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闪电行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22:36:02
 

史上最成功的一次营救--以色列"闪电行动"

以色列特种部队

             --头戴红色贝雷帽,胸前佩带银色徽章的以色列特种部队,向来以作风顽强而闻名于世。

  1953年,以色列开始着手组建了自己的特种作战部队,它的兵力都是从陆军中精心挑选出来的、具有特殊技能的训练尖子,然后将这支新成立的部队命名为以色列第101部队、到了1954年,以色列考虑战争和应付国内突发事件,制止内乱的需要,决定将第101部队与伞兵旅合并,改为第202伞兵旅。该旅主要由旅部和4个营以及其它支援部队编成。1967年,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第202伞兵旅又改称第55伞兵旅。1960年以后,以色列使用特种部队作战颇为频繁,由应急作战转换为执行反恐怖任务。目前,以色列的特种作战部队作为一个特殊的兵种,是一般任务部队的加强和补充,它在应付突发事件、敌后侦察、实施心理战、特工破坏、反恐怖等方面近年来发挥了重大的作用。1976年7月,以色列特种部队穿过5个敌对国家上空,长途奔袭乌干达恩德培机场,营救人质成功,则是它无数次出征中的一次杰作。 


  劫 机 

  1976年6月27日,星期天。清晨,以色列首都特拉维夫的本.古里安国际机场的候机大厅里已经挤满了候机的人群。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肤色,讲看不同的语言。他们有的在大厅里来回踱步,有的则坐在大厅内宽敞舒适的沙发椅上交谈着。 
  停机坪上,法国航空公司的139次航班客机早已在等候旅客的光临。远远望去,这架飞机挺着硕大的肚皮,静静地趴在地上,好像巨无霸一样,足有座小楼那么高。别看它样子笨拙,可一旦冲上蓝天,它却异常迅捷,速度可以达到音速。这种大型客机的型号为300,由于它的机舱容量大,载AB客近300多人,所以有"空中公共汽车"的美名。 
  上午9点,这架飞机自本.古里安机场起飞,经几十分钟飞行,降落在雅典机场。 
  几分钟后,139次航班在雅典载上乘客又起飞了。当它爬升到万米高空时,开始水平飞行。空中小姐忙碌起来,给旅客端来了饮料、糖果;旅客们也活跃起来,有的欣赏窗外的美景,有的呷着饮料阅读书刊,有的则互相攀谈起来。 
  在后排靠过道的座位上,坐着一位从雅典登机的名叫泰德曼的年轻姑娘。泰德曼有着一张十分美丽生动的脸庞,一头金色长发如瀑布一般,披泻在肩上。坐在她旁边的是一个中年男子,自上机后便试图与她搭讪,被姑娘冷冰冰地拒绝了。 
  10分钟后,"空中公共汽车"来到爱琴海的上空,窗外白云翻滚,下面碧波涌动,景色十分壮观。 
  "瞧,多么美丽的爱琴海!"中年男子又一次转过头来,试图缓和一下刚才的气氛。 
  突然,他的眼睛紧盯着泰德曼的旅行包,浑身颤抖着说不出话来。 
  旅行包里有一支乌亮的手提机关枪! 
  姑娘美丽的眼睛冷漠地扫了一眼中年男子,用手一掠滑向胸前的长发,站起身快步走向前舱。她抱着机关枪,就像抱着一个洋娃娃,给人一种滑稽感。 
  但她的脸上却呈现出视死如归的大无畏表情,在舱门口,她转过身来大声喊到:"我们是阿拉伯解放战士。 从现在起,这架飞机由我们接管。大家不要乱动,否则我无法保证你们的安全。" 
  旅客们早已吓得魂飞魄散,空中小姐也紧张得浑身颤抖,盘子从她的手上滑落下去,饮料浸湿了地毯。 
  这时,与那位姑娘一起登机的3名男子也全都站了起来,其中1个手提机关枪,另外2个高举手榴弹,凶神恶煞一般,俨然是3个金刚。 
  泰德曼一脚踹开驾驶舱门, 枪口对准正专心致志驾驶飞机的机长:"听我的命令,降低高度,改变航向。" 
  139次班机消失在蓝天白云之中。



