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的学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4:39:13
呼吸的学问
一、冥想呼吸法

瑜珈冥想的“十二原则”
选择一个专门的地方来练习,这样可以帮助你找到安宁感,易于进入瑜珈冥想状态。
选择一个固定的时间——清晨和傍晚比较理想。
利用相同的时间和地点,让精神更快地放松和平静下来。
坐下来后,让背部、颈部和头部保持在同一条直接上,面向北面或者东面。
在冥想的过程中,保持身体温暖(天凉时你可以给身体围上毯子),引导你的意识保持平静。
让你的呼吸有规律的进行——先做5分钟的深呼吸,然后让呼吸平稳下来。
建立一个有节奏的呼吸结构——吸气3抄,然后呼气3秒。
当你的意识开始游离不定,不要太在意,也不要强迫自己安定下来。
安静下来以后,让意识停留在一个固定的目标上面,可以在眉心或者心脏的位置。
利用你选择的冥想技巧进入冥想状态。
在非常纯净的冥想状态到来之前,不要强迫、让游离的状态继续自然地存在。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游离的思想状态会慢慢消息,最终进入纯净三摩地(最高意识的知觉状态)。
在进入正式冥想阶段前,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一个你感觉很舒服、放松的姿势来练习,如果可以的话,用莲花坐的姿势;但如果你不能做这样的姿势,你可以选择简易坐来练习。正确、稳定的坐姿是冥想成功的关键,因为不稳定的姿势会使思想、意识也变得不稳定。
尽量不在冥想前进食,因为这会影响你集中精神状态。
开始时试着每天做一次冥想,以后可以增加到每天两次。冥想的时间由5分钟慢慢地增加到20分钟或者更长,但不要强迫自己长时间地静坐。
如果你利用一种冥想方式练习几次都感觉不舒服,那么你可以放弃这种方式而选择另外一种更合适自己的方式。
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期望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达到预期的效果。
[编辑本段]瑜伽冥想坐姿
瑜伽冥想的目的在于获得内心的平和与安宁。真正的瑜伽冥想的姿势都是打坐式的。打坐又再细分为七种:即,简易坐,半莲花坐,莲花坐,至善坐,吉祥坐,悉达斯瓦鲁普坐,雷电坐。
通过瑜伽的这些坐姿我们还能获得身体的受益,加强了两髋,两膝,两踝,补养和加强了神经系统,减轻和消除风湿和关节炎。
1、简易坐
简易坐是一种舒适安逸的坐姿。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调整坐姿,比如可以两腿盘坐在垫子上。如果膝部有疾病,可以单腿或双腿向前伸直。
坐在地上,两腿向前伸直
弯右小腿,把右腿放在左大腿跟处
弯左小腿,把左腿放在右大腿之下
可以把双手结个手印,放在两个膝盖上,最好两手相叠,拇指相对放在腿上
以此姿势坐着,可以10分钟,20分钟递增
2、半莲花坐
坐在地上,垫一个小垫,便于稳定,两腿向前伸直
弯右小腿,把右脚紧顶在放在左大腿内侧
弯左小腿,把左腿放在你的右大腿上面
肩背正直,下颌内收,两手相叠,拇指相对放在腿上
以此姿势坐着,可以10分钟,20分钟递增
患坐骨神经痛的和骶骨毛病的不适合做这个练习
3、莲花坐
坐在地上,垫一个小垫,便于稳定,两腿向前伸直
弯右小腿,把右脚放在左大腿上,脚底朝上
弯左小腿,把左腿放在右大腿上面.脚底朝上
肩背正直,下颌内收,两手相叠,拇指相对放在腿上
以此姿势坐着,可以10分钟,20分钟递增
每次打坐完后,按摩两膝,大腿,两踝和两小腿腿肚
益处: (1)盘着的双腿减少并放慢下半身的血液循环,从而加强上半身,特别是胸膛和脑部的区域的血液循环;(2)有利于直身端坐,使呼吸系统毫不受阻,极为有利引发畅顺的呼吸;(3)对患哮喘和支气管炎的人有益处;(4)使神经系统充满活力,强壮脊柱和腹部器脏。莲花坐兴奋消化系统,放松两踝、两膝,使大腿结实,使两髋、两腿变柔软;(5)有助于预防及治疗风湿症;(6)尽管流向下半身的血流减少了,却和普通坐在椅子上的坐姿不同,不会发生充血现象;(7)有助于使人的身体稳定而安宁,心灵和平、活跃而警觉;(8)对患有神经和情绪问题的人们有益;(9)从瑜伽角度看,这个姿势极为适宜于做呼吸练习和冥想。它导致生命之气普拉那从脊根气轮延中经上升的结果。它之所以产生一种更为和平宁静而警醒的心灵状态,就是这个原因。它之所以对控制性冲动和维持禁欲修行有用,也就是这个道理。
