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生活周报涅槃新生的7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10:34:40
显然,被这张“新”报纸所改变的,绝不仅仅只是我们新闻中具体的某个当事人的生活和命运,更重要的,还有昆滇百姓的日常生活,乃至阅读生活,如果说前者只关乎物质领域,那么后者则已经切入了精神和文化生活领域……
2000年:新报涅槃重生
2000年2月28日,昆明冬意阑珊,这一天,注定成为云南新闻史春天的开端:《生活新报》涅重生!
这一天,原本只是云南省残疾人联合会一份内部报纸的新报,经过近半年的改组,终于以一副全新的姿态出现,步伐强劲地杀进云南媒体市场。全新的新报团队来自国内发达的几大报系,核心及骨干成员更是师出全国报界的黄浦军校——《华西都市报》。
斯时,云南已有六七张“历史悠久”的报纸,但几乎都是一副老气横秋的面孔。这一年,新报对如此老格局的改变完全可以用“致命”来形容:频频独家披露种种以往云南媒体不敢染指的题材,比如发生在昭通的局长醉死酒店后,其家属在当地领导支持下抬着尸体闹事,直至将老板娘逼得服毒自杀;比如深圳平安队国脚在昆嫖娼的丑闻;又比如非法商贩藏身于满是垃圾的作坊中,每天“生产”出成吨“脚汗腌菜”的特大“菜篮子黑幕”……
2001年:新闻改变生活
涅槃伊始,新报把办报理念定为“新闻改变生活”。显然,被这张“新”报纸所改变的,绝不仅仅只是我们新闻中具体的某个当事人的生活和命运,更重要的,还有昆滇百姓的日常生活,乃至阅读生活。如果说前者只关乎物质领域,那么后者则已经切入了精神和文化生活领域。
一个确切的佐证是,新报发行量从最初的一万份,在涅槃一年多之后,业已飙升至20多万份。国家新闻出版暑相关领导出席庆典时,称这是“云南新闻史上的奇迹”。然而,虽然昆滇民众的读报习惯已经从无到有地被培养了起来,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因为报纸的介入而得到了诸多改变,但相比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云南媒体的发展显然还比较落后。
在这个问题上,新报所面临的瓶颈,无疑也是整个云南报业的困惑。
2002年:“小报”的大视野
2002年初,成都某杂志刊发《媒体川军抢摊云南》一文,对云南媒体市场竞争的混乱状况进行了报道。其实,该文中所提到的种种问题,早已进入新报的思考范围。
如何让所报道的新闻更好、更具价值?如何让老百姓和政府都更乐于接受这些新闻?也就是说,如何冲破自身发展的瓶颈?审时度势之后,新报决定将对开的报纸规格改成四开,这也是更加适合阅读的一种国际惯例。新报认为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绝不可妄自菲薄,即便位于祖国的西南边陲,只是一张以本省读者为主要受众的“地方小报”,也要注重品位,尤其重要的,还要具有全国乃至全球的视野。
在2002年世界杯由韩国和日本共同主办时,新报毅然迈出了全球视野的第一步——派记者奔赴赛场,采写第一手的现场报道。这种看似有点不惜成本的做法,让新报的世界杯报道在省内同行中鹤立鸡群。
国民党原主席连战的“和平之旅”、2004年在雅典举行的奥运会……发轫于此的这一做法,也一直保持了下来,并一步步地得以发扬,新报读者得以跟随记者的身影,一步步走得越来越远。
2002年,最受世界瞩目的另一件大事无疑是“9·11”事件,在对这起特大恐怖事件的报道中,新报的全球视野更是得到了近乎酣畅的彰显,甚至还举全报之力出版了一期号外。
2003年:新报评论元年
在云南民间话语长期缺失的背景中,新报充分意识到了新闻评论对于一张逐渐走向成熟的报纸的重要性。
2003年8月,川籍评论家何三畏(现《南方人物周刊》主笔、评论员)和朱达志(现《成都晚报》“岷江评论”主编)受邀入滇,草创“新报评论”。除专门的评论版外,新报还开创了对每天焦点新闻配发短评,言简意赅点评其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的做法。我们欣喜地看到,后来该做法甚至得到了部分昆明媒体的仿效,这至少说明了它的价值所在。
2005年3月,新报新闻评论部正式组建,蓄势已久的新报评论如睡狮苏醒,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几乎每日都会刊发几篇由本报评论员或特邀专家评论员撰写的评论文章。时至今日,新报评论多次受到相关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赏,“云南第一评论品牌”的地位已然难以撼动。
2004年:责任高于一切
经过四年从草根阶层自下而上的平稳发展,立足于红土高原的新报已然羽翼渐丰,踌躇满志。2004年,我们把自己的办报理念提升为“责任高于一切”,立志于成就一份极具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地方性主流报纸。
2004年3月,新报“鸟枪换炮”,搬进了硬件设施堪称一流的全新的办公大楼,与此相对应的是,我们的新闻操作理念和新闻质量也跃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
几乎就在新报搬家的同一时间,被误判杀害女友并遭受了8年牢狱之灾的孙万刚出狱了,新报记者在第一时间接触到这起令人震惊的特大冤案,并进行了深入的报道。随后,境内外诸多媒体闻风而动,几乎让孙万刚成为了仅次于孙志刚的“名人”。??
这一年,昆明发生了好几起“叫卖判决书”和“跳楼秀”事件,我们也都一一进行了详尽的报道。我们既同情弱小、充满悲悯,又绝不忽视其中的法律沉思……
2005年:六十年和六百年
2005年,是尤其厚重的一年,因为这一年是我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当我们回顾那段战火弥漫、艰苦卓绝的岁月时,热泪盈眶。为此,新报策划了包括重走滇缅公路在内的一系列大型活动,并在数月间进行连续报道。
在整整一甲子历史的硝烟之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终于迎来了“第二次握手”的历史时刻。本报作为西南地区唯一派出记者的媒体,奔赴连战驻留的南京、北京、西安、上海等四城追踪采访,见证并参与了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
2005年还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而这位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航海家正是昆明人。在全球范围内纪念郑和的系列活动中,新报由刚刚正式组建的新闻评论部牵头,联动社会各界权威专家,以系列评论的形式,展开了一场持续整整三个月的关于“郑和精神”的大讨论。
显然,以上三组大型系列报道,也让瘦身后的新报显得越来越厚重。
2006年:领袖滇商评选全国关注
一个时代需要开拓者,一个地方的商业需要领袖者。2006年,新报独家策划,历时两个月的激烈角逐,数百万消费者参与投票,兴业银行杯“领袖云南·品牌总评榜”评选顺利落幕。评选受到了省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新华社、云南电视台、云南人民广播电台、云南日报、昆明电视台、云南信息报等数十家国内新闻媒体都悉数到场。
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副主任曹玉书高度评价说:“去年我很荣幸地参加了‘十大滇商领袖’的颁奖活动,今年再次参加‘领袖云南·品牌总评榜’颁奖活动,感到由衷的高兴。云南需要有更多优秀的企业家,更需要有优秀的品牌能够叫响全国,走向世界。”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云南大学副校长曹和平说: “领袖云南品牌评选是个很好的策划,对提升云南的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面对荣耀,我们自知还需努力,2006年,毕竟已成过去。
2006年,新报的另一重头好戏是专注于重大及策划性新闻的“新闻杂志”。只要有着足够的新闻价值,只要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不管是哪一类新闻,新报都不惜版面地去充分挖掘和拓展。
由此,新报发展的一个趋势其实已经显露出来:那就是借鉴杂志化的一些操作理念和手法,让易碎的新闻变“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