  紧 急 磋 商 

  6月27日下午,以色列内阁正召开例会。 
  1时30分,会议室的门开了,运输部长雅各比闪身进来,径直走到拉宾总理身边,耳语了几句,随后递上一份标有"特急-摩萨德"字样的密件。 
  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前苏联克格勃的第3大情报组织。依靠一流的设备、一流的人员,摩萨德在世界各个角落结成了一张庞大的情报网。它神通广大,从国际动向到各国局势,都在摩萨德的掌握和控制之中。其工作效率也为世人瞩目,在139次航班与地面联系中断后仅几分钟,摩萨德就作出了该机可能已被劫持的判断。 
  看完密件,拉宾总理中断了内阁会议。 
  下午3点30分,以拉宾总理为首,由国防部长佩雷斯、运输部长雅各比、外交部长阿隆、司法部长查德克、不管部长格利里及总参谋长格尔等人迅速组成了危机对策委员会,即"应急指挥部"。 
  拉宾总理一脸严肃,紧抿着嘴唇,坐在会议长桌的一端。会场上笼罩着一片紧张的气氛。 
  "各位,今天上午11点左右,法航公司的139次航班在爱琴海上空被劫持,机上有100多名以色列人。目前,该机在利比亚班加西机场加油后,正飞向非洲中部。" 
  会场一片寂静,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 
  拉宾总理接着说: "139次班机被劫,是一个非常事件。很明显,这是冲着我们来的。机上有100多名犹太人,劫机犯妄图以此为王牌,向我们施加压力。能否处理好此次事件,不仅关系到人质的生命安全,还会影响到我们以色列的声望,因此事关重大。" 
  "目前, 我们还不清楚劫持者的具体动机,机上人员安全与否也一无所知。当务之急,是要弄明情况,争分夺秒地从各方面做好准备。为了便于协调统一,由应急指挥部全权负责处理此次事件。" 
  拉宾总理一声令下,摩萨德部署在世界各地的谍报人员纷纷活动起来,运用各种方法,捕捉有关139次航班及其乘客的消息。不久,各种情报源源不断地发回以色列本部。 
  6月27日下午3点10分,以色列特工发来1份密电:"被劫持的139次班机已在利比亚班加西机场着陆并加油,似有再次起飞迹象。" 
  午夜,1名情报人员来电称:已查明,指挥劫持飞机的是巴勒斯坦游击队的激进分子、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的瓦第.哈达德医生。 
  哈达德是1名疯狂的国际恐怖分子的领导人。在他的指挥下,其部下曾于1972年5月劫持了1架比利时萨伯纳航空公司的喷气式客机,并降落在本.古里安机场。但化装成维修人员和食品搬运工的以色列特种部队夺回了飞机并击毙了3名游击队员,救出了79名乘客。 
  不久,从伦敦传来了有关劫机犯的新情报。被劫持者中有位名叫海曼的30岁孕妇,有早产的危险,经劫机者同意在班加西获释后,乘利比亚飞机回到伦敦。该情报就是伦敦警察厅从海曼夫人口中得知的。 
  据海曼夫人说:139次班机从雅典机场起飞5分钟后,被在雅典上机的4个人劫持,其中1男1女像是德国人。他们把伪装成罐头的炸药安放在飞机入口处。为了加油,飞机在班加西作了短暂停留,其最终目的地好像是非洲中部某个与其友好的国家。看来,这是1次经过周密策划的劫机行动。 
  6月28日,星期一凌晨3点,特工人员从乌干达又发来密电:139次航班已在乌干达首都坎帕拉的恩德培机场降落。 
  应急指挥部迅速发出指示:阿隆外长应利用外交手段,向有关国家通报一下情况,再派巴列夫摸一下乌干达总统阿明的态度。 
  巴列夫是退役的以色列陆军军官,曾担任过以色列总参谋长。在任职期间,他沿苏伊士运河修筑了1条现代化的防线,即著名的巴列夫防线。然而,如同二战中的马其诺防线一样,这条防线并未能挡住埃及人的进攻。巴列夫早年在乌干达出任400多人的军事顾问团团长时,曾与阿明有过密切的交往,私人感情甚笃。 
  6月29日上午,巴列夫接通了阿明的私人专线电话。 
  阿时转达了劫机者的条件:释放关押在特拉维夫监狱中的40名阿拉伯解放战士,包括日本的赤军队员冈本公三。并规定7月1日下午2时为最后期限。超过时限,他们每隔1小时,就杀死1名人质。 



