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售美元真是震慑美国的杀手锏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0:50:31
抛售美元真是震慑美国的杀手锏么?
SC不沉的雪风 发短信 积分:111   
发表于:2010-8-11 15:13 1#

给粪青们科普下:抛售米刀真的是土鳖击败米帝的杀手锏么

写在前面
天朝外汇储备突破万亿米元,总量上力超东瀛,冠绝寰宇,引来了各种讨论。其中最多的论点就是土鳖抛售美畜债券和美元就能击败米帝。

整这个文章的直接原因是blague网友转贴的一篇土鳖黄金储备的帖子,里面有不少嗥叫的粪青,不过嗥叫的同时,发现愤青们的相关知识貌似略有缺欠,故简单介绍一下关于国家外汇的一些基本知识和规律。因为前段时间黄金姐姐一直找我整理一些美元储备的基础观点,于是特意找了SC的大牛电网大大写了本文,外加找到一些以前写的相关的小文章,整理一下一起发了。
特别说明,这个领域不是某家的专长(惭愧,某家还真没什么专长),相关知识不足,加之力求简单,写得仓促,没有查资料,所以必然漏洞百出,大家看着乐乐就是了,见谅了。

货币是什么?什么是通货?
    通货,顾名思义,也就是用于流通的货币,或者说可以流通的货币。
    我们先简单来说一下货币的本质,本来这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所有现代经济现象都是建立在货币的基础上的,讨论经济问题的时候,这是一个最基础也最基本的概念,任何人都应该清楚的明白货币的本质。
    不幸的是,相当多数的人不了解,或者说已经忘记了这个概念,忘记了它的基本属性和铁一样的,必须村遵循的客观规律,由此才产生了许多不负责任的言论,蛊惑了另外一大批不明事理的人。那么,我就尽量简单,不求精确的简述一下货币的起源、本质和关于货币的客观规律。
第一个基本知识,货币总量和商品总量的关系。
    货币的伊始,来自于剩余产品的交换,比如一只羊换5只鸡,由于缺乏一个衡量产品价值的统一标准,出现了一般等价物,比如说羊,后来逐渐使用贵金属代替,比如说金银。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产品日益丰富,金银等贵金属不足,且使用不便,于是出现了纸币,开始的时候,纸币是一种金银的符号化表现,逐渐的,货币脱离了贵金属的直接关系,变成了一种纯粹的计量商品价格的符号。
    好了,这些都是最简单的中学课本的内容,我们就没有必要展开讲述了,下面我们就可以得出以下的一些结论和规律,这些结论也是进步不讨论社会经济现象的基础。
    从实质上看,货币是计量可以流通商品价值的一种符号和计量单位。理论上讲,现代社会中,有多少可以流动的商品,那么就必须有多少可以流通的货币相对应,这样商品才能借助货币实现流通。
    为了避免误导大家,在此特别说明一下,严格的经济学上的货币的涵盖范围是很大的,广义货币的总量肯定是大于流通商品价格总量的,但是广义货币并不全都是可以直接、积极参与流通的货币,本文中的货币,是指可以积极参与商品流通的货币,也就是可以用于买商品的货币,而不去考虑广义货币中其他的部分,所以我们这里的货币定义,大致大于货币定义中M1的规模,小于M2的规模,有对此有兴趣的同志,可以自己去找相关资料。本文中所涉及的“货币”,就是特指这一部分货币。
    基于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狭义的说,货币本身不是社会财富,真正的社会财富是货币能够买到的商品,而货币仅仅是衡量它们价值的一种符号,和帮助他们流通的工具罢了。一个社会经济体系要想得到稳定,体系内的货币总量必须大致和可以流通的商品总量大致相等,如果偏离了这一规律,那么社会经济体系的稳定性就将被破坏,货币的币值会在市场规律的调整下发生变化,直到建立起一种新的稳态为止。

