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面分析方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21:37:15

基本面分析方法


·  关注年报的“新变化”

·  年报选金股有技巧

·  投资组合的三要素

·  股改表决名单暴露主力动向

·  主力的痕迹

·  浅谈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的结合

·  甄别业绩披露的机会与风险

·  估值选股六大法则

·  定向增发股的投资技巧

·  看业绩静态增长选股

·  估值中的扩容压力

·  浅谈基金股票投资周转率


(一)关注年报的“新变化”
   上市公司年报,是一份重要的投资参考书。但究竟怎样把握年报中有价值的信息点,指导自己的投资,仍是一门学问。细品年报,分析观察上市公司年报中的新变化,并掌握其中的诀窍,对投资者是有积极意义的。
   第一,财务指标巨额幅度的新变化。一个持续经营稳健的上市公司,其年报财务指标的变化幅度,如同其成长特征一样,应是缓步上升,或小步慢跑的过程。如有巨幅的指标变化,投资者要重点分析,并找出其中变化的原因。
   第二,风险性描述语言的新变化。对于潜在的风险,上市公司往往用模糊的词句、概述的方式,对涉及潜在风险的担保、抵押、关联交易等轻描淡写,从而转移投资者阅读年报的视线。因此,阅读时不但要做到字斟句酌,还应对其语言的逻辑性、严谨性进行了解和考证,找出风险问题存在的理由所在。    
         第三,新增内容或补充内容的变化。如2005年新增的“管理层讨论和分析”的有关内容要求,对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的经营动向是很有帮助的。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长点在哪里,未来具备不具备市场竞争力,同时又存在哪些经营中的不确定因素,是否会进一步影响到上市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等,这些影响因素就像上市公司的“天气预报”。有其因必有其果,一项新项目的投产,怎样才能带动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一项投资计划的实施,又如何能产生效益的最大化,这些都可以通过“管理层讨论和分析”的有关内容得出应有的分析和判断,从而影响投资者的预期。
   第四,观察上市公司股东的新面孔。一只有多家基金管理公司重仓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其经营状况应该是具有竞争力的。被多家具有价值投资理念的基金重仓持有,说明其有明显的业绩增长优势。当然,对于那些股东持有结构分散、股东频变、自然人股东持股比重较大的上市公司应当谨慎看之。
   第五,审计结论评述的新变化。上市公司本身业绩的好坏,与审计结论的好坏,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不会因为其业绩好,就会有相应的肯定性结论,其业绩差就会有更多的否定性意见。绩差公司只要是做到了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的披露,完全可以做出无保留审计意见。相反,即便是业绩巨幅增长的上市公司,若存在经营中的不确定风险,而使审计机构无法做出客观、公正评价,仍然可以被出具“保留意见”。因此,结合上市公司的基本面进行客观评述,将成为决定审计成败的关键,也是考验一家审计机构忠诚守信的重要基础,应当关注。
   总之,上市公司年报编制的新变化,带来上市公司新气象,也带给投资者更多的新启示。在投资生活中,将引导投资者更加重视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变化,重视年报的阅读与分析,重视年报新变化带来的新的投资机会,也更加成为理性的投资人。

