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知识管理在学校资源库建设中的运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1:55:08
摘要:目前,数字化教育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飞速发展,想要实现我国的数字化教育之路,资源建设是重中之重。本文针对当前学校资源库建设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提出了以知识管理的思想来进行资源库开发的新理念,着重介绍了知识管理思想在学校资源库建设中的运用过程以及应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学校资源库   知识管理  绩效
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一个建设良好的学校资源库对于促进本校的校本教研、提高教师素质、促进学生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目前,以知识管理来进行教育资源的开发,是形成高效的教学支持系统和完善的教学服务体系的有效的方式。
一、学校资源库建设的现状
学校资源库是学校为本校的教与学活动提供灵活、方便、高效的教育资源的资源中心。它包括媒体素材库、试题库、案例库、课件库、文献库、网络课程库等多种资源.主要为三类用户(教师,学生,管理员)提供资源检索、资源发布、资源审核、权限管理、和计费等多个方面的服务.一个优质的学校资源库是提高本校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但是,在目前一些学校的资源库建设中,却普遍存在着低层次重复开发、资源流通不畅、管理不力等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利用不便利. 很多学校资源库的资源往往是从单一学科、单一功能进行设计的,这使得各资源之间在内容、功能上还不能相互融合,从而造成了操作困难和资源的互不兼容。而在资源的整合阶段,基于资源的结构化程度不高,常常使资源的利用效率无法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
2.缺少个性化资源。当前,很多学校的资源库所用的资源大多是去购买开发好的资源,而本校自己开发的适合本校的本土化,个性化的资源非常之少,这就带来了两大弊端。其一,学校所购买来资源相当大一部分是采用固化的教育软件来开发的,一旦教学大纲和教材改变时,原有的资源库结构就会因难以改变而变得不适用。其二,很多学校购买的教学资源原本就不适合学校的个性化教学或者已经过时,难以与学校的教学实际相结合,这些资源必须经过学科教师的第二次开发才能运用,而这些资源的本土化开发的周期一般较漫长,致使资源陈旧无用,从而影响资源的运用绩效。
3.资源的创新程度不高。大部分的学校资源库在建设中偏重于静态的电子资源的开发与管理,而没有深入利用校园中的人力资源,校园文化对资源库的知识共享和与创新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从而使学校资源库成为一个更丰富,更开放的资源系统。
4.管理机制不健全。在资源库的建设过程中,大多数学校都在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的管理、激励、评价机制。对于像资源更新,对教师的技能培训都处于一种短期状态,缺乏长期的规划。因而不能从总体上对资源库的开发、运作、管理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二、资源库建设中知识管理的过程
知识按性质分可分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两大类。显性知识,是指可通过语言或文字等外在形式表达的知识。这种知识是可以分类编码的客观知识。隐性知识是个人或组织经过长期的积累而获得的知识,这些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不易用言语表达、很难传播给别人。比如个人所掌握的技术、技巧及心智模式等均属隐性知识。
所谓知识管理,就是对知识资源进行有效的获取和配置的过程,其目的就是将有效的知识在最短的时间内以可控和可组织的方式来传递给受众,最大限度的去提高知识的利用绩效!在资源库的建设中,知识管理就是将各种教学资源转化为具有网状联系的规范知识集合,并对这些知识提供开放式管理,以实现知识的生产、利用和共享。资源库建设中知识管理的过程如下:
1.利用知识管理进行资源的收集分类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知识管理将分散资源集中化,并从无序的资源中发掘出有意义的信息,最终赋予这些资源系统化的组织结构。(1)对资源分类。先识别出各资源之间的相似之处,然后采用聚类等方法找出各资源间隐含的联系并据此对资源进行分类〔2〕在分类的资源中再筛选出一些关键的资源进行PCD分析。所谓PCD分析,是按照资源的掌握度(Proficiency)、编码度(Codification)、扩散度(Diffusion)进行详细分析。其作用是使资源建设者了解这些资源的被掌握度,传播度和显性化程度,以便在资源结构上作出合理的调整,在管理上去达到最优的效果。(3)优化资源的组织结构。从前两步的工作中得到相关数据后,再借助知识管理工具来给资源以合理的组织结构和目录,以节约资源使用者的时间,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2.利用知识管理进行资源的有效利用阶段   资源的应用通常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资源需求者根据问题有意识地寻求和应用资源。二是管理者认识到某种资源可以在多个环境和环节被反复利用,但资源需求者并没有认识到或了解到这一点。这时,管理层就会有意识的通过自动投递资源来实现资源的应用。在资源的利用过程中,知识管理能利用知识地图为用户提供了统一入口,使无序的资源结构化;利用专家定位帮助人们快速寻找专家并与其交流促进资源的创新;利用分析代理帮助人们更好地分析和利用资源。此外,在知识管理系统内部若加强人工智能系统、专家系统、或者增加“知识自动投递”模块,就能根据资源的特点和资源需求者的具体特征进行定向的资源投递,实现资源的自动利用。
