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兰节的来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2:36:52
 洮河人收藏

七月十四,相传农历七月是“鬼月”。七月初一是“鬼门关”大开的日子,从七月初一鬼门关开启起,到三十日鬼门关关闭这段日子里,阴间的无主孤魂都会涌到阳间,徘徊于任何人迹可到的地方找东西吃。所以人们纷纷在七月里以诵经作法等事举行「普渡」以普遍超渡孤魂,恐防它们为祸社区,又或祈求鬼魂帮助治病和保佑家宅平安。中山西部地区的民众有宰三牲,吃粽子的传统习俗,近年还有用鸡鸭拜祭先人的祭祀活动。


据《香山县志》记载:“七月十四日,浮屠盂兰盘会,剪纸衣祀先人,各乡盛设黍粽……。”在历史上,七月十四,俗称“盂兰盆节”、“鬼节”、“中元节”等。这种习俗为汉族传统节日流行全国。但古时却是在七月十五日,故又称是中元节。盂兰节主要是宗教节日。历史上有两种提法:

1、《道经》:“七月十五日,中元之日,地官校勾搜选众人,分别善恶。……于其日夜讲诵是经。十方大圣,齐咏灵篇。囚徒饿鬼,当时解脱。”而佛家却另有说法:相传释迦牟尼佛祖的弟子目连,在梦中见其母亲死后,坠入地狱之中,被饿鬼吞食受苦,倒悬于梁上,惨遭烈火煎熬。目连惊醒后便求佛祖超度其母。佛祖对目连说:在七月十五日,设百味果食,供养十方僧众,便可使其母解脱苦痛。由此,佛教徒据此传说兴起了盂兰盆会,到了每年七月十五日,便设果品素食,款待四方僧众。以后逐渐演变成为民间的祭祖日,以追悼祖先亡灵,城乡民众在村口、家门前焚香并烧衣纸,摆供果品于街上意为超度亡魂野鬼,以求家宅平安和乐善好施之德。

2、宋代未年,元兵入侵,为避战乱和元兵,各寺庙遂提前一日,在七月十四祭祀,超度亡魂。至此以后,改变为七月十四日过盂兰盆节,成为习俗。古时,到中元节的前一天(即七月十四日),家家都备有较为丰富的佳肴、果品开始祭祖了,在宰杀牲畜家禽上,与七夕(七月七)相反,多不杀鸡而杀鸭,祭拜祖先后,均往三元庙参竭打醮,在中山的大涌、沙溪一带则在七月十四裹粽、炊糕、包叶仔(茶果)等,拜祭祖先。而城乡的庙宇,也在当天开始建醮设坛,僧道云集打醮,以替人们超度亡魂。中山人俗称为“做十四”。祭祖祀神活动在白天的中午举行,傍晚后,则全家团聚食饭,或邀请亲朋戚友共聚饮宴。至晚上,则家家户户在门前路口烧衣纸、抛供果食品等。而当铺则还抛铜钱以抚冤魂野鬼,消灾和济救无主幽魂等。过去烧衣纸,多为“元宝”、“金银”、“纸船”、“衣帽鞋袜”等;近年来,一些别出心裁之生意人和迷信之人,将剪纸衣、扎纸人等形式改变为用竹纸扎成“汽车”、“轮船”、“皮箱”、“电视机”、“录音机”、“别墅”、“的士”、“摩托车”等现代的日常生活物品,美名曰献给那些孤魂野鬼,真可谓劳神伤财,更甚者,还有人扎成“飞机”、“大炮”等武器,说是献祭给“土地公”,用以征服一切厉鬼冤魂和灾神,真是无奇不有。
 烧衣习俗流传已久
  踏入农历七月,由初一起,不少家庭开始选购纸紥祭品,在家中迭起一束束七色彩纸。传说七色彩纸是烧给孤魂野鬼穿著的衣服,是烧街衣的必备纸品。纸紥店的李姑娘说,盂兰节除祭祀无主孤魂外,亦须祭祖先,一般祭祀日子为盂兰节前后,择定良辰吉日,就可烧衣拜祭。祭祀分两部分,日间拜祖先,夜间烧街衣祭路鬼。
  烧衣习俗流传已久,烧街衣除备金银、衣纸、冥镪外,还要配备糖果、饼乾、白饭、素菜、生果、酒水等祭品,亦有人撒零钱拜祭,让孤魂野鬼“有得吃,有得著,还有钱用”,不会在阳间“搞搞震”,可保家宅平安。

