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精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05:56:07
发布时间: 2009-03-26 08:07 光明日报
【大学精神】找寻
用手创造未来 用脑丰富世界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唐永泽
上世纪八十年代
中期应运而生的我国当代高等职业教育,如今在办学规模上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然而在办学思想上还远远不能说已达到“半壁江山”,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具有高职特色的大学精神还未得到应有的培育和彰显。
不可回避,无论社会还是学生、家长并不都“看好”高等职业教育。许多人存在“白领情结”:毕业后当干部、搞管理、做科研,不到第一线工作,出现“蓝领恐惧症”。笔者曾读到一位高职新生在两个星期军训期间写的一首散文诗,开头两句是:“带着黑色六月的疲惫,告别了故乡亲人;带着高考失败的伤痛,跨进了高职院的大门;……”带着如此黯淡的心境如何能完成好新的学业?进高职没有光荣感、使命感,这反映出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缺失。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最初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首创者黄炎培先生为了“以例示人”,于1918年在上海创办的我国教育史上第一所专门从事职业教育的学校——中华职业学校。办学之初,黄老先生就将“手脑并用、双手万能”立为办学理念和基本方针。由他和首任校长江问渔合作创作的校歌歌词中说:“用我手,用我脑,不单是用我笔;要做,不单是要说,是我中华职业学校的金科玉律。”学校还设计了由手和脑结合在一起的标示“手脑并用”的校标,校徽、工场以及产品商标都以双手为标志,以提倡“双手万能”。
黄炎培曾经表示:“中国的读书人顶怕用手,除掉写字和吃饭、穿衣、上茅厕以外,简直像天没有给他两手似的。在糊里糊涂中,把社会分做两下:一是号称士大夫,是死读书老不用手的;一是劳动者,是死用手老不用读书的,好罢!吾们来矫正一下。使动手的读书,读书的动手,把读书和做工并起家来。要使人们明了,世界文明是人类手和脑两部分联合产生出来的。做工自养,是人们最高尚、最光明的生活(现今吾校工场‘劳工神圣’额,还是最初所提,就是当时所用的口号)。”他还说:“如果只注重书本而不去实地参加工作,是知而不能行,不是真知。职业教育的目的乃在养成实际的、有效的生产能力,欲达此种境界,需手脑并用。”这两段话通俗、生动而又深刻地表达了黄炎培的劳动创造历史、以民为本的历史观以及服务平民的教育观、职业平等的职业观。“手脑并用、双手万能”是黄炎培整个职业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和精髓。
当代大学精神的树立应当以此为借鉴,大学生应当成为大学精神的继承者:用手创造未来,用脑丰富世界。 (本报记者 朱振国整理)
【大学精神】 省思 以“社会责任与使命”凝练大学精神 叶之红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研究员)
近年来全社会都在大讲社会责任,“企业家社会责任论坛”比比皆是。相比之下,“大学的社会责任与使命”似乎还没有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最强音。可以见到的大学文化研究成果在总体上感觉缺一点“精气神儿”。有些大学研究宣传本校的大学精神时,讲解放前的内容多,讲解放后的内容少。是不是这60年就没有大学精神了?肯定不是。问题出在没有与时俱进地理解和把握大学精神上。
今天——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由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不再是可以躲在“象牙塔”里自说自话的组织了,作为知识经济的发动机,大学甚至被寄予了引领社会先进文化的期待,那么“大学的社会责任使命”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中国大学文化的精髓,是否可以凝练为大学精神的核心价值理念,并由此提升大学文化自觉,推动大学文化建设。 大学精神兼顾传统文化及现代制度 程方平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研究大学文化理念要兼顾中国传统的文化积淀。中国的大学形式和大学精神有一个很强壮的根,就是中国传统的研究型学术组织,如果把这个根挖掘出来,做一些恢复性的实验,可能能使我们的大学跳出西方大学发展的逻辑,形成自己的特色。过去我们基本是拿西方的东西来评价我们,而我们自己没有标准。
文化既是精神的东西,又在一定程度上是制度的积淀。制度如果能延续,就会不断地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变成人们认可的一种状态,慢慢积淀成文化。我们在研究时要有特别重要的视角,一定要关注有形制度和无形的文化之间的关系,从硬邦邦的制度,变成人的一种和谐状态。
