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收入群体成"房奴主体"是危险信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5:28:28
2007-08-10    莫言锋    来源:经济参考报
近日,中国青年报与某网站新闻中心联合开展了一项调查。这项调查显示,69.7%的人认为,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是政府最该着力解决的问题,但同时有59.8%的人认为高房价影响最大的是中等收入群体——一方面,中等收入群体同样难以承受高房价,另一方面,政府保障性住房的政策却无法顾及到这个群体。(《中国青年报》,8月8日)
其实,有关中等收入群体成为“房奴主体”,早已不是个新鲜话题。在2003年左右,各大城市房价开始节节攀升之时,便有不少月入过5000元的青年白领在网络上大吐成为“房奴”的苦水。到后来,政府有关保障中低收入者住房权利的政策相继出台,中等收入者本希望能通过政策扶助来解决住房问题,可是,政策一出台才发现,由于收入过高,自己并不符合相关的保障要求。伴随着房价飙升,高收入者一直都无所谓,或许他们还能趁这趟浑水大发一把,低收入者则完全麻木了,反正买不起,等着国家来保障吧,于是乎,中等收入者成为一个最尴尬的群体:不买吧,这房价一时半会下不来,早买早托生;买吧,这房价贵得实在太离谱,每月薪水,不吃不喝连一个平方也买不起。
一提起中等收入群体,人们脑海中首先冒出来的必然是“有房有车”。可见,物质水准和生活方式,毫无疑问是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标识。我们或许可以从国外中产阶层幸福的“住房生活”中获取一些感观的认识。在瑞典,中产阶层的比重约占55%,他们中85%的家庭拥有小轿车,50%的家庭有郊外私人别墅,70%的家庭每年会出国度假和旅游;在新加坡,中产阶层的比重约占90%,他们的家庭年均收入普遍在两万美元以上,普遍居住着较为豪华的私人公寓;在美国,中产阶层一般住在郊区,有一幢(分期付款)两间至四间卧室的房子,两部汽车。而在中国,中等收入群体又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首先,这个群体的总量大约为20%,比重明显偏低;其次,他们虽然有一定消费能力,但是,由于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医疗、子女教育、养老等预期性开支将他们压得喘不过气来,因此,大部分人都不太敢消费;再次,更令他们无所适从的还是日益高企的房价:一个月入5000元左右的中等收入者,如果要在北京四环旁边买套建筑面积在10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不吃不喝大概需要20年。
中国要由发展中国家步入发达国家,必然要造就一个庞大的具有强大消费力和自主意识的中等收入群体;中国要建设和谐社会,也必然要缩小贫富差距,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中国的中等收入者不奢望去与欧美相媲美,但是,如果让他们长期处在一个顶着“中产”帽子,却过着“房奴”生活的境况之中,他们自然也不会满意。
因此说,中等收入群体成为“房奴主体”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在扶助中等收入群体的公共政策上存在着某种不足,另一方面则预示,中等收入群体如果日益陷入“房奴”或其他缺乏保障的困境,势必使得一部分中等收入群体返贫落入低收入群体,以至于贫富差距越拉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