第二个基本知识,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和恶性通货膨胀。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不停生产新的产品,越来越多的新的商品加入了流通,而就商品也在消耗,但是生产力水平是进步的,社会经济体系是发展的,那么流通商品的总量也是逐步增长的,这就要求流通的货币的总量和商品总流通总量同步增长,并基本保持总量一致。如果新发行的货币总量大于实际新增加的商品的总量,我们称之为通货膨胀,也就是货币过多了,根据我们前面说的货币规律,市场就会自动调节,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单位产品的价格上升,也就是涨价了,最终使得货币总量再次等于商品总量。反之,货币总量不足,我们称之为通货紧缩,最明显的后果就是商品降价。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把通涨直接理解为商品价格上涨,这是不准确的,通涨是一种现象,而涨价仅仅是这种现象带来的直接后果之一。换句话说,通涨一定会带来涨价,而涨价不一定是通涨造成的,同理,通缩带来降价,但是降价不等于通缩。

    这里要说一下,正常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了更加有效的实现商品的流动,也为了鼓励生产,通货总量总是略微多于商品总量的,具体地说就是一定时间之内新发行的货币总是略多于商品新增的总量的,这就造成了我们的经济生活中,经常新的通货膨胀是一种必要和平常的手段,只要控制在一个小的合理的范围之内,生产得以正常继续,就不会给整个社会经济体系带来麻烦。但是通缩则不然,他会打击生产者的积极性,影响经济的发展,这里不展开说了。

    虽然经常性的通涨不会给经济发展带来坏的结果,但是必须小心遵循我们前面说的货币总量等于商品总量的原则,经常性通胀的安全范围和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之间是关系密切的,比如说我的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是10%。同期,这个新增货币总量多了5%,就在一个基本安全的范围之内,因为我增发的这5%的货币,即便今天买不到产品,那么稍后这个产品就会被生产出来,并不会降低这种货币的信用力。但是如果货币总量多了20%,那么就是一个危险的范围了,因为会有更多的钱买不到产品。如果达到50%以上,那就别过了,大家都会拼命花钱,造成商品短缺,自然就恶性涨价了。所以我们把新增货币总量大大多于新增商品总量,或者说新增货币不是按照新增产品来发行的,叫做恶性通货膨胀,一般出现这个东西,经济就等着负增长吧。

第三个基本知识,外汇储备是哪里来的,干什么用的,能不能花。

    本来应该先说外汇储备的定义和作用,但是我觉得先说这个比较容易说清楚。我们说的外汇储备,实际上应该叫做国际储备,就是一个国家实在的对外偿付能力。

    那么这种实在的偿付能力是哪里来的呢?主要来源有两个大头:贸易顺差,国外投资,两个小头,自己生产出来的贵金属,和前三个东西实行金融运作的得利。咱们一个一个说:

    先说顺差,我一个企业,生产了800万元人民币的产品,出口到美国,美国人没有人民币,就给了你100万美元。可是你不想要美元,因为中国国内美元没法流通,那么你就必须到发行人民币的中国外汇管理机构,把这800万美元兑换成人民币。你把100万美元给了银行,国家的外汇储备总量就多了100万美元,同时,银行给了你800万人民币,那么国内的流通货币总量就多了800万人民币。

    再说投资,国外看好你的经济发展,给你投资。他没有人民币,只能给你美元,给了你100万美元,美元你没法花,还要到外汇管理机构去,给他100万美元,拿回800万人民币。这800万人民币也是新增的货币总量,国家外汇储备总量增加100万美元的同时,国内货币总量也同时增加了800万人民币。

    那么外汇储备是干什么用的呢?我就举一个例子:我要买100万美元的外国产品,但是我没有美元,因为国内流通的是人民币,我就拿出800万人民币给银行,它收回这800万人民币,给我100万美元,我就可以到国外去买100万美元的货物进口了。此时,国家的外汇储备总额减少了100万美元,同时,国内的货币总量也减少800万人民币。

    好了我总结一下:外汇储备总量的增长和国内货币总量的增长是同步的,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外汇储备,国内货币总量就要增加相应的数量。

    前面我们说过了,货币总量的增加,必须有相等的商品总量的增加作基础,否则就会出现通货膨胀。进口顺差带来的国内货币总量的增加,其产品出口到了国外,此时它的表现形式就成了趴在外汇管理局账面上的外汇储备了,它也是一种商品,特殊的商品,随时可以换回国外生产的产品的特殊商品,它的总量等于国内上述领域增发的货币的总量。有了它,增发的货币就可以买到商品,也就是先换成外汇储备,然后买到国外的商品——那也是商品!没有它,增发的货币就买不到相应的商品,因为国内的商品总量没有增加,后果是什么呢?通货膨胀。