(二)年报选金股有技巧
   目前股市已经进入年报披露阶段,业绩好坏将对股价形成明显影响。近期一些年报业绩优良的股票表现强劲,说明在年报期间,市场更看重企业的业绩和成长性。投资者需要对上市公司年报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这样才能够把握好现阶段的获利机会。
   一年一度的年报是上市公司在一定的时段内经营情况的总结,也是公司财务状况对外披露的途径,可以说,财务报表是投资者了解企业的一个窗口,而基本情况会透露出企业的未来价值。因为上市公司年报的格式按照有关规定是固定的,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重要提示;
  2、上市公司基本情况简介;
  3、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摘要;
  4、股本变动及股东情况;
  5、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6、董事会报告;
  7、重要事项;
  8、监事会报告;
  9、财务报告
  首先是注意观察第一部分“重要提示”,这是整个报表的提要,是报告期内重大事件披露的地方,需要重点关注。
  其次是注意第三部分“会计数据摘要”。在其中可以看到最常用的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公司的基本盈利能力。在这些数据中有一条叫“每股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这一指标可以体现出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是否真的赚到了利润。
  其三,在“股本变动及股东情况”中可以从股东人数的变化中寻觅主力活动的蛛丝马迹。还可以用流通股数量除以股东人数,看看每一个股东的平均持股量,从而觉察到是否存在主力活动。由于近年来规定披露十大流通股东的情况,这对投资者了解大资金的动向有一定帮助。
  其四是注意第六部分“董事会报告”中包括若干小项,有三项必须要看:
  1、公司总体经营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公司的发展趋势;
  2、新年度的发展计划。寻找公司的发展计划中是否存在与市场热点吻合的地方;
  3、公司投资情况。特别是一些新股、次新股,要注意其投资项目的进展状况。
  最后是“财务报告”,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和现金流量表。其中的利润表中会列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即通常所说的三费,通过三费可以考察出公司的内部管理能力,可以把三费的同比变化与第五部分中的净利润增长率加以对比,如三费的增幅高于净利润的增幅则说明公司的管理尚待加强。另外在阅读报表时需要注重的指标有:销售比例、价益比、现金状况、负债率、账面资产、股息、现金流量、存货、净资产收益率等。
  由于目前上市公司已多达1400余家,如果一家家的看,必然会消耗大量的精力,为了提高效率,投资者可以选取每股收益增长排行榜的前100名来作为观察范围,或者列出具体的成长性指标进行筛选;然后再根据重点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潜力、流通股本、市盈率,以及新主力资金入驻情况来细细分析,择优汰劣,选出真正的金股。

(三)投资组合的三要素
   投资组合是风险分散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运作。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组合可能面临的风险,我们应该综合考虑三大要素,即投资的横向联系、投资的纵向联系以及各投资的关联度。
  一、投资的横向联系。它主要是指投资者跨行业、跨地区时所采用的投资行为。从投资期限上看,可以分为长、中、短期投资组合。一般来说,期限越长,收益越高,而风险也就越大。相反,期限越短,收益就越低,但风险也会相应降低。为了兼顾投资的流动性、安全性以及收益性,应对投资的三种期限采用合理搭配的方式,而不应集中于某一期限的投资。这样一旦有临时变现的需求,就不必将长期投资作短期变现,从而蒙受巨大损失。从投资方式上来看,可以将直接投资、间接投资相结合,证券投资与企业投资相结合,综合地利用信托投资、租赁投资、兼并收购投资等多种方式,从而实现盈亏互补的目的。
  二、投资的纵向联系。它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分析,其一是对某一个别投资对象进行投资的连续性;其二是对某一个别投资对象进行具体投资的金额。投资者往往有一种偏执的心理,即过份关注于某一证券而忽视了其他。事实上,人们越是具有一种倾向性,就越容易被束缚住。所以,我们建议投资者不妨“放眼天地宽”,多关注一些品种,以达到降低风险,获得最佳投资收益的目的。
  三、单个投资问的关系程度。它是指投资对象本身所处行业间的密切程度。一般分为互补型和替代型,比如房地产开发与基建行业就具有很密切的关系程度,而食品加工与电子业间的关联程度就较低。掌握投资间的关联程度,有利于我们及时地从某一行业本身的发展变化,来预测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趋势,从而作出最佳的投资组合。

(四)股改表决名单暴露主力动向
  在近期大盘频创新高过程中,G股板块的股改效应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并再度成为市场新的关注点。其实只要投资者认真观察股改公司表决公告,就能提前获得有益信息,应该说,很多股改大黑马就隐藏在这些公开信息中。因此,在目前股改仍在深入推进的过程时,研究股改表决公告很可能会让投资者从中获益匪浅。
  公开信息蕴藏"金矿"
  按照规定,现在上市公司股改时必须在股改投票结果公告中公布参与投票的前十大流通股东的具体持股数和对应表决情况。由于公告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因此,股改投票实际上就是透露出了目前上市公司股改前最新机构持仓明细,具有很高的实际操作价值。
  四大锦囊轻松掘金
  从以上事例可以看到,分析股改投票结果中的机构持股变化情况,往往可以起到跟踪主力最新动向的作用,特别是在当前仍有近4成市值个股尚未进入股改程序的背景下,提前做好准备或许是抓住余下500家公司股改机会的一条捷径,不过,操作上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关注机构在市场中的地位实力。对于QFII(瑞银、花旗、汇丰等)、银行号基金(如工行瑞信等)、保险资金(中保、人保、平保等)、社保基金以及选股操盘水平业内领先的基金(如广发系、易方达系等)的增持股票情况应格外重视和注意其时效性。由于各个公司的股改投票时间不尽相同,在定期报告未披露前,股改投票持股表决情况无疑是提前透露出机构最新仓位的最好途径,而机构动向往往能说明公司的业绩趋势,但如果等待业绩披露,恐怕届时股价早已涨上去了。
  二、注意与公司近期报告进行比较。如果股改投票中出现了新的机构大规模持有的情况,那就说明,在股改期间主力有积极建仓现象,而此类个股往往具有远超市场平均水平的股改填权效应。
  三、反向思维。若股改投票中的机构尚未出现大密度持股,但其后股价明显量增价涨,这就说明很可能在股改期间有新资金进场运作,G陆家嘴和G金桥等就是最好的证明。
  四、结合走势判断主力持股信心。如果某个股已经在股改前大涨,但股改投票情况中机构持股合计数及具体持有数均未有大的减仓迹象,这就表明主力继续看好股改后的涨升机会,在这种情况下,中小投资者应避免过早抛出手中筹码,典型例子如G厦钨、G包铝等。同样,即使股价出现一定程度的量缩下跌,但股改投票显示机构并未大幅减仓,也说明机构继续看好公司,代表个股如前期大跌但近期显著回升的G深高速等。

