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员频出问题是"素质"还是"体制"原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7:43:25
禁令频频之后为何仍然问题多多?
秦恨海
最近,中央接连出台了一些反腐倡廉的政策举措,先是不久前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处分条例,再是关于彻底清查地方政府修建楼堂馆所的通知,再是关于严肃禁止领导干部权钱交易的规定。这些规章制度和政策措施的出台,可以说抓住了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当前基层干部群众反映最多、最希望解决、也能够解决的突出问题,比如,在《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具体列出了“八项禁令”,并说明在规定发布后30日内主动说清问题的可考虑从宽处理。因为非常及时,非常有针对性,所以震动大,反响也大。
能够真正检查、发现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从这些群众最为关注的问题着手整改,重塑自身良好形象,无疑是件好事。网友们为之欢呼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仅仅停留在欢呼上,也不是真正的关心和支持党的反腐倡廉工作。我们还要多想想如此使这些好政策落到实处。“落实”这两个字,如果做到了,党风政风当然可以为之一清;如果做不到,那么后果会很严重。
这绝不是怀疑这些规章制度、政策措施的科学性和权威性!而是这些年看够了多少禁令,成了墙上钟馗;听够了多少雷声,而不见雨点。之所以禁令频频以后,仍然是问题多多,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还在大行其道!
比如,《规定》所列出的八项禁令,每一条都是当下权钱交易的最普遍表现形式。以交易形式收受财物,是受贿者的常用手法,大到房屋、汽车,小到一瓶酒、一条烟,有时干脆以“借用”的名义,一借不还;收受干股,是“官煤勾结”的惯常伎俩;以赌博形式牟利,是麻将桌上心照不宣的约定俗成;每个贪官背后总是站着一个帮忙敛财的贤内助或者情妇,几乎是查处腐败案件的铁律……但具体到某个领导干部,谁去禁?怎么禁?寄希望于那些领导干部自我良心发现?这些人热衷于“权钱交易”,连铁的党纪国法都可以不顾,会在乎这么几条禁令?
所以,禁令频频之后,还有一点更要重视,那就是落实!在前年浙江省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时,有过四条禁令,其中之一就是严禁上班时间中午饮酒,据说直到现在都坚持得很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直至现在,他们还在坚持不懈地抓,还在继续查。但这样的例子实在不多。
有时就想,我们的禁令是不是不用这么多?禁令只能逞一时之效,要依靠禁令作为一种长效机制,是根本行不通的。这好比公园里一个儿童玩的“打老鼠”游戏——老鼠钻出头来,就用铁锤打一下。老鼠可以在不同的洞里钻出来,打不胜打。只要电源不关,就永远会有老鼠从不同的洞里不停地钻出——问题就像这些老鼠,你可以打一个,打一时,却不能永远靠一个铁锤——禁令,把它们打完。唯一的办法,就是切断电源。这就是要找到一个从机制上解决问题源头的办法,可惜我们现在都还没有找到。所以只能举着“禁令”这把铁锤,疲于奔命,却往往劳而无功。问题是不能穷尽的,禁令可以无休止地颁布下去。正确的方法是,规定什么能做,除此之外都是不准的,理论上讲,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这种窘境。
而且,禁令越多,越让人感觉我们的党员干部队伍问题越来越多。这八条禁令,是不是说明我们的党员干部中,尤其是领导干部中,又出现了这八种新的腐败现象呢?禁令成千上万,问题就成千上万。而禁令出台本身,又让我们产生了对领导干部降格以求的感觉。比如禁止党员干部包二奶,禁止赌博嫖娼等,这是对一名公民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党员干部如果连这也需要组织上加以提醒,加以禁止,是不是在说,我们对党员干部的要求实在太低了呢?
所以,禁令频频之后问题多多的另一个原因,可能就是在禁令过多本身。禁令越发越多,真正被禁止的却少之又少,这使禁令的严肃性成了问题。曾经流行多年的几十个通知管不住一张嘴的说法,现在不再流行了。并不是说这张嘴终于管住了,而是反正已管不住了,再去说这个话题反而显得幼稚了。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