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图点穴按摩疗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20:40:13

 

脏腑图点穴按摩疗法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师训

    第二节 论脏腑

    第三节 论女子行经及胎儿

    第四节 论痰

    第五节 论气候变换与人身内部气分的相互关系

    第二章 按摩穴位和手指手腕练习法

    第一节 按摩穴位

    头面部

    胸腹部

    腰背部

    手臂部

    脚腿部

    第二节 练手指手腕法

    第三节 手法

    第三章 点穴法

    第一节 胸腹部

    一、胸腹部及任脉点穴法

    二、胸腹部及任脉点穴法说明

    三、治胸腹部及任脉各穴要点

    四、治胸腹部及任脉各穴的感觉

    第二节 腰背部

    一、腰背部及督脉点穴法

    二、治腰背部及督脉点穴法说明

    三、治腰背部及督脉各穴要点

    四、治腰背部及督脉各穴的感觉

    第三节 四肢

    一、臂部分筋法

    二、腿

    三、四肢分筋法说明

    第四节 头面部

    一、治头痛法

    二、治牙痛法

    三、治口眼蜗斜法

    第五节 小儿科点穴法

    第六节 其它专用手法

    一、腾骨法

    二、治羊毛疹法

    三、治穿肠毒法

    第四章 临症概要

    下篇

    第一章 气分各症

    第一节、 气结胸

    第二节、 气水臌

    第三节、 气膈及转食

    第四节、 夹肋痞

    第五节、 肋下气积

    第六节、 癫狂

    第七节、 气滞

    第二章 脾胃各症

    第一节、 脾胃各症

    第二节、 噤口痢

    第三节、 黄疸

    第四节、 呃逆

    第三章 肺病及吐血

    第一节、 肺病

    第二节、 喘

    第三节、 吐血

    第四章 虚痨

    第一节 虚损

    第二节 贫血痨

    第三节 抽筋痨

    第四节 稀屎痨

    第五节 失眠

    第六节 遗精

    第二章 四肢各症

    第一节 半身不遂

    第二节 拘挛

    第三节 下痿

    第四节 鸡胸驼背

    第三章 妇科及小儿科

    第一节 血崩及痛经

    第二节 气漫胎

    第三节 产后痨

    第四节 小儿诸症

    第四章 杂症

    第一节 夹气伤寒及内伤外感

    第二节 头痛

    第三节 大小便便血

    第四节 鱼口难言

    第五节 青盲

    第六节 鹤膝风

    第七节 羊毛疹

    第八节 穿肠毒

    附:先师医案数则

收藏 分享评分

不为良相则为良医http://blog.sina.com.cn/bsdrwy110  

      

回复 引用

订阅 TOP

      

白石道人王炎

   

第 一章 总 论

脏腑图点穴法是按摩术的一种。它是用不同的“指法”依照脏腑部位的经络、经筋、穴位,直接作用于人体的疾病。这种独特的按摩方法,是

第一节 师训

天地之气人之气。天为一大周天,人为一小周天。

[浅注]人体的气血,是生命力的要素,人身内部的“气分”盛衰和变换,与天时气候的变换有密切关系。故称天为大周天,人为小周天。(参阅本章第五节:论气候变换与人身体内部气分的关系)

人身纯阳不够,阳常不足,阴常有余。

[浅注]阳气为清气,阴气为浊气。出生婴儿为纯阳之体,无七情六欲的烦扰,保持纯阳。随年龄的增长,情欲亦随之增生清阳日消,浊阴日长,所以阳常不足,阴常有余,是致病的原因。明朝周慎斋说:“小儿不用枕,纯是阳气,胸无壅滞故也。如常人年大,清阳日衰,浊阴日盛,苟非高枕,则胸隔浊气不降,不能安卧。”

颠倒,倒颠,颠颠倒,倒倒颠。

[浅注]重病,病情复杂,所有内部各脏腑潜伏的疾病,均要颠颠倒倒,发现于外,须随其病况而施治之。至于“颠倒五行”之说,昔贤颇多阐述,可参阅昔贤著作所载以资研究。

五行学说中,有颠倒五行的说法。即万物不外五行,治病不离五脏。五脏属五行,如金、木、水、火、土,循环相生;金、木、水、火、土,循环相克,是为顺五行。颠倒五行学说,用作临床指导,如金生水,水亦生金;金燥则肺萎,必须滋肾以润肺。金克木,木亦克金;肝木过旺,木反克金而肺萎,必须扶土生金,肝木自平,肺萎亦愈。其余类推。

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消。

[浅注]脾经机能正常,胃部消化力强,各脏腑均得滋养。若脾胃亏损,各脏腑既失其养。脾绝则死。故曰万物生于土,万物消于土。

气有气之海,血有血之源。

[浅注]气海与丹田相通,为生气之枢纽。心根名膈俞,为出血纳血之总机关。为血液之源泉。

清气属阳,浊气属阴,孤阴不生,孤阳不长。

[浅注]人体内部气分,分清浊二气。轻清者上升为阳,重浊气者下降为阴,阴阳二气,不能分离,故孤阴则不生,孤阳则不长。

人不见气,鱼不见水。人见气则病,鱼见水则浮。

[浅注]人与气的关系,和鱼与水的关系一样。人体健康,外而大气流行,内而宗气通畅,但觉行止舒适,不见气的流动。犹如鱼在水中依存于水而不知水。若气候变化,与内部气分小阻滞,就有非正常的感觉。犹如鱼病不能游泳于水中,而漂浮于水面。

人有气则生,无气则死。气能养人,气能害人。

[浅注]人赖气以生存,故有气则生,无气则死。若病,必须调气以治之。但气有清浊二气,必须调匀,人既得养。否则二气错乱,人即患病。

筋养气,气养血,血养筋。

[浅注]气、血、筋三者循环相生,不可或缺。(参看本章第二节:论脏腑,第三章第十一节:四肢分筋法说明)

左转行轮右转补,补泻莫妄施。补泻不明,气血错乱。

[浅注]点穴法所用手法,左转行轮,顺其气而引之;反用(右转)为补。治并病时,必须辨明疾病的虚实,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勿犯虚虚实实之诫。若用之不当,导致气血错乱,反使病情加剧。

气分错乱则病,气分调顺则愈。

[浅注]再申述手法补泻的重要性。

痰为血之本,血为肉之本,痰积生血,血积生肉。

[浅注]此言饮食入胃,运化成“痰”后,生血长肉的顺序。(参阅本章第二节:论脏腑,第四节:论痰)

无痰不生,无痰不死。

[浅注]“痰”为血之本,无“痰”不能生血,故无痰不生。若内部气分错乱,不能将“痰”运化生血,积滞胸中,导致脏腑机能衰竭,“痰”涌上逆,气闭而死,故无痰不死。

肾为先天之根本,脾胃为后天之基础。

[浅注]人在胎腹中,先有肾脏,天一生水。故肾为先天的根本。出生后,食物由口入胃,依脾胃的机能,消化为津液,各脏腑赖以保养,故脾胃为后天的基础。

点阑门,泻建里,泻下肚腹诸般积。

[浅注]此言治诸积要决。阑门位居中焦,是任脉的关键。建里属脾,脾乃后天之基。脾的机能正常,积滞自消。

是结不是结,先放带脉穴。

[浅注]带脉通于各经,是治任脉不可少的要穴。

腹胀水分多得力。

[浅注]水分穴为分水的关键,治腹胀的主穴。

面黄唇白湿脾经。

[浅注]脾恶湿。脾湿则胃寒,消化机能渐失,食谷不化。脾属土,故面黄。脾败血亏,故唇白。

脾经茶,四肢无力。

[浅注]脾主四肢,脾脏动作力慢,气血循环即慢,故四肢无力。茶音聂,委顿无力的意思。

幽门进,金门泻。

通幽门穴,内部积滞已动;再通金门穴,痞积自下。为治夹肋痞的要决。

口吐清水久,久重心痛。

[浅注]此系胃寒症。胃酸上逆,口吐清水,久久食道不能下咽。胃上口被胃酸侵蚀,干涸作痛。平常所说的心痛,系胃脘作痛,非心脏疼痛。

寒出口中腥。

[浅注]胃气不固,胃中所含五味,上逆于口病人觉口中有苦味,或有辣、酸、咸、甜及淡水气等味。惟师系口授原书已无,此句腥字,有无舛讹,不能肯定。

逆气上逆,吐逆。

[浅注]脾胃弱,所有食物的精液,不能蒸发,上升肺部,遂成白腻,浮滞于胃中水谷之上,渣滓入于小肠而下,浮滞于胃的白腻,上下不得,堵闷胃中,气即被阻上逆,白腻亦由食道上逆吐处。

恶味不入口

[浅注]胃气衰败,或者吃了大寒冷的食物,损伤了胃气,胃中的气上冲,病人遂觉口内发出臭气)(即胃中浊气),腥臭难嗅,并闻食味即发生厌恶,不能入口。

寒极生火,热极生风。

[浅注]寒极生火,是寒极于内,虚阳外越,出现面赤、口干等症状,即真寒假热。热极生风,脏腑蕴热太深,内风鼓动,出现抽搐、角弓反张等症状,从而风生。

作痛气不通,气通则不痛,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浅注]此言气滞,气串,气冲等病的病因,是气分不调顺所致,故作痛。气机流畅,疼痛自然消失。

血聚成痞,痞老开花。

[浅注]血积聚于肌肉之间,硬化成痞。久之,气血亏损,浊气旺盛,血聚而腐。浊气攻于上,口烂;攻于下,肛门烂;凝于腹,脐烂。是为痞老开花。

久病不愈即市劳。

[浅注]凡久病不能痊愈,气血枯竭,致人于死者,谓之劳(痨)。

受惊即泻,胆经病。

[浅注]受经腹泻,是气分伤及胆经。胆囊收缩,胆汁冲入胃囊过多,胃中食水即由小肠转入大肠,顺直肠而下,故腹泻。

第二节 论脏腑

人身脏腑的运化机能,虽然各有不同,都以气分为原动力,内部的气分顺调,就能增强脏腑的运化机能,加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例如我国养生学中的外功和内功,都讲究气贯丹田。尤其是内养功,如导引术、吐纳法等,不论坐式、卧式、立式都讲究运气调息,所以现在称为气功。长期练习,可以防病、治病、祛病、延年。反之,内部气分不顺调,或气被七情所伤,脏腑运化机能失常,七情损于内,四时不正之气侵于外,必然生病。由此可见,气分对人体健康的重大作用。

