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基本常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0:33:19

      

   【什么是佛教】

佛教是佛陀的教育, 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教育内涵包括了无尽无边的事理,比现代大学里面的课程内容还要多。 时间上,它讲过去、现在、未来;空间上,它讲我们眼前的生活一直推演到无尽的世界。所以它是教学 、是教育,不是宗教;它是智慧、觉悟宇宙人生的教育。中国孔子的教育,是讲一世(一生)---从生到死的教育。佛法是三世的教育,讲过去、现在、未来。

【佛教的教学目标】

佛教教学的方针是彻底破除迷信。佛门常讲: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迷是什么呢?对自己、对生活环境的真相不了解。因为不了解真相,往往就看错了,也想错了;看错、想错,也就做错。做错的结果就是苦啊!如果一个人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能够真正理解,没想错、没看错、没做错,所得的结果一定是快乐。所以破迷开悟是从因上说;离苦得乐,是从果上说。为达到这个目的,佛教教学的方针是破除迷信,启发真正的智慧,让我们有能力在现实环境里辨别真、妄、邪、正、是、非,乃至于善、恶、利、害。然后再帮助一切众生建立理智、大觉、奋发、进取、乐观、向上的慈悲济世的宇宙人生观。可见佛教既不消极,也不落伍,是能给我们真实利益的。无量寿经上讲:佛教是圆满的帮助我们解决众生一切苦难的问题, 让我们每个人在这一生中得到幸福快乐、家庭美满、社会和谐、国家富强、世界大同。 这就是佛教在我们世间的目标,至于往后的目标---断烦恼、出三界,殊胜的利益,就更不可思议了。所以,要认清楚,佛法是教学,是真的能让我们得到真、善、美、慧,永恒真实幸福的教育成果。

【供奉佛菩萨的意义】

佛菩萨的造像,不是依照人像塑造的,而是依照《佛说造像度量经》,将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很明确的显示出来。相好是果报,而果报是从修因上来的,让你一看到相好,就要想到一定要修好因,才会有好果报。此意义很深!

佛门供养佛像,一般都是一佛二菩萨。 这一尊佛代表真如「本性」,菩萨代表从「性」「用」。本性是空、是体,起用是有。体、相、用;「体」是空寂的,从「体」能够现「相」,现「相」就有作用。菩萨代表「相」、代表「用」佛代表「本体」。供养的是西方三圣,三幅都是阿弥陀佛,没有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无量寿经》上讲得很清楚,阿弥陀佛四十八愿里,也说得很明白,西方世界人的容貌、身相完全与阿弥陀佛一样。 所以,当中自然是阿弥陀佛,两边是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是梵语音译,意思是「无量觉」;也就是三皈依所说的「觉而不迷」。 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 都能觉而不迷,这就是阿弥陀佛,这是从名号的意义总说。从经典上细说,《无量寿经》自始至终就是说明阿弥陀佛觉而不迷的形象。我们见到阿弥陀佛的形象,就要想到阿弥陀佛种种不可思议的功德智慧,要发心向他学习。所以见到这尊像,听到这个名号,就要想起《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与《观无量寿佛经》,所讲的理论、道理与修学方法。修学的方法,就是日常生活的方法,工作的方法,处事待人接物的方法, 以佛的标准向佛学习, 修正我们错误的想法、看法、作法、说法,学得像阿弥陀佛一样,这是学佛。若是看到阿弥陀佛,他是他,我是我,互不相干,那就错了。

左边是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代表慈悲,代表乐于助人,见到众生有苦难,立刻就伸出援手,所以我们称赞观世音菩萨「千手千眼」。千手千眼是比喻,并不是真的有一千只手、一千只眼,这是赞叹精明能干之人是「双手万能」所谓是眼到、手到,只要他看到了,帮助的手立刻就到达,取这个意思。

观世音菩萨也有三部经,按顺序来说,第一部是在《华严经》里,善财童子参访观世音菩萨,五十三参的「第七回向」,观世音菩萨代表第七回向菩萨。这里面有自己修行的方法,和度化众生的方法,说得很圆满。第二部在《楞严经》里,《楞严经》共有十卷,第六卷「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这一部经里,观世音菩萨主要是说明,他如何修行证果,很值得我们学习。这些原理原则,无论我们修学哪个法门都用得上。第三部在《法华经》里,「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这一品流通得最广。《普门品》里所说的内容,是观世音菩萨如何去帮助一切苦难的大众,也就是观世音菩萨教化众生,帮助众生的原理原则、方法及效果。这三部经,被称之为「观音三经」,都是附属于大经之中,并非独立的。所以,我们念这句「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就要想到这三部典籍里,所讲的理论、方法与境界。

边是大势至菩萨,大势至菩萨代表智慧,唯有智慧才是最大的势力, 所以称为「大势至」;最大的势力就是高度圆满的智慧。大势至菩萨的经典,也不是独立的,是附属在《楞严经》里,称为「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经文不长,只有两百四十四个字,比《般若心经》还短;《般若心经》有两百六十个字。虽然经文很短,其义理展开,无有穷尽,广大深远。印光大师将这一章经文,收在净土四经之后,成为「净土五经」,净土经论就非常圆满。这一章可说是净土宗的心经,比《般若心经》义趣还要深广。《般若心经》是六百卷大般若的核心、精华,而《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不仅是净土的心经,也是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的核心。不仅是世尊一代时教的中心,实在讲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说无量无边法门的核心。

佛菩萨形像是在提醒我们,若我们对于经论不熟悉,见到佛菩萨形像,想不起经中的教诲,那就得不到好处。所以听到佛菩萨名号,看到佛菩萨形像,就想到佛菩萨的教诲,依教奉行,这就是佛菩萨开我们自性的光明。阿弥陀佛启发我们无量觉,觉而不迷;观音菩萨启发我们自性的大慈大悲。慈悲是好,但是要有理智,若没有理智,是感情的慈悲,不但不好,反而有害。佛家常讲:「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但又有一句话说:「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这是说明慈悲若是感情的,就容易出祸害;方便要是感情的, 就会堕落。 所以,慈悲与方便,一定要建立在高度智慧的基础上,绝对不是感情用事。

听到佛菩萨的名号,见到佛菩萨的形像,就要想到佛菩萨教导我们的原理原则,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的方法,依照这个方法去学习,会得到殊胜的果报,这岂不是佛菩萨天天在开启我们的自性光明?

在家里供奉佛像,你明了其意义,佛像就开光了。你不明了,将佛像当作神明供奉,天天在他面前祷告,供一点香花水果,然后向他求福。那个供品就是贿赂,送一点贿赂,就希求佛菩萨保佑,把诸佛菩萨当作贪官污吏看待,此罪业多深重!天天造罪业, 还以为佛菩萨会保佑,这完全错了。 家庭里供奉佛菩萨形像, 是希望利用家庭做为道场,家家都是道场, 人人都能认真学佛,我们的社会、国家、世界,自然就能得到和平。

【佛教的建筑】

供佛的大殿,从外面看是两层,真俗二谛;里面看是一层,告诉我们,真俗不二,万法一如。它的意思是说:外表是有差别,实质是一致的(没有两样的)

佛教正规的建筑,一进山门,第一个见到的建筑物就是天王殿,里面供养四大天王——护法神,当中供着弥勒菩萨。这样的供奉方式,使人一进山门,第一眼就看到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塑的是布袋和尚像,看他那笑眯眯的样子,就是告诉我们:你想学佛吗?先要笑脸迎人,不能发脾气;发脾气不能学佛,一定要欢欢喜喜。再看,他肚皮很大。代表什么都包容,不与人计较。所以也代表平等心、喜悦相——对待任何人、任何事物,心里都欢欢喜喜、平平静静的,不要跟任何人计较。有这些条件才可以入佛门学佛。所以弥勒菩萨面对着大门,告诉来者:要有我这个条件,才够资格入佛门。

