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浅谈新形式下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12:38:55
浅谈新形式下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朱太明2005-4-29 10:09:55 1538
前苏联教育家苏震姆林斯基曾指出:“教育的特殊目的就是发展智力,培养聪明人”。而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因此,启发学生思维并着力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应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呢?我认为针对历史科的特点不外乎着重培养四个方面的能力。一是阅读能力,二是记忆能力,三是思维能力,四是表达能力。当然这四种能力的培养不可截然分开,而是按照历史学科特点进行层次和逻辑上划分的。阅读是记忆的前提,记忆是思维的基础,而运用,表达则是前三者的具体体现。本文拟就历史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谈谈自己的一些浅清见。
一.阅读能力的培养
所谓阅读能力,顾名思义就是学生看、读能力,这是学生获得知识点的一个很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手段,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环节,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看书习惯,掌握阅读方法,这其中教师应起主导作用。
(一)教师预先根据教材内容或提供教学有关的史料,编写阅读提纲或复习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来找答案。
(二)教师确定阅读时间,提供三、四百个字史料,要求学生在几分钟内读完,并快速抓隹问题的本质关键,其目的是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培养学生注重集中思维、敏捷地快速读书能力。
(三)教师结合教材给学生不同的阅读方法:如有划读法、注读法、列纲法、联读法等。划读法培养学生根据提纲问题在书上找有关内容划线;注读法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和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列纲法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答题要点列提纲;联读法要求学生把新旧知识、中外知识联系起来思考,以培养学生联想、阅读能力。下面就以列纲法略举一例:
例:在学习明治维新一章背景时,学生觉得难以总结列提纲,我就以“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的背景和准备为例,因为两者均给学生 “头重脚轻”的感觉。
例:1857-1859印度民族起义
背景:印度社会各阶层反英情绪高涨
①农民、手工业者地处社会下层,反抗最坚决。
②士兵受革命情绪感染,反英情绪日益加强。
③封建王公领地受兼并,倒向起义者一边。
④准备:① 薄饼    ② 秘密组织  ③“圣战”文告      ④ 民间艺人宣传 ⑤士兵中的红莲花经过:(略) 意义(略)
通过以上列出,从中让学生悟出了一些道理,逐步培养他们对教材进行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到列明治维新背景提纲时学生就方便得多了。
例:日本明治维新背景:
(一)内因:(十九世纪日本社会状况)
1. 阶级矛盾尖锐:
(1) 阶级结构:统治阶级:天皇、将军、大名、武士被统治阶级:80%农民
(2) 矛盾体现:1837年大盐平八郎起义
2. 商品经济发展及影响:
(1)发展:
A. 西南强藩满幕府统治,产生改变现状要求。
B. 手工业出现手工工场。
C. 商业出现“三都”
(2)影响:(几个阶层的变化)
A: 西南强藩不满幕府统治,产生改变现状要求。
B: 新兴地主、商人、资本家成为一种政治力量,要求摆脱封建束缚。
C: 武士阶层生活困窘,由封建统治支柱变为反幕府力量。
(二)外因:领土主权破坏,门户被打开。内外因结合促成幕府危机总爆发。通过以上这样由浅入深牵、扶引导,阅读能力大有提高,对于学生掌握教材内容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二、记忆能力的培养。
所谓记忆能力,就是学生把阅读所获得的知识刻在头脑中的过程,以达到“历史知识的再认和再现。”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一直被人们所重视,但一度曾被一些人误认为历史学科学习只要死记硬背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历史知识的记忆方法很多。如图表法、数字法、以点连线法、比较法……等等。如果 一味强调学生去死记硬背,则无疑是带学生走进了误区,结果是事倍功半。
