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中国高速发展之谜——《国情备忘录》之一 ll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20:16:56
2008年,一场金融风暴从美国华尔街悄然发端。在雷曼兄弟、美林证券等金融巨头相继倒下后,风暴进一步席卷欧洲,世界经济陷入衰退。在这一年,中国保持增长,完成了历史上的又一次跨越——经济总量突破30万亿元人民币,稳居世界第三位。
没有哪个时代的中国像今天这样受到世界的关注:无论是30年持续的经济高速增长,还是金融危机中奇迹般地率先回暖,都让深陷经济困境的西方国家充满了好奇,他们想弄清中国的发展动力。
关于中国经济起飞的说法首先来自西方,最早见于美国的《纽约时报》。1992年9月,这家报纸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发表文章,称中国经济起飞了。这在当时不免令人惊讶,因为此前西方媒体在涉及中国的报道中几乎都在谈论中国的危机,但似乎一夜之间就不一样了。
西方人士不乏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赞美之辞。但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却不符合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框架。
1993年,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最先提出“中国之谜”的说法。罗纳德认为,中国快速的货币供给增长并没有带来严重的通货膨胀。他对这一情况大惑不解,把这种“高财政赤字和高货币供给量的同时保持价格稳定的现象”称为“中国之谜”。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韦茨曼提出:按照西方主流经济学家设计的东欧和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改革方案,引发的是经济大萧条,而在他看来不那么正宗的中国改革却与高速经济增长并行。他将这种现象称为“中国之谜”。
2002年,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家彼得·诺兰提出,按照主流经济学的理论逻辑,中国不可能获得目前的成就。但在各种缺损存在的情况下,中国却获得了持续的经济增长。诺兰将这种不一致的局面称为“中国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