3.利用知识管理进行资源的共享阶段  知识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强调通过隐性知识显性化、协作学习、知识共享等多种方法使每一个组织成员的隐性知识汇集为组织所有成员的知识资本,以转化为集体的智慧。这一阶段是知识管理中重要的一环。在这一过程中,资源不仅在个体和群体之间共享,并且从个体拥有转向群体拥有,充分实现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内部知识和外部知识的共享、整合。资源建设中知识的共享分为两种形式:编码化方法和个人化方法。编码化方法指学校通过内部的管理机制和沟通渠道,将个人知识复制成较为显性的知识表现方式,如工作流程,或数据库形式。当知识通过编码进入数据库后,就可以方便地被其他组织内部成员使用。编码化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标准化。这种方法中,信息技术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个人化方法指将没有掌握某种知识的人和掌握该知识的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知识的共享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如处理综合性的知识时,由于问题本身复杂而又不具有重复性,通过咨询专家之间的交流有助于提高效率。实施个人化方法的基本思想是根据要求,将具有不同领域知识的人组成一个团队,通过团队成员间的相互交流解决问题。
4.利用知识管理促进资源的创新阶段     知识管理不仅体现在对已形成知识进行管理,更多地是体现在知识产生过程以及知识创新中的管理。资源库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只有在与周边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中,才能保持与环境的适应性。因此,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实现资源库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资源库建设中的创新包括观念、制度、技术、资源和管理的创新。知识管理在资源库建设中要实现创新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要建立能够为师生进行交流的设施和环境。
(2)要建立透明、公平、民主化的决策机制。
(3)要创造有利于每位师生创造力发挥的文化氛围。
5.利用知识管理进行资源的评估阶段  主要是利用知识管理的理念建立资源建设的量规,以检验资源设计、开发、运用、管理方面的绩效。评价的重要维度是资源加工的深度、学习活动的适用度以及管理层工作的明晰度。
三、通过知识管理提高学校资源库建设绩效的原则
传统的资源库大多采用静态的、相对固化的结构,主要是完成信息的不断堆砌,很少考虑使用者的角色、使用行为、态度倾向和习惯。以知识管理来进行资源库的建设则远非仅限于资料的利用、信息的贮存和控制,它还要求尽力认识深藏于组织成员个体大脑里的个人财富的内涵,发掘动态的人力资源,专家资源。 并通过杠杆作用将其转化成整个资源库的开发、建设、运用、管理过程中的财富。
以知识管理提高资源库建设的绩效的原则如下:
1.  明确目标,统一标准
在学校资源库的建设中,只有明确了需求和问题,才能进行有效的资源建设。在资源库建设中,对有明确需求的资源获取活动,应在用户获取资源的同时进行反向的需求分解,了解资源的可利用度,推测相关资源的需求程度。其次,以实践应用为主线的资源,应与实践相对应,在内容上不断改进更新,在结构上不断提升,使资源的获取和应用都形成良性循环。此外,学校资源库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利用知识管理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和管理、按统一的标准进行建设,使校内、校外的知识资源共享。
2.  有效的资源分类与资源组织结构
在资源库建设中,明晰的资源分类和完善的资源组织结构,可以让资源需求者明白自己的知识树需要在哪个树杈上生长,从而在资源获取中形成知识流,拓宽资源获取的渠道,加快资源获取的速度。对易访问的知识,应以精心设计的数据库使资源易于提取;对于广泛适用的知识,应着重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而不是着重传授知识本身;对于综合型资源,
应该搞清楚它所包含的知识点和框架结构,分类组织,有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