对此,我的做法一是对重点章节或重点问题,印发讲义、图表,列点和难点,以提高记忆能力。二是教学生掌握时间顺序记忆。“纵”向“横” 向记忆,“纵横交叉记忆”,使学生理解历史科的特点和规律进行记忆。如在教学列宁的共产国际成立大会报告内容时,我就指导学生采取理解记忆的方法。列宁关于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报告内容是段理论性很强的内容,不理解就无法记忆,我采取先指导学生分析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内涵,再分析苏维埃民主与专政的形式,最后进行总结分析,这样层次清晰,便于学生记忆。
总之,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因情况而定,在课堂上多运用一些记忆方法既可提高课堂趣味性,又可帮助学生记忆。又如在教学十月革命中彼得格勒起义过程时,我仅出几个时间限制词把整个复杂过程表述得一目了然。例:11月6日晚  11月7日上午  11月7日晚上  11月7日晚上9点多钟时……
三、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顾名思义,历史思维能力是运用思维学习历史的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是“阐释”,我认为历史学科中的思维能力主要包括抽象能力、归纳能力及分析综合能力之培养。
所谓抽象能力,就是通过头脑“加工厂”把历史事实本质属性和非本质的属性区分开来,抽出本质属性,舍弃非本质属性的过程。出鸦片战争为例:战争对中国社会影响之一就是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就半殖民地这个角度而言,教材抽象叙述为中国鸦片战争后领土 主权、领海主权、司法主权主、关税自主权和贸易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而这些主权遭到破坏均是从《南京条约》及其附件内容中抽象出来的,故在教学中可提问:《南京条约》及其附件内容条款使哪些主权遭到破坏?学生很快发现“割香港岛丧失了领土主权;开放五处通商口岸丧失了领海权;英进出口关税同英商定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司法权等等。通过抽象学生不但掌握鸦片战争对中国影响,而且掌握了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内容。
所谓概括能力就是在头脑中把抽象出来的各种事件和现象的共同属性结合起来联系在一起的思维过程。概括与抽象往往是分不开的。
例:在学习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特点时,学生只知其有革命和妥协的两面性。具体情况书中并未明确阐述,而是散见于教材不同地方,如果在教学中不进行抽象和概括,学生只能死记硬背这一历史结论而不知其所以然,认识水平,思维能力不能提高,为提高学生概括能力,教学中可先提出出下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概括。
(1)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在怎样情况下产生的?又是怎样得到发展的?
(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特点在近代历史上是如何体现的?对于其产生根源学生认真思考不难发现是在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解体,小农经济破产和外商企业的刺激下产生的,而发展过程则可划分为几个时期: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同时开始出现,70年代一批商人,地主官僚投资于近代新式工业,甲午战后初步发展,一战期间进一步发展。
通过这一划分从可以概括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一开始就受到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故有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要求,但产生时又很弱小,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的封建势力有依赖关系,有妥协一面。
至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特点在近代史中体现又需要学生的概括。其革命性指他们在登上历史舞台后一系列政治活动: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保卫民主共和、反对军阀的政治斗争,均表现其革命性,且取得一系列的胜利和成功,而妥协性则造成其变法和革命的失败,因为他们不能彻底提出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不敢发动群众。
为此,此题还可延伸: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特点又有什么变化?人民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结果如何?综上可见,历史教学不仅要叫学生理解记忆一些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揭示历史现象本质的思维能力。演绎推理就是因果关系的推理,即出历史事实为根据,以马克思主义原理为准绳得出结论,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一些已知历史规律为前提,让  学生根据前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主义之观点自己正确地推导出结论,从而提高思维能力,这种推理在能力在历史教学中几乎时时碰到,只要教师有意识地注意引导,学生能较容易接受,时间一长即可见效。
