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增长率陷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3:42:11

识别增长率陷阱

2010年08月25日 02:15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姜韧 ○编辑 杨晓坤

源于4月中旬的A股调整,拖累市场的沉重砝码是金融地产板块和中小市值高价股;但崛起于沪指2319点的反转行情却仍是中小市值股票跑赢大市,中小板指[5871.95 0.71%]数和创业板指[980.63 0.38%]数分别逼近前期高点,而落后的仍是主板指数,这就给人们带来深深的困惑,在主动型投资策略中,是追高富贵险中求好,还是逢低守株待兔好?

指数规模快速增长意味着市场价值的快速增长,但这并不意味着投资收益也在向同一方向发展,格雷厄姆就曾提及:“明朗的发展前景并不意味着能为投资者带来明显的盈利。”

纵览1957年标准普尔500指数创立以来的内部市场价值变迁即可略窥一二:1957年金融股的市场份额仅有1%不到,而能源股的市场份额高达21%,但至2006年全球金融危机导火索点燃前夕,金融部门的市场份额却飙升至20%以上,而能源部门却锐减至7%左右,如果您选择市场价值递增的板块则显然应该买入金融股而卖出能源股,但事实上却相左,自1957年以来,金融股的收益率落后于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总体水平,而能源股表现则优于市场。

因此,短期而言,追逐市场价值快速增长的板块可能是正确的选择;但长期而言,寻找快速增长的板块却可能是错误的抉择,这就是所谓的增长率陷阱。

回到A股市场,同样的困惑也就能够获得答案了:在2007年牛市末端,市场价值增长最迅猛的板块是能源板块,当时中国神华[23.91 0.50%]和中国石油[10.24 0.10%]都给短期投资者和打新投资者带来了快速的回报,但中长期投资收益却令人不敢恭维;同理,金融板块中的银行股已是A股估值最低的板块,但市场价值却是持续递增,产生上述增长率陷阱的根源在于板块新股的快速扩容;比较复杂的情形是中小板和创业板,作为分类指数,如果将其纳入A股整体范畴,同样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新股快速扩容带来市场价值的递增,同时指数规模偏小也令个股贡献能够推升指数市场价值。

因此,主动型投资策略基于投资收益的分析比市场价值分析更重要,一般而言,投资收益与市场价值表现最接近同步的板块是医药股和日常消费品股,这也就是为何巴菲特对医药股青睐有加,而在A股中食品饮料股长期表现最稳定;能源、IT、耐用消费品板块则是明显的周期性行业,类似资源、汽车、家电等股票只要不退市,关键看价格而非估值。

中小板和创业板新股投资策略有阶段性特征,例如:创业板首批限售的“小非”股份10月解禁,这就会带来巨大的流动性压力,可是居控股地位的“大非”股份还未至解禁期,因此短期流动性洪峰可能会提供介入的良机,这就是交易型的投资机会。但长期而言,投资者需要识别增长率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