大学不是万能的。大学生很多思想、行为、习惯都定型了,他们体现出的思想问题、价值观,好多是中小学行为,部分体现出来的精神状态有些甚至是幼儿园行为。所以大学问题要和教育的整体发展一起思考。如果只在大学的4年、7年来考虑大学的问题,很多时候会走入误区。 大学精神要贯穿校风学风 邓瑞全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民主、包容、创新等等精神都应该包括在大学精神中,这种精神不靠一两个口号形成,而在于学风的养成,教育风格的形成。
我对学生讲,如果你们仅仅满足于上大学、读研究生就是为了物质上的这点追求,那你这个气节就太小了,你受的就是典型的职业训练,而不是大学训练。大学训练是文化精神的传承,人文精神是第一位的。现在包括很多大学教授、科学家、院士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不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是一种理性的精神,它强调的是一种实证精神,大学就是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任何一个社会现象要判断它对或不对,根据自己的知识来判断,可能你的判断是错误的,不过你必须经过独立思考。大学还要有批判精神、置疑精神,不唯权、不唯势。我告诉学生:如果你们在满足物质需求时,能够追求某种精神上的东西,你这个大学就没白上。 大学精神不需重建应弘扬 蔡文鹏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
大学精神在社会上也比较热,尤其在大学本科教学评估方面,要求各校提炼出各自的办学特色,包括校训等文化内容。
如何判断现代大学精神?有两种倾向或思潮,一种是悲观的论调,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大学精神,即使中国大学原来有,解放之后我们也没有了,或者说已经衰亡、衰微。一种是相对乐观的,觉得中国大学精神的现状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主流还是健康和良好的。有学者认为现代大学精神需要重建,或者推倒重来,我不赞同这种观点,我觉得当代大学精神和文化应该培育和弘扬。客观来讲,从解放之后,我们的大学精神所传承的最大一个方面就是爱国奉献,文革时这种民族精神的核心一直没有丢,改革开放后比原来更强。 大学精神中责任和学术自由相辅相成 施晓光 (北京大学高教所副所长)
《没有灵魂的卓越》一书写到哈佛大学在不断发展中也渐渐失去了很多东西。我们今天的大学出了一些问题,从根儿上讲就是越来越失去了一种文化和精神。过去讲大学应该是“灯塔”,是引领社会的,现在随波逐流甚至导致大学诚信危机;大学教师开始比房子、车子,而不追求为社会作多大贡献;学生则纷纷追求什么哈韩、哈日啊——我们的大学没有作为一个文化组织来建构,格调不高,越来越庸俗化了。
大学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就是学术自由、学术自治。社会责任和学术自由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自由就不会创造知识,大学就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学校自治和社会责任也一样,要保持独立的文化底蕴才能引领社会。我们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创造的大学文化自然与人有别,否则就谈不上中国经验、中国模式。
大学精神的建设不是短期的,但只要你撒下种子,最后总会开花结果。 创新是现代大学精神重要内涵 曹胜利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助理)
最近我在研究美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很多发明专利被认为来自于企业,其实是来自于美国的高校。研究大学文化一定要和先进文化联系,先进文化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首先应该来自于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大学文化所处的核心地位,包含的时代精神是非常深刻的,是一个崭新时代和实践所呼唤的。北京大学王选教授的精神,就是创新创业精神,就是创新性时代建设创新性国家的一个必然指向。
有学者说,联系300年前明末工业化萌芽及社会复兴,现在知识经济的到来使我们面临着第二次历史机遇,我们既要看到芯片的科学技术,更要看到技术背后的文化创新要求。 (本报记者 朱振国整理)
【大学精神】特质 燕园深深深几许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2007级本科生 俞海萍
什么是北大精神?未名浅浅一勺水何以承载百一十年的厚重?水边一塔何以堪负整整一个民族的期待?或许是大音希声,或许是重剑无锋,百一十年来,尚无一人能给出一言以蔽之的答案。
如果给一代代北大学生画一幅素描,那么我想到的始终不变的群像一定是一脸的汉唐气象,一身的魏晋风骨,一手的五四文章。
先说汉唐气象,北大人的表情始终定格于汉唐,在兼容并包的同时露出自信的微笑,强大因而敢于自信,自信因而乐于兼容,兼容因而更加强大。
北大是没有校训的。