人体疾病,系受七情所伤,四时不正之气所侵,表现出寒、热、风、湿、燥、火不同的特征。用按摩术引导调理气分,以恢复脏腑机能,气分调顺,寒则暖,火则息,风则散,热则平,燥则润、湿则化而百病除。

五脏即心、肝、脾、肺、肾。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脏配五行,五行分五色。心属南方丙丁火,赤色。肝属东方甲乙木,青色。肾属北方壬癸水,黑色。肺属西方庚辛金,白色。脾属中央戊己土,黄色。

  肺居各脏之上,色白,属金,而通秋气。心色赤,属火,而通夏气。肝色青,属木,而通春气。肾脏居下焦,属水,而通冬气。脾居中央纳谷物,各脏腑赖其滋养,如土之载成万物,故脾属土,而通四时季月之气。

五脏生克制化。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脏相生: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肾,肾生肝。

五脏相克:肝克脾,脾克肾,肾克心,心克肺,肺克肝。

人的性情各有不同。或刚或柔,或沉默多虑,或暴躁多言,皆由五脏之气所发。脏腑互有强弱,性情表现亦异。心在志为“喜”,过喜伤心气,故有大笑而气闷,或气绝而死。肝在志为“怒”,暴怒伤肝,故有猝逆大怒,不能抑制而至疾,甚至呕血而亡。肺在志为“忧”,悲忧过甚伤肺,故忧伤过久,抑郁气阻,伤肺脏而至疾。脾在志为“思”,过思伤脾,故思虑过多,脾胃机能受伤,消化力减弱,易致胸闷腹胀消化不良之疾。肾在志为恐,大恐伤肾,故遇有猝逆大恐怖之事,小便随之而下,此为肾气不能摄,膀胱失去控制能力所致。

人体新陈代谢的机能,与吃、喝、拉、撒、睡有密切关系。脾胃强,肺健全,肝、胆气调,食物入胃,即易消化。“水谷之精华”上蒸于肺,运行而生血。肾气足,水化运行正常,大小肠和膀胱之气调,二便无滞泻癃闭之患。心气足,血液循环正常,睡眠足而神旺。故吃、喝、拉、撒、睡正常,人体即健康;否则疾生。吃喝先入胃,胃的初步作用,依赖脾脏,脾脏功能正常,摩擦力强,胃即健全。水谷经食道入于胃中,以脾脏之动力,使胃蠕动加快。水谷化乳糜输入小肠,再和胆汁而后消化吸收。也就是“脾与胃行其津液”上输于肺的意思。

肺将谷的津液,吸收入于肺经,即以气分蒸发成痰;再将痰蒸发开了,由背后的毛细络管,传入四肢;再由四肢上回,痰即成血,成血后,其血液的循环,即以心脏为中枢。“痰积生血,血积生肉。痰为血之本,血为肉之本”。

胃将水谷蒸发提炼,吸其精华。水谷的渣滓渐渐排送至胃下口,入于小肠。经过小肠的循环曲折(共十六曲),传送至将近小肠的下口,缓缓运转至大小肠交会稍上处,此处为“阑门”。经阑门的一栏水食的运行就慢了。阑门以下为“水分”。水分将水谷分开,水被气分蒸发,如露如雾,入于肾脏。所剩谷物渣滓,即转入荷包肠。

荷包肠即大肠上口。将谷物的渣滓转入大肠,经过大肠回环曲反(计十六曲) 节节传送至直肠。谷物的渣滓(粪便)由此排出体外。

肾脏把水蒸发过虑后,将其精华经由上通双目的经络上升,以保养眼睛。瞳孔与肾经

相通,视力的强弱与肾水有关,故肾水足,视力强。水的精华被肾脏蒸发上升后,所剩之水,既由肾脏渗入膀胱。膀胱水(尿)满,由尿道排出体外。

人体的各部机能,有如人的劳动相象,需要有劳有逸。劳动过久,需要适当休息,以恢复体力和脑力。血液循环过久,也昏沉欲睡。血液大部分顺血管回膈俞(即心根,为血之源)伏于膈俞,循环较缓,即入睡眠。待休息过来,即由膈俞潮散,达于四肢,血液循环,复加速正常,人即醒转,精神舒畅。

  心与小肠相表里。如心与小肠的气分不调,即有失眠现象。因小肠气分错乱,浊气上逆冲动膈俞;血归膈俞,聚而复散,血不得养,心脏既不得安。这时虽然疲劳,亦不能入睡,即患失眠症。必须将小肠气粉调顺,清升浊降,小肠浊气,不在上逆,血归膈俞,即能伏住,心脏安宁,即能入眠,血得保养。

人肢体强弱与灵活迟钝,皆在“筋”的长短。血足则筋得养;筋长则气顺;气顺则血液循环正常,体力亦强。反之,血亏则筋不得养而萎缩弛缓。气以筋为轨,筋弛萎则气受阻,或滞或串而作痛。血随气行,气不通畅,则血液循环受阻,筋必致疾。故筋养气,气养血,血养筋,循环相生,互相联系,不可或缺。

第二节 论脏腑

人身脏腑的运化机能,虽然各有不同,都以气分为原动力,内部的气分顺调,就能增强脏腑的运化机能,加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例如我国养生学中的外功和内功,都讲究气贯丹田。尤其是内养功,如导引术、吐纳法等,不论坐式、卧式、立式都讲究运气调息,所以现在称为气功。长期练习,可以防病、治病、祛病、延年。反之,内部气分不顺调,或气被七情所伤,脏腑运化机能失常,七情损于内,四时不正之气侵于外,必然生病。由此可见,气分对人体健康的重大作用。

人体疾病,系受七情所伤,四时不正之气所侵,表现出寒、热、风、湿、燥、火不同的特征。用按摩术引导调理气分,以恢复脏腑机能,气分调顺,寒则暖,火则息,风则散,热则平,燥则润、湿则化而百病除。

五脏即心、肝、脾、肺、肾。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脏配五行,五行分五色。心属南方丙丁火,赤色。肝属东方甲乙木,青色。肾属北方壬癸水,黑色。肺属西方庚辛金,白色。脾属中央戊己土,黄色。

  肺居各脏之上,色白,属金,而通秋气。心色赤,属火,而通夏气。肝色青,属木,而通春气。肾脏居下焦,属水,而通冬气。脾居中央纳谷物,各脏腑赖其滋养,如土之载成万物,故脾属土,而通四时季月之气。

五脏生克制化。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脏相生: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肾,肾生肝。

五脏相克:肝克脾,脾克肾,肾克心,心克肺,肺克肝。

人的性情各有不同。或刚或柔,或沉默多虑,或暴躁多言,皆由五脏之气所发。脏腑互有强弱,性情表现亦异。心在志为“喜”,过喜伤心气,故有大笑而气闷,或气绝而死。肝在志为“怒”,暴怒伤肝,故有猝逆大怒,不能抑制而至疾,甚至呕血而亡。肺在志为“忧”,悲忧过甚伤肺,故忧伤过久,抑郁气阻,伤肺脏而至疾。脾在志为“思”,过思伤脾,故思虑过多,脾胃机能受伤,消化力减弱,易致胸闷腹胀消化不良之疾。肾在志为恐,大恐伤肾,故遇有猝逆大恐怖之事,小便随之而下,此为肾气不能摄,膀胱失去控制能力所致。

人体新陈代谢的机能,与吃、喝、拉、撒、睡有密切关系。脾胃强,肺健全,肝、胆气调,食物入胃,即易消化。“水谷之精华”上蒸于肺,运行而生血。肾气足,水化运行正常,大小肠和膀胱之气调,二便无滞泻癃闭之患。心气足,血液循环正常,睡眠足而神旺。故吃、喝、拉、撒、睡正常,人体即健康;否则疾生。吃喝先入胃,胃的初步作用,依赖脾脏,脾脏功能正常,摩擦力强,胃即健全。水谷经食道入于胃中,以脾脏之动力,使胃蠕动加快。水谷化乳糜输入小肠,再和胆汁而后消化吸收。也就是“脾与胃行其津液”上输于肺的意思。

肺将谷的津液,吸收入于肺经,即以气分蒸发成痰;再将痰蒸发开了,由背后的毛细络管,传入四肢;再由四肢上回,痰即成血,成血后,其血液的循环,即以心脏为中枢。“痰积生血,血积生肉。痰为血之本,血为肉之本”。

胃将水谷蒸发提炼,吸其精华。水谷的渣滓渐渐排送至胃下口,入于小肠。经过小肠的循环曲折(共十六曲),传送至将近小肠的下口,缓缓运转至大小肠交会稍上处,此处为“阑门”。经阑门的一栏水食的运行就慢了。阑门以下为“水分”。水分将水谷分开,水被气分蒸发,如露如雾,入于肾脏。所剩谷物渣滓,即转入荷包肠。

荷包肠即大肠上口。将谷物的渣滓转入大肠,经过大肠回环曲反(计十六曲) 节节传送至直肠。谷物的渣滓(粪便)由此排出体外。

肾脏把水蒸发过虑后,将其精华经由上通双目的经络上升,以保养眼睛。瞳孔与肾经

相通,视力的强弱与肾水有关,故肾水足,视力强。水的精华被肾脏蒸发上升后,所剩之水,既由肾脏渗入膀胱。膀胱水(尿)满,由尿道排出体外。

人体的各部机能,有如人的劳动相象,需要有劳有逸。劳动过久,需要适当休息,以恢复体力和脑力。血液循环过久,也昏沉欲睡。血液大部分顺血管回膈俞(即心根,为血之源)伏于膈俞,循环较缓,即入睡眠。待休息过来,即由膈俞潮散,达于四肢,血液循环,复加速正常,人即醒转,精神舒畅。

  心与小肠相表里。如心与小肠的气分不调,即有失眠现象。因小肠气分错乱,浊气上逆冲动膈俞;血归膈俞,聚而复散,血不得养,心脏既不得安。这时虽然疲劳,亦不能入睡,即患失眠症。必须将小肠气粉调顺,清升浊降,小肠浊气,不在上逆,血归膈俞,即能伏住,心脏安宁,即能入眠,血得保养。