(五)主力的痕迹
  用于判断有大资金介入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观察其走势是否独立于大盘,观察盘中是否有大手笔的接抛盘等等。这些观察当然很重要,但如果盘中的主力爬下了,那么这些方法就无法用上。其实有很多不太引人注意的小细节也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比如本文要谈的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市场已经从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获得了很多,比如有几家基金入驻,有哪家券商重仓,是否有QFII感兴趣等等,但似乎还没有注意到通过十大流通股股东我们还可以找到主力的蛛丝马迹。如果十大股东中全部都是筹码不太多的个人帐户,一般情况下这种股票被认为是散股,也就是无主力的个股。但如果满足某种条件,那么这些散股中仍然很有可能是有主力隐藏其中的。
  假如我们孤立地分析当期十大股东,如果都是持股不足30万股的个人帐户,确实无法判定其中是否有主力。但如果我们进行动态分析就不一样了。现在上市公司必须每一个季度都要公布十大流通股东,这样一来,我们的手头上就有了一份每三个月变化一次的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将连续几个季度的十大流通股东名单进行对照,如果有三个或以上的帐户持股数量频繁变动,哪怕每次变动的数量小到1股,我们就可以基本断定,这家股票有主力。其理论依据在于只要是主力就不可能在一个季度的交易中一点也不动。一旦大盘拉出阳线,即使是半死的主力也很难抵挡拉升的强烈冲动欲望。在这种小规模拉升过程中一般都会选择筹码较多的帐号,这样更便于操作,所以这些排在前十位的帐号就被动过,持股数量就会改变。
  这里可以举一个例子,比如新疆天业 。观察其2004年三季度和半年报的十大流通股股东,除了两家基金,在其余的八家个人股东中有四家的持股数量有了变化。由于去年一季度的报表没有公布十大流通股东,所以我们还需要密切关注其年报,一旦再次出现大股东持股数量的变化则基本可断定该股有主力深藏其中。根据对该股基本面的分析,其经营业绩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明显好转,今年应该有望进入绩优股行列,因此一旦确认该股有主力则应该密切关注。
  这种方法唯一的反对意见就是认为这些变动的帐号依然是散户。一个散户如果在一个帐号中持有二十几万股筹码并且数量上有变化的话就表明在三个月内进行过买卖,根据经验这种概率非常小,即使出现也不会超过一个帐户,而我们分析的条件是三个或以上的帐户。实际上在目前这种市场中散户一旦卖出就不会再买回来了。
  通过十大股东的名单我们可以找出一些隐藏着的主力,但并不是所有的主力都是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找到的,所以这是一个在数学上来说属于充分但不是必要的条件。

