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五大高僧(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9:23:48

中国近代五大高僧(转)

  

中国近代五大高僧

 

 

 

 虚云法师:1959年圆寂。 享世寿119岁。

 弘一法师:1942年圆寂。 享世寿62岁。

    太虚法师:1947年圆寂。 享世寿58岁。

    印光大师:1941年圆寂。享世寿80岁。

    圆瑛大师:1953年圆寂。享世寿75岁。

  

虚云大师 (1840一1959)法名古严,又名演彻,字德清。湖商湘乡人,俗姓萧,出身官宦人家,十九岁逃离家庭,披剃于鼓山涌泉寺,行脚天涯,巡礼名山,遍学经教,参究禅宗。四十三岁发愿朝礼五台山,数年间,进川入藏。越雪山至缅甸、印度、锡兰朝礼佛迹,历尽艰辛。曾结茅潜修于终南山等处。以定力、苦行、坚忍著称。一身兼祧禅宗五家法脉,中兴云门宗,延续沩仰、法眼二宗。曾重兴云南鸡足山祝圣寺、昆明西山华亭寺(改名云栖寺)。曹溪南华寺、乳源云门寺、云居山真如寺等巨刹,创立鼓山佛学院培养僧徒。重振禅宗祖风,制定丛林清规,率众参加劳动,农禅并举。德高望重,归依弟子达百万众。1953年被推为中国佛协名誉会长。若有《楞严经玄要》、《法华经略疏》《圆觉经玄义》等,后人辑其语录偈颂为《虚云和尚法汇》、《虚云和尚禅七开示录》等行世。门人有佛源.一诚、定慧、本焕、传印、净慧等。

 

弘一大师(1880~1942)俗姓李,幼名文涛,又名广平,字叔同,别号息霜,法名演音,别号晚晴老人。原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早年就学上海南洋公学,从蔡元培受业。擅长书画、篆刻、工诗词。1905年留学日本,入东京美术学校从黑田清辉学西洋画,旁及音乐、戏曲,造诣甚深。1907年,他与曾孝谷等创“春柳社”于东京,主演“茶花女”,又主编《音乐小杂志》。1910年回国,初任上海《太平洋报画报》编辑,加入柳亚子发起的南社。继至杭州任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图画和音乐教师。1918年舍俗出家于杭州虎跑定慧寺,同年受戒于灵隐寺。常往来于嘉兴、上海、温州等地,并闭关著述。1928年入闽,常居厦门南普陀及泉州承天、开元等寺。弘扬南山戒律,曾创设“南山律学院”,并提出念佛不忘救国,救国不忘念佛的主张。卒于泉州温陵养老院。后人为了纪念他,在泉州清源山和杭州虎跑寺分别建塔和设纪念堂。主要著作有《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南山律在家备览要略》及《佛学丛刊》、《护生画集》等。音乐作品有《中文名歌五十曲》、《李叔同所作歌曲》、《三宝歌》、《清凉歌》等。

 

太虚大师(1889-1947),中国近代佛教界的领袖,新佛教运动的巨擘,民国以来佛教革新运动的倡导者,十六岁出家,十八岁受具足戒于宁波天童寺寄禅和尚,法名唯心。太虚大师即是一位学识广博、思想深邃的佛学理论家,又是一位佛教改革的实践家。1913年,提出教理、教制、教产三大革命,撰文宣扬佛教复兴运动,在佛学理论上提出了许多独创的见解,其中"人生佛学"被后人发展为"人间佛教"理论,成为现代中国佛教的指导思想;他还创办佛学院,组织居士林,出版书报杂志,在培育新僧人才,团结各界信众,宣传佛教文化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太虚大师一生言论、著述多,主要著作有整理僧伽制度论、释新僧、新的唯识观、震旦佛教衰落原因论、法相唯识学、真现实论等。

 

印光大师(1861-1941)讳圣量,字印光。别号常惭愧僧,近代著名的净土宗高僧,为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俗姓赵,名绍伊,字子任。陕西合阳陈村人,幼时聪慧,随兄熟读儒书,颇以孔孟之道为自任。受韩愈、欧阳修等大儒辟佛思想的影响而批判佛教。至十五岁后,数年之间因病所困,偶读佛经,始悟前非,乃洗心革面,回心向佛。清光绪七年(公元 1881年)师二十一岁,往投终南山五台莲华铜寺,礼道纯和尚剃度出家。次年受具足戒于陕西兴安双溪寺印海律师座下。印光大师生来便有眼疾,几近失明,后于湖北莲华寺帮忙晾宋体晒经书时,得读残本《龙舒净土文》,而知念佛往生净土法门即是当生成就、了脱生死之要道。因为眼疾,乃悟县为苦本。感悟到若要离苦得乐,势必专修念伟法门为是,即于闲时。专念佛号,纵是忙于事务,也心不离佛,后眼疾痊愈,由此深信念佛功德不可思议。而自行化他,一以净土为归,便肇始于此。

 

圆瑛大师(1878年-1953年),法名宏悟,别号韬光,又号一吼堂主人、三求堂主人。福建古田人。清光绪二十二年(1894年),于福州鼓山涌泉出家,礼莆田梅峰光孝寺增西为师,翌年从妙莲和尚受具足戒。遍参通智、谛闲、祖印、慧明、道阶诸大德,得法于宁波七塔寺慈运,传临济正宗第四十世。旋又得法于福州雪峰寺达本,传曹洞正宗第四十六世。民国3年(1914年)任中华佛教总会参议长。深信净土法门,禅净双修。民国18年,与太虚共同发起组织中国佛教会,被推选为会长。1953年6月,被选为中国佛教协会首任会长。大师是佛门的一代师表。大师曾担任过七届中国佛教会的主席和理事长。大师一贯主张振兴佛教,软化众生。1909年初住持宁波接待寺,创办了佛教学习所,在南洋槟榔屿创办了槟榔佛教研究会,在上海又创办了圆明讲堂,设立楞严专宗学院,海内外弘宗演教的大德高贤不少出于其门下。大师高瞻远瞩、虚怀若谷的胸襟气韵令人钦敬。大师兼通禅教,尤精《楞严》,被誉为“楞严独步”。一生演教讲经,法席遍于海内外及东亚。为后人遗留的著作有《愣严经讲义》。《大乘起信沦讲义》、《一吼堂诗集》,《一吼堂文集》等近二十种,后台编为《圆瑛法汇》行世。1953年,大师76岁时圆寂。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在圆瑛大师圆寂三十周年时,曾如此评价圆瑛大师道:“……领导群伦。作大佛事,维护和平。飞锡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