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资费的中国式昂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10:54:49
中国电信资费调整或又有新动作。据媒体日前报道,最新公布的《关于调整移动本地电话业务资费管理方式的通知》的征求意见稿里,主管部门提出“将移动本地电话定价权交由运营商”,同时“鼓励运营商通过‘单向收费’等手段降低资费”,其隐约传出的“降价信号”立即引起关注。电信领域名目繁多的费用偏高,已成用户心中不争的事实。那么,中国电信资费到底贵在哪?[详细] “贵”:中国电信资费关键词

从2008年二季度开始,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宽带接入市场,截至2010年一季度末,中国宽带接入用户数已经超美国逾2800万。(来源:艾瑞网)

截至2009年底达92.9%,宽带接入已成中国网民首选的上网方式,ADSL则占据着宽带接入市场的主导地位。
 
中国电信资费6年降62%,9成以上消费者仍不满
据统计,2001年至2006年,中国电信资费下降幅度达62%。2007年,三大运营商在调低资费方面都有动作:移动通信资费下调了13%,2008年下调了11%,2009年也下降了13%左右。此外,据工信部统计,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电信资费综合价格水平同比下降9.2%。通过调整固定本地电话业务资费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用户通信消费支出减少逾80亿元。
然而,大部分普通用户只看到运营商利润的连年攀升,62%的降幅似乎“感受不明显”:固话资费标准长期降幅不大,以及漫游费、上网费、手机短信收费一直降幅低微,成为消费者在各种行业听证会使用最多的描述。北京市消协最新日公布的一项电信行业资费民意调查显示,全国9成以上消费者对现行电信资费不满,“余额不退”的“霸王规定”、固定电话月租费等更遭到用户强烈质疑。[详细]
中国手机用户月均消费70元,手机话费超国际5到16倍
美国知名市场研究机构尼尔森本月8日公布的《中国手机市场洞察报告》显示,中国手机用户平均每月手机服务消费为70元人民币。 尽管从“账面上”看,中国电信资费已经下降不少,但用户的主观感受依然是资费过高。 据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副主任张新红观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主要信息产品和服务资费水平依然偏高”。
以手机话费一项为例,2009年手机话费分别占到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4.77%、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15.9%,而在国际上,这一指标要到1%以下才比较容易实现“普遍服务”(即较多的人可享受到此类服务)。多年来普通用户对电信资费的价格都颇有微词。对此,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何霞接受采访时指出,其实手机本地通话费算不上高,(传统通话业务中)电信资费高主要是长途和漫游的问题。[详细]
 
“中国特色”附加费:长途费+漫游费

可能产生漫游费的6个拨叫类型。(来源:作者博客)

2008年至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联通ARPU值(反应运营商从每个用户所得到的利润)变化表。(来源:野村证券)

中国电信宽带用户数量呈直线上升,2010年1-6月增长率更是显著。(来源:野村证券)
 
发达国家大多不设“漫游费”,同网通话设免费时段
在长途费之上收取的、由跨地域通话所产生的漫游费,可谓“中国特色”。 尽管2009年年底工信部要求电信企业从今年1月1日起简化移动电话拨打长途电话的资费结构,实行单一计费方式,但执行并不到位。目前,全国不少地方资费仍有本地、长途和漫游之分。
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早就实现了统一计费,甚至根本没设所谓的“漫游费”。 比如,美国许多通信公司为用户提供每月20美元上下的“套餐”,国内电话随便打。澳洲手机是单向收费,每分钟大概是0.20澳元左右、短信0.15澳元/条。通常情况下,同一运营商的手机卡之间通话都有优惠政策,例如在特定时间同网手机互相通话前10分钟免费等。[详细]
漫游费“零成本”,6种拨叫类型均可收费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产业政策与发展研究所教授阚凯力,最早提出“漫游费零成本”一说。他将“漫游费”比喻为,在谢绝自带酒水的饭店里收取的“开瓶费”,并指出,之所以存在漫游费,是运营商“协调各个地区不同资费政策的一种体现”,国内漫游费用根本没有任何成本。
通常所说的侠义“漫游费”(在一些报道中,也将这三部分费用统称为“漫游费”),是指本地移动网络识别外地移动网络的费用。据通信业专家付亮解释,这笔费用可在“直拨国内长途”、“直拨国际长途”等6个拨叫类型中产生(见左上图)。[详细]
长途费是跨区话费大头,中移动2005年漫游费收入490亿
实际上,一直以来跨区通话费是由“基本通话费+漫游费+长途费”三大部分组成,其中,长途费、尤其是作为被叫(特别是主叫是其他运营商网络)的长途费,是造成跨区通话费奇高的主要原因,而不是漫游附加费。因此,虽然自2008年其几大运营商都降低了基本通话费,甚至将漫游费降到和本地资费一致,由于长途费没有大幅降低,消费者依然感觉话费很高。
有财经作者打趣说,漫游费、长途费这些附加费存在了多年,是因为“尾大不掉”。中国联通副总裁、原广东移动老总李刚就曾透露,漫游费(此处应为广义漫游费)收入占据了总利润的相当大比例:“例如2005年,我在中国移动的时候,中国移动年漫游费收入大约为490亿元人民币,中国联通的漫游费只有几十亿”。而据当年中移动公布的财报,利润是535亿元。(据比特网2009年报道)
 
上网费:“异军突起”的电信资费

借助iPhone吸引3G用户的营销方式让联通尝到了不少甜头,但盈利的拐点似乎还没来到。

面对资费质疑,运营商的消极面对,让资费实质性调整时间表更遥遥无期。(来源:南方都市报)
 
2008年中移动手机上网资费比世界水平贵300倍
尼尔森发布的《中国手机市场洞察报告》显示,中国已有近4成手机用户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54%用户使用手机进行高端数据处理(收发邮件、下载游戏和音乐等)。只有36%的用户依然只使用短信和通话功能,10%用户仅使用通话功能。但更多的用户并未带来更低廉的资费。
按照《硅谷动力》2008年估算,中移动当时开出的上网费(0.03元/kb,即每兆字节30元人民币),约为全球领先3G运营商的0.11元的300倍。当时,全球竞争市场中五家领先的运营商中,每兆字节的均价已从5.7美分降到1.6美分,有的运营商甚至降为一美分。截至2010年6月底,全行业在网3G用户数为2520万户,未达到原来预期。业内人士预测,在三大垄断性运营商仍处于“合作竞争期”的环境下,短期内手机上网资费不太可能大幅度下降。[详细]
中国上网费10倍于发达国家,同等信息量价格约为美国13倍
电信运营商宽带业务的高资费和低效率一直为外界所诟病。据2007年世界银行发布《中国的信息革命:推动经济和社会转型》世行的报告指出,发达国家互联网使用价格不到其人均收入水平的1%,而中国的比例超过10%,是发达国家的10倍,也高于东亚及太平洋地区约8%的平均水平。
报告同时指出,(至2007年)中国网民平均每月实际花费的上网费用为83.5元,如按绝对货币价格计算,美国人只要以中国人1/12.88的价格就能买回相同的信息量。[详细]
 
国资委最近一份统计显示,国有资本在电信行业的占有量达96.37%,电信行业的垄断性质不言自明。 话费、手机上网和宽带等资费过高无一不是老问题,但就是“剪不断、理还乱”。市场化是根治资费迷局的唯一方向,但在此之前,明晰和简化资费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