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 ChinaRen社区 - 上海交大校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5:56:06
 主题: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点击:222   1 2   [ 生在雨晨] 发表于2005-05-01 23:52







自:Club.ChinaRen.com
------------------------------
本帖网址:http://club.chinaren.com/57183791.html  复制

    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徒居山阴(今浙江
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世称王右军、王会稽。王羲之楷书师法钟繇,草书学
张芝,亦学李斯、蔡邕等,博采众长。他的书法被誉为“龙跳天门,虎卧凤阙”,给人以
静美之感,恰与钟繇书形成对比。他的书法圆转凝重,易翻为曲,用笔内厌,全然突破了
隶书的笔意,创立了妍美流便的今体书风,被后代尊为“书圣”。王羲之作品的真迹已难
得见,我们所看到的都是摹本。王羲之楷、行、草、飞白等体皆能,如楷书《乐毅论》、
《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等。他所
书的行楷《兰亭序》最具有代表性。

东晋永和九年(353)农历三月三日,王羲之同谢安、孙绰等41人在绍兴兰亭修契(一种
祓除疾病和不祥的活动)时,众人饮酒赋诗,汇诗成集,羲之即兴挥毫作序,这便是有名的
《兰亭序》。此帖为草稿,28行,324字。记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作者因当时兴致高
涨,写得十分得意,据说后来再写已不能逮。其中有二十多个“之”字,写法各不相同。
宋代米芾称之为“天下行书第一”。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对《兰亭序》十分珍爱,死时将其
殉葬昭陵。留下来的只是别人的摹本。

兰亭集的故事

  王羲之的大名及《兰亭序》的绝世精彩使得不少舞文弄墨、酷爱书法的士大夫们对这
篇珍品朝思暮想,心驰神往。由于王羲之的后代遵从书圣的话将其视为传家宝,并代代相
传,一直到王家的七世孙智永(陈、隋书法家)手中时,这件宝贝也不曾传出王家一步。
可是,智永不知何故出家为僧,身后自然没有子嗣,就将祖传真本传给了和儿子一样亲的
弟子--辨才和尚。
  这个时候已经到了唐朝初年,唐朝的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文治武功都属一流的风流人
物。他对王羲之的书法推崇备至,大量搜集王羲之书法珍宝,经常临习,对《兰亭序》这
一真迹更是仰慕,多次重金悬赏索求,但一直没有结果。终于有一天,李世民派往民间明
察暗访的人回来报告说,《兰亭序》真迹在会稽一个名叫辨才的和尚手中。李世民闻报心
花怒放,马上下诏将辨才请到长安,热情款待,希望辨才和尚能忍痛割爱,献出墨宝。辨
才和尚在接旨时,就知道了此事的原由,他一路上早已打定主意,宁死也不交真品。这样
打算不单因为他本人酷爱书法,还因为《兰亭序》亲如父母的师父临终所托,若是让它不
幸流入深宫,恐怕就永无出头之日了。来到长安,无论李世民怎样百般盛情,辨才只是装
憨作痴,推说不知《兰亭序》的下落。李世民盛怒之下真想杀了这个不识趣的和尚,但他
知道,杀了辨才,只有解恨而已,并不能得到真品。无奈之下,只好放辨才回去。
  监察御史萧翼见李世民为一件《兰亭序》愁肠百转,无人能解,想出了一条妙计。李
世民听后笑逐颜开,令萧翼速去办。

  一天,天刚破晓,辨才和尚同往常一样打开寺门,欲往后山习武。可是刚跨出左脚,
辨才和尚就吓一跳。因为他发现门外横卧一个人。他伸手试试那人的鼻息,却闻到一股浓
浓的酒香,自语道:“原来是个醉鬼!”“醉则醉了,可未必是鬼啊!”辨才话音刚落,
脚下这个就接了一句,然后翻身起来,用纸扇掸打身上的尘土。辨才这才看清,“醉鬼”
原来是个书生,副飘逸洒脱的样子,心里就有三分喜欢,便欲留他,机灵的书生,忙施一
礼:“多谢师父!”此后这书生便在寺内住了下来。到后来竟与辨才同吃同睡,大有相见
恨晚之感。
  这天晚饭后,两人在桌上研习书法,书生忽然将随身携带的行囊打开,取出了一轴东
西,在桌上展开。辨才起身一看,原来是王羲之的几件作品真迹。他不知书生的用意,却
听书生说:“我与师父虽然素昧平生,但已引为知音。眼下既知师父酷爱书圣真迹,便当
将平生所藏倾囊奉上,以酬知音一场。”辨才听了书生的言语,觉得大出意料,继而开始
自责:书生把平生所藏平白赠予自己,而自己藏有极品,竟不肯让他一观。他不动声色地
在桌前转了一圈,淡淡地笑道:“真倒是真的,却不是最好的。施主且稍候。”说话间,
辨才已飞身跃上屋梁,拿下自己珍藏了多年的《兰亭序》,展开让书生过目。书生一见真
品,连声道“好”。两个人切磋研习到深夜,方才入睡。辨才躺到床上,不一会儿就响起
了均匀的鼾声,可是同床的书生却睡不着。他翻身下床,将《兰亭序》卷了朝怀里一揣,
轻轻打开房门,走进了溶溶月色之中。
  辨才一觉醒来,刚想同往常一样出门练功,却发现知音和真品不见了。他前后一思量
,大呼上当,便匆匆忙忙追下山来。

  这盗宝的书生就是为李世民献计出策的监察御史萧翼。这时萧翼正匆忙行走在山间小
路上。辨才追上萧翼的时候,天已经大亮,而这时萧翼已经踏上大路,正欲长吁一口气。
辨才一声不响,几步纵到了萧翼身后,尽量不愠不恼地说:“书生半夜下山,一路辛苦了
!”萧翼见辨才拦路,并不惊慌。他一伸手从怀中掏出圣旨,高声道:“辨才接旨!”辨
才一听,脑袋“嗡”地一声,心想果然没错,皇上是不会罢休的。他再也憋不住了,“哇
”地一声,吐出了一口鲜血。回到寺庙没几日,辨才就在气恼中含恨西去了。
  李世民得到《兰亭序》后,欣喜若狂,他将这件宝贝视若掌上明珠,爱不释手,朝夕
不离。李世民病重去世前,还对王羲之的《兰亭序》恋恋不舍,再三叮嘱在床前服侍的太
子李治,要他千万将这件墨宝与自己一起共葬昭陵。李治当然不负父皇临终心愿,将这件
稀世珍宝放进了李世民的棺材。从那以后,《兰亭序》真迹就永远从世上消失了。

  如今,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兰亭序》是唐人冯承素的摹本。由于他的摹本上有唐
代“神龙”小印,所以故宫博物院将其定名为神龙本《兰亭序》,以区别于其他的唐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