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新股“三高”降降温(经济聚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22:04:14

围绕定价和发行两个关键环节,证监会拉开了新股发行改革第二阶段帷幕

给新股“三高”降降温(经济聚焦)

本报记者 许志峰《 人民日报 》( 2010年08月23日   10 版)

  一年来,A股市场的新股频频出现发行价高、市盈率高、募资额高等问题。第二阶段的改革将进一步完善询价过程中报价和配售约束机制,加大定价者的责任,促进报价更加审慎和真实

      

  中国证监会近日就《关于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关于修改〈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的决定》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这意味着此轮新股发行改革的第二阶段即将拉开帷幕。

  一年来,新股发行市盈率高达52倍

  去年6月10日,证监会启动了新一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围绕定价和发行承销方式两个关键环节,完善制度安排,强化市场约束。截至2010年6月底,共有295家企业(上海主板公司22家、深圳中小板公司180家、创业板公司93家)按照新办法发行新股。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新股发行进展有序,达到了第一阶段改革目标。主要表现有:新股定价的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冻结资金量显著减少,机构巨额资金申购新股状况大大缓解;个人投资者中签户数大幅提高,股份配售向有意愿的个人投资者倾斜;新股上市首日涨幅大幅下降,一、二级市场价差明显缩小等。

  不过,这一年来,新股平均发行市盈率高达52倍,比之前新股发行市盈率高了一倍。新股频频出现“三高”,即发行价高、市盈率高、募资额高,进而导致破发不断。有专家分析,新股“破发”一段时期内,主要原因是系统性的,即发行价偏高。第二阶段的改革能否“对症”高价新股开出有效的“药方”,市场各方颇为期待。

  机构网下配售也将摇号,持股成本提高加大了定价者的责任

  网下配售主要由报价和配售两个环节构成。在配售环节,目前采用的是对全部有效申购进行同比例配售。由于认购踊跃,单个机构获配股份数量较少。以中小板公司发行为例,单一机构通常只能获配几万股左右,最少的不足1万股,因此没有动力认真研究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并审慎报价,不同程度地存在报价随意的情况,有人为抬高报价水平的倾向。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介绍,将进一步完善询价过程中报价和配售约束机制,提高中小型公司新股发行中单个机构获配股份的数量,加大网下报价的责任机制。在具体操作上,不再对全部有效申购进行比例配售,而是由券商和发行人事前对网下配售确定配售数量,再通过随机摇号的方式确定一定数量的可获配机构。

  比如,某中小板公司网下发行1000万股,在目前的配售体制下,通常有100家左右的机构可以获配,而且基本上是平均分配,每家10万股。假设发行价为10元,那么,每家机构的获配金额也就是持股成本仅为100万元。《指导意见》要求承销商设置每笔配售的配售数量,比如每笔配售200万股。这样,最多只能有5家机构获配,每家获配金额至少是2000万元。持股成本有了大幅提高,从而加大了定价者的责任,促使机构在参与报价时更加审慎和真实。

  适度扩大网下询价机构的范围,平衡发行人与投资人利益

  目前,A股市场参与询价和配售的对象为基金公司等6类机构,同国际市场相比,种类、数量相对有限,且主承销商不能挑选。这一方面存在参与询价的机构不够充分的情况,不能发挥主承销商选择优质投资者的市场功能。另一方面,由于询价机构为所有承销活动的公共客户,使得承销商在平衡发行人和投资人利益时,倾向于发行人的可能性大,推高价格的动力强,而不够重视投资者的利益。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赋予主承销商配售权是市场发展的方向,但是从现阶段来看,完全放开条件尚不成熟。《指导意见》进行了一定尝试,适度扩大网下询价机构的范围。在具体操作上,网下机构扩容采用的是主承销商挑选推荐方式,即主承销商推荐一定数量的具有较高定价能力、优质长期的机构投资者参与网下询价和配售。

  把机构具体报价公开,方便公众监督,增强报价的“软约束”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说,此次改革就进一步提高定价信息透明度,主要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要求主承销商披露投资价值研究报告的关键结论和主要参考信息。报告反映的是承销商对发行人股票投资价值的预测,对新股定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目前,该报告仅向网下机构投资者提供,引入披露机制可督促主承销商更加重视其投资价值研究报告,不断提高研究质量。二是披露网下机构报价情况,要求主承销商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须披露参与询价的机构的具体报价情况,即把参与询价的各配售对象的具体报价向社会公开,这样不仅方便公众监督,也可以增强对机构报价的“软约束”。 

  这位发言人表示,目前网下询价的披露主要限于首尾两端,即具备询价对象资格的机构名单、最终配售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机构报价情况、主承销商研究报告结论等定价过程的披露,将构成定价公开的完整链条,整个询价过程的透明度将获得较大提升。这样可以促进券商、机构的询价定价不断审慎自律,社会公众也进一步了解询价定价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