注意:每次打坐之后,要按摩两膝和两踝。一旦两膝或两腿开始感到难受,最好立即解除这个姿势。在你间歇的试做了一个月之后,还不能感到这样的疼痛感、辛苦感已经消失,那就不要再试它了。
4、至善坐
至善坐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一种姿势,瑜伽哲学中讲人身上有七万二千条经络,而我们的生命之气就在这些经络里流通,所以至善坐有助于清理这些经络,使之畅通无阻。
坐在地上,两腿拼拢并同时向前伸展。
弯曲左小腿,用双手抓住左脚,用左脚的脚跟紧紧顶住会阴部位。(就是阴道和肛门之间)
然后弯曲右小腿,把右脚放在左脚踝之上。
把右脚跟靠近耻骨,右脚底板则放在左腿的大腿与小腿之间。
背、颈、头保持直立。
现在闭上你的眼睛,开始内视。内视其实就是在闭上眼睛之后用你的心眼来看闭眼之后的一切。我最强的时候看到过光团。一般练气功的人都会看的到的,并不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一般人会不知道该看什么,能看到什么,所以,当你闭眼内视的时候,就先让双眼凝视你的鼻尖部位。有了一个目标后就会舒服很多。
保持这个闭目内视的姿势尽可能长的时间。视个人情况而定。有些人刚开始可能就只能坚持几分钟。当可以慢慢的静下心时,就可以坚持很长的时间了。
睁开眼睛后,放开双脚,休息几分钟,换另一条腿再做一次。
温馨提示:随意一点坐下也可以,但一定要背、颈、头保持直立。
功效:镇定安详,并且对脊柱下半段和腹部器官有补养增强的作用。提升生命之气,并且有控制性欲的效果。
5、雷电坐
两个膝盖跪在地上,两个小腿和脚背贴在地面上。
两膝靠拢,两个大脚趾相互交叉,这样便使两个脚跟向外指了。
伸直背部,将臀部放落到两个分离的脚跟之间。
温馨提示: 动作非常简单易做,初次练习时会觉得两个脚趾相互交叉有点困难,多练习几次就可以了。
功效:可以在饭后5-10钟后做不仅能够非常好的促进我们的消化系统, 同时还可以治疗胃酸过多,胃溃疡等胃部疾病。有助于按摩生殖器的神经纤维,对盆骨肌肉有伸张的作用,所以也适合产前练习。
6、吉祥坐
坐于地面,两腿向前伸直;
弯曲左小腿,左脚板顶住右大腿;
弯曲右小腿,右脚放在左大腿和左小腿腿肚之间;
两脚的脚趾应该楔入另一腿的大腿和小腿腿肚之间;
两手放于两腿之间的空位处或放在两膝之上,头、颈和躯干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这个姿势除了会阴不被顶住之外,其他各方面完全和至善坐一样。
医疗效果:这一姿势效果和至善坐大致相同,只是程度稍逊。由于会阴并不被顶住,就不会自动地把性冲力引导向上、沿脊柱上升。这就意味着它不仅对性的控制没有至善坐的相同效果,而且象镇定安神、警醒机敏等益处也多少有些减弱。
注意:患有坐骨神经痛或骶骨感染的人不应做这个姿势。
[编辑本段]瑜伽冥想的五个步骤调整
静坐又称是瑜伽冥想修行的第一方法,对于身心健康,十分有益。印度文献记载:“修者静坐,可减少身痛、心乱、麻痹等疾;修者静坐久,可减少妄念,禅之静定生智,减少烦恼或愚昧。
瑜伽冥想或修禅坐在此前需要经历五个步骤的调整:
(1)、调饮食:人身与饮食有着十分重要的关联活动,饮食若调整不好,容易影响身安心静;当我们进食时,通过食物咀嚼,进入胃中调和消化,并转入为对身体的滋养,各类营养精华化于血液,以供全身使用,因此说饮食与生命之体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然而食物不可过多,即不要吃的过饱,饱食者令胃肠不宜消化,往往增加了肠胃功能的机能疲劳,不易吸收精华,反而排泄于体外,此类人叫身贪,见饮食无法自制,饮食美味令感官细胞兴奋过度,往往在饱食后身体懒散,松懈;这正是增加胃肠加倍工作所产生的疲劳,这种疲劳的结果是气机虚满身体,气满浮躁上行,造成身体火大,令静坐不得安宁;但饮食太少,营养不够,则造成体弱力衰,静坐难以有成效。因此,我们说调整饮食结构时,饮食适度最为佳.
