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方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23:21:26
作者:gzjdc    工作动态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17    更新时间:2009-10-29    
新课程新的教育理念与创新,要求学校管理发生相应的变革。因此,学校管理者必须正确认识新课程给学校管理带来的巨大变化,并通过创新管理来应对变化,确立新的学校观和管理观,以人为本,突出学校管理为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服务的思想,尊重广大师生,发现他们的优点,激励他们不断自我发展,从而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一、“以人为本”将作为学校管理的出发点
新课程带来的新变化要求学校管理要创新。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和教师的成长、发展为本,这是教育的根本。“以人为本”,首先就是要尊重师生的意愿,尊重他们成长和发展的规律,按教育教学规律办事。教育的管理,是一种以人为对象的管理。“对人的管理”的含义决不等于单纯的对人的“管束”、“要求”和“制约”,把“对人的管理”当成对人的管束,这是一种传统的管理观念,与新课程的理念是完全不相适应的。新课程所要求的现代学校管理的核心应当包括两点:一是看在某种管理制度下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另一个是看一个人在这种管理制度下是否活得有尊严和有价值。
1、学校管理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参与学校管理与建设,构建民主开放的管理模式。充分重视教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将学校的发展与教师的发展联系起来,将教师的发展作为带动学校发展的龙头力量,以名师战略来打造名校战略;建立服务对象评价机制,以教师、学生、社会的需求作为学校工作的中重心,切实做到“办对学生负责、请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学校”。
2、学校管理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它意味着: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新课程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因此,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着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
二、构建围绕服务课程开设的管理体系
国家课程方案和省课程计划是学校办学的指导方针,开全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是落实新课程的重要体现。
1、重视国家课程开设,不过早文理分科,开全开齐所有必修、选修课程;重视艺术、技术、体育健康领域课程的开设,保证足够的学习课时,让学生获取足够学分;重视实践课程的开设,将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作为学科常规教学课程,保证课程开设,增加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机会,为更好的适应社会做好准备。
2、优化教学资源配置,积极落实选课走班制。选课走班对学校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实现教学资源合理配置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只有合理的统筹安排,才能保证走班制的推行。(1)建立选课走班指导制度,对学生选课给予科学指导,对选课课时加以科学编排,对指导教师给以明确的任务分配,对上课地点进行合理的安排,对教学过程给予实施的监督与评价,切实保证选课走班落到实处。(2)建立行政班与教学班相结合的班级管理体制,必修课实行行政班授课,选修课实行教学班授课,做好行政班与教学班的班委设置及班主任教师的监控机制,保证每一种模式下的授课秩序。
3、结合学校实际,积极开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学校课程。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结合学校教育实际,有计划的将行为习惯教育、学法指导、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环境教育、人文生活、人生励志等内容逐步开发为学校课程,三年内逐步开设,供学生选习,既保证选修6个学分的获得,同时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学校已经开设了以下校本课程:«高中课程学法指导»、«英语交际口语»、«消防与安全»、«校园舞蹈»、«军事天地»、«摄影入门»、«影视评论»、«演讲与口才»、«书法»、«周村大街»、«礼仪与交往»等。
三、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倡导探究发现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打造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实践学校教育理念的重要平台,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打造高效课堂成为落实课改的关键。学校经过反复论证实践提出探究发现课堂教学模式。
探究发现教学打造出学生自主学习的高效课堂。在探究发现教学模式中,探究是过程,发现是结果。探究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发现离不开探究。探究的形式有三种: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引领探究;发现是指对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获得,探究是过程与方法,发现是目标。探究发现教学模式既重过程,也重结果。所谓重过程就是重视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中的探究过程,所谓重结果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重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获得,也就是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和达成,即展示、汇报和交流。
探究发现课堂是我校课堂教学实践的一次大的改革,他很好的解决了传统课堂教学在新课改下的种种弊端,激发了课堂教学活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围绕探究发现课堂教学,学校开展了课堂评优、学案评选、树标达标等一系列的活动,以行政推动、课题带动、活动促动的策略,极大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四、以励志教育挖潜师生内驱力,以全员管理实现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学校管理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这就离不开激励,而激励的过程就是我们常说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通过激励,在某种刺激的影响下,使人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之中,人的积极性将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校长实施领导行为的过程就应该是激励的过程。新课程的实施要求学校管理者必须进一步树立激励师生的观念,并为顺利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证其全面、和谐的发展创设有利的条件和氛围。