  千 钧 之 笔 

  6月30日,全体以色列阁员默默无言地坐在拉宾总理的官邸里。 
  几天来,阿隆外长为劫机事件四处奔走,忙得焦头烂额,却收效甚微。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元首虽对此事深表关注和同情,但都没有采取积极行动给以帮助。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在联大向各国进行了呼吁,也没引起什么反应。被劫持的民航客机虽然属于法国航空公司,但法国只在口头上提出抗议,并未采取实际行动。而人质亲属却反应强烈,要求政府确保人质安全,严惩劫机凶手。阿隆外长内外交困,起惫不堪。眼下,巴列夫传来阿明口信,人质明天就面临被处决的危险,事情已经到了千钧一发的紧要关头,必须立即作出决断。 
  人命关天!10分钟后,"以色列建国史上一项最屈辱的决定"出世了:与恐怖分子谈判,并呼吁劫机者把处死人质的时期推迟到7月4日。 
  政客们忙碌,军人们更忙碌。飞机刚被劫持,以色列国防部就研究了采取军事行动营救人质的可能性。 
  在特拉维夫以南100公里处的贝尔希巴,有1座大型空军基地。它被浩瀚的沙漠紧紧包围着。尽管这里人烟稀少,但基地四周仍戒备森严,一队队荷枪实弹的士兵一刻不停地在基地附近来回巡逻。 
  在基地涂有伪装色的飞机跑道下面,是用钢筋水泥浇筑的国防部备用地下指挥所。指挥所里安装有各种现代化的电子设备,可以随时监视和跟踪几千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各种目标,从阿拉伯国家的各种军事动向到地中海游弋的苏联舰只和飞机的行动,都清楚地显示在荧光屏上。此外,它还能与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摩萨德情报人员进行无线电通信联系,及时掌握各种情况。营救人质的"闪电行动计划"便是在这里酝酿成熟的。 
  在这个基地,以色列特种部队司令希姆朗准将从飞机一被劫持便开始研究偷袭恩德培机场的军事行动。 
  希姆朗是特种部队的创始人,也是以色列最年轻的将军之一。他1937年生于俄国,在俄国长大,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一个"俄国犹太人"。第1次中东战争的战火,把他召回了以色列并参加了国防军。在第3次中东战争中,他被1颗流弹击中,昏迷中掉了队。苏醒后,他以惊人的毅力,爬行3昼夜返回了部队。 
  希姆朗知道和平谈判正在进行,但他相信,只有成功地采取军事行动,才是解决事件的唯一办法。 他斩钉截铁地对拉宾总理说:"对恐怖活动只有采取军事行动一条路可行!如果姑息迁就,就会再次出现类似事件。" 
  7月1日,化装成商人的摩萨德特工乘埃尔.阿尔航空公司的飞机飞往乌干达邻国肯尼亚的内罗毕,一部分人同内罗毕警察署秘密取得联系,另一部分人则由肯尼亚经陆路潜往乌干达。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仅一天,摩萨德便收集到乌干达军队和劫机分子的大量情报: 
  乌干达军队总兵力为2.1万人,拥有坦克、装甲运兵车270辆,大口径火炮60余门,包括米格-17、米格-21在内的各型飞机80余架。乌军兵力的1/2部署在恩德培和首都坎帕拉之间。在恩德培机场附近,驻有2个营的机械化步兵,装备若干防空火炮和坦克。平时,担任机场警卫任务的执勤分队不足70人。 
  更令人振奋的是,劫机分子们并未像他们所宣称的那样,在关押人质的候机大楼里"遍布炸药"。 
  同时,美国中央情报局也发来了有关恩德培机场的最新情报:机场新旧2条跑道的长度、宽度、方向,油库的数量和位置,新旧指挥塔台的任务区分,关押人质的旧候机大楼外观及内部布局,防空火炮、雷达、坦克及兵力的配置情况,民航班机的进场要领等。 
  尔后, 从肯尼亚又传来了好消急。肯尼亚治安警察司令说:"如果把作战飞机伪装成以色列航空公司的包机,并允许警察当局在机场上把飞机隔离起来,政府就同意(以色列作战飞机) 在内罗毕降落。"肯尼亚总统对此给予了默许。其司法部长认为: "从法律上讲,对加入国际民航组织的国家的飞机,是不能拒绝其使用内罗毕机场的各种设施的。" 
  这样就解决了飞机在往返恩德培途中需要加油等一系列的问题。 
  万事俱备,"闪电行动计划"出笼了! 
  7月2日下午3点,以色列国防军总参谋长格尔将军笔直地站在拉宾总理的办公室里。伏在办公桌上的总理正在审阅"闪电行动计划",手里像握短剑似地握着一支笔。 
  "你知道这支笔的重量吗? "总理慢吞吞地说,"它关系到100多名以色列人的命运。" 
  拉宾的手翻完最后一页文件,目光落在格尔脸上。 
  "不,它关系到整个以色列的命运。" 
  这个计划实在是太大胆了!简直近似于天方夜潭式的神话!乌干达位于非洲中部,距地处西亚的以色列约有4000公里,中间还隔着埃及、苏丹、索马里、埃塞俄比亚、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尤其是容留劫机分子的乌干达本身就是一个狂热的反犹国家。以色列的对手绝不仅仅是几个恐怖分子。在这样的情况下,与其说是去战斗,不如说是去送死! 
  然而,恰恰就是这一点,使计划成为可能。 
  笔尖落到纸上,"闪电行动计划"正式文本扉页上多了一行流利、优雅的希伯莱文字。 
  那是拉宾的亲笔签名。 
  拉宾把计划还给格尔,神情严肃地说:"突击队指挥官是谁?" 
  "总指挥由希姆朗将军担任,袭击分队指挥官是内塔尼亚胡中校。" 



