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昨晚,你看月亮了没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11:41:17

昨晚,你看月亮了没有?
我热爱三尺讲台,并呼吁社会崇敬三尺讲台。因为,文明从三尺讲台前出发。教育曾是风波叠起的领域,给我们留下了诸多沉思和教训。我只想说一些细事,青苹之末,涟漪起处,也许会带来些许启迪。我认为,教育最忌说教,说教多伪饰,失真诚,远深情。教育应具备审美品格。教育要以美好的感情为引线:只有真善美,方能产生精神的魅力,方能产生教育的魅力。
②1997年秋,在新生开学典礼上,学生端坐整齐,听校长讲话。他们没有想到,讲话竟是这样开始的。那天是八月十六,我问学生:“昨天晚上,月白风清,你们看月亮了没有?”学生有说看了,有说没看。我接着说:“看月亮是一种美好的感情。同学们,看月亮时,你们会想念妈妈,会想念故乡,会更加热爱这片土地。因为,这是我们的祖国……”没想到,这段即兴谈话,在学生心中激起了波澜。这几年,我在学生的来信中,不断读到他们复述这个话题。我还在报纸上,看到他们写的丈章。一直到2002年,我还读到刘静同学写的一篇文章《今夜月儿明》。她说,当时校长发问时,话音未落,便引来一片唏嘘,有的同学竟当场落了泪。她说,从那次开学典礼后,每年中秋,他们都坐在大操场上看月亮,念儿歌,讲着童年和故乡的趣事,还朗诵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句:“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看月亮,思故乡,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讲着亲情和祖国的话题……
③学生的来信和文章,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坚定了一个信念:教育的审美品格是教育的奇妙力量。老生常谈的说教和别致亲切的启迪,效果完全不同。有一次,在处理学生违规事件时,我与美术系学生谈话。我说:“你们都是学绘画的,整天调配颜色,你们说,这世界上什么颜色最美?”学生一时不知我问话的意向,迟疑片刻,我自问自答:“世界上最美的颜色是羞色!”这意外的答案,引起了学生由衷的赞同,会心的微笑。我接着说:“羞色是人类文明的标志,羞色阻止人走向卑鄙。康德说:‘羞色是大自然的某种秘密,用来抑制放纵的欲望:它顺乎自然的召唤,永远同善、德行和谐一致。’羞色使人自爱、自重、自尊,自律,羞色使人止于礼,合平情,趋于善,臻于美。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做了不该做的事情要后悔!马克·吐温说:‘人是惟一会脸红的动物。’你何曾见过狗红过脸?因为,只有人才有文化,羞色是文化的色彩。”我最后说,“同学们,羞色最美,脸上飞起的两朵红云,比什么化妆品都更珍贵,更美丽”。这段谈话,引起了学生自尊自爱的思考,许多学生铭记在心,他们经常重提。这段谈话,成为美术系的教育资源。
作为教师,我坚信除了心灵的抚育和引导之外,教育的审美载体,还包括校园的物质设施。我在学校的花丛林带里,选录古典诗词,竖立诗牌。这不仅可以让学生长知识,多识草木花卉之名,更能熏陶学生的品德情操。我相信,当学生面对“小窗从此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这两句唐诗,默诵沉吟,自我感觉会变得美好,他会走近优雅。我认为,校园内的一切,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力量,应该让校园内的一水一石,一草一木都为育人开口说话。
教育的审美品格,还存在于学校的庄严典仪,如校庆、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训……等等。《礼记》曰:“非礼不诚不庄。”行礼如仪,是精神陶冶的美好境界。庄严的典仪,氛围肃穆,会产生神圣的感情。神圣感是教育重要的感召力量,神圣感潜移默化地激发了对崇高的敬仰,对美好的向往。神圣感使人敬畏,律己自爱;神圣感勉人向上,走近真善美。《荀子》曰:“形具而神生”,崇高的精神:只有在庄严的形式中诞生,庄严的典仪,是神圣而美好的感情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