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博士生规模冠全球,是喜是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2:01:39
我国博士生规模冠全球,是喜是忧? <点击复制本贴地址,推荐给朋友>

12480662_31n.jpg (12.93 KB)
2010-8-27 10:14

我国博士生规模冠全球,是喜是忧?

 

/赵化鲁

 

有媒体披露,早在两年前,我国的博士生规模已经超过美国,跃居全球第一。中国的研究生教育20多年就走完了美国100多年的路,实现了“赶美超英”的目标。闻此喜讯,国人似乎应该喜不自禁、奔走相告;但是,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前些年,我曾经有过考研多次的经历,拥有硕士乃至博士的冠冕,那是怎样一份荣耀啊!造化弄人,我因外语成绩失之毫厘,导致研究生之路谬以千里。考不了正式的研究生,心想弄一个在职的研究生学历也罢。前几年某些师范院校搞了“教育硕士”进修班,我本来都办好了报名手续,可是临进考场,鬼使神差地忘了带身份证,好说歹说不得进门,就这样,我的研究生梦彻底断送。
我国博士生培养规模世界第一,表面上,理应是个大喜讯。我的不开心,固然有对自我遭际的感慨,但更主要的是这个喜讯下面所掩盖的真相让人闹心。资料显示,自1982年我国第一批6名博士研究生毕业到现在,博士招生平均每年以25%%的速度增长。较之于高等教育发达的美国,美国1000多所本科高校中,设置博士生项目的约有250所;而目前我国700余所普通本科院校中,拥有博士授权资格的就有310多所。在我国,一个导师最多同时带47名博士生!这样“大干快上”的发展趋势,所为何来?
按照当前的评价体系,博士点在高校不仅代表着不菲的经费,也是大学办学好坏的重要标准,因为无论是对高校绩效评估还是高校排名上,博士生的培养数量是一个重要指标。分析人士指出,有需求就有动力,博士教育过于功利化,造成了博士生的“泛滥”。这样以来,不仅难以保证培养质量,还会带来就业难等社会问题,造成国民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
我国培养出的众多博士,货真价实的不在少数。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在省城进修时,师从唐代文学博士张瑞君先生。张博士为人谦和、学识渊博,他不仅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建树卓著,而且写文作诗很有一手。如今张博士任职省城某师范院校领导,算是人尽其才。如张博士这样的饱学之士,在我国博士生教育之初,并不鲜见。随着某些大学办学思想产生偏差,当前的博士生教育可谓每况愈下。
我也认识一些学者朋友,他们有的在国内堪称所在专业的翘楚。一位供职名校的博导与我聊天时透露,当前一些读博的人目的不纯,有些导师也是名不副实。该先生举例说,有些博士生的论文乃雇枪手所为,而导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现象相当普遍。在京城某学术机构任职的学者朋友,更是言辞激烈地向我痛陈:他指导的硕士生,竟然在同一篇论文中,把所引述材料重复打印以交差,答辩时让他在评审组面前很失面子。这样靠作弊走关系上了研究生的官家富家子弟,哪有心思在学术领域耐得住寂寞啊?
导师指导研究生,本来是很严肃的事情。如今导师成“老板”,研究生成了导师的廉价雇工。而拥有博导多少,成为装点大学门面的风景。近日,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在26日召开的全省课业减负相关会议上表示,如今的应试绑架了教育,绑架了学校,绑架了学生,也绑架了家长。因此,课业减负势在必行。中小学如此,大学的博士生教育,何尝不是被好大喜功和急功近利的心理所挟持呢?
我国博士生规模冠全球,是喜是忧?各位看官细想一番,恐怕就会心知肚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