人肢体强弱与灵活迟钝,皆在“筋”的长短。血足则筋得养;筋长则气顺;气顺则血液循环正常,体力亦强。反之,血亏则筋不得养而萎缩弛缓。气以筋为轨,筋弛萎则气受阻,或滞或串而作痛。血随气行,气不通畅,则血液循环受阻,筋必致疾。故筋养气,气养血,血养筋,循环相生,互相联系,不可或缺。

第三节 论女子行经及胎儿

女子到十四岁时,身体发育成熟,经血每月来潮一次,称为月经。到四十九岁左右,生育机能衰退(气血衰),月经即停。故古人对月经的规律的总结:“女子二十七而经血痛,七七而天癸绝。”

气分与月经的正常与否有很大关系。若气分错乱,正气不固,不能调摄,月经周期的规律失常,如逾期不至,或每月两三次来潮;或因气分阻滞,血亦随之受到阻滞,经络闭塞,血瘀不行,遂至经闭。“气为血之帅,气行血即行”,故治妇科疾病,必须以调气为先。气顺,血液循环,即能正常,月经疾病,即能痊愈。

  女子受孕以后,不在行经。十个月,胎儿产出,满月以后,产妇气血恢复正常,月经又至;或哺乳期停经,也属正常。

胎儿在母腹子宫之内,赖母亲气血的滋养。胎儿的呼吸在脐,是为先天,降生后,由口鼻呼吸,是为后天。因气血皆父母所遗传,人的相貌、性情,每每与父母相似或相近,甚父母的疾病,亦遗传于子女。母亲气血足,胎儿发育健康。母亲某一脏腑的气血,不能完全通达于胎儿,胎儿的某一脏腑器官即弱,甚则疾病。如小儿先天性胎聋、胎哑,胎盲、闭肛各症。凡小儿先天性疾病必须先诊疗其父母。胎儿患病在成胎三月以内,脏腑肢体尚未完全长成,可以治疗,治愈其疾,胎儿即愈。百日以后,肢体已全则无效。人身元气,最初一点“真元”,系于结胎之际,父母遗传,血则母所滋养。胎儿在母腹,先成两珠如豆,即两肾。每一肾中间,有两条须,一根向上,一根向下。向上的须,随经脉上通于目;向下的须,随经脉入膀胱,故肾为先天之基。胎儿所需营养,皆以母亲气血,由脐带通入。迨分娩时脐带一离母体,即属后天,饮食由口入胃,化为津液,如雾如露,蒸于肺部,轻清者为气,随肺呼吸而周行于全身,重浊者蒸发为痰而成血,以滋养脏腑百骸,是以气血以及各脏腑百骸,皆赖脾胃以滋养之。故脾胃为后天之肾。

谓气?气发于丹田,随呼吸出入。一呼一吸,谓之一息。吸入清气为阳,呼出浊气为阴。吸入清气,由口鼻入肺,肺叶舒张,再由肺部转到心脏而达于各脏腑、四肢、百骸,下至丹田。呼出浊气,亦自丹田经各脏腑肢骸、由心脏转入肺部,从口鼻呼出。血液循环,随气而行,一呼一吸,昼夜不停,息息相随,终身不息。血所以能循环周流,全在于气,气阻则血滞,运行即不能正常,各脏腑即不能完全受其灌溉滋养,机能即发生种种障碍,疾病丛生。呼吸停止,血液即不能流行,人即死亡。常人七日不饮食,尚可以不死,若一旦闭其口鼻,不使呼吸,就很快的死亡。由此可见,只知饮食营养,生长血液,可以全生,而不知人的生命本源于气,气分调顺,则百病蠲除。治病之要,调气为先。本法重在调气,即在于此。

(附注:所论各脏腑,系就师晚年口授所述。余性迟钝,记忆力弱,未免有挂一漏万。奈无原书可以校正,又未敢擅自补充,恐失真相。现金医学昌明,解剖学对人体脏腑部位较古精详,若就现代医术,互相勘对,似亦有所帮助。倘若将来原书出现于世,脏腑之论述,得有更精密正确之记载,则于医学上获益更深且巨矣。)

第四节 论痰

五谷及各种食物由口入胃,所生津液精华,上升于肺;经肺脏吸收蒸发成“痰”,型如浓液;再由肺脏以气运化输送,顺脊背的毛细络管达于四肢;再由四肢顺血管循环,既变化成血,以归心脏。变化成血后,循环功能即属心脏。故“痰积生血,血积生肉”。一般常见之痰,是脏器受病之痰,即受病淤结之痰,不能由肺气运化。输于四肢。而瘀结于肺,肺亦不能容纳,由口吐出。受病瘀结之痰和生血之痰,犹如血有周流与淤滞之别。生血之痰,如循环周流之血;病人口吐的痰,如淤滞的败血。无病之人,或偶微咳,或喉间微闷,顺喉吐出一、二块即止,其色晶亮如藕粉,小者如米粒,大者如豆,此系正常生血之“痰”。痰之为病,由于肺脏技机能不足,气氛错乱,不能推动循环以生血,被浊气瘀结败坏而为病。病愈,则败坏之痰自消,其生血之机能自复。兹将痰的为病原因说明于后:

一、因肺脏气分错乱,不能将痰运化以生血,瘀结于肺,被逆气上冲,肺叶被浊气冲激,鼓动合张,则喉咙嗓部感觉塞闷,或作痒,人即作咳。必须将痰由喉吐出,始稍邻适。痰为血之本,伤痰过多则血亏。

二、因其他脏腑气分错乱,传经入肺,肺受邪气之克刮,化痰的机能削弱,痰即瘀结于肺,不能运化循环于四肢以生血,被逆气冲激,肺叶合张,人即作咳,痰被气推拥吐出。因痰受其它脏腑发出的污邪之气所熏染,故吐出之痰,其色各异:

吐黑痰为肾脏气分错乱,传经入肺所致。吐青痰,为肝经气分错乱,传经入肺所致。吐白痰,为肺气错乱本脏所致,吐白痰带血丝、血块(所谓痰中带血),为心脏气分错乱,瘀血上冲于肺所致,随痰吐出。吐黄痰,为脾脏气分错乱,传经入肺所致。痰色如黄土,为险症,为脾土已败的明证,最难医治。

以上所述之痰,皆系痰块,由肺经吐出,若口吐白粘沫,为“白腻”,系胃受病,其食谷所生津液,不能上升于肺,遂顺食道上逆而吐出,为“逆气上逆吐腻”,此乃胃病,与痰不同。

第五节 论气候变换与人身内部气分的相互关系

脏腑运化之机能,与血液之循环,皆以气推动之,其运转循环方能正常。人身内部之气,分为清浊二气,发源于气海,轻清者上升,重浊者下降,二气调和,循环于脏腑及周身脉络之间,周流不息。

“清气属阳,浊气属阴,孤阴不生,孤阳不长”,无阴则阳不生,阳灭则阴绝,阴亏则阳亦亏,阴过滥则阳衰。故二气必须调匀,脏腑方强,身体方健。内部的抵抗力充足,方能适应天时之气候变化,内气方能不紊。

“天地之气人之气,天为大周天,人为小周天”。大小周天之气,相应而不相同。天时气候,旺极则变。其更换发动之节为二:冬至、夏至。气候己变之节为二:立春、立秋。气候变纯之节为二:立夏、立冬。故天时气候变化之节为八,而四时之序定。

人内部之气分,亦随天时气候的变化而更换,其换气之节则不同,旺盛更拽之节为二:立春、立秋。气分分清之节为二:春分、秋分。气候变纯之节为二:立夏、立冬。气分过纯之节为二:冬至、夏至。气分过纯则换,故变换之节亦为八,以与气候相应。天时气候,寒暑往来,周而复始,人体内部的气分,亦随之变化而适应。气候在暑热之季,倘若人体内部之气分纯阳,则内外均热,如火上加油,人不热死而何?严寒之季,如人体内部之气分纯阴,则内外均寒,如冰上泼水,人不冻死而何?故人内部之气分,与季节相应,以随气候之变化。

上述“天地之气人之气,天为大周天,人为小周天”,此系指天时之气候,与人内部之气分而言。大周天为四时八节气候之变化,小周天为人体内部的气分,亦按四时八节之气候而更换。小周天与大周天之气相应,与地气相合。人体内部气分充足,则抵抗力强,故无病之人,虽建交节换气之时,皆无感觉。人体内部气分亦亏损,则抵抗力弱,每遇交节换气之时,吨节气之前后,其病易于反复或加重。因交节之时,天时之气候必变,人体内部之气分,亦随气候之变化而变化。病人之气分已亏,抵抗力不足,最易错乱而疾作。

又四时气候失常,夏季忽转寒冷,人体内部气分,此时为纯阴,两阴相抵,时疫流行。冬季忽转温暖,人体内部之气分,此时为纯阳,两阳相抵,冬瘟易作。大周天之气候正常,则小周天之气分,亦随变换不紊,时疫杂灾,因之减少。如大周天之气候反常,小周天之气分,亦受大周天影响而紊乱。时疫杂灾,因之流行。大小周天之气候相互关系,至为深巨。兹将天时气候与人体内部气分之变化交换,按节列序于下。

冬至阳生,天时气候之热度,由上而下降,压迫寒度,寒度凝于地上,故天时严寒。人体内部气分,变为纯阳,以抗其寒冷。

立春,天气热度已将寒度渐渐压迫入地,天气渐渐暖和。因天气已转,人体内部气分亦渐渐更换,阳气渐渐往外,阴气渐渐入内,为阴阳气分交替之候,驳而不纯。故人于春季,有病者易于反复,无病者亦易感冒。因春季人体内部气分,为阴阳交加之气,阴入阳表,人必软弱无疑。

春分天气热度,已将寒度压迫入地,天气已暖,人体内部气分,阳气已达外,阴气完全入内,分解己清为阴。

立夏,天气由暖转热。人体内部气分,由阴转为纯阴,以御其暑热。

夏至,天时气候,又在变化发动之时,寒度由上而下降,压迫热度,凝于地面,故天时暴热。人体内部气分,则为大纯阴,以御其暴热。

立秋,天气寒度已将热度渐渐压迫入地,天气渐渐凉爽。因天时气候己渐转,人体内部气分,亦渐渐更换,阴气渐渐往外,阳气渐渐入内,人体内部气分,为阴阳交加之际,阳哳内伏踅ネ獬觯食H擞谇锛荆袂迤∪瞬辉诖寺邸?/SPAN>

