产品来赚钱。 谈到中国互联网的未来,蔡文胜说,由于互联网用户数量继续快速增长,未来几年仍会有一定轻松盈利的空间。之后,则会越来越困难。他说,初创网站可以继续通过模仿Facebook、YouTube和Twitter等从美国兴起的产品模式而赚钱。不过,要想获得长远的成功,它们需要创新才能对中国大众有更广泛的吸引力。他否认中国互联网公司像中国的制造商一样只是单纯模仿、缺乏创新。蔡文胜说,模仿是一个必要的学习过程。不过,模仿仅仅是个开始。之后应该不断完善,建立自己的品牌。2010/08/30 07:09:23   http://chinese.wsj.com/gb/20100830/LLW070923.asp?source=UpFeature 蔡文胜主要投资于面向中国的大众市场的初创公司

蔡文胜访谈实录:中国互联网的机会还有三年
 导读:8月30日上午《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主编袁莉发布题为《蔡文胜:出身草根的天使投资家》的专栏文章,畅谈蔡文胜的成功之路。天使投资人蔡文胜接受《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主编袁莉的专访,就中国互联网的投资机会和创新模式等发表了看法。以下是访谈实录节选。为简洁起见,内容进行了编辑。  知识比学历更重要袁:很多人说您在互联网行业做得成功是因为您没有上过大学,没有精英心态,理解草根的需求,您同意这种说法吗?蔡:我同意一半。的确,因为我没有上过大学,不会受很多局限,所以会更了解草根的需求,知道老百姓更想要什么样的互联网服务,这是我同意的一半。但不同意的一半是,很多人把学历跟能力挂钩,其实学历不重要,个人的知识很关键。我虽然没有上过什么学,但我阅读了大量各种各样的书籍。举个例子,2000 年我刚开始做域名投资的时候,中国有2122个县,当时80%的县的域名都被老外注册走了,之后我通过努力不断把这80%的县的域名注册回来。这个过程中,我了解了这2000多个县每个县的人口分布、地理、特产等等,我都一清二楚,这样我才能对这些域名的价值做更好的判断。第二个例子,2003年我开始做个人网站,也就是265.com的时候,一开始很多个人站长不认同我,因为我算新进入的。当时有几个个人站长集中的论坛,比如 K666(中国站长站),我就去那个论坛里,花了很多时间把几万个帖子每个都看了一遍,这样我就能了解中国这些站长的作品有哪些,他们是怎么做的,他们住在哪里,哪怕是湖南某个镇,某个乡,某个村。之后,有一家做全世界网站排名的美国网站叫Alexa。2004年我把Alexa里前一万名的网站(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都了解了一遍,看看这前一万名都是做什么的网站,提供什么服务,为什么它的流量上来了,这其实就是一种知识的积累。  中国互联网的投资机会袁:如果有人想要找您谈投资,您大概会对什么类型的企业感兴趣?蔡:我觉得应该分三类,一类是现在已经有足够多用户了,比如一些游戏,已经达到了上亿用户,现在已经赚钱了,可以说成功了;第二类还在初始培养阶段,我把它当做一个孵化器;第三类,是我说的纯粹为了帮助人的,是更小的孵化器,当然,未来有一天它也许能够发展起来,这都是有可能的。  袁:如果是从应用类型和发展方向上来分呢?蔡:如果是从发展方向来讲,现在我专注于三个方向:第一是移动互联网,我觉得未来几年移动互联网是最大的机会,甚至会改变中国的互联网结构;第二是电子商务,我们都知道淘宝网很大,但整个中国的中小企业有两千多万家,目前上网的中小企业只有一百万家,还有百分之九十几的中小企业要借助电子商务来发展,这是最大的机会;第三就是目前正在做的和游戏相关的,但我不只局限于游戏,我觉得应该把游戏、动漫和电影综合起来,做成一个非常好的集合体,也就是所谓的创意产业,未来在中国这是非常大的空间。  袁:您曾说过,接下来两三年中国互联网还是有一定机会的,但再往下可能就会越来越难。为什么这么说呢?蔡:我觉得机会就是三年。中国的互联网用户是四个亿,现在还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在未来这三年可能会迅速增加到八个亿,但到八个亿,基本上就饱和了,中国13亿人也不可能要求每个人都上网,所以这三年增加的新进用户就是一个巨大机会。之后,第一,用户基本上饱和了;第二,大互联网公司该圈的地也圈完了;第三,一些商业模式和技术也基本定型了,你很难再创新了。  创新从拷贝开始袁:有人说中国互联网是没有创新的,就是山寨。其实中国的传统产业也是这样,服装、鞋、甚至电器,您觉得这对中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吗?蔡:乔布斯说过一句话,苹果所有的东西都是拷贝别人的,只是在拷贝基础上有创新。