北大无校训,但不意味北大缺精神,相反精神世界的极大丰盛让北大人乐于称道自己无校训的事实,就像“未名湖”不是“无名湖”,只是命名之时莫衷一是,只好“未被命名”而已,但是这“未名”之名也便成了名。千百年前的汉唐气象,汉风裹挟着唐雨,将塞北与江南揉合进多元的一统之中,最终铸成一尊风格迥异的文明之鼎,“汉唐”也从名词变成了形容词,成为强大、自信、包容的代名词,一如今天的“北大”。于是有了每学期初“三角地”社团招新时的“百团大战”:从青年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会、博士生中国与社会研究会等理论学术类社团,到爱心社、阳光志愿者协会、青年成才促进会等实践促进类社团,再到五四文学社、北大戏剧社、风雷社、京昆社等文学艺术类和山鹰社、自行车协会等体育类社团的全面兴起。“三角地”旁,流动着歌者、击者、论者、辩者、议者,洋溢着豪气、朝气、正气、才气、骨气……
再品魏晋风骨。有人说,“魏晋风骨”标示着“人的觉醒”,从哲学到文学,从观念到风习,狂诞不经取代了一本正经,才性胜过陈章,精神凌驾行为。而北大在诞生之初,便是革新变法的产物。固执与狂放,天真与幻想,构成了丰满的北大人形象。
于是,有了步非烟的《话音流韶》、《曼荼罗》和她敢想敢说的独立人格,有了闫妮的《落花的夜》、《逆流的钟》和她喜欢漂泊与流浪的别样人生。于是,中秋佳节,又有了北大人在未名湖上的放灯,在博雅塔下“也有悲歌醉狂宵”的吟诵;于是,有了学生与教授之间的“针锋相对”,有学生会因为不同意评委的观点,在“新生杯”辩论赛结束之后还与教授理论,说到激动之处,这个学生竟然大哭起来,说:“如此下去,北大怎么办?中国怎么办?”于是,便觉得北大人的可爱了,多了一份卡夫卡的孤独、狄奥根尼的洒脱,多了属于北大人独有的青春故事,狂放寓于固执,天真与幻想留下的又岂不是与最美丽的中国未来的理想有关。
后议五四文章。杜威先生曾对比世界上其他名校,强调北大说,从来没有哪一所大学,能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命运如此息息相关。当严复、蔡元培、胡适、鲁迅等一大串闪光的姓名,成为校史馆中的记忆时,当今的北大人的血液中,也沿袭着这份“以国为家”的传统。
在2008年9月18日的晚上,38号宿舍楼,数十个年轻人高举国旗,大喊“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在剧痛的一震之后,北大的学生从学校的各个角落涌出,汇成一股爱的洪流:在汶川的废墟上,在灾区的帐篷里,多了北大应急医疗队志愿者的身影,在学校的“三角地”,人群的“长龙”慢慢移动,用零钱、物资与鲜血汇聚起通往四川的温暖关怀;在2008年的夏天,一支浩浩荡荡的志愿者大军诞生了:2775名赛会志愿者、463名城市志愿者参与北京奥运会各项服务工作,涉及国家体育场、北京大学体育馆以及海淀场馆群等39个场馆。那个夏天,“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进伟大的事业”,北大人用自己的汗水与微笑诠释了“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向全世界亮出了北京最好的名片。
北大精神,从来不应该是一个沉重的概念,而融进每一个北大人生活中的都应该是一种轻盈的、向上的牵引。它在每天都爆满的图书馆中体现,在因坐席不够而坐在地上或趴在窗前听课的学子身上体现,在三尺讲台上的自由言论中体现,在每一个北大人身上洋溢着的自信与朝气中体现。
【大学精神】传承 酿好文化这坛“汁” 湖南大学学生工作部 于祥成
好汁才能泡出好菜。杨叔子院士曾把大学比喻为一个泡菜坛子,人文环境就是泡菜水,泡出的白菜、萝卜的味道,取决于泡菜汁的味道。对于一所大学而言,大学文化就是泡菜汁,而大学精神则是这汁里最精华的部分,是一所大学的旗帜与品牌。
作为学生工作者,应该酿好“文化”这坛汁,做到“润物无声”。湖南大学起源于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在千余年的办学过程中一直秉承“传道济民”、“经世致用”的教育思想,重践履、务实行的优良学风和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爱国精神。每年新生入学的第一课不是坐在大礼堂的开学典礼,而是参观岳麓书院、参观校史馆。给新生进行讲解的则是由高年级学生志愿者组成的岳麓书院讲习团,让这种文化传承、精神传承在新生中开始接力。在随后的入学教育中,“大学理念与大学教育”、“大学生成才”、“做湖大特质的优秀大学生”等文化专题报告,让新生在大学生活的起点就感知一种文化的力量。
从岳麓书院到湖南大学,“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是千年学府在人才培养上最真实的写照,左宗棠、谭嗣同、魏源、黄兴……,他们所体现的是湖大人特有的“传道济民”、“经世致用”、“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的精神。在我们的学生工作理念中,就是努力把这种精神通过各种活动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外化为行动的力量,让青春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焕发更加绚丽的光彩。