旁边的护法,分东、南、西、北四大天王。

东方天王叫持国天王,代表负责任。主持一个家庭的事务,我们叫持家。主持一个公司的事务,是总经理、董事长。主持一个国家的事务,是帝王、总统。要怎样去做呢?一定要负责尽职。能把自己本分的职责,尽心尽力做到圆满,这个社会和谐,国家一定富强。

南方天王叫增长天王。单单把我们职责之内的事情做得很好还不够,还要天天求进步。不进则退啊!时代永远在进步,所以增长天王告诉我们:我们的德行要增长、品德要增长,乃至学问、智慧、才艺、能力都要增长,包括我们的生活水准也要提升。你看佛门不落伍啊!佛门真是讲进步,永远站在时代的前端;他不是跟着时代,是领导时代走啊。

西方广目天王,叫我们多看;北方多闻天王,叫我们多听。这就是中国人讲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成就根本的学问,行万里路,就是今天所谓的观光、旅游、考察,到处去看看。看到别人的优点,我们采纳;缺点,我们警惕、改进。我们能够「舍人之短,取人之长,来建造自己的社会、建造自己的国家,那这个国家就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国家。这叫真正的护法!你要一看就晓得,并且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朝着理想目标精进!

四大天王手上都拿着道具,这些道具也是表法的。

东方持国天王手上拿着琵琶。代表做事情不可以操之过急,要知道「中道不能过也不能不及;象弹琴一样,琴弦松了,弹不了,紧了它就断了。儒家讲中庸, 佛法讲中道, 就是负责尽职,要做得恰到好处,不要太过头了,也不能不及,事情才能圆满。

南方增长天王, 这是代表日新又新,他手上拿的是剑......慧剑(智慧之剑),是快刀斩乱麻; 慧剑断烦恼的意思。 

西方广目天王,身上缠着一条龙,有的时候是一条蛇,蛇跟龙都是一样的意思。代表变化!我们常说:神龙见首不见尾。表示这个世界现实的社会,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是变化无常,变化多端,一定要把他看清楚,才能够从容应付。龙表的就是这个意思。

北方多闻天王手上拿一把伞;伞是遮盖。千变万化的世界,种种染污,要防止,不要被污染。所以广学多闻的同时,要保护自己的清净心,要不受染污。要对现实社会能够完全理解,才有智慧、能力,知道应该用什么态度、方法,来应付、处理,才能做到尽善尽美(无论是对人、对事、对物)。天王殿是在教导我们这些啊!不单是神明,对他烧几炷香,他就保佑你平安,那就大错特错了!

【供具的教育意义】

佛前供一杯水,有什么意义呢?表法的呀!水是干净的、清净的,代表我们的心要象水一样干净;水不起波浪,是平的,我们的心要象水一样平、一样静。看到这杯供水,就想我的心要象水一样的清净、平等。佛前供花,花代表开花后就结果;花代表六度万行。供果,水果不是供给佛菩萨吃的,是教我们看到时,就能想起希望得什么样的果报,就应该要修什么样的因。所以佛门一切设施、供养,处处都是提醒、教育自己。佛菩萨不闻、也不吃,什么都不要。再者,代表智慧、光明,代表戒定真香。没有一样不是表法的,没有一样不是教育。

【开光的意义】

在一般世人的观念中,佛堂无论大小,供养佛像一定要举行开光仪式,此传统由来已久。开光的意义,现在知道的人很少。若说佛像开光之后就灵验,没有开光就不灵验,这是迷信的说法,也是对于实际事理完全不明了的说法。佛家的开光仪式,实际上就是一般人所说的启用仪式。当有新的建筑物、新的设施启用时,一定要接待社会大众,举行启用仪式。最重要的是要告诉大众,为何要有此设施,这对社会大众有何好处。佛家供奉佛像,或是新建筑落成,也举行仪式,就称作「开光」。

道场有许多信徒参与开光仪式,那是唱戏表演给大众看。但是表演的每个细节,都要将意义说明白,大家恍然大悟,才不至于迷信。在开光仪式中,拿一只笔去点眼睛,笔代表智慧、文学;拿毛巾擦脸,表把灰尘擦掉,将心地里的污垢洗净。拿镜子是照自己,也可以照别人,自他不二,生佛一如,都是取很深的意思。那种形式,有些场合可以用,有些场合不必用,只要将供奉的意义说清楚就行了。

「开光」二字的意思就是让佛菩萨形像, 及这些建筑,开发我们自性的光明。绝对不是说,找一个出家人替佛菩萨像开光就灵了,出家人还是凡夫,若凡夫替佛菩萨像开光,那佛菩萨也变成凡夫了。果真开光就灵,不开光就不灵,你何必拜佛菩萨,不如拜这个法师,法师比佛菩萨还灵,这不是颠倒吗?这是世间人错误的观念。所以,开光仪式就是启用典礼仪式,是要告诉大众,塑造佛像、盖建筑,代表的意义,我们应以何种心态来供奉,要将这些理事说明清楚。这种种设施是佛陀教育的手段,不是目的。佛陀教育的高明,就是将教学与艺术结合成一体。这是至今有很多人想到,但是还无法做到的,而佛法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彻底实施了,这是最完美的教学。 

佛法修学——从自己本身做起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学佛因缘稀有难逢,真能把握机会认真实修者,这一生必定成就。须知佛法不是宗教,而是至善圆满的教育。从佛法的学习中,我们心安理得、快乐自在,而且不再迷惑、沉沦。我们深信只要肯努力断恶修善、积德修福,就能改造命运。所以说:学佛就是学习觉悟,学习做人。

印光大师说:「佛法从恭敬中求,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只有恭敬才肯虚心受教,才能专注学习。佛法经藏,浩瀚无边,穷毕生精力实在难以遍读,信解都很难了,何况修行?(信解行证是修行的四大步骤)因此,选择法门,是学佛入门、修行下手非常重要的关键。

当代大德,净空老法师,殷殷嘱咐佛弟子:「佛法修学要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才能得到佛法真实究竟的利益。」所以毅力(定力)与恒心是非常重要的,必须下定决心,日积月累努力修学,自能积小悟为大悟,于是法喜充满功夫自然得力。

其次,一本书或一套光碟,只要能看得懂、看得欢喜,就要多看几遍,因为重复的次数多,了解就更深入,境界也能因而提升,就不会发生一般人误解、错解与断章取义的毛病了。老法师再三劝勉我们:学佛要从自己本身做起,将佛法落实在生活与工作之中,要放下自私自利,放下控制、占有的心,拓开心量,所谓「量大福大」。因此,当我们从身体力行当中,体会到佛陀教育的至善圆满之后,应当以诚恳的态度,善巧的方法,把佛法介绍给亲友,这样才是既有智慧又有福报的人。

祝福您 福慧双修 法喜充满 快乐自在

净宗同伦 至诚敬劝

存好心 说好话 行好事 做好人 

阿弥陀佛是一句好话,是祝福您健康、快乐、又有智慧的好话。

种善因得善果

不杀生·得健康寿 

一、许多人谈因果,很容易造成一种错解,就是只强调前世的因果,误以为既然一切都是命定的,就变成消极的不必作为、也不能作为,只能听天由命的宿命论者,却忽略了今世的因果更重要!这辈子所作所为才是最重要的关键,所谓改造命运,心想事成,才是佛法谈因果的真正目的。

二、谈因果的目的有两个:第一、(安心)!要把心定下来,不再为环境的不如意而不平,不要慌张,要用智慧,勇于承担!第二、(立命)!要努力断恶修善,改造命运,学习了凡四训,勇于创造自己幸福的人生。

三、持戒:戒律不是束缚;是有所不为,戒律帮助你拒绝了非法的诱惑,不为物役,不作物欲的奴隶。反而轻安、自在!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无恼害众生之心,要与一切众生结善缘,不结恶缘。

四、无畏布施:(一)不杀生,尊重生命、爱惜生命。(二)不伤害任何昆虫与动物。(三)捐血、救人、护生、放生,不破坏环境与自然生态。

五、素食最健康,但是不必急在一时,应从少吃肉做起,有计划的调整、改善。不能因为吃素而引起家人的困扰、争执。既不慈悲又无善巧。应多吃青菜水果,先从吃锅边菜做起,用吃素变得更健康来证明!

