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味七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7:34:48
乡味七夕 稿件来源:南阳晚报*南阳新闻网

  乡音乡情

  □纪毅

  1938年,我离开老家参加了八路军,现在已是九旬老人了。每当农历的七月初七,在晴朗的夏秋之夜,望着天上繁星闪耀,我就会寻找银河两边遥遥相望的两颗大星星——织女星和牛郎星。随后,在家乡庆七夕节的情景就会浮现在眼前。

  人们俗称的七夕节,是牛郎和织女在天上鹊桥相会之日。传说中的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会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当地民间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年代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当我还是年青姑娘时,与同学和耍伴们一起都是“乞巧节”的积极参与者。

  一进入七月,我们便早早地开始准备过节了。从初一开始将绿豆用水浸泡使其发芽,美其名为生“巧芽”。家乡逢三、七赶大集,节前我与村里的姑娘们成群结队到集上买印有牛郎织女的纸画,回家挂到正房中。当七月初七来临,村里街头巷尾男女老少都在讲述牛郎织女在天上鹊桥相会的故事。如果当天降雨,即被说成是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相拥而泣。故事年年重复,但还是讲者绘声绘色,听者津津有味。

  七夕这天,家家户户都会用刻花的木模将白面压成带花的面块,放到锅里炒熟,名曰“巧果”,然后,用线穿起来挂到墙上或孩子的脖子上,随时可食用。中午家家都吃油炸的面食,街坊邻居互相赠送节日食品,十分融洽。晚饭后,姑娘们会穿上母亲做的花衣裳,和梳洗打扮好的伙伴、媳妇们相互串门,站在牛郎织女的纸画前乞巧艺、求姻缘。然后一起聚集到水井边,围着水井边转圈边唱“学巧歌”:“一拍巴掌七月七,姐姐教我做点心;二拍巴掌七月七,姐姐教我剪纸绣花纳鞋底;三拍巴掌七月七,孝敬公婆做好媳;四拍巴掌七月七,送儿南学去读书。”据说,如果哪个小姑娘在夜阑人静之时,能在古井之旁,或是葡萄架下,听到牛郎织女隐隐的对谈或是哭泣的声音,她就必能得巧和获得美满姻缘。

  记得有一次在老家毕郭村,我们还真的听到了从井里传出的说话声,随后有一人哈哈大笑着从井中爬出,原来是村里有名的“纪滑子”纪步云藏在井里闹的恶作剧。纪步云自小爱闹恶作剧,人称“纪滑子”,几个村都闻名。据说纪步云娶妻的故事更有意思:纪步云看上了姨家表妹,便请姨妈到他家住几天,他踩着凳子翻开箱子,拿出用纸包的小包说是元宝,反复拿了多次。姨妈信以为真,回家后说纪发了大财,就把女儿嫁给了纪步云。表妹到他家后向他要元宝,他说哪有元宝,那都是假的。没想到嫁了这么一个“大忽悠”,表妹悔断了肠。

  不知道悔断了肠的表妹在七夕这一天,会不会埋怨织女没有给她一个好姻缘呢?不管怎样,千百年来,是七夕节让姑娘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生生不息。③4