(2)、调睡眠:人生活与工作,行做身心体力,离不开休息时间,睡眠的目的是为了恢复人体的体力与精神,因此休息好亦至关重要。平常睡眠我们都知道,以八小时为适度,古人说:”久卧伤神,少卧神伤”,睡的过多则精神困昧,不利于静坐;睡过少则体力不能恢复,精神恍惚,也不宜静坐。因此睡眠要保持节制有度,当我们神志清明,精神气爽时,安身静坐,效果丰厚。
(3)、调身:静坐前,在我们的行住坐卧四仪规中,要常保持宁静安详的心态,时刻牢记瑜伽八支分法的第一条:道德尊范.不可有粗暴与不安的举动,粗暴与不安的举动对自己不利外,与环境也不相应,境相气粗,心意轻浮,必难人定。人静坐时,须宽衣解带, (坐垫须后高一二寸)从容人坐,腿或双盘、或单盘,自行选择,然后安置两手,把右掌的背叠在左掌上面{男士,女士相反},贴近腹部,轻放腿根上;然后把腿左右摇动四五次,以做放松调和,然后端正身形,脊骨勿挺勿曲,轻盈自然、颈正端庄、不低不昂;鼻子与脐轮{腹部}如垂直线相对;开始呼吸吐纳腹中积气三到七次,把舌头抵上额,由鼻徐徐吸人清气,轻闭两眼,坐久或觉身有俯仰斜曲,随时矫正之(坐之时间根据自身的能力)。
(4)、调息:鼻中气体出入名为呼吸,一呼一吸完成名为调息。静坐人手最重要工夫在调息。呼吸有四种:1,喉轮呼吸:即侯头呼吸,此呼吸最浅短,仅在喉头出入,不能尽肺叶张缩的力量,因此达不到吸氧吐碳{二氧化碳}功用,血液循环不能优良,如此呼吸是属于不良作用,因此要改变。2,胸式呼吸:此较喉轮稍好,气体能达胸部,充满肺部,通常广播体操的呼吸活动,女性也常采用此呼吸,能做此呼吸,仍不算调息。3,腹式呼吸:一呼一吸,气体能到达腹部{脐轮部位},在吸气时空气人肺充满遍体,肺底舒畅扩张,把膈肌压下,这时胸部空松,腹部外凸;又呼气时腹部紧缩,膈肌被推而上,紧抵肺部,使肺中浊气尽量外散,这方算是静坐的调息,此调息能有效调整身体的放松。学修者还要注意:呼吸丝毫不可刻意或用力,鼻息轻细深长,自然达到腹部,连自己的耳朵也不闻出入息声,方是调息相;呼吸经历由粗到细,细到微细,微细到悬吸最终入体息阶段。4,体呼吸:此呼吸为静坐功深者能够作到,呼吸细微的无法再细致,出入不知,如无呼吸,虽有器官作用,但无觉用,而气息仿佛从全身毛孔出入,至此既是达到调息之极至,可人深定.