六、驱赶蚊虫、蚂蚁、蟑螂的方法:(不使用杀虫剂赶尽杀绝)!

(甲)厨房保持清洁,厨余随时清理。一有果皮菜屑即丢入垃圾桶(回收桶)。(乙)使用密封式垃圾桶(有盖的)。(丙)门窗一律装纱窗、纱网。(丁)点蚊香时要开半扇窗户或门,让蚊虫有生路可逃,不与它们结恶缘。

七、养生之道:养心在静(如念佛),养身在动(如拜佛)。疾病是从污染而来,或者身体受到污染,或是心理受到污染;心地清净慈悲,自然健康。

八、见不得别人好,不愿意别人比自己好,是嫉妒!嫉妒属于盗心,要痛心悔改,见他人善能随缘赞助,就是随喜功德。能成人之美,就是成就自己的功德。

九、忍辱是保全功德的功夫,古人常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小成就要有小忍耐,大成就要有大忍耐!但是忍辱不是一味压抑,压抑久了会累积成病,正确的忍辱是跳脱争执的框框,不比较、不计较,是靠智慧化解,用度量包容。

十、忏悔改过,解冤释结,是佛门修行重要的功课,要靠:

1、自力:

(1)断恶修善,积功累德,回向给冤亲债主。

(2)专修清净心,身心清净,缘断了果报不生。

2、他力:

佛力加持,至诚念佛,念阿弥陀佛!得阿弥陀佛佛力加持。 

阿弥陀佛是一句好话——是祝福您——健康、快乐、又有智慧的好话。 

莲池大师戒杀文

世人食肉,咸谓理之应然,乃恣意杀生,广积冤业,相习成俗,不知自觉,罪过执迷。当知天本好生之德,天地生物,以供人食,种种植物类,如谷、果、蔬菜、水陆珍味可谓供食之千足万足也。吾人怎可无仁慈之心,何苦复将同有血气、同有母子、同有知觉、觉痛觉痒、觉生觉死、同有灵性之活物,来忍心杀而食之呢?仁人君子、良心何在?岂理也哉,寻常人说「只要心好,不在斋素。」嗟呼!利己损命,戮其身而啖其肉,以饱吾腹,杀生害命以乐己,扪心伤天理,天下之言凶心、惨心、毒心、恶心、孰甚焉!好心当在何处,此举世行而不觉其非,可谓痛哭流涕长太息是也!今略录七条劝戒杀文,供世人了解,希以真诚感天,即成物成己也。

一曰 生日不宜杀生

须知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己身始诞之辰,乃父母垂亡之日也。是日也,正宜戒杀持斋放生,广行善事,庶使先亡考妣,早获超升,见在桩萱增延福寿,何得顿忘母难,杀害生灵,上贻累于亲,下不利于己,明者戒杀也。

二曰 生子不宜杀生

凡人无子则悲,有子则喜,不思一切禽兽,亦各爱其子,庆我子生,而杀死他子,于心过毒扪心安乎?夫婴孩始生,不为积福,而反杀生造孽,亦太愚痴矣!爱己子生当爱他子命,慈爱不杀也。

三曰 祭祖先不宜杀生

亡者忌辰,及春秋祭扫,俱当戒杀,以资冥福。杀生以祭,徒增冤业。夫八珍罗于前,安能超九泉之遗骨,而使之食乎?无益而有害,智者不为矣。当移资买活物放生或作地方善事,以累积阴德,可超度先灵永生,愿大孝之人,不用荤类祭祀也。

四曰 婚礼不宜杀生

世间婚礼,自问名纳采以至成婚,杀生不知其几?夫婚者,生人之始也。生之始而行杀,理既逆矣!又婚礼乃喜庆也,前厅喜事,后厨杀生,吉日而用凶杀,不吉也。故应禁杀,当用素斋宴客为佳也。

五曰 宴客不宜杀生

良辰美景,贤主嘉宾,蔬食菜羹,不妨清致,好意食水甜,何须广杀生灵,穷极肥甘,笙歌餍饫于杯盘,宰割冤号于砧几,嗟乎!有良心者,能不悲乎?为我死者,折吾福,仁智者不食生灵也。

六曰 祈神不宜杀生

世人疾难,杀牲祀神,以祈福佑,不思己之祀神,欲免死而求生也。人人爱命,物物贪生,杀他命而延补我命,逆天悖理,莫甚于此矣。夫正直仁爱者,才可成仙做神,神其可私乎?命不可延,而杀业具在造罪神担神仙不欢,至诚祭拜,当用青菜水果,素品既经济又实诚,神必护庇赐福也。

七曰 营业不宜杀生

世人为衣食故,或畋猎飞禽、或渔捕水族、或屠宰牛羊、猪犬鸡鸭等,以资生计,而观一般不作此业者,同有衣食,未必受冻饿而死也。杀生营业神理所恶,以杀业成家而子孙昌盛者,百无一人。俗谓「无过三代」是也。杀多者,更种地狱之深罪因,而受来生之恶报,莫斯为甚也,何苦而不求别计乎?智者不营杀业也。

盖闻世间至重者性命,天下最惨者杀伤,世人多杀生,遂有刀兵水火瘟疫劫,负命杀汝身,欠财焚汝宅,离散汝妻子,曾破他巢穴,报应各相当,人人惜命,物物求生,何得杀他,充己口食?或利刀割腹,或尖刀刺心,或剥皮剖鳞,或断喉劈壳或滚汤活煎,可怜大痛无伸,苦极难忍,造此弥天罪业,结成万世冤仇。今人多奇病多夭,或死蛇兽,或死官刑,或死盗贼之手,或葬瘟疫,或死凶杀,或死自刎或死落水,或死吐血,或死鸦片,或死药毒,或死恶症,皆杀生吃荤冤欠所致也。孟子曰「闻其哀声,不忍见其死;见其惨亡,不忍食其肉,是仁君子远庖厨是也。」吾今哀告世人,持斋修德戒杀,上消累世冤孽,下积德以荫子孙茂昌,自然福寿绵长,万事如望呈祥也。希将心比心,莫再固执迷遮性王也。   

佛 學 常 識 課 本

李炳南老居士著述

小序一

「佛法」是什麼?他原是一種「覺悟學」。吾人處在宇宙間,萬事萬理,好像都帶著神秘。你看著是黑,結果他卻是白;你看著是圓,結果他卻是方。差不多總給你猜的相反,所以人就感覺著苦悶了。

佛法就是對於宇宙人生,萬事萬理的一個解答者。因他有這等的重要性,所以人人都應當去研究。不過宇宙人生,一切事理,千頭萬緒,頗為複雜,佛法也就顯得玄妙了。

有一般人,嘗責備佛法,立論太高,陳義太深,極不通俗化,所以不易普及。且不要錯怪!這並不是佛法本身問題,其實是宇宙森羅萬象,本不簡單。佛法要解答這許多問題,自然就顯得高深了。

但是,佛法雖然頭緒複雜,義理高深;假能尋一條線索,提幾條大綱,作一個初步的介紹,先使學者得到一個輪廓,或可就引起探討的興趣,這是編這本書的意義。古人說:「登高自卑,行遠自邇。」大家要想深入佛海,這本書也未嘗不可作個津梁。

這本書的編輯,就是本著上面說的意義。材料取綱要,組織取條貫;並且詞采語體,篇采簡短。舉綱要,有條貫,就可得一個輪廓;語體便是通俗化;篇短免去用腦厭煩。用他教課或是自修,似乎都還適用。這本書雖然纔三十六課,也等於廣大的佛法,縮了一個小影。說是見了一斑固可以,說是見了全貌也可以。

