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汉易经、八卦古村落:风水呈坎(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7:32:33

中国东汉易经、八卦古村落:风水呈坎(2)

由大堂进入后天井,分左、中、右三条甬道各7台阶进入后寝。后寝崇阁两层,巍峨高起16余米,进深10米,开句29.6米,中为正堂,左昭右穆,山三个3开间加两个楼梯间计11开间组成,为民间词堂所罕见。后寝走廊前10根立脚方石柱一字排开,石柱四面向内凹进,柱基石为16角形。走廊前治和三道台阶两边用26块青石板筑成护栏。板上精刻各种图案,笔触细腻,疏密有致。屋面穹圆形,檐角、梁斗拱、梁头、柱、平盘斗等构件均雕有各种精致的云纹、花卉图案,令人目不暇接。梁柱和额坊上的木构彩画吸收了波斯、阿拉伯等国的几何工艺图案,形成具有江南特色的“包袱锦”图案,精美典雅,无一雷同,至今仍锦艳如初,令人称其叫绝。

 攀上左右各32级木楼梯上楼,楼上也是11开间,12柱并列。屋顶阁栅外露,外衬雕花水磨青砖。屋脊南北两端各置一只哺鸡兽。凭栏而望,对面大堂顶部青瓦鳞次栉比、苔藓斑驳,远山近水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阁楼以珍藏历代圣旨、黄榜、浩封等恩论,故名“宝纶阁”此阁特请徽州名孝子吴士鸿题“宝纶阁”横匾,以崇孝恩。

 

 

 

 东舒祠融古、雅、大、美于一体,洋洋乎大有世族之风,是徽派古典建筑艺苑中的一朵奇葩。

 在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尊卑分明的情况下,呈坎罗氏对祖*的孝道甚为重视。在明代弘治戊年(公元1498年)起,前罗族始建宗祠时在祠堂内南侧就设置女祠,后罗族宗祠及东舒祠内也都设置女祠。只是这些女祠的朝向为坐东向西,同男祠正好相反。

 延至清乾隆年间,前罗28世祖罗廷梅特建了一个祠堂,名为“一善祠”。该词坐落在前罗家庙南例(侧?),是为祭祀前罗16世祖罗士元而建的一个支祠。这是前罗一支“人丁旺,财力盛,官运亨”的支脉,各方面均占前罗四分之三。罗廷梅为祖先罗士元建祠,于大厅檐下高悬蓝底金字“一善流芳”四字横匾,故名“一善祠”。“一善祠”后寝和女祠至今保存完好。女祠长17.55米,宽9.25米,分上下两进,中间是天井。其建法是打破常规与男祠并行(即坐西向东),这与明代女祠坐东向西的建法根本不同,在民间祠堂建筑史上实属罕见。

 呈坎作为文化古村,在南宋就已闻名。南宋大儒朱喜曾誉之为“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

 说到朱熹为呈坎题联,其中还有一段渊源。

 关于朱熹的祖居地,人们只知道在徽州篁墩,迁居婺源,后又迁建阳,却又不知道古村呈坎的朱村亦是朱熹的祖居之地。据呈坎《罗氏宗谱》记载,南宋乾隆道三年(公元1167年),朱熹在杭州与呈坎罗愿相遇。罗愿请朱熹为《罗氏宗谱》作序,朱熹欣然应允。朱熹在罗氏族谱序言之后写道:“熹即笔叙谱首而归之。存斋谐予再拜曰:‘荷契兄不鄙,非但教愿且垂教后人,此意曷敢当!家君熟视之曰:此真圣贤心也,外录诸家藏卷册,诚百世有益之器也。’存斋又谓曰:‘兄之先世在婺源,既知之矣。而先世之先所出何在?’熹曰:‘予传闻在歙通德乡之朱村,与祝(兄?)外祖家不甚相远,又复迁婺耳!先君以宦寓建阳,遂家焉。然春露秋霜之感,上世之情,未尝不以祖源为念也。’存斋又曰:‘通德朱村有考乎?’熹存(沉?)思不能应。存斋曰:‘通德乡者,古今为吾世居之地,朱村为近邻,至今犹云朱村云云,无异者。’熹乃下拜曰:‘然则,熹与畏弟里闰人也,使人醒然交泣下!’是夜留宿剧论,比晓又订后会,今并书此俟之。虽然,官途逆旅,踪迹无常,道义之情,自尔难尽,熹又识。”故族谱序言后熹又署名“同里朱熹”。

