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有权有钱者越容易把李一当“神仙”来膜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20:10:24

重庆缙云山绍龙观住持李一,如今正被广泛质疑。他曾被宣传成养生专家、学问大师,号称有3万名弟子,现在却被曝光其履历和“神通”多有虚假,且还是多年不执行法院赔付判决的被执行人,颇像是又一个在养生“造神”的高潮中被吹爆的气泡,更似又一张被掩盖了诸多真相的“画皮”。8月14日,李一的弟子到有关部门举报他涉嫌强奸等不法行为,15日,重庆警方介入调查。

李一神迹:4年的道士是如何修成道教界最高领袖的?

李一花了4年时间,从“道士”成为“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手掌煎鱼”“水下闭气”“钢针穿臂”“生吞灯泡”,李一的故事里充满了“神迹”。但他以及他的鼓吹者都刻意回避着李一道长最大的神迹:4年的道士修成中国道教界的最高领袖。这其实便是李一“成仙”的秘密所在:李一“成仙”的过程,是一个破绽百出、屡次违规操作的过程。但从没有人去过问过。方方面面一路围观这样一个神仙修成、却保持沉默。这才是发生在我们这个时代最值得玩味的“神迹”。

从1998年到2006年,8年间,一个没有任何宗教身份的人,在缙云山建了一个道观,广收门徒,却没有宗教主管部门去过问过。这是多么神奇的事情啊。依据《道教教职人员认定办法》,教职人员应该是向“所在地道教协会提出”认定许可。即,李一应该是向重庆市道教协会提出申请。但他却到千里之外的江西龙虎山完成了皈依,又由上海城隍庙的陈莲笙完授他一度牒(通俗讲即道士从业资格证)。然后,再风尘仆仆回到重庆当绍龙观的主持。这么神奇的事情,也没人问过。

从气功大师到杂技团负责人,再到企业家,再到今天的国学大师、养生专家、道教领袖。李一的每一次转身都恰到好处。想一想和李一同一时代的大忽悠们,多已纷纷落马,为何李一能在险恶的江湖中,以精妙的身段存活至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权利对骗术的迎合:不是因为骗子的狡猾,而是因为我们的监管太滞后。一则是主管部门的渎职,一则是名人、媒体的糊涂。李一不是李小龙,他的这份江山,不是靠他的单枪匹马打下来的。我们能看到一系列的身份运作,媒体,名人,肉麻到几乎让人眩晕的吹捧,多少人参与了道长的形象工程啊。(杨继斌)

倒神运动:中国式造神闹剧遵循着“大热必死”规则

媒体曾经在对李一的褒贬问题上有过分歧,但目前正有打不死不罢休的趋势。客观看来,李一的红自有其道理,他在阐述道家某些理念基础上倡导的修生方式,符合了当下中国社会某些人群需要心灵治疗的要求。换句话说,李一是一个将道观寺院中苦修的精神世俗化、商业化的精明生意人,这一点和印度将瑜伽文化商业化并且输出国外是同样道理。如果李一能够老老实实做个本分生意人,让他赚点钱也无可厚非。问题在于,李一在赚钱过程中有不少原罪,包括大量的欺骗行为。如果说这些欺骗行为仅仅局限于商业操作,那么他也不至于影响这么大。李一进行欺骗的目的固然是他所要的名利,但在实际操作中主要都指向了对他个人的包装,最终经过层层放大以至于掀起社会性的造神运动,引起媒体关注,成了遥不可及的“天神”。

在媒体描述中,无论是张悟本还是李一,无不是机关算尽,只可惜他们对造神运动在中国的危险性太不了解。我们所要思考的是,如果神话是我们自己捧出来的,那么当最终又否定了这个神话,我们否定的其实是我们自己。先有造神需求,后有伪造的“大神”。以李一为例,如果他以某一商家的面孔出现推销他的养生方式以及所谓的练功秘籍,想来市场不会有人买他账,也就是说规规矩矩的商业推销可能并不起效果。相反,民众有需要神仙的需求,尤其是众口相传的叠加效应之下,某一种神话最初出现的时候无不是顶着美丽的光环令众生倾倒,这些光环大部分都是靠欺骗得来的,偏偏我们吃这一套。

现在流行的风气是,当我们介绍一个人的时候,往往将之夸大数倍,如果是副局长,一定要说某局,如果是个小经理,一定要说是某总;而在自我介绍的时候,同样也要给自己吹牛贴金,只有这样才“牛”。李一不过是这类现象的放大版,他无非是动用了各种所谓的名人以及各种虚假名头到处招摇撞骗而已。将某个人塑造成神话和将其一棍子打死都不是常态。李一、张悟本他们不应该成道成仙,也不是罪该万死。关于李一的倒神运动又将开始,我们关注此事的进展,但关于同类事情的反思却不应该仅止于此。(朱迅垚)

信仰缺失:终将肉体凡胎的李一当作“神仙”来膜拜?

有人认为这是许多方面参与塑造的“形象工程”的结果,但个人以为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整个社会层面的信仰缺失。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一个重要的方面就在于他需要精神生活,甚至于无法排斥精神生活。而时下横流的物欲冲垮了原来的信仰标准,却不能使人彻底超脱精神方面的困扰。特别是那些在物质追求方面已有所成的人们,在取得多数人所认为的成功时更易产生对人生、对生活的困惑。许多人可能会继续以权力、金钱和女色等物质追求来麻醉这样的思考,但结果只会陷入更大的困惑,最终往往被迫求助于某种神祇。一个未经普遍验证但笔者亲身接触的感受是:越是有权有钱者,越容易陷入被我们传统所批判的“迷信”,成为各种庙宇、道观的忠实信徒。

进一步看,信仰缺失的最大损失还不是某些人被另一些人骗财或骗色,而是社会步入以虚假神道来替代精神追求的发展歧途。无限的物质追求只会使个人和整个社会陷入一种非理性的膨胀,使得各种贪污腐败、包“二奶”等丑恶现象成为见怪不怪的“潜规则”,最终还将丧失对人类本性与自然环境的应有尊重。虚假神道也绝非正常的宗教信仰,它不是教人如何过一种符合道德的生活,而是使人陷入一种非理性的偶像崇拜,最终往往走入幻灭和更大的精神空虚。

要堵住神仙们的生存空间,要使社会摆脱物欲横流的危险漩涡,就必须补上信仰缺失的空子,给整个社会营造出符合人的本性需要的精神空间。要做到这一点,不是简单地提倡讲诚信、守道德就能做到的。人的精神生活的根本目的在于探寻生活的目的,最终树立一种对人生、对社会、甚至对整个人类的积极信仰。这样的信仰,既需要个体的执着探索,也需要整个社会和国家给予其足够的生存保障。(李开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