中華民國(四十二年)歲次癸巳冬至日編者識

小序二

佛經三藏,浩如煙海,求學的人,差不多都存著望洋興嘆的感想。況且「佛事門中,不捨一法」,所有宇宙萬象,自是應有盡有。這樣說來,不但數量繁多,內容也就很複雜了。一般學人,莫說三藏精通,就是在具體上,能有大概的正確認識,這人的佛學,也就算是善知識。

話雖這樣說,但是發大心求深造的人,還是很多。我的看法,經典繁多,只要時間允許,費上四五年的功夫,耐煩讀下去,便可圓滿;內容複雜,只要世間學術博洽的,也能融會貫通,得到解決。

除此以外,卻有很大的兩塊攔路石,每每為他阻礙前進,這確成了嚴重問題。一是「真如實相」難明難悟,一是「術語名數」難記難解。說到欲明真如實相,那就得靠著多聽多問、思維體驗,等等條件幫助開悟;因無跡象可尋,困難感覺大。若求瞭解術語名數,只要分類摘出,加以說明,一看一聽,便能明白,瞭解以後,記憶也就容易了;因有跡象可尋,困難感覺小。

這本書的編輯,術語名數成分比較多;因一大藏經教,處處離不開術語名數。初步佛學,術語名數似乎就是根基,也就是通常知識;如果術語名數記憶不忘,瞭解清楚,真如實相明悟,也就快接近了。

更應知真如實相是大道,術語名數是學問。從根本上講,學佛貴乎明道,其次纔是學問。但是大家讀了這本書,當然可稱是有學問,不過還希望進一步,再求明大道!

中華民國丁酉(四十六年)年十月編者謹志

佛 學 常 識 課 本

第一課 總體

「佛」是印語「佛陀」的簡稱,在中國文字是「覺」的意思。此覺與普通說的覺不同,因常人的覺多是錯覺;此覺乃是對一切事理,能真正證明的實智。任何人能證得實智,就是佛。

「法」是種種事物及道理的總名;在這裡講是專指佛的教法,就是教內一切經典。因為經中說的就是種種事物及道理,所以稱之曰法。

「僧」是印語「僧伽」的簡稱,譯成中文是「眾」的意思。三人以上曰眾。僧字也是比丘三、四人以上的名辭。但是今日相沿,比丘一人就稱他是僧,這也未嘗不可。例如古時兵制,萬二千五百人為軍,若指其中一人叫他軍人,亦講得通。

「佛」是來救度眾生的,「法」是佛度眾生的工具,「僧」是佛的傳教度眾代表人。

第二課 教義

佛家的教義,以「慈、悲、平等」三事為根本;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三事為行持。前三事是體,後三事是用。

給與眾生一切安樂,是名曰「慈」。救拔眾生一切懮苦,是名曰「悲」。但是與樂拔苦的目標,是不分哪一類的有情,也不分別親故怨讎,這樣的存心,名曰「平等」。必須有平等心,慈悲方能作到圓滿!

怎樣是「諸惡莫作」?就是事無大小,只要有害眾生,便避免不作。

怎樣是「眾善奉行」?就是事無大小,只要有利眾生,便努力去作。

怎樣是「自淨其意」?因眾生的心意是染污的,不斷虛妄分別是非人我,所以自害害他;若能修到不起妄念分別,染污的心就轉成清淨的心,斷惡生善才能圓滿!

第三課 教主略史

教主名釋迦牟尼,是中印度迦毗羅國淨飯王的太子,母是摩耶夫人,國城在恆河支流羅泊提河岸。太子俗名悉達多,生時距今二千五百餘年,舊說二千九百餘年。

印度階級很嚴,分為四等:一、婆羅門主持宗教,二、剎帝利為王族掌理政治,三、吠捨為商賈,四、首陀羅為農人奴隸。太子即是剎帝利種,娶夫人名耶輸陀,生子名羅侯羅。

太子少年遊覽田野,見農夫勞苦,更見耕地出蟲,鳥來啄食,因此察知動物界生活,多是害他存自,很覺痛心。又因出游見到老者、病者、死者,覺到人生,空、苦、無常,遂決意尋求解脫。

太子到了十九歲,決心捨去富貴出了家,在雪山苦行六年,坐菩提樹下證了佛果,說法度眾四十九年,後在拘屍城外娑羅雙樹下涅槃。

第四課 三藏結集

佛滅度以後,諸弟子恐怕佛說的法日久失傳,又怕有人攙入異見邪說,所以有結集的組織。

結集的法,是多數的比丘組織一會,推一人陞座,眾人發問,使其答復,再問會眾證明不錯,就記載出來,定為佛典。但是結集並非一次,各經說法所以不同。大概的情形,可分三說:一是王舍城外七葉窟,五百阿羅漢結集,阿難誦經,優波離誦律,富樓那誦論,大迦葉為上首,名「界內上座部」;未及入窟的,尚有多人,也組織結集,婆師婆為上首,名「界外大眾部」;這是小乘的結集。文殊、彌勒二菩薩,將阿難在鐵圍山陞座,說出菩薩、聲聞、戒律三藏,是大乘的結集。金剛手菩薩、阿難尊者,又記出金、胎兩部大經,這是秘密結集。

第五課 七眾弟子

眾生皆可學佛,不分在家出家,學佛一律平等,因為戒相少示差別。出家的男女眾有五類:一、比丘,男子受過二百五十大戒的。二、比丘尼,女子受過五百大戒的。三、式叉摩那尼,是沙彌尼欲受五百大戒以前,先學六法的,比喻學校預科的制度。四、沙彌,男受過十小戒的。五、沙彌尼,女受過十小戒的。

在家的男女眾二類:一、優婆塞;二、優婆夷。即男女受過五戒的;但雖未受五戒,曾受三皈依的,亦是佛弟子。

「比丘」的意義有三,為「乞士、破惡、怖魔」。「沙彌」是「息惡行慈」的意思。「式叉摩那」是「學法」的意思。「優婆塞、夷」是「親近、奉事三寶」的意思。

第六課 世界

「世」是去來今,「界」是方位,這是豎說時間,橫說空間,也就是說天地的意思,更表明天地原是遷流變化無常的。世界先以須彌山為中心,最下層是空輪,層層向上是風水金等四輪體,金是指含金質的固體地形。

從地面向上,至須彌山之半,是第一層天。至山頂為二層天,再往上有四層天,因這六層天,都有男女飲食之欲,所以稱是「欲界天」。再向上有十八層天,分為四禪,只有莊嚴形色,所以名為「色界天」。再向上還有四層天,不著形色之相,所以名為「無色界天」。

須彌山四方有四個大星球,有八個中星球,有數萬小星球,前人稱名曰「洲」,外圍層層有七山八海,更有鐵圍山為外廓。

第七課 世界數量

合計須彌、鐵圍兩山環抱的大小星球,及七山八海,下自空輪向上,一直到色界的初禪天為止,這名「一個世界」。以這樣一個世界的橫豎範圍為標準,集合一千個世界,上至色界二禪天為止,名「小千世界」。再以小千世界的範圍為標準,集合一千個小千世界,上至色界三禪天為止,名「中千世界」。再以中千世界的範圍為標準,集合一千個中千世界,上至四禪天為止,名「大千世界」。因此數中有小千、中千、大千的分別,所以有三千大千之名。

這樣的三千大千世界,非止一個,是無量無邊說不窮盡。這無量無邊大千里的六道眾生,也是說不窮盡。但是世界是不斷「成、住、壞、空」的遷流,眾生也不斷「生、住、異、滅」的演變。