    那么我们回头看看这个国际储备和国内经济的关系是什么呢?它是通过出口和接受投资带来的经济增长所增发的国内货币(这个词太长了,以下简称增发货币)的信用保障,所以我们说没有这个,增发的货币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

    对于国家(这个国家是state)来说,增发货币是负债,国际储备是资产,而不是净资产,这一点很重要,资产一定要大于等于负债,如果资产少了,负债多了,我们叫资不抵债,国家的就破产了——高通胀的国家,大都破产了。

    我们国家的国际储备总额超过了1万亿美元,成为了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国,这是什么意思?就是说我们国家发行的货币中,至少有7.5万亿人民币的信用保障,来自这堆外汇,如果没有它们,这7.5万亿人民币,就是废纸了,折合全国每人5700块废纸。

    外汇储备多了,树大招风,各种呼声就层出不穷,有网友说国家有了这么一大堆钱,应该用到国内,改善基础建设,增加人民福利,大力兴办教育等等等等。

    更有甚者,南方有一位教授还洋洋洒洒撰文,认为我国的外汇储备经营不当,损失超过9000亿美元,他是这么算的:我国的外汇储备投资美国转债券,收益是3%每年,而我们国家的直接投资的收益是很高的啊,大概10%没问题,干嘛不把这笔钱投回来啊,既解决了我国经济发展资金不足,又提高了外汇储备的收益,何乐而不为呢?

    对于前者,我要说,此类网友心情是好的,但是缺乏基本的经济知识,我们的外汇储备,是国家(这里的国家是National,不是State)的资产,但不是净资产,不是能拿来花的。这1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在国内已经表现成了7.5万亿人民币的新增货币,而国内的改善基础建设,增加人民福利,大力兴办教育等等的钱,只能从这7.5万内币里出,这7.5万人民币之所以能存在,就是那1万亿美元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已经花过的钱,不能再花第二次了。

    对于后者,我已经无语了,此等白痴也能当教授,看来定期枪毙教授的提议真该上明年人大讨论了。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法把自己的国际储备用于自己的国内。我这么描述一下这个匪夷所思的过程吧:外汇管理局把自己的储备外汇,比如说1万亿美元,卖给自己,因为只能卖给自己,别人那里买不到人民币。得到7.5万亿人民币,投入到国内经济建设中去,具体就是增发了7.5万亿人民币,用于投资,而此时,外汇储备是左手进右手出,既没有变多,又没有变少,还是10万亿美元。国内货币总量凭空增加了7.5万亿人民币,而没有对应的商品出现。呵呵,7.5万亿啊,这个通货膨胀的比例,对于一个经济体来说,想死有很多种方法,这么有创意的死法,简直华丽到呆了。

    通俗的总结一下我们的外汇储备现状:外汇管理局相当于一个银行,资产规模很大,存款总额达到了1万亿美元世界最大的银行了,但是这个钱不是银行的,是储户的,那增发的7.5万亿人民币就是这1万亿美元的存款凭单。银行要是把这1万亿美元花了的话,那7.5万亿的存单就打了水漂了,等于全国人民每人少了5700块,不和国家拼命才怪呢。

第四个基本知识,外汇怎样储备。

    前面说了,外汇储备是增发货币的信用保障,或者说是增发货币能买到了商品的保存形式,那么这是很重要的,这就决定了外汇储备必须具有的几个特点:

第一,它必须能迅速转换成实实在在的商品,也就是说,必须能痛快地花出去,谁都乐于接受,储存石油倒是不错,我放在哪里啊?需要的时候又怎么花出去啊?