  闪 电 出 击 

  从特拉维夫向西,在荒凉的沙漠深处,有1座土木结构的大型机场。远处,坦克、装甲车往来驰骋,将机场附近完全封锁起来。 
  为确保突击的胜利,以色列摩萨德人员和曾承建过恩德培机场的建筑人员,以旧图纸为基础,参考美国侦察卫星提供的最新资料、以惊人的速度建造了1座恩德培机场的实物模型,其跑道长度、位置、候机楼、塔台大小,同恩德培机场一模一样,连窗户都不少一扇! 
  就在这里,即将远征的以色列士兵,在内塔尼亚胡中校的带领下,反复进行着战前的最后演练。 
  内塔尼亚胡出生于纽约,是个"美国犹太人"。他的父亲是著名的历史学家。第3次中东战争爆发前夕,他参加了以色列国防军。内塔尼亚胡在战斗中勇敢顽强,第一个冲上了戈兰高地,但由于顶撞上司,战争结束时仍然是个三等兵。战后,他回到美国,考入哈佛大学,获硕士学位。第4次中东战争的爆发,像磁石一样又把他吸引回来。他再次入伍,并得到重用。他的部下惧怕他,又敬佩他,称他为"南尼"。在希伯莱语中,"南尼"是"手拿剑和圣书的男子汉"。 
  此刻,这位"南尼"正指挥着他的部下一遍又一遍地冲向"候机大厦"。 
  头戴土黄色贝雷帽的突击队员一个个高扬着头,直挺着身子疾跑。躬身奔跑也许对于躲避枪弹有利,但影响速度。在生命与速度之间,突击队选择后者。 
  在声嘶力竭的呐喊中,突击队员们冲锋、卧倒、射击、爆破、擒拿,全都像发了疯一样睁大了充血的眼球。汗水从他们涂有黑色油彩的脸上淌下来,形成许多黑白相间的道道,活像一群不知从哪儿钻出来的怪物。 
  训练结束后,内塔尼亚胡向全体队员发表了最后的训示。 
  "亲爱的勇士们, 明天我们就要远征乌干达,去营救我们的亲人。犹太民族是一个被抛弃的民族,被抛弃的民族绝不能抛弃任何一个人!愿上帝保佑我们!" 
  7月3日下午,在西奈半岛最南端的沙姆沙伊赫机场,突击队员们早已整装待发。 
  根据"闪电行动计划",280名突击队员由3架C-130"大力士"飞机负责运输,其中1号机人员将袭击恩德培机场旧候机楼,消灭劫机分子,营救人质;2号机人员负责压制乌干达守军,抢运人质和伤员;3号机人员负责摧毁停机坪上的乌干达军用飞机,破坏机场设施。此外,还将出动波音707客机2架,1架作为空军司令佩莱德的指挥座机,1架作为野战医院,配备33名医务人员和2间设备齐全的手术室。 另有2架C-130运输机,1架运载预备队和燃料,1架停留在肯尼亚内罗毕机场,作为袭击部队与特拉维夫作战指挥中心的联络中转机。此外,8架F-4E战斗机负责空中掩护,护送整个机群通过阿拉伯国家的对空警戒区,进入公海。 
  下午3点10分,参加行动的飞机,腾空而起,扑向遥远的天际。 
  "我觉得他们是去送死。"一位空军地勤人员后来回忆自己当时的心情时这样说。当时, 他站在机翼下默默注视着突击队员那一张张涂满油彩的面孔。"为他们祈祷吧!"他在心里暗暗说道。 
  机群自沙姆沙伊赫起飞后,刚飞过蒂朗海峡就降低了高度。狭长的红海被2块神秘而荒凉的沙漠拥抱着,西边是埃及,东边是沙特阿拉伯。从这里直到波斯湾和阿拉伯海,长达数千公里都是阿拉伯世界范围。按预定方案,机群在整个飞行过程中将超低空飞行,离地面的高度不能超过15米。因为15米以上即可能被雷达发现! 
  怒海澎湃,被夕阳染红的海水风驰电掣般向突击队员们迎面扑来。望着那小山般的浪头,突击队员一个个惊得目瞪口呆。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壮阔的情景。 
  飞机编队来到吉布提附近后,向右转进入埃塞俄比亚领空。继续南下,进入肯尼亚空域。2架波音707飞机降低高度,在肯尼亚内罗毕机场降落。 