我校积极推行三大步励志教育,激发起学生学习生活的内动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三大步励志教育就是运用积极心理暗示原理,通过读励志信、开励志主题班会、讲励志故事、举行励志演讲、树励志路标、建设励志文化、每天记成长记录等形式,达到激励学生增强自信心,树立志向,养成习惯,奋发有为的教育目的,初步实现了五个转变:
实施励志教育,实现了从关注学生学习成绩到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转变;
实施励志教育,实现了从学生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转变;
实施励志教育,实现了从面向少数到面向全体的转变;
实施励志教育,实现从班主任管理为主到全员育人导师制的转变;
实施励志教育,实现了从成就学生到解放教师的转变。
配合励志教育,学校及时推出了全员导师育人制,将班级所有学生平均分配给班级任课教师,每名教师负责班内十几名学生,照顾到他们的学习、生活,每天批阅学生的成长记录,定期与学生交流谈心,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鼓舞学生干劲,陪伴学生成长。全员育人导师制保证了学校在教学中关注到每位学生,实现了促进每位学生的个性成长。
通过三大步励志教育及全员育人导师制活动的实施,学生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改善;学生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学生学习习惯得到很好的培养;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五、改革评价机制,促进新课改顺利实施
教师评价:
改变过去过分注重教学结果评价为过程评价,将教师平时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学生、参加教研活动、教研成果、学生管理、校本课程开发、工作量等全部纳入对教师考核,制定月过程管理办法,完善教职工考核方案。
落实教师个人的发展规划,建立教师个人成长记录袋。每名教师认真对自己分析定位,看自己取的那些成绩,还有哪些差距,本学期重点突破的工作是什么?需要借助备课组或学校要做的是什么等,写入学期教师发展规划,让每名教师明确每学期在个人发展方面重点要做的工作,并努力实现。学期结束,教师要写出自己的教学反思,总结自己个人发展方面的得与失,总结经验,提升自我,从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学生评价:
实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课程评价方面指出:“评价不再单一关注学生的成绩与名次,而要更多地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学生的评价涉及“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身心健康素养、人际交往素养、自我发展素养”五个方面,引导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和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建立严格的学分认定机制,为学生保存真实的学分记录。学分认定包括学习课时、课堂学习表现、考核测试成绩三方面,由任课教师平时考核记录,最后汇总报考和认定小组,形成学生最后学分。
完善学生发展评价,建立成长记录袋。学生的发展评价既是对个人发展成长的规划,更是对自己高中学习生活的真实记录,落实学生发展评价,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打造家校合一的教育平台
成立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规划讨论,监督学校工作开展,为学校发展提供支持。
开办家长学校,定期对家长进行相应的宣传和教育,帮助家长更好的了解学校课程,了解学生教育,了解自己孩子的成长历程,掌握教育方法和策略,明确家长、孩子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角色,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能力。
定期召开家长会,建立学校、班级任课教师、家长面对面沟通交流渠道,交流育人心得,介绍教育经验。
设立学校开放日,欢迎家长到校听课,观看学生汇报演出,参加学校组织的学生、家长、教师互动活动。
开通家校热线,建立随时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学校及学生的相关信息。
七、学校发展应重特色建设
学校特色是办学经验的积淀,是学校文化的精品,办学优势的弘扬。没有特色的学校是缺少活力的学校,是缺乏后劲的学校。高品位的特色学校是现代学校具有的特征之一。这里所说的特色建设不是“你无我有,你有我精,你精我特”的传统特色概念,而是应为每位学生的不同发展创造最佳的外部环境,让不同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
学校特色建设的根本目的和落脚点是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出特色人才。新课程改革要求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总目标,学校要成为一个充满生机的地方。因此,创办特色学校,如果不落实到人才的培养上,“特色”将失去其真正的价值。我校将在几个方面尝试突出学校特色:一是要狠抓课堂教学,大胆的改革创新,大力推进“探究发现”教学模式;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各类兴趣班的培训,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特长;三是选课走班教学。
八、学校发展应重实施科研兴校
苏霍姆林斯基曾建议校长,把教师的兴趣引导到教育科研的轨道上来。决策者的学术管理首先表现在不断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决策者是先进教育思想的传播者,“校长是老师的老师”,对教师进行教育思想的校本培训,帮助老师明确教育发展的新动向,是其首当其冲的职责。其次,建立学校决策者亲自过问教科研工作的制度,因为教科研工作是为教育教学提供咨询服务的,所以如果决策者不亲自抓,就势必会导致决策者的工作意图难以细化,导致咨询服务的失效、疲软。第三,建立组织与评价机制。例如:我们学校对教师的备课、上课、说课、论文写作与评议、研究观摩活动都形成了评价与保障制度,并采取重过程、轻结果,少指责、多指导,有层次分阶段的实施策略。从而建设一支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
九、学校发展应重培养团队精神
加强队伍建设,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是校长工作的首要。从学校管理系统角度看,学校是一个开放的局部社会系统。管理系统由不同层次的教育管理人员组成,协调学校任务的执行并确保技术系统所需资源的需求;机构系统包括各种控制部门,是联系和沟通组织并达成与环境的联系。学校作为系统,每个要素确实不一定都完善,但从这观点来分析都有可能具有良好的综合作用,前提是学校主要管理者应当狠抓学校的团队精神,建立良好的人际心理空间和心理关系,引导教职员工在价值观上尽可能接近,使各条线、各组室、各科教师,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合作,降低内耗,降低教育成本,使教育利润达到最佳。
周村实验中学
2009.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