秋分,天气寒度已将热度压迫入地,气候转凉。人体内部气分,阳气已见入内,阴气完全表出,分解己清为阳。

立冬,天气寒度已旺,气候转冷。人体内部气分,变为纯阳,以抵抗天气之寒冷。

冬至,天时气候,因旺极转变而严寒。人体内部气分,则变为大纯阳以抗之。

如此周而复始,天时之气候,按周天之节气变化,人体内部之气分亦随周天之节气而变化之,以应其气候之寒热。然人受天地伏载,岂能相建以生存?人体内部气之变化,系与地气相合,与天气相应。试观地下室,井中水,皆冬暖而夏凉,春温而秋平。人之内部,亦复如此,此其明证。

第二章 按摩穴位和手指手腕练习法

第一节 按摩穴位

一 头面部

百会 前顶后一寸五分。

主治 昏迷不语,头痛等症。

印堂 两眉间隙中。

主治 头痛、头晕等症。

攒竹 即两眉头,有两筋可以拨动。

主治 头痛等症。

承泣 目下七分,直对瞳子陷中。

主治 口眼喁斜等症。

四白 在目下一寸,直对瞳子。

主治 口眼喁斜等症。

太阳 眉后陷中的紫脉上,距两眼梢五分陷中。

主治 等症。

颊车 耳下八分,曲颊近前陷中。

主治 口眼喁斜,牙痛等症。

人中 鼻柱下近孔陷中。

主治 口眼喁斜等症。

承浆 唇棱下陷中。

主治 口眼喁斜等症。

天庭 从鼻直上入发际五分。

主治 头痛、头晕等症。

率谷 耳上入发际一寸五分,陷处宛宛中。

主治 头痛。

风府 颈后入发际一寸宛宛中。

主治 受风等症。

风池 脑空下发际陷中。

主治 伤风感昌、头痛、头晕、口眼蜗斜等症。

哑门 颈后入发际五分

主治 舌强不语等症。

内迎香 鼻孔内,鼻膈两边。

主治 穿肠毒等症。

大迎 曲颔前一寸二分,骨陷中动脉。

主治 口眼蜗斜、牙痛等症。

二 胸腹部

天突 喉下一寸宛宛中。

主治 气闭、痰厥等症。

璇玑 天突下一寸六分。

主治 胸闷胀满,为开胸利气之穴。

华盖 在璇玑下一寸六分。

主治 咳嗽哮喘,胸胁胀满等症。

华盖、璇玑、天突三穴,同时并用,在治巨阙时,使胃中浊气下降,不得上逆。

或中 华盖穴旁开二寸。

主治 咳逆喘急,胸胁支满。

或中与阴陵泉并用,可使上下气分疏通。为虚实诸症,在治任脉各穴后的必须施治之穴。

巨阙 在胸骨歧骨下二寸,胃上口,膈膜稍下处。

主治 胸胁胀满,不思饮食,或饮食不下;以及胃痛、气逆等症。推按此穴,可通顺食道之气。为治诸病时开胃纳气之穴。

建里 脐上三寸,系脾脏部位。

主治 调和脾胃经的气分。凡治诸症,必须施治此穴。也可以斟酌病情与上脘、中脘并用,以调和脾胃气分。

上脘 在巨阙下一寸,胃上口处。

主治 腹痛、积聚,翻胃呕吐、恶心等症。

中脘 在上脘下一寸,脐上四寸。

主治 腹胀、翻胃吐酸、消化不良等症。

下脘 在建里下一寸,脐上二寸。

主治 等症。

阑门 脐上一寸五分。为大小肠交会之处,水谷运化经过的暂停之所。

主治 通上下之气,为按摩诸症时,必须首先施治的重要穴位。

水分 在脐上一寸。

主治 此穴为分开水谷之处。水谷运化至此,清者渗入肾脏,粗者转入大肠,所以点按此穴,可治腹泻、腹胀、水肿等病。多点按数次,有特效。如与督脉穴并用,对下肢浮肿、各种水肿症,有特效。

气海 脐下一寸五分。

主治 肚痛、腰痛、疝痛、脏虚、便秘,小儿遗尿,以及妇科疾病。

又此穴为生气之海。治一切疾病必须施治之穴。推按时,感觉气机已开即止,不可推按过久。过久伤气。

关元 脐下三寸,膀胱部位。

主治 小便便腻,尿中带血,遗尿,气淋等症。治不足之症,推按时,气通即止。

章门 脐上二寸,旁开六寸。在小肠上口的下边,接近胃与小肠的交合处。

主治 点按时,只取左章。治失眠、吐血等症。有通顺小肠气分之功。与阑门穴呼应治疗,为治诸症的必施之穴。

梁门 脐上四寸,旁开三寸。左梁门在胃下口与小肠交会处。

主治 消化不良等症。

右石关 脐上三寸,旁开一寸五分,胃囊部位。

主治 左梁门与右石关必须同时施用,治胃病。治胃气错乱时如不通,转拨按左幽门。

幽门 在巨阙穴旁开一寸五分,左幽门在左梁门之上,胃下口。

主治 积聚,胃气错乱等症。

天枢 平脐旁开二寸,系大肠部位。

主治 便秘,少腹胀痛,泄痢,便血等症。左右两穴并用,能调大肠之气。

带脉 季肋下二寸八分陷中。

主治 闭经,血崩,各种结症。与阑门穴互应治疗,能使气血和畅,达于四肢。无论虚实各症,均宜施治。又,与三阴交同时并用,有散瘀疏滞之力。对于肠胃积滞及诸般结症,能促使浊气下降。对于剧烈腹痛、胃痛、胆痛、后胸痛等症,为必须施治的重要穴位。

注:阑门穴是

三 腰背部

肩井 在肩上陷中,缺盆上大骨前一寸五分。以三指取之,中指下陷处。

主治 与百劳穴并用,治痨伤虚损等症;并有升清降浊的作用,可使胃中浊气下降。

百劳 即大椎,在脊椎骨第一节上陷中,两肩的平行线上。

主治 与气海穴呼应治疗。凡治腰背部和督脉各穴时,无论何症,必须首先施用百劳穴。

风门 在第二椎下两旁各二寸。

主治 为散风之主穴。凡治诸症,于治督脉时均用之。

肺俞 在第三椎下两旁各二寸。

主治 发烧、吐血等症。

心俞 在第五椎下两旁各二寸。

主治 心气亏损等症。

膈俞 在第椎下两旁各二寸。

主治 等症。

肝俞 在第九椎下两旁各二寸。

主治 治肝气不舒等症,为平肝之要穴。

俞 在第椎下两旁各二寸。

胆俞 在第十椎,两旁各二寸。

主治 受惊腹泄等症。

脾俞 在第十一椎下,两旁开二寸。

主治 各种脾胃症。因其有升脾阳之功,故为治虚实劳损及脾胃虚实各症的要穴。

胃俞 在第十二椎下,两旁各二寸。

主治 诸种胃病。

肾俞 在第十四椎下两旁各开二寸。

主治 下痿、半身不遂、青盲、疝气及先天不足诸症。

大肠俞 在第十六椎下,两旁各开二寸。

主治 便结便腻。唯虚弱等症,须慎用或禁用。

小肠俞 在第十八椎下,两旁各开一寸五分。

主治 疝气,尿血等症。

膏肓 在第四椎下一分,第五椎上五分,两旁各开三寸五分。

主治 虚损,并能开胸顺气。

命门 第十四椎本节。

主治 脊强、腰酸痛、遗精、白浊,妇女赤白带下,小儿发痫等症。

长强 在背骶骨端。即尾闾穴。

主治 腰脊疼痛,肠风下血、寒池等症。

四 手臂部

少商 拇指上端内侧,距爪甲角一韭叶处。

主治 小儿科疾病。有消五脏恶血之功。

商阳 食指内侧,距爪甲一韭叶处。

主治 与少商同。

二间 在食指本节后内侧陷中。

主治 小儿科疾病。有通经达表之功。

三间 在食指本节前侧陷中。

主治 小儿科疾病。有通经达表之功。

合谷 在手大指与食指歧骨间横纹尽陷中。

主治 牙疼,胃病等症。

劳宫 手掌心,屈无名指尽处。

主治 舌强、心气亏损及小儿科疾病。

列缺 手腕内侧一寸五分

主治 手腕无力、半身不遂等症。

大陵 在掌后横纹中两筋间陷中。

主治 手臂拘挛、疼痛等症。

曲池 在肘外辅骨屈肘横纹头陷中。

主治 手臂麻木不仁、肘挛等症。

注:在此省略了左右手臂图

五 脚腿部

涌泉 在足心。

主治 头晕、目眩、头顶痛等症。

大敦 在足大趾,距爪甲一韭叶处。

主治 受惊腹泄、胆气衰弱等症。

公孙 在足大趾本节后一寸,内踝前。

主治 妇科疾病,胃病酌情用之。

解溪 从第二趾直上足关节前面横纹两筋间陷中。

主治 等症。

太溪 足内踝后五分,跟骨上动脉。

主治 胃肠消化等症。

昆仑穴 在足外踝后五分,跟骨上陷中。

主治 太溪与昆仑穴并用,治牙龈肿痛,上颚肿胀作痛。

悬钟 外踝骨中线上三寸。

主治 筋拘挛等症。

三阴交 在足内踝上,阴踝三寸骨陷中。

主治 与带脉并用,治肠胃积滞及诸般结症,能使浊气下降。

对于剧烈腹痛、胃痛、胆痛、后脑痛等症,亦为必须施治的要穴。

承山 在腿肚子下边的分肉间隙中。

主治 腿挛痛、麻木、半身不遂等症。

委中 腿中央两筋间约纹内。

主治 膝痛、膝挛等症。

金门 足外踝下,稍后处,丘墟后,申脉前。

主治 化积痞。为治积痞的要穴。

足三里 膝下三寸,珩骨内。

主治 各种胃病。

阳陵泉 膝下一寸,外廉陷中。

主治 偏头痛。

阴陵泉 膝上内侧二寸。

主治 与或中(在华盖穴旁开二寸)并用,可使气分疏通,为虚、实各症,治任脉各穴后的必须施治的穴位。

注:阴陵泉的部位,系王文口授《按摩精义》中的记载,与《十四经发挥》、《针灸大成》的记载不同。

虎眼 即膝眼。

主治 膝痛、鹤膝风等症。

环跳 髀枢中,即砚子骨宛宛中。

主治 腰腿疼痛、麻木不仁、半身不遂、下痿等症。

第一节 练手指手腕法

按摩医师用两手连欢系夭僮髟诓∪松砩希种副匦朐擞糜辛ΑH嶂杏懈眨皇滞蟊匦肓榛睿ぷ匀纾槐邸⒗咭嘈胗心途玫牧α浚灾С至绞值某志玫募际醪僮鳌@缢蛋茨Ω拐腿绻模厥腋辜崾胰缡蛩闹恐保淝枪凑诺戎⒆吹牟∪耍绻浮⑼蟆⒅狻⒈凵栌辛α浚蛄α咳酰荒艹志茫筒豢赡艽锏皆て诘闹瘟颇康摹R虼酥浮⑼蟆⒅狻⒈鄣牧α慷土叮腔」Ψ颉S辛嘶」Ψ虻亩土叮缓笤偈炝沸亍⒏埂⒈场⑼访妗⑺闹炔课坏母髦质址ā?/SPAN>