归纳推理,是由个别历史事件现象推出事件的普遍性规律,培养归纳能力,即是让学生从众多相关或相同的历史现象中得出其规律。例:在复习中国古代各封建朝代的历史,一般采取垂直比较适宜,即从政治、军事、民族关系、文化等几个方面去要求学生掌握。比如复习西汉的政治,教师可划分为前期政治和后期政治,前期较清明出现了“文景之治”后期政治腐朽被王莽夺权,以此为断层面引导学生联系其它统一封建朝代的政治统治,从而归纳推理能力的培养,能使学生正确地分析评价历史现象逻辑推理能力。
至于比较能力是学生难以掌握的一种思维能力,那么怎样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呢?教师给学生在认真审题后先找出双方的“落脚点”,然后从中找出共同的角度比较异同。
例:比较秦隋两个朝代的相似之处。这是两个朝代的比较,教师可在指导学生从朝代建立到灭亡过程中有哪些可比之角度,且有相似之处,通过提示,学生即可得出这样的结论:
① 都结束了分裂局面,实现其国家的统一。
② 创立了新的政治制度,加强了皇权。
③ 都重视经济活动,留下了伟大工程。
④ 后期都由于政暴被农民起义所推翻。这样指出了共同角度就不难加以比较了。
比较一般有五种情况:
一是 同一国家或地区不同历史阶级历史现象之间的比较,如北美独立战争战争之比较,印度三次民族起义之比较。
二是不同国家或地区一些历史现象之比较,如中国的戊戌变法同日本明治维新之比较。
三是性质相同历史现象之间比较,如俄1905年革命同二月革命之比较。
四是性质性质不同历史现象之比较。如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之比较。
五是某些具体历史事件、人物、著作之比较。这种例子就很多不。
分析综合能力之培养往往包含于这和几种思维能力培养之呀赼,诚然思维能的培养远远不止这些,这种能力之培养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教学过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耐心指导和细心的培养。
四、表达、运用能力的培养
表达、运用能力,就是把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和以能力通过一定的形式表达出来,即文字表达能力。这是历史学科基本能力之一,历史学科的文字表达能力有别于一般文字表达,它是使用历史语言对历史知识进行书面表达或对历史问题进行的书面阐述。历史学科文字表达能力可分为两个层次的要求:一是语言准确,观点鲜明,叙述条理。二是逻辑严密、层次清楚、说理充分。对于历史学科文字表达能力的考查,一般以教材分析和问答题的题型出现,近些年来,尽管历史科考试要求增加文字表述能力的主观题呼声高不涨,因干涉较大成效不显著,但这是历史科能力考查一大趋势,故教师要以足够之重视。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呢?这里我从以下四个方面叙述。
首先,在文字表达方面,教材提供了结构严谨、文字精炼、层次清楚的典范,教师在教学中以身作则,尽量要点具体化,使学生一目了然,如在讲唐经济恢复和发展时,先列出农业、手工业、商业三个方面,就得到出第一、第二、第三这些序号,就显得条理清楚,为学生作好表率。
其次,对一些过程较为复杂的历史事件,时常要求学生多练习文字表达,如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天京事变”一目,书中叙述大约在250字左右,我要求学生在90字以内总结出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反复练习自然会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其三,是仔细研究新式例题,文字表达能力实际上以问答题最有代表性。有些学生在答历史问题时意思清楚,但一下笔时往往离题,故我常常带领学生研究新题型,让学生从中悟出一些道道来,一般平时问答题文字训练,要求以300字左右为宜。
其四,通过测试训练的办法提高学生文字表达能力,在平时测试训练中,教师仔细阅卷会发现问题:如“一窝蜂”的叙述,不列提纲,层次不清,眉毛胡子一把抓,甚至错别字,病句连篇等等。对于普遍性问题要集体纠正,个别问题要进行面改,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答题水平。
表达,运用能力之培养除文字达能力之外,还有其它一些因素。教师在平时均要因势利导。
总而言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新形势下的中学历史教学课中的能力培养是我们中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要提高教学质量,应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是教师自己不断地加强理论学习,二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实际能力,否则就不能适应新形势,就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上只是我个人肤浅的尚不够成熟的一些认识和初步的尝试,不对之处谨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