第八課 界分內外

三界本來無常,在內的眾生又被一切煩惱纏縛,不得自由,不斷生死,所以稱三界為「火宅」,稱眾生為「凡夫」。

凡夫共分六類:一、天,二、人,三、阿修羅,此三強稱曰「善道」,因著雖處火宅,尚享有小安樂;四、畜生,五、餓鬼,六、地獄,此三直稱曰「惡道」,只是受苦罷了。

總起來看,眾生煩惱未盡,生死不斷。被業力牽引,此道死,彼道生,往來奔馳,似車輪般旋轉不息。偶生善道,雖享小樂,也是暫時不究竟的。

若能除盡煩惱,就能脫離六道,超出三界,斷了生死,不生不滅,這樣名曰「界外聖人」。共分四類:證小乘果的是聲聞、緣覺,證大乘果的是菩薩、佛。

第九課 大小乘

「乘」是運載的意思,如船車等,坐在上面,就能載到目的地。佛法稱乘,原是比喻,是說希求的道果,依著佛法就可達到。

菩薩上求下化,圓成佛果為究竟。這果是具足三德:

一、圓一切種智,名曰「般若」。

二、出三障,具一切功德,名曰「法身」。

三、滅盡一切苦,脫離了分段、變易兩種生死,名曰「解脫」。這樣廣大成就,普遍度眾,所以稱是「大乘」。

聲聞、緣覺證到阿羅漢果,便為滿足,只不過脫了分段生死,得了一半解脫。其餘的般若、法身,尚未思證,對於度眾,還未發心,這樣成果,比佛狹隘,所以稱是「小乘」。

第十課 五乘說法

凡夫有善道兩種成就,聖人有界外三種成就,合起來看,共分五類,皆稱證果;不過有「究竟」、「不究竟」的分別,所以統叫作「乘」。

只守五戒不失人身,能行十善可得天身,這是不究竟的「凡果」。明四諦證聲聞果,觀十二因緣證緣覺果,這比凡果得稱究竟。修六度固然是菩薩,必由這個階段纔能證得佛果,這是最究竟的「聖果」。

為什麼還說不究竟的法,這是為眾生根器不同,不得已的方便。

一、利根的聽到聖果教義,固能開悟,鈍根的就不瞭解,只好為說方便,免他再墮三途。

二、有的聽了能解,卻沒勇氣承當,也只得先說方便,引他前進。

三、聖果義既不瞭解,或是不肯承當,這等眾生自是很多的,若不別開方便,那就把眾生為善的路塞絕了。

這五乘有一比喻:人乘比幼兒園,天乘比小學,聲聞乘比初中,緣覺乘比高中,菩薩乘比大學。這是夠什麼程度,方能入什麼學校,佛法更是要觀察根器而說,不然就不契機了。

第十一課 因緣果

「萬法因緣生」,這是說一切事的發生,先必有因,再遇見緣,他就發生結果。

「因」是事的本原,「緣」是一種助力,「果」是後來的結局。由因得果,全是緣的力量,這是值得注意的。

緣有四種:一、親因緣,二、無間緣,三、所緣緣,四、增上緣。茲舉一喻:「因」比一粒種子;「親因緣」比種子本身的生機;「無間緣」比使種子的生機不斷;「所緣緣」比這粒種子的希望;「增上緣」比風日水雨等;「果」比這粒種子生成結的果實。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因與果是不會錯的。這就是說作善定得善果,作惡定得惡果;因果定律,最合科學。不種善因,專去信命運,或是禱天求神,希望得福,皆是枉然。

第十二課 因果通三世

因結成果,是有時間性的,分為「現果、來果、後果」。當生成熟的稱「現果」;再生成熟的稱「來果」;多生成熟的稱「後果」。

這是什麼道理?一是因的遲早力量。譬如一粒瓜種與一粒桃核,同時種在地裡,瓜種是當年生成,可以結瓜的;桃核生出,須經三、四年纔能結桃。二是緣的強弱力量。四種助緣,次第推進,自然成熟的就早些;或是幾種緣不充足,譬如土壤不良,以及風日雨水短了成分,自然成熟的就遲些。

因果定律,尚有應當知的兩個要點:一是因果永不消滅,遇緣便起現行。要想不受惡報,必須斷盡煩惱,證得界外聖果,方能免除。二是善惡不相抵銷,分受其報。但是多增善緣,可使惡報由重轉輕;勤杜惡緣,能使善果疾速成就。

第十三課 本性

真性是眾生本有具足的萬德萬能,所以叫做「本性」。但是從無始以來,染了虛妄,蓋住本體,具足的德能,就不能顯現了。

虛妄名曰「無明」,這是比喻。性如鏡子,本來光明,染了塵垢,就掩蔽了光。塵垢就是鏡子的無明,虛妄就是真性的無明。

為什麼真性無始就有虛妄?這還得另舉一喻:金是從礦裡出的,卻是無始就與塵沙混雜;真性染虛妄,也是這個道理。

鏡子去一分塵垢,放一分光明;去十分塵垢,放十分光明。真性去一分虛妄,顯一分德能;去十分虛妄,顯十分德能。可知為善為惡,是真性染淨的關係;超昇墮落,也是真性染淨的關係。

礦金經過熔煉,汰去塵沙,以後自不再為塵沙混雜;真性經過修持,斷絕虛妄,以後自不再被虛妄染污。

第十四課 煩惱

本性光明名「覺」,無明蓋住名「迷」。無明愈蓋愈厚,本性愈迷愈深,這樣就失了自在,稱作「煩惱」。其實無明與煩惱不是二事,無明是說因,煩惱是說果。

煩惱有「根本」與「隨起」的分別。若按《百法明門論》來說,根本煩惱,共有六種,這是應該先知道的。

一名「貪」,就是貪愛五欲六塵,不肯暫捨。

二名「瞋」,就是有不如意的事,便發怒氣,或是憎惡。

三名「癡」,就是昏昏迷迷,不明事理。

四名「慢」,就是自高自大,輕慢他人。

五名「疑」,就是對於實事實理,猶豫不定,似信非信。

六名「邪見」,就是顛倒邪正,謗無因果。

因為這些煩惱,迷住本性,以後起心動念,皆是煩惱來用事,自然多造作惡業,長受苦的果報。

第十五課 菩提

無明蓋住本性,是由覺入迷,名「起煩惱」,從此就入了生死苦海。本性要求解脫,是由迷轉覺,名「發菩提」,仗此能達到涅槃樂岸。

了知煩惱是性的賊,必借菩提來充門衛。但是防賊不是偶爾的事,總要隨時加以警覺,稍一疏忽,賊就會沖進來。菩提也須時刻發心,若稍懈怠,煩惱就來纏縛本性。

煩惱是本性從來的冤家,菩提是本性原有的能力,卻是地位相反,互不兼容,各有各的相當力量,雙方交爭的勝敗,全在發展力和相續力。菩提若不住的發展相續,自然能斷除煩惱;煩惱若不住的發展相續,也會挫毀菩提。

第十六課 涅槃

「涅槃」譯為圓寂。「圓」是一切德能圓滿;「寂」是不生不滅,萬緣寂靜。

本性原自清淨,這名「本覺」;染了無明,變成「不覺」。發菩提心,稱作「始覺」;證得涅槃,是「究竟覺」。

證涅槃後,即得「常、樂、我、淨」四種淨德。脫了出胎、入胎輪迴生死,纔是真的常存;既不生死又具德能,纔是真的安樂;離開四大和合假相,獲到佛性自在法身,纔是真的我體;從後不受欲塵,及一切煩惱的染污,纔是真的清淨。

得到真我真樂,這就是「圓滿」;得到真常真淨,這就是「寂靜」。

第十七課 漏無漏法

「漏」是向外泄漏的意思。這漏是說的煩惱,不過取一比喻。假如一個水瓶,若有孔洞,那水是要向外漏的。

漏有四種解釋:

一、由眼、耳等六根不斷攀緣欲塵,引的生起煩惱,向外泄漏。

二、煩惱比瓶破處,心比注水,只有煩惱,就有漏心。

三、因起煩惱,正道就會漏失。

四、因有煩惱,就能漏落生死。

世間諸法,未知煩惱為害,不思斷除,不問事是善惡,總是有漏的。出世法,就是專斷煩惱,證取涅槃,所以名為無漏的。

第十八課 五眼

眼比鏡子,能照事物,不但能見,並且能察。有形的物體,見須用眼,這名曰看。無形的事理,觀察須用智能,這也名看。既統曰看,不問見與觀察,就不妨說是眼的能力。

五眼是「肉、天、慧、法、佛」等。

「肉眼」就是只見有形色的,肉體眼睛,遇暗遇阻,就不能見了。

「天眼」不問遠近晝夜,都能見到,是無阻礙的。

「慧眼」能看破假相,識得真空之理,不致誤假當真,著迷顛倒。

「法眼」是世出世間一切法門,都已徹了。

「佛眼」是兼有前四種眼,能以圓融。

前兩種眼,卻是實用眼睛來看。三、四兩種,就是用智能觀察。後一種用眼用智,圓融無執。

第十九課 六神通

「神」是神奇不測,「通」是通達無礙。有了這樣的能力,那就得到自在了。

一、「神足通」,是自身變化隨意,遠近飛行自在。

二、「天眼通」,是遠近晝夜都可看到。

三、「天耳通」,是遠近聲響都能聽到。

四、「他心通」,他人心裡的念頭,都能盡知。

五、「夙命通」,自己及他人若干前生的狀況,能以曉了。

六、「漏盡通」,就是斷盡煩惱,得瞭解脫。

得到神通,大略可分二種原因:

一是「報得通」,就是依靠報身自然感得來的,如諸天有前五通,鬼神也有小通等類。

二是「修得通」,如阿羅漢證得六通,外道仙人修得前五通等類。

但是神通也有究竟、不究竟的分別,只有前五通,是不究竟的,若得漏盡通,纔是究竟。

第二十課 三皈依

「皈」是歸順投托,「依」是依靠仗賴。眾生在娑婆世界備受諸苦,生死海里頭出頭沒,這樣的環境中,一切不得自由,不得解脫,是必歸順一種聖教,依靠著尋一個出路。

這必須仔細審察,真能解決諸苦及生死的聖教,纔可皈依;免得走錯了路,反而苦上加苦,越墜越深。

「佛」是天中天、聖中聖,萬德萬能的。「法」是經典,一切諦理說的無餘無欠。「僧」指出家受具足戒的比丘,是依照教義自修化他的實行者。這名「三寶一體」,是應當皈依的。

「皈依」就是以三寶為師,要依著三寶指示的教法去作,求到一個光明的歸宿。

第二十一課 五戒

眾生我見太重,一切動作,往往有害對方。現造惡因,將來定受苦果,合起來看,正是損人損己。

「戒」是「禁止」的意思,就是損害對方的事,不許去作。不造惡因,也沒苦果,合起來看,正是利人利己。

一、「不殺生」 凡是動物,皆愛生命,若被殺害,皆有恐怖,皆有痛苦。應該發同情心,所以要戒。

二、「不偷盜」 明搶暗竊,固然是盜,就是對方未曾許可,自動檢取,也稱作盜。使他損失,又傷自己的廉潔,所以要戒。

三、「不邪淫」 正式夫婦同居以外,男女須要嚴分界限。奸邪的行為,最是無恥,又能擾亂社會,破壞風化,所以要戒。

四、「不妄語」 有的說無,無的說有,皆是欺騙他人。正直人要說真實話,所以要戒。

五、「不飲酒」 這件事好像不與對方相干,但是醉了以後,心性就會迷亂,便要妄作非為,所以要戒。

第二十二課 十善業

「業」是眾生造的一切事業。這業有善有惡,凡夫知見不正,卻還辨不清楚。有些人不斷造惡業,能自覺悟的,實在很少。這事雖然複雜,佛經裡也有個簡單標準。這須分三類來說。

第一是身的動作 犯的惡業有三種:

1.殺生,就是自出生以來,直接間接殺的生物。

2.偷盜,就是檢取非本分應得的財物。

3.邪淫,就是不合理的行淫,正式夫婦若不論時間,不管地點,也是邪

淫。抬手舉足,造這樣的業,豈不是個惡身?

若能不犯這三種惡業,纔能稱是「身善」。

第二是口的動作 犯的惡業有四種:

1.妄語,就是欺騙人不實的話。

2.兩舌,就是對甲乙兩方挑撥是非。

3.惡口,就是罵人的穢語,及粗暴傷人的話。

4.綺語,就是演說淫穢的話。搖脣鼓舌,去造這樣的業,豈不是個惡口?

若能不犯這四種惡業,纔能稱是「口善」。

第三是意的動作 犯的惡業有三種:

1.貪,就是貪愛五欲,迷戀不捨。

2.瞋,就是稍不隨意便生怨恨。

3.癡,就是迷惑顛倒,不信因果。起心動念,去造這樣的業,豈不是個惡

意?

若能不犯這三種惡業,纔能稱是「意善」。

第二十三課 四諦(一)

「諦」是真實道理,絲毫沒錯的意思,有「苦、集、滅、道」四類,這須要分開說明。

「苦」是心、身受到的痛苦;種類很多,略說分「已定」、「未定」兩種。

、已定的苦有八:

1.生苦,在母腹中作胎的時候好像坐牢獄。

2.老苦,風燭殘年,身體衰敗,精神昏沈。

3.病苦,臟腑傷損,皮肉瘡癰,全身疼痛。

4.死苦,絕命的時間,風刀解體,又好像生龜脫殼。

5.愛別離苦,父母夫婦子女兄弟眷屬,不是生別,就是死離。

6.怨憎會苦,冤家仇人,偏要時常遇到。

7.求不得苦,希望富貴平安的事,隨了心願的很少。

8.五陰盛苦,因有這假心、身,就時刻愛取欲塵,如火不息。

、未定的苦,就是水、火、旱、潦、大風、地震、賊盜、刀兵、牢

獄,這些天災人禍。

「集」是心、身積聚的罪惡。心裡起的「貪、瞋、癡、慢」等煩惱(參第十四課),身口造的「殺、盜、淫、妄」等惡業。

「滅」是清淨寂滅。聲聞、緣覺得的小涅槃(參第九課),既除了已定、未定兩種苦,也脫了生死輪迴出頭沒苦(參第八課)。

「道」是法要,也就是依著修行的門徑。在這一諦裡有三十七道品,分為七科,便是「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等,義理很繁多,必須專列一課,分別述說。

第二十四課 四諦(二)

四諦有兩重因果。「苦、集」二諦,是說的世間因果;「滅、道」二諦,是說的出世間因果。

苦、是得到的惡果;集、是造作的惡因;滅、是得到的樂果;道、是修種的樂因。這要明白:凡是受果,必有前因。

這個法門,是佛成道以後,在鹿野苑初次說的;連續著說了三次,稱作「三轉法輪」。

第一次,只說苦、是有逼迫性的;集、是有招感性的;滅、是可以證的;道、是可以修的。這次的說法,名曰「示轉」。上根的人聽罷,就覺悟了,起了信心。

第二次,說苦、汝應該知曉;集、汝應該斷去;滅、汝應該去證;道、汝應該來修。這次說法,名曰「勸轉」。中根的人聽罷,也得覺悟,發起信心。

第三次,說苦、我已知曉了;集、我已斷除了;滅、我已證到了;道、我已修過了。這次說法,名曰「證轉」。下根的人聽罷,纔有覺悟,肯發信心。

第二十五課 三十七道品(一)(此即前課四諦法之道諦)

(甲)四念住

「念」是觀念,「住」是安住。這是用智能把妄心安住在某一處,不讓他迷惑散亂,使對宇宙人生得一個正確認識。

1.「觀身不淨」 自身後來有九種現相,宜於常常提念:1)死,2)脹,3)青瘀,4)膿爛,5)壞,6)血涂,7)蟲啖,8)骨鎖,9)分散。觀他有五法,即「種子、住處、相、體、畢竟」,俱不清淨。