(六)浅谈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的结合
  好多投资人士对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的关系有不准确的理解。其实,在汇市也好股市也好为了看到市场的真面目两个分析都缺少不了。
  所谓在汇市的基本分析就是想知道目标货币的供求关系的过程。货币跟哪一个商品一样,供过于求,就跌,供不应求,就升。既然这么简单的关系,我们要研究的是,第一,供应关系,第二,需求关系。其他问题根本用不着理。供应关系不难知道。只要看美联储的网站,每个月黑子白纸都报告出来。假设对美元的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美联储开始增加货币供应有两个市场的反应。股票会升,美元会软。货币供应减少,美元会稳,或升。时间上大概有两个月的差异,即是说,市场的反应慢货币供应变化的两个月。所以每个月研究货币供应量是在金融市场的内行的第一件要做的事。知道了货币供应的情况以后,下一步就是要研究需求关系。这比较麻烦的东西因为要研究好多问题。一个货币的需求量是那个货币的吸引力决定的。哪个货币的吸引力是要看第一,增值的潜力,第二,实际利率的方向。为了看货币的前景先要看那个货币资产的前景。资产的增值潜力要看那国的股票市场,地产市场,债券市场的前景。即是说,经济前景好的话,有增值的潜力,实际利率升高的潜力,就是需求增加,那国的货币有潜质升上去。要看经济的前景,先看就业/失业情况,国民生产率,政局稳定情况,国际贸易,利率的周期,外资的流入情况,国内的走资情况 等等。了解了对货币的供求的关系以后会对中长期的大方向有个感觉。这就是所谓的基本分析的基本功。非常需要和非常简单的东西。例如,最近美国的货币供应量稳定下来,美元开始稳定,股市疲弱持续。
  关于技术分析,技术分析的基础是“因为过去这样那样的图形或技术资料发展成这样那样的结果,所以现在的这样那样的图形也可能发展到过去的结果一样的“理论上。甚至有的技术分析派还相信一切都在反映在价格里,不用研究别的,只要研究价格和图形或某些指标就行。在汇市这种投资者占绝大部分。(问题是在市场的绝大部分是永远是输的一方)。技术分析的重点是要彻底熟悉各种各样的过去的图形和别的技术资料,把他们应用在现实的情况,有多少命中率,那要看每个人的造化。
  无论怎样的分析都预测不到的就是短期/中期/长期的突发事件。例如,日本发生大地震情况严重,或911事件,或台湾海峡突发战争,或央行的干预,数据的发表等等。有些大户专门靠情报对付这些突发事件的,小户就没这个能耐,只能跟着市场走,只能随机应变的东西。
  无论怎样,在投资市场永远要跟着趋势走才可以赚到钱。跟哪一个时间框的趋势那要看每个投资者的选择。简单得说,基本分析指明方向,技术分析指明跟基本方向前进的路上的曲曲弯弯的路程。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的结合才可以提高看准趋势方面的命中率。

(七)甄别业绩披露的机会与风险
  近期,我们发现部分公布年报和季报公司股票出现冰火两重天的走势,即使公布亏损或预减的股票,竟然出现大涨,但业绩大增的却不一定出现大涨,出现这种情况,对投资者甄别年报和季报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文将提供一些思路供投资者参考。
  重基数轻比例
  上市公司的年报和季报所提到的业绩增长幅度一般是与同期相比较而言,如果前期盈利或亏损的基数较小,即使业绩出现大幅的增加或亏损,也不能轻易地根据损溢幅度来决定投资动机。只看幅度将会使信息失真,以G超声为例,公司一季报显示每股收益0.056元,主营业收入4亿元、增长51%;净利润2024万元、增长561%,单从增幅上来讲相当可观,由于基数过低,增长其实很有限,这也是公司公布巨幅增长后股股价表现差强人意的主要原因。
  同理,有的亏损公司报表虽然亏损幅度同比并不大,但由于前期基数较大,则可能形成巨大的实际亏损,这也值得投资者注意。
  注重行业发展趋势
  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把握一直以来是部分投资者最难处理的事情之一,俗话说隔行如隔山,由于普通投资者一般较少关注行业发展趋向,失去了一些投资机会,也出现了一些投资失误。业绩预增以及经营情况大幅提升的个股将是市场后期的机会所在,但并不是所有的预增股都能走出飙升行情。根据目前已披露的业绩预告来看,受宏观调控、产业政策以及行业景气度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一季报业绩仍然呈现出明显的行业分化态势。而一些行业从底部逐渐复苏的上市公司则值得关注,典型的如工程机械中的山推股份等。这些上市公司受益于政府加大农村建设,出现了行业景气度明显提高的积极变化,值得持续关注。同时,一些自下而上寻找一季报意外之喜也将成为市场参与者的操作思路。
  值得注意的是,个股业绩增长并不代表行业景气度上升,不能依此作为投资相关板块的根据。如近期连封涨停的新湖创业预增500%,仅因为项目结算顺利使得其业绩大幅增长。
  留意公司动态消息
  最令投资者困惑的是有的公司业绩很差,但股价却涨幅不小,如漳洲发展。这是对公司发展的动态没有掌握清楚,漳洲发展则因为巨额计提减轻了公司发展的包袱,投资机会由此显现。
  总体来看,在前期大盘连续上涨过程中,基本上呈现出集体上涨的格局,在资金炒作的情况下不少个股的涨幅已经脱离了公司的基本面。年报与季报中,业绩地雷风险不可小视,还应尽量避免一些近期涨幅较大而业绩下滑或亏损的个股。