 南宋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罗氏宗谱》所载“呈坎八景”,其第二景为“朱村曙色”,注释为“朱村为晦庵先生世之所居,其家既迁,村犹袭其姓。每东日始出,湛露斯冷之际,晓光披豁,觉余瑞犹存。”还载有曹时、顾英二位当时名诗人的赞景诗句。曹时之诗赞曰:“见说贤基肇此乡,至今村落姓犹香。绝膦一片东方白,千载人瞻道德光。”顾英之诗赞曰:“朱家结屋此山端,三百年来往自安。漏足月残鸡唱后,苍茫烟树晓光寒。”

 前罗,《宗谱》载有,《罗始祖朱氏祖*墓纪》,详细记载了朱氏先世之由来,并叙及朱氏与罗始祖的联姻情况:“……后徙居吴郡并歙篁墩、呈坎。唐末古潦为陶雅偏将,以兵戍婺源,后因家迁婺源,香山其在呈坎,今名朱村,生女嫁归罗文昌。”昌自豫章柏林,唐末徙居歙呈坎,而配朱氏,呈坎罗氏之始祖*也……”

 呈坎朱村由来以(已?)久。朱氏迁走以后,至清末民初,只剩三、四十户人家。然村中一直保存有一幢社屋,名“朱村大社”,直至80年代初才被村民小组转让给村民改建成住房。

 朱熹与罗颂、罗愿兄弟是挚友,称他俩有“经纬之才”,是罗氏“双峙名贤”,并特书“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之联语以赞之。

 徽州是程朱理学的发祥地,一贯兴文重教,故而私塾、书院、府庠、县庠林立,读书之风盛行。呈坎《罗氏宗谱》有“织读之声不绝于耳”、“三世不读书,归于小人也”之记载。呈坎千百年来兴旺发达,代代人才济济,与重视教育密不可分。

 呈坎八卦村自宋以来九百年间,士、农、工、商、学代代人才济济,层出不穷,涌现出一大批高官、隐士、巨贾、名道、高僧、史家、诗人、书画家、制墨家、实业家、教育家、医学家、自然科学家,共约三百余人。《新安志》载明代(1368~1644年)276年间,呈坎罗氏官至主簿以上者达110余人。

 

仅罗应鹤一支十代仕途荣华,就可略窥一斑。其中:

 

 罗汝楫(1089~1154年),字彦济,号湛室老人。宋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进士,为郴州教授。绍兴(公元1131~1162年)中,任殿中侍御史,阿附秦桧,与中丞何铸交章论岳飞罪。又劾黜岳飞旧幕及大理寺欲轻判岳飞者数人,又沦罢镇江知府刘子羽。累官吏部尚书、龙图阁学士知严州。卒封新安开国侯,赠少师开府仪同三司。著有《东山稿》40卷。名垂宋史。《中国名人大辞典》、新编《歙县志》、新编《安徽人物大辞典》有载。

 罗愿(1136~1184年),字端良,号存斋。汝楫子。荫补承务郎。宋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进士,历任鄱阳知县、赣州通判、鄂州知事,人称罗鄂州。精博物主学,长于考证。文章精炼醇雅,有秦汉古文之风。所撰《新安志》10卷,体例完备,章法严密,舍取并合随主旨而定,尤详物产。提出编纂地方志要注重民尘,为后世学者重视。著有《尔雅翼》20卷、《鄂州小集》7卷。

 罗颂,字端规。以父汝楫荫授郢州知州。狱无冤滞,号罗佛子。卒于官。著有《狷庵集》。

 罗小华,名龙章,号含章。以号行。所制之墨坚如石,纹如犀,黑如漆。能诗文,精鉴古。宫中书舍人。与方于鲁、程君房并称为明代制墨三大家。《中国人名大辞典》、民国《歙县志》、新编《歙县志》、新编《安徽人物大辞典》有载。

