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孙中山身后五大谜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11:15:02
 

揭秘孙中山身后五大谜团


  
       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领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6月1日上午8时20分抵达南京中山陵,晋谒孙中山        此次谒陵,中山陵再次打开中门。为了表达对孙中山先生的崇高敬意,纪念活动安排了12个拱卫人员,其中中门四个、祭堂门前四个、墓室门口两个、孙中山先生坐像两边各一个。

  一时间,海峡两岸的目光聚集到南京中山陵。作为这座陵寝的主人,中山先生身后的传奇故事,又被人们记起……

  6月1日,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和他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在南京中山陵举行谒陵纪念活动。

  谜团1:宋庆龄为何不葬中山陵

  1981年5月29日,宋庆龄病逝于北京。遗体火化的第二天,骨灰就由专机运往上海,安葬于万国公墓的宋氏墓园。宋庆龄为什么没有提出与孙中山合葬或附葬于中山陵?

  廖承志在《我的吊唁》一文中解释说:她一生地位崇高,但她从未想过身后作什么特殊安排。宋庆龄传记的作者爱泼斯坦则补充说:她会认为,孙中山的历史业绩是他的功勋,她不应去分享。

  宋庆龄的地位得不到国民党的承认也是一个原因。早在孙文打算迎娶年少的宋庆龄时,胡汉民等元老就公开反对说:“孙文糊涂,你为什么要找一个这么年轻的?”孙中山答,“你就让我糊涂下去吧,我革命四十年很辛苦,我要找一个我喜欢的。”宋庆龄结婚七八年后,国民党内仍有人故意称她为“宋小姐”。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中有人对宋庆龄作为孙中山遗孀的地位妄加訾议。宋庆龄回应说,“他们可以说我不是孙夫人,但没人能够否认我是父母亲的女儿。”

  此外,她父母的墓地在文革中曾遭破坏,后经周总理下令修复。是不是因此而使她觉得她必须永远陪伴在她父母身边?

  1929年6月1日,国民政府为孙中山举行了隆重的“奉安大典”。孙中山的棺柩运到中山陵后,由孙中山的8名卫士抬入墓穴安葬。墓穴用钢筋混凝土密封,位于孙中山卧像下5米深处。

  日军侵占南京之前,南京政府提出要把孙中山的遗体带到重庆去。但要将遗体取出,必须要爆破。一爆破,棺柩和遗体都要遭破坏。所以,当时没有动。日本人进攻南京时,侵华日军选的“突破口”就是中山陵。进入南京之后,慑于孙中山先生的崇高威望和巨大影响。日军未敢进一步破坏中山陵。

  还有传说,蒋介石逃离大陆时,将孙中山的遗体从中山陵中取出,带到台湾去了。但据孙中山的卫士范良说,蒋介石撤退时,根本没有提到中山陵,只是孙科临走时对他们说:“毛泽东、周恩来对总理是尊敬的,你们是总理的卫士,他们不会为难你们的。”解放之后,中山陵受到人民政府的精心保护。所以,孙中山的遗体仍在中山陵孙中山的卧像之下的墓穴里是毫无疑问的。

  谜团2:四副棺材

  孙中山逝世后的第三天,遗体被运到北京协和医院进行防腐处理,然后被装殓在一副美式楠木棺中。这是孙中山的第一副棺材。

  孙中山遗体入殓后不久,孔祥熙嫌这副楠木棺太小,又换了一副大的楠木棺,为椭圆形,前端呈现方形,棺中用玻璃作隔层,揭开棺盖便可瞻仰孙中山的遗容。这是孙中山的第二副棺材,称楠木玻璃棺。

  1925年3月30日,苏联赠送了一副水晶棺。棺的外盖及外层系钢制镀镍,银光闪亮。但经专家检查,此棺质地较脆,且易于传热,加之长途运输,稍有裂隙,所以没有使用。

  孙中山的第四副棺木是从美国定购的紫铜棺,外形精美,价值1.5万两白银。宋庆龄看后很满意。

  1929年5月22日,国民政府在北京西山碧云寺为孙中山举行了隆重的换棺仪式。易换下来的那副楠木玻璃棺,放入了孙中山的衣服、鞋袜后,被封入北京西山碧云寺石塔内。第一副楠木小棺则存放在北京中法中学。

  谜团3:遗脏辗转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人开办的协和医院落入日本人手中。日本人在收查协和医院研究室时,意外地发现了孙中山的内脏切片和腊块标本。原来,协和医院当年在给孙中山做防腐处理时,并没有将孙中山的内脏火化,而是留下供研究之用了。这消息被汪精卫得知后,便决定借此捞取政治资本。1942年3月25日,汪精卫派他的外交部长褚民谊为奉迎大员,专程去北平接收孙中山的“灵脏”。后来,正在研究攻克癌症的上海镭锭医院汤齐平医生请求借用研究,得到汪精卫同意。“灵脏”在他那里保存了一段时间。抗战胜利前夕,褚民谊将“灵脏”偷出,密藏在南京他的一个亲戚家中。

  1946年,大汉奸褚民谊提出要以交还孙中山的内脏为条件,免去他的死刑。后来,事情查清,追回了内脏切片和腊块标本,还有临床纪录照片一盒。蒋介石下令将其送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保管,1949年国民党从南京撤退时被孙科带走了。

  谜团4:声音传世

  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的时候,人们尚未掌握现场录音技术。后来,人们发现了两张孙中山的演讲录音唱片,这才重新听到了孙中山的声音。这两张唱片是1924年上海《中国晚报》的沈卓吾先生录制的。当时唱片录制技术刚刚传入中国,他带着录音技师来到广州,找到孙中山的长子孙科及戴季陶等人,提出要为孙中山录音的想法,孙中山欣然接受。经过充分准备,1924年5月30日,在广州南堤小憩俱乐部,孙中山对着留声机演讲,录下了四张录音毛片。沈卓吾回上海后制作了以《告诫同志》及《勉励国民》为片名的唱片各一张。

  这两张电木唱片是早年一位国民党官员蓝金华珍藏的。1952年他将它们捐赠给了国家。如今,我们去孙中山故居参观,便可听到孙中山当年深沉雄浑的演讲声音。

  谜团5:两座雕像

  在南京中山陵有两座孙中山石雕像,一座是供奉在祭堂正中的石雕坐像,一座是墓室内的汉白玉卧像。墓室内汉白玉卧像是捷克斯洛伐克著名雕塑家高琪制作的。当时作者先用石膏从孙中山遗体上印制了塑像模型,而后选用北平白色大理石为原料,经一年零三个月的精心制作而成。

  祭堂内的孙中山石雕坐像是法籍波兰人郎多斯基制作。至于孙中山的中式长袍马褂以及所坐的太师椅上那带有东方风格的花纹等,则是他借助于他的中国籍学生的帮助设计而成的。

  两座雕像,为何坐着长袍马褂、卧像着中山装呢?这是因为孙中山逝世之后,国民党内部左派与右派的斗争激烈,宋庆龄、何香凝等人反对复古,坚持孙中山雕像着中山装,而蒋介石、胡汉民等却主张着长袍马褂。两派争执不休,互不相让,结果就出现了两种不同服装的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