你的发展就是用前人的经验,为什么我们要看书、看电视?其实就是吸取前人的经验、精华,所以这个没有异议。我说了,到中国的很多东西已经进行了本土化创新。  袁:很多人经常说中国没有创新只是世界工厂。蔡:这是两码事。不是说中国没有创新,任何一个东西都是先从复制开始,从各个方面不断提炼,比如安踏、李宁,一开始也是做外包,后来它就能在复制的基础上创出自己的品牌,我认为这是一个过程。中国改革开放也就是30年,很多东西需要积累。  不留一分钱给儿子袁:您个人怎么看贫富差距?你的财富观是怎样的?现在的80后、90后、很多人对这个社会不是很高兴,觉得机会都被60后、70后抢了,对这个你怎么看?蔡:中国的有钱人都是这30年涌现的,在1980年以前,中国几乎没有一个有钱人。改革开放确实是释放了人的能量,让人做更多事,创造出财富。我觉得,到了某个阶段,最终每个人都会回馈社会,当然,现在很多人还停留在满足自我(比如奢侈品消费)的阶段上。我自己的财富观,打个比方,我不会留一分钱给我儿子。社会变化越来越快,如果他努力,他自己将来也会有大发展;如果他自己不进取,你留东西给他反而是烦恼。  袁:那您到时会看着他苦苦奋斗吗?很多80后、90后都说自己没有靠山、没有人帮助。蔡:他自己的教育我会帮他解决,其他的交给他自己。关于80后、90后的抱怨,我觉得这里有放大的成分,互联网有一点不好,就是会把不好的声音放大。80后、90后说起来也算不幸,60后、70后的幸运在哪里?我们尝过的苦,经历过的苦,现在的80后、90后是不懂的。 
蔡文胜和265网址导航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时才“触网”的蔡文胜,足以令所有人诧异。这个花了两年时间才学会打字的福建商人,以出人意料的速度完成了从传统商人到新兴行业领跑者的角色转换。并且,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将传统商业思维应用于互联网,让一直由IT精英们掌控的网络世界变得更加“草根”和简便。 
按蔡文胜的话说,传统型企业全部“杀入”互联网,才是互联网真正的第三季腾飞。而他,只是稍稍领先了一些。
没读完高中与偶然“触网”事件 
 蔡文胜是一位没在学校念过多少书,却喜欢读书的普通人。成功之后,回首往事,他感慨:虽然知识不一定要从学校获得,但没有知识是不行的。 
 蔡文胜原籍福建泉州石狮。了解石狮的人都知道,石狮是福建著名的服装生产及批发集散地,当地人的经商意识非常浓厚,不少孩子在高中毕业之后都开始学做生意不再读书,而蔡文胜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1985年,正在读高一的蔡文胜退了学,开始跟着家里人做服装等传统的商品贸易,一做就是8年。可以说,这8年培养了他商业的思维和商人所需要具备的职业敏感,并且年少时的经历与磨练对于后来的向互联网转型,也有很大的帮助。 
 1993年,年轻的蔡文胜厌倦了周而复始的工作与生活,他觉得如果维持现状,他的发展空间会非常有限,他开始向往外面的世界。由于家族的海外关系,蔡文胜在这一年出国了。在接下来的近6年中,他游历了东南亚各国,同时,继续经营着家族中的传统贸易。
      偶然“触网”事件发生在1999年。 
那年年底,蔡文胜准备回国看望在福建的父母,途经香港时在那里停留了一段时间。此时的香港,正在为李嘉诚旗下的互联网概念股上市而全民疯狂。于是,从来没有接触过互联网的蔡文胜,被这一新兴概念吸引,也加入了炒网络股的大军,网络股很快帮他赚了不少钱。商人固有的直觉告诉蔡文胜,既然炒网络股这么容易赚钱,如果自己做互联网企业,应该可以赚更多的钱。但当时这还只是一个朦胧的想法。 
回到福建后,为了及时了解港股的走势,他花了1万多元买了一台当时配置很高的电脑,并找来朋友教他如何利用互联网看股票。渐渐地,他发现互联网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内容,甚至完全颠覆了人们以前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他渐渐地迷上了互联网。 
由于福建人大多讲不好普通话,因此他的汉语拼音很不灵光,打字便成了他进一步了解互联网的最大障碍,于是发生了他一年内用坏三块写字板的趣事。
一本启蒙教材与几千万风险投资 
“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雅虎·创世纪》,到现在我还留着。”蔡文胜对记者说。的确,小小的一本《雅虎·创世纪》,在当时成了众多网站创业者的“创业圣经”,而这本书也成了蔡文胜创建265的启蒙教材。 