第二,必须具有相对稳定的价值保障,有两种货币,一种波动大,每100块钱今天能买100斤粮食,明天能买120斤,后天能买90斤。另一种,一直只能买100斤,作为外汇储备,只能选第二种,因为外汇储备不是天天花,不能投机,如果需要的时候只能买90斤粮食,可能就要饿死人了。

第三,就是它要有足够的信用度和购买力保障,今天它值钱,明天还能值钱,科威特第纳尔是值钱,萨达姆一入侵,全变废纸了。

综上所述,那么国际储备表现的形式,就很简单了,主要集中在这么几个领域里:黄金、美元、其它强势货币,这些我们称之为硬通货(名字就够硬气),外加经常性贸易中的其它外币。为啥,简单的说一下:

    黄金,最古老的货币,一般平价物,历史悠久,到今天也很值钱,货币体系的建立就是从金本位开始的,这里不展开了,我回头写一篇关于金本位的短文,有兴趣的同志接着看。

    美元,传说中的绿色黄金,历史上强势到不能再强的货币,以美元为核心的布雷顿森里体系独立支撑世界经济格局30年,而布雷顿森林体系遗留下来的东西,仍然是国际金融和贸易体系的支柱,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也不展开了,后面再写一个东西,有兴趣的接着看。

    其它强势货币,欧元、日元、英镑、有人说人民币也快算一个了,我说还差得远。为了分散储备美元的风险,大家都多少持有一些好了。

    其它外币,经常性贸易中要用到的一些货币,我经常从某个贸易伙伴手里买东西,这个伙伴的币值也还算稳定,又接受该货币的交易,即便不是强势货币,存一点也是很方便的。

    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外汇储备结构,主要有三种:以黄金储备为主的,大概有美国、法国和德国。美国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国家,美元在当时是具有黄金特性的货币平价物,美国用黄金作为外汇储备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因为你不能储备美元,这是你的内币,而也不能过多储备比自己货币弱势的外币——那就剩下黄金了。加之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雄厚的积累——从美西战争的时候就开始大量积攒的黄金,到了现在,已经有了7-8000吨的总量。顺便说一下,美联储的黄金都是国外的,美国自己的黄金在诺克斯堡(好像还有个啥地方。参见电影《地球沙场》)。德国法国的情况类似,金法郎和马克都曾是地区性的黄金等价货币平价物,金子多点正常,最好玩的是德国,巴顿将军缴获的纳粹黄金大部分都回到了德国人手里,德国没有因为战争过多损失黄金,而德国的黄金除了放在本土、纽约和伦敦(欧洲黄金交易中心)之外,居然还有一些和美国自己的金子一起呆在诺克斯堡,不知道算不算亲密到家了。

    第二种是国际储备中绝大多数是外币,而只有少量是黄金的国家,比如中国和日本,他们都是新兴的经济大国,发家比较晚,没赶上金子便宜的时候,自己的钱也不是国际货币一般平价物,所以金子少票子多。

    第三种是外币比较多,金子也不少的国家。介于前两者之间,不多说了。

外:新中国黄金储备的历史变化

    新中国建立的之前,中央银行运走了本来就为数不多不多的,存储在大陆的大部分储备黄金(还有一部分在美国和香港),被人民银行接收的黄金总量,最常见的说法是6000量左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作为货币信用的重要物资,49年以后我国实行了黄金专营制度,目的就是增持黄金,具体手段就是收金于民。

    我们国家的外汇储备,在计划经济时期,增长很慢,总量也很小,那个时候,倒是以黄金为主。 到了1976年的时候,我国的外汇储备黄金大约是400-500吨,是整个计划经济时代黄金储备的最高点。占了我国当时整个外汇储备总量的70%左右,可见当时我国外汇储备的匮乏,和70年代增持黄金的不负责说法截然相反,1976年是我国黄金减持最多的一年,原因很简单——唐山大地震,我们需要外汇紧急购入救灾所需要的各种物资,在外汇匮乏的条件下,可行有效的方法就是迅速大量减持黄金,换取所需的外汇,这些金子是在世界五大黄金交易所之一的香港金交所卖出的。我没有去刻意查具体的数字,根据其它一些相关材料的记述,70年代末的时候,我国黄金的储备总量应该在400吨以内,这是拼命攒了30年的一些家底。

