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在墙上的斑驳历史 调查:"我们生活在标语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3:24:15
资料图:8月6日,据中国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披露:近期将在全国普遍开展一次清理、规范、更新人口和计划生育标语口号的工作,改变此类标语口号长期以来在宣传上存在的冷漠、强硬、呆板、简单重复、质量不高等问题,并推出了190条标语口号供各地使用。 中新社发 刘君凤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96.3%的人确认我们生活在标语中
59.9%的受访者认可“标语是时代的烙印”,
46.8%的人觉得好玩的标语是民间智慧的体现',1)">
在中国,标语可谓无处不在。
8月初,国家计生委宣布准备“清理、规范、更新人口和计划生育标语口号”。标语,这个在中国社会一向司空见惯的东西,忽然间引起了媒体和民众的极大兴趣。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网新闻中心联合实施的一项在线调查(4565人参与)显示,96.3%的受访者称“生活中标语口号随处可见”,85.9%的人认为有一些标语让他们感觉不舒服。而这,恰恰印证了计生委所指出的旧版标语口号“冷漠强硬,缺乏人文关怀和以人为本思想”。
只有13.2%的人相信恐吓式标语能遏制不良行为
最近在论坛上人气极旺的帖子有不少都是关于标语口号的——“超强中国式标语”、“让您捧腹大笑的最牛标语”等等,当然,其内容远不止计划生育一项。经过不断被转帖、被补充,其数量和花样都令人叹为观止。记者注意到,被网友“晒”出来的标语口号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数量最多的是“威胁恐吓式”,比如“偷井盖者抓住剁手”、“对正在抢劫银行的犯罪分子予以当场击毙”、“偷车贼捉到就地处死”、“小摊小贩禁止入内,违者暴捶狠打”、“宁可血流成河,不准超生一个”、“放火烧山,牢底坐穿”、“不怕死的就到十八里乡来作案”等等;
“道德审判式”,像“民警提示:一日行窃终生是贼”、“谁穷谁丢人”、“不读初中去打工,愧对老师和祖宗”都属于这类;
“诅咒谩骂式”,比如“偷葱断子绝孙”、“毁树一行,先死他娘”、“爱护公共卫生长命百岁,随地乱丢垃圾断子绝孙”等;
还有一种是“宣传教育式”,比如“少生孩子多养猪”、“家养一只兔,不缺油盐醋”、“中国移动手机卡,一边耕田一边打”、“大力发展散装水泥,是我们的基本国策”。
本报调查发现,在谈到标语时,34.2%的人觉得“它对宣传国家政策确实起到了作用”。而据腾讯网的另一项调查显示,在4352名志愿参与者中,只有13.2%的人支持野蛮标语“对遏制不良行为有奇效”的说法,更多的人(81.1%)则认为“这是落后的社会符号”。
历史以标语的方式斑驳地记在了墙上
在《口号万岁》一书中,孔庆东提到:标语是时代的见证,与时代是相互命名的关系。与之类似,本报调查中,59.9%的受访者认可“标语是时代的烙印”的说法。
有人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标语口号进行过梳理,发现“历史以标语的方式斑驳地记在了墙上”——
上世纪50年代,镇子上最常见的标语是“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以及“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奋勇前进”、“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等豪言壮语,让人看了心旌摇荡,兴奋不已。
到了六七十年代,“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的标语是中心,1963年毛主席为雷锋同志题词之后,街头巷尾到处出现“学习雷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的标语。此外还有“备战、备荒、为人民”、“团结起来,准备打仗”、“打倒苏联修正主义”等等。
改革开放以后,宣传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成了时代的主题,也成了标语的最主要内容,由此便演绎出了“最大的正事是大发展,最好的政绩是快发展”、“惟经济发展是举”、“维护经济发展是功臣,破坏经济发展是罪人”。
时至今日,标语的内容再次发生改变,并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色。有人发现了我国的一个独特现象,即有什么样的标语,就恰恰说明当地的民众缺少那样东西。“标语就是风向标。‘不读初中去打工,愧对老师和祖宗’,那地方肯定是学生流失严重;村民墙上到处刷着‘一人超生,全村结扎’,那一定是这个地区计划生育还做得不太好。”
民间智慧比刻板宣传有趣得多
孔庆东说,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因为急于现代化、实现“跨越式”发展,心态上比较急躁,因此任何行动都需要全民配合,一喊出来就是口号、标语。然而这些标语有一部分实在荒唐。
有评论说,“野蛮标语在一些农村大行其道,正是几十年大搞政治运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后遗症。在依法治国、建设政治文明的今天,野蛮标语已失去存在的基础,它折射的,是一些政府官员执政能力低下。”
正因为意识到了这一点,国家计生委此次对标语口号的清理行动得到舆论的一片赞扬。有评论说,清除规范计生标语的行为,可以被看成是时代的进步、理念的进步。这些进步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同步,其核心是对私权的尊重与保护。
“标语正开始走向民间。”有参与调查者说。从重庆“史上最牛钉子户”打出的“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到一些汽车消费者在自己车上贴出的抗议汽车厂商的标语,在许多地方,标语正成为表达个人权益的一种方式。
本报调查发现,51.9%的人认为,除了计生委,还有更多部门的标语需要清理,72.3%的人认为,除了标语,更需要“清理”的是政府部门对“公众”和“权力”的态度。
值得注意的是,与国家计生委清理通知同时出现的,还有该部门推荐的“规范标语口号”,分为15大类共190条。
“那些出自庙堂的标语口号,难免刻板空洞,而真正散布在民间的标语,绝对比报纸、电视上的宣传生动得多。”有受访者说,“一刀切就没意思了。”
调查显示,76.5%的人承认,在自己见到过的标语中,确实有很有价值的或者很好玩的,其中46.8%的人觉得,好玩的标语是民间智慧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