蔡文胜坦言:“并非像有些人说的那样传奇,我其实不算‘白手起家’,我之前做传统生意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所以准确地讲,应该是从传统向互联网的转型。”265的创意,萌生于蔡文胜“触网”之后的最大阻碍——打字。他说:“我创办265的目的,就是要让不了解互联网的人学会上网,让不会打字的人也能够上网,让人们的互联网生活变得越来越简单。”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想法,成就了他今天的财富,也成就了众多网民。
      2003年5月1日,是265网站正式开通的日子。出人意料的是,这个“上网导航”网站在推出的当天,点击量就达到了5万人次。更让他想不到的是,短短两年时间,今天的访问量已经达到500万次/天,覆盖用户已达1500-2000万人。 
急速上升的访问量,让265成立仅1年,就排上了全球点击率排行网站Alexa的前100名。265的成绩很快吸引到了国际著名风险投资机构IDG的注意。IDG的一位投资经理找到了正在北京开会的蔡文胜,双方简单交谈之后,第二天,他为蔡引见了IDG的合伙人,这位合伙人在没看财务报表,不要商业计划书的情况下,仅经过两小时的交谈,就决定为265投资几千万人民币。 
 
“IDG给我投资打破了两项惯例。”至今谈起获得IDG的投资,蔡文胜言语中还透露着些许骄傲,“我是他们投过的所有创业者中学历最低的,另外,我是惟一一个没有提交过商业计划书的人。”能遇到IDG蔡文胜很幸运,但是他也坦言,IDG的投资风格非常不拘小节,因此他的这种获得风险投资的经历并不适合所有的创业者。 
回顾265的成长,蔡文胜说,尽管传统贸易与互联网看上去是完全没有关系的两个行业,但是他的传统贸易经验对于265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他说传统的思维模式可以让网络更符合实际需要,更贴近普通人群。 下转A4版
记者手记
在一个夏日的午后,当记者从长安街北边的红色城门进入南池子时,喧嚣与嘈杂的人群仿佛一下子都被魔法隐藏在了古色古香中。 
与网络公司喜欢扎堆中关村和国贸不同,蔡文胜在北京的265工作室,位于南池子一个幽静的四合院内。尽管毗邻繁华的王府井大街,这片胡同却与世隔绝般的宁静与安详。蔡文胜说,正是看好这里的安静,才会决定在这里住下。因为这个闹中取静的小四合院,很像他远在福建的家乡。
      蔡文胜的办公室位于一个二层小楼上。原本不大的房间被分成了两部分,一张办公桌加两把椅子是工作区,房间的另外二分之一则被两把藤椅和一套精致的茶具占据着。在他看来,喝茶和工作似乎是同样重要的事情。而有幸踏进这间小屋的我,也有机会品尝到上等的福建铁观音,在别样的幽雅中,倾听蔡文胜“触网”的过去和未来。 
毫无疑问,能够获得IDG几千万投资,蔡文胜是幸运的。然而他却并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幸运冲昏头脑。所以,他选择暂时告别远在厦门的太太和孩子,只身在这个陌生却又正在熟悉的城市中,继续追寻他关于互联网的梦想。
小蔡支招
网络创业需注意三大问题
蔡文胜是从传统生意转型到互联网的,因此比起众多白手起家的创业者来说,他创建265的过程也许不具有可复制性,但互联网就是要更多的人参与才能迅速繁荣。 
“一个网站从一无所有做到几万至十几万的访问量是比较容易的,但要做得更大,就会遇到很多的困难。”蔡文胜说。他提醒准备创业的人们:网站创业需要特别关注三大问题。
问题一:同行间竞争不可避免
由于网络的可复制性极强,因此这个问题恐怕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但是创业者一定要注意防范由此带来的风险。
问题二:恪守行业规范,关注政策变化 
目前,国家对于户联网的管制相对较为严格,当网站做大之后,必须要严格按照规定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另外,互联网相关法律及规定也正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创业者要及时关注政策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如最近出台的网络实名制等。
问题三:管理经验对公司发展很重要 
当网站逐步扩张成为一家公司的时候,创业者除了要考虑网站的未来发展,还要学会管理公司。蔡文胜认为,管理经验需要在摸索中逐渐形成,而经常与同行进行交流也是一种快速提高的方法。不过他本人主张网络公司应采取一种宽松的管理方式,“有自由,才能有好的创意。”  http://blog.myspace.cn/e/4001403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