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是如何评价斯大林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08:33:39
毛泽东是如何评价斯大林的 李瑞琴  2010年05月29日16:22    毛泽东是如何评价斯大林的--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摘要:在领导起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和《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两篇文章中,在关于如何评价和对待斯大林及苏联经验问题上,毛泽东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阶级分析的评价原则,运用把握本质、总体评价,一分为二、辩证评价,功过分明、量化评价,区分主次、侧重评价,成绩错误、分别评价等唯物辩证方法,成功解决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评价方法及目的,为后人树立了光辉典范,为推进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关键词:“两论” 毛泽东 斯大林 苏联经验 评价原则和方法


  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苏共20大后,就如何评价斯大林已郑重作出了结论,表明了我们的态度和立场。其标志就是1956年4月5日和1956年12月29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和《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这两篇文章是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中央政治局组织撰写,以人民日报编辑部的名言发表的。文章起草过程中,毛泽东始终给予了高度重视,多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或扩大会议进行讨论和修改。“两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在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中仍然存在着矛盾的重要论点,并对矛盾性质的区分和不同性质矛盾的转化作了论述。[1]这一重大理论突破,为科学确立评价斯大林及苏联经验的原则和方法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持,也为后人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提供了具有实践意义的法则和标准。《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集收入了毛泽东审阅两篇文章三、四、五、六稿时的批语和许多修改意见。后来,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也多次谈到对斯大林及苏联经验的评价及其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意义。这些重要言论和评价尽管不可避免地具有时代特点和时代局限性,但是,毛泽东评价历史人物的理论态度以及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和原则,永远闪耀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芒,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光辉典范。

  20世纪末苏东剧变,西方敌视社会主义的势力趁机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行大肆抵毁,尤其是戈尔巴乔夫时期对斯大林的妖魔化,给予西方以极好的恶毒攻击20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苏联社会主义的口实。我国学术界在苏联剧变研究问题上,关于对斯大林的评价也出现了一些分歧,有些分歧还比较严重。值此十月社会主义革命90周年到来之际,认真学习毛泽东评价斯大林及苏联经验的理论品格以及原则、方法和意义,对于深入探究苏联剧变根源和记取教训,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评价原则

  在实践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实践,是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贯倡导和身体力行的。在起草和讨论“两论”时,毛泽东高屋建瓴、以勇于创新的理论品格和大无畏精神,开创性地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否认存在矛盾就是否认唯物辩证法。矛盾无所不在,无时不在。斯大林的错误正证明了这一点。有矛盾就有斗争,只不过斗争的性质和形式不同于阶级社会而已。[1]在我们共产党人之间,在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和人民之间,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共产党和共产党之间等存在着矛盾,这是人民内部矛盾。“一个人只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就决不应该把人民内部的矛盾同敌我之间矛盾等量齐观,或者相混淆,更不应该把人民内部的矛盾放在敌我矛盾之上。”[2]由此分析,斯大林的思想和观点基本上是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虽然其中有些错误,但主要方面是正确的,错误是次要的。斯大林所犯错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需要采取人民内部矛盾的处理方式。基于这样一个根本立场,“两论”由此确立了具有卓越政治智慧和强大理论力量的评价原则和方法。

  1.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毛泽东在修改《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一文时特别加上了这样一段话:“我们应当用历史的观点看斯大林,对于他的正确的地方和错误的地方做出全面的和适当的分析,从而吸取有益的教训。不论是他的正确的地方,或者错误的地方,都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种现象,带有时代的特点。”[3](p65)所谓历史的观点,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就是将历史人物置于其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不脱离当时的社会现实,从一定历史时期的物质经济生活条件出发,说明其所属时代政治、哲学和宗教的观念和历史事变。

  首先,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去看待错误。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从自在走向自为的过程。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就是一个探索与前进的过程,其中存在着挫折、失误和某种暂时的倒退。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曾经起过一定进步作用的剥削阶级,总是在很长的时期中犯过无数历史性的错误,而且是反复地一犯再犯才能积累其统治经验。任何一个民族,不可能不犯错误,何况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现象,马克思主义者应该自觉理解和掌握这一认识规律。勇于正视错误和改正错误,也是马克思主义者应该具备的理论品格。

  其次,从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特殊性质中去看待错误。“无产阶级的专政和以前任何剥削阶级的专政,在性质上根本不同。它是被剥削、没有贫困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专政,是人类历史上最进步的也是最后一次的专政。这样的专政,担负着历史上最伟大、最困难的任务,面对着历史上情况最复杂和道路最曲折的斗争,因而它的工作──正如列宁所说的──也不能不犯很多错误。如果有些共产党人发生骄傲自满和思想僵化的情形,那么,他们甚至也会重犯过去自己犯过的或者别人犯过的错误。”[4]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的伟大实践,马克思主义只是为未来提供宏观意义和发展方向上的指导,理论与现实间必然存在距离,指导社会主义实践的,必须是结合本国国情和实际的创新的马克思主义。因此,苏联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探索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失误,甚至发生严重错误。如毛泽东所说:“因为我们走的是前无古人的道路。我历来是‘难免论’。斯大林犯错误是题中应有之义。赫鲁晓夫同样也要犯错误。苏联要犯错误,我们也要犯错误。问题在于共产党能够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克服自己的错误。”[1]充分认识到犯错误的不可避免性与具备自我纠正错误的能力、勇气和信心,对于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