 罗聘(1733~1799年),字遁夫,号两峰,又号金牛山人、花之寺僧、衣云道人、蓼洲泛父等。“扬州八怪”之一。后迁居扬州,为金农入室弟子。终生布衣。生平好游历,足迹遍及越、楚、齐、豫、燕、赵等地。人物、佛像、山水、花卉、蔬果、梅竹无不能画。所作佛像奇而不诡,尤工画鬼。笔调奇特,风格自创。所画《冬心先生蕉荫午睡图》、《药根和尚像》、《丁敬像》、有“描来影欲飞”之誉。所画《息趣图》8幅,更是别出心裁,名重一时。

 罗永符,字子信。清乾隆间进士,选庶吉士。善读书,通经史,工诗古文。

 《中国人名大辞典》、民国《歙县志》、新编《安徽人物大辞典》有载。《中国人名大辞典》共载古代名人4万余名,其中呈坎5人。八十年代有人作过统计,按比例算,全国平均2.5万人才有1人,徽州平均则是1.8万余人有1人,而呈坎则是600人就有1人,是很了不起的。

 清末废科举,兴新学。由留日生罗会坦、罗运松、罗会土圭三人倡导,并在村中开明力量的支持下,创办了安徽省早期新制小学——众川小学(解放后改名呈坎小学),山罗会坦之父罗凌轩任名誉校长。
 学校创办伊始,就实行男女同校同班上课,用商务印书馆印制的统一教材开设新课程,分国语、算术、自然、图画、唱歌、体操等科目,完全以崭新的面貌出现,成为当时安徽省推行新制教学的先行者之众川小学自创办以来,培养了一大批各方面的人才。如:罗运楷(1904~1987年),1930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授予理学士位,是造诣很深的教学教授。罗长铭(1904~1971年),著名诗人、文博专家,建国后在省博物馆从事古籍善本编目提写、字画整理及出土文物研究工作,新编《歙县志》和《安徽人物大辞典》、《黄山市近现代人物》有载。罗敏修(1906~1981年),1930年上海南洋医学院毕业,授医学士位。1933年在上海创办立德医院,抗战后归里,在岩寺办徽州医院,为在徽州推广西卓有贡献。1938年3~5月新四军在岩寺期间,叶挺军长誉之为“义务军医”。新编《歙县志》、《徽州近代人物》有载。罗会炜(1911~2002年),记忆超人,过目不忘。1936年毕业于上海暨南大学,当年与吴学谦是同班同学,文学、理化造诣甚深。罗会煜(1912~1941年)先后毕业于国立杭州艺术学校和上海美专,才华横溢深得黄宾虹、徐悲鸿、潘天寿、汪采白、刘开渠等大师的赞赏,是刘海粟的得意门生。曾邀请并陪同刘海粟来呈坎作客,并同登黄山。新编《歙县志》、《黄山市近现代人物》、《新安画苑》有载。罗会惶(1914~975年),徽州著名数学教师,用“列表分筛法”解决多道世界数学难题,为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作出过重大贡献。《徽州近现代人物》有载。罗会烈(1924~),1948年毕业于上海暨南大学,现任贵州师范大学教授,物理博士生导师,是第一批国家级有特殊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是当代著名的物理学家。《徽州近现代人物》有载。

 呈坎罗氏与众多历史名人互有联系,交往频繁,留下不少珍贵墨迹。除朱熹外,苏轼在《罗氏族谱》题词中有“文德武工名留竹简,理学真儒后先继续”之评语。明代三朝内阁重臣许国万历年间为罗应鹤致仕返乡所建官邸楼题赠“首善儒宗”之赞语。此外,不少人或为《罗氏族谱》题词题跋,或为之画像题赞,或为之赠联题匾……据不完全统计,历代皇帝、高官、名流为呈坎所题匾额近千块(今存30余块),不仅在徽州首屈一指,在全国亦属罕见。其中著名的有元代李孟书赠罗绮的“大司成”匾,明代宋濂题书的“文献匾”,明代程敏政为罗宣明题书的“经文纬武”匾,明代董其昌题书的“彝伦攸叙”金字匾,清代林则徐书赠的“观察河东”和“累世簪缨”匾……故宫博物院历史研究所所长栾成显1995年到呈坎考察时说:“故宫只有五百多年的匾,呈坎却有一块近七百年的匾和两块六百三十多年的匾,是很宝贵的。”

 呈坎八卦村这个典型的徽州村落,集中反映了徽州风水、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是研究考察徽文化的有效索引和珍贵范本。

Li Shicheng 扫描/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