一、 手腕法

甲、 穿腕:以左右手上下交叉状,手指若攫物状。上边手顺下边手的食指

边向下转,下边手随即翻上来,往下转,互相如梭状,分叉交换。这样反复练习,可使指、腕、肘、臂的力量增强,运转灵活。

穿腕生力的练习,和武术家的穿手式的练力法相类似。所不同的,穿手式是四肢的联合动作;穿腕式仅是上肢____指、腕、肘、臂的联合动作。

乙、 拷腕:两人面向内对立,互相伸出左手或右手,用圆滑的木棍(棍长一尺多,直径

一寸)一条,各握木棍的一端,握紧握牢;两人同时用力向内往下拧转。这样反复练习,可增掌力。

以上三式,都是增生力量的方法,是基础功夫的锻炼,要长期的练习。拷腕式、拧棍式是双人互相练力法,必须合作。双方慢慢的用力,慢慢地增力;不要突然用猛力,以防止对方的筋被挫伤。双方力量不可能平衡。力量大的,应照顾力量小的。长期锻炼,力量小的,可以逐渐增生力量;力量大的,也能达到锻炼的目的。

一、 手指法:

将自己的右手食、中指和无名指,按在自己的大腿的肌肉肥厚处,向左旋转,力量均衡,不要忽轻忽重。每日练习若干次,不可间断。初练时不要用力;手指有酸痛感,仍继续锻炼。坚持练习日久,手指疫酸痛现象即可减轻;所按部位,亦不移动;手指亦逐渐灵活。这是第一步的基础锻炼。

在第一步锻炼的基础上,仍如前法练习:向左旋转数十分钟后,即向右旋转。俟熟练灵活后,即进行手指往还、旋送、柔推(如手法中的调式)的练习。这是第二步的基础锻炼。

在第二步锻炼的基础上,即进行两指迭送的练习,即:一指侧按于一指之上,压按之。经过一定的时间练习,指腕灵活而不酸疼;指按旋转自如,不致移动部位。

这是第三步的基础锻炼。

在第三步锻炼的基础上,进行腹部推按的练习。腹部推按的练习,应用开中气法练习之。以两人交换推按为宜。手法:用调、泻,暂不用补(补恐气塞,气塞则堵闷)。初练时,指、腕、肘、臂有酸疼感;所按穴位,不能固定不移;指下亦无显著感觉。经过一定时期的练习,酸痛感消失,指感灵敏,所按穴位不移动。这时即具备了对病人施治的基本条件。

至于在头面部、背部、四肢的推按分拨手法的练习,可按后列图式揣摩,仍以两人互相练习,领会较快。

第三节 手法

手法是辨证施治的重要环节。手法适当,就能获得预期的治疗效果;否则,疗效低,甚至起到相反的作用。“九字手法”是按摩疗法的基本原则,即:补、泻、调、压、推,拨、分、扣、按。

一、 补:以中指或食指按住腹部的某一适应穴位,向右旋转,为补。又以大指、中指并按两穴,或以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并按三穴,向右旋转,亦为补。

二、 泄:以中指或食指按住腹部的某一适应穴位,向左旋转,为泄。又以大指、中指并按两穴,或以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并按三穴,向左旋转,亦为泄。

三、 调:以中指或食指按住腹部的某一适应穴位,往还旋送,为调。又以大指、中指并按两穴,或以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并按三穴,往还旋送,为调。

四、 压:以中指或食指按某穴,如中指按某穴不动,用食指内侧面压于中指之上,向右侧微微下捺,或微用力捺,为压(以中指捺穴,侧压于无名指侧面,以助力)。又如用手掌或手背侧压、正压少腹,亦为压。

以上四法,均用右手各指。补、泄、调,适用于任脉和腹部的穴位。压,专适用于任脉,但遇并治穴时不适用。

五、 推:按而送之,为推。分指力及掌力。有斜推、直推、分推三种:

甲、 斜推:适用于腹部。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由某一适应穴位,向右斜推至某部位。

乙、 直推:适用于腹部和背部。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或手掌,由某一适应穴位,向下直推至某部位。在腹部直推,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推。在背部直推,用手掌推。

丙、 分推:适用于背部。将左右手叉开,用大指由某一适应穴位,分向两侧往下斜推至某部位。

六、 拨:按而动,为拨。不同部位,有不同的拨法:

甲、 拧拨:适用于腹部任脉旁开穴位。用右手的食指和大指,并按两穴;食指和中指向右旋引,同时大指乘势挑送。

乙、 顶拨:适用于背部。用两手的大指端,顶按住两个穴位的筋,顺其筋势,慢慢地向下拨弄至适应部位。

丙、 提拨:适应背部。用两手的大指,插于相同部位,扣住这个部位的筋,向上拨弄。

丁、 俯拨:适用于臂、腿部的分筋法。用大指按住某一部位的筋;顺筋势,大指向外侧慢慢的搬动到某一适应部位。

戊、 仰拨:适用于臂腿部分筋法。用食指和中指托按住某一部位的筋;顺筋势,由外侧或内侧慢慢的搬动到某一适应部位(食指和中指的力,有向上托的劲)。

七、 分:有分、分拨两种。分、用大指或食指的指端,按住某一穴位的筋,挑送。适用于足三里、三阴交等穴。

分拨(1)用指端按住某一穴位的筋,以指端挑送;或来回左右拨弄。适用于面部、手部和足部的穴位。

(2)用两手的大指,按住病人的手腕正面;将两手指拳起,用食指的中节,合按病人手腕背面的筋,向两侧搬弄。适用于小儿。

八、 扣:用大指、中指,或大指食指作半月形,扣住两穴或两部位运行之。适用于胸腹部、背部和四肢。

九、 按:用指按穴,向下微捺,为按。用两手的大指、食指和中指无名指,或用一指、二指,或用三指,按穴而微捺之。

第三章 点穴法

第一节 胸腹部

第一式:病人仰卧,解开腰带。医师坐在病人的右侧。用右手拇指按住阑门穴,旋转推按;左手大指迎住巨阙部位。右手中指旋转推按的时间,俟指下气通为止。(以下简称“气通为止”)

第二式:右手中指按住水分穴,旋转推按;左手大指迎住巨阙部位,以水分穴气通为止。

本式治疗腹胀、泄泻、五更泻、水肿等症,采用阑门穴时并用之。其它各症治阑门穴后,即治建里,不点此穴。

第三式:右手中指按住建里穴,旋转推按;左手大指迎住巨阙部位,以建里穴气通为止。病人姿势

第四式:病人仰卧,医师坐在病人的右侧,用左手大指迎住右石关部位,食指和中指迎住左梁门部位;右手指按住气海穴,旋转推按不过多久,指下觉穴气通即止。

加治关元穴时,治气海后,用右手中指按住关元穴旋转推按,气通即止。左手大指仍迎住右石关穴,食指和中指迎住左梁门。

第五式:两手放两带脉。用左手食指、中指和右手大指,同时按住阑门、水分间;同时左手大指,右手食和中指,扣住腹部两侧带脉,往里拢拔,以阑门感觉跳动为止。

拢拔时,右手食指和中指微微有向里斜托之意;但扣住的部位,不能移动。

第六式:右手大指按住阑门穴,中指按住左章门部位,旋转推按,气通即止;同时左手大指迎住巨阙部位。推按毕,用右手食指和中指由章门穴往下偏右斜推,至少腹,最多不超过三次。

第七式:右手中指按住左章门穴,大指按住右石关穴,同时旋转推按,气通即止。推按毕,大指和中指仍按以上两穴,同时拧拔一至三次,多至五次;左手大指迎住巨阙部位。

第八式:左手无名指扣天突穴,大指按璇玑穴,食指按华盖穴;右手中指按住迎住巨阙部位,旋转推按,气通即止。第二式:右手中指按住水分穴旋转推按;左手大指迎住巨阙部位,以水分穴气通为止。

第九式:用右手中指按住左幽门穴,旋转推按;同时左手中指反扣左腋靠近胸部的筋,使之不能上冲咽喉;左手指下感到幽门的气稍平,随即左手大指按住巨阙,食指和中指的近端,扣扳倒数第三、四肋间,气通即止。

第十式:用右手食指按上脘穴,中指按中脘穴,无名指按建里穴,同时旋转推按,并用左手中指和食指迎住巨阙部位,感到中脘、建里部位气通就止。

此式操作完毕,再治阑门穴一次(与第一式相同)一次。对于腹胀、泄泻、五更泻、水肿等症,必须并治阑门、水分两穴。即:食指按住阑门穴、中指按水分穴,同时旋转推按,俟气通为止。

第十一式:用右手大指按住右天枢部位,中指按住左天枢部位,同时旋转推按,气通为止。推按毕,大、中指仍按以上两穴,同时拧拔(食、中指向右旋引,大指顺势挑送之)一至三次;左手大指迎住石关、食指迎住左梁门。

第十二式:按照第四推气海一次后,并压三把。其手式:右手中指仍按气海;无名指和小指卷起,靠住病人少腹,自右少腹右侧缓缓压推至正面;中指和食指卷起,翻压少腹,自左少腹左侧缓缓压推至正面;用手背缓缓向下推至关元部位,一次为止。

胸腹部点穴法,除以上十二式外,尚有八种专用手法,分别介绍如下:

一、 升津法

病人仰卧。左手食指和中指按住左梁门穴位往下按;同时右手食指和中指插向背后左侧倒数第二、三肋骨间,托住、往上搬托。病人感觉舌根微有凉意,津液即能上达。

二、 放水法:

第一式:病人仰卧。用左手食指和中指,按住左梁门。

第二式:同时右手食指和中指顺左肋骨边,插入背后软肋尽头三尖骨的空隙处(与左手食指和中指所按处,上下相对),向上顶抖三、五次。这时系水停,胃中即作水响。

第三式:接上式,顶抖毕,右手各指由背后肋骨边,顺势往前面斜推,送至少腹为止。这样反复*作,不超过三次。但用此式时,必须将阑门、章门、左梁门、右石关放通。气分理顺,才能使用。否则往往有呕吐现象。

如暴饮暴食,胃中有食物积滞,胀饱不能忍,放阑门等穴还不能导下时,可用第二式顶抖法催吐(不可用第三式斜推法)。

三、放腋下法

第一式:病人仰卧,先用左手握病人的手腕,右手大指端拔合谷部位的筋;放左腋下,拔左手合谷;放右腋下,拔右手合谷。

第二式:放右腋下法,用左手食指和中指握病人右手脉门,将右臂扬起,用右手大指按住腋下的筋,拔按。俟左手食指和中指感到脉门跳动为止。

放左腋下法,与放右腋式同。用左手反握病人左手脉门,右手按拔左腋下的筋。

四、带脉与三阴交齐放法

手式:病人仰卧。用左大拇指扣住右边的带脉,往里搬;食指和中指按住阑门,往下按,同时右手大指端,按住右腿三阴交部位的筋,左手食指和中指感觉阑门部位跳动,或指下如有流水感,即止。

右侧三阴交放通后,用左手食指和中指,扣住左边带脉,往里搬;大指扣住阑门往下按,同时右手大指端,分拔三阴交部位的筋,左手大指感觉阑门部位跳动,或指下如有流水感,即止。

五、引气归元法

手式:左手捏住建里部位,右手捏住气海部位,同时提起,病人感觉呼吸舒畅。

治完任脉各穴后,用此式*作一次为宜。

六、或中与阴陵泉齐放法:

第一式:病人仰卧,用左手大指和中指扣住两或中穴。先用左手食指和中指,由巨阙部位向下直推至阑门连续三次;仍用右手大指,将左阴陵泉部位的筋按住,拔开;再将右阴陵泉部位的筋按住,拔开。这时感觉胸部轻松。

第二式:左手大指和中指仍扣住两或中,右手大指、食指和中指,扣按或中以下两旁骨缝间,自或中穴下方,一手一手地按至腹部肋边尽处;连续三、五次。

第三式:接上式,再用左手掌侧,按石关部位;右手食指和中指托背后左肋下,与幽门、梁门相对处,同时动作。左掌向右放置托送至左幽门、梁门部位;右手食指和中指顶托向前,推送至章门部位,恰与左手相交;遂后两手向下,同推气海部位为止。

七、治痰厥气闭法

手式:病人盘膝坐。医师蹲、立(拘腰)均可。用右手无名指的指端,扣住天突穴向下微按;并用该指中节,微微拔弄咽喉,病人出现瞪眼摆头,或闭目等现象时,无名指扣拔不停,俟将痰吐出,即愈。如拔弄一分钟,病人的头不摆动,可能气已断绝。至二分钟,仍不见头部摆动,可判定气已断绝,不能挽救。

八、涌泉、的治法手式

涌泉穴的治法手式:病人仰卧,医师对面立,将病人的脚托起,用左手食指和中指托住脚跟,右手食指和中指按抚脚面,大指端顶住涌泉穴(左右两足相同)。

九、偏头痛

手式:病人将腿戳起,施术者用一手的食、中指扣住膝下外侧阳陵泉穴部位的筋,扳拔三、五次;左侧治左,右侧治右。

二、 胸腹部及任脉点穴法说明

本法是按脏腑部位辨证推按。采用针灸穴位,便于标志。所以穴位的部位和主治,与针灸文献的记载,亦略有出入。如巨阙穴,针灸文献所载:“主手少阴心之募”;本法根据巨阙穴在食道和胃上口相会处,点按巨阙可治食欲不振,气逆上冲食道等症。

整体疗法为本法的特点之一,几个穴位互相配合,疗效更为显著。所以穴道的部位,必须准确。如阑门、水分、气海等穴,不可差错。施治穴位,亦不可呆板拘泥,从临床实践中体会领悟,灵活运用。

阑门,在大小肠交会处,为食物自胃中转入小肠的暂停之所,无论虚实各症,必须首先放通此穴。若不首先放通此穴,中焦阻塞,胃与小肠内的浊气,为其所阻,不能下降,清气亦不能上升。如此处气分错乱,凝结不通,则胃肠之气混乱,各脏腑之气亦因之错乱。故此穴是开中气的关键,治中焦疾病的要穴。

建里,其部位属脾脏。脾为后天之基,其部位与脾相靠连。其功能为磨擦胃部。脾脏动作快,磨擦力强,胃的动作力亦快,消化力即强。如脾脏萎顿,胃消化力因之减弱,各脏亦因之渐亏,百病丛生。无论虚实诸症,于阑门放通后,即须治此穴,以活动脾经,开通胃气,浊气方能下降。

气海,为生气之海,清气由此上升,为丹田呼吸之中枢。如不先将阑门、建里放通,即治此穴,则中焦之气,凝聚不能下降,下焦虽通,其气不能上接,故必将阑门、通里放通,其气下降之际,再放此穴,才能接连畅通。此穴久治,恐致气脱,故放通即止。

带脉,在腹部两侧系带之处,与周身脉络相通。用手搬之,似有筋状。如气分错乱于左,左边带脉亦发板;如气分错乱于右,右边带脉亦发板。带脉为活动周身气血的主穴。能使气血通达四肢,为开结、通经、达表之要穴,无论虚实诸症均治之。治此穴时,必须中、下焦之气放通后,再放此穴。

左章门,是小肠部位。小肠折叠蟠回于左边,施治时,只用左章门。水谷经胃蒸发提炼后,由胃下口转入小肠;再由小肠蒸发,如小肠气分错乱,即影响脾胃,胃中浊气不能下降。小肠气分错乱,亦能影响心脏之气,因心与小肠相表里。如失眠及心脏有病,尢须注重此穴。此穴施治时,必须在中下焦及带脉气通之后,否则,浊气不能下降于大肠。

左梁门,在胃下口与小肠交会之处。右石关部位,系在胃侧。此两穴必须同时并用,才能调理胃气,使胃中浊气下降于小肠。胃为水谷蒸发提炼之所,各脏腑即仰仗真所提炼的水谷精华,以资保养。如胃中气分错乱,消化力必减弱,各脏腑亦必应之而亏,疾病因之而起。无论虚实诸症,均须治之。此两穴施治时,必须先将大小肠之气放通,否则浊气不能下降。

巨阙,在胃上口稍上,食道透过膈膜稍下处。食物由此入胃。如食道气分错乱上逆,饮食即难于下咽。故此穴为开胃纳的主穴。无论虚实各症,均须治之。此穴施治时,必须先将胃气放通,然后施治,浊气才能下降。

幽门(左幽门),在胃的下口。因下口肉厚口细,胃中气分错乱,此处最易蕴藏积滞。如治梁门、石关不能下降于小肠时,即须泄压幽门,使积滞下降于小肠。泄压时,左手搬住左腋际靠胸部的筋。此筋专通胃气,胃气通,积滞才能下降(如胃肠痛,均须注意此穴)。治此穴时,必须先将小肠之气放通,胃气活动后,才能治之。且此穴放通后,必再并治左梁门、右石关,胃气方和。

天枢,在大肠部位。大肠迂回蟠曲于少腹,谷物的渣滓,经过大肠排出之。如大肠气分错乱,往往发生少腹胀、便腻、便结、便血、泄痢等症。气分错乱上逆,能影响肺胃。治气臌、水臌症,自阑门至巨阙放通后,即治此穴。其它症,须斟酌病情加用。

关元,在膀胱部位。如膀胱气分错乱,往往发生尿结、气淋、遗尿、小便便腻、尿血等症。上述诸症加治此穴,须先将肠胃之气放通后加用之。施治后,必须治肾俞,以升肾气。

水分,在大小肠交会处。水谷由此分道。凡治此穴时,必须与阑门并治。因此穴与阑门有直接关系。其作用,水谷经小肠蒸发后,水谷尚在混合中,顺小肠下转阑门。因气的作用,水谷即暂停缓下。水分以气的蒸发力,即将水湛清,转入肾脏;谷物渣滓,由小肠转入大肠。如此处气分错乱,往往发生腹胀、腹泻等症,须与阑门并用之。

上脘,在胃上口处;中脘,在胃的中部。此二穴可并用之。在肠胃之气放通后,酌情加用,以调合脾胃之气。下脘,距离建里甚近,治上脘中脘后,再治建里一次,不必再治下脘。

以上各穴部位治毕,将胃肠各部分之气放通后,必须再治阑门一次,因肠胃之气,虽以通畅,但恐中焦复结,故须再治阑门一次,以调中焦之气。再治气海一次,使胃肠中的浊气,易于下降;并压三把,以活动大肠之气。再用引气归元法,导气达于丹田,清升浊降,病人即有舒畅感。

扣两域中,可使胸部开爽,有调和胃肠气分的作用。一手直推腹部,以导浊气下降。一手拨阴陵泉,引导气分上下通畅。再用两手由幽门、梁门部相对处,同时推至气海(域中阴陵泉齐放法)。

治阑门、水分、建里、章门、上脘、中脘、左梁门、右石关等穴,因气分错乱于胃与小肠之间,推按使浊气下降。但浊气极易上逆反冲,故按住食道以迎之,使浊气不能上逆之,即可顺手法导其下降。

治气海、天枢、关元等穴,浊气易于反攻胃部。故于施治时,用左手迎住左梁门、右石关两穴,以防气冲胃部。

治巨阙时,浊气易于上冲胸与喉咙,故用左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按天突、璇玑、华盖三穴以迎之。