北京大学老校长蔡元培说:“学术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读书,读书从浅近方面说,是增加个人的知识和能力,预备在社会上做一个有用的人才;从远大的方面来说,就是要精研学理,对于社会和人类作出贡献。”我们在学生工作中,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培养青年大学生的大学精神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和社会责任感。每年的三下乡活动,学生们深入山区、老区,关爱留守儿童,在临走前掏光自己身上所有的钱留给孩子们;在抗击冰雪中,我们的学生自己无法回家,却加入志愿者队伍冒着冰雪,深入社区为居民服务;在抗震救灾中,我们的学生组织募捐、献血,在灾后仅30个小时就由学生志愿者建立了“四川地震寻亲网”……;面对注水肉、潲水油困扰市民生活,我们的在校学生高云鹏、陈良柱等分别发明了便携式注水肉和油品快速测定仪,让市民吃上放心肉、放心油;面对持刀抢劫的歹徒,全国见义勇为英雄高春娜同学挺身而出,以自己的行动感化了失足少年……这些,其实都是一种文化的缩影,一种大学精神的折射,一种湖大精神的体现! (本报记者 朱振国整理)
【大学精神】折射 人大:行为精英心平民 陈斐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2007级博士
一次去采访校友张学恒将军,当我问及母校在哪一方面对他影响最大时,他说:“平民心态。”吴玉章校长常教育师生:“人大人大,人民的大学!”人大人从与人大结缘的一天起就把自己定位为普通劳动者,没有什么傲气和酸气,争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越来越多的人大人将“平民”与对“平等”的追求融合在一起,视特权如仇雠,为大众谋福利。
“平民心态”并不意味着沉沦与躲避,相反,人大人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反对个人崇拜的张志新、特立独行的王小波、向总理说真话的温铁军……一代代人大人正是用“精英行为”诠释着这所诞生在抗日烽火中的大学的精神。
“平民心态”和“精英行为”,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共同铸就了“人大魂”:尊德性,道问学,事事关心器宇宏。行为精英心平民,实事求是众所崇。风云感会起钓屠,一勺奋飞霹雳龙!(本报记者 朱振国整理) 被北外精神雕琢 杨静 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05级
第一次步入北外校园,就被林荫道上“欢迎新同学”的多国语言横幅所吸引。渐渐地,在横幅上那些原本“奇形怪状”的各国文字承载着各自身后丰富的文化内涵融入了我们的血液中,我们有了北外人的语音语调,有了北外人的优良品质与处事风格。与其说我们被打上了北外的烙印,不如说我们与北外一同被北外的精神所雕琢。
在北外的四年学习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参与奥运会志愿者的服务工作。奥运会的每个场馆,每个重要的工作岗位,都留下了北外人的歆语,这正是校歌里“凡是有五星红旗飘扬的地方,就有北外人的身影”的一个真实写照。我们坚实的外语功底、系统的专业知识、宽阔的国际视野,让我们在每一个岗位上都树立了北外“把世界介绍给中国,把中国介绍给世界”的良好形象。“北外精神”从不抽象,一代代北外人就是这种精神最鲜活的神话。(本报记者 朱振国整理)
于细微处显北邮精神 吴静 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
近日,北邮志愿服务月主题活动拉开序幕。每逢课间休息,各学院学生会、学生团体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宣传自己的公益服务活动,希望众多的同学们参与其中。
实践着“崇尚奉献、追求卓越”的北邮精神,一直以来,北邮的同学们一直热衷于各种公益类的志愿活动:周边社区英语志愿服务、关爱老人临终关怀活动、太阳村特殊儿童群体的关注活动、农民工子弟小学支教资助行动、造血干细胞的宣传捐献——各个学生团体、班级团支部以多种多样的服务形式回报社会、奉献爱心。
志愿服务并非都是惊天动地的壮举,清洁一次教室、撕去一张小广告、倡导环保、提倡节约……同学们用心观察和发掘身边的志愿服务项目,以切实行动服务并影响他人,构建浓厚的志愿文化。(本报记者 朱振国整理)
《大学生活》回望
走进重庆大学   (1月5日 12版)
走进合肥工业大学 (2月12日  10版)
走进南昌大学 (2009年2月26日 10版)

乔姆斯基北大演讲,开场白
【漫画】毕业离歌
留学三问
尘埃落定话求职
90后大学生农村儿童福利院里的支教生活(图)
【e站】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回报以歌”
【漫画】 贪“杯”
走进哈尔滨工业大学
走进大连海事大学
走进郑州大学
走进华中师范大学
走进安徽大学
走进上海外国语大学
走进北京师范大学
走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走进福州大学
走进复旦大学
走进北京大学
走进中国人民大学
走进湖南大学
走进清华大学
走进北京中医药大学
走进中国传媒大学
走进北京工业大学
走进兰州大学
走进石河子大学
走进南京大学
走进辽宁大学
走进东北大学
走进北京化工大学
感悟•润物
走进中山大学
走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走进山东大学
大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