(八)估值选股六大法则
  所谓估值选股方法,其实就是寻找价值低估的公司,但问题是普通投资者如何找到这类公司。大机构有庞大的研发机构,但我们只是单兵作战,要长期跟踪数千家上市公司无疑是天方夜谭,而且也不可能熟悉所有行业。因此我们要放弃自己寻找公司的想法,从现有的公开信息中寻找。
  但并不是所有报告提到的公司都是可以投资的,以下是几个必须的估值选股过程:
   1、尽量选择自己熟悉或者有能力了解的行业。报告中提高的公司其所在行业有可能是我们根本不了解或者即使以后花费很多精力也难以了解的行业,这类公司最好避免。
   2、不要相信报告中未来定价的预测。报告可能会在最后提出未来二级市场的定价。这种预测是根据业绩预测加上市盈率预测推算出来的,其中的市盈率预测一般只是简单地计算一下行业的平均值,波动性较大,作用不大。
   3、客观对待业绩增长。业绩预测是关键,考虑到研究员可能存在的主观因素,应该自己重新核实每一个条件,直到有足够的把握为止。
   4、研究行业。当基本认可业绩预测结果以后还应该反过来自己研究一下该公司所处的行业,目的仍然是为了验证报告中所提到的诸如产品涨价可能有多大之类的假设条件。这项工作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完成。
   5、进行估值。这是估值选股的关键。不要轻信研究员的估值,一定要自己根据未来的业绩进行估值,而且尽可能把风险降低。
   6、观察盘面,寻找合理的买入点。一旦做出投资决定,还要对盘中的交易情况进行了解,特别是对盘中是否有主力或者主力目前的情况做出大致的判断,最终找到合理的买入点,要避免买在一个相对的高位。

(九)定向增发股的投资技巧
  前期,一些公布了增发预案的个股走势较强,如G中信、G苏宁等公布方案复牌后就以涨停报收,G泰豪等个股累计涨幅也非常可观。
  为什么曾经让投资者避之惟恐不及的增发会如此受欢迎呢?主要原因在于现在的定向增发和以前的增发不一样,以前的增发其实是大股东狮子开口,小股民自掏腰包。而且增发后业绩随即变脸,吃亏的是出钱的投资者,增发当然不受欢迎了。可是现在的定向增发规定发行股份12个月内(大股东认购为36个月)不得转让,这样既可以减轻扩容压力,又可以促进上市公司提升业绩,使得个股更有投资价值,投资者当然是欢迎了。
  另外,进入全流通时代后,采取定向增发方式可以将大股东的优质资产注入公司。这样一方面是有利于扩大公司资产规模,提高盈利水平和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另一方面大股东即增持了股权,也可择机在二级市场减持变现。通过定向增发,大股东可以将变现能力较差的土地、厂房等资产转化为具有较强流动性的证券资产,因此受到市场的欢迎。
  增发可以引进新的战略投资者,这些战略投资者一般实力较强,不仅能够给公司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而且可以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因为非公开发行规定的对象不得超过10人,人数少的话,这些战略投资者买的股份就会占相当比例,加之其出价不低(规定是发行价不得低于市价的90%),有一年的锁定期。所以,这些战略投资者从切身利益出发,会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对大股东能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总体上看,对上市公司和投资者都是有利的。