    世界五大黄金交易所中,除了我们刚刚提到的香港,和中国关系最大的一个是纽约黄金交易所,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当前中国的国家储备黄金,相当一部分存在纽约,美联储的储备金库里(参见电影《Die Hard III 扭腰大劫案》)。为啥在这里呢?纽约黄金交易所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出售和收购用于调整国际货币市场的黄金的指定场所,也就是说,在IMF框架减持和增持黄金,都是在这里进行交易的。于是,出于方便和安全的考虑——您总不能卖点黄金就从国内拉来啦去吧,全世界有超过50个国家都在美联储的金库里面给自己租了一块地方,存放自己的用于交易的外汇黄金。中国1980年恢复了在IMF的合法席位之后,也在80年代初期,在美联储里租了自己的金库,用于储备自己的外汇交易黄金,从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的黄金储备缓慢增长,到2002年最后一次增持,总量达到了建国历史最高的600吨。而增持的部分几乎全部是从纽约黄金交易所购得的,没必要运回来,自然也就都存放在那个金库里了。

    我国的黄金储备量600吨,不算少了,比俄罗斯,英国都多,和日本乃至整个欧洲银行的持有黄金总量都相去不远,低的只不过是黄金占外汇储备总量的比例:1.6%。那么我们可以这么看,中国的国际储备总量井喷式增长,不过是加入WTO之后的这几年,而在外汇储备总量2000亿美元的97年左右,这600吨黄金所占的比例也就很合理。对于黄金这种全世界年产量不大吨左右,而工业消耗又占去绝大部分的贵金属来说,其积累必然是缓慢的。有人说根据我国的外汇储备总量。我国现有的黄金储备量在2500吨左右更合适,我同意这一点。不过增持到2500吨需要的近2000吨黄金,即便分5年完成增持,那么也要每年买入400吨黄金。请记住,每年全球黄金产量不过3000吨,中国人要是放出风去说每年要买入400吨的话,会怎么样呢?参见前两年铜价的变化。

    插一句,后面我会写一个全球黄金生产和消费的小文章,大家有兴趣看着乐一下。

    所以,与其说我们现有的换金储备比例太低,不如说是外汇储备增长比例过快。而增持黄金等着涨价来使得外汇储备增值的想法,无异于把外汇储备这种要求稳定的东西投入到一个高风险市场里去,是违背外汇储备自身性质的,也是不负责任的。再说,与其炒黄金,还不如炒铜来的痛快呢

    当然中国的外汇储备寄存在由于进口不足带来的过高问题,也存在由于外汇管理局同志脑子太笨,跟不上形势带来的储备结构不合理问题。更深层次的反映了我国进出口政策过于机械和极端的问题,以及人民币比价不合理带来的种种问题。这里就不展开说了,如果有时间,等我理清楚思路,再写个这方面的小文章,给大家看一看。

    写在最后,本文写得很随意,并不严谨,只能反映一个大概齐的问题,有很多漏洞和不足,比如外汇储备中,国内单位和个人外币存款的问题,就没有涉猎,实际上它们也是外汇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兴趣的同志可以自己去找点资料看看这里就不赘述了。
挖几个坑,慢慢填着:

1:金本位的兴衰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兴衰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始末
4:国际黄金的生产和交易
5:我国外汇储备存在和折射的深层次问题(这个有点难度,不一定填)

金本位的兴衰

    人类自打出现了货币,也就是一般等价物,贵金属就成了货币材料主要成分,而黄金以其稀有,耐久更是贵金属之王,在整个人类货币历史之中都具有崇高的地位,在人类社会后工业化之前,一直是货币的等价物。

    顾名思义,金本位就是拿金子当作货币本位的货币体系,历史上的金本位发展可以有三个阶段:

    金币本位阶段:国家出台一个标准,用一定量的黄金为货币单位铸造金币,作为本位币,也就是基本硬通货;只要符合这个标准。谁都可以铸造金币,同时发行一定数量的辅助币以及银行兑换凭证,这些辅助币和兑换凭证在国家规定的范畴之内,可以自由兑换金币,或者和金币等量的黄金,而黄金作为货币和货物,可以自由出入国境;说白了,此种货币的准备金就是黄金,也只有黄金。

   西方的金本位制度,是从英国开始的,英国早在十七世纪通过了金本位法,铸造金币,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英磅。稍后,法国、比利时、瑞士三国组成了货币同盟,发行了金法郎(因为后期的金法郎铸有国王路易的头像,金路易的名字更加响亮),第一次统一规定了每个金法郎的含金量(0.9克多一点)。金法郎是第一种国际同行的货币单位,今天的国际电讯同盟,仍然以金法郎作为计算与结算单位。

