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成以上农户集中安置居住大片合作农场村里集体经营·都市快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3 22:48:33
四成以上农户集中安置居住大片合作农场村里集体经营 江苏太仓统筹城乡发展现代农业 2010-08-18   临河而建的东林村农民公寓房

  ■贯彻市委工作会议特别报道·他山之石

  

  推进城乡统筹,构建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是当前众多省市共同面临的一个大课题。

  8月召开的杭州市委工作会议提出,“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加快形成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会议明确了加强城乡区域统筹、加快构建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指导思想、主要路径、主要目标、主要任务和主要举措等。统筹城乡发展,将成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最近,杭州日报、都市快报联合派出记者奔赴长三角和省内一些城市,学习他们在统筹城乡规划、产业发展、生态保护、要素配置、公共服务、民生保障一体化方面的先进经验;学习他们在做大做强中心城市、中心镇方面的典型做法;学习他们在推进村庄整治、农居优化、土地整理方面的生动实践;为杭州加快形成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提供一些借鉴与思考。

  见习记者 罗传达 文/摄

  

  本报讯 太仓,是江苏省苏州市下属的一个县级市,这个古有“皇帝粮仓”之称的地方,曾是产粮产棉大县,上世纪80年代成为全国第一个小康县,如今,在统筹城乡、跨越发展的道路上,它又书写着自己的生动实践。

  太仓市城厢镇东林村,典型的恬静江南风景,建筑布局匀称,交通网络齐全,水道、马路直通田间每个角落。

  偌大一个东林村,用于耕作的地方是一整片地,1800亩面积,人们叫它“合作农场”,上面全部种了水稻、南瓜、葡萄等。

  这一大片地里有一大部分,是从农民腾出的宅基地上整理出来的。

  因宅基地置换腾出的多余土地,太仓作了规划,优先用于中心镇和新型社区配套,其中,10%土地将作为村集体资产,用于造标准厂房出租、发展第三产业。

  目前,东林村的65亩可用土地上就造了14幢共计4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已有11幢成功出租,每年,仅租金一项收入就达到了300万元,在经营农村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其中还有一大部分土地,则变成合作农场。

  农民到哪儿去了呢?村主任张耀忠介绍,东林村西边建了一批公寓房,农民都聚集到那边居住了。

  公寓房临河而建,共有12幢,目前已安置640户村民,安置率达到100%,还有少量空余的房子。公寓周边是配套的生活设施,如饭店、茶馆等。

  太仓市有105个村,其中65个村子和东林村情况相似,在苏州市、江苏省的相关文件中,被统称为“新农村”。

  这些村子的土地,由原来的“承包到户”经营,又变成了集体经营。只是和以前不一样,现在的集体经营,不再需要家家户户亲力亲为。

  

  富硒水稻每公斤卖20到30元

  太仓现有25万农业人口,耕地面积近50万亩,按目前的生产水平,太仓亩均收入只有1000多元,农民收入来自农业的比重只占15%,还有明显发展空间。

  因此,太仓牢牢抓住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这个机遇,城乡统筹开发,有重点地发展现代农业,目标是,在较短时间内把亩均收入提高到2000元甚至更高,让农民“钱袋子”更鼓一些。

  东林村正在加紧实现这个目标。

  村里的合作农场由村委会牵头经营,聘请本村农民耕种。同时,从集体资产中抽取一定的比例用来购买化肥、农药以及农具机械。

  张耀忠说,村委会现在的主要开支,就用于聘请劳务和购买农耕设备。

  合作农场一半以上的土地,现在用来种富硒水稻。这种能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富硒水稻,经过村里精心包装,“身价”已提高到每公斤20元至30元。

  村主任张耀忠并不担心销路,早在规划种植面积之前,村委会已和相关企业建立联系。企业负责购买全部富硒水稻,合作农场,相当于企业的生产基地。

  不难看出,和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首先突破了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

  和东林村一样,“企业+基地+农户”、“土地股份合作社+基地+农户”,是太仓农业经济产业化发展的基本运作模式。

  “企业”带来了城市的先进管理模式,保障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基地”规模化经营,重视特色农产品的生产,成为企业的商品来源。这两种模式就是“一头连接农户、一头连接市场”的尝试。

  

  太仓农户40%以上已集中安置

  散居是农民居住的特点。而合作农场是规模化经营,要让土地连成片,要让土地有效利用,整理土地是前提。

  太仓市委农村办公室主任邹家祥说,搞现代农业,绝不能牺牲农民的利益。因此,需要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做支撑。

  太仓目前村均可支配收入310万元,今年可以达到400万元,这样的经济水平,足以支撑现代农业的建设。

  而整理土地所需的资金,就占了其中很大比例。两年前,太仓市农办作了一个统计,60%的村子农户在10户以下,40%的村子在10户以上,其中50户以上的村子只占到10%。

  去年起,太仓市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村庄整治、土地整理工程,农民的宅基地换取城镇住房,住进小高层或多层住宅小区,成为城镇居民。

  “住进小高层每户只要分摊2.7分地,入住多层住宅每户也只要3分半土地;农民也可以在集中居住区自建房,每户也只要分摊6分半土地,而原先农民户均宅基地要占1.2亩土地。”邹家祥说。

  太仓总共有8万多户农民,今年将集中安置12800户左右,加上此前已安置的23000多户,太仓集中安置农户已达到40%以上。推进农民集中居住,还将是太仓市今后一项重点工作。

  

  四个保证让农民安心

  怎样给这些集中安置的农民提供足够的保障,更考验政府的实力。邹家祥介绍,当地政府给出了四个“保证”:资金保证,就业保证,带股入城,社会保障。

  太仓市建立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失地农民土地换保障、农民养老保险体系,又建立了农村养老保险与城镇养老保险的衔接机制。

  比如土地换社保,土地征用合同一签,农户马上能拿到社保证。男的60岁以上,女的55岁以上,这一批人全部可以拿社保,人均607元一个月,这一数字还在增加。

  带股入城,就是整个土地加入股份合作社,集体代为经营,同时,对进城的居民,集体分配一定的股份给他,他可以在集体收益中分红。

  农保转城保方面,当地在2004年已打通,两者的界限已不存在了。

  对于合作农场,普通农民有三种入股模式:以土地入股,拿租金;以资金入股,拿股金;以劳务入股,拿薪金。

  农户将土地加入土地股份合作社,也就是将经营权出让给村里。到年底,该农户就可从集体收益中拿到属于自己的租金。资金入股的道理情况也差不多。

  农民也可以出力,他们如果来合作农场干活,会有相应的薪酬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