以上为诸穴各部位的作用和治法,即所谓调中气,开门放水,调气活血引气归原。任脉起于会阴,经阴器上行腹部,经咽喉上达下唇及承浆。凡各穴称之曰门,为气分或水谷出入之处,中焦是沟通上下焦的关键,施治必先开中焦之门,中焦气通,上下两焦之气必动,再开下焦之门。下焦气通,中下两焦气通,即放带脉,使周身表里气通,再开上焦之门。上焦气通,气分即能下达于丹田,三焦气血才能和畅。如先开上焦,因气分已错乱于中焦,上焦气降,势必愈砸愈塞。如先开下焦,因中焦气分错乱凝结,虽将下焦放通,但中焦气结未开,上焦浊气,仍不能下达,气亦易脱。故以先开中焦为第一要义。本法应用的扼要部位:一、阑门,二建里,三、气海,四、带脉,五、章门,六、左梁门,右石关,为开中气的关键。无论虚实久暂各症,必须采用。施治顺序,不可错乱。临症所用补、泄、调等手法,对于各穴注意或久、或暂、或缓、或急、或轻、或重之点,随病情而转移。如病情复杂,须加用别穴,不可墨守成规。

三 治胸腹部及任脉名穴要点

治腹部及任脉各穴,以放通为主。无论点何穴,如指下感觉有气分凝聚不通,用调、泄、压、拨手法都不能通时,千万不要用猛力,免出危险。可将比穴有关的其它穴道放通,再点此穴,即自然通顺。

点阑门用调、泻不通时,须压拨使之通。如仍不通,须缓缓再泻之。再不通则绝。

点建里如现板滞,用调、泄、压、拨法都不能通,待治毕治背部督脉时,升其脾俞,再点建里,建里自通。如仍不通则脾绝。

气海不宜久治。泄之须慎重。此穴易通,不可过。

点章门不通,可再点阑门,章门自通。

点梁门、石关不通(如停水即作响,须用放水法),须再点章门。仍不通,可斟酌情形,加用带脉与三阴交齐放法,或用放腋下法,即通。

点巨阙不通,可再点梁门、石关。放通后巨阙即通。

点天枢不通,可加用带脉与三阴交齐放法,再点天枢即通。

点幽门不通,即用压拨法。此穴用泻调,无须用补,虚症用时很少。

上脘、中脘两穴,须与建里并用。加点此穴时,必须将阑门等穴放通后,方可加用。否则不易通顺。并用补泄调等法,可斟酌病情,灵活运用。

用升津法时,必须先将胃气调顺,否则易吐。

用放腋下法时,必须先将腹部和任脉气分调顺。如不将气分调顺即放腋下,虽能将气分临时调开,暂时见效,气分必在错乱。但气分通否的感觉,均在右手扣脉门的食、中指。如将气分舒开,指感脉门顶动,如不顶动,内部气分必系严重错乱,分须体察情形,而点其它穴道,紧防病情发生突然的变化,细心研究,灵活运用。

用放水法时,如病人有呕吐、转食等症状,胃中作水响,治梁门、石关仍不能让气分通顺,系胃中存水。气分通顺,水即随之下降小肠。手法顶抖后,右手斜推,不可过三次,多则伤气。

四 治胸腹部及任脉各穴的感觉

病有虚实。实,为有余之症,猝然发病。身体素弱,偶因外感、内郁而突然发病,为病实体虚之症,与有余之实症不同。虚,为亏损之症,症状初轻,逐渐严重。如不早期治疗,往往长期不愈。兹将治疗原则分述如下:

实症应重泻、轻补,拨,压兼用。实症气分错乱,或气分凝聚,宜重泄。泄通,即须轻补数次,以防气脱。气分错乱,用泄法不能通畅时,泻时用力微压。如气分凝聚,微压而指下不能捺下时,仍用泻,俟指下感觉似通之状,稍用力压之可通。如通,即轻补数次。两穴并治时,先用泄。如不通,即做拨之。微拨而指不能捺下时,仍用泻。泄,指下感觉微动,即稍用力拨之。指下觉通,即顺其势微用力推之,以顺其气,使其气不再错乱凝聚。

病实体虚,治胸腹部及任脉诸穴时,须泄、调、补、压、拨、推六法并用,重在泄、调。气分错乱,须泄之;泄而不通,须压之,使其气通。过通,恐气脱稍补之。重补,恐气塞,须重调之,调则气顺。两穴并治,亦先用泄。泄而不通,则微拨之,以使气通。过通,恐气脱,须稍补之。重补,恐气塞,须重调之,调则气顺,须推之使气平和。

又治病实体虚之症,调宜后用。先调,气结不易开,气分更错乱。泄补之后用调,以使气分和畅。

实病用重泻、轻补。因气分错乱,突然而发,气分尚未亏损。泄通,气结自解。须防气脱。应稍补之。因元气尚足,不至再结,其气自和。

虚症,治胸腹部及任脉诸穴时,用重调,轻泄,轻补之法。因气虚,重补即塞,不补益亏,不泄则塞,重泄易脱,故须重用调,轻用补泄。必先调之,调而不开,则轻泄之。泄通,即用补。如泄而不通,微用压;压通,即稍补之,以防气脱。稍补即调,使气分通畅。两穴并治时,亦先用调。调之不通,稍用泻,泄通即微补之。重调之后,气分通畅,即微推之,使其气舒;微拨之,使其气畅。

症状似同,指下感觉不同。必须根据指下感觉,辨证施治。

举例如下:

气臌,夹肋痞、水臌三病相类似,指下感觉不同。气臌,腹大作胀,以指按之,硬如皮球,无空隙软处,亦无病块。夹肋痞,腹大作胀,以手按之,腹部有软硬不同之处,硬块大小不一,硬块含在肌肉之间。

水臌,腹部亦胀大,四肢胖肿,以指按之,表软而内硬。

治气臌,用力宜缓,不能用猛。力猛,于病人无益而有损,施治者手,亦易被摧伤。治法注重泻、调,轻补,压与拨须稍用力,品而用之。

治夹肋痞,用力宜实,不需猛。冶法注重泻、不用调,须轻补之,压与推、拨,用力而品之,不需用猛力。

治水臌,用力微塌,注重泄、调,微补。压与推、拨,用力微塌,品而缓用之。

有腹部塌陷,板硬如石、如木,用指按其穴,而部位属何脏腑,指下不甚分明者;有腹部塌陷而不硬,用指按其穴,而部位易于辨明,其部位内有硬块如石,其硬块或长或圆,形状不同者;亦有硬块按之则无,指起则现者;亦有推之则动者;有软而实者;亦有按其穴的部位,似有弹力而顶指者;亦有按腹如棉,下塌而不能托指者。此种已现败象,须谨慎注意。若按之如烂泥,推按十数分钟,指下仍无感觉者,则系绝相,不治。以上数种,皆为虚弱诸症之现象,施治时,须察其病情,斟酌而行。其力宜轻而悬提【注二】

者则悬提之;宜轻而塌之者,则塌之;宜轻而抖按【注三】者则抖按之,但决不能用力。补、泄、压、推、拨,必顺斟酌病情,灵活运用。补不宜重,恐其气塞;泄不可重,以防气脱。

按某穴的部位时,致旋转将通之际,指下有多种的感觉。有初按平和,至相当时候感有突起一包或数包者,则悬指而推按之,以使其气通。有在相通之际,指下觉有流水状者;有如流水状者支支作响者;如发现种种异声者;有如水泡连珠而破者;有如汲水之响者。其种种不同之现象,不止于此,皆系气分将通之朕兆。俟经过此等朕兆之后,指下绵绵悠悠,不疾不徐,柔和通顺,此即指下气通之感觉。但亦有指下不发现上述合种朕兆,而即觉“气通”者。总之“指下气通”,为本法治病之最重要关键。奈笔墨难以形容,须手法练习纯熟,方能体会到。

【注一】 品,即体察之意,与品茗、品酒之意同。

【注二】 悬提,其用法须肘悬,气贯指端,旋转不须用力,其气自然达到内层。在治腹部各穴时,有“粘而提之”之意,故决不可用力,用力则感觉不灵。此手法必须掌握斯术有相当高深程度方能运用(虚损元气过亏者,及孕妇最为相宜)。

【注三】 抖按其手式忽起忽落,如抖搬之状,于气将通之际,略觉指下突起一包者,用力泄之,恐不能通,需用此法,其气包自散。

放水法说明:

即放胃内停水法。胃中气分错乱,气,水凝聚而停于胃下口。其症状多为食后即吐,见食作恶,转食等症。施治时须照图式运用。

升津法说明:

病人口干、舌燥、食不下咽,系胃中津液不能上达于口。须照升津法手式图式升其津液。

放腋下法说明:

如遇咽喉作痛,水谷及水液不能下咽,或气串、气滞、岔气,两肋胸部作痛等症,照放腋下法放之,痛可立止。痛偏于左,放左边腋下;痛偏于右,放右边腋下;两边均痛,左右均放之。气通与不通,均在左手食、中指的感觉,用左手食、中指扣病人脉门,脉门跳动,其气必通,其痛必止。脉门不跳动,其痛即不能止,须缓治之。

治妊妇法说明:

施治孕妇,指下必须轻拨,不可用力,以免触伤胎气。腋下少腹诸穴,更要格外慎重。天枢、气海、关元均与胎气相近,应用悬提法,缓慢推按,指下感觉气分稍通即止,以免气下陷发生堕胎之危险。技术尚未纯熟时,慎勿对孕妇施治。

第二节 腰背部

一 腰背部及督脉点穴法

腹部及任脉治疗毕,使病人坐起。医师立在病人的背后,用两手同时施治背部及督脉点穴。

第—式:

用两手食指和中指扣住病人的两肩井穴,右手大指缓推风府、哑门十余次。(附图)

第二式:

用两手食指和中指仍扣住病人的两肩井穴,右手大指按住百劳穴,左手大指加按右大指上;用两手食指和中指往里扣,大指往下按。至病人有感觉时为止。(附腰背部手式图二)

第三式:

两手食指和中指仍扣两肩井,两手大指捺住两风门穴缓缓顶按(参看背部图二)。

第四式:

用左手大指和中指,扣住两膏盲穴的大筋(如钳形)按住不动,右手大指及食、中指(如钳形)扣住两风门穴的大筋(如钳形,顺其筋脉向下缓缓往里拨弄至两膏肓扣住不动,随即用左手大指和中指扣住两脾俞穴的大筋,右手仍扣住两膏肓穴的大筋,顺其筋脉向下缓缓推至两脾俞穴为止。

