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黄妙德工笔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1:51:26









共9张,显示9张
当今画坛,画写意山水、花鸟者众多,善工笔者少,而在工笔画猛禽这一领域里取得众所公认的成就者更少,而永康籍画家黄妙德则是工笔画鹰的实力派代表人物之一。
说起来,黄妙德选择猛禽———鹰作为主攻方向,是得之偶然,归之必然。黄妙德的爷爷是一名山水画家,父亲虽然是个机械工程师,但也善图画,家风的熏陶给了黄妙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孩提时,黄妙德随父母从永康来到衢州安居,就住在城边的府山脚下,府山上松柏盘虬,古木挺拔直指苍穹,最令黄妙德着迷的是,朝夕可见苍鹰翱翔、栖息于山林间,冬去春来,雄鹰的魁伟矫健及其各种生活形态深刻地印在黄妙德的脑海里,成为无法抹去的记忆。
14岁那年,黄妙德拜东阳籍画家张志林学花鸟,后又学人物。20岁后,黄妙德开始了他大江南北辗转闯荡的生活,曾在海南做过杂志的美编,在深圳开过广告公司,为谈商务全国各地跑,每到一个城市,他都要抽时间去当地的展馆和画廊看画,到当地的景区甚至乡村写生,几年间,竟积累了一万多张写生资料。黄妙德说,那段时间几乎丢下了画笔,但“心画”和读画却一直未曾停过,而且那种创作的愿望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来愈强烈,以致到了难以抑制的程度。1997年,46岁的黄妙德终于决定舍弃深圳效益良好的广告公司,选择了进中国美院进修。至此,黄妙德潜心绘画,那颗不安分的心终于回归了宁静。黄妙德研究中国美术史,发现历史上虽有画鹰的名家,但这方面的理论探讨很少,同时,童年无法抹去的记忆和同行朋友对他的鹰的喜爱,使他选择了以画鹰作为主攻方向。
童年的学画启蒙,只是黄妙德创作灵感和激情的触发点,让创作升华,还需要更多的积累。为了观察感受鹰的生活习性,黄妙德常常带上几个面包,整天逗留在动物园里,仔细揣摩鹰的体态动势,甚至他还远赴西部平原,看鹰击长空,体验大原野的广袤苍茫。而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使他从《动物世界》等影视节目中得以更加细致地观察鹰的神形。完成一张工笔画,往往要花一个多月、每天画10多个小时才能完成,黄妙德忘情地投入,对时间浑然不觉。经过长期的磨砺和技巧、修养的积累,黄妙德进入了“物融于心”的化境。
古人画鹰,因为条件所限,多有想像的成分,故装饰性强,造型多平板呆滞,其鹰大多栖于松林之间,小憩于山石之上,也有振翅欲飞的,但无气势,古人画鹰的眼睛,更是侧重写意。黄妙德画鹰,“重写生,尚形神”,不受传统的局限,着重对自然的感悟和意境的渲染。他的鹰大都翱翔于万里长空,搏击于云海之间,或呼啸而上,或回旋俯瞰,其鹰眼,目光凌厉,其钢喙利爪,可破山岩,展示了鹰勇猛雄健、从容不迫又气宇轩昂的阳刚之美,大气磅礴、波澜壮阔的自然之势。值得一提的是,黄妙德还善于用现代意识观照传统。他灵活运用西画中的素描关系、光影关系,丝毛笔笔到位,使画面更有立体感和动感,而飞鹰羽毛随气流而翻动的画法更是独具匠心。
2002年3月,安徽美术出版社的编辑找到黄妙德,为其出版了《黄妙德画鹰技法》一书,至今,此书已经印刷了三次。现在,黄妙德经常收到全国许多地方书画爱好者的来信及电话,有的想买书,更多的是想拜师,这也印证了黄妙德画鹰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