(5)、调心:心有真心与妄心,真心是心的本体,妄心是心的虚妄作用。我们自有生以来,迷昧真心,都在妄心用事,念念不停,眼,耳,鼻,舌,身,意,组成妄心身用,犹如意马心猿,难调难伏。我们静坐,可有两种心象:一是心中散乱,支持不定;二是心中昏昧,容易瞌睡。治散乱病,要把心中一切放下,看透身体也是外物,置之不睬,专心一念嗡字音轮于小腹间,自可人定。治昏沉病,要把心提起,注意鼻端,使精神振作;或起而径行再坐;或修数息观,从一到十,数到不乱,心息相依,绵绵密密,昏散两除。
通常来说心经历的由染而净要经五个层次:第一、散乱心,随着外境心念纷飞。第二、昏沈心,痴钝朦胧,陷于昏睡。第三、不定心,散乱多于安定。第四、一心,心能凝住于一境。第五、定心,心状澄静。后二者便是修行瑜伽所得的现象。
以上五种境地调整好了,就安身静气的进入你的专一冥想或者禅修事态中.

二、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可分为顺呼吸和逆呼吸两种,顺呼吸即吸气时轻轻扩张腹肌,在感觉舒服的前提下,尽量吸得越深越好;呼气时再将肌肉放松。逆呼吸与顺呼吸相反,即吸气时轻轻收缩腹肌,呼气时再将它放松。逆呼吸与顺呼吸的细微差别:呼吸只涉及下腹部肌肉,即紧靠肚脐下方的耻骨区。吸气时轻轻收缩这一部位的肌肉,呼气时放松。呼吸在这种方式下会变得轻缓,只占用肺容量的一半左右。舌尖轻轻顶住上腭。
腹式呼吸原理
腹式呼吸腹式呼吸以膈肌运动为主,吸气时胸廓的上、下径增大。正常的胸式呼吸一次约10-15秒,能吸入约500毫升空气。腹式呼吸时,横隔肌会下降,腹压增加,感觉好像是空气直接进入腹部,这时若把手放在肚脐上,会感觉手上下微微抬放。
我们大多数人,特别是女性,大都采用胸式呼吸,只是肋骨上下运动及胸部微微扩张,许多肺底部的肺泡没有经过彻底的扩张与收缩,得不到很好的锻炼。这样氧气就不能充分地被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时间长了,我们身体的各个器官就会有不同程度的缺氧状况,很多慢性疾病就因此而生。
所以学会呼吸,能有效地增加身体的氧气供给,使血液得到净化,肺部组织也能更加强壮。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抵抗感冒、支气管炎、哮喘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同时由于横膈膜和肋间肌也在呼吸中得到锻炼,我们的活力与耐力也都会相应得到增加,精力也就更充沛了。以下方法能帮你判断自己的呼吸方式是否健康:
如果吸气时胸部和腹部收紧,呼气时反而鼓起,则说明呼吸方式错误。
如果放在胸部的手比放在腹部的手起伏明显,或者放在腹部的手几乎静止不动,则说明呼吸方式不健康,呼吸过于浅短。
要学会深呼吸特别要采取腹式呼吸,这样你会更健康!
腹式呼吸法和缩唇呼气法能加强胸、膈呼吸肌的肌力和耐力,且简便易行,可在家中随时进行。
腹式呼吸法指吸气时让腹部凸起,吐气时腹部凹入的呼吸法。选用何种体位进行练习,应请医生根据所患疾病选择立位、坐位或平卧位。初学者以半卧位最适合。两膝半屈(或在膝下垫一个小枕头)使腹肌放松,两手分别放在前胸和上腹部,用鼻子缓慢吸气时,膈肌松弛,腹部的手有向上抬起的感觉,而胸部的手原位不动;呼气时,腹肌收缩,腹部的手有下降感。病人可每天进行练习,每次做5—15分钟,每次训练以5—7次为宜,逐渐养成平稳而缓慢的腹式呼吸习惯。需要注意的是,呼吸要深长而缓慢,尽量用鼻而不用口。
训练腹式呼吸有助于增加通气量,降低呼吸频率,还可增加咳嗽、咳痰能力,缓解呼吸困难症状。
缩唇呼气法就是以鼻吸气、缩唇呼气,即在呼气时,收腹、胸部前倾,口唇缩成吹口哨状,使气体通过缩窄的口型缓缓呼出。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要尽量做到深吸慢呼,缩唇程度以不感到费力为适度。每分钟7—8次,每天锻炼两次,每次10—20分钟。
训练腹式呼吸,对于气功、瑜伽、减肥等爱好者都有裨益!此外,对于喜欢唱歌的朋友及其发声也有惊喜收获!