(十)看业绩静态增长选股
  估值选股的对象一定是未来业绩增长的公司,但业绩增长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如果一家公司的业绩增长完全是依靠自身的主营业务,那么我们可以把这种公司的业绩增长称为静态增长。比如公司通过上调产品销售价格从而带动业绩增长,这就是静态增长的典型。再比如公司通过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从而带动销量最终促使业绩上涨也属于静态增长。还有推出新的升级产品等等。不管通过何种形式,只要业绩的增长是通过主营利润增长得来的就属于静态增长。
  静态增长是一种最常见的业绩增长方式,可以说绝大多数公司都是通过静态增长的方式发展的,所以也最容易在研究报告上看到。静态增长有两个特点:
   1、增长幅度一般不大。通常在30%以下,一般只要有20%就会引起研究员的关注。
   2、报告有一定滞后性,当我们看到时股价往往已经有了反应。
  由于股价对于20%以内的业绩增长不会有很大的反应,所以即使达到30%的增长也不要轻易选择,这样做只是为了降低风险。另外作为最普通的投资者,我们看到的研究报告无异是最最普通的,因此一些好公司的报告肯定早已在特定的范围内推出,相当一部分先知先觉者已经在前期介入,股价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上涨。因此这类业绩静态增长的公司很难让我们下决心投资,毕竟上涨后的股价将吞噬未来的上升空间。
  如果经过了一系列估值选股过程之后觉得结论可信但股价已经有一定的涨幅,那么我们仍然可以将它列入被选中的候选品种并保持关注。如果由于大盘下跌等原因促使股价回落,那么只要价位合理仍然可以进行投资。
  这类业绩静态增长的公司并不是我们最希望寻找的,除非实在没有找到更好的公司,因为经验告诉我们总会有人比我们更早的找到这些公司从而可以抢在我们的前面介入。

(十一)估值中的扩容压力
  价值是决定股价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供求关系是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尽管从长远来说价值更重要,但就一两年的时间段来看,供求关系绝对不可忽视。
  在分析公司的扩容压力时可以从几个不同方面进行把握。
   1.非流通股的比例。如果非流通股的比例相当高,比如有的公司非流通股的比例即使在送股以后也超过90%,这种公司在以后会面临极大的流通压力,甚至第二年就有可能使流通股的数量翻倍。
   2.公司的前景。如果公司的发展前景不明,产品竞争激烈,那么即使股价很低,大股东也是有可能悉数卖掉的。
   3.二板公司。二板公司的特点是股本总体偏小且基本以民营为主。正是由于股本偏小所以市场的定位较高,大股东也就会有较大的抛售愿望。
   4.新股。新股是指股改以后发行的新股。这类新股与以前的新股有本质上的不同,就是全流通性。现在新股是全流通的,根据《公司法》,老股只要上市后一年就可以流通。尽管现在新股发行时控股大股东(“小非”除外)都承诺三年不减持,但未来未必都如此。其实现在的新股同股改的流通程序差不多,只是这些新股的非流通股股东是不用送股就可以获得流通权的。所以对现在的新股来说是不用进行股改就可以分批流通的全流通股。
   5.增发或者配股。好多上市公司确实有好的项目,但就是缺资金,因此提出融资申请的公司会越来越多。对于这类所谓的未来有成长性保证的公司可以等一等。融资会使股本增加而项目的效益又体现不出来,应该等到项目接近完成时再来考虑。
  市场的整个全流通过程将在三年内逐步实现,其间我们在进行估值时不得不将公司的全流通压力放在重要位置,以防止我们找到了好股票却因为扩容的压力而失败。
  一个简单的办法是寻找非流通股比例相当低的公司,因为前景看好所以大股东不可能放弃,所以也就没有了扩容的压力。另外一个退而求其次的办法是查找控股股东的承诺。虽然这些承诺并没有法律效率,但我们还是宁愿相信这种承诺。

(十二)浅谈基金股票投资周转率
  基金股票投资周转率是基金投资的重要风格指标,在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专业选择基金时,对基金周转率指标非常看中,在投资风险控制系统等方面常常用到基金股票投资周转率这个指标。
  普通投资者虽然不可能像机构那样系统地研究基金周转率,但首先可以通过周转率了解基金的投资风格,博时基金、长盛基金还有许多合资基金股票投资周转率较低,投资风格稳健,仔细研究这类基金定期报告中重仓股情况,对投资这类基金意义较大。对于股票投资周转率一直较高的基金公司旗下基金,定期报告中的重仓股变换很快,研究重仓股意义相对较小。
  其次,规模较大的基金由于投资中冲击成本较高,如果周转率较高对于基金业绩的影响较为明显;而规模较小的基金,如果基金公司投资水平较高,在控制风险的情况下,比较频繁地进行投资操作,可能会给基金获得超额的收益。但是基金股票投资周转率的高低并不代表基金获得较好的收益,往往与市场行情及市场热点有很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