  编队快到恩德培时,天气突然恶化,雷电滚滚,暴雨如注,飞机剧烈颠簸起来。机群冒着被雷电击中的危险,在能见度极差的情况下,靠机上雷达摸索前进。2个多小时后,飞机终于穿出了云层。恩德培机场已经在望。 
  22点40分,佩莱德的座机到达了恩德培机场南面的维多利亚湖上空。 
  22点45分,整个机群抵达恩德培机场上空。此时的恩德培机场灯火通明,毫无戒备迹象。 
  "Where From And where to?"(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机场航空管制塔发现了这群不速之客。 
  "这里是东非航空公司。 我们从以色列运来了劫持者要求释放的巴勒斯坦人,请求降落。" 
  管制塔里一片欢呼。骄横的以色列终于屈服了! 
  随着"轰隆"一声巨响,飞机降落到地面上。轮胎与地面产生剧烈摩擦,发生尖厉的啸叫。 
  后舱门打开了,飞机仍在滑跑。恩德培机场的灯光如流星般掠过。 
  飞机停稳后,发动机没有停车,小拇指般粗壮的高压喷油管,仍在不停地向发动机燃料室喷吐着高烃烷燃料,以便随时升空。 
  "冲!"内塔尼亚胡大吼一声。 
  早已等候在机舱门口的乘坐吉普车、装甲车的突击队员们,如决堤的洪水一样,从飞机里喷涌而出,势不可挡。3组突击队员按预定方案分别扑向各自的目标。 
  内塔尼亚胡率领35名队员旋风般卷向候机大楼,几名担负外围守卫任务的乌干达士兵还未弄清怎么回事,便被吉普车上喷吐的火舌打翻在地。 
  吉普车尚未停稳,内塔尼亚胡耸身跃了下来,向候机大厅猛扑过去。虽然灯光很暗,但他们奔跑如飞,前几天的演习使他们像回到家里一样轻车熟路。 
  转眼前, 突击队员们涌进了大厅,用希伯莱语高喊道:"卧倒!"所有的以色列人质都听懂了这句只有他们才能明白的命令,哗地一下趴在地上。顿时,劫机分子和乌干达士兵好像海潮退尽后的礁石,裸露在突击队员的枪口前。子弹像漂雨一样扫射过去,殷红的鲜血四溅飞进。劫机者和乌干达守军纷纷倒了下去。 
  战斗仅用了45秒钟便结束了,除了2名来不及卧倒的人质外,其余人员全部安然无恙。 
  与此同时,其他两个组也相继得手。 
  在停机坪上,突击队员们向排列得整整齐齐的米格飞机发射了"陶"式导弹。顿时火焰翻滚,猛烈的爆炸声响成一片,耀眼的白光照亮了夜幕。不一会儿,乌干达空军精锐即不复存在了。 
  袭击塔台的突击队员也迅速占领了塔台。当他们冲进塔台时发现,塔台里的航空管制人员早已不知跑到哪儿去了。突击队员迅速捣毁了各种设备,恩德培机场变成了瞎子。 
  乌干达守军经过最初的慌乱之后,镇定下来,开始有组织的进行反击。担负阻击任务的以色列突击队员,在乌军冲锋枪和火箭筒构成的绵密火网前被打得抬不起头来。 
  就在这时,内塔尼亚胡把人质送上飞机后,率队增援来了。 
  突然,内塔尼亚胡觉得好像被人用力搡了一下,踉踉跄跄倒了下去。他用手撑着地,试图站立起来,终于没能成功。"约尼负伤了!"巨大的悲痛袭上每个突击队员的心头。他们像受伤的野兽一样,把仇恨倾泻到乌军士兵身上。反坦克导弹和火箭射向乌军士兵,吼叫声震彻夜空。乌军士兵一个个倒了下去。 
  就在内塔尼亚胡中弹的时候,第1架满载人质的"大力士"飞机正急切地扑向夜空。从第1架飞机落地(23点01分)到返航的最后1架飞机起飞(23点54分),只有短短的53分钟! 
  7月4日上午10点,由肯尼亚返航的以色列机群,编队进入以色列领空。机群降低了高度,低空飞行在城镇、村庄的上空。 
  人质获救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遍了以色列的每一个角落。举国上下,欣喜若狂,到处是一片欢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