三、深呼吸法

深呼吸+咳嗽=洗肺
每到春天,干燥的空气让粉尘飞扬,呼吸道感染是这个季节临床上的常见病症。肺是人体主要的呼吸器官,要想让它时刻保持清洁,日常生活中有个最简单易行的办法:就是在空气清新的环境中,进行深呼吸和主动咳嗽,二者相加,能达到洗肺的效果。
保护肺是身体保健的首要任务,人体每时每刻都通过肺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也正因为如此,自然界中的病菌、微生物、粉尘、金属微粒及废气中的有毒物质,很容易通过呼吸进入肺脏,刺激气管、支气管和肺组织。这些物质积聚在肺组织上,既损害了肺脏,又会通过血液影响到体内其他脏器的健康。
所谓深呼吸,就是胸腹式呼吸联合进行,可以排出肺内残气及其他代谢产物,吸入更多的新鲜空气,以供给各脏器所需的氧分,提高或改善脏器功能。
具体方法是:选择空气新鲜的地方,每日进行2—3次。胸腹式联合的深呼吸类似瑜伽运动中的呼吸操,深吸气时,先使腹部膨胀,然后使胸部膨胀,达到极限后,屏气几秒钟,逐渐呼出气体。呼气时,先收缩胸部,再收缩腹部,尽量排出肺内气体。反复进行吸气、呼气,每次3—5分钟。
深呼吸的好处很多人都知道,但容易被忽视的是,不生病的时候主动咳嗽几下,也是积极的保健动作,可促使肺部清洁、增强免疫力、保护呼吸道不受损伤。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能清除呼吸道内异物或分泌物,而这些物质是引起肺部疾病的原因之一。具体方法是:每天起床后、午休或临睡前,在空气清新处做深呼吸运动,深吸气时缓慢抬起双臂,然后主动咳嗽,使气流从口、鼻中喷出,再双臂下垂。如此反复8—10遍,尽量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排出。

四、什么是岔气?

"岔气"又称急性胸肋痛。造成"岔气"的原因是剧烈活动之前,准备活动不够或未做准备活动。剧烈活动时肌肉进入紧张状态,而内脏器官惰性大,不能马上活动起来,以满足肌肉活动时所需要的养料和氧气,使呼吸肌紧张而痉挛,或是在身体活动需氧量加大时,呼吸不得法,只是加快呼吸频率而呼吸表浅,也能引起呼吸肌的紧张导致痉挛。还有可能是长期没有参加体育活动或天气过冷,大量出汗。使体内氯化钠含量过低,也能引起"岔气"。
"岔气"时,呼吸肌痉挛,刺激呼吸肌里的感受器,而产生疼痛。人体最主要的呼吸肌是肋间肌和膈肌,当肋间肌痉挛时,胸部两侧就会发痛。当膈肌痉挛时,疼痛就会发生在左右肋下。
制止和预防"岔气"的方法是: 
1、 改变表浅呼吸,加深呼吸,呼气慢而深,用力向外呼气,这样可以吸进大量空气,满足运动时氧的需要,使呼吸肌放松下来,消除疼痛。 
2、 调整呼吸节奏,把呼吸节奏与跑步频率配合起来,做到二步一呼一吸或三步一呼一吸。 
3、 若用以上办法疼痛还不能消除,可作深呼吸憋气,用力扣打胸腔两侧或肋下疼痛处,然后作缓慢深长呼吸气,重复几次可使呼吸肌逐渐放松,痉挛缓解。 
4、 剧烈活动之前,做好准备活动,使呼吸肌逐渐适应较快频率的收缩,不致引起痉挛。 
5、 冬天锻炼尽量用鼻子呼吸,若用口呼吸时,要半张口,让冷空气从牙缝中进入口腔,防止冷空气过份刺激。
"岔气"消除后,还可以继续进行体育活动,对身体没有什么损害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