2.「觀受是苦」 身、心本有八苦交煎;逆境現前,更有飢渴、寒熱、勞役、刀杖的逼迫,這是苦上加苦,名曰「苦苦」。偶有假的樂來,總是要散的,散時仍感覺苦,名曰「壞苦」。不苦不樂的境雖好,但是剎那變遷,保持不住,這還是苦,名曰「行苦」。

3.「觀心無常」 念頭起滅,變遷無常,對於一件事,忽然歡喜,忽然又厭惡,一念纔去,一念又來,好像波浪滾滾,這樣就教八識田裡撤下許多生死種子。

4.「觀法無我」 這「我」字當主體解。應知一切事物,皆是眾緣和合,現出一個假相,並無自體,這是萬法的真相。

第二十六課 三十七道品(二)

(乙)四正勤

「正」指正當的事業,「勤」是不懈怠的去作。凡一切善的事業,皆是正當的;惡的事業,就不是正當的。

善的事業,須要勤作;惡的事業,更須要勤斷。並且要把「身、口、意」三業合起來省察,纔得究竟。

1.已經生起的惡業,要勤懇的把他除斷。

2.還未生起的惡業,勤懇的防備,不使他發生。

3.還未生起的善業,勤懇的使他生起。

4.已經生起的善業,勤懇的再使他增長。

第二十七課 三十七道品(三)

(丙)四神足

「欲、勤、心、觀」是四種禪定。「神」是神通,「足」是身的兩足,這是比喻話。身能起立,全依兩足;神通的發生,全是依靠禪定。

上來的四念住、四正勤,修圓滿了,就可發生四種善根:

1.暖法,聖道比火,見火必先和暖;見道以前,也有一番和暖氣象。

2.頂法,好比到了山頂,說不定要進要退;是說行人雖然進到高處,仍要提防退轉。

3.忍法,決定四諦是最勝的法,把心安住了。

4.世第一法,有漏的智能,已達到極處,再進一步,就得無漏智能。但是這四善根的進級,仍是要修觀四諦作成的。

在四善根上,依著很勝的希望力,修到的定名「欲」;依著精進力修到的定名「勤」;依著一心止住力修到的定名「心」;依著觀察力修到的定名「觀」。能修到這四種定,自然會發神通。神足的名稱,是總合因果來說的。

第二十八課 三十七道品(四)

(丁)五根五力

根力都是譬喻。「根」譬樹木有根,纔能生長;「力」譬樹根堅固,纔能茂盛。二緣和合,纔能開花結果。求道若能立住根本,再得了堅固力,纔能得到道果。

1.信根,信四諦聖道,合三十七道品等,理皆真實。

2.進根,精進求道,決不休息。

3.念根,把心安住在道上,不起雜想。

4.定根,心與道合,不向外散。

5.慧根,視察四諦的義理,很能了悟。有這五個字,就是道心長了根。

1.信力,是不受一切外道邪說誘惑,不為環境改變。

2.進力,是能不怕困難,打破一切,勇猛前進。

3.念力,是偶起雜念,立即斷去,不使他相續。

4.定力,是內心不動,且能離開外境的攪擾。

5.慧力,是能破除無明,心得解脫。如能作到這樣,就是五根生了力量。

第二十九課 三十七道品(五)

(戊)七菩提分

「菩提」是覺的意思,這是得了無漏智能,修行的七種方法,也名曰「七覺支」。

1.「擇法覺」 一切事理,要用智能觀察,能以明白,那是真假,不致錯誤。

2.「精進覺」 佛法固須精進,要能明白,無益的苦行,不去妄作。

3.「喜覺」 心得佛法,自然喜歡,這名「法喜」。要能明白,法有了義,有不了義,必須認得準確,不可顛倒。

4.「除覺」 煩惱必須斷除,要能明白,煩惱與菩提非一非二,不可錯損菩提。(此一另解法)

5.「捨覺」 一切境界,如夢如幻,要能明白,虛妄不實,既已捨去,不宜再去追想。

6.「定覺」 禪定有世間禪,出世禪多種,要能明白,世間的禪,報盡還墜,不了生死,不可貪著。

7.「念覺」 這念有觀察的意思,好比醫生診病;前六覺好比藥品。修行要定慧平均,定偏了就昏沈,當該用擇、進、喜來提起;慧偏了就浮動,當該用除、捨、定來安穩。

第三十課 三十七道品(六)

(己)八正道分

「正」是不偏邪,「道」指涅槃的法門。這八種道,就是無漏的法。

1.「正見」 四諦各有四行相觀,合成十六行觀,名曰「無漏行觀」(甚繁不述),能修此觀,見解纔得正確。

2.「正思維」 用無漏智發動思維,不是識心發動妄念,這種思維,能以斷惑證真。

3.「正語」 是口不說「妄語、惡口、兩舌、綺語」四種惡業。

4.「正業」 是身不犯「殺、盜、淫」三種惡業。

5.「正命」 出家眾戒五種邪命(詐現異相、自說功德、佔相吉凶、高聲現威、說得供養),在家眾不作惱害眾生,或迷惑眾生的職業來謀生活。

6.「正精進」 是對趨證涅槃的道,勤加修行。

7.「正念」 是專念證心的正道,合萬行的助道法。

8.「正定」 是修出世間禪定,遠離有漏禪定。

第三十一課 十二因緣

「因」說事的原素,「緣」說果的促成;這是窮究眾生涉歷三世,輪迴六道的由來。

(一)「無明」 是本性從無始一念不覺,起的煩惱。

(二)「行」 是依著無明造的善惡事業。這是「過去」世的二種因。

(三)「識」 是過去二因,混合入胎的神識。

(四)「名色」 是神識依父精母血生起的胎體。

(五)「六入」 是二、三月後漸長成六根。

(六)「觸」 是胎出生以後,在二、三歲時,與外界的接觸。

(七)「受」 是六、七歲時,漸能分別苦樂。這是「現在」世的五種果。

(八)「愛」 是十歲以後,依苦樂的感覺,愛把苦離開,愛把樂接受的一種

思想。

(九)「取」 是成人以後,愛欲發展,便執取不捨一切的造作。

(十)「有」 是依愛的思想,取的造作,遂有了種種的業力。這是「現在」

世的三種因。

(十一)「生」 是依著現在的業力,牽著將來去投生。

(十二)「老死」 懮悲苦惱,是既有了再生身,就免不了受這些悲苦。這是

「未來」世的二種果。

第三十二課 六度

「度」的意思,是說眾生在生死苦海里,要度到涅槃樂岸上。有六種方法,按著去作,就可達到目的。

(一)「佈施」 是用自己財物或某事,分佈施給對方。略舉三種:

1.財,用財物賙濟缺乏的。

2.法,說法使人得益。

3.無畏,救拔眾生的厄難。

(二)「持戒」 是應止的應作的,都遵守戒律去辦。事相甚繁,略說三聚:

1.攝律儀,所有戒條謹持不犯,就是「諸惡莫作」。

2.攝善法,就是「眾善奉行」。

3.攝眾生,就是「救護眾生」。

(三)「忍辱」 是忍耐一切逆境的逼迫。略舉二種:

1.耐世怨害,忍受有情侮辱戕害等事。

2.安受眾苦,忍受時緣飢渴寒熱等事。

(四)「精進」 是磨勵身心,進修前後五度。略舉三種:

1.披甲,發了大心,不畏一切,好像穿上鎧甲,不怕衝鋒。 

2.有勇,聽到難斷的事,難能的事,心不怯懦。 

3.不退,遇到任何障礙,決不退轉。

(五)「禪定」 是止住散亂的妄心,使他寂靜觀照。方法繁多,不能枚舉。修那一門說那一門,不修,說也不懂。在這裡只好舉出三大類的總名,略知他的大概而已。

1.世間禪。

2.出世間禪。

3.出世間上上禪。

(六)「般若」 是證得的智能。略舉三種:

1.實相,離一切虛妄的性體。

2.觀照,能以照察實相的真智。

3.方便,能以分別諸法的權智。

第三十三課 宗派(一)

佛教分為各種宗派,這是我國學者見到佛法如海,為著便利修習,各擇一條路,去求專精,並非樹立門戶,是此非彼。各宗命名,有取地、取人、取法的不同。現下雖尚有十宗的名目,實際上已經有數宗很少有人研究了。

(一)「成實宗」(也名空宗)訶犁跋摩法師造《成實論》,很與大乘的學理相似,大旨是「成立修多羅中實義」的意思。姚秦時代,鳩摩羅什大師譯出,纔創立的。

(二)「俱舍宗」(也名有宗)俱舍譯為藏或繭,是包含的意思。印度小乘,異論紛紛,後經結集為《大毗婆沙論》;世親菩薩依著折衷作《俱舍論》,義為「解釋發智」。陳代真諦、唐代玄奘兩位法師,譯來我國,纔創立的。

(三)「禪宗」(也名心宗)禪是「禪那」的簡稱,譯為「靜慮」的意思。梁代達摩祖師西來創立的。主張「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大概悟後方許起修,雖說不立文字,但這一宗多是研讀般若類的典籍。

(四)「律宗」(也名南山宗)是依著佛制,淨除「身口意惡業」的一種方法。創始的是唐代終南山道宣律師,依著《四分律》作主要典籍。

(五)「天台宗」(也名法華宗)隋代天台山智者大師,取《法華經》為根本經典,創立這一宗,發明「一心三觀」的妙理。對於判教解義,都有精確的體系,各宗演教,也多采他的方式。

第三十四課 宗派(二)

(六)「賢首宗」(也名華嚴宗)唐代杜順和尚,取《華嚴經》為根本典籍創立的。到了第三祖賢首大師,又加了一番整理,格外顯得精采。發明「一真法界」,是此宗的?義。

(七)「慈恩宗」(也名法相宗,近稱唯識宗)這一宗所依的主要經典,是《楞伽》《解深密》等經,及《成唯識論》,主張「轉識成智」。唐代慈恩寺玄奘法師翻譯弘揚,纔創立的。

(八)「三論宗」(也名性宗)龍樹菩薩造《中論》、及《十二門》,提婆菩薩造《百論》。這三種書,大概是說明「大乘之中實的義理及破執破障」的意思。姚秦羅什大師譯出,纔創立的。

(九)「密宗」 (也名真言宗)密是「秘?」的意思,為佛的最深境界,非到「等覺」不能明白,取「三密相應,即身成佛」的方法,根本典籍是《金剛頂經》、《大日經》等,唐代金剛智及不空兩師創立的。但現在中國流行的,卻是藏、蒙密教,更分紅、黃、白等派。

(十)「淨土宗」 (也名蓮宗)晉代慧遠大師創立的。取《彌陀》《無量壽》《觀經》三種為主要典籍,主張「四法念佛,帶業往生極樂」。這一宗的方法,因為三根普被,利鈍全收,所以在家的人修習,尤覺方便。

第三十五課 宗派(三)

這十宗的次序,乃依照明季吹萬老人《釋教三字經》。該書在清代時候,經過印光大師重訂,以後又由楊仁山居士刪改。這次序或有取意,茲用淺意揣測,試說如下:

(一)按宗乘說 分二小乘,七大乘,律是通小通大。這自然應先小後大,所以成實、俱舍在前,律夾中間,其它在後。

(二)按教義說 禪學傳佛心印,法是最高,故列在大乘的起首。淨學普被三根,法是最廣,列在最後,這好比車有雙輪。其餘列在中間,好比輿的軌軫等件。「輿」有載乘的功能,「輪」有運轉的力量。

(三)按行持說 戒律是諸行根基,知禪明宗以後,列在以前,使先正本。學貴求解,臺賢相性,都是教理南針,列在其次,使明教相。解後尤貴實行,密淨是專講修持方法的,列在最後,使知歸宿。

這十宗的律、淨兩宗,皆是具普通性的,就是不問何宗,都須受持戒律,皆可兼修念佛;因著無戒行萬德不立,有念佛成就最穩。

第三十六課 入寺須知

佛教團體,最重紀律。受了戒的人,習過威儀,自然動作合禮;普通學人,何能懂得,不免招惹譏笑。特為寫出幾條通常規矩來,作個參考。

(一)入寺 入寺門後,不宜中央直行,進退俱當順著個人的左臂迤邊行走。入殿門裡,帽及手杖須自提攜,或寄放他室為佳,萬不可向佛案及佛座上安放。

(二)拜佛 大殿中央拜墊是寺主用的,不可在上禮拜,宜向兩旁的墊橙,分男左女右去拜用。凡有人禮拜時,不可在他的頭前行走。

(三)閱經 寺中若有公開閱覽的經典,自可隨便坐看。須先淨手,放案上平看,不可握作一卷,或放在膝上。衣帽等物,尤不可加在經上。

(四)拜僧 見面稱法師,或稱大和尚。向他頂禮時,假若他說一禮,就不必再繼續強拜。凡人禮佛、坐禪、誦經、飲食、睡眠、經行、入廁的時候,俱不可向他禮拜。

(五)法器 寺中鐘鼓魚磬,不可擅敲;錫杖衣缽等物,不可戲動。

(六)聽經 隨眾禮拜入座,如己後到,法師已經陞座,須先向佛頂禮畢,向後倒退一步,再向法師頂禮。入座以後,不向熟人招呼,不得起坐不定,咳嗽談話。如不能聽畢,但向法師行一合十,肅靜退出,不得招手他人使退。

——轉載自報佛恩網

学 佛 的 目 的

常运慈心拔有情 度尽无边苦众生 常作天人师 得为三界雄 

说法狮子吼 广度诸有情 圆满昔所愿 一切皆成佛 同名妙音

学佛的目的何在?了生死出三界,度众生随缘,深信因果。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一切都是自作自受。断一切恶,修一切善,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转怨亲为法侣,转业海为莲池。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万般带不去,只有业随身。

为众生服务,是断我执自私自利。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当处出生,当处灭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一切时,一切处,六根接触六尘,先想别人,扩大心量,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

礼敬诸佛是永远感恩一切人、事、物,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总在遇缘之不同。历事练心,修真诚、清静、平等、正觉、慈悲心。如镜照境,顺境不生贪爱,逆境不生瞋恚。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修净业三福基础,孝亲尊师,修六和敬,修六波罗蜜,修忍辱,一切法得成于忍,成就自己的智能、三昧,天天增长智能、三昧。说一丈,不如行一寸,解行相应,离苦得乐。此处即极乐,我心即弥陀。用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用中道,利益众生。服务法界众生,就是用中道。不要被名闻利养所害了,不取于相,如如不动,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念念为众生。

大乘菩萨唯一善根是精进,如教修行是真供养。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孝亲尊师,修十善业,平等慈悲对待一切众生。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果能依我所修行,决定可生西方极乐世界。云何降服其心,应云何住,不念佛就造业。如是因如是果,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万法归一,一归何处?一归阿弥陀佛,持名念佛最上乘。

念佛人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念阿弥陀佛得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加持护念。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念佛,求生净土。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老实人没有意见,没有问题,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有愿无求,便就今朝成佛去,乐邦化主已嫌迟,那堪更欲之乎者,管取轮回没了时。

(当境界不明时,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先停看听,保持距离,求佛加被,合十念佛默祷,再听经确认。人家如果说末学正在学,请多多指教。是客气话,不是真心,千万不要真的指教,更不可说如你理念不合,就不要来佛堂。这句话断人法身慧命,要负因果。学文殊、普贤、善财导归极乐。经典的真实意义,不在语言文字之间,而是在真如本性里面。面对 —— 处理 —— 放下。妙音如是居士。 )

净空法师讲述 93年6月29日

妙音如是居士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