    我们国家历史上黄金缺乏,采取的是银本位制度,可以看作一种特殊的金币本位,其内容是一致的,白银的作用相当于黄金,作为货币的准备金存在,铜板作为辅币,银票作为兑换凭证,都可以直接兑换作为本位币的白银。

    金币本位制作为第一种单本位货币体系,消除了复本位制下存在的币值不稳,价格混乱的弊病,保证了流通中货币对本位币金属黄金不发生贬值,初步保证了世界市场的统一和外汇行市的相对稳定。

    金块本位阶段:随着社会进步,生产的发展,大约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前夕,金币本位不行了弊端多多,金属货币缺点多多,面临淘汰,于是就稍微改进了一下金币本位,改成金块本位。

    所谓金块本位就是国家通过银行,把金币全都收集起来,铸成金块,放到银行的金库里,不直接流通了。银行再按照1块金币发行一块纸币的模式,把金属货币改成纸币,这样用起来就方便多了。消费者要是想要金子,直接到银行去兑换,交回纸币,领取金子。

    不过话也说回来,你拿1块英镑兑换金子,银行也闲你捣乱,各国都对兑换金块有着数量和用途的严格规定,这就限制了挤兑的发生,稳定了货币秩序。

    过了几年,金块本位也不行了,随着各国货币总量的增加和国际间货币流动,所有货币自由兑换黄金已经不可能了,于是再改一下,出现了金汇兑本位,银行券在国内不兑换金块,只规定其与实行金本位制国家货币的兑换比率,先兑换外汇,再以外汇兑换黄金,并将准备金存于该国。

    金汇兑本位体系最好的例子就是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代表的战后西方金融货币体系,美元和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和美元挂钩,你要想要金子,就先把自己手中的本国币兑换成美元,然后美国人就给你金子,不过这也是金本位最后的表现了。

    当前的世界,已经没有金本位的货币了,黄金作为货币等价物的时代过去了,导致金本位进入坟墓的因素就是人类社会的发展。首先,随着两次工业革命,人类的生产能力几何级数的增强,黄金生产量的增长幅度远远低于商品生产增长的幅度,黄金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商品流通需要,也就是说,新增加的产品或者说社会财富的总量,已经远远超过了黄金的价值。其次,黄金存量在各国的分配不平衡。20世纪初以前,世界上的黄金就被开采得差不多了,黄金存量大部分为少数强国所掌握,必然导致金币的自由铸造和自由流通受到破坏,削弱其他国家金币流通的基础。

    随着矛盾的日益突出,随着最后带有金本位特色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注,布雷顿体系不是金本位,但是黄金仍然是核心元素之一)的崩溃,到了20实际70年代,金本位就彻底绝迹了,各国货币不再以黄金作为一般准备金担保,而全部改成了有发行者信誉担保的信用货币制度。

布雷顿森林体系兴衰

    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到了20世纪初美国就成为了世界第一强国,到了40年代,随着欧洲战争的持续,世界经济中心的桂冠终于实至名归,在二次大战结束之前的1944年7月,以美国为首的44个国家在新罕布什尔洲的布雷顿森林举行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历称布雷顿森林会议,会议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也就是著名的布雷顿森林协定。这个协定的历史重要性,绝对不次于名声更加响亮的雅尔塔协定,如果说后者决定了未来世界的政治格局的话,前者毫无疑问是世界经济格局的奠基石,关贸总协定、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三大支柱,都脱胎于布雷顿森林会议。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大致可以表达为建立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其基本内容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其具体的事实方式和手段有这么几个方面:

    各国货币汇率的规定与调整原则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统一认定美国规定的35美元一盎司的黄金官价,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按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换句话说,美元和黄金的地位一样,相当于金块本位制里面的金块。其他国家的货币则不能兑换黄金。为使货币准备金的黄金官价价格不受生产市场里面金价冲击,各国政府协同美国政府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维持这一黄金官价。在此基础上,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各自货币的含金量,通过含金量的比例确定同美元的汇率或者干脆不规定货币的含金量,只规定同美元的汇率,也就是“法定汇率”。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一般只能在法定汇率上下各1%的幅度内波动。若市场汇率超过法定汇率1%的波动幅度,各国政府必须在外汇市场于预,以维持汇率的稳定。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汇率制度被称为“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度”。若会员国法定汇率的变动超过10%,就必须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批准。后来,1%的范围扩大到了2.25%,货币平价也改成了和黄金挂钩的虚拟货币单位“特别提款权”。

    布雷顿森林体系首次明确确定了国际储备资产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外汇与黄金并列,共同构成国际储备资产。“协定”中关于货币平价的规定,使美元处于“等同”黄金的地位,成为各国外汇储备中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

    为了落实布雷顿森林的内容,各国成立了一个具体的办事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IMF的主要职能是:监督会员国遵守“协定”的各项条款,以维护国际金融与外汇交易秩序;组织会员国定期磋商世界经济形势与前景,当某会员国修改汇兑措施、汇率政策、或执行对其他会员国发生重大影响的政策、或基金组织认为某会员国的汇率政策不符合“协定”指导原则时,基金组织总裁就同该国进行特别磋商;融通资金,即对逆差国提供贷款,以稳定外汇市场和扩大国际贸易。
    基于上述职能,IMF实际上处于战后国际货币制度的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元可以兑换黄金和各国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是这一货币制度的两大支柱,基金组织则是这一货币体系正常运转的中心机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组织的钱来自于各个会员国的中央银行,各成员按照协定的规定,把钱交给IMF统一协调管理,会员国份额的25%用黄金或可兑换成黄金的货币缴纳,另外的75%则以本国货币缴纳。会员国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可用本国货币向基金组织按规定程序购买(即借贷)一定数额的外汇,并在规定时间内以购回本国货币的方式偿还借款。会员国所认缴的份额越大,得到的贷款也越多。但贷款只限于会员国用于弥补国际收支赤字。基于美元的强大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构架,在其崩溃之前,美元是和黄金等同的一般货币平价物,也就是为什么多数国家的外汇储备是美元的原因。
    布雷顿森林体系大大促进了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扩大了各国间的经济交往。尤其是在50~6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运行良好,对战后稳定国际金融和发展世界经济确实起到巨大的作用。由于实行固定汇率,有利于进出口成本和利润的核算,有利于国际资本的流动。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战前。1913年~1918年,世界出口贸易额年平均增长率为不足1%,而1965年~1970年高达11%。同时,保证了国际货币关系的稳定,使战后世界货币体系得到正常运转,保障了世界商品、劳务和资本的流通得以正常进行。避免了经济严重恶化和货币体系崩溃的局面。此外,基于这个体系,缓解了国际收支危机。IMF和世界银行对逆差国提供各种信贷支持,帮助会员国解决国际收支困难,克服国际收支失衡的困难,促进币值的稳定。
    基于此,在上个世纪中叶,布雷顿森林体系促进各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在传统的金本位下,各国往往仅仅注重外部平衡,因而国内经济带有紧缩倾向。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各国一般偏重内部平衡,所以国内经济比较稳定,促进了各国的发展。

    但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仅仅是一个世界经济恢复的权宜之计,缺点是致命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要求美国长期保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充足的黄金储备。要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转,必须具备三项基本条件。 1.美国国际收支保持顺差,美元对外价值稳定,若美国国际收支持续性逆差,美元对外价值长期不稳,美元则会丧失其中心地位。2.美国的黄金储备充足,因为美国要履行35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的义务,必须拥有充足的黄金储备,若美国黄金储备不足,则布雷顿森林体系难以维持。 3,作为各国货币保障的黄金价格必须维持在官价水平,若美国黄金储备不足,无力进行市场操作和平抑金价,则美元比价就会下降,国际货币制度的基础也就会随之动摇。

    随着70年代美国经济衰退,美国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动摇,1971年7月美元和黄金脱钩,随后固定利率解除,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了。但是其遗产:IMF,世界银行,WTO都作为影响世界经济格局的支柱继续存在着,发挥着作用。同时,由于历史原因,美国的黄金储备此时已经积攒了下来,黄金储备作为美元基础的根基已经牢不可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