附:腰背部手式图三

第五式:

用右手中指按百劳穴,左手大指食指和中指扣住肾俞穴大筋,往里合按不动(如升肾水,须扣住两肾俞穴捏按之)。

附:腰背部手式图四

第六式:

两手大指扣住两风门穴,两手食指和中指再扣住两扃井穴,向上提拨数次(参阅腰背部手式图二)

第七式:

用两手大指扣住两肩头,两手食指和中指再扣住两腋前面的筋,分拨数次(腰背部手式图五1)

附:腰背部手式图五(1.2)

第八式:

两手食指和中指再扣住两扃头,两手大指从背后插向腋下,用大指提拨腋下后面的筋三、五次,随即顺其筋脉缓缓向下拨送至两时,如是三次(参阅腰背部手式图五.2)

第九式:

用两手食指和中指插向两肋,扣住不动。两大指扣住两膏肓穴,用大指端扣拨两膏肓穴的大筋,往里合按,病人胸部感觉轻松郎止(参阅腰背部手式图六.1)。

第十式:

用两手食指和中指扣两肋,两大指扣住两膏肓穴的大筋,两手均如半圆形,顺其肋缝,缓缓左右往下分推至两肾俞穴,或两大肠俞穴为止;如泄泻,即至肾俞穴为止,不可至大肠俞穴(参阅腰背部手式图

附:腰背部手式图

第十一式:

两手握拳,挤.按背脊的两大筋,自风门穴起,顺其筋脉徐徐向下按至两肾俞穴为止。如泄泻,即至两肾俞穴,不可至大肠俞穴。

附:腰背部手式图七

第十二式:

右手食指和中指扣住右肩井,用左手掌按住大椎向下推送至尾闾部位三、五次为上。随即用左掌从左肩起,向下推至左肾俞穴三次,再以右肩起,推至右肾俞穴三、五次即止。

第十三式:

“散风”,用右手大指和食中指并按住两风池穴,捏按数十次。

第十四式:

治肺俞,用两手食指和中指扣住两肩井部位,两大指端扣住两肺俞穴的筋,扣拨三、五次。

此式与第三式手法相同。

第十五式:

治心俞,用右手中指按住百劳穴,左手大指和中指扣住心俞穴,往里扣拨两心俞穴的筋。治膈俞、肝俞、胆俞、肾俞等,亦适用本式手法。

第十六式:

治命门。用右手中指按住百劳穴,左手大指及食指和中指反扣两肾俞穴。扣拨后,即用左手大指在命门穴按二、三次。

第十七式:

治大、小肠俞。两手大指按住两大肠俞穴,两手食指和中指扣住少腹后面胯上,用大指端往里向下扣按,以病人少腹感觉舒适即止。治小肠俞手法与大肠俞同。

第二节 腰背部

一 腰背部及督脉点穴法

腹部及任脉治疗毕,使病人坐起。医师立在病人的背后,用两手同时施治背部及督脉点穴。

第—式:

用两手食指和中指扣住病人的两肩井穴,右手大指缓推风府、哑门十余次。(附图)

第二式:

用两手食指和中指仍扣住病人的两肩井穴,右手大指按住百劳穴,左手大指加按右大指上;用两手食指和中指往里扣,大指往下按。至病人有感觉时为止。(附腰背部手式图二)

第三式:

两手食指和中指仍扣两肩井,两手大指捺住两风门穴缓缓顶按(参看背部图二)。

第四式:

用左手大指和中指,扣住两膏盲穴的大筋(如钳形)按住不动,右手大指及食、中指(如钳形)扣住两风门穴的大筋(如钳形,顺其筋脉向下缓缓往里拨弄至两膏肓扣住不动,随即用左手大指和中指扣住两脾俞穴的大筋,右手仍扣住两膏肓穴的大筋,顺其筋脉向下缓缓推至两脾俞穴为止。

附:腰背部手式图三

第五式:

用右手中指按百劳穴,左手大指食指和中指扣住肾俞穴大筋,往里合按不动(如升肾水,须扣住两肾俞穴捏按之)。

附:腰背部手式图四

第六式:

两手大指扣住两风门穴,两手食指和中指再扣住两扃井穴,向上提拨数次(参阅腰背部手式图二)

第七式:

用两手大指扣住两肩头,两手食指和中指再扣住两腋前面的筋,分拨数次(腰背部手式图五1)

附:腰背部手式图五(1.2)

第八式:

两手食指和中指再扣住两扃头,两手大指从背后插向腋下,用大指提拨腋下后面的筋三、五次,随即顺其筋脉缓缓向下拨送至两时,如是三次(参阅腰背部手式图五.2)

第九式:

用两手食指和中指插向两肋,扣住不动。两大指扣住两膏肓穴,用大指端扣拨两膏肓穴的大筋,往里合按,病人胸部感觉轻松郎止(参阅腰背部手式图六.1)。

第十式:

用两手食指和中指扣两肋,两大指扣住两膏肓穴的大筋,两手均如半圆形,顺其肋缝,缓缓左右往下分推至两肾俞穴,或两大肠俞穴为止;如泄泻,即至肾俞穴为止,不可至大肠俞穴(参阅腰背部手式图

附:腰背部手式图

第十一式:

两手握拳,挤.按背脊的两大筋,自风门穴起,顺其筋脉徐徐向下按至两肾俞穴为止。如泄泻,即至两肾俞穴,不可至大肠俞穴。

附:腰背部手式图七

第十二式:

右手食指和中指扣住右肩井,用左手掌按住大椎向下推送至尾闾部位三、五次为上。随即用左掌从左肩起,向下推至左肾俞穴三次,再以右肩起,推至右肾俞穴三、五次即止。

第十三式:

“散风”,用右手大指和食中指并按住两风池穴,捏按数十次。

第十四式:

治肺俞,用两手食指和中指扣住两肩井部位,两大指端扣住两肺俞穴的筋,扣拨三、五次。

此式与第三式手法相同。

第十五式:

治心俞,用右手中指按住百劳穴,左手大指和中指扣住心俞穴,往里扣拨两心俞穴的筋。治膈俞、肝俞、胆俞、肾俞等,亦适用本式手法。

第十六式:

治命门。用右手中指按住百劳穴,左手大指及食指和中指反扣两肾俞穴。扣拨后,即用左手大指在命门穴按二、三次。

第十七式:

治大、小肠俞。两手大指按住两大肠俞穴,两手食指和中指扣住少腹后面胯上,用大指端往里向下扣按,以病人少腹感觉舒适即止。治小肠俞手法与大肠俞同。

第二节 腰背部

一 腰背部及督脉点穴法

腹部及任脉治疗毕,使病人坐起。医师立在病人的背后,用两手同时施治背部及督脉点穴。

第—式:

用两手食指和中指扣住病人的两肩井穴,右手大指缓推风府、哑门十余次。(附图)

第二式:

用两手食指和中指仍扣住病人的两肩井穴,右手大指按住百劳穴,左手大指加按右大指上;用两手食指和中指往里扣,大指往下按。至病人有感觉时为止。(附腰背部手式图二)

第三式:

两手食指和中指仍扣两肩井,两手大指捺住两风门穴缓缓顶按(参看背部图二)。

第四式:

用左手大指和中指,扣住两膏盲穴的大筋(如钳形)按住不动,右手大指及食、中指(如钳形)扣住两风门穴的大筋(如钳形,顺其筋脉向下缓缓往里拨弄至两膏肓扣住不动,随即用左手大指和中指扣住两脾俞穴的大筋,右手仍扣住两膏肓穴的大筋,顺其筋脉向下缓缓推至两脾俞穴为止。

附:腰背部手式图三

第五式:

用右手中指按百劳穴,左手大指食指和中指扣住肾俞穴大筋,往里合按不动(如升肾水,须扣住两肾俞穴捏按之)。

附:腰背部手式图四

第六式:

两手大指扣住两风门穴,两手食指和中指再扣住两扃井穴,向上提拨数次(参阅腰背部手式图二)

第七式:

用两手大指扣住两肩头,两手食指和中指再扣住两腋前面的筋,分拨数次(腰背部手式图五1)

附:腰背部手式图五(1.2)

第八式:

两手食指和中指再扣住两扃头,两手大指从背后插向腋下,用大指提拨腋下后面的筋三、五次,随即顺其筋脉缓缓向下拨送至两时,如是三次(参阅腰背部手式图五.2)

第九式:

用两手食指和中指插向两肋,扣住不动。两大指扣住两膏肓穴,用大指端扣拨两膏肓穴的大筋,往里合按,病人胸部感觉轻松郎止(参阅腰背部手式图六.1)。

第十式:

用两手食指和中指扣两肋,两大指扣住两膏肓穴的大筋,两手均如半圆形,顺其肋缝,缓缓左右往下分推至两肾俞穴,或两大肠俞穴为止;如泄泻,即至肾俞穴为止,不可至大肠俞穴(参阅腰背部手式图

附:腰背部手式图

第十一式:

两手握拳,挤.按背脊的两大筋,自风门穴起,顺其筋脉徐徐向下按至两肾俞穴为止。如泄泻,即至两肾俞穴,不可至大肠俞穴。

附:腰背部手式图七

第十二式:

右手食指和中指扣住右肩井,用左手掌按住大椎向下推送至尾闾部位三、五次为上。随即用左掌从左肩起,向下推至左肾俞穴三次,再以右肩起,推至右肾俞穴三、五次即止。

第十三式:

“散风”,用右手大指和食中指并按住两风池穴,捏按数十次。

第十四式:

治肺俞,用两手食指和中指扣住两肩井部位,两大指端扣住两肺俞穴的筋,扣拨三、五次。

此式与第三式手法相同。

第十五式:

治心俞,用右手中指按住百劳穴,左手大指和中指扣住心俞穴,往里扣拨两心俞穴的筋。治膈俞、肝俞、胆俞、肾俞等,亦适用本式手法。

第十六式:

治命门。用右手中指按住百劳穴,左手大指及食指和中指反扣两肾俞穴。扣拨后,即用左手大指在命门穴按二、三次。

第十七式:

治大、小肠俞。两手大指按住两大肠俞穴,两手食指和中指扣住少腹后面胯上,用大指端往里向下扣按,以病人少腹感觉舒适即止。治小肠俞手法与大肠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