叶仔

芦兜粽(图一)

芦兜粽(图二)

芦兜粽(图三)

祭祀用品(图一)

祭祀用品(图二)

祭祀用品(图三)

传说七色彩纸是烧给孤魂野鬼穿著的衣服,是烧街衣的必备纸品

金银、衣纸、冥镪(图一)

金银、衣纸、冥镪(图二)
盂兰节的来源和意义:
每年农历的七月十四/十五日是“中元节”(盂兰节),也是民间俗称的“中元普渡”。中元本是中国道家祭祖的日子,再加上“目莲救母”等感人的民间传说,就形成普渡的习俗了。

七月十四/十五是中元节,它和正月十五的上元节、十月十五日下元节传说分别是地官、天官及水官大帝(即所谓的三界公)的诞辰。在中元节当天,地官大帝来到凡间,考察眾人,分别善恶,因此在这天,民间都有祭祀地官大帝的仪式;而这一天也是一般人家祭祖,祈求祖先庇福的日子。
所谓“普渡”,原是普遍超度孤魂野鬼的意思,与拜三界公原不相涉,但因为时间的巧合,所以出现把二者合而为一的现象。农历七月民间俗称“鬼月”。一般我们都相信人具有三魂七魄,而人死后,七魄分离,只剩下三魂就叫做鬼了。有人祭祀的鬼,不会危害人类,但那些没人祭拜的孤魂野鬼,就不一样了。据说因为地藏王菩萨曾经发愿要普渡眾生,所以在每年的七月一日开鬼门,让身在阴间的眾鬼返回阳世探视自己的亲友及子孙,直到七月底,才召眾鬼回地狱。因而从初一“鬼门开”到三十“鬼门关” 这段日子裡,人们为保有生活的平安,不仅婚丧喜庆皆不敢轻举妄动,每户人家都要供奉菜饭,这种祭祀,俗称拜“好兄弟”,祭祀“好兄弟”的活动在七月十四/十五日达到最高潮,这天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中元节”;道士们以诵经作法事和準备三牲五果普渡孤魂野鬼,举行“普渡”的祭仪,用牲礼酒食祭祀孤魂野鬼以防止祂们作祟。
然而,在七月十四/十五,就佛教而言,七月十五日是所谓的“盂兰盆会”─佛教徒以百味五果供养佛祖,举行“盂兰盆会”。其实盂兰盆会和中元普渡两者原本是有所区别的,但后来却把它们合而为一了。“盂兰盆”,本是梵语“乌兰婆拏”的原音的转变,原是“救倒悬”的意思: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掛在树头,苦不堪言,为免眾生免於“倒悬”之苦,佛家便在庙中诵“盂兰盆经”,并且佈施食物给孤魂野鬼。至於这种风俗,据说是起源於“目莲救母”的传说:佛祖十大弟子中号称神通第一的目犍莲尊者,有一天正在听佛祖讲解“回恩”时,突然想到了他的母亲,回家一看,它的母亲已经死了,原来他的母亲不守清规骂僧吃狗肉,因此死后被打入地狱,而且受著饿鬼的苦刑。目莲想用钵盛饭,拿给他的母亲充飢,但不料饭才一入口,就被一道火焰烧成炭灰辉,他没有办法,就跑去恳求佛祖教他解救母亲的方法,佛祖说他的母亲罪孽太深,必须用盆器,罗列百果,供养眾僧,仰赖眾僧的功德,才能解救它的母亲倒悬之苦,於是目莲照著去做,果然使他的母亲脱离倒悬之苦。
当“目莲救母”的“盂兰盆会”传入中国后,中元节祭祖的行为也受到佛教的影响,再加上佛家强调“普渡”水陆冤鬼孤魂和道家强调的“赦罪”恶鬼囚徒的精神,同出一辙,这也是儒家思想仁心的表现。所以,中元节的礼俗,乃是融合了儒、道、佛的理念於一炉。
早期在举办盂兰盆会或中元祭时,祭品多为香花素果,待在民间风行以后原先亦十分俭约,但本省由於歷史、地理环境特殊,早期先民胼手胝足,冒险犯难来台开垦,死於海难、兵灾、番害、瘟疫的不计其数,所以民间恐怕无祀的鬼魂为厉招灾,对於“普渡”特别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